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3 16:52:28

導語: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工作匯報

根據相關要求,現將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1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扎實穩步推進

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的意見〉的通知》(辦發〔2021〕16號)及市有關文件要求,我區高度重視,將生態環保專項監督長制納入區委區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穩步推行。一是及時部署推進。我區于9月17日召開環長制動員會,組織各鄉鎮及區直部門學習省市環長制會議精神,深入解讀環長制內核要義,審議研究區級實施方案,壓實各鄉鎮和職能部門屬地監管和行業主管責任。經區政府常委會、區委常委會審議,于9月28日以兩辦名義印發《市區全面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實施方案》并全面實施,結合實際,將水、大氣、固廢及土壤、噪音、生態破壞等生態環境全要素納入環境專項監督重點任務。二是加強人員保障,完善組織架構。為確保環長制落地生效,我區抽調3名同志組建區級環長辦,負責全區環長制日常統籌調度工作,并于11月19日正式掛牌成立區級環長制辦公室,各鄉鎮(社區辦)設鄉鎮(社區辦)環長辦,同時設立鄉鎮(社區辦)生態環境保護和規劃監督員,負責平臺問題的交辦、督辦,督促各基礎網格監督長、監督員落實生態環境問題和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職責。同時,結合我區實際監管需要,確定“三長一員”名單,建立了行政村(社區)、鄉鎮(社區辦)、區三級環境專項監督長和行政村(社區)、工業園區環境監督員責任體系。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總監督長,目前有二級以上專項環境監督長41人(區級環境監督長25名、鄉鎮(社區辦)級監督長16名),三級網格監督長61人(村(社區)級監督長52名、園區/景區景點/自然保護地監督長9名),監督員71人,鄉鎮(社區辦)生態環境保護和規劃監督員8名。三是組織業務實操培訓。12月22日,我區舉辦了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專題培訓會,深入解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環境監督員工作職責規定、生態環境問題分級處理規則、環境監督要點清單,詳細演示環長制平臺操作使用,重點厘清“三長一員”的工作職責與監督范圍,規范生態環境問題發現、上報、整改、銷號工作流程,明確了生態環境保護監督長制的各項具體要求。

(二)健全工作機制,推進信息化管理

1.平臺運行初見成效。我區建成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信息化監管平臺并投入運行。通過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厘清“三長一員”的工作職責與監督范圍,簡化生態環境問題發現、上報、整改、銷號流程,分級設置各級監督長賬戶102個、監督員賬戶71個、環長辦賬戶9個,細化生態環境問題類別,制定六大類事件類型,明確問題整改時限,優化事項檢索功能,實現網格內生態環境問題和環境風險隱患事件信息化、流程化“閉環管理”,全流域、全天候開展生態環境問題排查與監督工作。目前通過信息化平臺調度處置生態環境問題49件,并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達100%。

2.實現初步互聯互通。按照節約資源、信息共享、提高效率的原則,平臺搭建“互聯互通”體系,在原有區生態環境智慧監控平臺的基礎上,嵌入了區環境監督長制管理系統,目前已實現和大氣環境智慧監管系統的互通。區大氣環境精細化監測監控預警平臺于2021年底前完成建設并投入運行,由原有的循環園11戶重點涉VOCs企業無組織排放監測拓展至全區38戶涉VOCs企業有組織及無組織排放監測監控,基本實現全區涉氣企業“全覆蓋”,同時新增廠界、園區邊界、區域網格等監測點位,構筑“點、面、域”三位一體的智能環境監測監控預警體系。

(三)加強常態化督查,排查整改環境問題

區環長辦自成立以來,以環長制為抓手牽頭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督查、“兩高一場”周邊環境整治、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項督查、元旦春節期間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對我區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問題開展督查23次,有效化解輕微生態環境問題24個,并對排查情況發布通報。一是督查環長辦落實情況。5個鄉鎮制定鄉鎮級實施方案,由鄉鎮環保辦兼任鄉鎮環長辦職責運行,各鄉鎮環保辦負責人任生態環境和規劃建設監督員,并結合保潔、護林等公益崗位及村兩委班子安排明確了三級監督長和監督員,同時各有關單位均明確環長制經辦人,環長制工作推進有序。二是組織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情況“回頭看”督查。針對中央及省交辦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我區問題2個、2021年中央及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我區19件信訪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過省市驗收,未發現問題反彈。針對水、大氣、土壤防治方面等重點領域,我區每月定期開展分散式集中供水點檢測,畜禽養殖廢水已基本按要求落實防治措施;施工揚塵已按要求做好管控;農業面源污染落實減肥降藥管控措施,茶園安插生態黃板5.16萬畝,共186.883萬片,推廣應用有機化肥面積4.1萬畝,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

二、2022年工作計劃

1.進一步完善“三長一員”監督網格機制。加快完善環長制監督排查、問題調度、考評獎懲等工作制度,壓實各級監督長、監督員職責,健全行政村(社區)、鄉鎮(社區辦)、區三級聯動機制,形成共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強大合力,推動環長制落地生效,進一步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反應靈敏、處置有力的環境監督長機制。一是適時組織巡查人員和環境監督員開展環保法律法規、政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以進一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二是結合我區實際,制定環境監督長制考核辦法,對區直相關部門和下級環境監督長履職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問責。三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人民防線”建設,通過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微信小程序熱線、設立環境監督公示牌等多種方式,開展群監群治活動,提高發現問題能力。

2.深化平臺互聯互通,優化智慧監管體系。一是實現區智慧監管平臺另外兩個板塊(水環境智慧監管系統、固廢智慧監管系統)的互聯互通。二是進一步暢通與河長制平臺,林長制、田長制平臺的信息傳遞通道,同河湖長制、林長制一同構建成點線面結合、水陸空一體的三維監管體系。三是授權效能監督及問責平臺“一鍵訪問”,由區紀委監委等監督部門對平臺各類信息查看、監督,根據工作實績和效率,進行預警提醒和問責。

3.加大突出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力度。由區環長辦牽頭,以“三長一員”監督網格為抓手,充分運用區環境監督長制智慧管理平臺,進一步推動環境監督關口前移、觸角向下延伸,切實發揮環長辦的監督作用,常態化開展生態問題及環境風險隱患排查與監督工作。堅持精準施策,堅持問題導向,并定期梳理突出環境問題清單,逐項分析研究問題癥結,建立和完善環境問題排查整治閉環管理和后續跟蹤“回頭看”機制,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