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危房改造排查情況報告

時間:2022-11-06 09:52:04

導語:農村危房改造排查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危房改造排查情況報告

按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報送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結果的通知》,對全區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認真組織進行了“回頭看”,現將排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安排部署,在前期排查脫貧攻堅危房改造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排查“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方面是否存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是否落實到位、部署到位、監管到位,改造對象認定是否精準,貧困戶住房安全是否有保障方面的基礎上,結合年初危房改造“清零”行動,認真開展排查工作,工作成效明顯。

(一)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效果方面。我區歷年來實施的危房改造任務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試行)》和《省農村危房改造指導手冊》,建立健全了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區、鄉兩級危房改造管理人員加強建設過程工程質量的監管,實行“三個監管”到位,即“選址安全監管到位、日常巡查監管到位、竣工驗收監管到位”,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現場督促整改,改造后的農房達到選址安全、地基堅實、基礎牢靠、建材合格、結構穩定、施工規范,符合抗震基本要求。

(二)危房改造任務方面。我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在省、市住建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省農村危房改造三年攻堅實施方案》,對照目標任務,靠實工作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全面完成了農村危房改造任務。2016-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務246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9戶,其他貧困戶97戶。2019年,我區沒有危房改造任務,歷年來危房改造任務已全面改造完成。

(三)進度和質量方面。2019年,我區按照省、市住建部門關于農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動相關文件精神,會同鄉鎮在全區范圍內再次逐村、逐戶核實農村危房存量底數,通過鄉鎮排查、委托第三方鑒定機構對疑似危房鑒定,我區2019年農村危房安全隱患徹底消除,切實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

(四)資金使用和檔案信息管理方面。重點排查了著力解決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危改對象認定不準、漏登錯登,補助資金撥付滯后問題。一是危房改造對象認定、資金發放合規。排查危房改造程序是否嚴格實行“一申二評三核四批”審批認定程序,即“農戶自愿申請、村民大會或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鄉(鎮)審核、區級審批”,補助對象確定后是否及時在村、鎮公示欄予以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納入危改對象,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竣工后,是否及時將補助資金通過“惠農一卡通”足額及時發放到位。二是做到“沖刺清零”鑒定、掛牌全覆蓋。今年以來,我們主要實施了農村危房“過篩子”排查清零行動,全區共有農戶27833戶,其中A級房屋1594戶,B級房屋20551戶,C級房屋0戶,D級房屋0戶,長期閑置699戶,廢棄危房247戶,有安全住房2742戶,易地搬遷2000戶;共計發放農村房屋標識牌24145戶做到全區房屋現狀底數清楚、鑒定(認定)全覆蓋、資料發放齊全、門牌標識清楚。三是規范建檔信息錄入。實行“審批一戶、建設一戶、建檔一戶、錄入一戶”的“四個一”機制,配足配齊工作人員,做好建立檔案和系統錄入工作。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信息的收集管理,堅持實時動態錄入,確保數據采集錄入與工作進展情況、農戶檔案信息完全一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嚴謹、更加細致、更加精準的作風,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實做細,鞏固好全區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所取的的成果。

(一)加強認識,強化責任落實。農村危房改造是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突出問題的一項重點工作,堅持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原則,把工作責任落實到崗、明確到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和省政策要求,高度重視危房改造領域作風建設,認真梳理,查擺問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抓好問題整改,密切關注群眾住房安全,鞏固脫貧攻堅危房改造成果。對督查、檢查、自查發現的問題跟蹤督導,舉一反三,固強補弱,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新增的危房要動態關注,對因災可能出現的危房,制定周全的預案,確保受災群眾能夠及時住上安全住房;對舉家外出貧困戶返鄉情況做好動態跟蹤,按照國家宅基地、農房建設、返鄉創業等有關規定,確保其有一處安全住房;對歷年來危房改造戶進行“回頭看”,切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其他困難群體住房安全。

(三)推進農村危房領域作風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決在農村危房改造領域弄虛作假,搞形式、走過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重點治理“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作作風不扎實和考核監督要求不夠嚴等問題。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確保危房改造政策落地見效,以作風建設促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