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副縣長述職工作報告

時間:2022-06-21 01:30:00

導語:政府副縣長述職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副縣長述職工作報告

我于20*年*月到xx縣任縣政府副縣長,工作分工,協助劉縣長分管農牧業、林業、水務、農機、農經、扶貧和農業開發7個部門的工作,聯系農行、信用聯社、氣象局和電力公司4個中區市直部門的工作。一年來,我親身經歷了縣政府忙碌而充實的工作,感觸很大,很受教育和啟發,在各位領導和老同志的幫助指導下,較好地完成了本質工作,分管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下面,將分管工作完成情況述職如下。

一、分管工作完成情況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年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發展“四域經濟”的總體思路,我在工作擺布上,主攻畜牧業,穩步推進種植業,加快發展林產業,扎實搞好扶貧攻堅,進一步加大勞務輸出力度,使各項工作取得快速發展。牧業年度統計,全縣家畜飼養量達到157.3萬頭只,其中大小畜存欄103萬頭只。羊存欄達到58.1萬只,出欄24.6萬只;豬存欄達到52.1萬口,出欄48萬口;牛存欄達到8.05萬頭;新增奶牛11640頭,其中從國內外購進高產奶牛9460頭,使奶牛存欄達到1.974萬頭;育肥牛出欄6.6萬頭;基礎母牛存欄3.88萬頭;種鵝飼養量472萬只,秋季留存種鵝30.7萬只;農牧結合戶達到6.85萬戶;勞務輸出98230人次;人工種草整地19.5萬畝,三化兩貯飼料制作5.45億公斤,標準化棚舍建設2萬間;全縣共完成人工造林18.5萬畝,實施封沙育林5.6萬畝;發展區域特色經濟作物55.6萬畝;投放扶貧資金8*.3萬元,解決1680戶、8450人的溫飽問題,扶持3100戶、14500人貧困人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400元。農牧業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農牧業工作在全市評比中獲第一名。為完成上述目標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加大了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突出抓了畜牧業。一是在充分調研和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畜牧業“三個一”工程規劃,為畜牧業下步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是加大了羊產業發展力度,積極籌措養羊專項貸款3000萬元,用于發展養羊業,至年底全縣已發放養羊貸款1860萬元,購進優質基礎母羊13.7萬只,購進種公羊35只;三是以種鵝擴繁場以及配套的孵化場建設為重點,抓好三個銜接,加大了白鵝養殖力度,白鵝養殖實現迅猛發展;三是以規模化養豬為重點,加快養豬步伐;四是積極籌措資金1053萬元,加大了高產奶牛購進力度,全年共購進高產奶牛9460頭,促進了奶牛業健康快速發展;五是大力發展農村牧區各類中介組織,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搞活農村流通業;六是加大農村對外開放力度,突出抓了養殖大戶和畜牧龍頭企業的引進和建設,積極引進一批養殖大戶和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年共引進縣外用于農業基地建設資金3000余萬元;七是狠抓了牲畜改良和疫病防治,周密安排了禽流感和口蹄疫等疫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疫病的傳染和蔓延。

(二)加大了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注重抓了高效作物種植。重點抓了經濟作物種植、飼用作物種植、信息平臺建設、農業適用技術推廣四項工作。完成作物總播種面積166.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11萬畝,包括玉米92萬畝,小麥4.3萬畝,水稻6.8萬畝,糧飼兼用作物2.04萬畝,豆類4.1萬畝;經濟作物55.6萬畝,包括油料作物2.3萬畝,紅干椒25.5萬畝,元蔥2.1萬畝,瓜類2.26萬畝,無公害蔬菜10萬畝;青貯玉米和優質飼草10萬畝,萬壽菊2013畝。全年農牧業信息108條。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5億斤。

(三)以林業資源管理為重點,加大了林產業建設力度。今年,切實強化了造林機制、質量和關鍵性措施,狠抓了農防林、村防林、路防林三個薄弱環節,使造林質量全面得到提升。共完成人工造林18.5萬畝,其中荒地造林17.6萬畝,農防路林748條、55.43萬米、6000畝,村防林及街道綠化266條、19.55萬米,營造沙地果樹0.3萬畝。完成荒地補植造林5萬畝,義務植樹150萬株,育苗3000畝。為建設好明年的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和為明年全市造林現場會提供一流的現場,我及早著手安排了秋季造林整地工程和作業設計,9月份部分鄉鎮開始動手整地,截止11月初統計,全縣63萬延長米、8950畝的三防林整地任務已全部完成。同時,在保安沼規劃了3萬畝喬灌草結合的綜合治沙示范區,明年計劃完成4000畝。

(四)以增強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的,進一步加大了農牧林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牧業上,突出抓了秸稈貯備和制作、窖池和棚舍建設、牛和羊改良點、種鵝擴繁場和孵化場建設等;在林業上,重點抓了整地工程、水源井建設等;在農田水利上,重點抓了節水工程建設、地上水工程清挖、翻耙地、土地平整和改良、畦田建設等。全年共新打農牧林業水源井260眼,秋翻滅茬100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萬畝,新增灌溉草庫倫60處0.24萬畝,清挖渠道124條、268.*公里,完成新開河堤防加固26公里。投資500萬元的遼河灌區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順利竣工并通過驗收;投資120萬元完成了12公里麥臺防汛路二期工程,使防汛路全線貫通;自籌資金40萬元完成了烏力吉木仁河引水閘工程;投資50萬元的麥新五閭險工整治工程,建丁壩12座;投資150萬元、10個村的人畜飲水工程已全部完成。機井改電井1500眼,土地整理80萬畝;投資27萬元購買了122臺飼料粉碎機和揉搓機,發放到61個養羊重點村中;今秋農建工作獲自治區平原區第一名;投放扶貧資金8*.3萬元,解決1680戶、8450人的溫飽問題,扶持3100戶、14500人貧困人口,完成目標值的221.4%和241.7%;建設人人一畝水澆地2.6萬畝,打井132眼,配套176眼,購羊3.4萬只,養鵝87萬只,購牛0.24萬頭,勞務輸出4322人。新增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6197千瓦,新增大小拖拉機1253臺,新增大小農機具2500臺套,農用車上戶1400臺,教育培訓1000人,職業技能鑒定49人,檢驗車輛6300臺,審驗駕駛員5500人。

(五)以改革為重點,全面落實了黨在農村政策。一是在扎實完成了農村財務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籌備召開了全縣農村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現場會,全面實施了農村財務管理體制改革,10月1日全縣各鄉鎮的微機和房屋已落實到位,微機錄入工作全部完成。這項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認可,其經驗做法在《人民日報》上刊發。二是全面落實了黨在農村政策,組成4個調查組對全縣217個嘎查村全部進行了調查摸底,存在問題的共涉及17個鄉鎮、80個村,排查出121個問題,按著“以穩定為前提,一事一策,逐問題化解”的原則,專門召開了黨在農村政策落實工作會議,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解決嘎查村耕地二輪延包和草牧場“雙權一制”存在問題的通知》,逐鄉成立了解決問題工作組,目前,18個工作組正在鄉鎮化解矛盾,有的問題已化解完畢。三是深化了改革:水務一體化改革順利完成,自來水公司、排污站劃歸水務局管理,實現了涉水事務一體化管理;對蘇木鄉鎮林工站實行了垂直管理,實現了林業事業的一體化管理。對蘇木鄉鎮獸醫站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成立了蘇木鄉鎮防疫站,在全市范圍內共錄用70名防疫員,待遇實行全額制;通過考錄形式,在村級設立了防疫員。積極運做了保安農場和遼河農場體制改革;另外,認真抓了糧補、退牧還草、良種補貼、減稅等惠民政策的落實。

二、自身建設情況

一年來,我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準繩,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注重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能力培養,按照做一名合格黨員領導干部的要求,自覺學習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領導決策水平。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服從組織決定,自覺的維護班子團結,以誠相待,尊重并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各地各部門基層干部的支持和理解,在組織實施工作中比較順利。堅持廉潔自律,嚴格按照黨的制度和紀律辦事,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改進工作方法,轉變工作作風,力求取得實效。

總結一年的工作,盡管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約,距上級和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這就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同時,懇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加倍努力,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盡己所能為xx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