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時間:2022-12-07 04:51:00
導語:準確把握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提出來的重大戰略舉措。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全面、準確地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深刻理解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要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來把握。古往今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人們一直在追求社會的平等、安定、和諧。一部人類社會歷史,就是人們追求美好社會理想的歷史。馬克思、恩格斯在繼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勾畫了美好社會的藍圖,指明了實現美好社會理想的正確途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我們黨不斷探索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我們黨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為了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都告訴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繼承和創新。
深刻理解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要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來把握。在歷史上,有過各種各樣關于和諧社會的構想和實踐,我們黨所要構建的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的和諧社會,應該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的社會;應該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的社會;應該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社會;應該是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會;應該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的社會;應該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這六個基本特征,體現了民主與法治的統一、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建設這樣一個和諧社會,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對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十分重要。我們對這個科學內涵理解得越深刻,把握得越準確,就能在工作中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就能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扎扎實實地推進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