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與人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
時間:2022-12-10 04:43:00
導語:和諧社會與人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它必須通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使全社會的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業活動蓬勃開展。其中,優秀人才的營造、培育、推動作用不可忽視,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開發人才資源,積極構建各種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環境。
和諧的體制環境
要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長的體制弊端。體制問題關乎全局,體制決定著方方面面。十多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人事人才管理體制改革也取得了進展。但是,在人事人才管理問題上,政府與企業、政府與事業、政府與其他各類社會組織的關系并沒有理順,構建新體制的任務還十分艱巨。我們要努力構建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有利于各類人才成長的、人才有序流動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配套的人事人才管理新體制。這種新體制應當具備:關系順暢,職責明晰,分類到位,機制靈活,制度健全,政策配套。
和諧的制度環境
要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證。鄧小平同志講過,制度建設要帶有根本性、長期性和全局性。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人事制度建設重點要抓好以下方面:競爭上崗制度,雙向選擇制度,分配激勵制度,用人制度,兼職兼薪制度,契約合同制度,執業資格制度,崗位管理制度,考試錄用制度,爭議仲裁制度,監督制約制度。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我國黨政機關用人制度不斷創新,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以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考試錄用等新的用人方式為基礎,形成了適應不同崗位、職位特點,委任制、選任制和聘任制相結合的、開放型的干部選拔任用新機制,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參與黨政管理打開了方便之門,創造了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機遇。
和諧的政策環境
要用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成長政策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創造潛能。人才政策開發,是現代人才成長的重要方法。所謂政策性開發,是指通過出臺先進的人才政策,發揮政策對人才成長的導向作用,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源泉充分涌流。創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環境,對于培養、引進、使用、留住人才至關重要。尤其是用人政策和分配政策,對于人才成長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用人政策十分重要,用庸人必然排斥能人,用庸才肯定氣跑人才。只有重用德才兼備的人,才能留得住才華出眾的人。分配政策也同樣重要。近幾年來,隨著人才爭奪的日益加劇,各地為吸引和留住人才,贏得競爭主動,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一些省市提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吸引高層次人才??梢姡瞬耪攮h境建設仍有很大空間。
和諧的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包括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社會風氣、社會氛圍等。優化人文環境的目的在于:鼓勵競爭,包容失敗,扶持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在全社會營造賞賢風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同志講過,挫折和失敗教育了我們,使我們變得比較聰明起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在中國古代,倘若沒有賞賢的風氣,毛遂不可能脫穎而出,一展其縱橫捭闔的策士風范。在美國,如果沒有鼓勵創新的人文環境,就不可能有今日硅谷之輝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努力營造寬松、自由、民主、平等、公開、公正的人文環境,比單純引進人才更顯重要。和諧的人際環境要努力提高團隊情商尤其是團隊領導的情商。所謂人際環境,指的是微觀環境,即小氣候。一個單位能不能吸引人才,人才來了能不能留得住,人際環境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種人際關系包括團隊情商和團隊首長的情商,即領導者的人格魅力。要大力褒獎先進,處罰落后。對那些只琢磨人不琢磨事,說是道非,忌賢排能,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的人要進行批評教育;對那些想干事,能干好事的人要大膽地讓他們去做事,對那些能力強、有個性的干部要進行引導、并大膽地重用他們。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要進行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