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兩性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2-12-11 06:23:00

導語:促進兩性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促進兩性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

黨的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總體要求、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部署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回答了為什么要構建和諧社會,建設什么樣的和諧社會和怎樣建設和諧社會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觀點、新舉措,構成了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科學完整的思想體系。毫無疑問,一個和諧的社會必然是兩性和諧發展的社會,和諧社會的構建必將促進女性的發展。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視角下審視婦女/性別研究,我們應該認真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要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主動肩負起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我們黨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一個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的問題提到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不僅體現了我們黨主動自覺應對各種社會矛盾、困擾和風險的高超智慧,而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創新和對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為了實現黨的六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中國社科院,有責任扣住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問題包括兩性發展的突出問題,在基本理論和應用研究中關注兩性發展存在的尚不和諧和不平等的現實,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研究,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進一步豐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和實踐,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更加具有全面而深刻的發展涵義。

第二,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婦女/性別研究工作。構建和諧社會,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重構經濟社會與人的發展關系,明確了發展為了人這個目的,突出了人在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主張發展依靠人,尊重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科學發展觀立足于發展,主張經濟與社會諸要素協調發展,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為著力點,主張社會公平正義、安定有序,把人民群眾的生活富裕、安居樂業、健康愉悅、全面自由作為追求目標,讓社會成員公平共享發展成果。婦女/性別研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平等發展、共創和諧為目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應有的智力支持。

第三,要緊緊把握婦女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發展機遇。按照六中全會精神,構建和諧社會要把著力點放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這給解決婦女問題帶來了諸多機遇。推進社會建設,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將為婦女參與發展提供良好機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將使婦女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建設和諧文化,將把婦女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完善社會管理,將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把握這樣的發展機遇,我們需要拓展視野、調整思路,把婦女怎樣參與和諧社會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怎樣納入性別視角,作為婦女/性別研究的動力和方向。

第四,要深刻認識構建和諧社會給婦女/性別研究提出的新課題。應當清醒地看到,現階段婦女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未充分發揮出來;在占有發展機會、發展資源和發展成果上,現階段兩性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在追求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利益公平上,婦女表達意愿和實現利益的渠道還不十分通暢,機制也不夠健全;有關決策部門的發展觀念和發展政策中,還缺乏自覺的性別視角。因此,婦女/性別研究要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深入研究和諧社會建設與性別和諧理論;社會公正與性別公正理論與政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與先進性別文化的同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婦女的核心價值觀;城鄉社會和諧與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與婦女心理和情緒的疏導;社會保障中的婦女利益訴求和權益保障;農村婦女、城市低保婦女、下崗失業婦女、非正規就業婦女、老年婦女等弱勢婦女群體的利益實現;社會發展政策與婦女發展政策的協調;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與兩性利益的滿足;社會建設中婦女社會組織的地位與作用等重大問題,從多學科、多角度開展研究,提供有質量的研究成果,力爭影響決策和社會輿論。

第五,以服務和諧社會建設、促進兩性和諧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提高婦女/性別研究的水平。我院婦女/性別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參與的學者隊伍在擴大,近年來產出的一些成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等決策機構的重視,受到全國婦聯和中國婦女研究會的肯定和鼓勵。但從總體上看,我們的研究成果數量偏少,進入高層決策的少,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的少,推動改變婦女命運的更少。婦女/性別研究,既包括基本理論研究,又包括現實應用研究。跨學科和應用為主,是中國社科院開展各類研究的長項和特點。因此,婦女/性別研究在精心選好題目的同時,應在貼近婦女實際和研究深度上下功夫,盡力使研究成果選擇問題準確、分析情況深透、對策建議管用。相信我們社科院對構建和諧社會包括促進兩性和諧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專家學者,一定能夠激發出更高的熱情,以更加務實的精神,更具實力的研究成果,落實好黨的六中全會關于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