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我有份
時間:2022-03-11 11:12: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我有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目標,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和諧社會的內涵和內容是多方面的。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和諧社會,絕不是死水一潭、沉悶呆板的社會。盡管我對和諧社會的概念理解得還不透徹,但我認為把和諧社會作為執政黨的目標正式提出來,卻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我已離休多年,對有關黨和國家的大事,如國企改革、三農問題、失業問題、社會保障、勞資關系、腐敗問題、精神危機等等,僅是一知半解,提不出確切的解決辦法。我只能就我寒來暑往、年年月月身邊離不開的事情談談我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解。
在我的閱歷中,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留下的記憶是最深刻的。那時,不是強調構建和諧社會,而是強調階級斗爭,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今天你斗他,明天他斗你,直至錯誤地發動,搞亂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也搞亂了人們的思想、精神狀態,使整個社會秩序亂了套。那時,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我所工作的國家外文局,乃至我的家庭都處在不幸福、不愉快、不美好的情景之中。哪有和諧可言呢!總書記在國慶55周年招待會上強調:“抓住機遇謀發展,同心同德保穩定,包容共濟促和諧”。這話使我深深領悟到,要使祖國錦繡山河如詩如畫,燦爛中華千秋萬代,只有和諧社會才能做到,也只有依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我是中國人民的一分子,構建和諧社會我有份。如今我雖然老了,但我人老心不老,我要活到老,學到老,為構建和諧社會出力。我們老人都有一個家。家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家庭幾代人同堂。他們的政治觀點、思想感情、思維方法、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都各有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到和諧呢?如何使這個家庭幸福美滿呢?如何做到家庭內各成員之間充滿愛心呢?這就要求我們老人要出一分力了。
首先,夫妻間要恩愛。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庭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夫妻間的恩愛應體現在互學、互愛、互信、互勉、互幫、互讓、互諒和互慰上。夫妻朝夕相處,是在互敬互愛、互幫互諒的情意交流之中使愛情長存的。歷經人世滄桑,飽嘗世事磨難的老年人是最能夠體驗和享受夫妻間的深情厚意的。做長輩的也要對子女慈愛。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不僅表現在物質關懷上,更重要的應表現在思想的教養、有分寸有理智的關愛方面。這種慈愛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長輩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待人接物的作為等,對子女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因此老年人在創建和諧家庭中發揮著示范作用。我體會首要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堅持優良傳統作風,發揚民主,艱苦奮斗,尊老愛幼,體察子女的心情,尊重子女的合理意見。教育子女的態度要和藹可親,方法正確得當,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不可板起面孔訓人,更不可訴諸拳頭棍棒。這樣就能營造和諧氛圍,樹立起和睦、幸福的社會主義家庭新風尚。
當然,子女對長輩的敬愛,聽從長者的教誨,禮節上應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兄弟姐妹間的關心幫助,婆媳間、親友及鄰里間的和睦相處對構建和諧社會也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一個家庭必須做到政治上平等,經濟上公開,家務共同分擔,子女教育方面夫妻有責,才能達到和諧。社會只有家庭好,男女老少離不了;個姓愛好有差異,家庭和諧要牢記。正如古人所說,家和萬事興。
其次,我體會老人要為構建和諧醫院出力。老年人無論是門診、急診、住院,直至辭世,都與醫院有著密切的關系。構建一個社會主義的和諧醫院是萬不可缺少的。我們所有的老年病人都要尊重醫生、護士,信任醫生、護士,服從醫生、護士,這是看病就醫的道德、法律、文明素質的要求。作為醫生、護士,亦要把病人當作上帝,仔細問診,認真檢查,準確診斷,合理處方,使疾病盡快治愈,減少病人的痛苦。要充分發揮醫技水平,并發揚白求恩精神,以社會主義的道德觀、法律觀、文明觀取信于病人,醫患雙方相互理解,就能構成整體的和諧氛圍。
再次,我體會老人還要有一個和諧的活動空間。如經常到老干部活動場所活動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同志。他們是戰爭年代、和平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代的有功之臣。他們在這里不僅參加文體活動,閱讀各種書籍刊物;還吟詩作畫,練習書法;有的整理歷史資料、撰寫革命回憶錄;有的唱歌跳舞,愉悅身心;有的喝茶聊天,打打撲克,談談山海經,放松心境。大家都相互尊重、相互學習,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因為老同志都是出生入死的戰友兄弟,不是領導就是部下,具有共同語言,在一起一點也不感到寂寞孤獨,反而越老越快樂,越活越年輕。在一個中秋節的晚上,我為同志們題寫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詞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一輪明月清輝的映照下,不僅席間的老同志笑逐顏開,在千里之外的老戰友也打來電話送上對聯:“瑞氣滿神州青山不老,春風吹大地綠水長流”。這種和諧歡樂的氣氛把我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精神境界也不斷升華。
最后,我體會老人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出力。一個身體不健康的人,往往很難保證其心理的健康。有良好個性的人,會給人們的群體生活帶來樂趣。性格溫和,其言行舉止能夠使他人在心理上得到認可,能夠在適應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不會有經常性的壓抑感。熱愛人生和生活的人,具有坦蕩胸懷與達觀心境。良好的處世能力能夠激發社會與自然資源的和諧。一個有成熟心理的人,看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與人交往的行為方式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在不同的環境中始終保持穩定而良好的情緒。
一個與人為伴、與人為善的人,更能體會到和諧的重要和生命的美好。我體會老年人可以有選擇地結交不同年齡段的朋友,同層次或同齡者之間的交往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思想感情和物質生活的需要。這種交友方式可以使我們看到:少年的天真活潑,青年的朝氣蓬勃,中年的成熟有為,老年的練達明澈。集練達與朝氣于一身,我們就找回了失去的“童心”,煥發了青春,增添了“第二人生”的快樂。這是和諧優美的旋律,它的音符是陽光的,當然也是老年人最中意的。
近來閱讀報刊的時間比較充裕,老同志聊天談論和諧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據悉有一位老戰友為其他老同志合寫了一首詩,暢敘和諧的快樂人生。
風雨兼程幾秋冬,
米壽之年似頑童。
為國征戰何辭苦,
歲月回溯不居功。
隨筆錄情溫馨曲,
博學多才緣工農。
奮力耕耘楷模樹,
老有所為數陸翁。
遙視師長新著疊,
壯志永存氣骨虹。
人生價值自珍愛,
倍借秒陰舞東風。
康寧瀟灑一得樂,
身在福境不朦朧。
馬洲圣杰銘史冊,
聊此拙作晤友朋。
的確,和諧給我們的家庭帶來幸福,和諧使我們尋找到了快樂,和諧抒發了我們健康的情感,和諧消除了我們精神的緊張,和諧促進了我們心態的平衡,和諧驅散了我們的困窘,和諧也裝飾了我們夕陽的現實。一句話,和諧促進了我們社會的穩定。
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和諧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是理論問題,也是實際問題;是現實問題,也是長遠問題。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男女老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和諧穩定盡責,作為老同志更應該為和諧穩定出力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