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教育公平
時間:2022-11-22 04:22: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教育公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社會的構建內在地要求各種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則為每一位社會成員在社會博弈中提供了實現利益均等的機會。因此,堅持教育公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在教育領域的延展和體現。首先,教育公平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價
值取向。實踐表明,現代社會人們受教育程度與其職業、收入、社會地位呈正比例關系,特別是在當今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社會個體的發展前提。只有堅持教育公平,賦予每個受教育者相同的受教育機會,才能使社會成員的潛能、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掘、激發和釋放。其次,教育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和諧社會是一個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會,是一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主體,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基礎,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先導性作用。培養同和諧社會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F代教育包括九年義務教育在內的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可以造就千千萬萬具有現代科技知識、人文知識和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技能的專門性和復合型人才,從而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再次,教育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是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客觀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F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無類”,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別、年齡、區域等界限,不分對象、不加限制地賦予每個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和權利,這不僅是憲法、法律所體現出的一種價值理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一種基本指導思想。
我們應清醒地看到,一些教育不公平現象直接影響著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一是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城市與農村相比具有政策上的優勢,城市不僅在硬件和軟件上明顯優于農村,而且迄今資金和人才仍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教育??紤]到城鄉之間教師職稱結構的差別,重點學校的區域分布,城鄉文化環境的差異,以及城鄉教學質量的差異,可以看出,我國城鄉學生在分享教育公共資源上的差距相當大。二是區域教育發展的不均衡。近年來,東部地區?。ㄊ校┤客ㄟ^“兩基”驗收;中部地區?。ㄊ校┲械目h市實現“兩基”;而西部地區?。ㄊ校┲袑崿F“兩基”的縣市僅有。在我國現行的教育投資體制下,各地區基礎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資金是由本地區財政承擔,所以區域教育發展水平同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密切相關。三是群體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當前,社會的不同群體擁有不同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困難群體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比較少,尤其是農村的兒童、城市的外來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統的殘疾和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而經濟優裕家庭的孩子享用豐富優質的公共教育資源。教育不公平是社會不公平的邏輯起點,教育不公平不但會進一步加大社會的不公平,而且會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
實現教育公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一,加大調控,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它以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為原則。教育資源均衡化是大勢所趨,只有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進行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做到存量部分在本地區均衡,增量部分向薄弱地區傾斜,才能在教育產品這一公共屬性上實現起點平等、普遍受益。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公平就是體現在權利與機會的平等上,體現在適齡兒童享用的教育資源的平等上。
其二,深化改革,實現教育體制創新。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將會加大教育的不公平。要進一步改變政府辦學的狀況,形成政府辦學為主、社會辦學為輔的教育新體制。堅持基礎教育主要由政府承辦,同時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力量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辦學;堅持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政府統籌管理下,主要依靠行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舉辦,鼓勵社會各方面聯合辦學;堅持高等教育以政府舉辦為主導,積極發展以學生繳費、國家財政予以補助的辦學模式,同時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的權利。通過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和建設,形成比較穩定和協調的教育體制,避免由于各種人為因素而造成的失誤,保證教育發展的穩定與有序。
其三,完善政策,加大教育經費投入。要減少教育不公平現象,關鍵在于調整完善教育政策,擴大教育供給,增加教育投入,以滿足人們對教育的需求。所以國家應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政策傾斜,向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向廣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傾斜,在這些地區、家庭實行部分免費或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甚至給予一定的學習資助。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