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審計心得體會
時間:2022-05-20 02:56:00
導語:經濟效益審計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有效的開展經濟效益審計是近年來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及社會各界討論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的在于對被審單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對實現經濟效益的程度和途徑做出評價,促使被審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因此,開展經濟效益審計應具備那些條件?涉及的重點內容是什么?如何有效地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就成了我們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
一、經濟效益審計應具備的基礎條件
1、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必須真實有效。因為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真實有效是審計目標的基礎,如果真實性問題得不到解決,審計機關很難有力量去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同時,如果沒有有效的真實性作基礎,評價經濟效益也難以做到準確、有效。
2、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必須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支持。審計工作是在當地黨和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只有當地黨和政府要求社會各部門在使用的財政資金時必須發揮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才能要求、支持審計工作者必須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也就能依據黨和政府的要求、指令有效的開展經濟效益審計。
3、審計人員的素質必須全面提高。經濟效益審計是一項較新的工作領域,因此,開展經濟效益,必須是具備一支具有知識結構新、審計技術、技能較高的審計隊伍。
4、相關經濟效益審計的法律法規要健全。經濟效益審計是以考核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有效性為目的的,在審計時必須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宏觀調控水平的提高,相關經濟效益審計的法律法規也必須隨之健全。
二、經濟效益審計涉及的內容
1、審計經濟活動的前期事項。經濟效益審計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它不僅要考核資金投入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考核資金投入完成后的效果性。因此,在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時首先要對投資部門所投資金的可行性進行考核、論證,通過調閱項目實施前的相關資料,總體評價項目立項、論證、設計、批準實施方案等方面的可行性及資金實施單位計劃任務完成情況等。以達到正確評價被審單位經濟活動前期工作的完成情況的目的。
2、審計資金使用的經濟成果。一是通過被審單位的財務資料,核實經濟項目實現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社會貢獻總額、上繳利稅總額、資金利潤率等各項經濟指標水平。二是與相關指標進行比較,進而總結其成績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過與被審計單位不同時期的經濟項目、經濟指標的比較,或者與其它單位、同行業先進水平等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和取得的成績,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提出審計建議。
3.審計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益。經濟效益實際是一個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因此,審計資源利用效益主要是通過對資金、能源、原材料、固定資產、勞動力資源利用效益等情況的核實并與國家相關的規定性標準進行對照,從中找出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利用資源及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的措施。
4、審計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步提高,環境保護已成了各行各業必須重視的環節,如果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實現不了,再談經濟效益的高低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我們在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時,必須注重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從一項經濟活動的開始直至經濟效益的產生,從對環境保護資金的投入數量到產生的環保效益要和國家規定的指標進行對照,從而準確評價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
三、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方法
1.選好經濟效益審計的最佳切入點。首先要充分考慮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其次應客觀地評估被審計單位的可接受程度和社會的需要。目前我們的效益審計主要是以財政性資金為主,審計的目的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因此,目前的效益審計還應以揭露問題為主,重點揭露管理不善、決策失誤造成的嚴重損失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作為審計的切入點。
2、充分運用財務審計的常規方法。通過常規的順查法、逆查法、詳查法、抽查法、審閱法、核對法、驗算法審核查證被審單位的各種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以達到綜合分析與評價經濟效益和影響因素的目的,據此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3、從經濟效益成果入手進行審計評估。首先,應對經濟效益的成果進行驗證,重點做好綜合分析工作,揭示問題,分析原因,進行客觀評價。然后,結合問題提出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對策。
- 上一篇:老干局財務收支做法和體會
- 下一篇:書記在市旅游產業發展協調會發言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