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處作風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22-04-14 03:59:00
導語:科研處作風建設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使學校的科研管理運行機制更加科學有序、規范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促進我校科研管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根據《*師范學院關于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和校部機關開展“機關作風建設月”活動的具體要求,科研處、社會合作處作為學校行使科研管理的行政職能部門就如何進一步開發科研資源,優化科研管理因素,規范科研管理行為,改善科研管理運作方式,提高科研工作效能,更好地為全校師生服務進行了認真地思考與探討,確定了具體的努力方向,經研究,特制訂《科研處、社會合作處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如下:
一、認真學習,強化服務意識。
科研管理人員對各種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科研機構等的管理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為全校科研人員提供服務的過程,服務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工作質量的高低。科研處全體成員要在認真學習《*師范學院關于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的同時,努力做到服務意識和管理意識并重,堅持我處關于“公道辦事,服務師生”的承諾,發揚“熱心、細心、耐心、誠心”的工作作風,爭創四個一流,即:一流的工作形象,一流的思想作風,一流的業務水平,一流的服務質量,以服務推動管理。在工作中,服務意識應當成為科研管理人員、科研管理部門的一種自覺行為,成為一種自我約束力。全處科研管理人員要樹立起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的理念,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經常性地深入二級學院,傾聽他們的意見,為在從事科研工作中遇到問題的師生排憂解難,進而推動科研工作順利運行,更好地為科研第一線的師生服務好。
二、鉆研業務,增強服務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人員應有過硬的科研方面的管理經驗及知識,以及對多種學科領域比較準確的了解,從而可以靈活地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對各種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科研機構等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有關業務知識的學習制度,營造全處濃厚的學習氛圍,做到勤于學習、善于學習,重視業務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訓。科研處每一位管理人員還要在不斷學習管理行業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善于吸收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了解有關學科的最新科學成就和發展趨勢,熟練掌握現代化的科研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能,盡可能做到不但精于一業,而且要廣于全面,使自己成為內行,作科研人員的知音者。
三、內引外聯,提高服務水平。
科研管理部門在橫向上,與教務處、人事處、研究生處、財務處等行政管理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關系密切;在縱向上,又與各級主管部門和科研單位聯系緊密。就如何處理好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科研處確定了擺正位置,內引外聯,堅持協調發展的原則。在校內,科研處要從整個學校的大局來考慮問題,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和激勵政策,通過政策引導,進行宏觀管理,營造學校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學術氛圍。在縱向上,科研管理人員要進一步加強與各級主管部門和各類科研單位的聯系,從政府和社會橫向聯系中去獲得更多的科學技術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隨時關注社會科學技術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動態,抓住機遇,通過組織、引導、協調、策劃、運作等方法,結合學科的優勢,尋找切入點,進行有效地資源配置、重組、整合,提高學校的科技競爭力。同時,科研處還要在發揮學校作為地方院校為地方服務的社會功能上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加強與各市、區、縣和企業的橫向聯系,為他們的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與智力服務,促進科技創新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推動技術轉讓及產業化工作,更好地發揮地方高校科技創新的特色與優勢。
四、嚴格管理,規范服務內容。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一是在處內建立并執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AB崗工作制等制度,形成順暢、便捷、高效的辦事機制,做到辦事手續從簡,程序從快,質量從優。二是進一步完善學校各項科研管理制度,做到既能保證學校利益,又能充分調動廣大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把學校的整體目標和科研人員的個人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一套產權明晰,責、權、利匹配,分配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科研管理規范化。科研處管理人員要在平時工作中不斷征求科研人員的意見,吸取兄弟院校好的經驗來充實和完善科研處現有的管理制度。同時,還要與時俱進,依據最新的管理理念,結合學校的實際,及時添加制訂新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規范,為科研管理人員更好地管理以及科研人員更好地從事科學研究在制度上創造條件。
效能建設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貫穿在整個管理工作中的實際行動,科研處、社會合作處將從以上四方面下功夫,全處成員形成合力,來進一步提高為廣大師生開展科研工作的服務能力和科研管理效能的滿意度。
- 上一篇:科技局作風建設年實施方案(縣)
- 下一篇:工商行政局干部作風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