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9 12:55: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字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上下結構(一)
教學要求:
1.在觀察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上下結構上寬下窄型和上窄下寬型的特點;
2.能分析病例,通過上下對照查出病因;
3.會寫這兩種類型的上下結構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上下結構(一)
2.你覺得怎樣才能寫好上下結構的字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新授
1.講解上寬下窄型的寫法
(1)什么叫“上寬下窄型?讓學生回答。
(2)出示示意圖,教師講解。
(3)出示例字
(4)學生觀察分析上寬下窄型字的寫法。
(5)教師講解:
(一)上下兩部件的縱向距離要相等;
(二)上下兩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豎中線上。
(三)上部件要寫得寬,下部件要寫得窄。
(6)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兩則病例,說說問題在哪。
(7)出示“堅”和“膏”,讓學生分析,師生點評。
(8)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2.講解“上窄下寬型”
(1)什么叫“上窄下寬型”?讓學生回答。
(2)出示示意圖,教師講解。
(3)出示例字
(4)學生觀察分析上窄下寬型字的寫法。
(5)教師講解:
(一)上下兩部件的縱向距離要相等;
(二)上下兩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豎中線上。
(三)上部件要寫得窄,下部件要寫得寬。
(6)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兩則病例,說說問題在哪。
(7)出示“獎”和“葬”,讓學生分析,師生點評。
(8)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
1.寫一寫;
2.想一想。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2課
上下結構(二)
教學要求:
1.在觀察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點;
2.能分析病例,通過上下對照查出病因;
3.會寫這兩種類型的上下結構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上下結構(二)
2.你覺得怎樣才能寫好上下結構的字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新授
1.講解上大下小型的寫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讓學生回答。
(2)出示示意圖,教師講解。
(3)出示例字
(4)學生觀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寫法。
(5)教師講解:
(一)上部件要寫得長,下部件要寫得短;
(二)上下兩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豎中線上。
(三)上部件要寫得寬,下部件要寫得窄。
(6)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兩則病例,說說問題在哪。
(7)出示“壟”和“蓄”,讓學生分析,師生點評。
(8)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2.講解“上小下大型”
(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讓學生回答。
(2)出示示意圖,教師講解。
(3)出示例字
(4)學生觀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寫法。
(5)教師講解:
(一)上部件要寫得短,下部件要寫得長;
(二)上下兩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豎中線上。
(三)上部件要寫得窄,下部件要寫得寬。
(6)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兩則病例,說說問題在哪。
(7)出示“獎”和“葬”,讓學生分析,師生點評。
(8)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
1.寫一寫;
2.想一想。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3課
包圍結構(一)
半包圍
教學要求:
1.在觀察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半包圍結構字的特點;
2.能分析病例,通過上下對照查出病因;
3.會寫這兩種類型的半包圍結構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包圍結構
2.包圍結構分為兩大類:1
半包圍;2
全包圍。
3.你覺得怎樣才能寫好包圍結構的字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新授
1.講解半包圍的寫法
(1)從兩個方面對字心進行包圍:
第一種情況
①出示例字
②讓學生分析一下兩部件的包圍關系,小組討論,指名說。
③出示示意圖
④教師講解書寫的方法。
⑤學生臨摹,師巡視指導。
第二種情況方法同上
第三種情況方法同上:
2.從三個方面對字心進行包圍:
第一種情況
①出示例字
②讓學生分析一下兩部件的包圍關系,小組討論,指名說。
③出示示意圖
④教師講解書寫的方法。
⑤學生臨摹,師巡視指導。
第二種情況方法同上
第三種情況方法同上:
三、練習
1.寫一寫;
2.想一想。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3課
包圍結構(二)
全包圍
教學要求:
1.在觀察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全包圍結構的字的特點;
2.能分析病例,通過上下對照查出病因;
3.會寫這全包圍結構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包圍結構(二)
2.你覺得怎樣才能寫好全包圍結構的字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新授
1.全包圍的字可依據字框兩豎下端內斜和兩豎垂直的不同分為兩類。
2.字框兩豎下端內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兩種。
(1)講解小方型:
①出示例字
②讓學生分析一下兩部件的包圍關系,小組討論,指名說。
③出示示意圖
④教師講解書寫的方法。
⑤看書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寫法。
⑦學生臨摹,師巡視指導。
(2)
講解扁方型字的寫法。
①出示例字
②讓學生分析一下兩部件的包圍關系,小組討論,指名說。
③出示示意圖
④教師講解書寫的方法。
⑤看書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寫法。
⑦學生臨摹,師巡視指導。
3.字框兩豎垂直類的有長方型和大方型的兩種。
(1)講解長方型:
①出示例字
②讓學生分析一下兩部件的包圍關系,小組討論,指名說。
③出示示意圖
④教師講解書寫的方法。
⑤看書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寫法。
⑦學生臨摹,師巡視指導。
(2)講解大方型字的寫法。
①出示例字
②讓學生分析一下兩部件的包圍關系,小組討論,指名說。
③出示示意圖
④教師講解書寫的方法。
⑤看書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固”和“國”字,分析它的寫法。
⑦學生臨摹,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
1.寫一寫;
2.想一想。
四
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5課
重心平穩
方正變化
教學要求:
1.在觀察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到要寫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穩,還要做到方正變化;
2.能分析病例,通過對照查出病因;
3.學會在書寫時兼顧到字的重心平穩和方正變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重心平穩
方正變化
2.寫字時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穩和方正變化呢?這是我們這一節課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二、新授
(一)重心平穩
1.漢字結構形式多樣,形態變化紛繁,但不論字形怎樣變化,都必須做到重心平穩。
2.做到重心平穩的方法:
(1)橫平豎直
A.出示例字
B.與病例進行比較,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我們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小組討論,班級討論。
C.分析比較“重”字。
(2)左右平衡
A.出示例字
B.與病例進行比較,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我們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小組討論,班級討論。
C.分析比較“堅”字。
3.上下對正方法同上
4.位置適當方法同上
5.把握斜度方法同上
6.夸張主筆方法同上
(二)方正變化
1.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對稱,穩定平衡,初學寫字的人常常將這類字寫得呆板無精神。這需要對字的筆畫和結構進行適當的變化,才能使字顯得生動美觀。
2.做到方正變化的方法:
(1)長短變化
A.出示例字
B.與病例進行比較,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我們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小組討論,班級討論。
C.分析比較“川”字。
(2)正斜變化
A.出示例字
B.與病例進行比較,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我們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小組討論,班級討論。
C.分析比較“春”字。
3.主次分明方法同上
4.部件伸縮方法同上
5.圍當留缺方法同上
6.上小下大,左輕右重方法同上
三、練習
1.寫一寫
2.想一想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6課
怎樣提高鋼筆楷書的書寫速度
教學要求:
1.在觀察與比較的基礎上,知道提高鋼筆楷書書寫速度的方法。
2.能夠利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寫字速度。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節奏明顯加快,社會交往對寫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字寫得正確、美觀,還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樣才能提高書寫速度呢?
二、新授
1.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寫字速度的方法。
小組討論。
班級討論。
2.教師講解:
(1)要盡量做到熟練。
首先運筆要熟練,做到下筆成形,不出怪異的筆畫;還要熟悉字的結構,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書寫速度而變形。
(2)要盡量減省運筆動作。
楷書筆畫凡是轉折連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頓動作,如能將有些動作減去,就能提高書寫的速度。
(3)相近的筆畫可以相連。
(4)可以點代畫,減省部分筆畫。
(5)要強記書寫內容,做到心到手到
寫字時,要盡量減少看字逗留的時間,心中要熟記書寫4
內容,筆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樣逐個淌出,這樣,抄寫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3.學生臨摹,領會提高書寫速度的方法。
4.提醒學生提高書寫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
三、練習
1.寫一寫。
2.想一想。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7課
呼應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呼應”;
2.使學生明白怎樣呼應;
3.使學生會書寫心、源、九等字,體會筆畫呼應的關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呼應
2.激發興趣
什么叫呼應呢?為什么要呼應?
二
新授
(一)什么叫呼應
1.書寫漢字時,要求筆畫與筆畫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也就是在寫下一筆時,需和上一和有連續的運筆動作,這種方法叫呼應。
2.出示帶有呼應關系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什么叫呼應。
3.根據例字講解:
前一筆的收筆和后一筆的起筆為一呼應。
除運筆的方向外,筆畫的位置也是呼應的重要內容。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筆畫呼應。
(二)怎樣呼應
1.出示例字“小”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小”是怎樣呼應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豎鉤和左點是一呼應,左點和右點又是一呼應。
3.出示“心”字
4.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心”是怎樣呼應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點和臥鉤是一呼應,臥鉤和中點是一呼應,中點和右點又是一呼應。
(三)呼應關系明顯的字
通過“九”和“源”體會筆畫的呼應關系。
(四)筆畫未能呼應的字
這些字哪些筆畫沒有呼應?可以怎樣處理?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心、源、九等字,體會筆畫呼應的關系。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8課
避讓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避讓”;
2.使學生明白漢字筆畫間怎樣避讓;
3.使學生會書寫性、現、精、航、塔等字,體會筆畫避讓的關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避讓
2.激發興趣
什么叫避讓呢?為什么要避讓?
二
新授
(一)什么叫避讓
1.漢字中筆畫相遇時,為了避免碰撞,必須彼此相讓,互不妨礙,同時結構還要緊密,做到整體美觀和諧,這種處理漢字筆畫互不妨礙的方法叫做“避讓”。
2.出示帶有避讓關系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什么叫避讓。
3.根據例字講解:
“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長橫都插在“牛”的右側下部。
“現”字的右部“見”的撇畫在“王”的下方。
“航”、“精”兩字的各部件筆畫較繁,空隙較小,所以要盡量避免碰撞。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筆畫避讓。
(二)怎樣避讓
1.出示例字“塔”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塔”是怎樣避讓的?
全班交流:
“塔”字的土旁為了靠緊右邊部件,和“
”的上部呼應,將提畫向上揚,插在“
”的長撇的上方,結構就較緊湊。
3.出示“航”字
4.學生觀察,小組討論,“航”是怎樣避讓的?
全班交流:
“航”字的舟旁右邊為橫折鉤,無法避讓右邊筆畫,因此只有將近“亢”的撇相對寫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三)避讓關系處理得好的字
通過欣賞“塔”和“初”,體會是怎樣處理避讓關系的。
(四)筆畫未能避讓的字
這些字哪些筆畫沒有避讓?可以怎樣處理?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性、現、精、航、塔等字,體會筆畫避讓關系。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9課
伸縮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伸縮”;
2.使學生明白漢字筆畫間怎樣伸縮;
3
使學生會書寫含有伸縮筆畫的字,體會筆畫伸縮的關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伸縮
2
激發興趣
什么叫伸縮呢?為什么要伸縮?
二、新授
(一)什么叫伸縮
1.一字中如果筆畫出現重復,就需要進行變化,延伸一部分,收縮一部分,這樣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動美觀,這就叫做“伸縮”。
2.出示帶有避讓關系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什么叫伸縮。
3.根據例字講解:
“惟”和“徘”的橫畫寫得有長有短,這便是“伸縮”。
“章”的上橫和下橫一長一短,這也是“伸縮”。
左右結構的字如果有兩筆重復的豎畫,一般縮左伸右。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筆畫伸縮。
(二)怎樣伸縮
1.出示例字“降”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降”是怎樣伸縮的?
全班交流:
“降”字的耳刀旁有一長豎,右邊也有一豎,為了避免重復,伸長了右豎。
3.出示“戒”字
4.學生觀察,小組討論,“戒”是怎樣伸縮的?
全班交流:
“戒”字的筆畫中,有三筆畫方向相近,為了避免重復,伸長了右邊的斜鉤。
(三)伸縮關系處理得好的字
通過欣賞“素”和“奉”,體會是怎樣處理伸縮關系的。
(四)筆畫未能伸縮的字
這些字哪些筆畫沒有伸縮?可以怎樣處理?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含有伸縮筆畫的字,體會筆畫伸縮關系。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0課
疏密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疏密”;
2.使學生明白漢字筆畫間怎樣安排疏密;
3.使學生會書寫筆畫較多和較少的字,體會疏密關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疏密
2.激發興趣
什么叫疏密呢?為什么要安排疏密?
二、新授
(一)什么叫疏密
1.漢字筆畫有多有少,結構形式多種多樣。為了使每個字都具有生動活潑的形態,書寫時需要根據字的具體情況,將某一部分寫得緊一點(密),某一部分寫得松一點(疏),這種安排叫“疏密”。
2.出示筆畫多的字和筆畫少的例字,讓學生體會疏密的安排。
3.根據例字講解:
在進行字的疏密安排時,上下結構的字,一般上部寫得稍密些,下部寫得稍疏些;左右結構的字,則根據左右部分的筆畫和形態靈活安排,但須做到合理、自然與和諧。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樣安排疏密關系的。
(二)怎樣安排疏密
1.出示例字“臻”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臻”是怎樣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臻”字的筆畫較多,書寫時,左部“至”寫得較疏,形較短;右部“秦”寫得較密,形較長,這樣就形成了疏密對比。
3.出示“乍”字
4.學生觀察,小組討論,“乍”是怎樣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乍”字的筆畫較少,書寫時,筆畫稍向上靠,下部空一點,這樣“乍”字就顯得生動活潑。
(三)疏密處理得當的字
通過欣賞“上”和“囊”,體會是怎樣處理疏密關系的。
(四)疏密處理不當的字
這些字的疏密關系處理得怎么樣?有什么地方處理得不好?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筆畫較多和較少的字,體會疏密關系。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1課
大小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大小”;
2.使學生明白漢字筆畫間怎樣處理大小;
3.使學生會書寫筆畫較多和筆畫簡單、并且不向四面發散的字,體會大小的關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大小
2.激發興趣
什么叫大小呢?為什么要處理大小呢?
二、新授
(一)什么叫大小
1.筆畫多的字要寫得不擠,需將近筆畫寫得松些,但是這樣容易松散;筆畫少的字要寫得不散,需將筆畫寫得緊些,但是這樣會嫌小。為了使字寫得既疏朗又緊湊,并且大小又很和諧,就需在書寫時將筆畫多的字寫得細點,字形稍大點;筆畫少的字筆畫可寫得粗點,字形稍小點。這樣處理,整篇文字的大小有變化,又不過分懸殊,就會顯得和諧美觀。
2.出示筆畫多的字和筆畫少的例字,讓學生體會大小的安排。
3.根據例字講解: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樣安排大小關系的。
(二)怎樣安排大小
1.出示例字“西”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西”是怎樣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西”字筆畫較少,筆畫又不向四面發散,書寫時筆畫可寫粗一點,字可小一點。
3.出示“藏”字
4.學生觀察,小組討論,“藏”是怎樣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藏”字筆畫多,筆畫可寫細一點,字可稍大一點。
(三)大小處理得當的字
通過欣賞“顏”和“日”,體會是怎樣處理大小關系的。
(四)大小處理不當的字
這些字的大小關系處理得怎么樣?有什么地方處理得不好?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筆畫較多和筆畫簡單、并且不向四面發散的字,體會大小的關系。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2課
相向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相向”;
2.使學生明白怎樣寫好相向的字;
3.使學生會書寫相向的字,體會相向的含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相向
2.激發興趣
什么叫相向呢?怎樣寫好相向的字呢?
二、新授
(一)什么叫相向
1.在左右結構的字中,左右兩部件的筆畫形態同時向字的中間聚集,在結構上稱做“相向”。這類字寫時容易過擠,所以要求做到緊而不擠。
2.出示相向的例字,讓學生體會相向的字是怎樣寫的。
3.根據例字講解:
“錫”中“
”的筆畫趨向右上,右邊部件“易”的撇畫則趨向左下,相向就容易互相碰撞。“功”、“妙”、“坊”等也屬于這類字,書寫時要上下錯開。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樣寫的。
(二)怎樣寫好相向的字
1.出示例字“錫”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錫”是怎樣相向關系的?
全班交流:
寫“錫”字時,“
”與“易”的向內聚集的筆畫要有避讓,兩者之間空隙不能過小。
3.出示“功”字
4.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功”是怎樣處理相向關系的?
全班交流:
寫“功”字時,“工”的提畫和“力”的撇畫上下交錯,這樣就顯得緊而不擠了。
(三)相向但不擁擠的字
通過欣賞“功”和“姆”
,體會相向的字是怎樣寫的。
(四)處理不當的相向字
這些字處理得怎么樣?有什么地方處理得不好?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相向的字,體會相向的含義。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3課
相背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相背”;
2.使學生明白怎樣寫好相背的字;
3.使學生會書寫相背的字,體會相背的含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相背
2.激發興趣
什么叫相背呢?怎樣寫好相背的字呢?
二、新授
(一)什么叫相背
1.在左右結構的字中,左右兩部件的筆畫朝反方向展開,在結構上稱做“相背”。這類字寫時容易松散,所以要防止左右兩邊離得太遠,要背而不離,離而不散。
2.出示相背的例字,讓學生體會相背的字是怎樣寫的。
3.根據例字講解:
“施”和“犯”比較,“施”有向字心突出的筆畫,所以兩部件寫時要靠攏。“犯”無向字心突出的筆畫,所以書寫時要稍分開。
“兆”和“非”的左右兩部件距離不能大,大就散了。
4.讓學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樣寫的。
(二)怎樣寫好相背的字
1.出示例字“施”
2.學生觀察,小組討論,“施”是怎樣處理相背關系的?
全班交流:
“施”字的左右部件筆畫都有向字心突出的部分,如“方”,所以書寫時要靠攏點。
3.出示“兆”字
4
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兆”是怎樣處理相背關系的?
全班交流:
“兆”字是筆畫偏左的字,其中撇與豎彎鉤之間的距離不能大,寫時筆畫稍靠左,四點要均勻分布。
(三)相背但不松散的字
通過欣賞“施”和“非”
,體會相背的字是怎樣寫的。
(四)處理不當的相背字
這些字處理得怎么樣?有什么地方處理得不好?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相背的字,體會相背的含義。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4課
怎樣寫和“可
”組合的字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知道什么叫字根;
2.使學生明白怎樣寫好和字根“可”組合的字;
3.使學生會書寫和字根“可”組合成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怎樣寫和“可
”組合的字
2.激發興趣
和字根“可”組合的字該怎樣寫呢?
二、新授
(一)什么叫字根
1.有些字字意不同,但讀音相近甚至相同。細看其結構,其中有的部件完全一樣。如果學會了寫這些相同的部件,掌握了其中的變化,就能寫好許多類似的字。這類相同的部件,我們暫且稱它為字根。
2.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嗎?
(二)“可”是一個組字能力很強的字
哪些字是由“可”組成的?讓學生舉例。
(三)和“可”組合的字舉例。
出示“呵”、“苛”、“何”、“哥”等字。
(四)“可”字與作為字的部件的“可”在書寫上的差別。
1.出示“可”和“何”字
2.學生觀察分析“可”字與作為字的部件“可”在書寫上的差別。
小組討論。
全班討論。
教師總結:
A.“可”字占滿格,字形較寬,豎鉤應在字中心偏右處,“口”要寫在橫和豎鉤間右邊靠上的地方。
B.“可”做字的部件,只占字中的一部分,所以形態應有相應的變化。“可”在字右時形體變窄。也有在字的上部或下部的,這時形體就要變寬扁,如“苛”、“哥”等。
(五)字根“可”組合成的字
這兩個字中字根“可”是如何變化的?應注意什么?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和字根“可”組合成的字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5課
怎樣寫和“主”組合的字
教學要求:
1.復習什么叫字根;
2.使學生明白怎樣寫好和字根“主”組合的字;
3.使學生會書寫和字根“主”組合成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怎樣寫和“主”組合的字
2.激發興趣
和字根“主”組合的字該怎樣寫呢?
二、新授
(一)復習什么叫字根
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嗎?
(二)“主”是一個組字能力很強的字
哪些字是由“主”組成的?讓學生舉例。
(三)和“主”組合的字舉例。
出示“注”、“駐”、“住”、“蛀”等字。
(四)“主”字與作為字的部件的“主”在書寫上的差別。
1.出示“主”和“注”字
2.學生觀察分析“主”字與作為字的部件“主”在書寫上的差別。
小組討論。
全班討論。
教師總結:
A.獨體字“主”的結構特點是左右對稱。
“主”字形體上的另一特點是上窄下寬,重心很穩。
B.“主”做字的部件多在字右,所以形體變窄。
(五)字根“主”組合成的字
這兩個字中字根“主”是如何變化的?應注意什么?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和字根“主”組合成的字
四、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16課
怎樣寫和“少”組合的字
教學要求:
1.復習什么叫字根;
2.使學生明白怎樣寫好和字根“少”組合的字;
3.使學生會書寫和字根“少”組合成的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怎樣寫和“少”組合的字
2.激發興趣
和字根“少”組合的字該怎樣寫呢?
二、新授
(一)復習什么叫字根
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嗎?
(二)“少”是一個組字能力很強的字
哪些字是由“少”組成的?讓學生舉例。
(三)和“少”組合的字舉例。
出示“沙”、“妙”、“砂”、“吵”等字。
(四)“少”字與作為字的部件的“少”在書寫上的差別。
1.出示“少”和“沙”字
2.學生觀察分析“少”字與作為字的部件“少”在書寫上的差別。
小組討論。
全班討論。
教師總結:
A.獨體字“少”的結構特點是顯得偏斜,所以寫時要注意把握好撇畫的斜度,做到斜中取正。
B.“少”做字的部件時,只占字的一部分,所以形體應相應變化。“少”做字的部件多在字右,所以形體變窄。
(五)字根“少”組合成的字
這兩個字中字根“少”是如何變化的?應注意什么?
三、練習
寫一寫
練習書寫和字根“少”組合成的字
篇2
授課班級:中班
授課老師:鄭彥珊
授課目的:進一步了解鞋的類型和作用,體驗穿大鞋的樂趣,嘗試設計各種新的鞋子,常識教案-有趣的鞋子。并用畫的方式大膽表現。
授課準備:1、讓孩子各自從家中帶一雙大人的鞋子。
2、在若干個鞋架上,配有不同類別的鞋樣標志及相應的文字卡。
3、四開圖畫紙每人一份及彩筆一盒。
授課過程:
一、 看大鞋
1、 孩子們一起觀察各種鞋子,了解鞋子的不同類型。
師:今天是小朋友的節日,我們請來了爸爸媽媽一同慶祝,讓我們先用熱烈的掌聲(甜美的歌聲)感謝他們對我們的培養。歌曲《慶祝六·一》
師:今天我們的活動是“有趣的鞋子”(出示字卡)現在請大家打開袋子互相看看,你帶來了誰的鞋,是什么鞋?
(孩子興奮地打開塑料袋子,把里面的鞋取出來相互交流)有的說:這是我媽媽的高跟鞋;有的說:這是我爸爸的皮鞋;有的說:這是奶奶的布鞋;有的說:這是爺爺的雨鞋……老師也取出一雙小拖鞋,告訴幼兒:“這是我家孫子的拖鞋。”
2、 小結
小朋友帶來的有爸爸的皮鞋,帶爸爸皮鞋的小朋友請把皮鞋舉起來,老師同時出示皮鞋字卡,讓小朋友認識。
誰又帶來了媽媽的高跟鞋?奶奶的布鞋?爺爺的雨鞋?可見鞋子的種類可真多呀!
二、 穿大鞋
1、 其樂趣,感受鞋子的作用,幼兒教案《常識教案-有趣的鞋子》。
師:現在我們穿上大人的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覺?
(此時響起歡快的、節奏鮮明的背景音樂)大家非常興奮,急忙迫不及待換鞋子。孩子開心極了,有的走、有的跳,活動室里響起歡笑聲。(老師給予穿脫比較慢的孩子指導或幫助。)
老師也穿起小鞋子與孩子一起開心地玩著,還故意掉鞋子:“哎呀,我的鞋子怎么掉了?你們能說說為什么嗎?”“咦!你們看,XX的鞋子掉了,你們說為什么呢?”
孩子們有的說,太大了;有的說太高了。
師:現在你們互相交換再穿一穿,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看看又有什么感覺。
2、 比較大鞋和小鞋。
師:“大家都累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把大鞋脫下來,換上我們的鞋子。剛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的鞋子都掉了,你們能說說為什么嗎?”
“小朋友,穿了自己的鞋有什么感覺?”
(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的鞋舒服;穿自己的鞋子跑得比較快;穿自己的鞋子不容易跌倒------)
小結:老師跟你們說,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腳的鞋子。這樣才舒服,活動起來也方便。
3、 了解鞋子的用途。
師:“我帶來的這雙拖鞋是我家孫子在家時候穿的。小朋友帶來的鞋子,大人們是什么時候穿的呢?”
小結: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說得也好。有的小朋友說上班的時候,爸爸就穿上這雙皮鞋;有的小朋友說下雨的時候爺爺就穿上雨鞋。不同時候穿的鞋子也不同。是嗎?
4、 討論鞋子的作用。
師:我們每個人都穿著鞋。如果不穿行嗎?
(不行。如果不穿鞋子腳會被尖尖的東西刺傷;有的說:行,因為如果地上沒有刺刺的東西就不會刺到腳;有的說:夏天的時候可以不穿,這樣很涼快,但是,冬天如果不穿腳會很冷)
小結:剛才小朋友都大膽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都很有道,如果是走在路上,穿上鞋了就不用怕會被尖尖的東西刺到腳;如果是在家里,就可以不用穿鞋,因為家里的地板比較安全,特別是夏天如果不穿鞋子會覺得很涼快,但是要小心不要滑倒;如果是冬天就要穿鞋,不然腳丫子會凍壞。可見,鞋子的保護腳丫的作用。
三、 辦鞋展。
1、 給鞋子分類
師:“現在我們用這些鞋子一起來辦個鞋展吧。”你們看,那邊有個鞋架,每個鞋架上都有它們相應的字寶寶標志。這是皮鞋。這是拖鞋------,大家仔細看清楚,你的鞋子應放在哪?
2、 數鞋子。
“好的,鞋子都回到了自己的架子上。現在我們一起來數數每個架子上有幾雙鞋子。”
篇3
關鍵詞:實例簡介;梁體施工;制作工藝流程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ew long railway overpass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Huaian - Lianshui highway B se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combining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site,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precast box beam 35 meters span from 30 ° oblique angle, prefabrication site selection, the bottom die and the bottom die base settings, box girder and template manufacture and assemble, reinforced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pouring of concrete production and health,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key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concrete and to ensure that the attention of beam siz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is successful.
Key words: examples of profiles; beam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 工程實例簡介
淮安~漣水一級公路B標段跨新長鐵路立交橋,全長776.0米,設計荷載為公路-I級,全橋共分四聯,分左右兩幅,跨徑為35米的后張法預應力箱梁176片,該橋梁上部結構采用22跨35m部分預應力混凝土組合箱梁,斜交角30°,中間帶橫隔梁,施工難度較大。
預制箱梁計劃在箱梁預制場設置在橋位18號墩與19號墩之間現有的主線施工便道的右側租用11000平方米地作為預制場及預制梁的鋼筋制作場地。預制梁共16個底模,與主線平行布置。為了達到“內實外光、色澤均勻、線型流暢”的質量目標,創國優精品工程,預制梁的外模采用大塊定型鋼模板,內模采用定型鋼模板,均為廠方制作。考慮量大、工期短,擬定做4套側模(中跨內邊梁1套,中梁2套,外邊梁1套),2套內模,中梁和邊梁穿插施工。
2 梁體預制施工方法如下
2.1 底模制作
①箱梁預制場原地面清表后,用CA25型震動壓路機反復震動壓實,然后在上面加鋪50cm素土,用CA25型震動壓路機震動壓實,接著用平地機找平,,再用CA25型震動壓路機反復震動壓實按梁底寬度設置底模,在兩側用5cm角鋼成型,角鋼頂面用水準儀測平,中間每隔1m預埋一根直徑5cm的塑料管(立模時穿對拉螺栓固定模板),澆筑20cm厚砼并預埋Φ12鋼筋,每隔20cm放一道,砼頂面嚴格找平抹光并用5MM厚的鋼板貼面,每次施工前必須對底模表面清理干凈并采用均勻涂抹純機油的方法作為脫模劑。將梁端4m處加寬下挖80cm方槽,用鋼筋砼澆筑作為梁枕。
②澆注素混凝土,平均高出地面25cm,通過計算,在距頂面10cm處每隔50cm預留8cm×8cm方孔以作側模下口對拉絲用,縱向間距為0.5m。在頂面兩側預埋防止漏漿的6#槽鋼,預埋時應由測量組配合,根據圖紙提供的箱梁預拱值,在底模頂面設反拱,制作時用按拋物線計算出的曲線方程定出各截面槽鋼高程,縱向2m設折線控制。槽鋼之間混凝土應高出1cm作為水磨層。
③底模吊點位置距箱梁端適當距離,該處預留30cm槽口,作吊梁時穿鋼絲繩用,澆筑時插入1cm鋼板,用螺絲設置調平裝置,調節鋼板與底模頂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④所有底模制作完成后,將整個預制場地面用素混凝土硬化,同時做好預制場排水工作,以減少因地表水滲入底模引起的不均勻沉降。
⑤頂層采用水磨石處理,分粗磨、細磨兩道工序,確保頂面平整度、光潔度滿足要求,并留3-4道伸縮縫防止底板出現不規則裂縫而影響箱梁底部外觀。
⑥在所有底模兩側畫出縱向坐標點,以便控制箱梁總體和準確放入波紋管定位鋼筋。
2.2 制作側面模板
外側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現場拼裝,每節5-6m,面板厚5mm,骨架及支撐架采用型鋼焊接而成。為拆裝方便,模板采用螺栓連接,中間塞入0.3cm橡膠皮防止接縫漏漿。相對兩外模板采用φ16拉桿連接,上下層每隔1.0m一道。模板拼裝就位后應嚴格檢查,以保證梁體幾何尺寸準確。
芯模采用整體鋼模,芯模頂板每4-5m留澆筑底板的下料孔,其上設置可自由抽拉的活動板,直接放在芯模的內加強撐上,澆筑頂板時用活動板將下料孔封堵。端模采用4mm厚鋼板制成,上下分成兩塊,相互間采用栓接。端模制作時必須保證錨墊板端面與鋼絞線方向垂直。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時拆模。
3 箱梁制作的工藝流程為:
清理模板綁扎底、腹板鋼筋、固定波紋管定位鋼筋穿波紋管立外側模立內模立頂模綁扎頂板鋼筋穿鋼絞線澆筑箱梁砼養護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 張拉正彎矩束壓漿出坑、安裝
①清理模板:清理底模板灰塵、雜質,涂抹脫模劑。清理外模銹跡、毛邊,在場地試拼,觀察整體拼裝效果,量側順直度是否滿足要求,仔細檢查相鄰模板間接縫是否緊密,發現問題及時真整修。各項指標滿足要求后,表面涂抹機油,堆放整齊待用。
②鋼筋加工與綁扎:在鋼筋加工場下料,在底模上先綁扎底、腹板鋼筋,按設計坐標調整、固定底板及腹板內波紋管定位筋,并在腹板鋼筋骨架內焊接控制腹板厚度的短鋼筋。穿波紋管時應使之穿入錨墊板內,并用海綿堵塞波紋管與錨墊板間隙,波紋管應位置準確,彎起平順,固定可靠。施工中為提高波紋管整體剛度,防止波紋管受擠壓變形造成后續穿束的困難,擬采用預先在波紋管內穿入鋼絞線的方法。波紋管接頭采用1號的圓型波紋管作為接頭管套接,且搭接長度大于25cm,管兩端用膠帶裹緊。
③模板安裝:底腹板鋼筋成型并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安裝模板。先將內模分節安放,接頭栓接牢固,綁扎腹板內側保護層墊塊。外模逐節就位,螺栓連接并在模板接縫處嵌入橡膠條,因內模尺寸固定,又有控制腹板厚度的橫向鋼筋,外模的相對位置只要將上下口用長螺桿拉緊即可,形成整體后通過量測模板支架的豎向角鐵來調整豎直度,并用手拉葫蘆可靠固定。內外模各部分尺寸調整就位后,安裝固定端頭板。端頭板頂面必須在頂板主筋位置留出凹槽,保證此處不露筋。注意安放內模時需用木板墊鋪于鋼筋上以減小變形和污染底板。
④綁扎頂板鋼筋:頂板鋼筋的綁扎工藝同底板鋼筋類似,只是在齒板處鋼筋規格雜、數量多,又要穿入負彎矩波紋管和錨墊塊,同時受頂板厚度限制。因此要加強該局部的鋼筋施工力量,確保位置、尺寸準確,防止鋼筋超出箱梁頂部而影響后期的橋面鋪裝的厚度。
⑤梁體混凝土澆筑:為縮短施工周期,根據天氣情況,C50混凝土配合比用普通硅酸鹽52.5水泥設計,同時在梁兩端鋼筋密集處采用全瓜子片混凝土以保證該處混凝土澆筑密實,確保錨下混凝土承壓穩定。
混凝土開盤前對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水、電、備料及計量、機具設備等。
砼澆筑采用連續澆筑、一次完成,縱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施工方法,每段4-5米,每層按30cm控制。兩組人員從一端向另一端澆筑向跨中附近匯合。澆筑底板時,將內模頂板的活動板抽拉開作為下料孔,底板澆筑4-5米后,腹板下料,在4-5米范圍內形成斜坡,逐層下料,直至頂板混凝土澆筑完成,此時底板、腹板、頂板向跨中依次完成直至合攏。振搗采用附著式振搗器與人工插入式振動棒相結合,波紋管以下用插釬進行人工插搗,防止砼出現空洞和麻面現象。混凝土澆筑時按規范要求做試塊,隨梁養護作為張拉的依據。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來回抽拉波紋管內的鋼絞線,防止局部的漏漿將未張拉的鋼絞線錨固,如漏漿嚴重,應拔出鋼絞線,用清孔器重新清理管道后再穿入鋼絞線。混凝土表面收光后噴灑毛面劑,噴灑量要通過試驗確定.夏季在梁體表面覆蓋土工布并灑水養護。
⑥張拉:根據設計張拉力的大小選擇噸位、行程適宜的千斤頂及與之配套的高壓油泵和油表。張拉施工之前必須校驗張拉設備,張拉機具必須由專人操作。使用次數超過300次或使用時間超過6個月時,須對千斤頂及油表再次校驗。
施工所用的鋼筋及預應力鋼絞線,進場時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進行外觀檢查,表面不能有裂紋、毛刺、機械損傷、油污、死彎等缺陷。在外觀檢查合格后,取樣進行拉力試驗(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等試驗),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絞線切斷采用砂輪機切割,絕對不能使用電弧割及氧氣切割。
箱梁采用YCQ25型千斤頂單孔雙向、對稱張拉工藝,待混凝土強度達到圖紙設計張拉強度后,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的張拉順序張拉。
張拉時采用自錨型錨具,錨墊板等采用合肥威勝或開封中原預應力工藝設備公司錨具配套產品。
張拉工藝:020%張拉控制力(初應力)、量伸長值100%張拉控制應力、量伸長值錨固。
采用張拉應力和延伸量雙控,實際伸長量與計算伸長量誤差應在±6%范圍內;
⑦孔道壓漿:首先選用準確壓力表,壓漿泵密封性能好、不漏漿、漏氣。
壓漿采用的水泥漿,由精確稱量的普通硅酸鹽52.5水泥和水配制而成,水泥漿的泌水率最大不超過3%,拌和后3小時泌水率宜控制在2%,24小時泌水應完全被漿吸收。水灰比宜為0.4~0.45,水泥漿內可摻入經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減水劑,并摻入(通過試驗)適當膨脹劑,膨脹率控制在10%以內,水泥漿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間。施工前,由試驗室配制配合比,報監理工程師審批,施工中嚴格按配合比進行配料、拌和。
水泥漿的拌和應首先將水泥加入拌和機內,再放入水,經充分拌和后,再加入摻加料,拌和時間不少于2分鐘。水泥漿自調制至壓入孔道的持續時間,視天氣情況而定,一般在30至45分鐘范圍內。
壓漿前,先用清水將管道清洗,防止管道內碎小顆粒堵塞出漿孔。壓漿由一端壓入,至另一端冒出均勻濃漿時停止,用木塞打緊,壓入端應保持不小于0.5Mpa的穩壓期持壓2min以上,壓漿過程中應連續攪拌。填寫施工記錄(包括壓漿日期、水灰比及摻加料、壓漿壓力等) ,并由監理工程師現場簽認。壓漿結束后,及時清洗壓漿設備。
當壓漿漿體強度達到設計值時,用龍門出坑并吊至存梁場等待安裝進行橋面系的施工。
篇4
關鍵詞:泰國中學 漢字書寫 案例分析
作為中文教師的我剛到學校的時候,學校領導找我談話并告訴我中文教學的重點教學生如何說漢語。不用經常讓學生寫漢字,而且學生也不喜歡寫漢字。聽到學校這樣的要求,心里雖然五味陳雜但也只能盡力去做好。在以后的漢語教學中,我只能努力平衡學校領導的要求和實際教學需要。這樣的做法對嗎?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呢?[1]
初學者在書寫漢字時,受泰語書寫方法的影響,習慣一筆完成,如:"中”字,學生書寫"口”字時,習慣從下往上,從左往右,如畫圈一樣一筆完成,然后在這個圖像的中間畫一條豎線。 還有一部分非母語漢語的初級學習者甚至不把漢字看做是語言文字,把漢字當成一幅畫,書寫的時候用畫畫的方式來書寫。 用尺子比著畫線條,或者在某個字上隨意增加筆畫變成自己心中具有對稱美的幾何圖形。 對于成年漢語學習者,可以用講解說明和演示的方法來糾正上述的錯誤概念和想法。 由于兒童的理解、模仿能力有限,用講解說明和演示的方法不能徹底地改變他們對書寫漢字的錯誤認識和理解或者收效甚微。 而且兒童學習者活潑好動,靠長時間地讓他們寫漢字的方式培養書寫漢字的正確方法習慣是很困難的。 希望兒童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寫漢字并糾正他們對如何書寫漢字的錯誤理解和認識,必須先培養他們對書寫漢字的興趣。 但這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所以漢字的書寫是外國學習者特別是兒童的最大困難和障礙,是所有語言學習偏誤中比例最高的偏誤類型。[2]
筆者和同仁們初來乍到的時候抱著努力提高實習所在學校學生漢語水平的初衷和最終目的。但是當大家漢語教學工作的深入,會發現每所學校對各自的漢語教學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側重點。之所以側重點不同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有一個共同原因是漢語教學的地位對于當地的教育來說還不是那么重要。由于課時的安排、學校硬件設施水平以及師資力量的限制,很多學校只是看中漢語教學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據筆者所知,泰國很多中小學校要求中文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漢語說話能力,而忽視甚至不予理會漢語的讀寫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當地學校的這種要求是出于實際需要。很多學生學習漢語的目的是為了以后工作的需要,而且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在實際的生活工作中,漢語聽說能力好像確實比讀寫能力用得更多一些。但同時學校的這種要求是不具有科學性的是片面的。語言學習的聽、說、讀、寫能力是相輔相承、相互制約的。整個語言的發展過程和個體語言的發展過程一樣,都是口頭語言先于書面語言。口頭語言是在直接的交際的過程中,通過口說耳聽形成的;書面語言則要眼看手寫,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能掌握;口頭語言可以伴隨手勢、表情,帶有很大的情境性,可以省略、壓縮;書面語言沒有這樣的條件,但可以修改、推敲,因而比較準確、連貫;口頭語言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交際階段,而書面語言一開始就具有獨語的性質。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又彼此聯系非常緊密。讀和寫可以幫助學生對字,詞和句子的記憶同時能夠拓展學習者的詞匯量;聽和說可以使語言學習者的知識融會貫通,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這四種基本的語言能力中任何一種能力的提高都會相應地促進其他幾種能力的提高。但是如果其中一項能力很差,其他幾方面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3]
筆者認為案例中中文教師碰到上述問題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既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又要保證自己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案例中的中文教師在對學校領導的要求做出委曲求全以前可以先試圖跟學校領導說出自己的教學實際需要和語言學習的特點。向學校領導說明語言學習的四種基本能力相輔相承,相互制約的關系,并懇請學校領導慎重考慮自己的決定。筆者覺得校方得知語言學習特別是中文教學中讀寫漢字的重要性以后會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的,甚至會漸漸扭轉當地家長和學生只重視聽說能力,忽視讀寫能力的不科學局面。考慮到各種利害關系,我想學校也會積極主動尋求最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師照顧到,而不是理想情況中的所有一切工作都圍繞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轉。如果實在不能協調諸方面,筆者認為應以實際教學需要為重,即便實際教學安排和進度和學校的安排和側重點有些不一致的地方,大家也會理解教師為盡好本職工作的一份苦心的。
參考文獻
[1]高燕《對外漢語詞匯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2]周健《漢字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3]劉《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11
篇5
部結構采用M52~90地腳螺栓連接。具有螺栓數量大、間距小、圓形分布、傾斜直埋等特點,不同于主廠房鍋爐柱腳、設備或套筒結構鋼內筒等結構的地腳螺栓,在火電建設中未見有類似工程案例,因而總結施工工藝,對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借鑒價值。
關鍵詞:自立式 鋼煙囪 傾斜 直埋 地腳螺栓
1 工程概況
本工程結構頂標高+240m,筒身內徑Φ7300mm,兩只鋼筒自1.5m~98.96m筒身相向傾斜,斜率為0.014,
98.96m以上斜率為0。鋼管支撐布置在兩只鋼筒中心線的平面外側,兩根主立管規格Φ2000*40mm從1.5m標高筒座環壁引上,在約80m標高處合二為一,再往上至218.0m標高筒身抱箍上,南北視圖呈直角三角形布置。
筒體、支撐及附件總重約3600t,通過四個鋼筋混凝土環壁傳給基礎承臺。混凝土筒座環壁表面傾斜與上部結構軸線垂直,2只鋼筒和2根支撐管通過同樣傾斜的462根M52直埋地腳螺栓和110根M90直埋地腳螺栓與環壁相連,并設有剪力槽,法蘭底部設置對應剪力件,砼與法蘭之間用H70灌漿料填充。螺栓定位精度和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底法蘭、法蘭壓板的穿孔率和整個結構的安全性。煙囪基礎環壁地腳螺栓分布如下圖所示:
2 質量標準
在項目劃分表煙囪單位工程――基礎分部工程最后增加06地腳螺栓分項,及0601地腳螺栓安裝檢驗批。并考慮:①參照主產房及鍋爐基礎相關標準,直埋地腳螺栓安裝允許偏差為:同組螺栓中心位置偏差±2mm,頂標高允許偏差+5~+10mm,垂直度偏差小于L/450。②煙囪基礎施工圖總說明:地腳螺栓采用45#鋼直埋型,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禁止采用直接點焊螺栓或螺母固定的方式。③煙囪上部結構施工圖總說明:支座環(底法蘭)上螺栓孔的允許偏差,孔與孔之間尺寸,不超過1.5mm,孔徑不超過1.5mm。④但又不宜忽視螺栓數量大、間距小、圓形分布、傾斜直埋、環壁內鋼筋較密等實際存在的困難,以及煙囪底法蘭不同于主產房及鍋爐鋼柱、設備底座等工廠化制作好后再運現場安裝的情形,而是可以根據定位后的螺栓坐標現場加工開孔,因此照搬照抄主產房及鍋爐基礎相關標準用于本工程過于嚴格。
綜合以上因素,要求對每根螺栓獨立控制:①螺栓頂中心坐標允許偏差±4mm。②螺栓頂標高允許偏差+5~+10mm。③垂直度不便測量,改為控制錨固板中心坐標偏差±4mm。④由于螺栓絲牙長度有限,定位板和錨固板面標高允許偏差±10mm。⑤螺栓、螺母禁止電焊。⑥錨固板底部螺母必須貼緊,定位板上下螺母必須擰緊等。本工程按以上標準安裝及驗收均一次合格,且未影響后序法蘭等鋼構架安裝。
3 施工準備
以單個小基礎(斜撐基礎)為例:①基礎承臺混凝土澆筑前應布置好地腳螺栓敷設架埋件,由于環壁豎向插筋密集,埋件不宜過大,選擇T1515。埋件應盡量避開插筋,實在無法避開的允許將鋼筋折彎后避開敷設架埋件。埋件的頂標高平承臺混凝土面。②環壁中心附近的承臺頂面,留設5塊T3030埋件,用于搭設測量平臺。③基礎承臺大體積砼保溫結束后,進行底板清理,定位軸線測設,彈線放樣,軸線驗收等工作。④需要用到汽車吊、電焊機、全站儀、水準儀、鋼卷尺、撬棒、小鋃頭、樣沖等機械和工器具。⑤編號及坐標計算:以1#鋼筒為例,同一角度內外兩根螺栓編為一組,同組栓錨固板與螺栓頂編號相同,M52螺栓以數字順時針編號1~120,M90螺栓以大寫字母順時針編號A~K,在CAD中建模,利用list命令查詢錨固板與螺栓頂坐標。
4 施工過程及工藝
①敷設架安裝:敷設架垂直立于基礎承臺面埋件上,底標高-1.5m,高度3.6m。立拄選用L75*6,橫桿和斜撐選用L63*6。錨固板和定位板的位置暫時空著,待后面根據傾斜角度邊測量邊安裝。敷設架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數。②錨固板、定位板安裝:M52螺栓每組內外兩根共用一塊錨固板(定位板),規格-550×160×28(-550×160×18),開孔尺寸2*Φ54。M90螺栓編號A~K共11根,錨固板和定位板均為整塊馬蹄型,寬度280mm,開孔尺寸11*Φ92。確定錨固板、定位板、螺栓安裝的相對位置。根據設計傾斜角度,計算出錨固板橫桿(材料L63*6)兩端標高,用水準儀、鋼尺在敷設架立桿上標出,焊接固定后,整圈錨固板橫桿應該形成一個平行于法蘭的傾斜面。在環壁中心搭設3m高測量平臺,測量平臺必須有足夠的剛度,保證測量過程中不晃動,實際將測量平臺與敷設架連接,以增加二者整體穩定性。在測量平臺大致的中心位置架設全站儀,以廠區坐標控制點為后視基準點,按錨固板標記點坐標理論值,定位錨固板。由于螺栓數量多,完全靠全站儀測量定位錨固板的工作量太大,而大部分M52螺栓的分布是按圓心均勻分布的,所以可用套模樣板加快安裝速度。實際利用15mm厚雙面膠合板,切割成約1.5m長圓弧板,可包含約8組螺栓。全站儀定位選擇其中任意4個坐標測量,其余用圓弧板定位。連續兩次使用圓弧板必須有重疊,重疊范圍至少1組螺栓,以消除累計誤差和校核前次圓弧板定位的精確度。定位板橫桿安裝與錨固板橫桿相同,但為便于螺栓吊裝和控制螺栓頂坐標,定位板橫桿焊接固定好后定位板暫不安裝。③地腳螺栓安裝:M52螺栓(55kg/根)、M90螺栓(150kg/根)用汽車吊配合吊至敷設架內,穿過錨固板對應螺栓孔,將底部螺母和定位板下方的一個螺母擰到指定絲牙位置。將定位扳擱置在橫桿大致位置,再將螺桿從底部反穿過定位板,擰上最上面一個螺母,將螺栓掛住。
在測量平臺大致的中心位置架設全站儀,以廠區坐標控制點為后視基準點,按螺栓頂中心點坐標理論值,定位定位板和螺栓。
借鑒錨固板的安裝經驗,用全站儀和圓弧板順序測量螺栓頂中心坐標,微調時可利用撬棒撬或小錘子敲擊,然后將定位板臨時點焊。如圖所示:
再利用水準儀測量螺栓頂標高,通過調節夾住定位板的上下兩個螺母調節螺栓標高,調整到位后,將兩個螺母并緊、定位板焊死。然后再次復測螺栓頂中心坐標,此時定位板已不可調節,但偏差已相當小,只需利用螺栓與錨固板、定位板開孔的間隙即可調整到位。
④驗收及絲牙保護:安裝完畢經驗收,全部符合要求后,應及時對所有螺栓上部的絲桿采取保護措施,以免在后續施工中損壞絲牙。先給絲桿涂上一層黃油,再用塑料紙進行包裹,包括定位板下方的部分。因為定位板以上外露部分較短,所以未使用硬套管。
5 其他注意事項
①敷設架、錨固板、定位板、測量平臺等焊接盡量對稱進行以減少焊接變形,且應在最后一次復測和微調螺栓頂中心坐標前完成。②安裝前應對螺栓及螺母進行驗收,以防有不配套的情況出現。③夏季施工,需考慮溫度的影響。④澆筑混凝土時,要采取措施錨固板下方容易空鼓,以及混凝土積聚在錨固板上使敷設架變形、螺栓移位,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復測螺栓頂中心坐標。
6 結束語
隨著各項施工工藝的不斷完善、總結、提高,在電力行業、化工行業、道橋建設中,甚至民用高聳建筑領域,這種結構,這種高密度傾斜直埋螺栓的應用必定還會有其前景。希望本文能為今后類似工程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棒.自立式鋼煙囪的設計[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1).
篇6
一、有效研修與集中學習的收獲
首先,通過研修學習,使我在教學管理上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方向。作為學校的教學副校長,要有教學領軍意識,要全面掌握教育理論知識,熟悉教育規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工作。結合學校教學工作的特點,認真制定科學的特色方案(規劃),制定各種計劃和教學管理制度,并認真實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引領教師制定提交個人研修計劃,做教師研修的表率。工作中有計劃、有目標,省時高效,讓領導滿意,讓教師認同。再次,組織鄰校共研活動。走出去,請進來,相互學習互通有無。最后,把研修學習的新理念融于學校的教學改革中,為校長做好高參后盾。
二、實際教學管理中的幾點做法
(一)教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教學工作有序高效運轉
1. 制定和完善了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并納入學校章程。
2. 制定并實施了“教師八星評選方案”,實行年度教育教學獎勵津貼制度。(其中教學層面六顆星,教學津貼占75%)
3. 建立健全了“備教批輔考”方面的各項制度與考核細則,做到科學管理、有據可查,規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4. 建立并實施了符合校情的教師業務檔案和校本資源網上資源庫制度。
5. 制定了我校“教學事故認定制度和處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教師教學的各項行為。
(二)組織管理機制構建完善,包保責任落實到人
1. 建立科學嚴密的教學調控管理網絡:業務校長-教學指導組-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任課教師。
2. 分工明確、層層負責。相關責任人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各項工作在實際中都能較好地落實。業務校長每周末下午組織指導組成員召開例會,總結反思本周工作的得失;按學期計劃和月計劃制定下周教學計劃。每個指導組成員負責一項工作,對教師的業務手續實行隨機查、周檢查、月檢查制度。業務校長抓基礎年級和畢業年級,教導主任抓中年級,教學指導組其他成員抓非統考學科,教導干事抓學生作業和業務檔案,按制度逐期執行、落實。
(三)常規教學管理力求精細化,常規中求創新
1. 常規管理按部就班,形成慣例有條不紊。(1)開學初,抓計劃制定(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平時抓計劃落實和過程性管理,期末或活動結束時抓經驗總結,評優晉級時注重結果運用。每月對教師的業務手續進行全面檢查。作業檢查做到了“五查”,即查作業量、查批改數量、查批改質量、查反饋情況、查批閱形式。我們設立了學生作業卡,為的是規范教師行為,減輕學生負擔。建立培優輔差跟蹤指導檢查制度。管理體現“四看”,即看培優輔差記錄、看教師的課堂、看學困生成績提高、活動中看特長生的技能技巧訓練。嚴格執行檢測制度。如,考務分層次、監考輪換制、批卷領導深入制。分析會每考必行。月檢每查必反饋,落實指導跟蹤到人。(2)抓實“備教批輔考”的各環節管理。每周的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在抓好常態課堂的同時,注重加強特色課堂的管理:重視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綜合性學習)、藝術活動、體育活動、心理健康課和英語等學科的教學,并納入常規教學,納入校級督導檢查之中,定期檢查和隨機指導相結合。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節綜合實踐課。幾年來我們已形成常規慣例。(3)提倡寫教學反思,促教師提高。教師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際多角度解讀反思,重構教案,再進行教學實踐,形成了“實踐——反思——實踐”的模式,并能及時把反思發到教師博客當中去,以形成資源共享。我校2009年度僅黃曉煥老師所寫的反思博文就達143篇,有3人獲國家博客之星,5人獲樺甸市博客之星。
教學資料管理規范有序,內容詳實,資料齊全,及時歸檔,各層面形成了電子檔案管理網絡。
2. 找準教學管理的結合點和創新點進行教案的改革嘗試。(1)改革中心校的語文教案“由一變三”。即,把語文教案分解成:閱讀教案、寫字教案、作文教案,單獨設本,獨立成系。根據這樣的情況,我校重新設計了寫字和作文獨立的教案本,于本學期開學初進行使用。新版本的教案,無論是寫字教案還是作文教案,都注重學期初計劃的制定,教學過程設計目標制定要準,教學重點的處理要體現教學方法,學期末重在總結。這樣,通過簡化教學過程的編寫環節;強化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教學重點的確定;明確教學計劃。節省教師編寫教案時間的同時,增加了教師用于研究課堂教學的教研時間,為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成績提供了保證。(2)改革村小專科教案給教師減負。村小教師一人兼多科教學,導致教師用于編寫教案的時間大于研究教材和上課的時間,不僅加重了教師的業務負擔,而且影響了教學的質量。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校重新設計了適用于村小教師編寫的教案本,于2010春使用。教案以提綱式為重點,按常規要求完成,避免了學生少、重復羅列、誤工費時的低效做法,同時為教師減負。突出的特點是簡化了教學過程的環節,重點體現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的處理,而且增加了教師編寫教學反思的數量,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起了鋪墊作用。
3. 以課程管理為切入點,以課題為依托,有機整合教材內容,達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標要求。(1)幾年來,我校注重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性學習)的管理。每學期都針對不同主題向家長、向老師進行各種展示活動。(2)課題引領,以教研促教學。以集體備課為教研載體。在集體備課中注重個人課題作用的發揮,使課堂教學效果倍增。
(四)更新教學理念,謹遵課標,狠抓質量不放松
依據“三五”工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序的開設,啟迪了孩子的心靈,教師也樹立了正確的質量觀。
篇7
語文老師個人工作計劃1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里、科組里的老師經常交流,并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學光盤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比如,我在上《北風和小魚》一課時,當學完課文后,很多學生都認為北風很討厭,小魚很勇敢,但是當讓學生欣賞完我所準備的精美的冬天雪景時,學生的觀念就發生了一些變化,有的學生開始喜歡北風,這時我及時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從而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地去思考,并通過朗讀大膽展現自己的獨特感受。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通過一學期來的工作,我班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全班44人參考,及格率100%,90分以上人數43人,95以上人數達40人,滿分13人,平均分97.52分,列年級第一。
語文老師個人工作計劃2
一、教材整體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編排有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
本冊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聯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語言活潑,生動有趣,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學生不僅學到語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啟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二、學期教學目標
1、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7、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9、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0、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上述目標有的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教學中,要注意不同目標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異,注意與三年級上冊教材的銜接。
三、 教學措施
在往年,我們年級組的老師一直兢兢業業教書。但仔細一思量,我們這樣的苦教書實在得不償失。老師們個個教得筋疲力盡,影響了身心健康,影響了家庭生活。而對于學生,我們往往付出的努力太多,期望值太高,結果失望也越多,所以給予學生的壓力也更大。其實,這樣也是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的。所以為了學生,也為了自我,痛定思痛,我們決定在新的一年中要轉變觀念,改變心態,解放學生,解放自我。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實踐呢?
(一)做足課前準備,用一生去備課
過去,我們曾狹義地理解備課就是寫教案。上級檢查老師是否備課,課備得好不好,就是查老師的教案寫得漂亮不漂亮。為應付上級的檢查,拼命抄教案,寫教案,浪費了不少時間。其實,備課是所有為課堂教學所做的準備,除了寫教案,還有對教材的深入研讀,對學情的準確把握,學具、教具的準備(如:多媒體課件的配套使用),等等。
上好課,功在課前。因此,本學期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幾項:
1、深入解讀教材,吃透教材。解讀好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騰出點時間,去讀教材。做個讀者,做個學生,做個老師,以不同的角度去讀,讀出不同的理解,讀出不同的要求,讀出不同的問題。讓教材爛熟于心,才能讓課上得得心應手。
2、充分利用集體智慧,備好課。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大無比。我們多個平行班的年級,最大的優勢就是多個老師同教一個教材。尤其是年級組中的老教師。對同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方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用集體的智慧來備課,能讓我們把課備得更好。
3、針對自己的學生,力求實用。教案書寫不求漂亮,教學設計不求新奇,教學策略不趕潮流,但要符合學生實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4、形成生活備課的習慣,用心備課。形成所有的生活積累都是為了教好書的觀念,并努力去實踐。有機會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有時間要靜下來,看看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用好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質量
向40分鐘要質量,這話大概從提出素質教育的時候就開始了,但真正做到有效教學,高效教學,充分用好課堂那40分鐘,并非易事。但做好課前準備,就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提高課堂效率。不斷學習課堂教學的方法,修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追求本真課堂,智慧課堂。具體地,我們將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1、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老師少講一點,學生多讀一點。讓語文課書聲朗朗,成為名符其實的語文課。
2、把自主權還給學生。老師專制的要求少一點,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多一點,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一點。
3、把更多的作業放到課堂中完成,把課外的時間還給學生。每節課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去完成相關的作業。教完生字,讓學生在課堂上抄寫生字;導讀課文時,不光讓學生聽講,還要動筆做一做練習,完成作業本中相關習題。尤其是一些閱讀訓練,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學習一起完成。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多一些課堂小練筆,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是學生最頭痛的作業。每節課一個小練習,并有課文作為范本學習(大多練習都為課文片斷或句子的仿寫),讓它成為尋常事,容易事,并成為有趣的事。
(三)不忘課后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提升
反思不一定要成文,但一定要去想一想這一課教學中的好方法好策略,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運用,提升;要想一想不足之處,需要設計一些練習來彌補不足,或是在今后的學習中加以改正。做好錯題收集與過關練習設計。
語文老師個人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不斷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注重語感的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應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夯實“雙基礎”,加強寫作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其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二、學術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還有兩個班,一年級三班和四班。大部分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自制力強,能按要求學習,基本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認真做作業。但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仍有少數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當然,這和班主任的指導思想有關。高一上學期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還處于被動狀態。期末考試,兩個班、兩個年級的平均分都在兩分以上,高分學生稍顯不足,主要是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不好,課外遷移不夠。他們的讀寫能力需要加強。
第三,教學目標。
力求明顯提高合格率、優良率和改善率。要努力拓寬語文知識,扎扎實實深化語文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寫好鋼筆字;寫好議論文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四.教材分析
必選1
1.閱讀欣賞:古代名篇詩文、中外小說、科普科幻作品。四個單元分別是人物與環境、感受與共鳴、提問與解決問題、啟迪與想象。
2.表達和交流。
訓練一般議論文的寫作。安排的題目是:學會選擇論證的角度。選擇和使用論據,學習論證,在討論中學習敘述。
3.口頭交流:討論。
4.梳理與探索: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5.名著簡介:《紅樓夢》 《高老頭》。
必修2
1.閱讀和欣賞:中外戲劇,宋元歌詞,古代傳記和社會科學論文。
2.表達與交流:主要訓練議論文的寫作。安排的題目有:橫向討論、縱向討論、辯證分析。
3.口頭交流:辯論。
4.梳理與探索:邏輯與國學,走近文學大師與電影文化。
5.名著導讀:莎士比亞戲劇、朱光潛談美。
動詞(verb的縮寫)具體實施
1、狠抓背誦和基礎訓練,注重課內外結合,立足訓練提高,為高考、為實踐、為筆記。
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2、認真抓好課前三分鐘活動,實現資源共享。
3、狠抓背誦默寫,實行在規定時間內人人過關的方法,務求背誦默寫無缺漏。
4、狠抓課堂紀律,提高上課質量。
5、努力鉆研教材和專業知識,認真備課,講求上課質量,務求不虛擲課內時光。
6、注重語基的訓練與指導,重視語法知識的講授,提高學生的語文層次。
7、注重課外知識的講座,合理運用“梳理探究”與“名著導讀”,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把觸角伸向課外。
8、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指導學生做好知識積累。
篇8
[關鍵詞]:低年級 語文教學 漢語拼音 識字寫字 學習興趣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為此,我們第一學段的語文教師肩負著語文教育的奠基工作。要達到學生漢語拼音拼讀發音準確,漢字讀音標準,書寫姿勢正確,字跡工整規范,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是我們第一學段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把握小學生的好奇心理,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切入點,科學構思教案,把握漢語拼音與識字寫字及閱讀的相互聯系,在教學中做好相互滲透,靈活組織教學,使學生思路融入在探究語文知識的奧秘之中。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達到預期的培養效果。
一、抓好漢語拼音教學,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
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及漢字標準發音的工具,是學生接觸語文規范教學的開端,也是學生感到最枯燥無味的內容之一。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把枯燥無味的漢語拼音通過教學藝術手段的加工,創立適合小學生生活實際的漢語拼音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第一課a o e以故事加多媒體導入。一幅多媒體畫面映入學生的眼簾:老師導言:春天,山村的早晨,太陽公公慢慢的爬出山頭,露出笑臉,美麗的小姑娘在清澈的小溪邊情不自禁地唱起a字歌,大公雞在草叢中也激情唱起o字歌,白鵝水里歡快唱起e字歌,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漢語拼音。老師把a o e板書展現在黑板上,拉開教學的序幕,使學生在欣賞多媒體動畫的情境中自然進入漢語拼音學習狀態,產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欲望。同時隨著教學的進展,聯系實際,自編歌訣,使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在樂趣中記憶,在樂趣中強化。在標準的語言環境中,糾正方言對學生漢語發音的不良影響,為學生提供一把進入語文知識樂園的“金鑰匙”。
二、抓好漢字認字寫字教學,為學生學好語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漢語拼音是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鑰匙”,識字是寫字的前提,漢字是學習語文的根基。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是緊密聯系的,必須在教學中做好知識的融合,才能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
1.識字是寫字和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復雜的漢字結構,對小學生來說,識字是枯燥的。為此,我們要從小學生興趣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識字方法,在識字教學初期,利用適合學生形象思維的漢字音、形、義合一的特點,用“畫”和“猜”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如象形字日、月、山、水、田的圖片與漢字形相近,學生對知識很容易接受理解,使學對漢字發展產生興趣。隨之教學的進展,學生漢字量的積累,可以在教學中根據漢字結構特點發現漢字結構規律。如一木不成林,雙木才成林,三木字讀作森。使學生感到新穎形象,發現漢字結構的規律,有利于學生的記憶。講解中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結構融入漢字的起源故事,而引起學生探究漢字奧秘的興趣,啟發學生對漢字的形進行歸納聯想類推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漢字結構規律的認識,對于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第一學段教學是學生寫字基本功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的板書水平和課堂對學生寫字的指導能力是培養學生寫字基本功的關鍵。眾所周知,教師的板書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板書寫字的每一字筆順,都是學生效仿的機會,每一個字形都是學生欣賞評價的話題。為此,語文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寫字基本功,才能成為學生學習寫字的“活字帖”。在這種教學環境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對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教師要做好示范。以小學生寫字歌為標準,“要求學生頭正,身直,兩腳平,眼離書本一尺高,胸離桌前是一拳,手力筆尖一寸長”。及時糾正學生寫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提高他們的寫字水平。
三、抓好漢語閱讀,為學生強化知識,拓寬學生語文知識視野創造條件
新語文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為此,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感,強化漢字記憶,理解簡單詞義的重要手段。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有圖文結合閱讀、讀演結合閱讀、讀畫結合閱讀等多種方式。這些要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科學的安排,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課文《雪孩子》利用圖文結合來閱讀,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連環畫插圖,分析各插圖中的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利用這種學生通過對圖片觀察,根據圖片的情節,通過大腦進行歸納整理,在語言表述中釋放個人的知識信息,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然后,再閱讀課文,使學生感悟課文的內涵來攝取課文的新知識。這樣,即能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也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課文的內涵和作者的寫作初衷,擴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拼音、識字、寫字、閱讀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只有教師能夠科學地設計教案,充分發揮教師獨特的教學藝術,靈活地組織教學,把聽、說、讀、寫、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我表現空間,才能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學習語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魯會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究.中國校外教育,2013,(01):43.
篇9
(一)拼音識字與寫字
1、學會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學會拼讀識字、詞、句。
2、認識大、小寫字母,熟記字母表,按順序寫出大、小寫字母。
3、累計識字3000個左右,常用字會讀、會寫、能用(音、形、義結合) 4、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順序,能初步體會漢字的書寫(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偏旁)的勻稱,整潔美觀。
5、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運用字(詞)。
6、學會(三種方法)、詞典等工具書理解字(詞)。
(二)詞匯(成語、疊詞、近反義詞、相對詞、多義詞、對子、短語、俗語、諺語、歇后語等)。
1、重視詞語的積累,能分類識記,理解運用。
2、能獨立聯系上下文(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并區別口語、書面語、褒義、貶義、表面意、喻意,多種意思的表達中正確運用。
3、初步了解關聯詞,能恰當運用在語言環境中。
(三)語句(名言、警句、詩詞句、關聯句、修飾句、改寫句、擴充句、改病句、組句成段、給句加標點等)
1、能在語境中積累運用名言、警句,并理解關聯句、修飾句、詩詞句。
2、能恰當地改寫句子,使句子具體生動,富有情趣。
3、能準確感悟句子,學會修改病句,理解句子蘊含著的意思。
4、能從句子中想像并運用音樂、圖畫等表達方式,體悟句子意境含義。
二、復習安排
三、復習題:
一)漢語拼音基礎及提高
1、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下列字母,并在括號里寫出相應的大寫字母。
t q r n m b l a h d ( )
2、將下列字母分類
zi ɡ yu w u ɑnɡ yinɡ inɡ ch chi
聲母( ) 韻母( ) 整體認讀音節( )
3、寫出對應的大寫小寫字母
G( ) q( ) m( ) f( ) R( ) e( )
4、給帶點字的音節補充完整
舅舅(j ) 推舉(j ) 蕃茄(q ) 缺少(q ) 供應(g ) 湖泊( o) 堵塞(s ) 廣廈(s )
5、拼音寫字組詞
jiānɡ:( )要 豆( ) 凍( ) 邊( )
chnɡ:( )實 ( )市 ( )現 ( )認 路( ) biàn:( )論 ( )別 ( )子 ( )更 ( )地 yōu:( )閑 ( )靜 ( )愁 ( )秀 性命( )關 mù:開( ) 羨( )( )碑 ( )色 ( )捐
( )浴 ( )錄 放( ) 和( ) 肅( )
jìnɡ:門( ) 潔( ) 寂( ) ( )賽 ( )然
環( ) 寶( ) 尊( ) 疾風知( )草
jīnɡ:( )彩 ( )瑩 jǐnɡ:風( ) ( )察 pīn:( )湊 pín:( )困 pǐn:( )嘗 pìn:( )請
shì:( )界 ( )樣 ( )卷 形( ) 裝( ) ( )言 ( )合 教( ) 解( ) 宣( ) jiǎo:( )猾( )幸( )潔 打( )( )納( )健
6、讀正確下列字,寫出音節
拈( )輕怕重 丟三落四 瞠( )結舌 剛愎( )自用
辣( )椒 勉強( ) 寧( )愿 省( )悟
棘( )手 倔強( ) 安寧( ) 破綻( )
會( )計 郵差( ) 喝( )彩 的( )確
7、根據拼音在括號里選擇一個正確的字或詞畫上“√”
shēnɡ(森 生 勝) xīnɡ qī(星期 新奇) fǔ(虎 斧 服)
8、讀拼音、寫詞句、用標出整體認讀音節
kānɡ kǎi kuí wú xiá xiǎnɡ ào mì zí xún
( ) ( ) ( ) ( ) ( )
kù’ ài pí ǎo tú àn lián ǒu jī
( ) ( ) ( ) ( ) ( )
xīn shǎnɡ ān wi chánɡ shì jiàn kānɡ yùe ěr
( ) ( ) ( ) ( ) ( )
yú l shū cài bài fǎnɡ wi xi mánɡ lù
( ) ( ) ( ) ( ) ( )
yōu lǜ diǎn zhuì yán jùn yún chn qīnɡ ch
( ) ( ) ( ) ( ) ( )
m fàn dān wù jiǎn yu miǎn lì jùn qiào
( ) ( ) ( ) ( ) ( )
qīnɡ xī biān jiānɡ duàn liàn là zhú yōu yǎ
( ) ( ) ( ) ( ) ( )
jīnɡ yínɡ shùn jiān táo y hǔ p là jiāo
( ) ( ) ( ) ( ) ( )
yí hu guān jiàn qíng xù zì hài fēng bēi
( ) ( ) ( ) ( ) ( )
bǎnɡ yànɡ zēnɡ yuán zhān yǎnɡ liú lǎn hú di
( ) ( ) ( ) ( ) ( )
xiōnɡ yǒnɡ png pài jīnɡ táo hài lànɡ bǐnɡ zhú y yu
( ) ( ) ( )
xiōng yǒu chng zhú diào bīng qiàn jiàn shǎng xīn yu mù
( ) ( ) ( )
guānɡ mínɡ lěi lu xīn yu chnɡ fú hū lún tūn zǎo
( ) ( ) ( )
xuě zhōnɡ snɡ tàn jū ɡōnɡ jìn cuì sǐ r hu yǐ
( ) ( ) ( )
zhǎn dīnɡ ji tiě jīnɡ chnɡ suǒ zhì, jīnɡ shí wi kāi
( ) ( )
yì sī bù gǒu guān yīn sì jiàn , rì yu rú suō
( ) ( )
二)、漢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漢字,規范整潔寫在田字格上。(5個)
添 晰 疆 勃 試 寄 磊
序 率 蔑 幽 粼 忌 抑
2、先加偏旁構成不同的漢字,越多越好,再選一個組兩個詞。
直 ( )( ) 俞 ( )( )
顓 ( )( ) 每 ( )( )
逡 ( )( ) 肖 ( )( )
僉 ( )( ) 莫 ( )( )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再選兩個各組一個詞。
門 ( )( )十 ( )( )
山 ( )( )疒 ( )( )
4、請在“”、“日”、“木”字上各添兩筆,寫出盡量多的不同的字。
口
日
木
5、選字組詞
(暮 幕 慕 墓 摹)愛( )開( )掃( )銀( )( )色降臨
(燥 躁 澡 噪 造)( )詣 ( )音 洗( )干( )急( )暴( ) (練 煉)鍛( )熟( )老( )提( )磨( )教( ) (在 再)( )接( )厲歷歷( )目( )所不辭 ( )三考慮
(仿 妨 防 訪)( )礙( )備( )害( )造 ( )患未然
預( )拜( )模( )何( )明查暗( )
6、寫出“1——10”這十個數字的大寫漢字。
小升初語文總復習教案-漢語拼音和漢字-通用版││小學-旗下的小學(),為您免費提供小學語數英等各學科的海量教學資源:試題、試卷、教案、課件、動畫課件、素材、作文、教學音視頻和拓展資料等。充分滿足您免費下載和上傳各類資料的需求。
7、啄木鳥治病,改正廣告語濫用成語的字。
百衣百順( ) 隨心所浴( ) 快治人口( )
騎樂無窮( ) 閑妻良母( ) 默默無蚊( )
愛不濕手( ) 有杯無患( ) 咳不容緩( )
別具衣格( ) 終身無汗( ) 口密腹健( )
一明驚人( ) 一寫鐘情( ) 燃煤之急( )
8、寫出帶點字的不同意思
東張西望( ) 張牙舞爪( ) 開張大吉( )
張燈結新( ) 張口結舌( ) 虛張聲勢( )
張皇失措( ) 張弓搭箭( ) 兩張油畫( )
丟盔棄甲( ) 甲天下( ) 甲骨文( )
9、下列漢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機械(ji) 愜意(xi) 省吃撿用 遵敬師長
B、蘿卜(bu) 允許(yǒnɡ) 入場券(quàn) 阻塞(sāi)
C、蒼穹(qinɡ) 娛樂(yú) 唇亡齒寒 拾金不昧
三)、詞語
1、選擇恰當的詞填空,剩下的自己搭配好
民主 決心 力量 技術 榜樣 團結 方法 友誼
樹立( ) 增加( ) 提高( ) ( )
發揚( ) 改進( ) 增進( ) ( )
2、學習填空
“益”字在字典里查 音序, 部首,再查 畫,字典里的注釋:①好處;②更好;③有好處的;④增加。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別是什么意思。
(1)養花,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
(2)生日那天,我祝爺爺:福如東海,益壽延年。( )
(3)貓頭鷹、燕子都是益鳥,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
(4)人與動物、植物,甚至生活的環境的關系日益密切。( )
篇10
【摘 要】在中小學日常教學工作中,教案的編寫是一項繁瑣且重要的工作。教案的編寫是為教學服務的,教案編寫是否有助于教學,是否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在教案編寫字數的多少和長短,而在于教案編寫是否科學合理,即教案編寫應繁簡結合,既突出重點,又照顧全面。
關鍵詞 體育課;教案編寫;繁與簡
中小學體育課程正常課量設置一般為每周16至18節,部分學校體育課量設置每周超過20節甚至更多,平均每天三到四節課。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師用書》里,一份體育課標準教案的字數基本在1000字左右,再加上專設的表格、圖示、圖形,完成這樣一份體育課教案至少需要一到兩節課的時間,如果每節體育課都按照這樣的樣本教案去上課,教師的工作強度非常大,也無法長期堅持。因此,體育課教案的編寫就需要改革,即繁簡結合,這樣既突出重點,又照顧全面,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才能發揮更好的效率。
一、體育課教案的繁寫
所謂體育課教案繁寫即體育課程標準教案,一般分為以下幾方面:
1.開始部分
這里面包含課的目標,課堂常規,準備活動,教材選用等。
2.中心部分
主要包含課的順序,時間分配,課的內容,重點難點,各項活動的運動負荷,活動注意事項,教師的指導與練習方法等。
3.結束部分
主要是放松活動,小結講評本課;器材準備,全課密度,基本部分密度等。
以上三個部分里,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每一項都要寫出詳細內容,這里只舉一個小例子:開始部分里有一項是準備活動,體現在教案中時,要求教師寫出準備活動(如徒手操)有幾節,每一節的名稱及每一動作的名稱,為何設計這幾節以及每一節的負荷等;在負荷里又包含了次數和時間等。
在中心部分里,學生的練習隊列,活動隊形都要用圖示表現在教案里;再細的話,所要學習運動項目的身體運動軌跡,也應用體育運動術語及圖形線條顯示在教案中。
理論上講,體育教案按這樣標準要求編寫,教師嚴格按照教案去上課,確實能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同時也能起到體育課標準示范作用,特別是對剛走上體育教師崗位又缺乏經驗的青年教師來講很有必要。但是,對于有了一定時期體育教學經歷和經驗的教師來說,每節體育課教案都要如此繁瑣去編寫的話,既不現實,也很難做到。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教案編寫以外,還有許多其它的東西要寫,比如教學進度、教學計劃、聽課記錄、課后小結及各類總結等。更重要的是體育教師因職業特殊性,除文字教案備課外,各體育項目的身體運動訓練不可或缺,這也是體育教師備課的另一重要內容。由此可見,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每天三四節的課量后再去編寫以上如此繁瑣的標準教案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繁有簡科學合理地編寫體育教案勢在必行。
二、體育課教案的簡寫
體育教師在具備一定的教學經歷取得一定教學經驗以后,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進提高教學效率,教案除了部分按標準編寫外,一部分應該從簡編寫。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科書里,教學內容大體分成了幾類,第一類:身體形態,基本體操,走跑、跳躍、投擲類游戲;第二類:技巧與器械練習,球類游戲,角力游戲;第三類:韻律游戲,武術系列;第四類:體育基礎常識。在這些項目中,我們很難說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這要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而定。適合本學校體育設施實際便于開展的體育項目,我們備課時可以從繁編寫;而不太符合本學校現狀但又應該了解和掌握的體育項目,我們可以從簡編寫教案。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照顧到全面,避免了死搬教條,提高了課堂效率。如何簡寫體育教案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直入主題省去細節
在體育教案的開始部分里,只寫出課的目標,準備活動名稱即可;至于隊列,師生互致問候,準備活動做什么,做多少節,做多長時間,每一節操的運動術語,體育教學常規里都有規定,除有特殊情況,基本變化不大,可以省去。
2.圖示省略
在體育教案中心部分里,標準教案要求對學生隊列,所做運動項目的身體活動軌跡都標出圖示,這很費時費力,且在有些項目上作用不大,教案簡編時可以省去這些圖示。
3.中心部分的簡化
體育教案編寫的大部分內容在中心部分,特別是對所要學習的某項運動動作分層次分重點地作詳細描述,在簡編體育教案時,這些可以基本省去,只寫出項目重點和難點,指導與練習所采用的方法即可。
4.結束部分
在結束部分里,主要是放松練習要做的運動項目,簡編教案時只寫運動名稱,而不再對該運動項目作細致分析;至于本課內容小結,評比教學效果,課后小記等亦可省略。關于課后小記,不是每課必寫,而應在一個教學單元結束后,或者某項運動的學習有新意有突破并認為有必要時才去寫出心得體會即課后記。這樣在教案結束部分編寫時,只需幾十字就行。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