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6 14:1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夜書所見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夜書所見教案

篇1

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學院 都明宇

【摘 要】同一課程在不同專業教學中,由于專業的各自教學目標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傳統的課程教學不能很好地滿足各專業學生職業發展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本文從課程教學內容的劃分、教學模式的采用、考核方式的調整三方面探討安全防范技術應用課程分專業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 安全防范技術應用;分專業教學;教學探索;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08-0040-02

安全防范技術應用課程是安全防范技術、安全保衛、安全技術管理、消防工程技術四個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平臺課程。課程以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中入侵報警、出入口控制管理、視頻安防監控三大系統設備性能測試和功能實現為主要教學內容。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根據上面提及的四個專業的職業特點與專業培養目標,對不同專業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進行了重新定位、設計、改革和實踐。本文主要從安全防范技術、安全保衛、安全技術管理、消防工程技術四個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內容的相關性出發,對各專業的安全防范技術應用課程采用分專業教學改革和實踐,實現不同專業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保障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程分專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程內容與專業結合度不高,缺乏側重。近年來隨著安全防范技術的應用和高職教育的發展,陸續出版了一些高職類的安全防范技術應用的教材,但是在安防技術應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本教材包打天下”的現象,課程的教學內容很難適應各種不同專業對安防技術應用的教學需要,課程內容與專業結合度不高,缺乏側重,前后課程銜接不好,浪費教學資源。

2.學生課程喜愛度不夠,缺乏熱情。本課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綜合性應用的課程,安全防范技術是一門包含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圖像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多種技術融和的學科,同時技術更新換代快,存在課程內容理論多、深、難的特點,而學生存在怕、拖、避的心理,導致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不高,缺乏學習的熱情。

3.考核的透明度不高,缺乏參與。一直以來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終結性評價,“一考定終身”的制度普遍存在,但是高職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差,平時的學習習慣不好,全部在期末之前的最后一周準備考試。考核的透明度不高,學生最終只有一個及格和不及格的結果,對于結果的得來完全沒有感覺。在整個考核的過程中學生缺乏參與,沒有認同感。

二、課程分專業教學具體舉措和實踐

1.分類確立各專業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構筑專業特色課程。分專業建立科學系統合理的分類教學內容,根據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對不同的專業建立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以應對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的鍛煉及提高。

作為專業平臺基礎課,各專業分類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項目,由于安防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內容需瞄準最新技術,實時更新,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各個專業中,安全防范技術應用課程的教學內容的確立注重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和前后續課程的相關性,考慮課程之間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教學內容之間相互銜接,降低教學難度。同時根據學過前導課程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刪減。在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上,各專業有各自的側重,安全保衛專業側重典型的安防系統的使用與維護及簡單故障的確定,培養其安全防范技術管理處置能力;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側重系統的典型應用及應用效果分析,培養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中應用技防系統的能力;安防技術專業側重典型的安防系統的系統配置和設備選型,是前導課程的深化和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消防工程技術專業側重典型安防系統的使用及安防系統與樓宇弱電系統(消防系統等)的集成。分析各個專業的特點及培養需求,分專業確定各自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中統一共性部分,深化突出各專業側重部分內容,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2.有效開展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針對高職學生普遍存在著邏輯思維能力差、社會活動能力強、樂于動手這一特點,根據分類教學內容開展“系統引路、項目載體、任務驅動、學生主體;教師引路、學生探究、團隊發現、整體應用”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以入侵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三大典型的安防系統為代表,在教學內容劃分為多個子項目,在各個項目中分為不同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師生根據任務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工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習的引路人,只明確教學內容及任務要求,需要學生去探究學習,自己探索發現問題,通過團隊的合作努力,解決最終的應用問題。由于安全防范技術的綜合性、交叉性及廣泛性的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寬而專,不單單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也需要同學的團隊合作,開展課程的擴展學習交流,開闊知識和行業視野。實踐環節學生主體作用要充分顯現,進行“由練到會”“由會到精”再“由精到快”的訓練。理論與實踐結合,淡化“教”、提倡“學”、樂學樂教,全力保障和提高教學效果。

3.深化實踐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的考核方式,體會參與認同的樂趣。本課程的考核以學生學習全程教學考核為主,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制度,將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分為學習過程中的操作記錄與學期末的技能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在實踐過程中側重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在考核評價中加入學生互評與自評內容,完善課程考核制度和質量。

在課程的考核過程中,加強考試改革,重視考試內容、方法與評定的多元化,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采用產品介紹、系統方案、系統使用要點等形式多樣的考核模式,在評價上將日常學習表現、教師的評價、同伴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結合起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更為重要的是,大幅提高過程性考核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比重,以確保培養出高技能型人才。分類對各專業本課程的考核改革,針對各專業的教學內容的側重,開展與之對應的考核內容和方法,采用加權平均的方式。考核100分,其中設立安防技術、安全技共計術管理專業(設備性能、配置),安全保衛、消防工程技術專業(典型系統應用))考核比例占20%,實踐技能分比例占70%(其中包括平時實驗操作考核分比例占30%,實踐技能考核分占40%),態度出勤部分占10%。學生每次考核的成績都直接登記于教學手冊中,學生隨時可以查詢,對不滿意的技能操作成績可以申請重新考核。學期末進行總評,作為本課程的最終成績。總評不合格將進行補考,補考以同樣形式進行。在考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作用,開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在評價中給各個部分評價的考核分配以不同的權重。以技能考核為主,以考核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和職業技能的養成。

三、課程分專業教學取得的成效

教學改革和實踐得到校內同行的認可,課程在安防技術專業07-13級,消防工程技術專業08-10級,安全管理技術專業09-11級學生教學中進行了探索,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各專業的安防技術應用課程授課教師中普遍采用,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考核方式在逐年的改革與實踐中不斷修正與完善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配合。對提高安全防范技術應用課程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確保各專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麥可思歷屆畢業生調查顯示,本課程是畢業生認為非常受益的課程。畢業生在工作中利用安防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為我院安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蘆奕虹.高職計算機平面設計類課程考核評價模式探究[J].職教管理,2013,(3):75-76.

[3]何典,梁英,杭志,羅新密.面向專業應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