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3 00:51: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難點 探索 實踐
一、問題的提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難點,開展討論與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語文課堂教學難點突破當然就成為每個語文老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堂課的成敗。但課堂教學需要機智的選擇,尤其是教學難點確立的適當、教學難點突破適時、教學方法運用的適合,這些無不體現了教師的智慧和素養,值得所有語文老師琢磨研究。
二、教學難點的含義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難點不一定是重點,也有些內容既是難點又是重點。難點有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定,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班級里不同學生中,就不一定成為難點。在一般情況下,使大多數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就是本課的難點。教師要著力想出各種有效辦法加以突破,否則不但這部分內容學生聽不懂學不會,還會為理解以后的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
三、語文教學中突破難點的一些方法
就小學語文教材而言,不同的體裁、不同題材,由于難點的落腳點不同,所以采取的化解措施,也要因文而異。我自從教以來,對如何突破課文中教學難點這個問題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并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經過總結我認為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來突破教學難點,使我們的課堂更加行之有效。
1、首先根據學情突破難點
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教學難點,即是新內容與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分析這個落差,搭建合適的臺階,正是教學藝術性之所在。每篇課文的教學內容以及難點是不一樣的,選擇適切的教學內容以及難點,既不拔高又不降低,需要教師深入走進文本,又要能淺出文本。
如《飛向藍天的恐龍》這一課的重難點都在第3—4自然段,就是“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這個設問。我查閱了教學用書和我手里的星級教案,兩者的共同之處都是用表格突破重難點。我上網查了其他的教學設計,都沒有發現更好的辦法,所以最后就確定用表格。
用表格,這樣條理多清晰呀!但是這些教學設計沒有一個體現“生本課堂”這個教學理念的,這倒是給了我一個挑戰,讓我興奮不已。我信心百倍地花了2天的時間在頭腦中勾勒教學框架(這是額外的任務,正常的教學工作還是要進行的),又花了2天的時間梳理教學思路,書寫教學流程,又用了1天的時間,對照教學設計制作教學課件,又用了半天的時間,對著電腦課件演練教學過程。當時的感覺就是此教學設計是我的教學智慧,是獨一無二的,那簡直就跟中了頭彩一樣。
這一走班上課才發現,為突破難點而準備的表格,卻成為學生學習上的難點,四年級學生一見傻眼了,不會填,這真是我所沒料到的,看來備學生這個環節,我沒有做到呀!指導他們填表所用的時間,占用了一節課的大部分,根本沒有時間去講別的了。試了兩個班都是這樣,到底該怎么辦?我又針對表格中“其中的獵食性恐龍”這一內容,預留了一個方案,設計了填空。這樣就降低學生填表的難度,我又在網上搜了些相關的圖片,幫助理解,這樣才算是把難點問題解決了。
2、抓住課題,感悟難點
課文的題目是文章耳目,它與文章的中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文章題目甚至就是中心。把握住了題目,有時我們就可以順著它,抽絲剝繭,順藤摸瓜,以此為主線展開語文能力的訓練和優美語言的感染。
3、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突破難點。
課文插圖是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和文字一樣,都是重要的教學資源。與文字相比,色彩亮麗的插圖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和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他們獲得課文的相關信息,激發他們的美感,激活他們的思維,幫助突破難點。
4、抓中心詞、中心句設置中心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突破難點。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文眼雖小,卻是文章的精華,是作者構思的結晶,蘊含了豐富的內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戶,透過窗戶可窺見到全文的思想內容和情感。教學中以文眼為突破口設置中心問題,就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主動突破難點。
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晏子使楚》的教學難點是“為什么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呢?”我是這樣設計課堂教學的:
1、簡介背景,揭題
(1)、導入引出“晏子”(板書),對“子”的拓展理解。
(2)這一次晏子被派遣出使楚國,板書:使楚,對“使”的理解。
2、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1)檢查預習情況
(2)初步分析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抓住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質疑。
師:晏子出使楚國那就是使節,一個國家的代表,到別的國家去訪問,理應受到尊重,但是這楚一卻讓晏子受到了一次次難堪,你能找到嗎?
請大家自讀課文找出答案,板書:鉆狗洞、下等人、強盜國
師:楚一一次一次侮辱晏子,然而最終的結果是——
出示課文最后一句話:從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指讀
4)質疑: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尊重 不敢不(不得不)
3、提出中心問題:為什么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呢?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課文最后一句話,也就是課文的中心句在本文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對這句話“從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的質疑,使學生開始去很好地思考這句話中的“奧秘”:楚王尊重其貌不揚的晏子,楚王不敢不(不得不)尊重其貌不揚的使者晏子了。無疑這些都會讓學生產生新奇,擦亮自己的思維火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突破重難點。
5、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教學是根據信息傳播理論和教學過程的規律而設計、實施、評價教育過程的系統方法,它通過形聲媒體、軟件的運用和調控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看到,無法理解和接受,成為教學中的難點。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感官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的效果,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可以使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直觀化、具體化、簡單化。“百聞不如一見”,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順利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6、適時突破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