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4 02:4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荊軻刺秦王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想利用45分鐘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收獲。但是在教學中,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進行教學時,經常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十課“秦王掃六合”時,講到荊軻刺秦王,學生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秦王手拿寶劍為什么不反擊?
眾所周知,歷史知識是豐富多彩的,歷史又是與現實緊密聯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注重聯系現實生活,聯系社會實際,讓學生認識到學好歷史知識用處很大,就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在講“秦王掃六合”這一節課時,學生對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熟記于心,但是有一位學生卻提出:“為什么刺客荊軻手拿匕首,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竟然不出?”這個問題一經提出,學生眾說紛紜,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學生說秦始皇太害怕了,有的學生說秦始皇的劍經常不用,生銹了。各種說法都不能說服對方。其實對這個問題我心里也沒數,在備課時,沒有想到學生會提到這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把這個問題作為課后探究題布置下去,準備在下一節課把這個問題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但是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尤其是對剛剛開始學歷史的學生來說,我認為不能打擊他們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在課后,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妒酚洝分杏涊d,秦始皇的佩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1974年,考古人員在兵馬俑坑中發現了一把長度達91厘米的青銅劍,可以推測秦始皇當時佩戴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加長的青銅劍。在刺客緊逼奔跑中,要拔出將近一米的長劍,確實不容易。這同時又反映了當時秦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因為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太多,劍又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通過這些內容的講授,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他們明白了,只要自己多動手,就能解決更多的問題。我把上課提出的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努力營造開放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為探究式學習創造條件。
通過這節課我得到啟示,在教學中不能輕視學生的任何問題,要認真解答學生的每一個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傊?,創設愉悅的課堂氣氛,樂教樂學,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二十八中學)
篇2
永遠記得剛參加工作時領導聽我第一堂課的情景,我選的課文是兒歌《讓我們蕩起雙槳》。我拿著查找到的教案照本宣科,在臺上聲情并茂地范讀,入情入境地領唱,后來滿懷期待地提問:“‘紅領巾迎著太陽’一句中,紅領巾代表什么?太陽代表什么?”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臺下孩子表情木然,領導頻頻搖頭,我自己突然就頭涔涔而汗津津了!鈴聲一響,領導連評課都沒有進行扭頭就走了!頭一次講課的慘痛經歷,重重的給我一記當頭棒喝,才得以讓我知道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從此我潛下心來,虛心請教,認真閱讀有關教學書籍,真正做到備學生,備教材,后來盡管我真正努力了,但看到同樣的教案為什么別人去上,就能取得那么好的課堂效果?許多的困惑和不解,后來從書中都找到了答案。那時我算是把“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領會到骨子里了。看來,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在課堂上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啊!
××年,××校長邁進了××小學的大門,對全體師生提出了“學習并快樂著,工作并快樂著”的辦學思想。中文系畢業的她知識淵博,當然是一個酷愛讀書的人,她率先垂范,帶領大家一起讀名著,寫體會,設論壇,開講座,還經常給大家推薦一些名家名篇,學校還開展了“讀書演講比賽”、“教師古詩文朗誦比賽”、“每周隨筆誦讀”等活動。老師們在這些活動中既提升了文化底蘊,又享受了生活,并讓自己的思想合著時代的脈博一起跳動。
于是,我再次翻開塵封已久的《唐詩》、《宋詞》,一股詩香撲鼻而來,少年時那種對詩詞的熱愛又奔涌而出。在課堂上我也盡可能多地引用古詩詞,推薦名句給他們積累背誦,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是因有詩詞素養而方顯才華的人。記得那年輔導學生參加龍口市讀寫知識競賽,我和孩子們誦經典,賞美文,孩子們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誰曾想我本人參加輔導老師跟考,竟拔得頭籌,在所有跟考老師中名列榜首。
××年新
歡迎您來到閱讀《語文教師讀書演講稿——給孩子一個可以仰望的身影》
一輪課改在全國轟轟烈烈展開,××校長以課改為契機,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實施綠色教育,提升孩子的生命質量”的教育理念。為了盡快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徐校長首先進行的是教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訓練。她帶領我們聆聽陶繼新老師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專題報告,在三個多小時的報告中,我的情緒始終處在激動與震撼之中。品讀經典取法乎上,在紛繁中凝神靜氣的精神境界,的確給人以太多啟迪。而眾多讀書成長的精彩紛呈的事例,更是讓人感到了讀書的力量。
正在我的語文教學小有成績,想有所發展時,這年我的教學工作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為了扎實搞好課改工作,校長讓我從原來的畢業班語文改科,任教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吹轿矣形冯y情緒,她耐心細致地給我做工作。說我改教數學,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再加上教語文那么多好的經驗用到數學教學上,課會上得非常豐厚,再說,提倡學科整合嘛,這正是我的優勢!于是,我又埋頭學習《新課程標準》,參加課程培訓,用全新的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因為這是我們實施課改的第一年,所以聽評課,寫反思,做總結活動特別多。凡有活動,我都沖在前面,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我的努力,我執教的《認識圖形》一課在全市觀摩課上廣受好評,大獲成功!在××的校園里,我一個大男人成了典型的孩子王,我帶的兩個班130多個孩子都特別喜歡我,上課一呼百應,下課滾在一起,其樂融融,成了××小學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
如今五年過去了,摸著石頭過河,我也伴隨著這批學生走過了一輪?;仡^審視五年走過的路,真的非常感激校長,是她的高瞻遠矚讓我迅速成長為新課改大軍的主力隊員,是她的鼓勵讓我一路上收獲了眾多的掌聲和收獲。在新課改的大潮中,我執著地追趕著潮頭,如魚得水。(……個人成年高級)。
××年學校承擔了《小學國學啟蒙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的省級重點課題,更為我校開展的綠色讀書活動提供了新的契機。古典詩詞和一些國學經典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因此,學校號召廣大師生積極行動起來,“與好書為伴,與經典同行、與大師對話”。
我因此而有幸走進了一方古老而神圣的讀書領域,聆聽著學校特邀專家的精辟論述,沉醉于專為教師精選的經典讀物,每天課前10分鐘和學生一起學習,星期五下午第三節課和學生一起誦讀,心靈變的如此安靜祥和。夜深人靜,我心懷景仰,徜徉書海,從《弟子規》到《千字文》再到《三字經》、《論語》、《大學》……與經典為伴,和大師對話,使我和我的同事們迅速成長起來。
假期里學校專門組織起來集中學習《論語》,每位老師人手一本于丹的《論語學習心得》,請來在研究《論語》方面非常有造詣的教研室陳曙光老師,逐章逐句地給我們講解。校長還帶領老師去聽蘇靜老師的報告,近距離接觸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她,領
歡迎您來到閱讀《語文教師讀書演講稿——給孩子一個可以仰望的身影》
教了她的詩教,感受了她的博學多才,短短三年時間她由一名小學教師迅速成長為大學教師,簡直就是個奇跡。
讀書不僅豐厚了××教師的文化底蘊,也讓課堂充滿了活力。教學中,我注重向名師學習,利用外出學習的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華應龍、劉德武、吳正憲等特級教師的授課藝術,課余時間我經常觀摩在全國課堂教學觀摩會山成功的課堂實錄,融會貫通,勤學常思,讓我的課堂教學也充滿魅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實踐活動課上,我給學生找來《史記.荊軻刺秦王》原文,讓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易水送別、荊軻刺秦王,孩子們都興趣盎然,認真準備,刻畫人物還真入木三分。國學課上,我們演繹《論語》里“揖讓而升,下而飲”的大射之禮。奧運夢圓,我們暢談開幕式中體現的文房四寶、四大發明、“和合”理念等中國元素!
我校開展的“建設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不但豐厚了師生的文化底蘊,營造了勤奮讀書、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而且也讓我有了用武之地。主持節目、參加演講比賽、送課下鄉,執教優質課,設計制作國學看板,在眾多的活動中都有我活躍的身影。
一個好學的老師,一個學科素養高的老師,他本身就是一本好書,讓學生百讀不厭。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去××參加全國小學生主題班會觀摩研討會,同行的有位教研員老師,車上閑聊時,她不無感慨的對我說:你知道你的學生有多喜歡你嗎?我追問此話緣由,她告訴我兩件事,讓我感動了好久好久!有次她坐公交車回家,無意與一對母子聊天,孩子告訴她在××上學,現在坐車回奶奶家。他媽媽告訴他分班近兩個月了,可心情一直很郁悶。原因是從原來那個老師的班里分了出來,對數學的學習也沒有往常那么大的積極性了,就愛聽那個老師的課,經常念叨那個老師講課是如何幽默,知識是如何淵博。從此刁老師記住了那個孩子叫小宇,知道了那個老師就是我。此前又有一次,刁老師帶領學生到××的大禮堂參加文藝節匯演,碰巧那次我也帶兒子去看節目,我班的小合唱隊員們看我帶兒子來了,老遠就跟我打招呼,并把許多好吃的塞在兒子手里,誰知刁老師就坐在××小合唱團成員的旁邊,她說,當時看到孩子對老師的那種熱情和興奮勁兒就知道孩子是多么喜歡這個老師了!
聽她講完這兩件事,內心漾起無限幸福的同時充滿了對孩子們的感激。 接下來許多天,我都在無邊的幸福中浸潤著,感激著,回憶著,思考著。幸福于孩子們的深深依戀,感激于孩子和家長們的真誠評價,回憶著與這群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思考著今后該用怎樣的行動來詮釋“師愛”二字。
教學工作固然少不了與書相伴,賦閑在家也常常是“一床明月半床書”。在我和妻子的耳濡目染下,兒子也酷愛看書,家里有裝訂起來的好多大本《幼兒畫報》,他常常纏著我和妻子給他“講書”。兒子雖然只有4歲,但能有模有樣地背誦《弟子規》,還學以致用,知道父母呼,應勿緩;冠必正,紐必結。他還能大篇大篇的給你講“東倒西歪小老鼠和嘟嘟熊”的故事。
歡迎您來到閱讀《語文教師讀書演講稿——給孩子一個可以仰望的身影》
國慶節,我帶兒子和侄女去游樂園“童話谷”玩,8歲的侄女走馬觀花,而兒子卻對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場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灰姑娘的南瓜車里,在老巫婆的糖果小屋旁,騎在給漢賽爾和格萊特帶路的小鳥身上,兒子遲遲不肯移步。我想,正是因為對這些故事的耳熟能詳才讓他流連忘返吧,可見童話對孩子的魅力!
書讀多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表達的欲望。于是,兩年前我在網上注冊了博客,閑暇時,記錄下學生在校的點點滴滴,寫寫自己對平淡生活的熱愛,抒寫自己對教育的理想。與書相伴的日子,與文字相隨的歲月,平淡無奇的生活日益豐盈起來。課上,我注視學生的目光柔和了,課堂語言精致生動了,學生讀書的熱情,表達的渴望也如春天的竹筍,由萌生漸呈拔節的趨勢。
篇3
關鍵詞: 《古代漢語》教學方式 創新實踐 教學效果
一、引言
《古代漢語》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中文秘書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同時也是一門工具課。該課程通過對古代漢語文字、詞匯、語法、修辭、音韻和訓詁等方面基礎知識的講授,結合古代文獻的講讀,使學生掌握古代漢語的基本知識,了解古代漢語語言的基本特點,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和文言文的講解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和文化修養,促進相關學科的學習。由于古今語言的歷史差異,多數學生對古文字和古代語音相對陌生,相當部分課程內容的講授和理解都有一定的難度,例如文字部分要講授漢字的發展演變、漢字的結構規律,音韻部分要講授漢語歷史語音的發展,等等。為此,需要在教學方式方面進行創新,增加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努力做到深入淺出,將古奧化為平易,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1]。
二、《古代漢語》教學方式創新實踐
根據定義,教學方式是教師為達到教學目的和實現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手段而進行的用教學原則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相互作用活動方式的總稱。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具體教學實踐包括談話式、講授式和實踐活動式等。古代漢語的學科特點使得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通過對多年教學實踐的總結,我們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創新。
(一)鼓勵學生自學實踐,提高學習積極性。
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最大的問題不在于理論艱深難懂,而在于學生感性認識太少,對古漢語字詞句的認識,對古代語言環境的認識不足。課時少,任務重,怎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加強課外自學閱讀是需認真研究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明確教學對象,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即在闡述問題與講授的過程中,注重采用提問和討論的方式,對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一般不在課堂上講解;對那些學生似懂非懂的內容,先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學、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答疑。對于教學內容的重點、學生自學的難點,在課堂上重點講,但也不一講到底,而是留有余地,讓學生課后深入學習和獨立思考。《古代漢語》雖然不含實踐環節,但鑒于它的基礎課、工具課性質,其訓練一環對整個教學工作的完成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補充了一些自學訓練材料分發給學生自學練習。例如文選部分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以白文形式讓學生自行標點、翻譯,訓練他們的古文感性能力,文字部分則復印了一些甲骨文、金文、楚竹書等原文拓片,讓學生整體了解古文字的大致特點,同時準備了一些古文字初文讓學生去臨摹,感受漢字的發展變化、漢字的結構規律。擴充性教學資料與教材、教學密切相關,靈活多樣,不求劃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為原則[3]。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好《古代漢語》動機的重要途徑。在教授許慎的“六書”時,我從網絡上找到了一些殷墟的甲骨文殘片,通過投影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在學習篆書的時候,搜集了幾張李斯篆書的瑯琊石刻,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何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都是每個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信息對新的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的過程?!豆糯鷿h語》課程也不例外,課程教學的重點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自身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引導他們能夠獨立自主地參與《古代漢語》的研究活動。在對《古代漢語》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自學實踐活動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對于《古代漢語》課程而言,存在學術疑惑和爭議的地方比比皆是,利用這些學術爭議,我們可以激發他們提出問題,引導他們產生聯想,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古代漢語》知識系統[3]。此外,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和學院定期舉辦“名師講壇”及相關學術講座,開展學術交流,使學生了解古代漢語及相關領域的前沿問題和學術動態。針對本課程相關的重大理論問題及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邀請校外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發揮多媒體示范作用,豐富課堂教學藝術。
多媒體教學給古代漢語教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古代漢語教學,特別是古文字教學,涉及眾多的古代器物和銘文,還有許多表譜,用語言難以描述,傳統教學手段在教學上費時費力。在涉及文字學、音韻學等方面的內容時采用多媒體,不僅使得那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文字、音標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而且節省了傳統教學板書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應該盡量利用借鑒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擴大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對于古文字,盡量采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對古文字的結構、漢字形體變化有直觀的認識,既增加了教學容量,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文選,也盡量利用多媒體網絡、電子數據庫的材料資源,擴大和加深學生對古代文獻的整體把握理解能力。
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聲光影像,可以使繁難的古文字、抽象的音標等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效節約了傳統教學板書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豆糯鷿h語》課件的廣泛應用,通過畫面和聲音的加入,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手段。克服了語法教學中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譬如在教授《荊軻刺秦王》一文時,我利用影視片段來揭示荊軻刺殺秦王的悲壯經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此外,積極利用網絡資源,使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更為方便快捷。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院精品課程建設,我們將本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講義、習題練習、參考書目等上網。學生登錄網站后,便可以查詢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極大地便利了學生的學習。多媒體教學以其立體的形象、多彩的色調滿足了青年學子們的感官需求,降低了視聽難度,從根本上改變了古代漢語教法單一、課堂枯燥的狀況,重塑了課程形象,保證了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以考試為手段,提高教學關注度。
考試作為有效考核學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的手段,在古代漢語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考試為杠桿和誘餌,可以有效利用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想法來提高教學內容的關注度?,F在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存在對考試特別敏感的通病。如果我對學生說:今天的課是我們考試的重點。學生馬上就會聚精會神地聽,并且在課本上做好重點標記??荚囀且笫芸颊咴谝幎ǖ臅r間內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選定的題目,或按主測單位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實際操作的任務,并由主考者評定其結果的考核方式??疾豢计鋵嵅⒉恢匾?,關鍵是在教學中可以作為一種教學機制強化學生對某一部分內容的重視,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教授《古代漢語》音節的聲韻調部分時,我反復強調先秦古韻三十韻部和古代三十六字母是考試必考內容,過兩天要進行課堂測驗并計入平時成績,結果抽查時發現學生對此部分全部都背得滾瓜爛熟。另外,在考試方面,我們改變以往單一地以期末考試分數評價學生能力的考核方法,除了學校按照正常制度必須組織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外,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改變以往單一地以期末考試分數評價學生能力的考核方法,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學生課堂發言、參加小組討論、作業完成情況、到課率等因素都考慮在內,綜合全面地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此外,我們還根據課程教學計劃嚴格按照一單元一小測、三單元一大測對學生進行考核,對于自己教學可能存在的疏漏及時發現和彌補,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達到綜合全面地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最終目的[4]。
三、結語
作為中文專業的主干課程,《古代漢語》的課程設置歷史悠久,在中文系學生培養計劃中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如今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感性材料與理論知識相互促進,促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古代漢語的基本知識,顯著提高了學生閱讀欣賞和繼承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宗經.古代漢語教學問題探討[J].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3).
[2]劉保今.古代漢語教學的十大記憶法[J].德州師專學報,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