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貼法范文

時間:2023-03-16 18:40: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聯的貼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聯的貼法

篇1

關鍵詞燒結礦系統分析分光光度法EDTA滴定法

前言

燒結礦作為高爐煉鐵的主要原料,直接影響著高爐冶煉過程的經濟技術指標,除要求其具有較高的品位外,還需對其中脈石成分進行分析。現在廣泛為各實驗室采用的方法為以碳酸鈉熔融法進行SiO2-CaO-MgO-Al2O3的系統分析,由于貴金屬鉑坩堝的使用,不僅提高了分析成本,同時對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成上述系統分析約需2小時左右。近年來發展起來的X熒光分析技術,初步實現了燒結礦試樣分析的儀器化,但因該方法所用設備昂貴,對標樣的依賴性強等因素,不僅使分析成本大大提高,同時試樣成分的差異性造成的制備條件限制,使其廣泛應用受到一定的局限。為此,在進行了大量分析實驗的基礎上,本法采用過氧化鈉進行快速熔融,硝酸溶解試樣的方法,測定燒結礦中二氧化硅、氧化鈣、氧化鎂和三氧化二鋁的含量,本法具有快速、準確、設備要求簡單、分析成本低的特點,效果良好。

1實驗部分

1.1儀器與試劑

箱式高溫爐

721B型分光光度計

鐵坩堝

過氧化鈉(固體)

抗壞血酸溶液2%(當天配制)

鋁試劑混合液:鋁試劑0.75g,醋酸銨200g,阿拉伯樹膠15g,分別溶于水中與鹽酸(ρ=1.19g/mL)190mL混合后過濾,以水稀釋至1500mL。

1.2實驗方法

1.2.1稱樣量稱取不同SiO2、Al2O3含量的燒結礦標樣4-5個,各0.2500g。

1.2.2堿熔融以過氧化鈉為熔劑,以鐵坩堝為熔融器皿,于900℃高溫爐中熔融。所用鐵坩堝應預先鈍化處理,熔劑的加入量控制在試樣量的8-10倍。

1.2.3酸溶解經熔融后的試樣均處于高價態,可直接以熱水浸取,并以硝酸溶解鹽類,必要時,滴加亞硝酸鈉消除錳的干擾,待試液冷卻至室溫后,以水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制得母液。此母液供測定SiO2-CaO-MgO-Al2O3。

1.2.4二氧化硅的測定移取適量母液(2mL)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水15mL,(5%)鉬酸銨溶液5mL,于沸水浴中加熱30s,使完全生成硅鉬雜多酸,流水冷卻至室溫,加入草-硫混酸(含草酸/硫酸各2.5%)20mL,搖勻,立即加入(6%)硫酸亞鐵銨溶液5mL,搖勻比色。

比色條件:λ=660nm,2cm比色皿,以水為參比,以721B型分光光度計測定A。

1.2.5 三氧化二鋁的測定移取適量母液(2mL)于50mL容量瓶中,加稀氨水(1%)1 mL,抗壞血酸溶液(2%,當日配制)5 mL,鋁試劑混合液10 mL,搖勻,于沸水浴中加熱5min,取出,冷卻至室溫,以水定容。

比色條件:λ=560nm,1cm比色皿,以水為參比,以721B型分光光度計測定A。

1.2.6氧化鈣的測定移取母液適量(25mL)于50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滴加氧化鎂溶液(0.5%)3~5滴,緩慢加入(1+2)三乙醇胺溶液10mL,充分振蕩,加入氫氧化鈉溶液(20%)20 mL,調節溶液pH>12,加鈣指示劑少許,以0.005mol/L 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色變為純蘭色為終點。

1.2.7氧化鎂的測定移取母液適量(25mL)于50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酒石酸鉀鈉溶液(5%)5mL,搖勻,加(1+2)三乙醇胺溶液10mL,充分振蕩,加氨水(ρ=0.90 g/mL)10mL,(2%)銅試劑2mL,放置片刻(約1min),加酸性鉻藍K-萘酚綠B指示劑少許,以0.005mol/L 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紅色變為亮綠色為終點。所測結果為鈣鎂合量,減去氧化鈣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量,即為氧化鎂消耗EDTA標準溶液的量。

1.3樣品分析

稱取0.2500g試樣于鐵坩堝中,加固體過氧化鈉2g,混勻,置于900~950℃高溫爐中熔融完全,取出冷卻后以100mL熱水浸出熔塊,用水洗凈鐵坩堝,加入16mL硝酸(ρ=1.42 g/mL),用玻璃棒攪拌并擦洗杯壁溶解鹽類,至溶液澄清,冷卻至室溫,移入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母液供測定SiO2-CaO-MgO-Al2O3。以下同實驗方法。

2 結果與討論

2.1試樣分解

2.1.1熔劑的選擇過氧化鈉是強烈的氧化性堿性熔劑,在600-700℃即可熔融,在高溫下自身分解釋放出氧氣,具有強烈的試樣分解能力。由于過氧化鈉熔塊極易被水浸出,無需加熱或酸處理,從而減少了所用鐵坩堝基體元素鐵的引入量,且操作簡單,可大幅度減少試樣熔融和溶解的時間,提高了分析速度。

2.1.2試樣的溶解本法采用硝酸溶解試樣,由于硝酸是強氧化性的強酸,在溶解鹽類的同時,使硅以正硅酸的狀態存在于母液中,利于硅的比色分析。

2.1.3酸度的影響燒結礦試樣溶解的酸度對于二氧化硅的測定有較大影響,故應嚴格控制母液的酸度。本法控制酸度的兩個要點是:其一,嚴格控制熔劑過氧化鈉的用量,其二,嚴格控制溶解酸硝酸的用量。

2.2 基體效應等干擾的消除

2.2.1基體效應鐵(Ⅲ)的引入能與草酸形成黃色[Fe(C2O4)3]3-,溶解鉬酸鐵。同時,由于鐵(Ⅲ)的有效濃度降低,使Fe3+/Fe2+電對的電極電位降低,從理論上講,顯色液中相當量鐵(Ⅲ)的存在,對二氧化硅的測定有利。

2.2.2鐵(Ⅲ)、鋁(Ⅲ)等離子對氧化鈣、氧化鎂測定的影響鐵(Ⅲ)、鋁(Ⅲ)的存在,對氧化鈣、氧化鎂的測定產生干擾,對于指示劑具有封閉作用。本法采用三乙醇胺加以掩蔽。實驗表明,(1+2)的三乙醇胺10mL對于鐵(Ⅲ)、鋁(Ⅲ)離子有很好的掩蔽作用,滴定終點時變色敏銳。

2.3顯色條件的選擇

2.3.1二氧化硅顯色條件的選擇

采用沸水浴加熱30s顯色完全快速,各種顯色劑以滴定管定量加入,減少了定容環節,利于提高分析速度,簡化分析手續。

2.3.2三氧化二鋁顯色條件的選擇

采用沸水浴加熱5min顯色即可完全。此法顯色迅速,并有利于顯色條件控制的一致性。

2.4數據處理

2.4.1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的分析數據處理 采用同品種,不同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含量的燒結礦標樣同法繪制工作曲線,并分別由工作曲線上查得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的含量。

2.4.2氧化鈣、氧化鎂的分析數據處理 由于試樣熔融過程中,大量坩堝基體元素鐵的引入,不提倡采用EDTA標準溶液濃度理論計算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實驗表明:采用不同含量的燒結礦標樣同法標定EDTA標準溶液濃度,進而計算氧化鈣和氧化鎂的含量,該方法準確性好,結果令人滿意。

3精密度和準確度考核

3.1二氧化硅工作曲線的表達方式

以二氧化硅含量(%)為x軸,吸光度(A)為y軸繪制工作曲線,在曲線上查點即可。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0.080+0.096x.相關系數:x=0.998

三氧化二鋁工作曲線的表達方式

以三氧化二鋁含量(%)為x軸,吸光度(A)為y軸繪制工作曲線,在曲線上查點即可。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0.085+0.107x.相關系數:x=0.997

樣品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考核

二氧化硅其標準值為7.86,第一組測定值分別為7.80、7.75、7.75、7.85、7.90;第二組測定值分別為7.75、7.85、7.90、7.90、7.95;兩組平均值為7.84,RSD為0.94。

三氧化二鋁標準值為2.08,第一組測定值分別為2.06、1.98、2.10、2.08、2.06;第二組測定值分別為2.00、2.12、2.04、2.12、2.02;兩組平均值為2.06,RSD為2.33。

氧化鈣標準值為10.45,第一組測定值分別為10.37、10.48、10.37、10.37、10.37、;第二組測定值分別為10.48、10.37、10.37、10.31、10.42;兩組平均值為10.39,RSD為0.51。

氧化鎂標準值為2.90,第一組測定值分別為2.94、2.87、2.87、2.98、2.87;第二組測定值分別為2.87、2.94、2.87、2.94、2.94;兩組平均值為2.91,RSD為1.48。

所選標樣為燒結礦YSBC28782-01。

4結論

本方法采用過氧化鈉對鐵礦石試樣進行熔融處理,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簡化了分析手續;以廉價的鐵坩堝作為熔融器皿,減低了分析成本;而本法測定的結果準確性、重現性(精密度)、穩定性均可滿足日常分析的要求,結果令人滿意。

參考文獻

篇2

2、貼對聯是過年的一種習俗,每當除夕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色的對聯,當然,有些人家,如果有親人去世,是不能貼對聯的。

3、一般對聯都是貼在門的兩側,可以貼在門兩側的墻壁上,也能貼在門兩側的門框上。如果門上面有門框,最好是貼在門框上,這樣更美觀一些。不過,如果沒有門框,是可以貼在墻壁上的,這樣開門關門也比較方便。

4、不同地區其習俗不一樣,有些地區貼對聯的時候,是按照新式貼法,就是面對大門時,上聯貼在左邊,下聯貼在右邊。這種貼法也是可以的,讀起來更順口。

篇3

1、貼對聯的位置,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這是最傳統的貼法,對聯的橫批也指示了對聯的方向,橫批從左往右寫,上聯就貼在左手側,橫批從右往左寫,上聯就貼在右手側。

2、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對聯的兩邊都要互相對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門前都早早地貼上了各式各樣的對聯,惟獨我家門上什么也沒有貼。

這一天,媽媽突然提出讓我寫對聯,我聽后感到十分意外。過去貼的對聯都是買來的,今年讓我寫,這怎么能行呢?再說,我寫的毛筆字不好看,貼到門上,來拜年的人看到肯定會笑話我的。不行,我得想個辦法拖延時間。蒙混過關。一天過去了,媽媽沒問也沒催,我心里美滋滋的,覺得這個方法還挺管用。

臘月二十七早上,媽媽突然說:“園園,明天是貼對子的時間,你寫好了嗎?”我支支吾吾地說:“我,我寫不好。”媽媽似乎沒有聽見,從書柜里拿出文房四寶說:“都上四年級了,給你個練字的機會。”媽媽的態度那么嚴肅認真,看樣子是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了。沒辦法,我只好硬撐著,拿起毛筆在大字本上涂畫起來。因為心情不好,字寫得歪歪扭扭的。媽媽在一旁看著,耐心地指導說:“寫字心要靜,寫前要認真分析字的結構布局,大小要合適,用筆粗細要得當。”唉,反正這一關是躲不過,與其丟人,還不如按媽媽說的那樣好好地練一練,到時也少丟點兒人。于是,我靜下心一筆一畫地寫起來,一個字經常寫十幾遍,直到滿意了才往紅紙上謄寫。就這樣一直寫到晚上,總算是完成了任務。

媽媽看著我寫的對聯,微微地點了點頭,目光中流露出贊許的神情。通過這件事,我增強了寫對聯的信心。“奶奶、外公家貼了嗎?”我問媽媽。“那你也給他們各寫一副,明天送去。”媽媽鼓勵我說。“好!”我興致正濃,又拿起筆寫起來,把“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吉祥的詞語都寫了上去。

第二天,我把對聯送到外婆家,外婆可高興啦,逢人便說:“我家園園寫的對聯真不錯,明年可以到街上賣對聯啦!”

篇5

寫對聯 貼對聯

今天是年三十,本小姐要大顯身手了,因為我要寫對聯了!有點緊張也有點興奮,我害怕極了,生怕寫錯寫不好,可不寫又沒辦法,誰讓咱上了書法課呢,我鋪好紅紙 每寫一筆,手就要抖幾下,就要看一下書,終于寫完了對聯。爸爸表揚我說“寫的真不賴,不愧是我閨女!”我心里也有點美滋滋的,像吃了蜜糖一樣甜。大約五點的時候,媽媽開始包餃子,我和爸爸則開始貼對聯,我負責撕掉舊對聯,爸爸把門里里外外擦的干干凈凈,然后我們就開始貼對聯,爸爸按住對聯,問我“怎么樣,高低一樣不?”我一邊指揮著爸爸,一邊監督媽媽說“不許在餃子上做記號。”一會,我們就貼好了對聯。

吃餃子

不一會兒,媽媽大喊一聲,說“吃餃子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第一個坐在餐桌旁,我就等著這一刻了,因為我家的餃子里有驚喜奧!有三個餃子里包了三個年份不同的伍角硬幣,我拿出了十元,媽媽拿出了五十元,爸爸拿出了一百元,壓在桌子上,爸爸說“年份最小的硬幣代表的是十元,最大的是一百元,剩下的是五十元。誰吃著歸誰,不許耍賴。好,開吃!”我立即抄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媽媽說“慢點吃慢點吃。小心硬幣掉進肚子里。”“嗨,壓著錢呢,能不心急嗎?”我說。我一邊吃著自己碗里的還一邊盯著爸爸媽媽碗里的。突然,我的牙被咯了一下,哇,是伍角錢,我連忙看了一下年份,奧,是年份最小的,代表我掙了自己的十元。后來媽媽也吃到了五十元,現在就剩下我爸的錢了,我又開始使勁的吃,就在我肚子快要吃爆炸時,奇跡在我爸嘴里出現了,他吃著了代表他自己的一百元。今年的結局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過也挺有意思。

篇6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孩子們用稚嫩的童音唱著熟悉的童謠,仿佛把我們帶回到了數著日子期盼過年的童年時光。

年是什么?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說法。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像獅子,身體像牛。到了冬天,山里的食物太少了,“年”就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見人傷人,見畜傷畜。一到冬天,人人都很害怕,大伙兒只好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年”。時間長了,人們發現,“年”雖然兇猛,卻害怕三樣東西:一是紅色,二是火光,三是巨響。所以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有這三樣東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了。村里的人都說好了,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用紅色涂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覺,在家里敲敲打打,到處發出巨大的聲響。夜深了,“年”竄到村口,看到處處紅色、處處光亮,聽到巨響,十分害怕,趕快掉頭躲進山里,從此就不再出來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為驅趕怪獸獲得的勝利互相祝賀道喜。以后每到冬天,人們都忘不了往年防御“年”的日子,家家戶戶照樣掛上紅色木板,點著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歡慶平安。這樣代代相傳,“過年”的習俗就形成了。

當然這只不過是民間流傳的故事而已,其實,“年”原意是指谷物成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年”字,不過寫法與今不同,它是由“禾”和“千”兩個字加在一起組合成的。古書上將五谷成熟、豐收之年,稱為“有年”;大豐收的年份,稱為“大有年”。以后,人們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到了周代,正式以“年”名歲,一年的開頭叫做“歲首”。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劉徹主持制定太初歷,正式確定每年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太初歷實際上是繼承了夏歷的歷法,并采納了二十四節氣,以利于指導農業生產,所以才叫做“農歷”。農歷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開頭第一天。后,正式采用陽歷,將每年的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歷元旦改稱“春節”。

為了增添喜慶氣氛,并表達對來年的祈望和祝福,人們在新年時都會在門窗上貼上“福”字,而且人們習慣把“福”字倒過來貼。倒貼“福”字是借“福字到了”的諧音表示“福到了”的意思。關于倒貼“福”字,還有這樣的傳說:

我國古代歷來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風俗。清光緒某年臘月二十四,慈禧太后傳旨,叫翰林院的翰林們寫些慶賀春節的對聯。但是其中連個“福”字都沒有,太后很不高興,命令說:“去寫幾個‘福’字來。”翰林們忙回去寫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從中挑了幾張,讓大總管李蓮英帶著太監到宮內各處去張貼。誰知有個太監不識字,把一個“福”字貼倒了,當晚誰也沒有發現。第二天,太后出來欣賞對聯和“福”字,正巧看到,剛要發怒,腦子轉得快的李蓮英急忙上前說:“老佛爺請息怒,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著貼的。這“福”字倒貼,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嗎?”慈禧聽后,轉怒為喜,不但沒懲罰那個太監,還賞了他幾兩銀子。后來這個習慣傳到了民間,成為一種風俗。

除了貼“福”字,慶賀春節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項目,就是貼春聯。春聯,就是我們俗稱的“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寫上對來年的美好祝愿。其實,春聯就是古代的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用來驅鬼辟邪的。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換下舊桃符。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這件事。

篇7

堂屋:

1、門前對聯一副,加橫批。

2、堂屋中間高懸一方形彩燈,彩燈四面分別繪上“鸞鳳和鳴”、“觀音送子”、“狀元及第”、“合家歡”圖案。

3、香案上一對碩大紅燭。

*

4、兩邊“對座”墻上貼“陪對”一幅。

5、后“金墻”上帖“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自上而下直寫。這六個字的寫法有講究:天要平,即“天”字的兩橫要寫平,不能彎曲;地要寬,即“地”字寫寬一些,不要過窄;君不開口,即“君”字要全封閉,不能留空隙;親不閉目,即寫繁體“親”字,右邊的“見”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橫全部封住;師無別意:繁體的“師”字要少寫一撇,寫作“師”。

新房:

1、門框兩邊貼對聯一副,加橫批(橫批一般寫“鸞鳳和鳴”四字);

2、門上貼大紅雙喜字;

3、新房正中懸彩燈;

4、窗戶上貼剪紙的大紅雙喜字,四角貼剪紙的蝴蝶圖案;

5、窗戶兩邊貼對聯;

6、墻壁四面掛字畫。

廚房:正門對聯一副,加橫批,門上貼紅“喜”字。

其他:所有房間門上均貼“喜”字一個。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來。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賀客。如在賓館、酒家宴賓,則夫妻雙方都得出去會見賓客并向賓客敬酒。

喜筵要按來客的尊卑長幼排定座位,稱之為“請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則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長幼和身份、地位從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擺在堂屋上方正中,請“大親”坐上首右邊席位,新郎的父親或舅父坐上首左邊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長幼對號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貴的一席擺在新房中,請新娘的母親坐首位,由新郎的母親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儐相公布動樂鳴炮開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說幾句表示感謝的話祝酒,然后,廚房開上第一道菜來,把婚宴推向。

篇8

1、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不管橫披的方向,上聯一律貼右邊;第二種是根據橫披方向來定,上聯貼在橫披開始的一端,對聯最后一個字是仄聲為上聯,就是拼音中的第三和第四聲。

2、對聯即為講究平仄,押韻,對整。一般上聯最后一個字是仄聲,下聯最后一個字為平聲,這是對聯分辨上下的一大特點。仄聲指三四聲,“平聲”指一二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國漢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的別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

【對聯典故】

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挽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隨著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

【對聯的發展階段】

1,對偶階段

2,駢偶階段

3,律偶階段

【對聯的種類】

按用途

1.通用聯——春聯,例如;''堂繞紫氣臻福祿,庭盈春光添壽禧''

2.專用聯——茶聯、壽聯,婚聯,喜聯,挽聯,行業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

3.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 。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

4.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如:一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

5.挽聯: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

6.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7.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8.行業聯:不同行業貼于大門或店內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發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發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聯:道出志向之用。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按字數

1.短聯(十字以內)

2.中聯(百字以內)

3.長聯(百字以上)等。

按修辭技巧

1.對偶聯: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回文對、頂針對。

2.修辭聯:比喻、夸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

3.技巧聯: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

按聯語來源

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

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

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

4.創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作出來的對聯。

【古代著名對聯】

1.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2.獨立小橋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館夢魂曾逐故鄉來

3.紅面關 黑面張 白面子龍 面面護著劉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陰心董卓 心心奪取漢江山

4.調琴調新調調調調來調調妙

種花種好種種種種成種種香

5.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長水長長長長長長長流

6.綠水本無憂, 因風皺面

青山原不老, 為雪白頭

7.煙鎖池塘柳(至今仍是絕對)

8.我俄人,騎奇馬,張長弓,單戈成戰,琴瑟琵琶王,王王在上

爾人你,偽為人,裘求衣,合手即拿,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9.雞犬過霜橋 一路梅花竹葉

燕鶯穿繡幕 半窗玉剪金枝

10.人說之人 被人說之人說 人人被說 不如不說

官管之管 被官管之管管 管管被管 不如不管

11.冰凍兵船 兵打冰 冰開兵出

尼姑泥鞋 尼洗泥 泥落尼歸

12.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襄就風鬟霧鬢。更頻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何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13.游西湖 提錫壺 錫壺掉西湖 惜乎錫湖

過南平 賣藍瓶 藍瓶得南平 難得藍瓶

14.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15.煙沿艷檐煙燕眼

霧捂鳥屋霧物無

16.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17.少水沙即現

是土堤方成

18.蠶為天下蟲

鴻是江邊鳥

19.喬女自然嬌 深惡胭脂膠肖臉

止戈才是武 何勞銅鐵鑄鏢鋒

篇10

暉春是一種在春節時使用的中國傳統裝飾物,把賀年的吉利字詞用漂亮的書法,寫在紅色的紙上而成,暉春一般是貼在墻、門之上。

暉春和春聯最大的分別是春聯一般都是成對的對聯,要講求對仗平仄,但是暉春可能只有一兩個字,或是四字詞語,貼暉春不僅是廣東的習俗,在中國各地也都有這樣的習俗,最常見的貼揮春是倒貼福字。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