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培優心得范文
時間:2023-06-14 17:36: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數學培優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對核心素養與數學核心素養的認識
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基礎,然后才能實現多學科核心素養的融會整合,形成個體的綜合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數學核心素養內涵,不能單一地從數學層面進行分析,而是要進行跨學科、多角度審視。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基本特點的最終體現,同時也能基于核心素養人需要具備的數學核心素養來合理地進行分析和指導。數學學科是各個國家和地區基礎教育學校課程中的重要學科,數學核心素養是未來合格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科素養,也理應成為綜合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成分。
1.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問題素養,為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基礎。新知識教學之前,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啟發他們的探究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合理的情境來設疑,從而將學生帶入到探究活動當中,為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創造良好的條件。不同的數學知識概念需要創設不同的情境模式,并且創設的問題情境一定要科學合理。這里的“科學合理”是指:第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掌握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通過分析數學知識的本質內容來創設有助于學生進行探究的合理情境;第二,設置的問題要有適當的思維量,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有明確的探究方向與交流的需求,但是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真正付出努力才能獲得收獲,以便能夠有效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2]
2.定期舉行尖子生培優強化訓練,數學的學習提高離不開必要的訓練,通過考試,試卷等批改要細致,把存在的所有問題都要指出來,并積極糾正。尤其要注意解題步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從細節入手,規范解答過程。
3.成立班級數學學科帶頭小組,挑選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讓他們課下幫老師輔導學生,給學生教學生,講一遍勝過練十遍,不僅鍛煉了能力還培養了責任感和榮譽感。
4.營造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空間。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的主要組成部分,課堂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與學生思維的發展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否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還是阻礙學生思維擴展?關鍵在于是否有空間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抽象出?笛У奈侍饣蚪?要研究的問題抽象出共同特征。
5.成立數學社團,依托社團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課外輔導,能力拓展提高等。一般的數學尖子生對于高中數學都會有比較高的學習探究興趣,而不像有些學生那樣對數學有恐懼心理。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著重指導數學尖子生進行課外課后數學自主探究,例如,就某個數學問題讓他們自己在課后自主查找資料,針對同一題型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培養尖子生的探究意識與創新精神,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培優教學成效
通過上述實踐,數學培優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實現了三個“轉變”。
1.從重知識學習到重思維素養培養的轉變。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重視思維方法,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在培訓數學尖子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握好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良好契機,有目的地結合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恰到好處地提出問題背景,提供數學思想素材,反復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融入思維活動中,不斷在“問題解決”中得到深化,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尖子生的數學素養。[3]
2.從題海戰術到能力培養的轉變。學習數學必須加強練習鞏固但練習時間要適時,內容要精選,培養數學尖子生,要高標準、嚴要求、高質量;注重培養思考鉆研能力,提高自學能力。根據數學尖子生的學習水平,提供一些必要的課外學習資料,幫他們制定一定的學習計劃。 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必要的指導,特別是引導他們學會比較、 歸納、 總結,做好知識積累與解題方法積累,在解題中能夠理解每一道題的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所用考點,學會聯想、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培養獨創精神,鼓勵求異思維。[4]
篇2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大綱;教材;優勢;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4-0-01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育部為了進一步推動高中數學的開展,結合新課改也進行了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改革。教學大綱和教材對于教學質量以及課程的性質有著直接的影響,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知識的培養和塑造產生了直接的聯系。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新教材的優勢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對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更好地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對同行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一、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目前的高中課程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教學大綱、教材以及教學計劃,還應該將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好地實現新課改的目的,提高新課程改革的效果,教育部門進行了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改革。新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教學過程更加輕松,并且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滿足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二、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高中數學新教材的制定是根據新課改和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編制的,并且是在兩省一市的試驗基礎上修訂的。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的修訂是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的,并且與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有許多共同之處,下面筆者對其相同之處進行簡要的分析。
1.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更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不同于之前的教學大綱和教材,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將立體幾何、代數和解析幾何進行了重新安排組合。新教材的知識體系和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進行了很好的銜接,適合學生的邏輯思維,并對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坡度進行了合理的確定。除此之外,還把高中數學當中的工具性的教學內容調整到了較前的位置。并且將具有相關性的知識點整合到了一起,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能力,有助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和自主學習,并且符合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教育的理念。
2.將數學方法融入到教材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將數學方法滲透其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學到相關的知識點還能真正掌握數學思維和方法,并且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新教學大綱要求數學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還應該將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融匯到課程內容中去,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并且能夠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并且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新教材中加入了實際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高中數學新教材中加入了許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作為教學案例,加強了教材和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培養和鍛煉了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在高中數學新教材的每一章都插入了一張圖片,來告訴學生數學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并且可以根據實際中的例子來展開本章的教學內容。新教材中通過閱讀材料進行數學方法和數學模型的教學,然后根據實際問題設置習題。新的數學教材通過創新,使得枯燥的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充滿了趣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培養了學生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4.增加了實習環節,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中增加了教學實踐環節,提出了許多“研究性的課題”和實習活動。新教學大綱和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學生在實習環節中,通過和社會群眾的交流、溝通、學習,來分享學習心得,并且可以有助于學生進情感的交流、知識更全面的掌握以及 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
5.通過情景問答,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中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景問答,通過情景問答來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是學生產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沖動,使其主動想要學習,學習效果自然會大幅度提高。
三、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數學新教學大綱和教材符合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理念。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調整,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實習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情景問答環節改善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志青.淺談新課程下的數學培優的教學策略[J].才智,2013(03):77.
[2]李新春.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學生適應性情況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3,34:51-52.
[3]鐘候波,湯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實例”運用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