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指導意見范文

時間:2024-01-18 17:23: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研學旅行指導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研學旅行指導意見

篇1

一、敢于擔當,讓研學旅行率先啟動

出于安全考慮,一段時間以來,國內許多省市教育部門禁止中小學組織學生集體出游,或是不提倡學校組織大規模異地出游。知行不一凸顯了教育的糾結和無奈。但一紙禁令終究擋不住學生對自然的渴望。每年總有些學生避開學校和老師,偷偷摸摸自行組織出游,這種活動,沒有對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隱患更大。2008年7月,合肥市放開禁錮學校的繩索,從小處起步,結合合肥本土資源,在全國率先啟動“萬名學生合肥工業游”活動。

合肥是工業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有35個工業行業、200多個工業門類,“工業立市”是合肥的基本發展戰略。在工業游的最初規劃和設計思想中,合肥市教育局始終思路清晰,不僅敢為人先不懼擔當,更是凸顯工業游與傳統游山玩水式旅游的根本性不同―它不是工業和旅游的簡單疊加,而是知與行的統一,在參觀游覽過程中增加學生的實踐環節,力求給學生提供一種游學和求知相融合的體驗過程。這個思路也是合肥市以工業游為起點之后,大規模開展研學旅行的主導思想。

近十年來,已有幾十萬學生從工業游中受益,在范圍、路線、內容等方面不斷拓展。范圍上,已從合肥市區學校延伸到四縣,實現了范圍上的全覆蓋,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也加入這一行列;路線上,已經走出合肥,并逐漸形成以工業游為主體,以科技游和文化游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格局。學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出游線路;內容上,更加注重知行統一,不斷完善征文、演講、繪畫、攝影等游后活動,引導學生將旅行視作獲得新知的開始,而不是簡單旅行的結束。“萬名學生合肥工業游”活動為研學旅行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后,規模更大的研學旅行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在謹慎擔心和充滿期待之中,轟轟烈烈地鋪開。

目前,合肥市的研學旅行活動經過多年的探索,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不斷地拓展延伸,從春季的研學旅行到寒暑期的游學,從國內延伸到國際,從涵蓋傳統文化的國學之旅、紅色之旅、民俗文化之旅到凸顯本土特色的徽文化之旅、名人探訪之旅、名校勵志之旅等,已形成穩定良好的發展格局,成為合肥素質教育的“全國品牌”, 并且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試行)》,把研學旅行和“合肥工業游”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

二、完善機制,讓研學旅行落到實處

機制的完善對于推進研學旅行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多措并舉,務求落實。

1.建章立制

2008年底,合肥市制定了《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下文簡稱《條例》),這是我省首部關注中小學校園安全的地方性法規。《條例》首次明確并細化了學校應當承擔責任的11種情形和不承擔責任的8種情形,把學校從“無限連帶責任”中解脫出來,對集體出游活動起到積極的促成作用。 2011年初,合肥市教育局專門下發《關于在中小學生中全面開展強健體魄磨練意志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活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小學階段:每位學生至少參加1次為時1天的集體遠足活動。初中階段:每位學生參加1次長途拉練,進行2~3次應急演練和初一新生入學前軍訓。高中階段:每位學生參加1次集體遠足、體驗考察或研學旅行等活動,進行2~3次應急演練和高一新生入學前的軍訓。”2012年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全市中小學認真組織研學旅行、工業游等社會實踐活動”。

2013年初,合肥市教育局根據安徽省教育廳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方案》,確定合肥一中等4所市屬學校、合肥五十中等 23所縣市區學校為試點學校,同時要求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各試點學校結合區域實際、學校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試點方案。

為了建立研學旅行長效機制,2013年4月,合肥市教育局通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幾易其稿,制定了《關于開展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一方面鼓勵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研學旅行活動。2017年根據教育部等11部委《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及有關省市有P文件要求,結合合肥市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合肥工業游”活動。并且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試行),進一步深入開展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加強安全管理,推行研學旅行課程化、建立健全中小學階段研學旅行課程體系。提前做好活動主旨的教育,力求每位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目的參加活動。

2.明確職責

明確由合肥市教育局團委和學生事務管理中心負責該項活動的管理、監督和指導。要求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成立相應組織,明確專人負責,有計劃推進研學旅行活動。明確研學旅行經費由學校支持一部分,學生個人拿一部分,對于特困學生給予減免。

3.加強考核

為了督促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我們將此項活動納入對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之中。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高中階段,我們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活動結果納入學分管理體系并計入2~3學分;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活動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

三、嚴格管理,讓研學旅行安全有序

篇2

——為每位學生成為高素質勞動者奠基

天津市軍糧城中學是東麗區建校最早的學校。2006年被天津市教委批準為天津市歷史名校。2012年被天津市教委批準為首批特色高中實驗學校。“為每個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奠基”是軍糧城中學的辦學理念。讓學生走進學校學會做人,探求真知;走出學校自立自強,服務社會,成為合格的勞動者是我們教育的現實和理想追求。2016年高中課程改革拉來開帷幕,根據《天津市普通高中課程安排指導意見》以及《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指導綱要》我校整合現有資源為學生開設綜合實踐課程引導學生重組學科知識,在各種現實的情境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深入進行課程開發,通過活動張揚個性,實現學生獨具特色的全面發展和學校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

一、課題研究引領,借鑒優秀案例

我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課題申請立項,在教研教改的道路上不斷邁進。我校以劉佳佳老師為核心的教師團隊,申請并立項市級課題——《國際steam/stem教育發展現狀比較研究》,以課題的形式推動我校綜合實踐課程的探索,結合分析國內的發展狀況,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并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過程中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現課題已進行中期總結階段,并開始籌劃后期工作安排,探索跨學科綜合課程的構建。

二、開設拓展課程,豐富課程資源

為著力建設滿足師生主動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基于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和素質拓展課程開設現狀,帶領各學科、各學段教師組成學科課程開發團隊,開展學科課程開發實踐活動,開發適合我校學生發展、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科拓展課程,形成我校學科課程建設的豐富資源。我們對課程進行結構性整合,開設德育及生活性課程,興趣與素質拓展課程、專業與深度學習課程、健體怡情課程,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潛質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要。現開設課程共41個,并編寫講義、教案、制作課件,保證每一堂課開設有規有矩,真正滿足適應學生發展需要。學生得到了充分的才能展示,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我校為學生創建活動專用教室,如扎染教室、陶塑教室、3D打印、VR教室、數字博物館、云機房、機器人和無人機專用教室,陸續建立物理、化學創客實驗室。學生利用學校資源,不斷實踐探索,并取得無數令人驕傲的成績。例如學校無人機操作這些年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天津市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和天津市東麗區青少年無人機大賽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2017年中央電視臺對我校無人機課程開展進行了專題采訪,對我校利用無人機技術實現普通高中滲透職業教育這一做法提出了肯定。

三、緊貼高考要求、做好人生規劃

在中學階段引入職業生涯規劃是十分必要的,高考選課、填寫志愿可以被看作是學生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高中時代開始做職業生涯規劃是最適合的時間,因為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職業定位,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有很大關系。我校在2017級高一入學后就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編寫《軍糧城中學高中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課程建設方案》。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體驗生活,增長見聞

我校對新入學的學生進行封閉式的軍事訓練,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德育處和團委組織研學旅行,開展團隊活動,在各項活動中,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覺悟,做新時代的中學生。與此同時開展學生志愿者走進社區,走訪孤寡老人,送去溫暖,參加社區活動,利用節假日,在社區進行志愿服務。

開展新生入學軍訓活動,團隊教育活動

走進社區進行政策宣傳

我校志愿者服務走進困難老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