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使用方法范文
時間:2024-04-17 11:3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使用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縣域城鄉;社會保障卡應用;問題淺析
中圖分類號:D6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2-0-01
一、引言
2011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了《關于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的通知》,確定2011年至2012年為試點階段,2013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新發社保卡均采用融合金融功能的單一芯片,加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保證持卡人享有社保卡原有應用的同時,可以作為銀行卡使用,實現跨行業業務辦理的一卡通。對于社保行業,社保卡加載了金融功能之后,社保資金的結算可以借助銀行業遍布全國支付結算網絡,有利于流動人員跨地域結算,對縣域城鄉非流動就業人員在應用社保卡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社保卡發放和使用情況
以山西省高平市社保卡應用情況為例。2013年,全市參加各種社會保險32萬人,發放社會保障卡29.8萬張,發卡率為93%。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5萬人,發放社保卡4.8萬張,發卡率為96%;使用社保卡繳費的0.2萬人,使用率為4%;離退休人員 0.8萬人,發放社保卡0.7萬張,發卡率為87.5%;使用社保卡領取養老金0.25萬人,使用率為31%。參加農村養老保險27萬人,領取養老金 6.1萬人,使用社保卡繳費0.6萬人,使用率為2%;使用社保卡領取養老金0.4萬人,使用率為6.6%。參加職工醫療、工傷、生育共7.1萬人,發放社保卡6.8萬張,發卡率為96%;使用社保卡繳費0.2萬人,使用率為15%;使用社保卡支付醫療、工傷、生育的4萬人,使用率為15%。參加失業保險的2萬人,發放社保卡1.8萬張,發卡率為90%;使用社保卡支付的0.1萬人,使用率為5%。2013年在發放社保卡的同時進一步推進了社保卡的應用,從數據可以看出在持有社保卡群體當中,除了醫療、工傷、生育的支付統一要求使用社保卡,使用率達到56%外,使用社保卡進行繳費的使用率較低,職工養老為4%、農村養老為0.2%,醫療、工傷、生育為15%;養老金領取人員使用社保卡使用率也偏低,職工為31%,農村為6.6%。失業保險領取用卡率為5%。
三、問題和原因分析
1.存折結算優勢仍存,相當一部分人仍保持使用存折習慣
1.1對于持社保卡人員,銀行要求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養老金領取人員是一個特殊群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逐漸衰退,在激活社保卡時首先需要本人設置密碼,對于年齡較大的人員自己設置的密碼經常被遺忘,不能及時取到養老金;對于行動遲緩的人員,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當超過70秒未按系統提示及時操作,社保卡將會被吞進自動取款機,再找銀行負責人取卡就麻煩了。而使用存折的養老金領取人員,一般在柜臺上取款,銀行為方便他們領取一般都設置有初始密碼,對記憶力差的離退休人員不需要另外再設置密碼,可使用銀行設置的初始密碼,柜臺業務員可幫助他們方便領取,養老金領取人員只要保管好存折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對于年齡較大的養老金領取人員使用存折有柜臺業務員的幫助,感到省心方便。曾有部分年齡較大的離退休人員到社保經辦機構要求仍使用存折領取養老金,而拒絕使用社保卡。
1.2存折和社保卡相比,存折在什么時間存入多少、支出多少、利息結余多少、余額多少直觀明了,養老金領取人員使用社保卡要想看一下明細,還需要銀行配發一個對賬薄,對賬薄的使用仍需要到銀行指定的地點打印明細。
1.3對于臥床不起的養老金領取人員和醫療期不能親自到銀行領取的人員,使用社保卡結算,按銀行規定非本人領取不能支付。銀行要求的是“絕對安全”,而社保機構要求的是“便民服務”。他們原來使用存折領取時,經辦機構與合作銀行簽有服務協議,經社保機構核實后可由親屬代領。
1.4養老金領取結算受到習慣思維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相信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如對存折上的數字,他們相信,而對社保卡中的數據他們往往持懷疑態度。
2.社保卡“一卡通”的屬性要求與銀行的利益追求存在矛盾。社保卡要求“一卡多用、全國通用”,運行順暢,可由于各銀行之間存在利益上的分配問題,社保卡跨銀行支付結算需另支付手續費用,影響了養老金領取人員使用社保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使用社保卡之前,各經辦機構在選擇合作銀行時,充分考慮了合作銀行網點的多少、分布狀況、辦事效率、服務態度是否滿足方便領取的原則。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人員有6.1萬人,其中有5.8萬人分布在各鄉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確定合作銀行時就選擇了在各鄉鎮分布有網點的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社保卡發放后,城鎮職工社保卡合作銀行確定為工商銀行,工商銀行在城內有三個網點,鄉下無網點,但要求將結算戶開在工行;城鄉居民社保卡合作銀行確定為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在城內也只有三個網點,鄉下無網點,同樣要求將結算戶開在建行。原來的領取人員就需要跨行領取,另外支付費用,影響他們使用社保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對于城鄉居民持卡繳費,需要把錢預先存在社保卡上,當前他們一是沒有多余的資金可存,二是習慣將保險費直接交到鄉鎮代辦員手中,因而大量農民的社保卡就被閑置起來。
4.制卡、補卡速度慢。社保卡的制卡工作集中在省信息中心,由于空間上的限制,如果一旦丟失或損壞社保卡,從申報補卡到領取社保卡,需要的時間大約三個月,時間較長,會影響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領取。
5.社保卡一卡集中了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各項保險業務,包含金融等功能,應用越多,越方便使用,只需一卡就能滿足日常生活大部分需要,不需要攜帶各種證件和銀行卡,這是社保卡“一卡通”的最大優點。可一旦丟失損壞就需到各部門掛失,就會由“一卡通”變為“全不通”,日常購藥、刷卡消費也就停了,影響其他功能的使用。
6.社保卡的使用還受到持卡人文化素質、認識水平和社保卡應用環境的制約。如果持卡人是計算機操作人員或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員,他們就樂于使用社保卡。如果在坐公交、交電費水費、各大商場都設置有社保卡使用終端,那社保卡的應用就很快能得到廣泛使用。
7.社會保險業務信息系統發展滯后,目前除醫療保險使用社保卡在定點醫院、定點藥店查其基本信息和購藥外,養老、失業、就業等還沒有使用社保卡辦理登記、查詢、轉移等業務,社保卡的功能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影響了社保卡的推廣使用。
四、結語:推進社保卡應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應制定統一的政策或由中國人民銀行協調各銀行之間的關系,使社保卡跨行領取時不出手續費,不管人在哪里,社保卡持有者就會到就近銀行辦理結算,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卡通,這樣既方便社保卡的使用,又避免了社保卡集中在某一處辦理,引起個別銀行擁擠和各銀行業務苦樂不均狀況,從而均衡各銀行之間的業務負擔。
2.合作銀行要提高競爭力,需要在鄉鎮增加網點或ATM機,改善服務設施,提高辦事效率,改善服務態度。
3.制卡、補卡要及時,限時辦結。可探索在各地市社保信息中心設立制卡補卡點。筆者最近到某一商業銀行了解看到辦理銀聯卡時,只要申請者將身份證往大廳內一臺機器上一放,在銀行業務員指導下,不到兩分鐘時間卡就辦好了,社保卡的辦理應當借鑒這方面的技術和經驗。
4.推行使用社保卡應優先從年輕人開始或從新退休人員推廣使用,對以往退休人員習慣使用存折本領取的養老金人員要加以宣傳和引導。
5.各社保卡使用網點要張貼使用社保卡宣傳畫,簡單明了告訴持卡人使用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穩步推進社保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