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飲食習慣英語范文

時間:2023-04-02 01:4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的飲食習慣英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健康的飲食習慣英語

篇1

求度,幫助大家合理膳食,改善身體質量,預防疾病,達到提高健康體質和生活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食物;營養成分;營養素;飲食健康;合理膳食

中圖分類號 R1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81-0224-02

1 食物的營養成分

營養素是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是一類對人體生長有益的物質。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營養素有四十多種,大體可分為六大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為三大產能營養素,需求量最大;維生素和礦物質屬于微量營養素,卻是人體必不可少的;水則是生命之源,需求量大,與三大產能營養素并稱為常量營養素。近年,有學者也將膳食纖維列為第七大營養素。

這里主要討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1.1 碳水化合物

最基本的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可以供給能量,參與機體細胞和組織的構成,調節血糖。碳水化合物是機體能量最主要、最經濟的來源。我國人民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了60%~70%以上的能量,是人體能量的支柱、生命的燃料。

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植物性食物,如谷類、薯類、根莖類蔬菜、豆類、水果等。

1.2 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有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多數還含有硫和磷。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是22種氨基酸。這22種氨基酸中有8種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只能從外界獲取,稱為必需氨基酸。其余14種氨基酸則可以在人體中通過相互轉換滿足需求。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食物,如肉蛋奶。豆類及豆制品也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其中大豆含量最高。蛋白質不同于糖,不能在身體里儲存,因而每日一定量蛋白質的攝取就十分重要。人體所有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的參與。如果人體丟失了20%以上的蛋白質,生命活動就會停止。

1.3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的化學成分屬糖類,卻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也不能提供能量的復合碳水化合物。但這并無是說纖維素沒有價值,恰恰相反,它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意義,20世紀營養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就是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的意義。攝取適量的膳食纖維可以預防大腸疾病、癌癥、膽結石和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纖維素具有親水性,在腸道內起吸收水分的作用,從而能夠防止能量過剩,預防肥胖癥。

膳食纖維來源于植物性食物,如綠色蔬菜、水果、谷類、豆類、海藻、食用菌等。推薦攝入量為20~35克/天。一般來說,粗細雜糧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食用藻菌類,即可滿足膳食纖維的需要量

2 常見食物的營養素

中國人的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大致可分為八類:谷類、豆類及堅果類、蔬菜及水果類、乳類、肉類、蛋類、水產類、食用菌。以下主要介紹谷類,蔬果類及肉蛋奶類。

2.1 谷類

包括小麥、大米、玉米、高粱、小米等。在中國人的膳食中,60%~70%的熱量、50%左右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都由谷類物質提供,其中小麥和大米最常見。

谷類最主要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含70%以上,其中淀粉含量最高,利于人體吸收,利用率在90%以上,是最經濟的能量來源;其次是蛋白質,含量為8%~15%,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少,應與豆類和動物蛋白混食;谷物類中礦物質的含量約在1.5%~3.0%,大部分為很難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磷和鈣,谷物的脂類含量很少,約為2%,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

2.2 蔬菜及水果類

蔬菜和水果的蛋白質含量很少,脂類更少,但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蔬菜中最重要的營養素是礦物質和某些維生素。葉菜類,特別是綠葉蔬菜,如小白菜、油菜、雪里紅,薺菜等,所含的礦物質最為豐富。綠色蔬菜的含鐵量較多,但吸收率低,不及動物性食物補鐵效果好。

蔬菜中含有的主要維生素是VC、VB2、胡蘿卜素和葉酸。各種新鮮蔬菜都含有VC,苦瓜的VC含量較高。凡深綠色和橙黃色蔬菜都含有較豐富的胡蘿卜素,如胡蘿卜、紅薯、南瓜等。

水果的營養價值和蔬菜近似,含有大量水分、豐富的VC,較多的礦物質(如鈉、鉀、鎂),一定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芳香物質,同時還有一些有機酸和促進消化的酶,有利于健康。

2.3 肉類

肉類能提供蛋白質、脂類、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一般來說,瘦肉多含蛋白質,肥肉大部分是脂肪,心、肝、腎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膽固醇。

肉類的蛋白質含人類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屬于優質蛋白;肉類的脂類含量約在10%~30%之間,主要是甘油三酯和少量膽固醇,脂類以飽和脂肪酸為主,高血脂和動脈硬化患者應限制吃肥肉;肉類的礦物質多集中在內臟器官,是鐵和磷的良好來源;肉類也可以提供多種維生素,以B族維生素為主,其中肝臟中含有豐富的VA、VD,禽肉中含有豐富的VE。

2.4 蛋類

所有蛋類的營養價值基本一樣,其中70%為水分,13%~15%為蛋白質,11%~15%為脂類。蛋類的蛋白質是天然食物中最優質的蛋白質,富含必需氨基酸,而且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蛋類的脂類主要在蛋黃里,約占蛋黃總量的30%,卵磷脂和膽固醇的含量相對較高,蛋白內幾乎沒有脂肪;蛋類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含量也較高,但在人體的吸收不如肉類。蛋類中還含有較多的VA、VD、VB1、VB2,但不含VC;《本草綱目》上提到蛋清還有收斂的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篇2

一、“以人為本”、設計任務

任務型課堂教學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進行了變革,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現狀,給學生創設了語言交流的巨大空間,讓學生當家作主。教師在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貼切生活,只有教師盡量創造了較為真實的情境,才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興趣去學,去完成任務。同時我們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人為本,充分利用學生、教師本身和環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創造運用英語的機會。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重視體驗參與,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重視語言運用,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完成任務,使課堂語言活動近似于習得過程。例如,我在教學“Healthy eating habits”這一內容時,就讓每個學生寫出自己日常生活中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然后由小組內討論哪些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并要求給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的同學一些建議,這樣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且還讓他們自己認識到怎樣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同時同學之間也達成了一種相互幫助的情感態度。

任務型教學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學生在做事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學生自始至終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來學習語言,從而提高其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教師布置滿足學生社會生活需要的任務,讓學生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如在起始階段,為了使學生感受“English”。①為每一位學生取一個English Name。 ②要求學生Spell their names。 顯然,學生對這個新任務是不知所措,但在任務的驅動下,教師趁熱打鐵,為學生讀一遍26個字母,讓學生跟讀一遍,要求不懂得再挑出來,老師巡回,提供幫助。③要求學生Spell their own names。④Spell his/her friend’s names.這樣不同學生就有了不同的英文名字,就接觸不同的字母,學生在一節內基本掌握了26個字母的讀音且完成了target language: What’s your name? How do you spell it?等,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接受了English。通過各種任務的設計,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獲得了自信心與成就感。

二、創設情境,注重交際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教師在設計任務時依據學生的心理,設計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出發點,讓學生在近乎真實的交際活動中,通過完成生活中具體任務運用語言,引起學生的共鳴,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任務的設計要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語言情境,語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際的功能和規律,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那么任務的設計要提供給學習者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語言情境、語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際的功能和規律,使學習者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如在七年級英語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Reading一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游戲。

1. I like shopping.

2. I enjoy Beijing Opera

3. I like living in tall buildings.

4. I hope to live in the country----- Pu Tang.

5. I like western food .

在這一任務的設計中,任務貫穿始終,情景也貫穿始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英語.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語感的培養,使學生在任務設置的情景中,進行語言綜合能力的訓練,真實地使用他們掌握的語言知識和其它手段進行交流,以達到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英語任務型教學體現語言學習過程要實踐,要親身體驗,語言學習要通過學習者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新課程改革由于提倡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這使得課堂教學模式必須有一個較大的改變。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給英語教學創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環境,師生可以在平等、互助、愉悅中進行課堂教學。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對合作、小組合作等,以及運用調查、討論、競賽、采訪、實地考察等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UnitI Dream Homes時我們設計了3個問題:

1. Is Neil’s house the same as yours?

2. Does Neil have his own bedroom? What about you?

3. Why does Amy like the armchair in Neil’s house?

篇3

[關鍵詞] 健商 大學生管理 國慶大典

飲食與作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大典,令觀者個個動容。其中,受閱各方陣,以堅定豪邁的步伐、排山倒海的氣勢、巨龍臨空的雄姿,展示了我軍和各條戰線人民捍衛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大學生方隊也顯得十分威武雄壯,英姿颯爽。然而,現實中的許多大學生,卻是另一種情形,自稱為“宅男”和“宅女”的亞健康人群。

據調查,大學生中較普遍存在不良的飲食和作息習慣,而且年級越高發生率越高。這已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降低健商水準,為此急需加以探索和改進。

健商概念和健商文化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結果,是世界全球化在人類健康領域的體現。健商理念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保健哲學,健康是“1”,學歷、能力、才能等全是“0”,只有擁有了健康,能力和才能才會發揮作用。由于高校學分制,后勤社會化、宿舍公寓制,以及節假日的延長,大學生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社會、休閑娛樂的機會;同時它也是不良健商的土壤。

一、假日里的大學生不良飲食和作息習慣情況

我們對1058名大學生(其中620名男生,438名女生;大一327名,大二345名,大三386名)就雙休日大學生不良飲食和作息習慣情況作了調查,結果及分析如下:

1.假日大學生飲食情況分析

表1中可見,假日不吃早餐,不按時進餐者在男、女大學生中都有較高的發生率。男生暴食暴飲的比例明顯高于女生,女生吃零食高于男生。

2.假日不良作息情況調查

表2可見,不按時休息、熬夜、睡眠延長、不午休在男、女生中都有較高的發生率,尤其是男生熬夜,睡眠延長,不午休的比例顯著高于女生。

3.不同年級雙休日不良飲食和作息習慣情況分析

由圖2可知,隨著年級的增加,大學生不良飲食習慣和不良作息習慣發生率呈上升的趨勢。

二、不良飲食和不良作息習慣對健商的影響

1.學生暴食暴飲經常導致急性胃腸炎

部分學生經常利用休息日進行多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吃喝聚會。有些活動不僅造成了經濟上的浪費,還會使學生染上不良惡習,諸如過早飲酒、過度飲食等惡習。由于節假日暴飲暴食,不注意飲食習慣,攝取的高蛋白、高膽固醇及高糖份食物越來越多,導致急性胃腸炎。因此,不良飲食習慣,是危害大學生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

2.不良飲食會導致高血壓病及其它疾病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每月酒精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呈正相關。飲酒對心血管有興奮作用,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促使血流加快血壓升高。酒精還能使酯溶能力下降,凝血因子活性升高及血小板異常。

我國前瞻性研究資料顯示,吸煙比不吸煙者腦卒中的發病危險增加90%,冠心病的發病危險增加2.2倍,癌癥死亡增加45%,總死亡率增加21%,充分說明吸煙的危害。吸煙可使血漿總膽固醇升高,纖維蛋白元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此外,香煙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收縮小動脈使周圍阻力升高,血壓升高。研究表明,被動吸煙與主動吸煙一樣會影響健康。

3.睡眠不足或睡眠缺失可影響中樞神經等系統的功能

睡眠不好外在表現為:無精打采;面色灰黃;頭腦發昏;皺紋、色斑多,脫發,老得快。睡眠不好內在表現為:細胞老化;抵抗力差;神經緊張;心煩意亂、甚至喪失理智。

據季紅光等人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眠缺失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甚至患精神疾病。

三、對策

身心健康是每個人最值得擁有的財富。正如智商、情商一樣,健商也是個人的特征之一。但它與智商的成因不同,它并不主要由先天因素決定,它可以通過后天教育改善,通過意志力和情感智力的作用來提高。一旦健商提高了,就有能力改善自己健康狀況、精神狀態,繼而優化自己生命質量。

1.加強對學生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

針對學生的不良飲食和作息習慣,要加強對學生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使之明確不良飲食和作息

習慣給健康帶來的危害。國內外經驗證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改變不良生活行為的有效途徑。

制訂科學性通俗性的健康教育題材,校區干預方式采用個全咨詢指導為主,適當利用大眾傳媒和小型座談會,使干預措施有效實施。

2.正確引導,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喜聞樂見活動

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應用自己的愛心、情感的投資,縮小師生之間的時空距離,消除師生間的心理隔閡,使學生喜歡你、依賴你,他會愛屋及烏,最后發展到喜歡學習文化科學。

有的學校盡量多開一些選修課,這無疑是減少學生閑散時間的一個方法,但學生不一定買帳。應多開展一些與專業有關的參觀、實踐活動,多開展一些學生社團活動。把學生渴望成才的內在要求與學校的德育培養目標更有機的結合起來,把教育、管理服務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克服學生的不良飲食和作息習慣,又起到了在智育素質、德育素質(包括品質、團隊精神等)方面的提高,還有利于實踐、創新素質的全面提升。

3.學生管理工作重心必須下移,把學生宿舍作為工作的主要陳地和突破口

重視環境育人的職能和作用,可以彌補學分制所形成的松散的班級、參差的選課給管理帶來的不便。學生宿舍是學生交流思想動態的地方,班主任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深入宿舍是最好的途徑。

大學生由于社會經驗不夠豐富,獨立思維不夠成熟,情緒易受他人影響,認識問題有片面性。若放松宿舍管理,宿舍就會成為起哄賭博、酗酒、不按時就寢,留宿異性等各類違紀現象滋生的溫床。因此,針對那些有不良飲食和作息習慣,又影響他人的學生,必須加強紀律約束,使之徹底改變不良習慣。

參考文獻:

[1]周一輝.如東縣高血壓游行現狀調查.職業與健康,2002,18(2):90-91.

[2]林茵,王敏達,龔幼龍等.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評價.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8,(7):258.

[3]季紅光,張麟,王海明.24小時睡眠剝奪對主觀疲勞程度和心理運動能力的影.

篇4

一、高考英語作文寫作技巧

第一步:審題---考慮 ①體裁 ②時態 ③人稱 ④要點 第二步:草擬提綱—簡單列出要點句的關鍵詞語或句型

第三步:擴展成句---連句成篇---合理發揮注意前后連貫,適當使用過渡詞 第四步:檢查修改—主要檢查語法及粗心錯誤,注意書寫規范,卷面整潔(同時注意:文章結尾要精彩,可適當使用一些表示情感因素的句式使文章更自然、得體)

二、高考英語滿分作文具備五個特點

1.外在美

優秀的書面表達猶如一件藝術品,書寫清楚,字母大小勻稱,單詞間距適當,沒有明顯修改痕跡。2.結構美

有合理的段落層次,條理清晰。每一段落要有一個主題句和幾個支撐句。通常使用三段式:主題段提出問題或論點,發展段圍繞主題討論、列出論據,結尾段得出結論。 3.詞匯美

運用高級詞匯對提高書面表達的"檔次"和得分至關重要。可使用一些生動、具體、形象的詞語,名人名言或諺語,并且要運用得準確得體。注意句式變換,避免句式單一。 4.句式美

適當運用一些并列句或復合句,使句式靈活多變。主動句與被動句交替使用,分詞(短語)及with復合結構結合使用,使得文章句子結構緊湊,描述形象生動,為文章增色。 5.銜接美

段落之間要使用適當的過渡語;句子之間使用邏輯性合理的銜接詞,使文章結構緊湊、自然流暢。

三、 寫作中常用過渡詞

恰當地使用過渡詞可避免結構松散,層次不明,表意不清等,使文章條理清楚,文字連貫流暢。遞進型:besides,what’s more,let alone,worse still,moreover,even,furthermore; 轉折型:however,but,yet,although,otherwise,instead,on the contrary; 列舉型:to begin with...then...furthermore…finally,

To start with …next…in addition …finallyFirstly…besides…..last but not least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適用于兩點)

舉例型: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that is,like,take...for example;

順序型:first...next...and then...finally,first...then...after that...finally;

因果型:because (of),since,therefore,as a result,thanks to,thus,due to; 總結型:in conclusion,in a word,to sum up,in short,on the whole; 見解型:in my opinion,personally speaking,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四:句式演練

翻譯句子

1. 無可否認,空氣污染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政府應該采取有力措施來解決它。

2. 正如那句老話: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會變傻。事實上,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到學習上 并不健康,學生應該抽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3. 他做完練習后,便出去了。

4. 40%的同學認為應收門票,但票價不宜高。

五、英語寫作常用諺語

1.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會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2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蘋果,不用請醫生 3.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實勝于雄辯。 4.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 5.Time flies. 時光易逝。

6. Time is money. 一寸光陰一寸金。

7.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歲月無情;歲月易逝;歲月不待人。 8.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 9.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10 W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11.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2.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凡事皆有好壞。 13.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六、英語寫作中常用句式 1.表示原因

1)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2).3)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4)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2.表示好處

1)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2)It does us a lot of good.3)It benefits us quite a lot.4)It is beneficial to us.

5)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3.表示壞處

1)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2)It does us much harm.3)It is harmful to us.4.表示變化

1)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2)A great change will certainly be produced in the world’s communications.3)The computer has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s in education.5. 表示事實、現狀

1)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2)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3)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4)This is a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6表示數量

1)It has increased(decreased)from...to...

2)The population in this city has now increased (decreased)to 800,000.

3)The output of July in this factory increased by 15% compared with that of January.7.表示看法

1)People have(take,adopt,assume)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th.2)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problem.3)People take different views of(on)the question.4)Some people believe that...Others argue that...8.表示結論

1)In short,it can be said that ...

2)It may be briefly summed up as follows.

3)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

七、高考英語作文熱點詞

話題一:中學生的愛好與興趣

Spare time (業余時間), favorite (最喜歡的) interest (興趣)hobby (愛好)read novels (讀小說) play football/basketball (踢足球/打籃球)surf the internet (上網)chat online (在線聊天)play games (玩游戲), collect stamps (集郵)make e-friends (交網友)climb mountains (爬山) enjoy popular music (喜歡流行音樂), be interested in (對…感興趣)develop an interest in (在…方面發展興趣) be fond of (喜歡…), be keen on (喜歡…), have a taste in (對…有興趣)等 話題二:創建和諧社會

harmonious (和諧的)friendly (友好的)civilized (文明的)honest (真誠的)credible (誠信的) be public-spirited (有公德心的) balanced (平衡的)be in order (有序的)peaceful (和平的)live in harmony (生活和諧)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續發展)help each ether (互助)care for each other (互相關心)have deep love for (熱愛)be concerned with (關心)build (創建)cherish (珍惜)take an active part in (積極參與),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moral (講究社會公德)protect the environment (保護環境)save energy (節省能源) 話題三:招聘與求職

employ (雇傭)look for (尋找) full-time (全職的)part-time (兼職的)well-paid (薪水高的)be paid by the hour (按小時發工資)requirement (要求)résumé (個人履歷) subjects (課程)working experience (工作經歷), qualification (合格證明present address (現在通訊地址)apply for (申請…) graduate from (畢業于)major in (以…為專業)degree (學位)scholarship (獎學金)good grades (良好的成績)hobby (愛好) favorite (最喜歡的)be skilled in (在…方面熟練)be good at (擅長…)experienced (有經驗的)confident (自信的)English and computer ability (英語和計算機能力)

話題四:中學生的健康問題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身體與精神狀態)strong (強壯的) (un)healthy (不健康/健康的), overweight/fat (肥胖的)thin (瘦的)near/short-sighted (近視的)mentally unhealthy (精神不健全的), normal (正常的) energetic (精力旺盛的)unhealthy eating habit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eat much junk food (吃太多的垃圾食品)stay/keep healthy/fit (保持健康)build up one’s body/ improve one’s health(強身健體)enough sleep (充足的睡眠)take regular exercise (進行有規律的運動)proper diet (合理的飲食)good living habits (良好的生活習慣)lose weight (減肥)

remove heavy burdens (減輕負擔) be good for/do good to (對…有益處) nutrition (營養)go on diet (節食)form a … eating habit (養成一個…的飲食習慣)Breathe in as much fresh air等

話題五:環境保護

pollute(污染)throw waste about(亂扔垃圾)protect the environment (保護環境)send out smoke and poisonous gases into the air(散發出煙和有毒氣體)cut down trees (砍伐樹木) pour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s(把廢水注入河流) form good habits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養成良好的習慣來保護環境)take a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rare animals (采取積極措施保護稀有動物)take good care of our forests(關心我們的森林) plant more tre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多植來改善環境) 話題六:校園文明與安全問題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 (學校規章制度)obey (遵守)observe (遵守) behave well (表現良好)be neatly dressed (穿戴整潔)respect one’s teachers and parents (尊敬師長)be on time (準時)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保持環境干凈) civilized (文明的) break the rules (違反規章制度)discipline (紀律)spit (吐痰),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亂扔垃圾)cheat in the exam (考試作弊)get in line (插隊)fight with sb. (與…打架)punish sb. for(因…處罰某人) 等 話題七:友誼

get to know sb.(認識某人) know sb. really well(熟知某人) make friends with sb (和某人交朋友)a strong personality (一個很強的個性)personal matters (隱私) friendship (友誼)friendly (友好的) a close friend (一個親密的朋友)trust each other (相互信任) precious (珍貴的)worthy (有價值的) understanding (通情達理的), share…with sb. (與…分享…)be loyal to (對…忠誠)keep in touch with sb. (與…保持聯系)keep company with sb. (和…結交)stay best friends with sb. (和…保持很好的友誼)

八、高考英語作文及范文賞析

(2011年)假定你是李華,正在一所英國學校學習暑期課程,遇到一些困難,希望得到學校輔導中心(Learning Center)的幫助。根據學校規定,你需書面預約,請按下列要點寫一封信: 1.本人簡介; 2.求助內容; 3.約定時間;

4.你的聯系方式(Email:lihua@1236.com;Phone:12345678)。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3.結束語已為你寫好。

I’m Li Hua,a Chinese student taking summer courses in your university.I’m writing to ask for help.I came here last month and found my courses interesting.But I have some difficulties with note-taking and I have no idea of how to use the library.I was told the Learning Center provides help for students and I’m anxious to get help from you.I have no class on Tuesday mornings and Friday afternoons.Please let me know which day is OK with you.You may email or phone me.Here are my email address and phone number:lihua@1236.com;12345678.

(2012)假定你是李華,從互聯網((the Internet)上得知一個國際中學生組織將在新加坡 (Singapore)舉辦夏令營,歡迎各國學生參加。請寫一封電子郵件申請參加。內容主要包括:

1.自我介紹(包括英語能力);

2.參加意圖(介紹中國、了解其他國家);

3.希望獲準。 注意:

1.數100左右;

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3.郵件開頭和結尾已為你寫好. Dear Sir or Madam,

篇5

【關鍵詞】中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小組合作學習;閱讀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策略。它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英語學習者掌握語言知識、獲取信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本文以課例形式,探索如何在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例為現行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外研版)第二冊Unit1Foodforthought的閱讀部分。該單元的主題語境是多元飲食文化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從介紹不同國家的代表性食物開始,本單元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世界美食和世界各地的餐桌禮儀,豐富學生對飲食文化的認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關系,最終達成對多元飲食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并且反思和改進自己的飲食習慣。單元的Startingout部分讓學生初步了解了不同國家的代表性食物及其英文表達,激發了學生對話題的興趣。本課例基于單元的第二部分Understandingideas,文章的標題是“AChildofTwoCuisines”,文章講述了一個中英跨國家庭的飲食故事。本堂課以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黑暗料理”為導入,引導學生對課文標題的理解,并通過閱讀,探討文章的主旨大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究單元主題意義。

(二)學生分析

本課例的教學對象是進入高中學習兩個多月的學生。經過小學、初中等階段的學習,他們已具有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能主動做好課前預習并參與教學討論和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因此,背景知識及課文表層理解等任務交由學生課前完成。經過半學期的訓練,學生對學習小組的建設和合作學習有了較為廣泛的認同。

(三)學習目標

1.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準確理解和闡述標題的含義;2.精讀課文,快速找出文章中表達對食物觀點的句子,梳理細節;3.引導學生了解中英飲食差異,增強跨文化意識,加深對單元主題的認知。

(四)教學設計思路

1.課前先學課前先學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通過課前查閱相關文獻和預習課文,學生對飲食文化的多樣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理解文本表層意義,為課堂深入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打下基礎。2.深層次理解課文教師引領學生深層次閱讀課文,理解人物飲食習慣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飲食的差異,了解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培養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同時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3.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重在目標語言輸出。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和思想表達,教師要給予學生話題選擇的空間,在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合作精神。4.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想象力,使學生體驗特定情境中的人物關系、內心活動、對白情緒等。它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又是及時運用和鞏固目標語言、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二、教學設計及意圖

(一)課前先學———先學先行,課堂鋪墊

學生課前“先學先行”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圍繞相關教學環節的要求,在上課前一天,教師編制“預學案”并發到學生手中,要求學生自學課文,完成相關預學任務。Task1Listthefoodyouhaveeverydayandthinkaboutthisquestion:cantheyprovideyouwithenoughnutrients?Task2Readthetextfastand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s:1.WhatisMum'sfavoritefood?Why?2.WhatisDadgoodatintermsofcooking?3.Whatdo“I”thinkofstinkytofu?4.Whydo“I”feelathomewithfoodfrombothcultures?設計意圖:作為先學任務,Task2是對學生是否理解課文表層意義的檢測,它既是課堂合作學習和討論的基礎,也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保證,因此是“硬”任務。Task1讓學生列出日常的飲食并思考它們為我們提供的營養,為培養學生健康飲食意識打下基礎。

(二)課堂實踐———任務導向

1.問題反饋,課堂鋪墊課堂教學從檢查學生先學情況,即問題反饋開始。本節課的導入是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黑暗料理”,幫助學生熟悉話題,為深入理解課鋪墊。2.任務引領,深層次理解課文Task3Whatdoesthetitle“AChildofTwoCuisines”mean?Explainitinyourownwords.Task4Readthetextagainandwritedownthemainideaofthepassage.(inacompletesentence,notmorethan25words).Task5Whatdoesthesentence“MumandIjusthavetofindawaytogethimintothekitchen!”(inparagraph4)mean?Task6Choose5wordstodescribethecontentofthepassage.Tips:Readthepassagecarefullyandaccomplishthetasksabove.Firstyouareaskedtoaccomplishthetasksindividually.Afterthatinyourgroupdiscussthemandthenchooseoneofthefourtasks,writedownyouransweronasheet,andgetreadytoshowitinclass.設計意圖:首先要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四個閱讀任務,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和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以上四個任務的設計對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任務4不僅要求學生真正讀懂文章,還要運用精練的語言規范地表達出來,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了較高的要求。任務5考查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文本意義的能力。任務6要求學生選擇5個詞來描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有利于培養學生概括主題的能力和以“文本”為“本”的閱讀能力。學生可用foodculture,congruence,shock,conflict,identity等詞來對文本意義進行提煉和概括。四個閱讀任務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在學生個體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討論相關問題,形成一致意見,并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將其討論結果寫出來以方便展示。一方面囿于時間關系,學生不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將四個問題的答案完整地表述出來;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解釋等組內分享活動,在較短的時間內要達成一致意見,并集集體之智慧,用規范的語言將問題的答案表達出來,這既是集體智慧的體現,也是培養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有效途徑。課堂實踐表明,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大多數小組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合乎情理的答案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3.角色扮演,目標語言運用Task7Supposetheauthor,togetherwithhisMumandDad,ishavingahotpotinChengdu,makeupaplayandthenactitoutinclass.Tips:Sinceyou'llmakeupaplayandactitout,youmustfirstassigntheroles(thecharacters)inyourgroups—Mum,Dad,and“I”andalsoanarrator…Youmustdecidewhichroleyoucanplaywellfirst,andthenassigntherolesproperly.Thinkaboutwhatisessentialforagoodshowandrefertothepassageyouarelearning!設計意圖:英語角色表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想象力,使學生體驗特定情境中的人物關系、內心活動、對白的情緒,捕捉對白的語氣、語調、語流等。富有情感的惟妙惟肖的表演,既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又能及時運用和鞏固目標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較為常用。同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擔當,又要顧全大局,該謙讓時得謙讓,為每一位小組成員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這種小組成員間的擔當與謙讓,分工與合作對學生學會做人做事,成為文明素養高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具有潛在的影響。

(三)課后拓展,鞏固提升

Task8Prepareashortstoryaboutfoodcultureconflictandshowitinyourgroupanddecidewhichoneisthebest.Tips:Foodcultureconflicthappensfrequently.Notonlydoesithappenbetweenresidentslivingindifferentareas,butitalsohappensamongdifferentpeopleslivinginasametown.Italsohappensamongdifferentages.Whenpreparingyourstory,trytocreatea“Hint”,usingwhatyou'velearnedinthisunit,includingthewordsandexpressions.設計意圖:本單元的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討論和活動空間,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參與任務設計,培養其學習興趣和合作精神。從學生熟悉的話題“飲食文化沖突”談起,讓他們有話可說。同時讓他們運用所學知識,既鞏固課堂所學,又增進對飲食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并評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評價能力,在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同時提升其學習能力。

三、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與實踐

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效的關鍵是設計出合理的任務。任務設計要能激發每一個小組成員參與活動的熱情,使他們能運用已學的語言,做到人人有話可說。其中話題的選擇和認知復雜度的確定是任務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學習小組的組建可根據班情進行,每組5~7人。組建時要考慮學生的性別、個性特點、學科成績等因素,小組建成后要對小組進行定時的考核和獎勵,同時強化對學習小組的組織和管理。課堂管理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首要因素。管理包含以下內容:(1)程序,即不僅要告訴學生做什么,還要告訴他們怎樣做。在布置任務時,要給出相應的建議和要求。(2)慣例,即反復操作形成的程序和做法。合作學習小組建設之初,要明確要求各小組選出一名組長,由組長組織本小組的相關討論,并代表本組做匯報發言。組長發言時要使用規范的語言(開學初培訓)。組長可每兩周輪換一次,擔任組長的順序由組員自己確定。這樣不僅每個小組成員都能有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角色的變化也能教會他們學會合作、相互支持。在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時,教師要進行監督和干預,適時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并根據需要調整任務,提供必要的幫助等。最后,適時的反饋既是學習小組成功運行的動力,也是小組建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反饋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是口頭表揚和評價,也可將小組的表現進行量化,即新學期開始就告訴學生小組評分的標準和獎勵的原則,每節課結束時對各學習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每周末將本周各學習小組的表現積分公布張貼在班級公示欄,每五周匯總學習小組的表現并評選出優秀的學習小組進行獎勵等。實踐表明,以上這些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習小組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閱讀文本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載體,閱讀教學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張獻臣,2018)。素養是無法通過機械應試途徑得到培養的,應通過大量有針對性的語言實踐來提高(夏谷鳴,2018)。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能否組建高效的學習小組是此舉成敗的關鍵。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它既涉及任務設計、小組構成等因素,也涉及學生合作的技巧、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教師監督和干預的技巧以及反饋的技巧等因素。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關媛.初高中銜接階段閱讀教學中學習策略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2).

[2]傅端屏.外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及成功的要素[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9).

[3]周大明.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RISE教學模式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0).

[4]李冬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4).

[5]黃麗燕.策略指導促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5).

[6]張素蘭,李景龍.合學教育:突破合作學習的5大瓶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7]張獻臣.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6).

[8]林曉瑩.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1).

篇6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英語課堂教學

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多層次、多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作用的復雜而又細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性,是英語教師應該和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可以創造“圖、文、聲、像”的一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又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啟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其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

一多媒體教學直觀新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圖文聲形等人體感知的強烈沖擊比黑底白字的板書更加生動直觀。對于一些很難用語言形容,又難以想象的問題,可以利用多媒體真實地展示出來,這樣就加強了學生的認知理解。例如,在教授高一英語第十三單元時,有學到關于一些健康食物和垃圾食物詞匯的學習。教師就按肉類、海產類、蔬果類來進行分類,并且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了各類常見食品,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表象,其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化抽象為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加深了學生對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區分。之后又在電腦上展示給學生一些富有深意的圖片,讓學生從飲食與健康的角度,各抒己見,自由討論圖中所反映的現實意義,并且讓學生列舉關于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和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的建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實現語言技能的綜合,擴展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它可以較為真實地模擬語言環境,充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各種技能。例如:在學習Ihaveadream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虛擬一個演說環境,要求學生進行限時演講。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在有限的時間突出教學重點,增加練習數量,有時甚至可以實現對單元的整體重難點的教學;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利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地增添相關背景知識或者拓展性知識,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課文,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多媒體教學強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英語的特點之一就是語言的抽象性,我們在教學中總會遇到些難以用語言進行表達的內容,如此下去,教師不能很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若能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把不易觀察到的事實、知識、現象展現到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通過感知學習、掌握和運用知識,對突破教學難點,啟迪學生思維,節約課堂時間,集中人力資源,實現教學共享,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多媒體教學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以教材為基礎,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綜合掌握和運用語言,再者記憶能力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用一些動感的、色彩鮮明的、與英語有關的一切信息可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多媒體的大容量、信息豐富、趣味性強和效率高的優點,又促進了學生積極地思考,主動地參與語言交流與實踐。各種多媒體技術與資源的整合運用,有助于創設一個智能化的教學系統和教學環境,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地探究知識轉變。

總之,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找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佳切入點,注重多媒體內容和課程內容的一致性,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落實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習慣直接以英語進行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并為實現用英語交流打下基礎,這樣才實現了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去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篇7

選題是看你的擅長和興趣點的,以下選題為參考選題。大家可以對某一選題進行調整,也可以自定題目。

  

1、早教機構0-3歲嬰兒教育活動問題與對策研究   

2、試論傳統游戲(或玩具)的教育價值  

3、 陳鶴琴或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啟示研究   

4、試論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5、小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調查研究  

6、自由游戲中教師參與及指導情況的調查研究  

7、幼教機構兒童意外傷害事故的調查研究  

8、論幼兒感官教育的重要價值及途徑  

9、淺談游戲在幼兒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0、試論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  

11、托幼機構“特色教育”的調查研究  

12、現階段某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調查研究  

13、現階段某地區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  

14、論幼兒園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與研究  

15、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  

16、某地區民辦學前教育機構近年來發展的調查研究  

17、試論幼兒母語習得對學習英語的思考  

18、農村地區幼兒家長教育觀念的現狀調查研究  

19、試論幼兒教師的暗示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20、幼兒欺負行為及其干預策略的研究  

21、學前兒童性教育實施現狀、滯后原因以及對策研究  

22、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23、淺談多謀體課件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作用  

24、幼兒“告狀”行為的研究及其指導策略  

25、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穩定性的對策研究  

26、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對策研究  

27、小班幼兒常規教育研究  

28、試論提高幼師生職業道德素養的途徑  

29、動畫片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研究  

30、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的方法與途徑研究  

31、關于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教育研究  

32、試論幼兒教師的語言對幼兒行為的影響  

33、芻議園長非權力性影響力與幼兒園和諧管理  

34、農村嬰兒家庭教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35、幼兒責任心發展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36、試論家庭氛圍對幼兒個性發展的影響  

37、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策略研究  

38、試論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途徑  

39、幼兒園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方法研究  

篇8

一、科學創設教學目標,逐步展開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顧名思義,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預期達到的學習效果或標準。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不H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起點,并且將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最終也會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歸宿。而所謂的單元教學目標,即教師在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基于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以逐層推進的方式對各獨立單元設定教學目標的過程。

如,在進行《Food and drinks》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合理設置單元教學目標。如該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為英語詞匯、句型的學習以及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此,教師在課程教學初期便可以in the restaurant為主題,組織學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服務生與顧客,在“點菜”過程中學習相關詞匯,操練What do you have for dinner?I have…等句式,為之后的教學埋下“伏筆”。然后,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以at home為主題,并以記者采訪的形式,組織學生繼續學習What did you have for…?I had…等新句型。

在第三、第四課時則鞏固之前所學的英語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準確區別健康與不健康的食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有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從而有效保證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合理設計教學內容,保障知識的系統性

針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注意“教什么”或讓學生“學什么”。然而,在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教學個案”的研究,而未能完整地把握整個單元,致使教師常常在第一課時結束后便不知道第二課時該干什么,這無疑是割裂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也只能學到片面的知識內容,無法對單元英語知識內容形成完整體系。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印象只會越來越模糊。而基于單元整體設計的英語教學,主要是由學生學習語言的整體性與應用性為出發點,革新了傳統片面注重詞句教學的教學方式,并合理地將學生學習語言的情感體驗與整體認知作為整個課堂的教學重點。同時,對各單元主體進行了針對性的劃分,從而保證了每一課時既有其側重點,又能夠保證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因此,這便需要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便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水平。

例如,在進行《School subject》這一單元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即以Jack' s favorite day為主題,將look and say, look and learn和say and act等內容圍繞主題進行一定的再構,之后每一課時,雖有其不同的側重點,但都與主題密切相關,逐漸讓英語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規律,明確學生的學習重點并加以鞏固,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三、緊扣單元主題,活化學生創新思維

英語既是一門語言,也是小學生思維碰撞的重要場所之一。因此,以單元主體教學的方式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便不能孤立地思考英語教學文章,而是應設計基于單元整體的語篇、情境,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從而活化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積極思考引發學生思維碰撞的方式。通常情況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都是向學生提出一定的話題,而話題的質量關系到能否激發學生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在進行小學英語“6B Units The seasons”的相關內容教學時,該單元的主要學習任務是要讓學生掌握sunny,windy,warm,cool,cold等與天氣有關的詞匯,并能熟練運用What season do you likes?What's the weather like...?等句式。對此,教師在話題設計時,便可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利用來自實際生活的話題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保證該話題有利于學生融會貫通地運用知識,讓學生有話可說,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交際能力。

四、緊扣單元主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突出單元整體性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想達到應有的效果,便必須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學習語言的整體性與應用型,摒棄傳統教學模式,如此才能將小學英語教學逐步推向應用性。此外,小學英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學生與英語語言學習之間的情感交流,如此才能保證教學效果。

圍繞單元主體整體的教學設計,首先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還要明確單課的教學目標、內容與方法,如此才能幫助學生理清單元整體與各板塊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材研讀的把關工作,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使其能真正掌握單元主題與各單課話題之間的關系,為之后的學習做好鋪墊;其次,關注文本的再構,語言單元整體教學并非是將各板塊簡單拼湊到一起,而是應以學生為主體,將單元主體與單課話題進行再梳理與優化,以做足充分的前續性準備,為之后構建“主體―話題”式的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做好鋪墊。

五、結語

篇9

關鍵詞: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17-02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是研究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關系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的一門學科,是預防醫學的重要課程之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相關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我國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的頻頻曝光,人們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也越來越重視。

然而,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醫學院校的非預防醫學專業(包括臨床醫學專業、生物醫學專業、醫學檢驗專業、護理專業等)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臨床工作,其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的知曉水平、態度、行為將對身邊的朋友和病人產生重要影響,他們卻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效果不理想,令人擔憂。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個方面:①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重視程度不夠。多數非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認為只要學好英語和相關專業課就行了,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是預防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與自己今后的工作關系不大,沒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②教學內容比較多,安排的課時相對又少,導致老師講授、學生學習都難以突出重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課程內容必須改革;③課程內容的教學順序需要調整,先介紹人們每天都接觸到的各類食物的營養,而將比較枯燥的營養素部分內容結合到食物營養價值部分講解;④教學方法必須改革,采用傳統的理論講授難以激發非預防醫學專業學員學習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興趣,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采用結合案例、注重實用性、強化技能培訓的互動式教學,以激發學員的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針對上述情況,談談我們對非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改革的體會。

1.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開課前組織師生見面會,讓學員認識到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食物資源的日益豐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相關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嚴重威脅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學研究表明,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有關。而且,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讓人們感覺“食”面埋伏,常常談食色變。疾病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是提高居民健康的最佳服務模式,目前在醫療模式由“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的趨勢下,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每一位醫務工作者都應樹立“大衛生、大防疫”的預防醫學整體觀念。因此,使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非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全面掌握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相關知識,更好的服務于醫療衛生事業顯得尤為重要,他們不僅要學會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還要學會如何預防。現在很多病人在醫生開完藥過后都會問:“我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或者“哪些食物對我的康復有益呢?”然而多數醫生由于營養學知識的匱乏而不知道如何回答。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不僅能在臨床工作實踐中有很好的實用性,而且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怎樣把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應用于疾病治療和疾病預防當中,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準確、全面地學習掌握本學科的有關知識,從而更好地服務他人甚至患者。

2.課程內容的改革

近年來,“營養”和“食品安全”成為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處于敏感、新潮、時尚前沿的大學生們對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充滿了渴望,對這門課程也充滿期待,經常希望評價一下自己或親人的膳食是否合理,有的也想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來控制自己的體重或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等等,他們大多是在充滿期待中來學習這門課程的,這和幾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在我們對大學生的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的問卷調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為了適應目前的這種狀況,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應該更加符合他們的心理,不至于使他們滿懷希望而來,經受最初幾節枯燥的理論灌輸后對該門課程失去學習興趣,為此必須針對非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課程內容進行改革。

目前的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專業主要以培養研究生為主,在部分院校招收有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專業本科生。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主要在預防醫學本科專業開設,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營養學和食品衛生學,課程內容的設置依次為營養學基礎或基礎營養學、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特殊人群營養、營養與相關疾病以及合理營養,食品衛生學的內容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預防、食物中毒及預防、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這樣的課程內容安排和順序設置對預防醫學本科教育是必需的。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等)學生學習的預防醫學課程中包含部分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內容,他們的教學時數為10學時至20學時,時間相對較少。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營養學基礎或基礎營養學、合理營養、食品污染及其預防、食物中毒及預防,不僅重點不突出,還恰恰忽略了實用性最強、學生最感興趣的食物營養、營養與疾病等部分內容。建議重點講授食物營養與人類健康、營養與疾病,食品污染及其預防可以少講甚至自學。

3.調整課程內容的教學順序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學習之前,對營養素的概念比較模糊,因此一開始就給學生講營養學基礎似乎基礎性、理論性太強,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感覺就是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既枯燥難學還不實用。

認知學習理論指出,是在頭腦中形成認知地圖,即形成認知結構的結果。認知結構在學習過程中用來同化新知識,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安排上符合這個規律,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能夠聯系以往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逐步由已知引申到未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識。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第一堂課常常講營養素,而營養素是專業性非常強的概念,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很少接觸。食物則是人人都知道的東西,所以由食物講起,逐漸過渡到營養素等,才符合認知學習理論的要求,可以具體化教學內容,使營養學課堂從一開始就聯系實際,內容生動,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逐漸進入營養學的理念中,避免因基礎內容的枯燥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降低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教師課堂講授的效果。國外的優秀教材《Nutrition:ConceptsandControversies》也是首先介紹食物選擇和人類健康這類比較感性的知識。

4.教學方法的改革

非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內容多,學時少,加上學生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激發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學習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濃厚興趣,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聯系日常生活、結合臨床案例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展開;可以結合當前老百姓中流傳的一些有爭議的觀點(如牛奶有害論、食物相克等)組織學生辯論;也可以讓學生分析自己、同學或朋友的營養狀況,看看各種營養素攝入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恰當,從而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還可以鼓勵學生去指導親人、朋友的飲食習慣,使之達到科學營養和合理膳食,促進健康等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同時感受到其實用性,既牢固掌握了基礎理論知識,又訓練了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基本技能。

總之,為了提高非預防醫學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教學效果,在學員方面,要認識到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在教師方面,需要優化教學內容,調整課程內容的教學順序,改革教學方法。

作者:張乾勇等

參考文獻 

[1]周永,韋娜. 提高《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5):778. 

[2]張乾勇,陳明亮. 軍醫大學本科生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的問卷調查[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22):3408-3409. 

篇10

關鍵詞:動態教學理念; 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42-001

一、引言

《牛津初中英語》每個單元包含了9個部分,其中Integrated skills將聽說讀寫糅合在一起進行綜合操練,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個部分中的聽力教學仍停留在按部就班地聽材料,對答案這個層面上,學生的聽說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然而,在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學不僅為了讓學生獲得有關英語語言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胡慶芳,2008)。綜合技能這一課型的設置正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我國現實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也是聽前,聽中,聽后三分法。教師花費大部分時間組織學生熟悉話題,導入生詞,幫助學生理解內容,但是聽后這一環節往往被忽略,學生在獲得input 后沒有足夠的機會輸出信息,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實施聽力動態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是聽后活動。

二、理論依據

動態教學模式將教材靜態知識通過互動交流教學模式來體現,需要教師利用合理、靈活的教授技巧,去創造出一種動態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促使他們參與到語言交流中,在動態的交流中達到教學目的(嚴婉華,2011)。在語言輸入的同時,如果沒有有效的語言輸出實踐活動,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交流的技能。“通過聽與說的結合,可以使單純的聽力過程變為對話過程……從而把消極的、被動的、單向的聽力過程轉變為積極的、主動的、互動的對話過程”(肖禮全,2006)。

三、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牛津初中英語》7A Unit4 Food Integrated skills 中的how to keep fit部分。這個單元的主題是飲食、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關系。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語言知識點較多。

2.教學過程

Step1: Lead-in

T: What does Eddie like eating? Does he often do exercise? Is he healthy? How can we keep fit?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旨在讓學生在談論中回憶相關話題的內容,用學生熟悉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聽的需求和動力。

Step 2: Pre-listening

T: Do you want to know my lifestyle? How do I keep fit? I sleep for more than 7hours every day. And I watch less than1hour of TV a day. I like doing exercise and I do exercise three to six times a week. I seldom eat cakes, candies and biscuits. I often eat fruit and vegetables.

T: How much TV do you watch every day? How long do you sleep every day? How often do you do exercise?

聽前活動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自我描述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及和學生間問答,呈現練習中的問題和選項,讓學生熟悉有關話題的表達,為學生接下來的聽力活動做準備。

Step3: While-listening

組織學生聽三次聽力材料。第一次聽大意,學生可以做練習,但聽后不核對答案。第二次聽的過程中著重捕捉聽不清或未聽清的信息。第三次聽教師帶領學生解決聽不出的難點內容。

Step4: Post-listening

這一環節預設了20分鐘。只有進行了充分的聽前和聽中活動后,學生獲得充足的語言輸入,才能進行聽后拓展活動。

呈現一張fat boy 的圖片,提問Is he fat? / Does he look healthy? 隨后引入情景:He is Robert. He often eats fast food, drink coke and spend his free time watching TV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e isn’t healthy at all. Can you help him?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幫助Robert。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自主性,又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獲得的語言輸入。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興趣,筆者設計了小組競賽活動,先小組內討論,記錄下建議,然后由小組發言人闡述建議,其他小組成員可以針對發言表達看法或者提問。評價標準:每條建議加5分,對其他組提出的建議發表看法或提問一次加2分,得分最高的為獲勝小組。

四、總結

教師在組織聽力活動時,不要忽視了聽后活動,可以開展多種活動,包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小組競賽、辯論、對話等,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從消極、被動的角色中走出來,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交流。

參考文獻:

[1]胡慶芳.探究有效的聽說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8.(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