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手抄報范文
時間:2023-03-26 19:39: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四年級數學手抄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圖片1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圖片2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圖片3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圖片4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圖片5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的內容:讀書伴我成長
讀書是一種享受,當你遨游在書的海洋里時,你才能知道讀書的快樂和輕松!是啊!書籍無時不刻的陪伴我們,帶領我們遨游這“知識的海洋”!
兒時的我在"鋤禾日當午,汗滴何下土。”的詩歌聲中長大,每次漫不經心的端起書,看著那毫無生命的方塊字,我總是大喊沒意思。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在我心中,我覺得讀書就和我不吃飯是一樣的!
而上學后,我改變了對讀書的看法!讀書時,仿佛走在百花齊放的花園里,“清香”迎面撲來。我享受著讀書的快樂!走書的海洋,我第一個接觸地是《格林童話》。故事中善良的小姑娘,沒主見的小馬,美麗的白雪公主``````童趣生動的主人公使我知道了:要做善良的人,要學會自己獨立,不捉弄別人``````我開始愛上讀書啦!
讀書后,我的作文有很大進步,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如:《美德花園》介紹了:在遙不可及的森林深處,繁華隨四季變換流轉,花朵在風中搖拽,他們是林中的精靈,是大地的寵兒。勇敢的旅人微笑著摘下一朵朵驚喜!世界上的人有的善良、勇敢、純潔也有人自私、貪婪。這都和仙子有關!這里有十個仙子的故事,他們住在美德花園的花朵里,每一朵花都代表一種高尚的力量!我們應該做到:善良、勇敢、無私``````
"人離開書,如同離開了空氣一樣不能生活。”讓我們暢飲這“知識源頭”,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做到“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吧!
小學四年級讀書節手抄報的資料:好書和我的成長
人生就像一本書,它記載著我童年快樂的時光,少年奮發的精神。驀然回首,書本已經伴我走進了小學畢業階段。
兒時,翻開那五顏六色的童話書,就令人想起美人魚的善良,壞皇后的惡毒,唐老鴨的幽默……
小學,我踏進校門,就喜歡上了《西游記》,書中盡情的體現了,孫悟空的機智勇敢、唐僧的菩薩心腸、豬八戒的悠閑懶惰、沙僧的忠厚老實,無一不表達的淋漓盡致。慢慢的,我又喜歡上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三大將領在戰場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兄弟之情真的使人嘆為觀止。《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漢聚在梁山上那種豪放的心情也一樣感染者我。后來,我又讀了《紅樓夢》,正因為書中的語句優美絕倫,故事情節撲朔迷離,才讓我如癡如醉地沉浸在故事中。看來,曹雪芹這部著作不愧為“文學之最”,它不僅編寫了深啟后世的經典,也為我紡織了一個文學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正如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孔子手不釋卷,才有了“緯編三絕”的故事,中國才有了這位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魯迅正是用別人休息的時間加緊學習,才有了中華的先鋒。從讀書中,我明白了,要像讀好書,靠的是頑強的毅力、執著的熱情,希望好書伴我一生!
推薦其他主題的手抄報資料和圖片作為參考:
1.小學四年級讀書手抄報圖片大全
2.四年級讀書手抄報圖片設計大全
3.四年級讀書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
篇2
一、開展師德教育,全面提升教師形象
1、加強教育學習,提高師德素養。組織教師系統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校安全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牢固樹立“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的思想。正確認識當前教育的形勢和任務,明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良好的政治理論基礎。
2 、加強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我們采用網絡培訓、外出培訓和自學等不同學習形式,不斷提高班主任、輔導員的素質水平。定期開好班主任、輔導員例會,健全和完善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手冊和考核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輔導員工作。
二、抓常規興教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抓好常規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校與教師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形象,因此,我們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中心工作抓實抓好。工作中,我們實事求是、一絲不茍,嚴把質量關,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抓好教學監控,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校根據《蕉三小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建立完善的教學常規檢查制度,落實好“三查”工作:校長隨堂聽課,隨機抽查;分管教學副校長定期檢查;教導處、教研室成員每天訪查,對檢查結果隨時記錄,及時反饋。每學期半期和期末,教導處都將組織有關人員對教師教案的編寫、作業的批改、業務學習筆記和聽課筆記的記錄情況做一個全面、細致的檢查,推廣好的做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斷規范了學校各項教學工作,確保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2、抓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學期來,教導處、教研室結合校本課題“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教學”的深入開展,以隨堂聽課為切入點,積極做好課堂教學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務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省、市、區教研部門開展的各項培訓工作,回來后上好匯報課并做好講座,談一談自己的學習體會,使一人學習,大家受益。
3、積極開展學校各項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有利于提升一所學校的辦學層次,從側面可以看出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本學期我校舉行各種競賽活動有①三、四年級數學口算比賽;②五、六年段數學手抄報比賽;③一年級拼音檢測活動;④一、二年級數學口算比賽;⑤三、四年級數學手抄報比賽;⑥二——六年級的“少年兒童書信文化活動”比賽;⑦二——六年級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比賽;⑧三——六年段“綜合實踐”活動等,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本學期我們還對一——六年段半期質量抽測;平時還加強對其他年級教學質量抽查。通過以上一系列競賽活動,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長的教師和學生,為今后參加高一層次的競賽活動奠定了基礎。
三、面向全體學生,創建特色學校。
我校在實現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的辦學目標實施過程中,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三節課后開設晨曦文學社、聲樂、美術、鼓號、田徑、乒乓球等特長班。各小組活動內容生動活潑,真正以發展為主,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啟發引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自主合作的氛圍中開展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兩年來,學生阮云玉、朱君基、陳煜晨等參加蕉城區教育局、三都澳畫院舉辦的書畫展,獲區二等獎1人,區優秀獎3人;劉容玎、陳芳芳等參加蕉城區工會委員會舉辦的“師生書畫作品展”中,獲二等獎3人,三等獎2人,區優秀獎8人,“古詩詞進校園”活動開展四年來一直作為我校一個特色品牌,在堅持滿足學生發展的興趣與需求的同時,我校不斷完善校本課程,2015學年開始我校還在四、五、六年級開《小學生學古詩九講》校本課程,并開展精典詩文誦讀活動,繼續升華特色活動的開展。我校晨曦文學社繼續和蕉城區詩詞協會開展手拉手共建校園文化活動,在老師與詩詞協會的老師們的精心指導,同學們都能創作出一首首精彩的古詩,讓大家刮目相看,我校堅持以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來吸引熏陶學生,與蕉城詩詞協會開展了“中華詩詞進校園”活動——讓詩詞走進校園,以詩育人,以詩感人,營造高雅的校園文化陣地。令人可喜的是,我校本學期在蕉城詩協的協助下,通過了《中華詩詞進校園》全國先進單位的驗收,xxxx年11月16日,中華詩詞協會到我校進行隆重的掛牌儀式。
篇3
[關鍵詞]小學;課程整合;千山路小學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22-0008-03
[作者簡介]劉靜,山東省威海市千山路小學教師。
一、課程整合要解決的問題
(一)課程層面
問題:課程門類不斷增多,現行地方課程增至四種,同時,學校也在著力打造體現特色的校本課程,而總課時量的固定導致課時分配緊張,并且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存在內容交叉、重復現象,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課時浪費。目標:通過課程整合,在保證國家課程有效實施、地方課程創造性實施、校本課程特色化實施的基礎上,使課程量與課時量能夠合理配置,構建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課程環境,形成與學校文化特色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二)學生層面
問題: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生存、適應能力普遍較強,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也比較認真,但在創新意識、合作能力、人際溝通等方面較為薄弱。目標:通過課程整合,讓學生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基礎上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個性品質得到彰顯,做最好的自己。
(三)師資層面
問題:學校有一支高素質、愛崗敬業的青年教師隊伍,但相較于學生數量來說,教師人數少、工作量大,存在一人兼授多科的現象。教師精力有限,對課程的認識停留在書本理論上,對課程的鉆研不夠深入,缺乏實踐操作能力。目標:通過課程整合減輕教師工作負擔,促進教師對各級各類課程的鉆研,同時解決部分學科師資薄弱的問題,實現學科均衡發展。
(四)管理層面
問題:學校課程門類多,導致分管部門、分管領導多,存在交叉管理或重復管理的現象,這在無形中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難度和負擔。目標:通過課程整合,精簡課程管理部門,使之系統化、專門化、專業化,實現管理的科學、高效。
二、課程整合的方法
(一)同學科課程的整合
1.學年的教材整合
學年的教材整合即跨越年級、冊別,將內容相關、主題相似、形式相近的內容整合到一起,實現課程的優化。整合原則:就“低”促“高”,即以較低年級的內容為主,適當整合高年級內容,以輔助低年級教學。如語文三年級上冊選讀文章《字典公公家里的吵架》采用兒童詩的形式對常用標點符號的使用進行了區分,極富情趣,讀來朗朗上口。二年級教師在進行寫話指導時就選擇了與《字典公公家里的吵架》進行整合,設計了《如何在寫話中用好標點符號》一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單元的教材整合
單元的教材整合即同一年級、同一冊別中對不同單元或相同單元中相似的內容進行整合。整合原則:詳略得當,整體推進。如四年級語文下冊有兩篇林海音的文章――《竊讀記》《冬陽童年駱駝隊》,分屬于第一單元“我愛讀書”和第七單元“童年生活”兩個不同的單元。教師在教學時就將兩篇課文整合,從林海音的生長、生活背景入手,切入主題,以《冬陽童年駱駝隊》為詳,以《竊讀記》為略,整體推進。
(二)跨學科課程的整合
1.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的整合
(1)社會主題課程――環境教育和品德與生活(社會)整合
我們把環境教育和品德與生活(社會)整合起來,力求通過品德課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觀,使其獲得基本的環境知識,掌握基本的環境保護技能,提升環境保護意識。
(2)人文主題課程――傳統文化與語文整合
“千學萬學,學做中國人。”傳統文化教材突出了原典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我們將傳統文化課程與語文閱讀積累、經典讀本整合起來,讓學生領略流傳了上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民族藝術。
(3)安全主題課程――安全教育與班會課整合
安全教育的很多內容都與班會課的主題活動相關,我們結合學校班隊會活動,將安全教育與學校的班會設計整合起來,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安全的重要性,留心身邊的安全隱患,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中,行動上時刻注意安全。
(4)環境主題課程――海洋教育與科學整合
科學大都以小學生生活經驗的發展為主線,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輔線進行構建,而海洋教育在編排上也恰恰體現了小學科學的特點。于是,我校把海洋教育和科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在海邊的幸福,并從中體會海洋文化,學到科學知識。
2.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的整合
(1)修身課程――禮儀教育和品德與生活(社會)整合
禮儀教育一直是我校的校本課程,在編排禮儀操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細化了學生校園禮儀教育,和品德與生活(社會)進行整合,將學生一天在校的禮儀整理匯編,配以形象的圖片,編寫了校園修身課程“禮儀,讓你的形象更美好”。
(2)啟智課程
這部分課程的整合包括兩部分,一是勞動基地教育與綜合實踐、科學的整合。勞動基地教育一直是我校的特色校本課程,科學、綜合實踐教師結合學校勞動基地中的農作物種植,編寫了《“躬耕”體驗行 快樂你我他》校本教材。二是數獨教學與數學、信息技術的整合。數獨是我校的經典校本課程,一至五年級每周都開設單獨的數獨課,教師依據校本教材《快樂數獨》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數學探究的樂趣,鍛煉他們觀察、分析、歸納、推測等綜合能力。現在,我們又將數獨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探索開發了數獨課的新形式。
(3)怡情課程
怡情課程的整合包括兩部分,一是口風琴與音樂的整合。口風琴一直是學校堅持開設的音樂校本課程。通過幾年的教學,音樂教師精選難易適中、學生喜愛的曲子,按年級段編寫了《琴聲飛揚》校本教材。每天下午上課前的十分鐘吹奏已經堅持了6年,成了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二是田園美術教育與美術的整合。美術學科依托基地里豐富的資源,開發了田園美術校本課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麥稈畫、玉米皮畫、五谷畫等藝術形式,為學生長期、系統、科學地學習田園美術提供了保障。
(4)立德課程――德育和品德與生活(社會)整合
我校對德育課程和品德與生活(社會)進行了整合,圍繞“德”與各年級相應的品德與生活(社會)教材分年級確定了不同的重點,從“立德、禮德、力德、歷德、理德”五個方面開發了不同的德育課程。
(三)課內外課程整合
我校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實踐平臺,每月開展整合后主題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將課內所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實現課內知識與課外活動的整合。學生以手抄報、卡片、研究報告、小論文等形式將研究內容呈現出來,并在教師的統一組織下,在級部層面、學校層面展示、交流。以一年級數學為例,每月的整合活動主題如下:
三、課程整合的效果
課程整合的最大受益者是學生,通過課程整合,學生的品德修養水平、學習力、思維能力、實踐探索能力等都得到了顯著提高,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我校近幾十人次在省級、市級、區級各類科技創新、藝術素養、知識競賽、讀書征文比賽等活動中獲獎。
以下是對全校低年段(一、二年級)320人、高年段(三、四、五年級)360人課程整合前后的調查結果:
可以看出,經過課程整合,低年級學生會合作、敢表達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高年級段學生自主合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課程整合提高了教師專業水平,為教師一專多能充電;建立課程體系,為學校體驗特色增彩。學校的課程整合與教學工作得到了家長、同行、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四年級體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