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范文

時間:2023-04-06 07:24: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童年往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童年往事

篇1

夜很深了,青蛙仍在池塘里“呱呱”的叫著,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怎么也睡不著。上個月我在鎮里參加文史競賽考進了前幾名里,班主任說過幾天還要代表鎮里到市里參加競賽。我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腳上的黃球鞋已經被洗的發白且還裂了縫。母親早逝父親患有精神病,從我記事起似乎就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或者一雙新鞋子。我實在不知道穿什么去?長這么大我還沒有進過城呢,總不至于一身破爛的去吧。

起身,下床,開門,我來到院子里。四周靜的可怕,雖然青蛙不斷的叫著,還是讓我感到孤獨害怕。月牙兒也已經過了樹梢變的很小了,只有星星們還在不停的眨著眼睛。我很想念母親,盡管母親長什么樣我都不知道。母親走的時候,我還不足七歲。聽奶奶說,母親很要強很能干,小日子過的還可以。本打算在那一年翻蓋瓦房的,誰知,后來因為和父親吵架打架,一時沒有想開,當天晚上就借著一根繩子永遠的離我而去了。我渴望得到關心和愛護,今年我才13歲,讀小學五年級。父愛根本不用想,我很孤獨,兩個姐姐也過早的夭折。真不知道我上輩子作了什么孽,老天如此對待我?父母的關愛現在只能在我的夢里才會出現。青蛙仍在不停的叫著,淚水早已經流滿了我的臉。

夏天快要到了。今晚的風吹在身上很舒服,我其實很喜歡這靜靜的夜晚。靜靜的,好象只有我才是這夜的主人。饑餓,憂愁,悲傷,自卑,一直伴隨著我。下午,在奶奶的家里,奶奶背著爺爺塞給我一個饅頭,等我走到屋后準備吃時,剛好被這時回家的爺爺看到了。他的眼睛紅紅的瞪著我,因為他不是我的親爺爺,奶奶在幾十年前就改嫁了。我低著頭,默默的走開了。淚水流進了我的嘴里。

去年暑假里,我來到了沙河南的老家四爺的家里。我當時帶了暑假作業和幾本書,其中有一本《汪國真詩集》到現在我還記得。一有空,我就看書。四爺和四奶卻說我是書呆子。他們讓我到地里干活,有一天,都快晌午了吧。四爺給了我一根木棍讓我去紅薯地里翻紅薯秧,不得已,我就去了。太陽火辣辣的在頭頂上烤著,一點風也沒有,悶熱極了。我默默的翻著,也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流了我一臉。那年我才12歲啊。晚上,吃過飯。我又把書拿出來看,四奶卻說看電視吧,把那屋的燈關掉吧。我急了。說不喜歡看電視,頂了幾句。這下,我捅了馬蜂窩了。四奶和四爺開始輪番的奚落我,也奚落我的老爸。說了很多難聽的話,讓我很受不了。書一拿,就要回家。要知道,這里離我家有好幾十里路呢,中間還隔著一條大河。大黑夜的,我說要回家,他們竟然也不攔。最后,在一個鄰居的勸說下,我才答應天一亮就回家。四點多吧,天還沒有亮呢。我就一個人帶著我的幾本書出發了。走了大概幾里路,發現走錯了。倒回來重新走,估摸著走了十幾里路天才亮了起來。現在想起來還覺得不可思議,當時膽子怎么那么大啊?四周黑乎乎的,幾乎看不到什么人。自己小小年紀竟然獨自一人走在那偏僻的鄉間野路上。也許是激憤填胸吧,管不了那么多也沒有想那么多。過了河,大堤兩旁全是高高的蘆葦。這時我才感到害怕,深怕從蘆葦叢里突然的鉆出一個人來。七點多,終于到家了。這是我12歲那年走的最長最難的一段路,大概有三十多里吧。

很多朋友看了我太多的苦難回憶可能覺得膩了,認為我不該老沉浸在痛苦的回憶里。其實,我只是用這種方式來提醒我不要忘記以前。雖然,我現在混的很不錯,但我發現自己很貪圖安逸的生活。老婆說我現在這個樣子根本就不像是小時候受過苦的人。是的,我該反省一下了。寫了那么多,我也不是想說,爺爺,四奶和四爺不好,相反,很感謝他們對我的刻薄,因為自尊心受到傷害,我才會奮起。寫這段文字沒有一點說他們不好的意思,請大家別誤會。

篇2

媽媽一個勁地夸小美好勇敢,還不忘數落我的膽小。

我有點小小的不服氣,其實我也并不膽小些,和媽媽的辯論中,我回想起了童年的一件事。

那是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是我剛剛學會騎自行車的年紀。可能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在自家院子學會騎車之后,我就很想到街上去騎,可媽媽一直不讓。

那一年,剛好我在爸爸的單位附近上學,離老家也有十幾公里的路。有一個周末,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沒帶上我。我在周日的早晨做完了作業,突發奇想地也要自己回村里老家。

那時候搭車不是很方便,我就想到了騎自行車回去。可我的車又被媽媽鎖起來了,于是我就向鄰居家哥哥借。

哥哥說,那車子剎車不是很靈,騎的小心點。我當時沒在意,反正就是一心想著要自己騎回家。結果在路上我才發現有好多處是要下坡的,所以車輪滾的飛快,真的嚇到我了,我有幾次都跳下車牽著自行車家。

篇3

那是我上三年級的一個下午,我悠閑地坐在沙發上看《哆啦A夢》。大雄真搞笑,他深深地吸引了我。但時間一長,我覺得電視機放的角度不對,看得很累。我想:這電視機放得太斜了,我把它擺正吧!于是,我就去搬電視機,我剛走到電視機前,心里又想:這電視機一定很重,我一定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才能把它搬動。想到這兒,我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地把電視機搬了起來,誰知電視機沒有我想象的那樣重,我竟然很輕松地把電視機搬了起來。當時我一愣,就呆住了。當我明白過來的時候,手已經不聽使喚了,電視機“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

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電視機要爆炸了,快跑啊!我馬上飛快地跑到了隔壁的房間,并且把房門緊緊地關上,生怕被電視機炸到。又過了幾分鐘,電視機好像沒什么動靜。這時候我又想:爸爸馬上就要到家了,如果讓他看見電視機摔在地上,不打死我才怪呢!我只好硬著頭皮,小心翼翼地靠近電視機,可是我又擔心:如果這時電視機突然爆炸了,一定會把我炸得半死!想到這里,我就把椅子擋在我的前邊,這樣還可以稍稍阻擋一下。

我輕輕地把電視放回原位,又開開電視機看了一下,發現一切都很正常,這時,我心里一直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篇4

那是五年級上學期的第一次數學測驗,我輕而易舉地拿了滿分,心中興奮不已,在學校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羨慕,尤其是袁老師的表揚更令我開心不已。袁老師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她是一位特級教師,教學水平相當高。袁老師再過一年就退休了,我們是她最后一批學生。

考試得了滿分的我更加驕傲,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不認真完成,心想:這些東西我都會了,一點也不難。結果,我的數學成績開始下降,作業一次全對都沒有,連最簡單的題目都錯,考試成績大不如前。第二次考試才得89分。“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道理人人皆知,而我當時竟將它忘卻,為自己成績不好找了個“粗心”的借口,依然我行我素。

一個星期一的下午,大隊輔導員要我們各班的大隊委和中隊長去開會,我們班的中隊長作業完成較快,先去了,而我還剩一題沒有做完,所以比他晚了一些。現在回憶起那件事,我還真要感謝那道題讓我晚走了一些。

篇5

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是美好的時光,有趣的玩耍,天真的一舉一動都是自由的,因為沒有作業,沒有負擔,只有一天玩得高興那才是勝利的一天。

不過有一件事情讓我永遠忘不掉,深深的可在我的腦海里。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我們有的小朋友在玩跳跳床,有得玩滑滑梯。小朋友玩的火熱朝天的時候,阿姨們讓小朋友上教師室發蘋果吃,正當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堆在門口時,我正好跑了過去,我剛到門口時,一位小朋友碰到在地上,他說是我推的,我又不敢說話,我站在一旁看著,老師圍在他身旁又是說這又是說那,聯系家長,我害怕極了,不停地流眼淚,以后的事情家長處理了。

第二天,我不愛去幼兒園了,也特別的害怕,本來就不是我推的。從那以后,我每天上幼兒園時都在流眼淚,不出聲。不想去也沒辦法,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家里沒人,我只好去幼兒園,在門口我眼淚模糊了我的眼睛,目送媽媽的背影,我就怕有人說:“他是我推的。”

那充滿幼稚和歡樂的童年,是多么令人留戀!,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令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

我6歲那年。有一天,爸爸買回了一條魚。晚上,爸爸把魚煮來吃。我嘗了一口,啊!真是太好吃了!簡直是人間美味!吃完了這條魚,我想:魚雖然好吃,不過就是太貴了。俗話說:種瓜得瓜,那種魚也應該得魚啦!說干就干。

第二天,我對朋友小明說:“小明,我們一起去種魚吧!”小明一口答應下來,:“好的”我們便去山坡上種魚。“你挖坑,我種魚。”我邊指揮小明,邊從包里拿出一根魚刺。我把魚刺放進小明挖的坑里。小明疑惑地說:“魚真的可以種出來嗎?”“那當然!”我顯得很有學問地說。說完,我很有信心地往坑里澆上水,便高興地跑回家去了。

后來,我每天都去看一下我種的魚。我并不知道這樣是根本種不出魚來的,可幼稚的我卻等了一天又一天。直到長大,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啊,童年一去不復返,每個人只有一個童年,如果奇跡出現,我還想再回到那個充滿幼稚和歡樂的童年。

我的童年裝滿了五彩繽紛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事讓我終身難忘。

那件事發生在我上二年級的時候,那時的我很饞,當看見別人吃冰激淋時,我垂涎三尺,總想買一個冰激淋來解解饞。終于我忍不住了,有一天,我偷偷的在存錢罐里拿了兩元錢,我怕爸媽看出破綻,吃過午飯,我就趕緊去睡覺了,如果是在平常,我得磨蹭大半天才去睡覺。爸爸,媽媽都在說“宇萌今天怎么這么快去睡覺了啊,表現真乖!”放了學,我趕快買了兩個冰激淋,給我的好朋友也買了一個,我和好朋友津津有味的吃著冰激淋,心里很欣慰。媽媽在班上聽別人說,許多孩子都買小攤的東西吃。媽媽說:“我的孩子是絕對不會買小攤前的東西吃的。”媽媽還是有點不放心,于是回家便打開我的存錢罐檢查了一下,發現少了兩元錢,這時我剛回家。媽媽便問我:“你是不是拿了兩元錢,如實招來。”我心驚膽戰、吞吞吐吐的說:“我…。我…拿了兩元錢……。去買冰激淋了。”媽媽頓時火冒三丈,說:“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讓你買小攤前的東西,那東西不衛生,你就是不聽!”媽媽大發雷霆,一氣之下把我的存錢罐打碎了。我“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后悔莫及,那可是我心愛的存錢罐啊,如果我聽了媽媽的話,媽媽就不會打碎我得存錢罐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我決定從現在開始不經過爸爸媽媽的允許,絕不隨便買零食吃,以后,我從來沒犯過類似的錯誤。

下午,我無聊的打開電視,一首熟悉的歌傳入我的耳中“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歌聲引起了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在亂糟糟的房間里,我找到了一本布滿我成長足跡的相冊。密密麻麻的相片,帶我回到了我的童年……

在第一張相片上,一個女孩,一雙明亮又大大的眼睛,好奇地望著前方。她穿著一件淡綠色的毛衣,咧著嘴笑。這是我一歲時的照片。那時,我還是個天真無知的孩子。但那時的日子充滿了快樂。

再往后翻,照片上的瀑布,將我帶到了青田石門洞,那時,我和哥哥姐姐坐在小船上,開心地笑著,瀑布把清涼的水珠撒在了我們的身上,我們回敬它純真的笑聲。

隨后映入我眼簾的,是我們在龍泉的石馬村做黃果的片段。一大群人圍著石臼,手里拿著木棒搗著。我和侄子(按輩分來說他要叫我姑姑)不時從石臼里“偷”一點黃果塞進嘴里,旁邊的一條大黃狗,仿佛也想來偷吃呢!

相冊只剩下最后幾頁了,我看到去年我去杭州,在哥哥家時,我和小侄女坐在一起玩。她臉上洋溢著孩子天真的笑容。一地的玩具,她靠在我身上甜甜地笑著。而我也撫摸著她的頭也笑著。

我已經長大了,不再任性,不再調皮了。這本相冊的最后一頁,我沒有放上任何照片。因為我只寫上了一句話:童年的回憶,永不消失………

拿著“回憶”這把鑰匙,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兒時記憶盒子,這個盒子里珍藏著我眾多的往事。有一些回憶已被流逝的時間雕刻得更加珍貴。難忘。

記得我5歲那年,一個下雪的日子,去找朋友春雨玩,我們倆不僅是好朋友而且還是鄰居,我們堆雪人。打雪仗,我們一起堆呀。堆呀,雪人的身子慢慢起來,頭也被我們堆出來了,那漂亮的嘴巴,真像一位可愛的白雪公主。我們堆完了雪人就打雪仗,我扔一個雪球,她仍一個雪球,我們都快被打成雪人了。

童年的回憶是多么的美好呀!我要永遠保存那些兒時的快樂,珍惜童年那難忘的友誼。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是美好的,特別是五歲那年。

記得那年,我在同齡中是比較“偉大”的。我會彈琴、下棋、背詩、畫畫……

彈琴我那時不在話下,有琴就彈,會幾十首曲子。下棋也不錯,但不是精通的,只是有時閑著和爸爸切磋切磋。畫畫是最差的,畫一張不象一張,有時畫出的樹比人小,青蛙都比房子大,沒有整體觀,名義上是畫畫,實際上就是涂鴉,相反,背詩是我最拿手的,也是最自豪的。那時,我每首詩只要讀上兩三遍,就能把整首詩八九不離十地背出來。我經常在農村田園小道上背詩來陶冶情操,周圍的人都一個勁地夸我,可風光啦,整天像小鳥一樣在人群中飛來飛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我現在盡然一首也背不上了,彈琴、畫畫就更別提了,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

啊!我真想回到童年,回到那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中去!

童年的回憶,一幅幅天真無邪的畫面從腦海間飄溢而出,在我的嘴角邊揚起那傻傻的笑。。。。。。

記得小時候,泳池邊,操場上,都留下我們一串串在那打鬧嬉戲的笑聲,那笑聲是那樣的洋溢,至今我都無法拭去它停留在我腦海里的意象。

溫暖的童年,眼簾底下是那一簇簇的烤紅薯傳出來的熱氣,把肚子里的小蛔蟲輕輕的勾動著,吞了吞口水,帶著幼稚的童聲說:“好香哦。。。。。。”

童年的回憶,如夢幻般時而模糊時而清晰,透過腦波,來回的傳送在腦間。

童年的回憶,天真、活潑、燦爛,沒有煩惱,沒有憂慮,只有可愛與機靈。

童年的回憶,煊染著春天的色彩,到處都是一片生機與蓬勃。

童年的回憶,是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迷糊又秀豆,印烙在往日歡笑的旋渦中。。。。

這天下午,我們院子里的小伙伴們招集在一起,準備晚上大家來拷燒烤。經過全體同意后,就開始分配誰帶油、鹽、醋、味精等;誰帶菜、火腿腸等。而我,就帶一些可燃物和打火機。

漫長的晚飯終于完了,等天一黑,準時下樓集合。大家已差不多到齊了,我們來到后院,用我帶的木柴,搭起一個架子,下面塞上報紙什么的。接著,我們洗了手,把白菜、土豆、火腿腸等用竹芊串好,升起火后,大家一人烤一串,等待美味大餐。

正好是冬天,我們邊烤邊刷點油,還可以烤火。一會兒,曾燕婷說:“哎呀,口水都流出來了,我先把這根火腿腸吃了!”說完,她一口進去:“恩,味道不錯!”老大陳柯說:“哼,我的還沒熟呢,說不定我的比你好吃。”說著,他的竹芊“咔”地一聲燒斷了,菜也掉進了火炕。陳柯愣了,又咽了咽口水,只好再烤。而我的呢,已熟了,而且竹芊沒有斷,我心里暗自高興了好久,結果拿起來一看,發現已經烤焦了一塊了“哎喲我的媽呀!”伙伴們也笑了好一陣。

經過多次失敗后,我們嘗了不少好吃的,而且,我們還手牽著手,圍著火堆跳起了舞。火光映在我們一個個開心的臉上,閃爍著,照著我們閃閃發光的眼睛,眼睛里充滿了歡樂。

篇6

關鍵詞: 侯孝賢 童年往事 臺語 臺球 自然法則

侯孝賢的影片不但有吃,而且有玩,除了著名的吃飯場景,臺球也多次在侯氏電影中出現。從他早期的影片《風柜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到后期的作品《南國再見,南國》、《最好的時光》,臺球貫穿這五部影片,成為一個重要符號。更有意思的一點是,在這些影片中,臺球游戲的操作者無一例外地是鄉村青年,而他們全都不說“國語”,只說“臺語”。“臺球”與“臺語”,兩個字面上頗有些相似的詞,湊到一起出現了。多次的巧合已經無法歸功于偶然,而鑒于侯氏作品的個人風格是如此的強烈,以至于可以理所當然地將之歸為作者電影,那么探求這種巧合出現的根源,就不能不首先從作者身上下手。而《童年往事》正是自傳性質的影片,從這部影片入手分析成為了不二之選。

一、臺語:鄉土認同符號

不知是否是因為導演自己臺語講得很好,侯孝賢影片中的人物,大多講臺語,有的講上海話,有的講粵語,有的干脆不說話。他的臺語說得如此之好(《童年往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以至于讓人錯以為他肯定是個本省人,但是從客觀事實來說,從身世來說,他又確定無疑地是個外省人。

“省籍”在臺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歷史中形成,延續到了現在,并且深入地影響了臺灣社會的方方面面。臺灣的省籍分為兩種:本省與外省。“所謂本省籍是指1945年光復以前就住在臺灣的居民及其后代,外省籍則是指1945年以后進入臺灣的居民及其后代。把本省籍當作一個整體,不分福佬、客家和原住民;把外省籍當作另一個整體,不分是來自哪一省。”[1]

侯孝賢1947年生于廣東省梅縣,4個月大的時候隨全家遷往臺灣,本想客居幾年卻由于政治原因無法回歸故里,最終定居于高雄鳳山。從他的人生經歷和上述省籍的定義來看,毫無疑問地應該將侯孝賢歸為外省人,但是高雄又地處臺灣南部,是本省人的聚居地,所以說他自小即生活在本省人中間,耳濡目染的是本省人的語言、本省人的文化、本省人的經驗。

“經驗”對臺灣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名詞,“在臺灣,它是獨一無二的經驗,以原始的、不定形的然而也不可否認的人類形態,取代了所有鍛造一個固定的地區和種族身份的努力。在臺灣,流動的共同的經驗壓倒所有固定的經驗,這不是理性思維的產物,而是臺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事實。”[2]24經驗塑造了中國臺灣,經驗也塑造了中國侯孝賢,生活在本省人中間的“日常生活事實”將侯孝賢塑造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本省人,四個月的大陸幼兒生活變得無足輕重。這一點與他對語言的選擇是相契合的。

語言并不簡單,語言是一個國家中族群認同的核心要素,“作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使人類社會形成不同的語言集團。通過語言,人們得以進行社會交際,從而構建不同的語言集團,同時通過語言集團實現個人的社會認同。”[3]

在日本人到來之后,在外部力量作用之下,一個泛臺灣的身份才開始顯現。日本人在臺灣推廣的措施,除了禁止纏足,還包括推廣日語。一方面是將日語引入基礎教育,另一方面則是抑制臺語發展,侯孝賢的另一部影片《戲夢人生》正包含了日本殖民當局禁止臺語布袋戲公開演出的內容。

而到了之后,臺灣的身份認同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趨復雜。的1945年成為一個重要的時間點,“省籍”概念由此開始出現。本省文化和外省文化成了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兩方,因此一旦“臺語片”獲得了廣泛成功,彰顯出本省文化的活力,當局就開始對其進行壓制。臺語片“過于濃厚的語言身份……很容易被視作對現存秩序的否定與對民族大一統觀念的反抗。于是官方后來逐步加大對國語片的輔導力度,在島內推行國語政策,對臺語片進行消極抵制,限制眾多。”[4]

二、臺球:現代文化表征

臺球具體起源于哪個國家已不可考,但是起源于西歐卻是可以肯定的。誕生初期,臺球是項貴族運動。“在英格蘭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臺球活動非常受人重視,在一些富豪家庭里,不僅有豪華講究的臺球間,而且在進行打球活動時,還有嚴格的活動禮節。”[5]19世紀,臺球傳入中國,而到了20世紀初,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都已成立了臺球總會。臺球在中國發展迅速,同時還呈現出鮮明的向下層階層傳播的趨勢,在臺灣,情況大致相似。

篇7

那是我上三年級的一個下午,我悠閑地坐在沙發上看多拉A夢。大雄真搞笑,他深深地吸引了我。但時間一長,我覺得電視機放的角度不對,看得很累。我想:這電視機放得太斜了,我把它擺正吧!于是,我就去搬電視機,我剛走到電視機前,心里又想:這電視機一定很重,我一定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才能把它搬動。想到這兒,我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地把電視機搬了起來,誰知電視機沒有我想象的那樣重,我竟然很輕松地把電視機搬了起來。當時我一愣,就呆住了。當我明白過來的時候,手已經不聽使喚了,電視機“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

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電視機要爆炸了,快跑啊!我馬上飛快地跑到了隔壁的房間,并且把房門緊緊地關上,生怕被電視機炸到。又過了幾分鐘,電視機好像沒什么動靜。這時候我又想:爸爸馬上就要到家了,如果讓他看見電視機摔在地上,不打死我才怪呢!我只好硬著頭皮,小心翼翼地靠近電視機,可是我又擔心:如果這時電視機突然爆炸了,一定會把我炸得半死!想到這里,我就把椅子擋在我的前邊,這樣還可以稍稍阻擋一下。

我輕輕地把電視放回原位,又開開電視機看了一下,發現一切都很正常,這時,我心里一直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篇8

在我的家鄉,有一座無名的山,山勢陡峭但不乏翠色,遠遠地望去,云煙繚繞,翠滴,使人忍不住要駐足觀望。這時,假若山風一吹,那山頂仿佛活了一般,碧波蕩漾,使人恍若置身于綠色長廊中。若是到了山頂,那里的風光卻與山腳下的景色迥乎不同……

就在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有一片竹林。漫步林中,望望那幽藍的天空,聽聽小溪潺潺的流水聲,更有那涼風習習,夾雜著竹葉特有的清新,撲面而來。陽光透過葉隙,洋洋灑灑地揮出一地燦爛。霎時間,四周靜了下來,就連那飽含著夏日氣息的蟬鳴聲,此時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只是,只是還剩下什么呢?

風兒與竹葉嬉鬧著,摩挲出那熟悉的嘶嘶聲。周圍,秋風蕭瑟,一片肅殺之意。遠處,一個老人正迎風舞劍,我心中一陣親切,一聲“爺爺”脫口而出。老人轉過身來,落寞盡的語氣投出無邊滄桑,“小宇還好嗎?”我怔住了,不知如何回答。見我不語,又問我:“小黑還好嗎?”

小黑是一條從小被老人收留的狗,小宇的父母去城市打工,小宇執意要小黑跟去,老人最終答應了小宇,但與小黑分別時,他那不舍的神情,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此時,我的腦海中,掠過一幅幅畫面……

最后,定格在哪一幅畫面:小黑死命地咬著老人的褲腳,不舍地望著老人,小宇的父親嘆了一口氣,無奈地搖著頭……

篇9

父親喜歡下棋。周末,父親教我下棋。

我們倆擺好棋,父親先讓我走三步,可不到兩分鐘,我的棋盤上就光禿禿的了。我還不肯罷休,可以無回天之力,只能眼睜睜看著父親“將軍”,我輸了。

我不服氣,擺棋再下。幾次交鋒,基本上都是不到五分鐘我就敗下陣來,我不禁有些泄氣。父親看著我說:“你初學棋藝,輸是正常。但你要知道輸在什么地方。否則,你就是在下上十年也是輸。”

“我知道,輸在棋藝上。我技術不如你,沒有經驗。”

“這只是次要因素,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態不對,你不珍惜你的棋子。你三分之二的棋子都是在三分之一的時間內失去的。因為你覺得棋子很多,失一兩個不算什么。”

我看著父親,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父親停下來,把棋子重新擺在棋盤上,問我:“下棋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贏啊”我脫口而出。

“那是目的。”父親不滿的看了我一眼,“下棋最基本的原則是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其實不只是下棋,人生也是如此啊!”

篇10

回眸一望,那時的你我總愛在老家那成片成片的油菜地里玩耍、打鬧。天空是藍藍的,陽光是懶懶的。那時,你總愛拉著我的手,神情專注地對我說:“燕子,你說我們以后會不會分開?現在有很多人都到外面的城市去上學了,如果你也去了,那我該多么無聊啊!這樣啊,燕子,我們來拉鉤、上吊,拉完了你就不能走了啊!”你用滿懷期盼的目光望著我,讓我如何能不答應?我傻乎乎地點點了頭,伸出手來。“呵呵,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騙,誰騙就是小豬、小狗。”她得償所愿,爽朗地大笑著朝我說。

也許是她的愿望得到了滿足,剛才小小的擔憂早就云開霧散,她又耍起了她的小調皮。她露出了“招牌式”的微笑,指著后面的那條河說:“嘿,你奶奶來了,叫了半天你也沒搭理她,她要生氣了。不信你看。”她示意我朝后面看。我連忙轉過身張望,可哪里有什么人影,根本就是在耍我嘛!等我回過神來,正想找她算賬呢。咦?鑫呢,跑哪里去了。突然背后冒出了一聲清甜的女聲:“傻瓜,我在這兒呢!”我被嚇了一大跳,往后退了好幾步。“呵呵,燕子,你怎么這么容易被騙啊。你太傻了!嗯,這脾氣、性格得好好改一改啊,不然啊,要吃大虧的。”她不管不顧地,一個人繼續叨叨著:“不知道你以后會不會改,反正啊,不管改沒改,有一點事肯定的――你被我賣了還在幫我數錢呢!”“鑫,你……”我又好氣又好笑,只得無奈地搖搖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