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06:39: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踏青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乘著頭班車,無精打采地嚼著一塊口香糖。噢,對了!由于清明節(jié)那天要上學的緣故,我們一家不得不提前去灣里祭拜一年前死去的太奶奶。
在月亮還羞羞答答地藏在紗衣里面的時候,我們一家提著香火和鞭炮開始徒步走向灣里……
灣里的空氣十分清新,我們沿著石板路朝鄉(xiāng)村里走去。清晨,鄉(xiāng)村早餐的炊煙像阿拉伯神燈里的精靈一樣神秘。風吹動梯坎旁的竹林,沙沙作響……如果我是詩人,這兒到是個激發(fā)靈感的好地方。
灣里有一條幽靜的小溪;溪水平靜地流動,仿佛每一息都有美妙的節(jié)奏。決不因為我們走過而感到興奮,或者因為無人問津而感到寂寞。或許是司空見慣吧?這一帶有好多好多墓地!我這樣想。小溪上有一條不小的橋,橋面很平坦,大約有一米多寬。橋旁的滄田像琴鍵一樣,被風吹得一會兒高、一會兒低,這是鄉(xiāng)村早晨特有的節(jié)奏……
我們迎著月亮過了小橋――小橋那邊開滿了金黃色的山花,一踏過去就是撲鼻的清香……不過美好總有盡頭,踩過花叢就是安葬太奶奶的墓地,悲傷和失落之感立刻涌上心頭……
“徐栩,拜一拜吧!”爸爸手中拿了一盤供果和一些酒,遞給我?guī)资聪恪?ldquo;嗯!……”我接過香,朝太奶奶的幕鞠了一躬,然后把檀香端端正正地插上了香盆里。
爸爸燒起一堆紙,催促我趕快許愿,讓太奶奶在天國保佑我心想事成。我點了點頭,在火堆前,許下了一直渴望實現(xiàn)的愿望:
啊,太奶奶!我……我在上個假期認識了“創(chuàng)網(wǎng)”,并且滿懷希望地參加了“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所以孫孫我非常想取得個好名次。還有,我希望我能考上重點中學!一口氣許下兩個愿望,我是不是特別“貪心”呢?但是我真的很想啊!……
我慢慢睜開眼睛,望著燃燒待盡的紙堆……月光漸漸明朗,東邊的天空上升起了一顆啟明星……
清明踏青作文精選 2終于,一路顛簸來到了目的地,由于外面還下著蒙蒙小雨,山上的路太滑,大人們把我丟在家里,去掃墓去了。這時,我想起外公曾經(jīng)與我在一起的事情,我開始默默地流淚,心中充滿了無限傷感。我望著窗外的淅瀝瀝小雨,我想:外公墓碑旁的小樹苗一定長高了些吧,山上一定開滿了鮮花吧,外公以前種的莊家一定長得很好吧。想到這,我原本傷心的心情被拋到九霄云外,開始漸漸變得愉悅起來,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許久,小雨停了,天空似乎一下子明亮了許多,那些小草似乎經(jīng)過這一次的洗澡,仿佛變得更綠了,樹枝交錯著,繁茂的葉子旁長出了芽兒,芽兒嫩綠嫩綠的,綠得一塵不染,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遠處的山在霧中隱隱約約,但是一眼就能看見一片綠色的生機,我彷佛聽到了小鳥那美妙、動人的叫聲“嘰嘰喳喳,嘰嘰喳喳……”
隨著時間的過去,大人們回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問他們:“你們是怎么掃墓踏青的?”媽媽開始回味,她說,他們在路上看見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黃燦燦的,好像給無邊的大綠毯繡上了黃花。外公墓碑旁的小樹又長高了,莊家也越來越好了……媽媽不停地說了半天,臉上掛滿了笑容。
我們吃完午飯,乘車回家了。路上,我望著窗外,看著那些金黃色的油菜花,那綠綠的野草,高高的大樹,聽著那“沙沙”的雨聲,動人的鳥叫聲,我彷佛也融入進去了,在和他們一起成長著,玩耍著,享受春天的無限樂趣!
清明踏青作文精選 3昨天,爸爸帶我去了赤灣左炮臺。
我們來到林則徐爺爺?shù)你~像下,爸爸指著生銹的鐵炮,講起了期間,林則徐爺爺布防珠江口,在伶仃洋上擊敗英軍,赤灣炮臺立下汗馬功勞;林則徐爺爺?shù)墓适隆N业男木镁貌荒芷届o,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明踏青作文精選 4我推開窗戶,外面陽光明媚,樓前的小樹已經(jīng)長出了一片片新芽,小花開放了,一片春的氣息。
我們一家人決定去桐溪戶外野營。我們準備好帳篷、零食、水等戶外用品后就駕車出發(fā)了。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突然,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抬頭望去,原來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散發(fā)出來的。一朵朵盛開的油菜花,在微風中擺動,就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那景色太誘人了,我下了車,情不自禁地朝油菜花奔去,呼吸著清香的空氣,我對著天空大聲喊道:“太美了!”
篇2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兩件事:掃墓、踏青。
掃墓是和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處公墓。置好必備的香燭瓜果后,幾個人圍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過的紙錢投進那跳躍的火焰中去。劣質(zhì)的黃色紙錢多得仿佛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著那些過去的瑣事,時而說到有趣處那火光還會倏地一跳,濺出幾粒火星子來。或許是天氣的緣故,不過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每次掃墓,家里人都會多準備點紙錢燒給公墓里并不認識的“左鄰右舍”,小的時候我曾問起緣由,外公笑著說——幾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燒點錢,打幾圈麻將也方便。啞然之余,我心中竟憑空生出一股溫馨。掃了墓,從高高的樓梯上往下走,我一路瀏覽著石梯邊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里并不乏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甚至有幾個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學子,他們已與世長辭,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亂跳鮮衣怒馬鮮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終止,以我所無從料想的方式。或許正是從此時起,我才開始理解“黃粱一夢”的真正含義。
清明的后一天,和媽媽去農(nóng)村踏青。我們?nèi)サ氖钦嬲霓r(nóng)村,有兇神惡煞的土狗等著咬你,有因為下雨而滑了我好幾跤的泥,有漫山漫谷無邊無際的梯田,也有喜歡抽點葉子煙貪點小財?shù)霓r(nóng)民,還有半匹山的杏花。去那里看杏花次數(shù)也不少了,和爸媽一起去過,和朋友一起去過,也和八口之家一起去過。這次只是和媽媽兩個人,油然而生出一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隨著小雨一起落下來的,落得芳菲纏綿,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還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我曾多次和媽媽爭論“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到底是指“杏花雨,楊柳風”還是“夾雨杏花瓣,隨風楊柳絲”,然而此時,我們都選擇了偏向后者,若是柳絮楊花沒有這樣的和風細雨相伴了,定會美感頓失。說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過桃李的久遠——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我們從來不是自己所以為的哪件物品的擁有者。世界不會因為誰的逝去而改變,恰如春天不會因為花的凋零而消失,每個春天開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樣子。
篇3
今天,外面天氣晴朗,陽光燦爛。但是我的心情比陽光更燦爛,因為今天我要跟同學們一起去花圃春游。雖然我以前已經(jīng)去過很多很多次了,但是我心里還是很開心。
我們坐上去花圃的車,高高興興地出發(fā)了。在半路上,車子突然經(jīng)過一個坡的地方,同學們都“哇哇”地大叫起來,因為這跟坐過山車一樣,很刺激。到了花圃,那里有很多美麗的花。從遠處望去,那里好像成了花的海洋。而且花的顏色也非常多,有紅的、白的、還有黃的,可好看了!
肚子餓了,我們都拿出自己帶的零食啊干糧啊跟大家一起分享,別提有多開心了。
這次踏青真有趣啊!真是個有意思的清明節(jié)!
昨天是清明節(jié),是祭祖的日子。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表示我們對祖輩的尊重。
一大早,媽媽開車帶著我和姐姐回老家去。沿路我看到好多 去秦嶺山里的車,粉紅的桃花,綠油油的麥田和金黃金黃的油菜花,許多游人半路停下在桃園或者在油菜花邊照相。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老家了。
到家后我發(fā)現(xiàn)我們回來有點兒晚了,大舅一家和小姨他們已經(jīng)回來了。爺爺帶領大家給老奶奶和老爺爺去燒紙,我當然也加入其中。我學著大家跪著,由于人多,我們圍成好大一個圈燒紙和紙錢,然后磕頭。爺爺怕引起其它東西著火,讓我們多等會,等火完全熄滅我們才回家。
回到家奶奶和舅媽做好午飯,大家有說有笑地吃著香噴噴的飯,我在心里想:老奶奶、老爺爺你們在天堂一定要過得很好哦!
清明節(jié)來到了,我和小表妹一起去郊外踏青。
看,那水平如鏡的河面被瑰麗的朝霞渲染著,銀光閃閃,多么綺麗。
河邊,那一棵棵柳樹翠欲流,婀娜多姿,纖細如指的柳條撫摸著河面。
遠處的那個桃園里的桃花全都盛開了,從遠處看,真像一片紅云降落人間,撲鼻而來的花香在寂靜的桃園里飄散。
在離桃園不遠的地方是一片雪白的梨花,有的已經(jīng)盛開了,像一個個展開雙臂擁抱春天的白衣天使;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一位位蒙著面紗、害羞的少女不愿讓游客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
啊!春是朝氣蓬勃的,像噴薄的朝陽。
清明節(jié)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jié)日,同時也是遠足踏青,親近大自然的節(jié)日。
清明假期里的一天,春光明媚,媽媽帶我和哥哥去外面踏青。
路邊的迎春花,玉蘭花,榆葉梅。五顏六色,競相開放,美麗極了。
走著走著我們發(fā)現(xiàn)一棵玉蘭樹上開著很多白色的花,但有一個枝條上開著紫色的玉蘭花,看上去非常特別。我驚奇的.問媽媽:“一棵樹上怎么會有兩種顏色的花呢?”媽媽說:“那枝開紫色的花枝是嫁接上去的。”
那邊還有成片的榆葉梅,有紅色的,有白色的,粉紅色的,煞是好看。哥哥摘了一朵粉紅色的榆葉梅,看上去很像縮小版的荷花,聞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來踏青,賞花的人很多,不時有人在花叢中拍照,用DV機錄像。春天來了,春天真美啊!
一個空氣清新的周末上午,我和爸爸去鄉(xiāng)間踏青。
到了那里,我看到了萬物生長,眼前一片花紅柳綠。于是,我先來到了一片生長燕麥的田里。我剛剛要摘到燕麥,雙腳卻陷到了爛泥地里,我扒住田邊,用力一撐就上來了。可是,一雙鞋卻水淋淋的。我只好脫下鞋,赤著腳在草堆上爬上爬下……很快,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nèi)ビH戚家吃飯了。
吃過飯,我又爬上草堆,在草堆里抽了幾根燕麥桿,走進雞群。我用麥稈追趕雞群。有一次,兩只雞站在樹枝上,我準備去趕,一只雞飛快地跑走了,另一只來不及跑,就跳下了水,用翅膀當雙槳劃到了對岸……
玩過這些后,車子到了,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俗話說的好: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jié),老師給我們放了三天假,但是我不知到清明節(jié)是什么樣的節(jié)日,從今天晚上,我才知道了清明節(jié)是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
一天,我晚上去上學習班的時候,看見一些人在大陸上燒紙,還看見有一些人情不自禁的落淚,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心里有一些不解,為什么大人會落淚,清明節(jié)在我們小孩的眼里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以為可以玩啊!當我的媽媽告訴我的時候,我就不會再玩了!
清明節(jié)是一個不快樂的節(jié)日。
清明節(jié)一到, 氣溫升高。我去了老家,我還學會了一句農(nóng)諺: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媽、媽媽、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著美景。在小河對面,一片綠油油的麥苗鋪到天邊,陽光下風兒像童話里的仙女,用溫柔的手撫摸著麥苗。
我們來到菜園里,看見各種蔬菜都長出來了。小草從地里鉆出來,綠綠的,滿地都是.
這次的踏青,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呼吸到了,春天新鮮的空氣。
【【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100字匯總7篇】相關文章:
1.【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500字匯總9篇
2.【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300字匯總8篇
3.【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600字匯總6篇
4.【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100字匯總七篇
5.【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400字匯總7篇
6.【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200字集合八篇
7.【必備】清明節(jié)踏青的作文200字4篇
篇4
以往,清明節(jié)總是平淡的度過,而在今年,我卻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得清明節(jié)……
今年的清明節(jié)前兩天,我們學校5年級全體同學將榮幸的去為楊虎城烈士掃墓。一到陵園前,我們就嚴肅起來,佩戴上小白花,懷著無比敬重肅穆之情開始等待掃墓的開始……
在楊虎城墓下,我們莊嚴的宣誓完畢后,走上樓梯,在烈士墓下為革命先輩默哀,隨后依次走到墓后,輕輕的摘下胸前的白花撒向墓上。小白花不斷從后面涌來,蓋在烈士身上…...
緬懷楊虎城烈士得活動結束了,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到前面的一個“建秦園林”休息一會。
我們高興的上了汽車,向園林飛奔而去,路邊的小牛犢,狗,花……都讓我們無比興奮。
不一會,就到了園林,園林一望無際!在一間亭子里后面,就有一洼池塘,里面有鴨子和家鵝,向左望去,又有一塊田地,里面土生土長著野菜。更令人難奈的是有許多動物:蛇,狗,雞,鴨,鵝,還有難得一見的刺猬呢!
篇5
小學生關于清明節(jié)來歷的作文范文一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nóng)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jié)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小學生關于清明節(jié)來歷的作文范文二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jīng)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jié)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于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jié)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锨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人們在掃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幾朵野花戴在頭上,順手折幾根柳條插在房前屋后。據(jù)說這種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nóng)民祖師——神農(nóng)氏。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紀念和希望長壽的愿望。戴柳習俗被淘汰,插柳卻盛行起來,成為我國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樹節(jié)。 清明前后還流傳著很多傳統(tǒng)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蕩秋千、放風箏、打馬球、斗雞等活動。清明節(jié)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艷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小學生關于清明節(jié)來歷的作文范文三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節(jié)的詩。清明節(jié)是24節(jié)氣之一,是一個傳統(tǒng)的民俗節(jié)日。每當?shù)角迕鞴?jié)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jié)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篇6
清明節(jié)包青團吃青團作文 篇【1】在清明節(jié)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jù)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jù)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jù)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nèi)。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jié)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jié)包青團吃青團作文 篇【2】江南四月,苗青草青樹葉青,風清水清空氣清。清明節(jié)來臨,時令食品青團也出現(xiàn)在人們踏青的食品袋里。青團,外表青青可愛,口味清香誘人,它是由叫做“青”的植物染青的糯米粉做成的帶餡的團子,是一種極富民俗特色的傳統(tǒng)食品。我們江南一帶就有清明節(jié)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
吃青團的風俗有來歷。相傳將領李秀成兵敗被追殺,他只身出逃,在一農(nóng)田裝成耕農(nóng)躲避,此時他饑餓難耐,讓村民張三想辦法給他送點吃的。因官兵搜查很嚴,張三很為難。當看到地上被踩爛的艾草時卻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把艾草煮爛,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青團子,然后把青團子和青草一起放到筐里,順利躲過官兵的檢查,來到水田邊將青團子和青草一起往田里扔去,官兵以為他在施用肥料,就散去了。官兵一走,李秀成撈起青團子就吃,不僅充饑,而且清香滿口。李秀成吃飽了肚子,等到天黑就摸過官兵的哨卡,安全地返回了太平軍的大本營。后來,李秀成吃青團子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張三做的青團子就成了清明時節(jié)一道十分獨特的風味食品。
查查青團的做法,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用青菜汁,有的說用清明茶或艾葉粉,過程倒都差不多,綠色汁液和咸鹽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澀味后,搗爛,配上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春筍等其它餡料的。團坯制好后,將它們?nèi)胝艋\,墊上粽葉,隔水蒸熟就大功告成了。
而現(xiàn)在人們圖方便,一般去超市買青團,小小一個裹在保鮮膜中,顏色碧綠。這些青團雖然不是用“草頭”做的,但特別糯,口感很細膩,人們也很喜歡吃。
清明節(jié)的青團是一定要吃的,它不僅是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更是流傳已久的一種食俗文化。
清明節(jié)包青團吃青團作文 篇【3】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個晚上,奶奶在廚房里切切炒炒,為明天的清明節(jié)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我想看看奶奶是怎么包青團的。青團,看起來是青色,但上面還有綠色的東西。只見奶奶坐在凳子上揉著面團,面粉變成了綠色,這種綠色的東西是奶奶從山上采摘而來的青葉。把它切碎,并融入面團中,可以使吃青團的口感覺得有彈性。奶奶搓的很吃力頭上還滴下豆大的汗珠。搓了一會兒,奶奶就把面粉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放著餡,餡是由咸菜、肉碎、豆腐干和筍組成的,還飄散著一股誘人的味道。
篇7
清明節(jié)游記作文600字一又到了一個細雨紛紛,引起人愁思的時節(ji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的這一詩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實寫照,這個時候,和暖的陽光不再充斥大地,陰雨綿綿反而成了氣象舞臺的主角,大地像是被一塊青灰色的幕布覆蓋了,小小的雨滴敲打在地上,敲打在窗邊,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那斷斷續(xù)續(xù)充滿悲傷與哀愁的懷念,清明,本是春天的深處,春天的靈韻,春天最美好的時節(jié),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節(jié)氣,卻被人們附加上天空青灰色的顏色,簡直壓抑地讓人窒息,喘不過氣來,然而春天的燦爛與活力生機沒有被大自然忘記,春天這一枝最絢麗的花朵也沒有因為人們的悲痛的心情而凋謝枯萎,春天就在生活中,就隱藏在清明節(jié)氣的空氣中,春天就在那里,它是已綻開了生機與活力,等著我們一點點靠近,去用心觸摸它、感受它、體會它……
站在樓上眺望,遠處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開得正艷,翠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膚色白里透紅,靜靜地、悄然無息地開放出一樹的美麗,一樹飽滿的生機,春風吹來,桃花輕輕搖擺,像要為迷人的春天獻上一首鮮活的贊歌,一眼掃去,一大片無盡的桃紅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風吹下,在碧空中盡情舞蹈,心情飛揚!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著香氣的春天之美傳遞給每一個人,看到這副美不勝收的“春景圖”,我心中那憂愁的思緒早已被一掃而光,咦!山的那邊,春光還在閃動,啊!橋的那頭,春景還要飽滿!春天在招呼,春天在呼喚!
走下樓去,踩著斑斑駁駁的青石板,一路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到處都是春之精靈留下的足跡,走到河邊,春意正燦爛洋溢著,一排排的垂柳搖擺著嫩綠的柳條,似碧綠的長發(fā),伸向水面,清澈而純凈的一湖春水像一卷長長的錄像帶,把春之希望,春之燦爛的一刻攝錄下來,永遠地定格,永遠地銘記,柳絮迎風飄揚,小小的嫩綠的芽兒從柳條的枝節(jié)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種子,來年,它一定又會成長成一片片碧綠的柳葉,這樣的春天活動,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斕的蝴蝶,似一位位輕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頭,舞蹈在花叢中,動植物在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體,綻放著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時節(jié)本是緬懷生命的時節(jié),卻有這樣的生命在盡情綻放,盡情洋溢,或許古人把生命之美這般炫耀的時節(jié)定義為緬懷先人的清明節(jié)正是用心良苦,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是通過對先人的哀思讓人們明白這么深刻的道理,仿佛一下子,此時清明的節(jié)奏不再沉重,變得歡快起來,不知不覺中,雨停,陽光又閃耀在天空中,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靈,這正是如春天般燦爛的生命之生機!生命之活力啊!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這個清明開始,珍惜時間生命,畢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樣燦爛!
清明節(jié)游記作文600字二今天是清明節(jié)。古人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這天氣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去慈湖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著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對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換上了碧綠的新衣裳,綠草中鮮花片片,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金黃,油菜花精神抖擻的肅立著,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燦燦的小花上滾來滾去……慈湖邊,柳樹的一條條楊柳辮上還有綠葉和嫩芽裝飾,真是比任何女孩的頭飾品還要好看。
經(jīng)過了慈湖陵園,我們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看著烈士們的墳墓,看著一個個花圈,看著純潔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濤起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也是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fā)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接著,我們又去了黃夾岙,山上也人山人海,大家臉上都充滿著懷念,看著這景象,我的心中又有了一些惋惜。希望我的長輩們都能夠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這次的清明節(jié)踏青給了我的感觸,還使我又一次了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獲好大啊!
清明節(jié)游記作文600字三星期四,一個令我難忘又感動的日子,有的同學可能會問,這有什么特殊的?只是一個平凡而并不特殊的星期四罷了!但是我并不覺得,因為我們?nèi)吣沽耍谶@一下午,天氣是溫暖的,我的心也是溫暖的。
下午,我們經(jīng)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步行來到了烈士陵園,一開始,同學們七嘴八舌的,可是漸漸的同學們的笑聲、說話聲越來越少了,“到了,看烈士紀念碑”!老師說,接著同學們的興致又高了起來,雖然不少人又想開始說話,但是人人都知道,進了莊嚴的陵園不能說話,要肅靜的。
進了陵園,我們看到的雖然還是以前的陵園,但是這里的許多松樹,經(jīng)過了風吹雨打,沒有人打理,依然長的這么直,這么高,這么綠,這就像是烈士的精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是啊,多么強勁的8個大字,在太陽的照射下更是閃閃發(fā)光。
看了一座座陵墓,我想了許多許多,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有幸福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過得非常好,烈士們安息吧!走到無名烈士墓前,我的心更熱了,他們不知道是誰,也不曾有許多人來看望他們,想到這,我不由自主把手中的小白花獻給那些無名烈士,為國犧牲,你們死的光榮,死的壯烈。
后面是紀念堂,紀念堂門口有一副對聯(lián),御寇殺敵英雄事跡千秋頌,拋頭撒血烈士芳名萬古傳。進了紀念堂,里面記載著那些日寇可惡的行為,竟然使用槍殺酷刑等行為,來嚴刑逼供,哼!真想把這些日寇從圖片上拽下來,破口大罵一頓……
篇8
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為“寒食節(jié)”。相傳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晉文公想請介子推回朝做官,可是介子推卻隱居山林。有人給晉文公獻計說“放火燒山,介子推一定會逃出山林”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學生八年級清明節(jié)作文600字,供大家學習。
中學生八年級清明節(jié)作文600字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后,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nèi)咳鲈趬炆稀?/p>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并不減退,我們已經(jīng)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jié)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物品。于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jié)的光臨。
中學生八年級清明節(jié)作文600字2清明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一到清明節(jié)我們?nèi)乙黄鹑ド蠅灒搅藟灥兀业牡艿苊妹脗兌嫉戎胰ネ婺亍?/p>
我的弟弟妹妹都很喜歡清明節(jié),也包括我這個小姐姐,因為我們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爬山,一起放風箏,可開心了!可快樂了,可惜一年中“‘清明節(jié)”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很珍惜哦!說到這兒,我得趕快拿著我的風箏去和她們玩了,要不然他們爬山就不等我了。我走到墳前一看他們?nèi)珌砹耍筒钗乙粋€人。
我們給祖爺爺、祖奶奶祭拜后就去玩了,爬山有兩條路,一條很崎嶇以前放羊時走過的山路,很難爬。還有一條是山野地上長滿小草的路,人們可以輕輕松松的爬上去,但是兩條路都一樣遠。最后我的弟弟、妹妹們一致決定為了鍛煉我們的意志,上山時走那條崎嶇而艱難的山路,下山時走那條平坦而長滿小草的路。
上山了,我們象一只小老鼠一樣“嗖、嗖、嗖”爬上去,可是爬到半山腰,他們累得直喘氣,我們快要爬不動的時候,兆兆比我小一歲的妹妹對大家說:“我們要堅持,堅持才是勝利,如果我們退縮了,就是一個懦弱的人,就是一個經(jīng)不起一點風雨的人”,我聽了后說:“妹妹你說的對,俗話說: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我們一定要爬上山頂”。“行”,大家說。我們艱難而努力的向上爬,終于,我們爬上了山頂,大家一定會問,我們是怎么爬上去的,因為有一種信念,一直記在我們心中,那就是,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在山頂被清風吹過,把我們身上的“累”給吹走了。往下一看:啊!我們的家鄉(xiāng)貴德就像一個盆地,到處綠樹成蔭,清清的黃河順勢而下,柏油馬路像一條條白色的帶子,高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好美麗、好漂亮。
突然妹妹對我說:“姐姐我們一起放風箏吧”!我聽了連忙點頭,拿出了我的蝴蝶風箏,妹妹拿出了小鷹風箏準備放風箏。那線一緊一松風箏慢慢飛上天空,我們邊跑邊放,風箏越飛越高。我的蝴蝶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妹妹的小鷹風箏翱翔在藍天中,看到五顏六色的風箏在空中飛舞,我們的心情好高興、好激動。
突然,爸爸、媽媽在喊我們該走了,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收起風箏離開。這一天是我們值的懷念的日子。今天我們好快樂好盡興。
中學生八年級清明節(jié)作文600字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jié)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tǒng)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jīng)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jié)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jié)氣。寒食節(jié)是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jié)”、“禁煙節(jié)”。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于人們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jié)掃墓的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shù)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所以說,無論家里多窮,清明節(jié)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jié)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jié)時將印有蝎子圖案的紙貼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農(nóng)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nóng)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nóng)時,清明節(jié)這天,好多農(nóng)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jié)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中學生八年級清明節(jié)作文600字4清明節(jié)到了,明媚的陽光似乎也知趣地退避到了厚厚的云層背后。桃花、梨花開得也不那么艷,它們都低下了頭,草兒彎下了腰,老天爺也落下了淚。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和家人也在這細雨紛飛的日子踏上了給外公掃墓之行。我們帶上事先準備好的糖、酒、香燭、紙錢……便乘車出發(fā)了。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一路上大家都默默地望著車窗外暗淡的春景。大家是否又回憶起了我那慈祥的外公呢?
說來遺憾,從小到大我都沒和外公見上幾面,而且腦海里對外公也沒什么印象。因為外公去世時,我還太年幼無知。但是,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外公的事:外公身前時一個工廠的會計,因為外公待人熱情,做事很講原則,踏實又認真,所以他很受大家的認可與歡迎。外公也是一個很吃苦耐勞的人,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外公還是又當?shù)之攱專嘀约海壑约海彩强孔约喊褘寢尅⒕司怂麄冃置盟娜死洞蟆C棵炕貞浧鹜夤狞c點滴滴,媽媽總是會紅著眼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睿睿,外公的心愿就是希望他的子女、子孫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媽媽的話從此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終于到達了外公的墓前,我們按照慣例先清掃了墓碑前的那片小空地,再清理掉幕周圍的雜草。清理畢后,就開始把祭祀用的水果、糖、香燭一一整齊地擺放在墓碑前。媽媽小心翼翼地點燃了香燭,姨媽招呼著我們一群小孩子一一給外公磕頭祭拜,舅舅則在一旁點燃了鞭炮。鞭炮噼啪作響,我默默地抬起頭看著陰沉沉的天空:遠在天國的外公能否聽見這清脆的、寄托著我們一大家子深深的惦念的鞭炮聲呢?看著眼前紙錢燃燒的紅紅的火苗,我想外公一定在某處默默地看著我們。
我們的掃墓之行就這樣匆匆結束了,但是在這匆匆中我卻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
中學生八年級清明節(jié)作文600字5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jié)的前幾天,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并不像以前那么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nóng)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里什么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yè)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里消失了。回到了這里,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藍,白云是那么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
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lián)想。山上,一棵棵野松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里;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仿佛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我們在它這里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后,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噠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后又開始鋸,經(jīng)過了一番周折后,終于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于烤好了,肚子已經(jīng)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jīng)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嘗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篇9
老師們、同學們,你們好!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這里用我們老家閩南話吟誦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這首詩,想必大家還會依稀記得。又是一年望春踏青的好時節(jié)。在今天的升旗儀式上,我想再吟誦一首和春天有關的詩。《春望》,杜甫。這首詩是二十五六年前,我像你們一樣讀初中的時候學習的,現(xiàn)在我已記不大清了。所以,我想請一位同學上臺來教一教我!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謝謝這位同學!那讓我也來學習學習,“國在山河破,城存草木灰”……
同學們,你們別笑,我并沒有讀錯。實際上,當年杜甫寫這首詩正值安史之亂,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詩人借景抒情 ,表達了極為深刻的思鄉(xiāng)之情與憂國情懷。
而,時下中國,我們現(xiàn)在不是國破,我們是國強!我們的GDP在全世界位居第二,但我卻不得不說:國在但是山河破,城存但是草木灰!難道不是嗎?
看看我們的身邊,青山斑駁、江河斷流、森林枯竭,草原沙化,沙塵肆虐、霧霾籠,……
在這里我有一組數(shù)據(jù)要與大家分享。全國18億畝耕地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就達3億畝,再算上有機污染,1/4耕地受到污染,廣州的“鎘大米”及各類有毒蔬菜令人聳人聽聞(重金屬污染) ;建國初期,我國還擁有112億立方米森林,到今天只剩余12億。截止目前,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3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相當于三個武清區(qū)的面積)的速度在不斷擴展,總體上呈惡化趨勢(森林砍伐及土地沙漠化);我國水土流失面積2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8%,每年還在以100萬公頃的面積增加(水土流失);目前中國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只有22,909條,與90年代比,2.7萬多條河流死亡了,整個西北、華北已無一條常流河。中國七大水系全部受到嚴重污染,1/3的河流,1/4沿岸海域和2/3的城市地下水遭到嚴重污染,全中國有3.2億人飲用不安全的食水(水污染);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zhì)量標準,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中有7個在中國(空氣污染)。
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氣,看起來好像還不錯。但是,根據(jù)校醫(yī)務室轉發(fā)的天氣預報,今天PM2.5指數(shù)確定達到202,這個數(shù)值在國內(nèi)屬于輕度污染,在國外屬于重度污染。
去年的清明,我還曾建議你們利用好假期遠足踏青,好好體會春天的氣息。今年我卻不得不勸一勸你們,一定要關注霧霾,謹慎出行!在我讀中學的時候,作文開頭套用的格式都是:“春天來了萬象更新,春光明媚,晴空萬里”,可是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美麗句子卻是越來越用不上了,這是怎樣的一種尷尬!
黨的十,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詞匯,是幼兒園小朋友都能夠脫口而出的詞語。可是,在今天,這個詞卻顯得那么抽象,因為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在今天竟然顯得是那么奢侈!
為什么一個普通的詞匯在今天卻意義非凡?為什么一個美麗中國,就這么讓人魂牽夢繞,苦苦祈盼?我們不禁疑問,中國的那朵美麗之花,難道就這樣遠去了嗎?
土地、水源、空氣等遭受全面污染之下,美麗中國已經(jīng)成了我們一根敏感易痛的神經(jīng),但這根神經(jīng)牽連著的還不僅僅是這些。今天,和霧霾一樣冷漠的,同空氣水源一樣被污染的,還有我們的內(nèi)心。且不說制假販假、坑蒙拐騙、貪污腐化、吸毒販毒這一類社會現(xiàn)象,就連兩歲的女童被反復碾壓慘痛致死,老太太摔倒在地茫然求助,“救與不救”,“扶與不扶”這樣無可厚非的良心問題卻都已成為了一個公共議題!再看看我們身邊的小事,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按規(guī)定排隊的大有人在;各種大型集會活動,人群過后,滿目塵埃,遍地垃圾;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后,整個天安門廣場居然能夠清理出幾頓垃圾!同學們,作為中國人,這是一種恥辱!
同學們,中國是你,中國也是我!你我熱心,中國便不會冷漠;你我美麗,中國便不再丑陋!美麗中國最美的風景就是國人的美麗心靈。如果你也在感慨我剛才說過的亂象,如果你也在期待一個美麗中國,那就不要再一味的唉聲嘆氣,怨天尤人。
美麗中國,對于我們來說其實非常簡單。它并不需要我們樹大志、立大業(yè),我們只需從美麗校園、美麗英華做起即可。美麗校園只要我們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需要我們的一個小小的文明舉止。在這里,我倡議同學們?yōu)椤懊利愑⑷A”做好以下十項小事:
一、每天整理好自己的內(nèi)務;
二、不要染上吸煙的惡習,因為那不是成熟,那也不是炫酷,那只是文明國家里眾所摒棄的惡習;
三、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紙屑垃圾,不隨地吐痰;
四、用過衛(wèi)生間要記得沖水;
五、要養(yǎng)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六、不使用污染環(huán)境的產(chǎn)品,特別是要杜絕使用一次性碗筷。
七、在食堂就餐不要浪費糧食,堅決實行光盤行動。
八、積極參加校園愛綠護綠行動,愛護花草樹木及校園各種環(huán)境設施。
九、節(jié)約用水用電,珍惜校園內(nèi)的各種資源。
十、師生和諧,同學友好,見面微笑問好。
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來了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的孩子們便唱起這首兒歌,有的一邊唱,還一邊洗龍水澡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端午節(jié)心得體會初中作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最新端午節(jié)心得體會初中作文1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聽媽媽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shù)氐木用穸稼s來營救,但是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地就成了風俗。端午節(jié)也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我們這里也有習俗就是吃粽子、掛艾草、貼葫蘆。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在大門上貼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蘆,掛上了艾草,聽說這樣是可以驅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連忙走過去觀看,還迫不及待地要幫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做的,另一種是竹筒的。粽子餡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準備的是紅棗和豆沙餡的,都是我愛吃的。奶奶先把竹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泡好的紅棗或者豆沙餡放進去,再放點米,接著就把竹葉包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捆好,這樣連續(xù)包了很多個。我也學著包,鼓搗了半天才包了一個,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是心想,一會兒就會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提多高興啦!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來鍋,加了半鍋水,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起來。粽子煮了半個小時,停火后又悶了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熱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媽媽還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吃飯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著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快樂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覺得非常高興,不僅懂得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還學會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最新端午節(jié)心得體會初中作文2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xiàn)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玲瓏奪目。
端午節(jié)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jié),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jié)的活動可真多呀!
最新端午節(jié)心得體會初中作文3前兩天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提前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jié)。我們每個同學都帶了粽子,大家一起分享,很開心。粽子各不相同,什么味道的都有,有蜜棗味的、山藥味的、板栗味的、肉粽子、紫薯味,還有水果味的等等,香味撲鼻而來,很是誘人!
老師還給我們看了有趣的沙畫影視片。它告訴我們有關端午節(jié)的由來,楚國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深受楚王的寵愛,有幾個大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里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不是。終于,楚王不再相信屈原,并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不久楚國滅亡了,屈原還是很愛自己的國家,最終在五月初五那天跳進了汨羅江。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葦葉包著的飯團,也就是我們說的粽子來紀念他。看完這個影片,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形狀,各種各樣。有塔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
今天,我還在家里過了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相聚在奶奶家,一起包粽子、做糖包、包菜角、做油條……我參與了包菜角,做糖包的工作。一開始,我包的菜角很歪,裝的餡兒還少,還有裂開的,媽媽還做了特制的補丁給補上了。我們有說有笑,可有意思了!
下午,我還去了科技館參加了端午節(jié)活動,因為我搶答問題正確,獲得了手工制作香囊DIY的活動名額。現(xiàn)場給我們發(fā)了一個三角形的硬紙片,讓我們自己往上面畫自己喜歡的作品,我畫了愛心、茶杯、鮮花等,然后主持人發(fā)給我們膠條,把硬紙片的幾條邊相互都粘在一塊,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最后由下而上串過一根五彩絲線,最下面有個線墜子,漂亮的五彩香包就做好了。我們還一起合了影留念,很開心!
今年我的端午節(jié)真是豐富多彩!有趣極了!
最新端午節(jié)心得體會初中作文4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曾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我吃著姥姥送給我們的粽子,心里愜意極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據(jù)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民,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卻遭到壞人的陷害,去除官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他鄉(xiāng)。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是,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他的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江。
屈原死后,楚國的百姓非常難過,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等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2005年端午祭被韓國公布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后,對我國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所以從2008年開始我國也開始把端午節(jié)列為法定節(jié)假日,讓大家過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xiāng),就有端午節(jié)吃粽子、菜餃、糖糕、麻葉和雞蛋的習俗,還有大人會做香囊和五色彩線給孩子佩戴在身上,說是辟邪;家家戶戶的門上也會插一些艾草。
怎么樣,我的家鄉(xiāng)就是這樣,你們的家鄉(xiāng)呢?
最新端午節(jié)心得體會初中作文5又是粽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
“節(jié)分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系上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與父母一同去踏青。
對于北方的人們來說,端午節(jié)是個踏青的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的綠,漫山遍野的綠,為這個節(jié)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xiàn)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fā)現(xiàn)是嬌紅欲滴的櫻桃,小巧玲瓏的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凈后,一股腦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著,我們?nèi)チ颂碳遥谔碳页缘搅讼銍妵姷聂兆樱兆又械墓稘庀愦┧笤诖烬X間,黏黏軟軟的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
屈原投汨羅江后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而古來就有“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的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jié)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jù)資料說,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nèi)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著自己喜愛的香包和小伙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氣在風中蕩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