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范文

時間:2023-03-17 00:08:18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童年記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xiàn),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童年記憶

篇1

在男人心中兒時新娘甜甜的笑顏,斜斜歪歪的小辮、淺淺的酒窩……

最是那掀起蓋頭的一刻,小小的、莫名的羞澀蕩滿小姑娘整張小臉時——世界因小姑娘粉嫩的臉龐瞬間變成了溫暖的粉紅色、滿滿的滿眼都是甜蜜的粉。……

兒時的新娘雖與愛情無關(guān),但在男人心里那是與快樂相約的時刻、那是童話故事中只有潔白一片的白雪公主、那是看得見的完美,美啊、醉啊!

女人的童年里沒有當(dāng)過新娘,但男人兒時的美好瞬間讓女人想起了自己的過往。

女人的童年卻與男人恰恰相反。女人是和哥哥們在樹上,在河邊,在房頂上。。。。。度過的。她的童年雖沒有男孩的童年詩情畫意,但那也是一種放肆的快樂!

那時的女孩現(xiàn)在的女人會看著杏樹開花結(jié)果,那時的女孩喜歡聞杏花中略帶苦澀的香味、喜歡摘下花瓣放入口中細(xì)細(xì)品味那苦中帶香的難以言語的味道。女人小時候還會爬上高高的杏樹吃青青澀澀、酸倒牙的青杏。可到了杏子黃的耀眼時女孩卻不再爬上杏樹,而會期盼來年的花開……

當(dāng)女人告訴男人她小時候都是跟哥哥玩男孩子的游戲時,男人說女人傻瓜……。女人沒有將自己的快樂童年與他分享,因為夜已深了女人知道白天的他已經(jīng)很辛苦了。

女人想,等回到故鄉(xiāng)再與他見面時再與他分享自己快樂的童年往事。

女人很感謝男人將自己最干凈最純潔的快樂與自己分享。那幾日女人在心里一遍遍勾畫著美麗新娘的情境、回憶著自己歡愉自由的童年趣事——啞然失笑!陰霾的心情在尋找童年回憶的心路上里掩埋。

女人經(jīng)常因為一些小小的畫面,一首曼妙的詩歌,一個關(guān)切的眼神而感動好久,不知道這是女人的多情還是眼淚的泛濫!十年前孫悅的一首《伙伴》就讓女人淚流滿面……而此刻縈繞在女人耳邊的依然是孫悅的的那首《伙伴》!

;女人在心里一遍遍的呼喚……我兒時的伙伴啊,你們在哪里啊?!盡20年的分離你們還好嗎?再次回到我們一起嬉笑、一起長大的地方,在那里我還會找到你們的身影嗎?會不會真的就物是人非了呢?好想有你們的消息,再看看你們的笑臉,聽聽你們的故事!一聲呼喚兒時的伙伴,那是戀戀不舍的純真年代!

聽著《伙伴》沉浸在寂靜黑夜里的女人感受到的不再是孤獨和恐懼,是長了小翅膀的思想自由的在腦中盤旋。靜下來、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女人找到了不小心丟掉的珍貴回憶!

;歲月無情的同時在女人和男人的臉上留下痕跡,但在他倆的心里并沒有留下滄桑,他倆都依然擁有著嬰兒般清澈的眼神和心靈。;女人與男人之間是陌生而又熟悉的距離,這種距離卻讓他倆交流時也很輕松,很真誠。

只要是真的、寫在文字里的浪漫同樣可以把你帶到心靈的的海岸、桃花的源頭……

男人的純真打動了女人!

回到故鄉(xiāng)的女人也想把自己的童年記憶帶給男人,但女人很難與事業(yè)有成,還在繼續(xù)努力奮斗的男人見上一面。

篇2

童年的事情很多,只是清晰記得并能夠于紙上細(xì)致描繪的并不多,許多事情只能是只言片語,又有許多事情怕是一絲記憶也蕩然無存。但那些能夠記憶起來的事情,往往是深刻的,直到今天也不可揮去。我想,我以外的多數(shù)人,大抵也是如此罷。

今夜難得有閑情,一壺清茶,竟讓我又萌生出用文字記錄其中二三事的興致。

青竹筷二胡

我幼小的時候,便對音樂有著一種懵懂的興趣,多少年后,姐姐數(shù)次提及我幼時的舉止,說是當(dāng)收音機里傳出音樂聲時,我便會隨之手舞足蹈,情致到時,竟還會將手中的飯碗棄之于地,單用湯匙作道具而舞之。到了可以使用竹筷的年紀(jì),便又以竹筷舞之。那時候家中,并沒有一件樂器,但在父親面帶微笑的指導(dǎo)下,也知若將一支竹筷橫于口下,即為吹笛;而坐在小凳上,翹起二郎腿,用一支橫著的竹筷在另外一支豎著的竹筷上拉動,則是拉胡琴。

對于音樂的這種興趣,些許是因為與生俱來,些許與家庭有關(guān)。母親曾經(jīng)是唱戲曲的演員,據(jù)說年輕的時候,幾乎整個小城都知道她,或是聽過她的戲。我出生以后,雖然母親不再從事這個行當(dāng)而成為一名普通的工人,但她在家勞作的時候,往往還是要隨意哼唱很多民歌和戲曲的。這些東西的耳濡目染,也使得幼年的我,即對音樂多有熟悉的感覺。而我的舅舅,也對音樂有較深造詣,他是一名教文學(xué)的教師,能熟練演奏笛子、簫和二胡,聽母親說,年輕的時候,舅舅常用二胡為母親伴奏,唱一些家鄉(xiāng)小曲,頗得情致。只是舅舅當(dāng)時家住在離家十多公里的另外一個小鎮(zhèn)上,年幼的時候,雖然也隨母親去過幾次,卻一直沒有能夠親自聆聽舅舅的演奏。

不過,有一次卻使得我終身難忘。那也是一次去小鎮(zhèn)的舅舅家,或許是年紀(jì)比以往稍大的緣故,那次不再如以往那樣只顧和表哥他們玩耍,而是在玩耍之余,開始欣賞舅舅書房里的擺設(shè)。目光從書案上的各式書籍掃過后,忽然發(fā)現(xiàn)墻上掛著一個用紅色木頭做成的物件,彎彎的頭,修長的桿,一個六角型帶有鏤空雕花小窗的木筒,我一下興奮起來,便向大人們問起這個物件。“那便是二胡”,母親不經(jīng)意的回答更激起我的興致,原來這二胡是如此的精細(xì)且有情致,遠(yuǎn)非兩根竹筷那般地簡潔。驚嘆之余,舅舅竟將二胡從墻上取下,拉了曲調(diào)給我聽。我的心似乎也隨著舅舅的旋律飄飛了起來,我從未親耳聽過樂器的演奏,甚至從未見到過一件真正的樂器,那一刻的美妙,想來是無法用任何語言來描繪的,更何況是我那經(jīng)常使用的“青竹筷二胡”呢?

于是,我便希望得到一把真正的二胡。

然而,當(dāng)我把我的愿望用言語向大人們表述后,得到的回答并非如往常那樣的肯定。父親說我的年紀(jì)還小,還不能擁有一把二胡,雖許諾今后會給我買一把,但我又如何能等得?母親說,等你長大了,讓你舅舅把他的二胡給你,再教你怎樣去拉,但我又如何能等得?最可氣的或許是姐姐,總是告訴我說,她放學(xué)后就會給我買,可是,為什么每次她放學(xué)后,當(dāng)我睜大了我的雙眼,站在家門口的小路邊等她回家的時候,她僅僅是背著她那泛軍黃色的書包而歸,難道那書包里能裝得下一把二胡嗎?

雖然我亦曾因經(jīng)常向大人們索要東西而有損名聲,但對于二胡的渴求,卻是認(rèn)真的,是發(fā)自心底的,可為什么他們卻不能應(yīng)了我的渴求呢?我不再相信父母和姐姐了,也不知道去往舅舅家的路是如何走,否則,我定會去步行到舅舅那里厚著面皮向他索要。于是,只能是在一個黃昏,我拿著我的那兩根青竹筷,走到了家后邊似乎很遠(yuǎn)的一個小河邊,坐在河岸上,模仿拉二胡的動作,用那兩根青竹筷,拉起了我的“二胡”。雖不曾有些許旋律出來,但內(nèi)心確是充溢著旋律,如真實拉奏一般地陶醉。天色漸晚,母親和姐姐找尋我的呼喚聲從遠(yuǎn)處漸漸傳來,我并不應(yīng)聲,只是固執(zhí)地拉著我的“青竹筷二胡”——-

小巷的石井

幼時的家,住在一個小巷里。小巷的樣子,正如曾在我過去的文字中提及的那般,“那些小巷兩側(cè)的墻壁是水墨畫中的那種淺墨色,而地面則是青石板的,略有一些青青的苔蘚。細(xì)細(xì)的聽,巷子的深處還傳出二胡和琵琶的聲音,好像是有人在家中唱評彈。更好的就是下小雨的時候了,應(yīng)該是個傍晚,小巷更加地安靜,不時有打著油桐傘的人經(jīng)過,而細(xì)雨終究擋不住炊煙,分不清哪些是雨,哪些是煙······”如此般美麗又富有詩意的景象,現(xiàn)今只能到文字中去找尋了,正如我的精神家園一般,但幼時的我,卻是在這番景象中長大。

小巷是我幼時的家園,或是在青石板的小路上跳“格子”做游戲,或是騎著幼童的三輪自行車飛快地在小巷里穿梭,而最喜歡的,就是在小巷的一口石井旁,和一些同樣年歲的小伙伴一起,笑嘻嘻地向里張望,看到自己的倒影印記在其中,平靜得如一面鏡子而頗有些自我陶醉。此時若是有人往井里扔進一枚石子,蕩漾的波紋將自己的影子折成一道道的時候,便一定有歡快的笑聲傳出。

然而,就在我們最石井旁愉快地度過每一天的時候,可怕的傳說卻來了:石井曾經(jīng)淹死過人,那個人變成了鬼,就在井里,要找人去替死超生呢。甚至更有細(xì)致的描述,說是因為有鬼,大人們才不再去石井里打水,而不得不都用上了自來水。幼時的我,雖不知替死超生是如何一回事情,但對于井中有鬼這種事情是無論如何不得不害怕的。于是,我們那些幼童們,再也不敢去石井旁玩耍,哪怕是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都有心驚肉跳的感覺,有好幾次,我們中有人試圖靠近它而顯示自己不怕鬼的時候,都會被后面人的尖叫和諸如“我看見它(鬼)出來了”的話語而嚇得魂飛魄散。

石井從此成為了一個剝奪了我童年樂趣的東西,尤其是到了晚上,我總是讓父親把門窗關(guān)嚴(yán),生怕半夜被井里的鬼拖走。于是,小巷里的每一個小伙伴,都是被石井“統(tǒng)治”了的,因為,如果你不聽大人們的話,大人們就會告訴你,石井里的鬼會把你抓去。我也曾試探性地問過我的父親,諸如是否看見過鬼,那鬼是否留著長長的頭發(fā),露出長長的舌頭之類的話語,父親并不認(rèn)真作答,只是告訴我只要我好好吃飯、早早睡覺,便不會有事爾爾。

很長時間以后的某一天,我的一個小皮球被鄰居家的小姐姐不小心拋入了石井之中,她哭著找到我家,跟父親說了此事。站在一旁的我,頓時緊張起來,生怕井里的那個鬼會拿著我的皮球晚上找我來,悔恨當(dāng)初為何將皮球借給她玩耍。可是,父親似乎并不緊張,從家里拿了長長的竹竿和一個吊桶,便出了家門往石井那里走去。我竟然興奮了起來,因為父親要去石井那里撈球去了,興許還會用長長的竹竿捅一下井里的鬼呢。要知道,那時候的我,最崇拜的便是父親了,堅信父親不怕鬼,甚至可以痛打那鬼呢,所以,我便也壯起了膽子,還招呼了左鄰右舍的所有曾經(jīng)被鬼“欺負(fù)”的伙伴們,一起隨同父親去了。

到了石井那里,我們便不敢再往前行,只是站在稍遠(yuǎn)的地方,排成一排,認(rèn)真卻又有一絲害怕地觀看父親撈球打鬼的全過程。只見父親從容地用竹竿和吊桶把皮球撈了上來后即往回走,我對于父親的崇拜之情不禁到了極致,甚至還略帶一點向其他小伙伴“顯唄”的感覺。當(dāng)父親走到我們身邊的時候,我不禁大聲問父親,“爸爸,那個鬼呢?”。父親沒有認(rèn)真思索,隨口對我們說:“哪里有鬼,小孩子竟瞎說!”

于是,我們都茫然了。

瓷偶像的神奇

母親是非常信神的。這個習(xí)慣恐怕并不奇怪,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女人好像一貫如此。對于母親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教徒,現(xiàn)在看來顯然不是,因為但凡是神仙,母親都說很靈驗。因此,這里面可能包括了釋迦牟尼和觀音文殊,也包括了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只是那時候消息閉塞,否則如果讓母親知道了耶穌和安拉的存在時,她也一定會虔誠信奉。

但諸多的神仙之中,母親最為親近的顯然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這好像也跟中國人的習(xí)慣有關(guān)系,觀世音菩薩可能是最為“中國”的菩薩,民間的形象也往往是那種慈祥的女性,不用說母親,就是全然不知何為神仙的我,當(dāng)看到觀世音菩薩的瓷塑像時,不免也油然生出幾番敬意來,尤其是在聽母親說到,我之所以來到這個世上也是因為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恩澤時更為如此。

母親的這種對神靈的信奉直接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幼時的家中香火旺盛。家中的正屋,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類似于客廳的房間里,常年有一個香案,上面供奉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了。母親每天早晚,都會例行上香,上香之后往往還要虔誠地合掌跪拜,如果遇到什么節(jié)日,不管是春節(jié)中秋端午,還是后來才知道一些的所謂法事節(jié)日,比如說觀世音菩薩的生日和得道之日等等,則光有香火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還需供上各類供品,比如各類水果、糕點什么的,以示格外的重視。

然而,我則不是真正地信奉了,偶爾的跪拜,也往往是在母親的強烈要求下才為之的。我所關(guān)注的,可能更多的是那菩薩面前的供品。那時我便以“小人”之心度神仙之意,認(rèn)為菩薩也頗為不易,在享用供品的時候還必須要接受煙熏火燎,不如我為菩薩分擔(dān)一些,而供品也分我一些為好。

自從父親去石井打撈皮球而徹底否定了鬼的存在以后,我的膽子便是越來越大了起來,對于神仙似乎也越來越不尊敬了。起先,我只是在母親不注意的時候,主動替菩薩分擔(dān)了一些供品,到后來,居然偶爾還將菩薩的瓷塑像取下來觀賞。終于有一天,心被魔所驅(qū)使,母親不在家的一天,我竟然用蠟燭燒了瓷菩薩的臉,燒黑了以后擦干,擦干了以后再燒黑,如此反復(fù)七八余次,最后得出結(jié)論,光滑的瓷面是不容易被燒焦的……

終于有一天,也就是在燒瓷菩薩后的幾個月,我得了一種怪病,每天晚上發(fā)高燒,白天退掉,晚上再燒,日日重復(fù)。病痛折磨了我一月之久,求遍中西醫(yī),竟無一能解。母親心痛,便又去求觀音菩薩。我突然想起來什么,便把那日用火燒菩薩頭的事情怯怯地告知了母親。母親聞后大驚,喊道,“原來如此,當(dāng)初你燒菩薩的頭,如今菩薩燒你的頭了!”。于是,趕緊請來小城里頗有道行的一些人,在門外擺了大香案,扎了3米多高的斗香,拜了三天三夜,虔誠地向觀世音菩薩贖罪。其后的幾天,我的病居然漸漸好轉(zhuǎn)并最終痊愈了,不禁感慨觀世音菩薩終究是慈悲為懷的菩薩,心中又頓生崇敬之情。

從此,我再也不敢對神靈有所褻瀆,尤其是觀世音菩薩,也不再去研究有關(guān)瓷面是否會被燒焦的問題了。

篇3

我的鄰居家有一片草坪,每年夏季的花壇里面總是長滿了鮮艷得令人眼讒的一串紅.那是我讀幼兒園的時候,一天傍晚,我偷偷的跑過去,看見左右沒人,就趕忙拔下了一串紅的花朵,放進嘴里,"咂咂"的吮吸起里面甜津津的汁液.正當(dāng)我吸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鄰居的門"吱呀"一聲開了,里面蹣跚著走出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我見這情景,像做了小偷似的,趕緊一溜小跑,逃到了田埂上,嘴里仍殘留著一串紅汁的甜味.

"梓玉,來幫我踏土好嗎 "太公在碧綠的田野上叫我.于是我走到了田里,可我哪里會踏土呢 只覺得雙腳在那松軟的你土上踩下去的一瞬間很舒服而已.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用那小小的雙腳在泥土上狠命的跳了幾下,那神情大有"鬼子進村"的勁頭.

這個時候,太公被我的舉動逗得"哈哈"笑個不停.我把土踏到與旁邊的田埂一樣高了,他趕緊叫我停下來.我丟下了活,隨意爬到了一個較高的土坡上,向著夕陽望去,太陽發(fā)出的光是那么的溫暖,伴隨著我身上的泥土的氣息,我不禁深深的凝望著遠(yuǎn)方的田野,此時,時空仿佛也停滯了,我閉上了眼睛

童年仿佛在不知不覺中一晃而過了,兒時的田埂現(xiàn)在早已被高大的圍墻圍住了.大人們告訴我那里要造高樓了!原來的田園風(fēng)光現(xiàn)在早已不復(fù)存在了,只能永遠(yuǎn)留在我的記憶里了.

篇4

兒提時代,牙牙學(xué)語的我胖墩墩的,天真又活潑,心直口快,常常惹得人哈哈大笑。在那記憶的長河里,總有那么一段揮之不去、抹之不掉的經(jīng)歷。

那天,風(fēng)和日麗,微風(fēng)輕輕吹拂著我白嫩嫩的臉,愜意極了,爸爸牽著我快步趕向車站。坐上汽車,我便動個不停,滔滔不絕地問這問那。畢竟那時我才4歲,第一次和爸爸出遠(yuǎn)門,見了什么都新奇,簡直就一個“鄉(xiāng)巴佬進城”嘛。

汽車啟動了,我才安靜地坐下來。只見一位婷婷玉立的領(lǐng)車阿姨走上車來,拿起話筒緩緩地講了起來,是那么的溫柔,標(biāo)準(zhǔn)的普通話聽著非常悅耳。“各位女(旅)客,歡迎乘坐本次班車”不等她說完,我便疑惑起來,不滿地跟爸爸吵嚷道“爸爸,阿姨怎么只歡迎女客,不歡迎男客,你們?yōu)樯哆€坐這輛車?”話音剛落,汽車?yán)锏氖迨灏⒁虃儽阈Τ闪艘粓F,一個個前俯后仰。看著真滑稽,但我仍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呀!我嘀咕著說:“你們笑什么呢?男客怎么還不下去呢?”他們笑得更厲害了,后著肚子直不起腰,搞得我莫名其妙的。爸爸好一會兒才喘過氣來,一吞一吐地說:“璨燦……這……這……個旅和女孩的女不一樣,這個旅是……旅行的意思。”說罷,他清了清嗓子。“哦。”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淘氣的我仍不肯罷休,便仔細(xì)地繼續(xù)聽領(lǐng)車阿姨講話,想聽出一點破綻什么的。忽然,領(lǐng)車阿姨又輕輕地說:“本車次是由宜(一)昌開住武(五)昌的……”“一昌”至“五昌”,一、二、三、四、五,嘻嘻,我真聰明!“我跟爸爸說去!”我小聲嘀咕著。“爸爸!”我歡天喜地地叫著,全車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的臉都熱了起來,才不管呢,說就說唄。爸爸應(yīng)了一聲,放下手中的報紙,雙眼注視著我。“爸爸,一昌過了是二昌,二昌過了是三昌,三昌過了是四昌,四昌過了就到了五昌,嘻嘻,爸爸。我聰明吧!”我洋洋得意地笑起來,車?yán)锏娜讼仁且汇叮又共蛔〉匦α似饋怼S袀€叔叔的眼睛掉了,都沒有力氣去撿。“為什么?”又該我我琢磨好半天了……

童年,那些美好的記憶!

篇5

童年的記憶

童年猶如一條一望無際的銀河,而同年里的記憶就像銀河中無數(shù)顆閃亮、碩大、美麗的星星,今天,我就挑選一顆最特別的星星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的童年十分快樂,雖然,我是一名女生,但我卻有一群“兄弟”。一天,我和“兄弟”們?nèi)ァ靶淞帧蓖妫鋈唬恢l喊了一聲:“草莓,那兒有草莓!!!”我們就一起撲向有草莓的地方,結(jié)果,有幾個人摔倒了,幾個被壓倒了,我呢,和一個人撞了頭,但我們很有恒心,又開始尋找草莓了,突然,田佳鑫喊道:“我找到了三個!‘‘又有人叫道:我也找到了!”接二連三,大家都找到了,夜幕悄然降臨,我們互相告別后,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

啊!童年,難忘的童年 ! ! !

篇6

小時候,我性格活潑、好動,比較調(diào)皮,爸媽都很喜歡我。那時,我的爸爸是農(nóng)村中學(xué)的語文教師,他工作一直很敬業(yè),也很有追求。在工作之余,他利用休息時間努力自學(xué)安徽師范大學(xué)的中文專業(yè)的課程,順利拿到了大學(xué)本科文憑。盡管他工作很忙,但一有時間總是喜歡帶我到鄉(xiāng)間小道上散步,去河邊垂釣,教我唱歌、背古詩,講述詩歌中描述的五味人生,讓我在懵懂的歲月里感知到爸爸對生活寄予的美好希望與藏在他心中的那份為理想而執(zhí)著努力的力量,我也學(xué)會了像爸爸那樣堅強地面對今后的人生。我也因此和爸爸結(jié)下了深厚的感情,很喜歡有事沒事的粘著爸爸,無論是他上課還是在工作之余。如今,爸爸為了心中的法治夢想遠(yuǎn)在重慶勤奮工作,他志存高遠(yuǎn)、勤奮務(wù)實的形象是我今后學(xué)習(xí)與生活的前行動力,我雖多思念,但亦欣喜,亦多支持!

爸爸,謝謝您!您總是用您的言與行詮釋著您的理想,以及為理想而努力前行的勇氣。您曾經(jīng)勉勵我:唯其艱難,更顯勇毅!我至今依稀記得,并默默的以您為航燈,胸懷理想,砥礪前行!

當(dāng)然,媽媽不同于爸爸,她則是以其慈愛的一面展現(xiàn)給我,無私地作出自己的犧牲,我至今難忘!記得有一次,媽媽在院里洗衣服,怕我跑出去玩不安全,索性就把我關(guān)在屋里,我就在屋里翻東西,一不小心,把媽媽剛倒的一大碗剛熱開水碰翻了,熱水全部灌到我的脖子里了。那時正是冬天比較寒冷的時候,我穿著厚厚的棉襖,熱水把我的脖子上肉都燙熟了。我疼得大哭了起來,媽媽聽到后飛一般的撲到屋里。我至今還依稀記得,媽媽當(dāng)時嚇傻了,不知所措,大哭起來,傷心的2天都沒有吃飯,眼睛都哭腫了。媽媽為了不讓留下疤痕,四處打聽,和爸爸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治療,經(jīng)過2個多月才恢復(fù)好,到現(xiàn)在還有淡淡的疤痕。

媽媽,謝謝您!這件事雖然過去7年多了,但它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時常想起。它記錄了我的成長歷程,體現(xiàn)著您對我的愛,謝謝您!我常常想,我今生只有好好學(xué)習(xí),努力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足以回報媽媽對我無私的愛!媽媽,我愛您……

歲月如歌,往事如煙!童年的生活總是那樣難忘、那樣短暫……如今,我已讀六年級了,即將要離開在我最孤獨、最無助時給我鼓勵的王老師和魏老師,也將要結(jié)束令我留戀的小學(xué)生活。在今后新的學(xué)習(xí)征程上,路雖漫漫,但我會永存這份記憶,繼續(xù)努力,為愛我的人,也為了我自己……

篇7

董恒波,是一個專門給小朋友們寫書的作家。他1956年出生,很多小朋友都叫他董爺爺了。董爺爺喜歡拉手風(fēng)琴,更喜歡和同學(xué)們交朋友。哦,這個董爺爺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書,看完了,就喜歡給小朋友們講里面的故事。他講故事的時候,身邊總是圍著許多小同學(xué),他講得眉飛色舞,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書讀多了,他就開始學(xué)著搞起了創(chuàng)作。這些年來,他寫詩歌、小說、童話,也寫音樂劇和散文,出版了五十多本書呢。

你如果想更多地了解董爺爺或和他交朋友,我告訴你一個好辦法,你可以在百度網(wǎng)站搜索“董恒波”三個字,就能找到他的新浪博客,那里面有董爺爺?shù)碾娮有畔浜蚎Q號,你要是給他寫信或者留言,他會給你回復(fù)的。我向你保證,必須的。

詩圣杜甫說“男兒須讀五車書”。五車,泛指多的意思,一個人即使再忙,一輩子讀上兩籃子三麻袋書都是可能做到的。

我小時候喜歡看故事,小說、童話類的書籍成了我的至寶。特別是現(xiàn)在很少見到的“小人書”,曾伴我度過難忘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界逐漸開闊,對書的選擇也寬泛多了。

小時候,書是我最好的伙伴。關(guān)于童年的讀書記憶,我還有一個難忘的故事呢。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書,可是正趕上了“破四舊”,老師悄悄對我說:“圖書館里的書都是‘四舊’,過不了幾天,就要被燒掉呢。你想看書呀,就得自己想辦法。”

“什么?那些書要被燒掉?”

“我能騙你嗎?誰不覺得可惜呀。小同學(xué),我再說一遍,你要是真的想看書,就得自己想辦法嘍!”

“自己想辦法?”想什么辦法呢?我瞅著老師的眼睛,一時迷惑起來。

“不能讓這些書白白地被燒了!”一個念頭涌上我的大腦,我和幾個小伙伴坐在一起討論了一番,終于想出辦法來了。

什么辦法呢?說出來你可別笑我,那個辦法就一個字―“偷”。

那個圖書館在一個平房的角落里,我圍著它轉(zhuǎn)了幾圈,忽然發(fā)現(xiàn)北面的一個小窗戶松動了,用力一推就能推開。我從那個窗戶的縫隙中看到了一排排摞在書架上的圖書,盡管那些書被厚厚的灰塵覆蓋著,可對我來說,卻像一個饑餓的人看見了面包一樣,充滿了誘惑。

那天晚上,我和另一個要好的伙伴,就是從那個窗子鉆進了圖書館里。借著窗外如水的月光,我開始翻動書架上的書籍。雖然是在一個灰暗的狹小空間里,我卻仿佛置身于遼闊的大海;雖然刺鼻的灰塵在我的眼前飄動著,我卻仿佛聞到了百花盛開般的芳香。我就像阿里巴巴呼喚著“芝麻開門”的咒語,心里洋溢著找到金子般的驚喜。

當(dāng)我和伙伴們背著一大包書從圖書館里鉆出來后,我發(fā)現(xiàn)在不遠(yuǎn)處的一棵大樹后有一個身影。

“誰?”我小聲地問了一句。

“快點走吧,別讓人看見。”呀,原來是我們的老師在悄悄地給我們放哨呢。

童年時,我讀過的很多書,都是這樣“偷”來的。

除了我喜愛的文學(xué)書籍,還有各種各樣的雜書,都在我精神食糧的菜譜上占有重要的一席。我記得在我讀小學(xué)的時候,我讀過的 《十萬個為什么》 讓我對自然、科學(xué)等神秘的世界產(chǎn)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我曾讀過一本 《科學(xué)家談二十一世紀(jì)》 的小冊子,那里面科學(xué)家的名字我一個也沒有記住,但是書中寫的那些有趣的科普小故事到現(xiàn)在我仍記憶猶新。我還看過一本 《宇宙的秘密》,從那本書里我知道了月亮離地球有40萬千米遠(yuǎn),而地球也只是銀河系里的一顆小小的沙粒。看完那本書后,晚上我睡不著覺,久久地站在院子里,仰著脖子看夜空中的星星,把脖子都看酸了。因為那本書,我覺得自己一下子長大了不少。

我少年時讀書的一個主要的動力,是可以跟同學(xué)們炫,顯擺自己懂得多。從沒有認(rèn)識到讀書會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常念錯字白字,不認(rèn)識“吝嗇”,總說“那個老財主可齊墻了”。看 《三國演義》,不認(rèn)識里面的“曰”字,以為是念“日”,坐在教室里,同學(xué)們圍一圈,我眉飛色舞地給人家白話三國的故事,“孔明日”如何如何,“曹孟德日”這般這般。也恍惚地知道這里的“日”可能就是“說”的意思。說就說唄,你整個“日”干什么?

少年時,我能背下來的書是的“老三篇”,也就是《為人民服務(wù)》 《紀(jì)念白求恩》 和 《愚公移山》 這三本。標(biāo)點符號都不差一點, 《西游記》 這本書我至少讀過三遍。小學(xué)的時候,我認(rèn)字不多,看書看插圖,后來才半知半解看懂了故事,但讀到書中的詩時,因為看不懂,全都跳過去不看。前不久,我又翻了翻 《西游記》,特意留意了一下書中每章前面的詩,覺得寫得真好呀。

說到詩時,我又想起一個故事。我在十六歲那年參加了工作,本來是在朝陽縣的文工團里拉手風(fēng)琴,可是那年單位打掃衛(wèi)生時,我在垃圾堆里拾到了一本詩集,那本詩集名叫 《村風(fēng)》,寫的都是農(nóng)村生活。作者是張志民。我翻了幾頁,覺得寫得特有味道,這本書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我學(xué)著 《村風(fēng)》 的風(fēng)格開始了最初的寫作。那本 《村風(fēng)》,我真是做到熟讀精讀了。書中許多詩歌現(xiàn)在我仍能大段地背誦下來。1988年,我在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學(xué)習(xí)時,特意帶著那本詩集到 《詩刊》 雜志社拜訪主編張志民先生。我對張志民先生說,您的那本 《村風(fēng)》 對我的影響太大了。他聽了后,只是笑了笑說,以后你一定會比我寫得更好呀。

后來,我也開始寫書了,也寫了幾十本了。我的書不知是不是也會成為哪位朋友上路同行的伙伴。一想到這兒,我就感到“書”這個詞特神圣也特嚴(yán)肅,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同學(xué)們,你們現(xiàn)在讀書的環(huán)境多好呀,再也不用像當(dāng)年的我去“偷”著讀書了,我真的很羨慕你們。

推薦作品:

六(2)班的班花班草

(節(jié)選)

董恒波

轟動全校的“空城計”主犯不是我,是藍(lán)依和。

我,還有何水仙、呂曉可頂多算是個“從犯”。

經(jīng)過是這樣的:我們原來的班主任申老師,雖年過四十,心里卻充滿青春。她教英語課,講得不錯,兜里揣著小鏡子,時常掏出來照一照,最初我們以為她這是工作需要,是在練發(fā)音看口型。其實不全是,她有時也抹抹紅嘴唇,勾勾眼線,這樣既給自己增加了“回頭率”,又間接地“美化”了環(huán)境,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沒意見。

我們有意見的是―

她在課堂上講課時可不像給自己化妝那樣認(rèn)真,有時候采取的是敷衍塞責(zé)的態(tài)度,而她的校外英語補習(xí)班卻辦得如火如荼,講起課來,教學(xué)手段多樣且嫻熟,傳授知識扎實牢固,因為有學(xué)費跟著呢。

上面有規(guī)定,不許老師在校外辦班講課,這件事雖然在學(xué)校里也有反映,但校方一直是睜一眼閉一眼的。申老師你美啥呀?你再美還能美過我們六年級二班這幾位班花班草?何水仙是校花,這是大家公認(rèn)的。呂曉可、藍(lán)依和還有我李不凡都是校草。要問我們有多酷、有多帥,請看古詩為證:不梳頭不洗臉美容常在,給點水給點光迷倒一幫。哪個古人說的?你上《唐詩》 里自己找去唄。

上個學(xué)期快結(jié)束的時候,由藍(lán)依和策劃的這個“空城計事件”出臺了。不是“陰謀”,就是一個有點過頭的玩笑。

那天上午,申老師來到教室里,說:“市里教研室的領(lǐng)導(dǎo)要來聽我上一堂公開課,李校長也參加,這件事三天前就通知大家了,你們準(zhǔn)備好了嗎?”

“準(zhǔn)備好啦―”同學(xué)們的口號響亮,驚天動地一般。

公開課的地點選在了階梯教室。上課鈴響了,同學(xué)們夾著書本從大門口魚貫而入,進了大門后,卻在藍(lán)依和的指揮下,一個個從教室后面的小門溜了出去。申老師激情飽滿地走進教室,卻發(fā)現(xiàn)空蕩蕩不見一人。這節(jié)課還怎么上呀?弄得不僅是申老師,連校長和教研室的老師都很尷尬。

他們瞅著申老師,“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明明看見學(xué)生們都進來了嘛!”

更讓申老師掉面子的是黑板上藍(lán)依和寫的那首“現(xiàn)代詩”―

古得古得白,

歡迎領(lǐng)導(dǎo)來!

補習(xí)班,講得好,

我們現(xiàn)在往那兒跑。

去晚了,沒有座,

這事大家沒做錯。

最后說聲I’ m sorry,

領(lǐng)導(dǎo)你說對不對?

據(jù)說申老師念完了這首“詩”,哇的一聲號啕大哭起來,捂著臉跑到辦公室去了。校長李老太太趕忙追去做安撫工作,嘴里說著,誰干的?誰帶頭干的?怎么能這樣,怎么能這樣?

后來,市教育局的人來查了一下,李校長把我們幾個人找到了一起,她的手像雞啄米似的點著我們的頭,挨個兒點,一個不落,“行呀,你們行呀,藐視學(xué)校紀(jì)律,煽動同學(xué)集體罷課,影響極壞,影響極壞呀!你們幾個人都要認(rèn)真地寫檢查,一定要寫得認(rèn)真、深刻,我要把檢查貼在學(xué)校的黑板報上,讓全校的同學(xué)都看到……”

按照學(xué)校里的一般規(guī)律來說,大校長親自批評學(xué)生,學(xué)生們還不得痛哭流涕,痛心疾首,紛紛表示要痛改前非呀。可是校長說我們的時候,我們幾個就低著頭在那嘿嘿地笑。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校長給我們演喜劇小品呢。

李校長拿我們也沒辦法,搖著腦袋說:“還笑,還笑,有你們哭的時候。”

后來我們聽說,申老師被我們氣哭后,李校長找到她,一臉嚴(yán)肅地說:“你呀,也得檢討一下自己。四十多歲的老教師了,讓學(xué)生氣哭了,你也好意思。哼,你要是有本事,也把學(xué)生氣哭了!”

申老師也特注意自己的“形象”,她聽著校長的批評,邊哭邊在自己的兜里掏著什么,李校長以為她是要掏筆呢,要寫一個今后不辦補習(xí)班的“檢查”。可是申老師掏著掏著,把小鏡子掏出來了,然后在臉上又擦又抹,好像那天學(xué)生們跑了,就是因為她沒化好妝似的。

看著申老師那個樣,校長都快哭了。

篇8

母親和父親的關(guān)系一直處在很緊張的狀態(tài),父親很少回家,我們見面的機會極少,父親的模樣在我小時候印象中是模糊的,也是可怕的,見到他時臉總是陰沉的十分難看,像霜打了的茄子又黑又紫,我們從來不敢大聲和他說話,父親偶爾回來一次,也從來不跨進家門一步,母親做好飯讓我去奶奶家叫父親吃飯,雖然我那時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但我卻不敢到奶奶家去叫父親,我就在奶奶家附近的坡上玩起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聽到了母親的謾罵聲,不得已我才一口氣跑到了奶奶家,我不知道當(dāng)時是怎樣鼓起勇氣叫父親回家吃飯的,我的聲音很小連我自己都聽不清,父親沒有回家吃飯。父親的行為讓母親大為光火,滿腹的怨氣也就撒在了我的身上了,接下來我就遭殃了,母親會對我暴打一頓。那時妹妹還小,記憶中,我好像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小時候我有尿床的毛病,每晚我都會在惡夢中驚醒,接著就是母親的手掌在我的屁股上奏響,被子尿濕了反過來繼續(xù)蓋,每晚睡覺就像下地獄,那冰涼冰涼的被窩啊!

后來我上了村里的幼兒班,我不知道為什么要上學(xué),反正每天有大點的孩子來叫我,我會跟在他們屁股后面。學(xué)校還沒開門我就坐在門敦石上曬太陽,不知不覺我就睡著了,那位非常有愛心的老師就把我抱在桌子上,等我睡醒了也該放學(xué)了。小時候很少洗頭,看見大人洗頭很羨慕,一次我在玩土,玩著玩著發(fā)現(xiàn)了土的流動有點像水,,我用手托起一把土撒到頭上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柔起來,我正在為我的創(chuàng)意陶醉時,身后老師狠狠的一腳把我踢倒在地上,哎喲.......心里的那個委屈啊!

秋天隊里給每家每戶分糧食,別看我才六歲,已經(jīng)是家里的一個勞力了,我擔(dān)著兩框南瓜像喝醉酒的醉漢搖搖晃晃往家走。姑姑們心痛我來幫忙,卻挨了母親的罵,我現(xiàn)在才明白母親對我的刻薄是對父親的一種發(fā)泄,當(dāng)時的我無法理解她對我的“折磨”。心中對母親的那種恨也積攢起來,我甚至想永遠(yuǎn)離開那個令我討厭“家”,母親打我?guī)缀醭闪思页1泔垼迳线B勸的人都不敢勸了,因為那樣會讓母親更加對我變本加厲,一次,奶奶實在看不下了把我抱回了家,可是第二天我還是要回到母親那里,還會面對母親的拳腳。

一次,母親帶著我們兄妹倆到聯(lián)合廠找父親,記不清父母當(dāng)時的吵鬧,我們在父親的床上玩只覺得那張床很舒服,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妹妹的哭聲將我吵醒時我已被父親一只手像拎小雞一樣舉在空中:“不許哭”,看著父親扭曲的臉,我們嚇呆了。接著父親開著解放卡車載著我們?nèi)プ纺赣H,母親在車前攔路要父親碾死她,我們在車?yán)镏恢揽蓿蘼暢臭[聲,不知道是何時停止的。

父母離婚的消息是五爸告訴我的,我判給了父親,妹妹判給了母親,當(dāng)時我九歲,妹妹六歲,由于母親平時對我的態(tài)度,父母的離婚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了我的另一種童年生活,父親常年不在家,我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從此我吃起了百家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變得倔強起來。

篇9

終于做完了數(shù)學(xué),想舒展一下緊繃的神經(jīng),我便踱步到陽臺。深邃的夜空繁星點點,似有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我的目光。童年記憶的閘門緩緩地開啟了……

充滿書香的大門,依稀記得,是媽媽帶著我走進去的……媽媽牽著我的小手,漫步在瘦西湖畔,兩岸的柳樹,像少女美麗的秀發(fā)隨風(fēng)飄逸,我便跟著媽媽一起吟誦“兩個黃鸝嗚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媽媽還跟我講美人魚的故事,當(dāng)講到人魚公主變成泡沫消失在大海時,我的眼睛潮濕了。媽媽用帶著淡淡幽香的手絹擦去了我眼角的淚水說:“人魚公主一直想變成人,可她并不理解,當(dāng)她為別人的幸福而舍棄自己生命的時候,她已經(jīng)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了。”

我是聽著媽媽的故事長大的,聽完媽媽的故事,我總會去書中尋找更多的奧秘。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給我第一把人生鑰匙的人是我爸爸。

我七歲的時候,爸爸買了一輛小自行車,我欣喜若狂。要知道,自行車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呵!我嚷著要爸爸教我騎車,爸爸同意了。

于是,我推著心愛的小自行車,到一片空地上去練習(xí)。一開始上車,根本無法掌握平衡,摔了好幾次跤。我癱倒在地,大聲喊道:“我不練了!”這時,從來都不發(fā)火的爸爸沉下臉道:“我兒子不是膽小鬼!再重新站起來!”最終,我學(xué)會了騎車。爸爸說:“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再出沒有站起來抗擊困難的勇氣。”

篇10

憧憬未來

但身旁的朋友告訴我們

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

于是 我們

不得不停下天真的步伐

不得不收回?zé)o邪的童心

告別過去邁向成熟

當(dāng)我們再次和父母走在一起時

總無法準(zhǔn)確找到那曾經(jīng)很嚴(yán)厲的目光

我們不再仰視那神秘的眼神

因為他們已經(jīng)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轉(zhuǎn)接到了我們身上

所以我們開始從童年走向成年

而他們只是在背后默默望著我們遠(yuǎn)行的背影

讓時間在他們的全身留下蒼老的痕跡

我不知道歲月到底給了我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