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煙花范文
時間:2023-03-25 23:5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放煙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年三十晚上,媽媽帶我去橘子洲頭看放煙花。天氣一般,但我的心情特別歡快。
晚上七點三十五分,我和媽媽一起去橘子洲頭。到了岸邊,聽說要八點五十才有看,所以,在之前,我花了十塊錢,去打氣球。我百發百中,每槍都打中了。我獲得了一等獎,獲取了五十塊錢嗎。我不但沒虧,而且還賺了四十塊錢。然后,我們去散步。走著走著,忽然,遠方傳來了震耳欲聾、響徹長空的聲音,我們急忙跑到江邊,看到了最漂亮的柳櫻。開始,三個小花炮騰空躍起、你追我趕看誰最漂亮、最快到達頂峰。在飛上天的過程中,三個小花炮相互轉著,從這邊繞到那邊,那邊繞到這邊。大約五六秒,煙花就已經到達頂端,競相開放。炸開的煙花,有的像柳條,有的像枝葉,還有的像怒放的櫻花。一排一排的煙花從地上向天空奔去,形成了光彩奪目的天空!有的人情不自禁的哼起歌來。我看完以后,媽媽給我買了十個沖天炮和一個打火機。接著,我們找到一片空地,開始放煙花。我右手持煙花,左手持打火機,點火,第一次我小心翼翼的點火,沒點燃,接著吼了幾聲,給自己壯壯膽,然后,我鼓起勇氣,用打火機把引線點著了,煙花就從我手中飛了出去。它們有的像一顆璀璨的寶石,有的像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還有的像爭奇斗艷的玫瑰。接著一個個都出場了!
今年過年比以前好完多了!回家,我在網上搜到放煙花是過年的傳統習俗。觀煙花給我帶來了過年的喜悅氣氛,放煙花給我帶來了我無窮的樂趣!
湖南長沙雨花區育新小學三年級:魔幻影龍
篇2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來臨了,大家肯定都知道在寒假里有一個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春節的前夜是除夕夜,不管有什么事,家人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罷年夜飯,開始“辭歲”。家中的晚輩一一向長輩祝福拜年,長輩向晚輩表示良好的祝愿。然后,人們不免還要放煙火表示祝賀。下面,就來看看我家除夕夜的景象吧!
大人們樂呵呵,小孩們喜氣洋洋。一開始,舅舅拿出最大的“夜明珠”興奮地來到大街上,用打火機點燃,剛一眨眼,只見,煙花直沖天空,漸漸地舒展開來,形成了無數朵時而紅,時而黃,時而綠的繁花。然后,那煙火好似流星,從天而降,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我看了,也想親自放煙花,心動不如行動,于是我拿了個名叫“金箍棒”的煙火。接著,我點燃導火線,高高舉起,(說實話,我心里還挺害怕的,急忙把頭扭到了一邊)只聽,“嗖”的一聲,許多的星花一下子冒了出來,五顏六色,漂亮極了。左鄰右舍看見我在放煙火,都紛紛出來看熱鬧。這時,我才敢把頭轉過去,“哇,好美的眼花啊!”我情不自禁地說道。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親手放煙火,當然是最美的。
慢慢地,我的膽子變大了,有拿出“火箭炮”來放,當我剛剛點燃的時候,“火箭炮”從我手上猛地飛了出去,直沖天空,可能是飛得太高了,一下子不見了,真掃興,當我再去拿別的煙火時,那個“火箭炮”莫名其妙地又掉了下來,啪、啪直響,弄得大家虛驚一場。接著,我們還放了“蝴蝶炮”、“螢火棒”等……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好似仙女下凡,翩翩起舞;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懷抱琵琶,輕撥銀弦……鞭炮聲打破了夜的寧靜,把天空襯得美麗無比。
篇3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隨著新年的鐘聲響起,我就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到樓下放煙花。
“砰!砰!砰!”這時候,外面已經震耳欲聾了,接二連三的煙花,打破了往日寧靜的夜晚。“呀!真漂亮!”我興奮地指著那空中盛開的‘’。話音剛落,又有一顆顆亮點直竄上空,哇!好似孔雀開屏,又如天女散花,又像一把把五彩繽紛的花傘。一會兒滿天金燦燦的,猶如豐收的稻谷撒滿天;一會兒又是滿天紅艷艷的,好似夕陽時候的晚霞鋪滿天。真是美麗極了!
我正在那傻呆呆地看著空中的煙花,爸爸的喊聲把我拉了回來:“培培,別在那兒看了,趕緊過來放煙花呀!快點!”這時,我才‘蘇醒’過來,拿起一個小煙花,用打火機輕輕一按,“哧哧哧……”只見小煙花冒出了綠色的或花,把它用里的甩起來,它就會像一個圓圓的大火球,圍著你轉。這種煙花還可以做成許多形狀不一的花樣。不信,你瞧!把小煙花卷起來,像個小餅,然后再放到地上,小心翼翼地點燃,只見那小煙花就像火山爆發似的,火花一下子向四周竄出來,嚇得我捂住耳朵遠遠地跑開了。爸爸叫了好一會兒,才把我叫回來。我又拿起一個“火箭炮”,把它點燃,“啪”的一聲,只見那“火箭炮”像離弦的箭一樣快速的沖向天空……
這時,天空中綻放的煙花已經數不勝數了,此起彼伏的煙花似在爭奇斗艷,又像在展示著人們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而大人們的歡笑聲,孩子們的尖叫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這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歡歌笑語迎新春!!!
年初三的晚上,我去樓下的空地上放煙火。我們準備先放“春雷炮”。它是一個方形的煙花。我們拿了一根和外公借來的香煙做火引,我把“春雷炮”放在一塊石頭上,右手拿著火引,可怎么也點不著,一氣之下,我把引線插在火引里,用力一吹,點著了!我嚇的拚命得往后跑。“春雷炮”噴出了紅、黃、綠三種顏色飛向夜空,可漂亮了。接著我們又放了“群龍爭月”,它“轟”的一聲噴出了五彩繽紛的“噴泉”,噴的可高了,把夜空照得五彩繽紛我們立刻發出了贊嘆聲。接著我們又點了“吐玉泉”。放好點著后,一邊發出“霹靂啪啦”的響聲一邊噴出五彩的火花,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還有“甩炮”只要抓住繩子往地上一甩它就會發出“啪”的一聲,真有趣。
遠處傳來陣陣鞭炮聲,這讓我想起了《元日》這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前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俗話說得好:“大人盼栽田,娃娃盼過年。”雖然這才進入臘月,可年的氣氛都已經無處不在了,但真正意義上的年,還是在大年三十。
今天爸爸親自出錢買了好大一堆煙花,我歡喜得手舞足蹈,媽媽也出錢買了一個打火機,奶奶急著找一個好位置放煙花。奶奶找的位置不僅顯眼,還寬大明亮、挨著江邊兒上,十分的安全。
時間慢慢地接近午夜,誘人的煙花氣味越來越濃,引得我們心癢癢的。我幾次溜到煙花口袋前想放,都被爸爸不客氣地抓了回來:“小頑皮,等會兒讓你玩兒個夠。”
篇4
春節又快到了,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煙花。讓我在三十晚上放。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把三十給盼來了。那天晚上,我急急忙忙地吃完飯,提著煙花就跑了出去。
院子里可熱鬧了。有的大人在放鞭炮,噼里啪啦的,特別響;我家對門的哥哥在放“噴花王”,很好看。我看著看著手也癢癢了。拿出一根叫做“電光花”的煙花,一手拿著電光花一端的鐵絲,另一只手拿著打火機,小心地點燃電光花,只聽見它“嗤嗤”地響,而且很好看。可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一分鐘,一根電光花就放完了。然后,我又拿出一個叫做“彩蝶游春”的煙花。放在院里的石桌上,拿著一根香向它的引線伸去,點著了后,我急忙躲到了離它兩米左右的地方,只見它旋轉著飛起,好似一個人在跳芭蕾舞,好看極了。就在這時,爸爸拿著兩串鞭炮和幾個雙響炮走了出來,他先放了一串鞭炮,那聲音比先前的那些人放的鞭炮聲音大多了。接著,爸爸把那雙響炮放在石桌上,點燃引線后,又過了幾秒鐘,只聽見嘭的一聲巨響,我急忙捂住了耳朵,緊接著第二響也來到了,他雖然沒有第一響聲音大,但是第二響之后,天空中出現了形狀奇特的“花”,之后我們還放了“彩色神鞭”、“魔笛輪”、“飛天鼠”等。
放煙花真好,明年我還要放。
篇5
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了好多煙花,看著那各種各樣的煙花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燃放,于是我問爸爸:“爸爸,我可以放那些煙花嗎?”“當然可以啊,可是晚上放煙花才是最美麗的”“好吧,那我就等晚上再放吧!”
終于等到了晚上,吃完飯,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爸爸媽媽趕緊一起出去放煙花,很快,我們來到了廣場上,人真多呀,漆黑的夜空被各種各樣的煙花照得猶如白晝,太美了!我拿出了一個圓柱形的煙花,把它放在廣場上,然后用爸爸的煙頭小心翼翼地將煙花的引線點著了。只聽“嘭”的一聲,煙花炸開了,一條斜斜的“長龍”飛上了天空,又一聲巨響,煙花像花兒一樣在夜空里綻放了,非常美麗。接著爸爸拿了一個可以連放的煙花,也是用煙頭點燃了,只聽“嘭嘭嘭嘭”一群煙花接二連三地往天上飛去,望著天上五彩繽紛的煙花,感覺好像春天盛開的花兒在爭奇斗艷。
“咦?天上的星星怎么沒了?哦,我想應該是星星看見煙花搶了它的風頭,所以就躲起來了吧。”
篇6
很顯然,燃放煙花無非是為了增加節日喜慶的氣氛,深宮大內里也有和民間百姓同樣的“樂和”事。乾隆朝正值清代的盛世,國家富裕,皇家生活享樂,這一點在喜慶節日燃放煙花中也可以清楚地折射出點點滴滴。
一
銀花火樹般的煙花,渲染了節日氣氛,陶醉了喜慶心情,成為清宮里喜慶氛圍的濃重筆墨。這燃放煙花的樂和事,是與民間百姓一樣的習俗,所燃放的煙花自然也會取材于民間。
在當時來看,民間所燃放的煙花大體可分為三種:(1)爆竹。帶響的叫“爆竹”,也有稱炮仗、爆杖,包括單響的“麻雷子”,雙響的“二踢腳”,成掛的“鞭”。(2)花。不帶響的叫“花”。花的基本形式是本色白紙爆竹形,外裹彩紙,有粗有細。比較出名的有“太平花”、“盆花”、“炮打襄陽城”、“八角”、“花盆”、“葡萄架”等。還有小孩子玩的“滴滴金”、“耗子屎”、“黃煙”、“黃煙帶炮”。(3)花盒。以花為基礎制作,花盒以層數多、制作巧為精。
而取材于民間的煙花,一旦進入到了清宮,就貼上了皇家的標簽,有了與民間的種種不同。《養吉齋叢錄》中曾將皇宮燃放煙花的情狀作了重重地逡染:“山高水長在圓明園之西,俗呼西廠,地勢寬敞,宜陳火戲。每歲正月十九日,例有筵宴……諸戲畢,命放花盒。侍側者用順風耳傳諭,即有侍衛將左右柱上所系盒子藥線淬火引之。金蛇電掣,倏忽間至十余丈外,而鶴焰騰輝,花芭布彩矣。”彩焰騰輝,五彩斑斕,不僅設置專用于燃放的場地,而且煙花制作精巧,可以說皇宮燃放的煙花達到了極致。
有關清宮所燃放的煙花,在清代檔案里有很多記載,這里掇拾一二。如乾隆五十六年三月,內務府總管福長安等人開始準備中元年節及次年正月燃放的煙花:“查的次年正月應用盒子花爆及今歲中元年節應用花爆現在即須次第成造。奴才等照乾隆三十七年奏明撙節數目內,除本年存剩盒子六架、翠簾三對、花爆起火等項二萬八千四百八十七件。奴才等恭進盒子一架、泥花二十位,兩淮鹽政全德恭進盒子五架、翠簾四對、爆杖一萬個、花一千個、起火一千枝外,應補造七尺千葉蓮盒子二架、花爆起火等十萬四百七十八件。”在隨后的清單中,大大小小地羅列了煙花的諸多名目。如年例應行預備、萬國樂春臺煙火、熱河法船煙火等都有明確規定。此外,年例十二月底:頭號至五號爆杖每樣各一百個、單響爆杖八百個。七夕:大起火三十枝、手把花三十個、單響爆杖三十個。中正殿念經:頭號爆杖十個、二號爆杖四十個、三號爆杖二十個、四號爆杖十個。祭灶:頭號爆杖十個。瀛臺預備冰鞋十次:頭號爆杖三十個。南府:彩爆五百個、彩煙二千個、彩火馬二百個。花爆影壁六次:小爆杖一千八百個、手把花六百個、纓絡六百個、彩燈馬三百個、明登子六百個。以此觀之,煙花的種類和制作數量都是很可觀的。而且,對比乾隆五十二年的《成造花爆數目清單》,盡管時隔4年,煙花應用的范圍、制造的名目、規模數量均沒有發生變化,反映出乾隆朝清宮對煙花燃放已經有完備的制度和規制要求。
而實際上,燃放煙花也并不僅僅是清宮里慶祝節日娛樂方式,在一些重要場合還能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以至于逐漸形成了定例。如乾隆五十三年六月,緬甸貢使來到熱河,內務府奉旨預備煙火:“奴才等遵即照依五十二年筵宴哈薩克之例,成造盒子二架、翠簾一對、小煙火一分。”五十六年五月筵宴哈薩克阿彌載,乾隆帝傳諭“著預備煙火一分”。為此,內務府按照成例制造七尺千葉蓮盒子一架、六尺盒子一架、翠簾一對、瓶花二十五位、節花八枝、手把花二十個、菊子十個、木香花十個、纓絡十個、金臺銀碟十對、大泥花八位、單響炮仗二百個、雙響炮仗一百個等。
瀏覽一下乾隆朝清宮燃放煙花的清單,很容易發現煙花的名字直白、形象、易懂,與民間花團錦簇式的名稱頗有不同,這或許多少還帶有一些滿洲先人生活的特點。
二
清宮燃放的煙花,一般由內務府營造司花炮作承擔制造,很有幾分“特供”的意思,乾隆朝也是如此。有時因為種種原因,地方官員也進獻煙花,或從民間購買。如乾隆五十六年兩淮鹽政全德一次就向清宮恭進“盒子五架、翠簾四對、爆杖一萬個、花一千個、起火一千枝”。
據《內務府現行則例》記載,花炮作有無品級庫掌1員,副庫掌1員,庫守3名,領催2名。花炮作共有匠役800名,分旗缺、民缺兩種,而且根據需要還可以隨時招雇。規模頗具,反映出煙花產量亦是很可觀。為了煙花制作的“保質保量”,總管內務府大臣每年還要選派一人臨時負責花炮作煙花生產的監管。但也正因為臨時擔缺,負責煙花監管的內務府官員對煙花管理流程多不熟悉,年年更換官員對于煙花制造監管的作用也會有限,因此雍正六年正月改為5年一輪換。只是在第四年,由下一接辦人員隨同學辦一年,以便次年接任。
應該講,清宮對于構建喜慶氛圍的煙花還是足夠重視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專職專人,從制造到監管到燃放,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有時還是會出現一些意外。如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初七日,承辦花炮作事務的員外郎慶德,因正月十五燃放的部分煙花點燃后沒有同時燃燒起花,“所有備辦煙火理宜嚴飭匠役人等如法制造,乃并未留心,詳加稽查”,罰俸6個月,總管內務府大臣福長安等罰俸3個月。乾隆五十三年剛剛過完正月十五僅5天,內務府大臣福長安等就自請處罰了,其緣由是“此次所放煙火翠簾煙焰過大,顏色不綠,彼時奴才等看出。查系制造時未能如法,用炭過多,是以煙焰過大,翠簾不甚顯露”。不僅將有關制造匠役及監管官員責處,而且請自“罰俸三個月”。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十七日,依舊是正月十五過后僅2日,又是因為“施放煙火并千葉蓮盒子,煙覺過大”,員外郎慶德罰俸6個月,福長安等罰俸3個月。實際上,煙花的制造屬于比較危險的行業,在當時的社會生產條件下,控制煙花燃放效果的技術往往過多的還是依賴于經驗積累和生產條件,燃放煙花出現意外閃失也在所難免,只不過清宮的煙花已經有了皇家的身份,有關人員自然要為出現的閃失承擔“罪責”。
出于對燃放煙花安全的關注,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八日,乾隆帝從制度上對燃放煙花做出規定,規定以后每年燃放煙花由“乾清宮太監一名,四執事庫太監二名,尚乘轎太監二名,懋勤殿太監一名,自鳴鐘太監二名”負責。并指定一名養心殿首領太監監放花炮。
每年除歲迎新之前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時,清宮里和各衙門都要停止一切,進行封寶,封存有關衙門的印信。乾隆帝頒旨“封寶之前,辦事后放炮仗。封寶之后,出門就放炮仗”。這里所指的出門是指出養心門,然后把寶璽放至交泰殿。很顯然,有除舊去邪、平安迎新的目的。
每年新正凌晨,乾隆帝從乾清宮乘轎到奉先殿、堂子等處行禮時,都要放頭號炮仗作為前導。后至圓明園、長春園等處拜佛時,也要以燃放炮仗作為前導。正月十五元宵節,圓明園山高水長殿前等處燃放煙花。皇帝晚上到來時,前引也燃放花炮。
在接神祭灶時,諸如宮內十二月十五日養心門外接神,二十三日坤寧宮祭灶,除夕早晨欽安殿拈香,以及佛堂上香等,各處也都要點放大、小或頭號炮仗各10個。
總之,每年一進臘月的后半月,皇宮內便進入“開炮”之日了。“如遇小建,著于十六日開炮;如遇大建,著于十七日開炮”,一直放到次年正月十九日為止。如果皇帝外出巡幸,皇帝鑾輿走到哪里,煙花也放到哪里。
說到清宮燃放煙花,最熱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圓明園東南隅的山高水長殿了。這里是皇帝召見大臣和外使的重要場所之一,俗稱引見樓。殿前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具備燃放煙花的條件。時人詳細記述過圓明園里的各種娛樂活動:“上元夕,西廠舞燈、放火最盛。清晨先于圓明園宮門列火數十架,藥線徐引燃,成界畫欄桿五色。每架將完,中復燒出寶塔樓閣之類,并有籠鴿及喜鵲數十在盒中乘火飛出者。未申之交,駕至西廠。日既夕,則樓前舞燈者三千人列隊焉,口唱太平歌,各執彩燈,循環進止,各依其綴兆,一轉旋則三千人排成一‘太’字,再轉成‘平’字,以次作‘萬’、‘歲’字,又以次合成‘太平萬歲’字,所謂‘太平萬歲字當中’也。舞罷,則煙火大發,其聲如雷霆,火光燭半空,但見千萬紅魚奮迅跳躍于云海內,極天下之奇觀矣。”燃放煙花的準備工作通常從頭年的十二月開始,由內務府營造司安裝煙花盒架,搭造燈盞罩棚、西洋秋千,擺設“抬頭見喜”、“福自天來”等人物燈座。因為煙花的燃放事關皇家安全和政治影響,每年照例都會由提督衙門撥派官兵,于正月初二起即在圓明園花炮庫周圍看守火燭,驅逐無關人員,以防發生意外事故,直到正月二十日差務告竣,才會奉命撤回。
對于清宮燃放煙花,乾隆帝出于統治的需要,往往在自己“闔家歡樂”的同時,允許王公大臣等一同觀賞。如乾隆九年正月,傳諭:“今歲山高水長處點放煙火盒子,著外省將軍、副都統、大臣等,及京城部院衙門、旗下滿洲大臣等,進內觀看。著御前乾清們行走之蒙古王、額駙臺吉等在兩廊下坐;大臣等皆在階下兩旁列坐;準噶爾使臣圖爾都著在頭班大臣后隨坐。”
18世紀末有位英國使節回憶清宮燃放煙花,稱燃放的煙花數量遠超出他曾經看過的所有煙花的總數。中國煙花從設計的新奇、勻稱和巧思的角度上來看,也遠勝于他以前看過的煙花,“編排成火山普遍的爆發,綻射出光芒和閃爍;在園內使用的甩炮、彈射器、鞭炮、火箭和照明彈等,大約一個小時之后,還積有大量不散的煙云。”從另一個角度勾勒出清宮燃放煙花的規模和氣派。
篇7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家家戶戶都歡聚一堂,我們一邊看精彩的煙花,一邊吃團圓飯。煙花燃放表示辭舊迎新的傳統習俗。
我和小伙伴們迫不及待地吃完了飯,放下手中的碗和筷子,如野馬狂奔似的沖出外面,嘴里不住的歡呼:“放鞭炮咯,放鞭炮咯!”鄰居家的小妹妹也趕來湊湊熱鬧!我們大家都興奮的跳著、叫著、唱著,開心極了!
開始放煙花了,我和小伙伴們的心激烈這都在想:我們今天一定要放好煙花,要不然我們不睡覺!
游戲規則是這樣的:看誰放的煙花多,誰就勝利!我當裁判,表哥、弟弟、哥哥、表弟,都來當參賽者。
篇8
2、只見,煙花直沖天空,漸漸地舒展開來,形成了無數朵時而紅,時而黃,時而綠的繁花。然后,那煙火好似流星,從天而降,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
3、最令人稱奇的是流水瀑布,它全身散發著金子般的光芒。那流水好像是從百丈懸崖上咆哮而來,拍水擊石,聲音震耳欲聾;而它又好似一條小溪,潺潺而流,和順平緩,令人身臨其境,仿佛它不是煙花,而是一條真正的瀑布。
4、最后我們搬出我們最大的煙花“巨無霸”。點燃它的導火線,只見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
5、當一顆不起眼的小火種在半空中崩裂,隨即變幻成一把綠色的大傘在夜空中飛旋。當這把“傘”還未完全消失殆盡,又有一朵燦爛的“金菊”躥上天空,它宛如一位孤傲的仙子,全身被華麗璀璨的金色包圍,在萬人矚目下“翩翩起舞”。絢麗的煙花在黑暗的夜空中竟相綻放,那流光溢彩四散開來的點點金光,把夜空裝點得如此燦爛奪目。
6、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飛去,似一朵朵閃光的,光彩奪目。
7、夜空宛如姹紫嫣紅的百花園,五彩繽紛的煙花如同水晶石靚麗奪目,色彩斑斕的焰火好似彩綢絢麗多姿。
8、瞧,灰暗的天空上升起了一個紅紅的“大火球”,“嘭”的一聲,“火球”“開花”了,火球分散成了紅色的小點,消失在空中。緊接著,又升起了一個金黃色的“火箭”,“啪”的一聲,空中綻開了一朵金色的“”,“”在空中沒開多久,就變成一個個“小流星”掉了下來,在空中劃了一條金色的線。只有幾顆剩下的“星星”還不肯離去,最后才慢慢隱去。
9、“嘭”的一聲巨響,煙花騰空而起,在天空中綻開五顏六色煙花,有的像流星徘徊在夜空,有的像萬壽菊欣然怒放,還有的像仙女散花,一朵朵小花從天而降。
篇9
在大年初一的中午,看著郁郁蔥蔥的大樹;聞著這里清新的空氣;聽著這里鳥兒動聽的歌唱,疲勞的感覺頓時消失了,吃上了香噴噴的團圓飯后,就準備放煙花了。
到了晚上,節日的氣氛更濃了,到處張燈結彩,我們也不甘示弱,開始準備放煙花了。走出大院的門外,來到一個草坪上,抬頭仰望,只見一輪皎潔的月亮和兩盞大大的燈籠,把夜晚裝扮的格外明亮燦爛!
開始放煙花了,爸爸拿出了一個禮炮放在空地上,點燃了引線之后,迅速地跑了回來。“砰”絢爛的煙花猶如花朵一般在天空中綻放了,放眼望去,天空被煙花占據了,五彩繽紛的,像春天的花兒一樣艷麗,像天邊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光彩奪目!我一邊觀看,一邊高聲喝彩,就連一直沉默的媽媽也被著這美麗的煙花征服了,仰著頭,站在煙花前發呆!
這時我忍不住要拿出我最喜歡的一種煙花:竄天猴。爸爸點燃了它,它立刻在天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就像一個溫柔的小精靈在跳舞。我深深被它吸引了,終于克服膽小的毛病,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勇敢地把它放在了地上,點燃了它,在一旁激動的媽媽馬上用相機記錄了這珍貴的突破瞬間,并不停地夸我,太棒了!太漂亮了!
然后,爸爸又拿出更精彩的“彩珠筒”來,迅速點燃了它,我緊緊地握住彩珠筒的棒子,隨著“砰砰”的聲音,天空又出現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就像一把把打開又合上的彩傘,讓人看得癡迷。我們振奮地數著每一顆開放的“彩珠”,就像給家人與朋友們送出新年的一個個美好愿望。茫茫的夜空在它的點綴下,更是美不勝收!
篇10
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免不了要放煙花我們家也是,就在春節聯歡晚會的那一天晚上,我們差點就鬧事了。
還沒來得及把電視看完就已經12:00了,我跟著爸爸去一樓放煙花,我和爸爸一人一個打火機點起了所有煙花的導火線,緊接著“嗖嗖嗖”三個煙花飛了出去,“砰砰砰”天上炸開了兩朵花,我在奇怪為什么少了一個,接著三個煙花又飛了出去,又少了一個,我突然看到有一個煙花撞到電線上了,“砰”的一聲,我還以為電線被煙花炸斷了,后來看了看沒斷,本來想去把煙花放到旁邊一點的,但因為太危險了所以沒去移,直到放完為止。我跑過去看了看電線竟然安然無恙,我心想這電線干真堅強。
還好沒有把電線炸斷,不然我們會遭到大眾的責罵的。我以后不會再像這次這么粗心了,以后我會注意周圍的場景,然后再點煙花。而且以后放煙花要注意,點燃了導火線之后不能靠近煙花,要在10米之外,放煙花之前要注意看看有沒有過期,也要注意不要買冒牌貨。不然的話,可能會像一戶人家一樣放煙花把自己的房子給放掉了。
雖然煙花放出來很好看,同時也要注意安全,不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