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詩范文

時間:2023-04-05 13:00: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梅花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梅花的詩

篇1

關于梅花的詩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寫贊美梅花的詩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梅花》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其全文詩句如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翻譯】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絕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陸游。其全文詩句如下: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譯文】

聽說梅花在寒冷的清晨綻開了,那些梅花像雪堆一般的在整山遍野開放;我很喜歡梅花,真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化作千億個我,在每一棵梅花樹下欣賞梅花。

《墨梅》作者為元代文學家王冕。其全文詩句如下: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翻譯】

這畫仿佛是從我的洗硯池邊生長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后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因為它并不需要別人去夸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只間。

《梅花落》作者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家鮑照。其全文詩句如下: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蕩春風媚春日。

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塞上聽吹笛》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其全文詩句如下: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翻譯】

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黃鶴樓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本詩寫游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

《鷓鴣天·西都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朱敦儒。其全文詩句如下: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譯文】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哪兒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菩薩蠻·江南未雪梅花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晏幾道。其全文詩句如下:

江南未雪梅花白。憶梅人是江南客。猶記舊相逢。淡煙微月中。

玉容長有信。一笑歸來近。憶遠上樓時。晚云和雁低。

《梅花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照鄰。其全文詩句如下: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

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譯文】

梅嶺花朵盛開的時候,天山還未開始下雪。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開滿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邊緣處又像是落了一層積雪。因著風兒的吹拂片片梅花飛入舞女的廣袖中,又混雜著脂粉飄向女兒家的妝臺。幾萬里廣袤荒涼的匈奴之地籠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還無從知曉。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譯文】

到洛陽是為了和才子袁拾遺相聚,沒想到他已成為江嶺的流放者。聽說那里的梅花開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天更美好呢。

《梅花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楊炯。其全文詩句如下: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開。

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

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清平樂·年年雪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清照。其全文詩句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譯文】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后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發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梅花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方平。其全文詩句如下: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

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

今如此,長城恨不窮。

莫將遼海雪,來比中。

《梅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亮。其全文詩句如下: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譯文】

稀稀落落地梅樹枝條歪歪輕斜地掛滿那潔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條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著斑斑點點的雪花在陽光照射下閃著晶瑩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綻開放了,這使得想要在春天競吐芳香的種種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來的信息傳遞出去,又怎么會害怕被厚厚的積雪所深深埋藏呢!請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傷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讓主宰春天的神東君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讓開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傷曲調而過早地凋謝。

《山路梅花》作者為清代文學家馮山。其全文詩句如下:

傳聞山下數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

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

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次第吹。

莫作尋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譯文】

聽人說山下有幾株梅花,途中路過忍不住把車旁的帷帳打開去觀賞。試著親手去折林梢上開的梅花,早早感到春天已經接近了。若能在路上不時見到,最好能讓東風將它們逐枝吹開。莫把梅花當做尋常花草看待,它一年一次地把江南春的訊息帶來。

《西江月·梅花》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蘇軾。其全文詩句如下: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過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妝色的話那種朱唇樣的紅色根本不會褪去。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云的天空,就不會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蘇軾。其全文詩句如下: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旭。其全文詩句如下: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梅花》作者為元代文學家高啟。其全文詩句如下: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踏莎行·雪似梅花》作者為宋代詩人、文學家呂本中。其全文詩句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翻譯】

呂本中此詞寫別恨,情從景生,天然渾成,兩闋的末句尤為警策。這種藝術手法確如畫龍,云彩翻卷之中,東現一鱗,西露一爪,最后見首點睛,因而使畫中之龍既顯得體態矯健,又透出十分神韻。

《留春令·詠梅花》作者為唐代詩人、文學家史達祖。其全文詩句如下: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作者為唐代詩人、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翻譯】

一旦成為貶滴之人,就像賈誼到了長沙,日日西望,望不見長安,也望不見家。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商隱。其全文詩句如下: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篇2

譯文:江南的梅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不知開落了幾次了?我在天涯漂泊,兩鬢已如此斑白了。

2、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出自宋代杜耒的《寒夜》

譯文: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3、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出自清代曹雪芹的《香菱詠月·其二》

譯文: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發出濃郁的芳香,銀色里絲絲的柳枝又似帶露初干。

4、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絕句》

譯文: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

5、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出自宋代蘇軾的《減字木蘭花·春月》

篇3

描寫十二個月中每種花的詩句。

全文: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里裝,三月桃花紅十里,四月薔薇靠短墻,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梔子頭上戴,八月丹桂滿枝黃,九月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臘梅雪里香。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字]多媒體運用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導入新課是教學的起始環節。一節成功的語文課,離不開教師精心設計的導課環節。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語文課堂的導入環節,就變得越來越多樣,這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運用多媒體,直接導入新課法。

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在導入環節,用多媒體直接出示課堂教學的內容,明確學生學習的目標和要求,以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做到“課伊始,意已名”。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海倫.凱勒》時,海倫有坎坷的人生經歷,在她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她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和堅強,而這些感人事跡可以在學生的心理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教師可以在開課時,直接出示海倫的個人簡介,讓學生有“先入為主”的第一映像,讓學生可以直接去感受海倫的個人魅力,為課文深層次的剖析奠定了“思想基礎”,學生也明確了在學習中要感受海倫的可貴的精神,明確了教學的目標和重難點。

2、運用多媒體,講故事導入法。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來講故事導入新課,突出了情趣性,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熱情積極地投入到問題的探索中去。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三打白骨精》第一課時時,孫悟空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以多媒體出示這個故事,讓學生來猜猜這是《西游記》中的那一段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找到其中的主要人物,感受孫悟空的善于識妖,善于降妖,勇敢機智,感受白骨精的奸詐狡猾、貪婪本性。這為課文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生在分析人物特點時就表現地非常積極,樂于與別人交流。

3、運用多媒體,直觀圖片導入法。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在導課時可以把課文中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形象,使學生一目了然。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第一課時時,對于沒見過石鐘乳石筍的學生來說,要感悟雙龍洞內洞的奇特和顏色各異,有一些難度,教師在導課時可以出示雙龍洞的圖片,讓學生先欣賞雙龍洞的獨特景色,讓學生對石筍和石鐘乳有初步的感受,學生在學習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以很輕松想象它們的形狀,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4、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法。

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的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自覺地參與到教學中。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長江之歌》時,可以在導課時播放《長江》的專題片和歌曲,片中音形并茂,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到長江的氣勢磅礴,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力量無窮。學生在特定地氛圍中感受到長江——這母親河的無私奉獻,這為詩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便于學生去理解長江的母親情懷和無窮的力量。

5、運用多媒體,激趣比較導入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的聯系點、相同點,采用比較的方法來導入。學生可以通過舊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通過對比,更能突出教學目標,使學生記憶猶新,也培養了學生辨別事物的能力。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麋鹿》時,可在導課時,先出示梅花鹿的照片,讓學生來說說它的外形特點,然后出示麋鹿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再通過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來加深理解麋鹿外形的獨特之處,學生只要抓住麋鹿的“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它的角總是朝向前方這一特點,就能很容易區分麋鹿和其他鹿類。這樣,在導入環節,學生就已經看到了、學到了麋鹿的外型獨一無二,很容易掌握了文章的內容。

6、運用多媒體,切入導入法。

切入導入法就是抓住教材的某一重點和難點單刀直入導入教學。可以采用多媒體課題出示導入,這樣日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強烈愿望;可以抓住文章中關鍵詞句切入,加速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的能力;可以多媒體出示課文重點段落切入,直奔重難點,實行“變序式”課堂教學結構;也可以從課后問題切入,在圍繞這個問題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索,啟發學生去主動解決問題,提出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但采用哪種方法切入導入,都要運用多媒體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快樂的學習。

7、運用多媒體,復習舊知導入法。

復習舊知導入法,是大多數教師喜歡的導入方法。巴甫洛夫曾說:“任何一個新的問題的解決都是利用主體經驗中已有的舊工具實現的。”復習學過的知識和內容,就可以開啟新知識的窗戶,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是舊知識的拓展,只要找到新舊知識的交點,舊知識的復習就可以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了。如教學《墨梅》這首古詩時,可以導課時,多媒體出示學生學過的關于梅花的詩句,讓學生來吟誦,并說說你從中讀出了梅花的那些精神,讓學生從舊知識的復習過渡到新詩句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訴,教師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語文課堂就會越來越精彩,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篇5

我是一個憧憬未來,滿懷幻想的女孩,只有想象,自由的飛翔方可讓我消去煩惱,因此我要把腦中的景象一一畫下,放飛我的夢想。我堅信,終究有一天,我能把畫畫視為一生的職業,甚至是生命。

學畫的過程中,最令我喜歡的莫過于——水粉畫。粗略構圖,顏色填充,把灰瓷器畫成黑色,把向日葵畫成橙色……不循規蹈矩的作畫。可我就喜歡這種隨意的顏色幻想,也因每次把不太正常的顏色畫在不太符合的靜物上,把老師氣得兩眼冒火、滿臉通紅,哪怕他好心幫我改好,我也會執意于自我的風格。老師的無奈、我的任性,也是畫畫過程中比較有趣的事吧!

但每一件事大概都有保鮮期吧!興奮過去后,我常覺得自己的風格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畫得要力度沒力度,要空間沒空間,在局促和無奈中等待著,不知何時能跨出下一步。自己該要怎樣走下去,畫畫是為了什么……無知的心情、一系列的問題,都在心中糾結。突然想起郭沫若的話:“一個人,總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只會不知不覺地沉寂下去,人只怕自己倒,別人罵不倒。”是啊!自己怎么會那么遲鈍,到了想放棄前的一刻,才想起,做事三分鐘熱度,半桶水不僅沒用,還會讓身邊的人失望。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淪,終于,我找回了當初熱愛美術的自己。

從此,我以樂觀、進取、專注于美術的精神來作每一幅畫。拿起手中的畫筆,用不同的顏色混合一起,畫下每一處迷人的風采,讓自己沉醉其中。

還有一次,剛學人物寫生的時候,為了多練習,我把弟弟打扮成一位可愛、清純的“天竺少女”。他氣得頭冒青筋,而我則一邊強忍他的“美麗”形象,一邊瞪著他,一邊揮動著手中的畫筆。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的畫出現了,我很不滿意。再畫一幅!于是又把弟弟給重新打造一番;帶上假長發,穿上蚊帳,像個怪物似地站著。這幅畫完成后,我自己很是滿意,只因為畫出“貞子”的樣子,準確無誤地突顯“貞子”的特點。看了這幅畫,我不停地在笑,弟弟也捧著肚子說笑得受不了了。

篇6

姑爺爺到云南給我帶來了幾顆雨花石.

雨花石上面的花紋色彩斑斕,形狀各式各樣.有的象月亮.有的象云海,有的象一只特別獨特的花,世間罕見,有的象晚霞,有的圖紋象桂林山水,雨花石多花紋多么神奇啊,雨花石的花紋又是多么美麗啊!

東方小學一四班朱雨萌

篇7

家的陽臺上擺著一盆寶石花,這是去年春節,爸爸從姑丈家帶回來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

寶石花是一種熱帶植物,很少開花。在今年3、4月份的時候,它開花了,像白色的五角星,花蕾有點帶黃色,花瓣尖尖的一頭有一些淡淡的粉紅色的斑。如果,細細的春雨下過之后,晶瑩剔透的水珠像寶石一樣,躺在“花瓣媽媽”的懷抱里,好看極了!

寶石花不但美麗,而且生命力頑強。去年的一次強臺風過后,寶石花的花瓣掉了好幾片,我為此還難過了幾天。可是,過了三四個星期,那幾片被臺風吹落的花瓣居然成活了,還長出了新的小寶石花。原來,寶石花的每一片花瓣都是它的種子,多奇妙啊!

我喜歡寶石花,不僅因為它美麗,更因為它頑強。

篇8

在等待樣品的日子里,我們優雅而心寧。因為在日方提供的精美絕倫的圖冊上,我們勾了很多中國人喜歡的式樣。那些美圖讓我們自信,只盼樣品一到就能啟動美妙的工作。

等啊盼,樣品終于到了。拆包解繩,眼巴巴中三、四十個樣品被取出布上臺面,結果大家傻眼。怎么比圖片看起來小好多啊?太小了!瓶花,花籃,手捧花每個作品都精致而優雅,但相對于中國人的喜好而言,實在是太小了。體量感不夠,華麗度也不足。我們馬上發電郵進行意見交換,但效果不佳,雙方陷入焦急。市場調研結果出來后果不出所料,“夠美不夠量”、“性價比不對稱”,成為市場反饋來的最主要信息。

日本公司迅速來京與我們討論。我們強調作為未來在中國銷售的插花產品,“宜大不宜小”,“宜炫不宜素”。日方卻強調,唯美乃勝出之道,與大小無關。為說服日方,我們把會開至花卉市場,讓他們看中國臺灣企業做的大型插花談感想。結果他們認為花為自然之物,做得過大有媚俗和炫耀之意。至此,手下們力竭詞窮。

顯然,這是文化價值觀在互不相讓。作為一個“日本通”,我其實理解他們。任何民族的文化價值觀的形成首先會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在島國山優水美但尺度局限的環境中,日本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在斗室中體味“家窄心寬”禪意思想的文化價值觀。在《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一書中,韓國學者李御寧曾形象地提到:“從大江大河到一草一木、從神到佛都要被縮小,裝進盆、擺上架,日本人的生活空間不僅與歐洲人不同,與亞洲的中國人和韓國人也迥然相異”。再加上多震的危機顧慮,日本人自古以來不喜華宇廣廈,而相對崇尚自然傳承的村落文化。由此,日本人養成了崇尚微縮精細、空寂玄靜、古樸內斂的審美意識。相反,中國廣袤的地域和資源優勢以及“神與物游”的哲學思想,給予中國人“放大”、“宏大”的意識培養。廣博、豪放、華麗甚至炫耀,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個性中審美意識的基礎。

這種完全不同的審美尺度和文化態勢,構成了對美的不同表達和欣賞。日本人在稻草黃泥墻不設家具只停一支插花的室內覺得美,中國人在大理石鋪地家具講究花團錦簇的客廳里覺得美;日本人認為器形小巧造型古樸釉色無華的陶器好看,中國人認為器形豪放造型獨特釉彩華麗的陶器好看凡此種種說明,美的背后,一定是基于地域個性文化的審美價值觀在做支撐。

想明白以后,我找出了一本中國的家居雜志。看到那些家的尺幅和裝飾度,我的合作伙伴們大吃一驚,表示終于弄明白了為什么我們堅持己見。“想不到中國人的家這么寬敞,還裝修得這么漂亮,那些花放進去確實看不見!”

篇9

其實以前我并不喜歡吃話梅糖,認為它又酸又難吃。可現在,我愛吃話梅糖了,一天不吃上幾顆就好像覺得有什么事情沒做似的。我也搞不清為什么,大概是因為那個小妹妹的微笑吧••••••

記得那天,爸爸說要帶我去杭州劇院看傅聰鋼琴獨奏音樂會,在必勝客吃晚餐。必勝客門口要排隊,我又有些累,便在一張凳子上坐了下來。“姐姐,你也是來吃比薩的嗎?”一個穿著花裙子的小妹妹笑著問我。“嗯••••••”小妹妹從口袋里取出一顆話梅糖給我,我只好拿著,打算等小妹妹走后扔掉。“姐姐,你怎么不吃啊?”小妹妹問我。“啊,我••••••不愛吃••••••我••••••”我竟然有些語無倫次!小妹妹卻依舊笑著,對我說:“姐姐,話梅糖吃后很開胃的,甜甜的,好吃極了!”說完,便拆開一顆吃了起來。我的手情不自禁地撕開包裝紙,開始吃了,而這一回,我沒有感到酸,我卻感到了甜。

晚飯后,我在餐廳找到了小妹妹,對她說:“謝謝你啊,話梅糖真甜啊!”小妹妹卻說:“姐姐,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微笑面對他人,那生活將是多么和諧,多么美好啊!”

自從那天以后,我不但愛吃話梅糖了,還懂得了:要微笑面對他人!

篇10

關鍵詞:大眾文化;一鍵式;即時;載體轉向

中途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2-00103-02

一、引言

自2009年至2013年底,在3G手機網絡時展的這5個年頭里,手機上網呈現出圖片信息的空前爆炸,手機報紙、雜志、微信訂閱號也在逐漸取代傳統閱讀模式,傳統紙質媒介的報刊雜志也由數十年前轉向為基于計算機平臺的電子雜志,近年來智能手機的發展又讓“閱讀”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手掌大的手機屏幕上,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已經成為博眼球、第一時間獲取點擊量的主角,因此各種美圖軟件也層出不窮,與傳統的電腦美圖軟件不同,基于移動客戶端的美圖軟件更易于掌握,一鍵式圖片處理已達到專業水準。但手機美圖軟件的發展并不能取代基于計算機平臺的圖片處理軟件,目前兩者在專業應用及大眾娛樂領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缺一不可。

大眾文化具有屬性的商品化、傳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標準化、審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娛樂化、趣味的時尚化特點,在消費文化的觀念里,受大眾追捧并讓大眾愉悅的即是“美”,人們對美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這不僅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在虛擬環境中尤甚,在互聯網構建的視覺文化繁榮的時代,每一個受眾接觸的圖片、視頻、音頻無一不是經過軟件的美化和處理,這在圖片處理領域表現的更為普遍,在人們接觸到一張美景或是美女圖片時第一反應不是欣賞,而是戲謔稱“這張圖PS過了吧”,這反映出美圖軟件應用日漸趨向于日常化和普遍性。筆者作為一名視覺設計專業人員,在近幾年的工作和學習中總結了一些關于圖像處理軟件的經驗并得出思考,嘗試用大眾文化視角來分析美圖軟件,意在從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大環境下找到發展趨勢。

二、各美其美――計算機與手機客戶端美圖軟件的同異分析

發展歷程

說到計算機美圖軟件,最專業和最具有用戶基礎的當數Adobe公司出品的Adobe Photoshop軟件(以下簡稱PS) ,自1990年的Photoshop1.0.7版本發展至今天的Photoshop CC版本,它已在各類計算機繪圖軟件中獨占鰲頭,并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到戶外大型廣告牌,小到雜志、包裝,每一個需要圖片處理的領域都離不開這個強大的軟件,Photoshop已經成為代替傳統畫筆的一種數碼表現技法和表現工具。

在智能手機發展的這幾年來,手機美圖軟件也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其中最早出現也最具影響力的是“美圖秀秀”軟件。美圖秀秀是美圖網的第一個產品,美圖網創建于2008年10月,由一群熱愛攝影,畫畫,圖片的“藝術青年”一起開發完成。他們的初衷就是讓每個人都能夠簡單快速的美化自己的照片。在計算機版美圖軟件獲得大批用戶和擁躉的基礎上,美圖網緊跟時代步伐,緊鑼密鼓開發出手機版美圖秀秀,在信息技術發展和更替飛速的今天,手機版美圖秀秀能一直處于下載量的首位,足以窺見美圖團隊創新與堅持的精神,因此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手機美圖軟件。

2.美圖模式

既然把手機美圖軟件和計算機美圖軟件拿來比較,就要從使用方法上來進行比對分析。作為專業的圖片處理軟件,Photoshop的功能非常強大,它包括繪畫、圖片處理、文字處理、排版、動畫制作這五大項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大眾需求度最高的是圖片處理功能,即“美圖”功能。Photoshop從新建文件到保存文件都需要一系列的指令,比如我們要美化一張圖片,就需要用到調整顏色、對比度、明暗度、去噪、磨皮等多個指令,甚至多圖層的圖片拼接、融合,把幾張圖片的素材和諧地融合在一張畫面的環境里,設計師對色調、光線和氛圍的把握決定了一張圖片的藝術性、畫面精細程度及視覺感受,這就需要使用者具備繪畫專業知識及軟件的技術操作能力,非專業人員打開軟件看到界面中抽象的符號和專業的指令會感覺到無從下手。使用的難度和對使用者的藝術素養的要求使這一軟件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普及,大眾對美的要求無法達到滿足,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因此易用方便的美圖軟件就應運而生。

美圖秀秀號稱是“不需要基礎的美圖軟件”,它用活潑的色調直觀地把功能分為美化圖片、人像美容、拼圖、批量處理這四大項,更有場景、邊框、飾品等功能,并且用每天更新精選美圖素材提高受眾的關注度。美圖秀秀之所以使用方便,不需要教程及專業培訓,在于它“一鍵變美”的模式,這省去了Photoshop中繁瑣的步驟。這個“一鍵”模式實際上是對Photoshop中“動作”指令的模擬和提煉,開發人員模擬出多種場景,比如日系、復古、黑白、清新等各種圖片流行元素,人們選擇自己需要的風格進行美化,瞬間變美讓大眾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從軟件本身來看,相比于Photoshop面面俱到并且高精尖的五大項功能,美圖秀秀只取圖片處理這一項,對Photoshop進行提煉和擴展,弱化技術,強調簡單易用,與流行接軌,更加直觀和活潑的面相受眾,這符合了大眾文化簡單高效的消費需求。

3、分享模式

互聯網給視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讀圖時代的圖片爆炸來源于分享,分享功能的流行是因為它們奉承著用戶社會認同感和自我虛榮心,高質量的圖片和會獲得更多地曝光和贊美,這種虛榮心驅使人們不“美圖”一下就無法把自己的照片上傳到網絡上。基于大眾分享高質量圖片的心理,在處理圖片完成后美圖秀秀有一鍵分享至QQ空間、微博、人人網、微信這幾大主要社交媒體的功能,而Photoshop并沒有而且似乎也無意開發此類功能。

由對比分析來看,如果說Photoshop代表著專業性和藝術性,那么各類層出不窮的“一鍵式”美圖軟件就代表普遍性及娛樂性。

三、美人之美――大眾文化視角下美圖軟件載體的轉向

載體轉向的必然性

美國重量級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在2013年了《The future of Digital:2013》(《數字媒體現狀的未來:2013》)專業研究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指出了新媒體公司市值已經遠遠超越傳統媒體的市值,設備及屏幕的多樣性是最重要的發展趨勢,電腦在鏈接設備的出貨量中占比不到智能手機的一半,并且智能手機出貨量仍在不斷增長,2013年第三季度出貨量已達兩億五千萬臺。每天有7.58億圖片通過智能設備分享,智能手機是唯一的消費時間在增長的媒介,已經遠超紙媒、廣播甚至是傳統互聯網[1]。

從臺式電腦到筆記本,再至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這是一個被大小屏幕割據的時代,小屏幕越來越具有大智慧,這在于它便攜和多功用滿足了大眾消費需求。技術的革新給美圖軟件的發展提供了挑戰和機遇,這促使研發者們不斷創新,力取在保留傳統載體使用優勢的基礎上,成功地向新載體遷移。美圖秀秀就成功地完成了這一遷移,不僅保留了計算機版本的全部功能,更能利用手機隨時拍攝的優勢,即拍即美圖,整合社交媒體資源,多個平臺一鍵分享,這使美圖秀秀上線開始便始終居于下載量榜首,這得益于開發者“一鍵式”美圖的初衷,這種模式與手機平臺相契合,實現了拍攝、美圖和分享的便捷化和高效率。相比之下Photoshop在手機平臺的亮相便灰暗許多,一貫理性的界面,單一的美圖功能讓人甚感無聊,而且只支持分享Facebook這一個社交平臺,因此在中國鮮有用戶。由此看來,并不是每個軟件的載體遷移都會成功,這取決于它自身的定位、性質、功用,有時候也需要抓住機遇順風而上,更重要的是抓住大眾的需求。

2、載體轉向的大眾精神需求

從社會發展大環境來看,美圖秀秀載體轉向的成功在于它立足于現代電子傳媒,緊跟流行趨勢,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大眾文化產品生存法則下不斷創新,滿足大眾需要并促進同行業良性競爭和發展,帶動了一批手機美圖軟件的興起和繁榮,比如后起之秀百度魔圖,不僅兼容美圖各種功能還開發了具有美圖功能的相機,捆綁式美圖更具創意。

從人類精神需求上看,首先,美圖秀秀的“一鍵式”美圖及分享模式滿足了人們“爭朝夕”的現代社會精神。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認為:“目前統治地位的是視覺觀念。聲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組織了美學,統治了觀眾。在一個大眾社會里,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2],相對于抽象的文字,圖片更直觀和更具閱讀效率,眼球經濟的殘酷在于人們從從圖片中便能瞬間判斷信息的可讀性,瞬間美圖“秒殺”了要用Photoshop相當長時間內完成的工作,在每一個點滴的時間單位便可分享美化結果,獲得贊美,提高人氣,甚至產生經濟效益。現代社會大眾文化表現為瞬間即逝的流行文化,大眾需要的是流行,是時尚,是對于“品味”的社會認同感。其次,美圖秀秀美白、大眼、瘦身、美膚功能的設置也反映了大眾審美的趨勢,即是對現代流行“美”的認知,在現代美學中,“消費充斥了一切領域,使生活本身也成為了文化生活的一個部分,也因此使美學進入了生活,現代生活就是追求美的一種方式,美的鑒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現代社會階級和階層結構的變化,也導致新型的生活和身體美學普及開來。”[3]因此媒體和偶像宣揚的“美”便具有導向意義,指引人們追求美,創造美,分享美,因此軟件的美化方式越被大眾認同,效果越是驚艷和流行,實現方式越是快捷和方便,就越是受大眾追捧。

從軟件載體的轉向來看,大眾文化影響著人們去追隨潮流,不流行的或者是不美的會被無情淘汰,不僅是美圖軟件,生活服務類網站也都紛紛向智能手機投靠,大眾點評、時光網、淘寶網都相應推出了手機版,各類軟件比如360、騰訊管家分據著手機殺毒平臺,手機上下載不到的軟件會很快被遺忘,這是時代所需,也是發展之勢。

四、美美與共――結語

世界上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牽引著人們走向新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愿意與否,潮流的力量已經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動你進步,比如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網購、網絡微電影、網絡廣告覆蓋我們生活并提供事無巨細便捷的服務,早在幾年前一網的電腦就能解決我們的衣食住行,現如今手機也能做到而且更加便捷,往日電腦依賴族“進化”成了手機依賴族。

雖然智能手機所占市場份額在逐步增長,但它依然不會取代計算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美圖軟件多載體共生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對美的需求,更具藝術性和專業性的Photoshop獨占計算機圖像軟件類別鰲頭,滿足專業人士需求,具有娛樂性和普遍性的美圖秀秀滿足大眾需求,它們沒有孰優孰劣,只在不同舞臺上綻放異彩,就像大眾文化受主流文化及精英文化的引導一樣,一鍵式美圖軟件是符號化和流行化的Photoshop,但也給Photoshop的完善和發展提供了參考。手機4G時代已經到來,流暢的視頻技術和飛速的下載速度給美圖軟件將會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圖片軟件式微,視頻軟件興起似乎可以預見,這更加鞭策著研發者們要緊緊抓住大眾需求,更具預見性和創新性。

參考文獻:

[1].http:///the-future-of-digital-2013-2013-11#-1:22,27,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