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寫的詩詞范文
時間:2023-03-30 18:3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革命英雄寫的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設置環境,引感
俗話說:“入境始于親。”有時老師的一句提示性話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都有可能把學生帶入一個魂牽夢繞的藝術殿堂,促進他們對作品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先以回憶、親切的語調叩問:“你們留心過父親的舉手投足嗎?當父親的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都化為愛的雨露滋潤你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你是否會獲得一份永久珍藏的記憶?”在我所設置的意境中,全班學生紛紛討論,并說出讓自己感動的瞬間。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一個學生的發言讓全班同學都哭了:他說讀小學時都是他媽騎自行車送他的,他媽本來是駝背的,可他發現每到冬天他媽騎車送他時背一點都不駝,而每到夏天時他媽騎車背就更駝。他實在不明白就問了,他媽說她這個背就是這樣,冬天不駝夏天駝。一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冬天他媽直起背是為了給他擋風,而夏天更駝是怕擋住了他的風,更讓他心疼的是,他媽這樣的做法導致回家后要睡好長時間才能把疼痛減輕些!還是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當學生讀到父親艱難地穿過鐵道、爬上月臺去買橘子的時候,我設置了這樣的情境:教室前面排成兩排課桌,中間留有過道,形成“月臺過去是鐵道,鐵道過去又是月臺”的布置,安排一位個頭較小、身材微胖的學生扮作“父親”進行課本劇表演,另一位同學配樂朗誦。這樣一邊是聲音朗誦,一邊是動作表演,兩位同學配合得天衣無縫:“父親”那種年老體衰、執著為兒子買橘子的拳拳愛心立即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的形象理解,又受到了深刻的主題教育。
二、塑造形象,激感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文學作品中的畫面表達的意境與形象是連接作品與讀者的紐帶。把“意境說”引入課堂教學,很重要的作用是能夠促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與把握。通過意境教學,要使學生觸景“激”情,所觸的“景”便是老師在意境教學中的“塑造形象”。
在教學《海燕》(作者:高爾基)時,我先不涉及文章,而是要學生或根據自己的觀察,或在文學作品、電影、電視中所了解的海燕,談談海燕的體態、習性、活動情形,著重要他們描繪海燕的飛行、憩休等情形。為了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海燕的形象,我播放了一段以“風大浪高、黑云壓頂、電閃交加、大雨傾盆的大海”為背景的實況錄像,教室里響起了嘖嘖的贊嘆聲,同學們都被海燕那種搏擊風浪的無畏氣概所折服了。這樣一來同學們的情感被激發出來,以自己的所知所見和課文中的海燕進行相互對照,課文中的海燕和學生所了解的海燕和諧、親切地融為一體,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對海燕的感受力。這時只需將課文中描寫海鷗、海鴨、企鵝的語句讓學生輕輕一讀,學生們立即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愛憎情感,進而轉化為對海燕所象征的勇敢的革命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的崇敬與贊嘆。
三、烘托氣氛,陶冶情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他的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感情與景語之間的聯系。了解到這一點,對于詩歌教學,我們就更要注重意境教學了。我在教學《天凈沙·秋思》時,要想讓學生深切體會“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就必須讓學生體會這首小令前兩句中每兩個字所寫的獨立的事物所代表的意境,如果學生能夠想象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畫面,那么整個畫面所帶給人的悲涼的、令人沮喪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了。這首小令所抒發的“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
四、創造條件,升華情感
初中生青春年少,感情細膩豐富,老師可因勢利導,借助于特定設計的語言、表情、手勢、教具,必要時借助于現代化的電教手段,這樣就能架起實現意境的橋梁,創造一切適用課堂教學的條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機能,怡情激趣,使學生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我在教學《七律·》時,借助于多媒體,播放《七律·》電視劇的有關片斷,然后再配樂讓學生朗誦全詩。這樣當年爬雪山、過草地,忍受著高寒缺氧的痛苦,冒著隨時都有可能陷進泥潭危險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學生的心海中,隨著朗誦的深入,電影的片斷一次又一次地出現,精神就會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