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古詩詞范文
時間:2023-03-29 22:02: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谷雨古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币f最熟悉的莫過于李白的《靜夜思》了,這首詩委婉地寫出了作者對家的思念之情;到之后“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隆H熬??∫槐?疲?鞒鲅艄匚薰嗜??!閉饈子賞蹺?吹氖?端馱??拱參鰲酚咳胛業難哿保?擲鐨屑洌??慫坪醢鹽掖?敕直鷸?埃??執幼擲鐨屑洌?葉戀攪俗髡叨耘笥鴨唇?度サ奈拗?氡?В??瘢?還善嗔勾永鐸系摹斷嗉?丁分型嘎凍隼礎!拔捫遠郎銜髀ィ?氯綣常?拍?嗤┥鈐核?邇鎩<舨歡希?砘孤遙?鶚且環?濤對諦耐貳!崩鐸媳簧咸旄秤櫛牟桑??咸煲哺秤枇吮?爍?????且晃瘓?鰲;蛐硭?腔實壑兇鈑形牟傻模?彩俏娜酥兇鈑腥?Φ模??桓鋈吮患性諏礁雋煊蚶錈媯?歡ɑ崾艿繳撕ΑK?薔?鰲??齬???凰?俏娜恕??恍椅娜恕K?乃?型純嗖荒鼙環⑿梗?謔撬?橢揮杏瞇醋韉姆絞嚼磁判棺約旱耐純唷
小時候,我因詩的韻律而學習詩,認為讀詩是一種高尚優雅的事情,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本,并沒有領會詩之意,所以我只是詩之芽。
之后,我因詩的意思、故事而學習詩,認為詩歌是人類最美好記憶的載體,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意,并沒有領會詩之情,所以我只領會了詩之葉。
篇2
“冤情”并非莫名其妙
中國內地的股指期貨剛剛迎來了“彌月之喜”,4只期指合約在21個交易日里成交總額達3.34萬億元,中金所收到了3.34億元的“滿月紅包”(傭金收入)。而就在這一個月里,中國股市卻急跌了近20%,滬深兩市的股票市值蒸發了3.64萬億元,7000萬個投資者人均蒸發5萬元以上。顯然是冰火兩重天,有人歡喜有人愁。
從此輪股市開始下跌的時間點來看,恰恰就在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這一天,難道是巧合?顯然不是,股票市場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巧合。遺憾的是,最近有一堆人將此說成是“巧合”,說“這一輪股票市場的大跌是由國務院調控房地產引起的,一旦房價下跌房地產企業的利潤就下降,銀行業就會有麻煩,這兩類股票價格應該下降,所以不關乎股指期貨?!边€有很多人莫名其妙地為股指期貨“喊冤”,結果越描越黑。他們說只有2萬戶的股指期貨投資者撼動不了20萬億市值的股票,豈知這2萬戶平均每個交易日成交金額達1600億元,而且在不斷地超越現貨市場。顯然股指期貨市場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賭場”。如果金融創新本末倒置,加劇市場過度波動,則有必要進行反思和強化對這個市場的監管,同時有必要對一定規模以上的期指賬戶和活躍賬戶進行跟蹤式監督。
近期,一些替股指期貨利益相關方辯解的人士,將股市暴跌和3.64萬億元市值蒸發的責任推給“房地產調控”,并以此號召市場情緒來反對國務院調控房地產,這讓人很難理解。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此輪股市下跌的原因,不能簡單地歸罪,防止被人利用。
如果說房地產調控政策是此輪股市暴跌“元兇”,則有些言過其實。為何調控政策沒有讓該跌的房價下跌,反而讓沒太多理由大跌的股市暴跌?難道樓市打噴嚏股市就得感冒?顯然不是這樣一個邏輯,況且從實體經濟傳導至股市有一個過程,現在的宏觀調控政策還話音未落,房價依然高企,股價就開始暴跌只能說明股市要么被高估要么另有原因。從目前大部分的股票估值情形來看,相對比較理性,但為何會遭遇期貨、現貨雙重做空?顯然另有原因;另外,在目前中國投資渠道有限的情況下,樓市與股市之間往往具有蹺蹺板效應,一旦樓市遇到政策調控,在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炒樓的資金自然會流入股市,在短時間內不但不會助跌股市反而會助漲股市;再有,即使樓市調控政策將泡沫化的房價打壓了下來,也不會影響正常企業的經營狀況,除非這些企業在泡沫化經營。因此,房地產調控政策并非是造成股市暴跌的“元兇”,不能因此而反對或否定國務院對房地產的調控。
股指期貨在股市大跌中難逃干系
在這一輪股市大跌中,也不乏有人想故意借機放大房地產調控因素,來達到做空股指再在期指上獲利的目的。從滬深300的權重構成來看,金融地產行業的股票共59只,合計權重近40%,超過總權重的三分之一,是滬深300指數的“定海神針”。在這一輪下跌過程中,“定海神針”恰恰領頭下跌,占權重3,71%(截止5月14日)的招商銀行成為空方融券拋空的重點對象,結合主力合約的走勢來看,現貨市場的操作行為與股指期貨之間有著緊密的聯動。顯然不排除有人在故意放大房地產調控的利空效應,想在期指獲利或藉此來要挾調控政策。
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公募基金、社?;?、保險資金等大幅減倉,采取了低位持倉觀望的策略,而這對股市影響極大,其實也是變相做空股市。由于這些機構開始時沒有參與股指期貨做空的資格,在中國股市盈利模式發生改變之后,主動減倉觀望是必然的選擇,以防止給空方抬轎。結果它們減倉觀望卻恰恰幫助了空方,加劇了市場的下跌。
從權重股和藍籌股的市場表現不難分析出這些機構的行為,股指期貨推出前權重股未漲,推出后卻急跌,這與日本、韓國、香港和臺灣等地的情形截然相反。從這幾個市場推出股指期貨前后的股市波動情形來看,由于基金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前會買入權重股,使現貨指數上漲,而在股指期貨推出后賣空股指期貨并賣出權重股,造成股市在股指期貨推出前上漲,在推出后下跌。但由于中國的公募基金和券商,QFII等機構暫時無法從事股指期貨業務,所以它們就沒有積極性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去炒作權重股,沒有義務“往山頂搬石頭”,而只是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后順勢減倉、做空,從而加劇了股票市場的波動。一旦正規軍進入股指期貨市場,很有可能它們會在現貨市場反向做多,直至“將石頭搬到高位”再砸下來。
普通投資者對股指期貨的態度也是造成股市劇烈波動的因素之一。很多普通投資者對于股指期貨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也采取了主動減倉觀望的態度,或者采取了快進快出的方式來應對不確定性,這些行為也變相加劇了股市的波動。
顯然,此輪股市下跌與股指期貨有一定的關聯,如果忽略了這個因素來分析,結果必然會把誘因轉嫁給別的因素。當然,除此之外,基本面因素也是造成股市調整的誘因。比如央行存款準備金率的收緊和CPl的飆漲,讓市場對加息和流動性緊縮的預期大增,從而對股市產生了抑制作用;比如希臘債務危機會不會給全球經濟造成二次探底,中國對歐盟的出口會不會大幅下降,也是造成人們對實體經濟悲觀的原因,比如新股發行、再融資、限售股解禁等新病舊痛都是導致中國股市上漲乏力的原因。因此,壓垮駱駝的絕對不是一根稻草。
普通投資者應審慎參與
有數據顯示,全球股指期貨合約70%以上都是投機,10%左右是套利,剩下的不到20%是套保。顯然,股指期貨不適合普通的投資者參與,投機和套利的都是一些自詡為行家里手的投機客。而套保則是機構普遍規避風險的工具,普通中小投資者規避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判斷趨勢下跌時賣出手中的股票,在判斷股票上漲時買入待漲,沒必要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
不可否認,適當的投機是必要的,可以增加市場流動性,但若過度追求投機,則會本末倒置。我們知道,任何金融游戲規則設立的初衷不是讓游戲本身多精彩,而要考慮到投資者的收益和市場的需要,投機者參與市場的目的終究是賺錢,而不是給所謂的游戲規則做貢獻,“捐錢”。因此,管理層和投資者都需要看清游戲規則,一定要吸取當年商品期貨和國債期貨的經驗教訓。監管部門除了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之外,還要加強對股指期貨的監管,防止股指期貨成為機構操縱市場,上下其手的工具,避免其加劇市場的大幅波動。
篇3
關鍵詞 古詩詞 誦讀 學習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浩如煙海的優秀文化中,古代詩詞歌賦一直閃耀著燦爛的光芒,無數名言佳句一:直流傳至今,膾炙人口。
但是,如今的中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卻呈現令人擔憂的局面。不少學生不知道溫庭筠是何許人也,想象不出王維筆下“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畫面,更體會不了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然……為什么現在的中學生對這些古詩詞作者跌宕不羈、傲侮一世的人生,對他們“言有盡而意無窮,語言凝練卻氣象萬千”的詩詞不“感冒”呢?
通過與學生交談可以了解到,他們對學習古詩同不太有興趣,僅僅是因為學習上,甚至是考試上的需要而被動地接觸它,學習它。究其原因。一是古詩所反映的內容、思想、情感與當代學生生活之間存在一定的客觀距離;二是現在的學生比較浮躁,更喜歡直白簡單的“快餐文化”,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語言隱晦、感情含蓄的古詩詞;三是沒有欣賞古詩詞的環境,周圍的同學都在看網絡小說、言情小說、電視劇。自己要是看古詩詞,會被同學視作“異類”、“怪物”,也少了平時與周邊同學交流的“流行語匯”……種種原因形成了一種中學生不喜歡學習古詩詞的氛圍,致使他們學起來費力費時,更何況是理解和掌握了。
雖然中學生對于書本上的古詩詞學習興趣不大,但若問起他們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那肯定是人盡皆知,甚至還會給你哼上幾句。不僅如此,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不少歌曲用古詩詞填詞,更多的則是應用了古詩同的元素。如鄧麗君的專輯《淡淡幽情》,直接演繹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兩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眾多宋代詞作名家的經典作品;陳小奇的“濤聲依舊三部曲”——《濤聲依舊》、《白云深處》、《巴山夜雨》,則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樣的經典詩句,改編為“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同樣是詞,為什么作為流行歌曲就可以膾炙人口,而出現在書本上的卻讓學生感到頭疼呢?
首先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歌詞通俗易懂,符合現代人的口語特征,貼近現代生活。盡管現代不少歌曲的歌詞創作是沿襲著古詩詞創作的路子起步并發展起來的。然而,唐詩宋詞與現代的流行歌曲畢竟還是不同時代的產物,表現出不同時代的語言和內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時代標準的審視與評判。其次,歌曲能夠更簡明直接地表現人物的心情變化,例如《老鼠愛大米》中“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非常直接地表露了一種炙熱的情感,而不像《竹枝詞》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那般含蓄、深沉。再次,流行歌曲經過現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可以做到同一時間各地都能知曉,并且進行傳唱。再反復在電視、廣播中播出,再難的歌詞都會上口吟唱了。
由此可以發現,其實要學好古詩詞,并非難事。早先的詩歌就是從勞動人民的勞動歌曲中搜集而來,而宋詞原本就是從歌曲中分化出來的,其他詩歌也極具音樂性。流行歌曲是優美旋律、動感節奏、感人情懷的結合,人們覺得一首歌好聽,通過不斷重復,熟悉了歌詞內容,理解了歌詞的情感,逐漸就做到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了。學習古詩詞可以借鑒歌曲的流行因素。因此,中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一是反復誦讀。誦讀不同于背誦,誦讀強調的是讀,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讀。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難的古詩詞,經過反復的誦讀,反復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義,這就邁出了學習古詩詞的第一步,也是重要而有效的一步。這也是流行歌曲能朗朗上口的一個重要原因——多次反復。二是深入誦讀。深入誦讀是要讓學生讀出意境。讀出畫面,讀出作者的心聲。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讀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寫什么,而且能與作者心靈相通?!笨梢?,在古詩詞教學中加強誦讀及誦讀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誦讀得法,有助于學生很快就能欣賞古詩詞優美的意境,領會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受藝術的熏染,提高審美能力,從而得到美的享受與極大的快樂。古詩詞這種文學形式,很多東西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靠自己邊讀邊體會,方能理解得透徹,體會得深刻。教會學生正確誦讀古詩詞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教會他們理解古詩詞特殊韻律和內容含義的方法。
誦讀是要帶節奏、韻律、平仄的。在古詩詞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古詩詞的音樂之美來源于平仄的搭配、節奏的停連、韻律的悠揚,所以讀起來可以做到朗朗上口,抑揚頓挫,激情橫溢。在節奏方面,訓練學生學會把握古詩詞的節奏形式。例如,四言句為兩個音節“鐮葭,蒼蒼,白露/為霜”;五言句為3個音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做鄉”;七言句為3個音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押韻則是使相關的詩句末尾的一個音節韻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聲音的回環往復,產生復沓美;聲調的平仄搭配,以及雙聲、疊韻、疊字、疊句的恰當使用,也能求得音調的和諧美。
誦讀應是帶著想象的。古詩詞肓簡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拜p風舞細柳”,之“舞”,“淡月失梅花”之“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教師就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在頭腦中出現“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美,以及“月輝映照大地,與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或詞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的愉悅和欣賞的滿足。古詩詞浸潤著作者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憑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只有放眼廣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飛雪、千山披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個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癡守節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
誦讀應是帶著情感的。誦讀時應引導學生的情感介入,使誦讀進入聲情并茂的佳境。古詩詞是“緣情”而作的,所以訓練學生誦讀時,就要把誦讀技巧與對古詩詞意景的體味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當時作者寫詩詞時的心情、情境,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使學生能較準確、充沛地表達出古詩詞的意境。只要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學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進入古詩詞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諦,得到啟迪。比如李白寫的《贈汪倫》浪漫而熱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寫得豪邁而激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弊寣W生反復誦讀這些古詩詞,
從節奏韻律、畫面想象、情感領會方面去誦讀,體會他們的誠摯友情,古詩詞還何愁難學、難掌握?
應特別注意,課堂上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但學生誦讀古詩詞不能僅限于課堂,僅限于短短的45分鐘中的若干時段,因為那樣學習是極其有限而被動的。每一首古詩同都是作者智慧及其人生經歷的結晶,都凝聚了千年文化的積淀。因此,古詩詞的學習還應該延伸到語文早讀課,更要延伸到課堂之外,引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看、多讀古詩詞,讓自身充分沐浴在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中,使他們的性情得到陶冶,文化素養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可在校園內定期舉辦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各班級先進行選拔賽。然后學校進行總決賽,決出名次并給予獎勵,由此營造校園內學習古詩詞乃至學習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這對建設精神文明校園大有事半功倍之效。
篇4
【關鍵詞】鑒賞 古詩詞 語言
古詩詞鑒賞是富于創造性的復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作,讀者也在創作,他們是創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像詩人。”(易卜生語)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一般人對《登鸛雀樓》這首詩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鑒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于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味”與意蘊。鑒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面,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涵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于追求,事業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鑒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晴看到紙的背面?!备璧碌拿砸徽Z道破了古詩詞鑒賞的真諦。我們在這里只對古詩詞的語言風格的賞析題目的作答方法具體加以討論。
一、煉字型
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動的效果。一首詩的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如《移家別湖上亭(十一月測)》(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中的“系”字有系住、拴住的意思。詩中的“系”字描繪了一幅修長柔軟的柳條藤蔓,好像要牽扯住主人,不讓主人離去的動人景象。一個“系”字,飽含了詩人移家前,對湖上亭一草一木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類題目的答題對策:(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還原內容。(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又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中的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獨、形單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佇立在玉階,癡癡地、徒勞地茫然望著暮色中歸飛的宿鳥。鳥歸人不歸,觸景生情,引起無盡的思念愁緒。“空”字也表達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的感情,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
二、賞析作者語言風格型
古詩詞的語言的特點常見的有: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平淡,又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磣,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這類題目的答題對策: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如《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贝嗽娬Z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三、比較兩詩不同的語言風格型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學會“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答題對策:①用一兩個詞概括各自的語言風格。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通過比較,找出其差異。比如樸實和綺麗是相對舉的語言風格,其特點各有千秋,關鍵是不同作品的內容、主旨、情感決定了它們的各自長處。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的前兩句寫的是作者登樓所見。一輪落日向著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冉冉而沒;黃河奔騰咆哮,滾滾而來,又折向東去流歸大海。這里的畫面遼闊,景象壯觀,氣勢龐大,誰讀了胸襟不為之一開。接下來詩人想進一步游目騁懷,而那“更上一層樓”的詩句所體現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不更激勵我們去挑戰人生嗎?如果用王之渙這首詩和蘇軾的具有豪放風格的作品相比較,那么我們能否從中體會出在語言風格方面二者有相似的東西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高中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國語文中、高考中,古詩詞賞析連考了多年,難度越來越大,題型越來越完善,題量有逐年加大的趨勢,成為中、高考備考的一個亮點。在培養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上,成為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篇5
一般而言,古詩詞涉及內容比較豐富,如創作背景、作者心境、相關評價等。介紹和講解創作背景,可以讓學生了解詩詞作者的情感,從而更好地領悟和把握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古詩詞其實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變化的具體體現。優秀的詩詞作品能夠生動地體現作者的人生觀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內心情感上與詩人產生共鳴,充分了解他們創作時的心情狀態。如,教學《泊船瓜洲》,教師可以事先介紹作者的人生經歷;在學習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時,可以向學生適當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利于學生準確掌握詩詞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商崆安贾谜n前作業,發動學生收集與詩歌相關的背景材料,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可為學生創造課堂展示自己的機會,發表自己對詩歌的看法,從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二、品味語言,涵養人文情懷
學習和鑒賞古詩詞的語言精髓和遣詞造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古詩詞的藝術特點,有效提高學生對古文化的認識。要深入地領會和鑒賞古詩詞的精髓,就要先理解其中的詞句。我國的古詩詞大多采用單音節詞,如《望廬山瀑布》,望:遠看;日:太陽;照:照射等。在發音上,古詩詞也有獨特之處,與現代文具有較大差別。例如,《回鄉偶書》中的“衰”字的發音。在句式上,倒裝句是古詩詞經常采用的表達形式。例如,‘客愁新”實際是“客新愁”的意思,在翻譯成現代文時,要將順序理清。古詩詞大多語言精練。例如,在教“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時,要向學生介紹詩詞的這類特點,將古詩詞的精髓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心境。
三、朗讀感悟,豐富人文情懷
閱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文技能,教師要給予他們鍛煉的機會。要讓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和學習,深入理解古詩詞的精髓,與詩人在情感上共鳴,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充分感受古詩詞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為學生的朗誦增加音樂背景,以強化現場氣氛,讓學生全心投入。例如,在要求學生高聲朗讀《敕勒歌》時,用一段蒙古草原音樂,給學生伴讀。通過多次的朗誦訓練,學生會逐漸體會到詩歌中的豪邁之情,被詩歌所描述的蒙古草原的氣魄所深深打動,仿佛北方的羊群就在眼前,放牧人的聲音就在耳邊響起。游牧民族熱愛大草原、熱愛放牧的情感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髓。高聲朗誦詩歌,不僅能夠讓朗誦者更好地體會到詩詞的韻律和意境,而且能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情感。
四、想象賞析,培養人文情懷
(一)講解古詩文的過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詩歌具有用詞精練、語句高度濃縮的特點,詩句的意思跳躍性很大。因此,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去品味詩歌所包含的情感。意象,是欣賞古詩詞的一個關鍵詞。它通過觸景生情,讓讀者從環境描寫中發現作者的心理感受,體會作者的情感。例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就包含了作者對外部環境的深刻認識和豐富情感。意境是詩歌的靈魂,詩歌的立意與主題,都與之密切相關。意境綜合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創意。古詩詞都離不開意境的創造。意境是用來描述詩人內心感受的具體物象。教師要注重詩歌意境的剖析,將學生帶入詩人創造的獨特境界之中,以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以《山居秋暝》為例,在講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時,可引導學生感受詩歌中創造的意境:竹子、泉水、村婦等圖畫元素,體驗到詩人所創造的意境,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不斷提高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
(二)體驗情感的過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篇6
一、喜雨―――對風調雨順的頌歌
中國以農業立國,因此與農事相關的季節變化特別受到中國人的關注,反映在詩歌中,出現了大量以春秋為母題的詩,最引人注目的意象莫過于春花秋月,其中凝聚著中國人對人生完美與缺憾的獨特體驗。在有關春的詩中,“春雨”也成為詩人常吟詠的對象。寒冬過后便是暖春,萬物復蘇,春風化雨,滋潤大地。所謂“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保f應物《觀田家》)在經歷了漫長的嚴冬之后,春雨的到來,預示著萬象將為之一新,農人也開始播種一年的希望。古人常把滋潤萬物的春雨稱作“甘霖”“甘雨”“甘露”,“春雨貴如油”的農諺,體現了農人對春雨的珍惜和歡迎。最為著名的喜雨詩莫過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痹娙速x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萬物的需要,知時而至;又不愿驚擾人們,悄悄地滋潤著大地萬物,給人們送來了春的訊息,帶來了新的希望。詩人形神兼備地傳達出喜雨之情,體現了喜蒼生所喜的博襟。
二、愁雨―――愁情別緒的象征
適時適量的雨能給人類帶來生命的滋潤和精神的鼓舞,而雨霏霏、大雨傾盆,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原始宗教中既有祈雨活動(當天旱少雨、萬物干枯時),也有止雨的儀式(當雨水泛濫時)。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中記載了止雨的祝辭:“今雨太多,五谷不和,敬進肥牲清酒,以清社靈,幸為止雨,除民所苦?!币虼擞昙仁且环N喜悅的象征,也融注了另一種情感―――愁。當歷時彌久的雨水和詩人的某種心境相遇時,就會產生一種共鳴,雨就會成為表現詩人愁情別緒的載體,成為理想幻滅、仕途坎坷,人生多艱、壯志難酬,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悲歡離合、思念愁苦的象征!“雨”的意象更常見的不是表現歡樂、喜悅,而是痛苦的愁情別緒的寄托?!对娊洝返摹傲暳暪蕊L,以陰以雨”(《谷風》),“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東山》)“雨”已成為中國文人用來表達愁情別緒的程式化意象,這是與中國文學悲傷的格調相一致的。歷經數千年而不乏其詩:
1、以雨抒發愁緒的。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表現的是失去親人后肝腸寸斷的思念。“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保ㄙR鑄《青玉案》)表達的是作者看到無休止的雨水后的莫名惆悵。
2、以雨比喻離情別恨。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別辛漸》),看著友人的離去,覺得那瀟瀟暮雨是寒冷的,這是詩人心靈的語言?!拔汲浅贻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早晨的春雨恰恰為朋友的離別渲染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淡淡的憂傷。
3、用雨寫思鄉懷人的。如“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張詠《雨夜》),無端的雨水滴破了一顆思念家鄉的心。“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國破家亡,親人永別,孤零零的詞人聽著雨打梧桐葉子的聲音,又怎能不心生孤寂愁苦之嘆?而這個“愁”字又怎能將詞人的心緒充分表達呢?
4、抒人生無常、世事多變。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睂戯L雨的欺凌,使大地一片紅愁綠慘。風雨送春,這本是自然現象,但注入了詞人主觀的情感,成為政治上遭到慘敗的李后主絕望心情的寫照。這不僅傳達出他的亡國之痛,也傳達出他對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慨嘆。
5、抒發壯志難酬、雄心不改的豪情?!耙龟@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年邁體弱的詩人已不能橫槍躍馬、馳騁疆場,但壯心猶在,以至于在夜闌人靜時又到了他夢縈魂繞的沙場!
篇7
2、我們相遇,于是有了愛情。我們相戀,于是有了婚姻。我們結婚,于是有了家庭。老婆,新婚快樂,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3、鮮花紅紅艷艷彰顯著喜慶,鞭炮轟轟烈烈彰顯著吉祥,闔家歡歡笑笑彰顯著美滿,親朋熱熱鬧鬧彰顯著快樂,愛情纏纏綿綿彰顯著幸福,祝你新婚快樂,白頭偕老!
4、愿你們二人和睦同居,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全身;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彼此相愛、相顧,互相體諒、理解,共同努力、向前,建造幸福的基督化之家!
5、我想說:人生無需驚天動地,快樂就好;友誼無需甜言蜜語,想著就好;金錢無需車載斗量,夠用就好;祝婚姻快樂,友誼長存,互幫互助,樂活人生!
6、喜披彩鳳雙飛翼,樂偕并蒂連理枝,??菔癄€情相依,天長地久永不渝。真誠祝你們新婚大喜,鸞鳳合鳴,花好月圓,一生一世幸福平安!
7、今天,百花為你們芬芳,小鳥為你們歌唱,幸福展開甜蜜的翅膀,快樂在陽光中放聲歌唱,相愛的戀人走進結婚的殿堂,愿你們攜手奔快樂,幸福萬年長!
8、無數個風雨同舟堆積而成的幸福,我想一定是三生石上雕刻的結果,用真心呵護這份緣吧,真心的祝福你們百年好合,相親相爰一輩子!
篇8
2、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兮。
3、萬福吉祥久打禪,事隨人愿佛休閑。如期應約紅塵醉,意韻梅邊蝶臥眠。
4、公證之道,秉承公正、勤勉、謹慎、和諧之道,此乃行之于心也。以公心立世,乃為人之道,唯知足者常樂,樂其所樂。
5、一歲新來一歲除,幾家歡喜幾家哭。少人千萬豪宅臥,多數三間陋舍居。金玉滿堂誰不喜,平安永伴我長愉。此心只愿無災難,幸福相隨樂有余。
6、更歡爆竹滿城喧,紫氣東來福兆門。玉牛辭鼠除夕歲,春風一夜轉乾坤。
7、隔屋青燈一點明,臥聽檐雨落三更。無因作得還鄉夢,門外兒童爆竹聲。
8、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9、歷尾無馀日,更籌促曙躔。持愁賸殘歲,將老入新年。
篇9
整個課文所選古詩的以律詩居多,其次是絕句和古體詩較多,所選古詩形式往往比較短小精于,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瑯瑯上口,單純讓學生背起來似乎也并不難??墒侨绾巫寣W生在寓教寓樂的學習中背誦古詩?如何在古詩的學習中感受我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又如何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漫步古詩苑”則把以前學習古詩的課程轉化為一系列的活動。它安排了三項活動,即:(1)分門別類輯古詩;(2)別出心裁品古詩;(3)聲情并茂誦古詩。而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又歸納了學習古詩中的幾項活動,即繪聲繪色講古詩、饒有趣味唱古詩、自編自導演古詩。
在多年的古詩教學實踐中,我就是以這六種活動來貫穿整個古詩教學過程中的,它們對于提高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很有幫助。這里,我將自已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聲情并茂誦古詩
在古詩學習中,我將此項活動放在首位,因為這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基礎,學習古詩離不開誦讀。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我常常在古詩課文上選擇一兩首學生喜歡的古詩,認真領會意境,揣摩語言,把握節奏,配上大家喜愛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教師范讀后,學生模仿誦讀。也可讓學生自己根據意境來誦讀,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搞一次小小的誦讀比賽,讓人人來參與,從讀音、語調、表情、背景音樂與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評判誦讀者,選出優勝者,給予適當獎勵。此項活動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詩的意境中去,同時對于提高他們背誦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繪聲繪色講古詩
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在寫詩時,往往都會有自已的寫作背景,或者詩中則蘊含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或生動的故事。因此,還是本著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引導學生學習一首古詩時,我總會用一分鐘左右給同學們講講有關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或由這首詩引發的故事。如學習《赤壁》這首詩時,由于杜牧所詠之赤壁并非當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學生學習時往往會把彼處當成此處。因此我先講赤壁之戰的故事,再講作者來到赤鼻磯游覽的背景,由此再談到作者借題發揮帶出東吳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這些故事一講,學生誦讀情趣非常濃厚,詩中赤壁之戰,東吳大喬、小喬兩位美女的典故也再用不著我贅述,學生在誦讀中早就對號入座、自我消化理解了。整個古詩從講解、誦讀到背誦不過10分鐘左右。當然,有的詩歌也可由學生由此及彼講講有關的故事。如學習《過零丁洋》時學生知道了文天祥的故事,可在同學們中開個小小故事會,舉辦一次“繪聲繪色講古詩”活動,講講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舉辦此類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廣泛搜集匯編的資料,互相交流,然后勇敢上臺講誦,它既可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養交流與合作能力,更能提高學生對古詩的感悟能力,從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三、自編自導演古詩
此項活動是在前兩項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在學生已經把握古詩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編劇、自己演出來活化詩中的人物形象,把詩中的人物形象具休化,這也是學生自我能力的一次體現。我在上《過零丁洋》時,學生把文天祥被俘,敵人威逼勸降和他寧死不屈,提筆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這些過程全都繪聲繪色地演了出來,不僅博得了班上同學的掌聲,在學校文藝匯演中也贏得了殊榮。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學古詩的勁頭更濃了,哪怕只是一首純的抒情詩,他們也往往會帶你聲情并茂地領略一番古人的閑情逸致。
四、分門別類輯古詩
這項活動是專門為古詩有著濃厚興趣活動的學生準備的,有興趣的學生可將已讀過的古詩根據自己的愛好把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等分門別類制成一本專題詩集。但作為小學生他們讀過的詩相對來說較少,即使興趣濃厚的學生編輯古詩的內容仍顯單薄。因此,此項活動可視其情況讓個別或少量學生課下輯錄,教師可適當引導。
五、別出心裁品古詩
我國古代詩歌一向追求詩情畫意,許多詩歌只要你留心品味,便會發現許多詩歌都可以繪成畫,譜成小曲,編成舞來欣賞。如學習《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時,根據王菲所唱的這首古曲和這首詞的意境可請音樂老師指導學生編一段舞蹈。
六、饒有趣昧唱古詩
由于所學古詩被譜成的曲較少,這項活動往往可配合“聲情并茂誦古詩”和“別出心裁品古詩”進行。如學習《蒹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泊秦淮》等這些詩詞時,可給學生聽聽這些已編配了曲調的古詩,甚至還可教教學生唱唱這些古詩,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同時也領略了唱古詩的那一番別有的滋味。
篇10
雨意象思想感情雨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經過詩人、詞人用獨特的藝術視角觀察,具有了飽滿的生命力,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常見意象,那一首首詩詞在雨的滋潤下越發清新透亮。本文將詩詞中的“雨”意象分為希望之雨、朦朧之雨等幾類,并就其各自蘊含的深刻意義進行分析探討。
一、希望之雨
寫景即是寫情。詩人、詞人借雨抒情。雨被人們賦予一定的感情后帶有豐富的思想韻味。根據雨下的節令可分為春雨、秋雨等,春雨便是希望之雨。俗話說: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及時的、溫潤的,帶給人希望的。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雨的滋潤使草木開始生發,萬物充滿生機。在那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灌溉技術卻并不十分發達的年代,人們靠天吃飯,春雨貴如油。可以想象農家人見到春雨落地時的喜悅心情。
春雨對農作物有好處,給大地帶來生氣,對人類和社會是有益的。所以,重視文學的教化和功用的儒家便借春雨這一含義引伸出它的教化之意,說明良好的政策和品德就像春風化雨那樣滋養人們的心靈,讓人也像春天的草木那樣成長得更好,傳播了正能量。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贝嗽娋陀羞@樣一層和風細雨的含義。再看蘇軾的《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春雨洗凈了道路的塵土,也滌蕩了詩人使人心靈上的塵埃,賦予春雨積極的意義。
二、朦朧之雨
江南煙雨、杏花微雨都會營造出朦朧優雅的意境。如宋代詞人王淇的《望江南》:“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边€有蘇軾的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鄙剿诒〖喴话愕臒熡昊\罩下顯得影影綽綽,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畫氤氳了詩人的思緒。
細雨展現的思緒也是濃淡相宜的,沒有太強烈的情緒起伏:“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絕句》),“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蘇軾《望江南》)等詩句都表達詩人若有若無的情思,或是淡淡的喜悅,或是淡淡的哀愁,符合中國人中和含蓄的審美標準。細雨觀景,景物顯得更加別致,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微雨綿密就像剪不斷的思緒。
三、悲愁之雨
秋天草木凋零,天氣轉冷?!耙粓銮镉暌粓龊??!鼻镉甑暮疀鰰Ыo人蕭瑟的感覺,所以秋雨多表示悲愁之意。秋天葉離樹,花離枝,秋雨中也常有離別的故事,愁是離人心上秋。柳永的《雨霖鈴》便是如此:“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p>
暮雨、夜雨和晚春的雨也常表現悲愁意境。如姜白石《點絳唇》):“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許渾《謝亭送別》:“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暮色昏暗,再加上子規的啼叫聲讓此時的雨變的蒼涼,如蘇軾《浣溪沙》:“瀟瀟暮雨子規啼”。夜雨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蓖泶旱挠耆绱魇鍌悺短K溪亭》:“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崩铎稀独颂陨场罚骸昂熗庥赇阂怅@珊?!边@些都寫出了悲愁的意味。
四、禪意之雨
禪宗是漢傳佛教的主導宗派,“禪”在佛教指靜思。在靜思中,可以領悟真諦,破除煩惱,尋得自在。詩佛王維曾寫過《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边@首詩中的雨有空靈之美,雨有了禪意的跳動。
松濤聽風,竹林聽雨,晶瑩的雨滴滴在碧綠的竹葉上,景物顯得格外青翠空明。以動襯托外部環境的安靜,內心的寧靜,更顯得詩人心境通透,與萬物合而為一。如宋人方岳的《聽雨》:“竹齋眠聽雨,夢里長青苔。門寂山相對,身閑鳥不猜?!鳖H有莊周夢蝶的意味。伴著雨聲入夢,夢和現實的界限并不十分明顯。身心閑靜得連鳥都不猜疑。外部的雨聲絲毫沒影響詩人,反而更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寧謐。
五、人生之雨
豁達莫如坡。他的《定風波》這樣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庇昕梢源莼ㄕ壑Γ~人便借雨來比喻人生路上的挫折。最后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表現了詞人寬闊的胸襟:不為外界風雨所動,泰然自若的前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蔣捷的《虞美人》全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人生伴著雨的淅淅瀝瀝不斷變化。隨著人生經歷的增多,詞人不復年少時的輕狂,飽嘗人生百味后聽雨的心情也隨之改變。認識到悲歡離合的無常,最后“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雨再也不能引起詞人過多的情緒起伏,就像詞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也逐漸趨于平和。
《紅樓夢》里,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寫的《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林黛玉寄人籬下,陰穢的賈府如何安放她自純凈的靈魂?秋雨給她風霜刀劍一樣的生活增添了凄涼,她就像被秋雨打落的一片漂泊無依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