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的制作方法步驟范文
時間:2023-03-18 12:17: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燈籠的制作方法步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方形的兔子燈籠制作方法手工材料:打孔鉗、彩色紙、毛根、繩子、剪刀、膠水、筆
把四張紙疊在一起,沿邊打兩排孔
兩張紙的一邊用毛根穿在一起
毛根的兩端擰一個圈
把紙兩兩都穿好
打開就是一個長方體了
把紙疊在一起剪四個小兔子
把兔子疊在一起用打孔鉗打眼睛和花紋
把兔子貼到四個面上
裝飾了兔子的燈籠
四張長方形疊在一起剪成須狀
把紙用粗筆桿上卷起來做燈籠穗(先不要涂膠水卷一圈,剩下的部分涂上膠水繼續卷)
做好的燈籠穗
用打孔鉗打孔
用繩子系到毛根圈上。
燈籠的上端也用繩子系好
燈籠完成了,漂亮吧
很有中秋節的氣氛啦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手工燈籠的做法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步驟4
步驟5
步驟6
步驟7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中秋節花燈一個空鋁罐、若干個酸奶杯子、尼龍繩、各種顏色的絲帶、包裝紙等,加上剪刀、膠水、透明膠紙、雙面膠等工具,夠了。根據這些材料,一個花燈的造型也在我腦子里初步形成。
鋁罐可以用來做花燈的主體,酸奶杯呢,我決定把它們吊掛在主體周圍,做成像風鈴一樣的造型。
開始制作花燈——
先在酸奶杯底部鉆一個孔;
剪一截金色絲帶,在絲帶上每間隔一段距離粘一塊雙面膠。
這項工作可以讓小蜜丁來完成,老實說,做花燈對個4歲孩子而言難度高了點,因此雖然說是親子作業但小蜜丁也做不上什么活,除了粘雙面膠,也只能鞍前馬后地給我遞一下剪刀膠水、拿這個拿那個、斟茶倒水而已。
絲帶上粘好雙面膠后,把它纏繞在酸奶杯上粘好;
用細鐵絲纏在鋁罐上,以透明膠紙固定;
然后將纏好絲帶的酸奶杯逐個挷在鐵絲上。小蜜丁確是一個好幫手,一直耐心地捧著罐子讓我挷酸奶杯。
挷了兩層酸奶杯,上下各5只。上層杯子的裝飾變換了一下,而下層杯子我又加了一圈紫色的絲帶,因為我覺得那款金色絲帶顏色太淡,不夠顯眼。
罐子底部也吊上一個酸奶杯,用透明膠紙粘牢。
底部那個杯子里挷上幾根尼龍繩,撕成細絲,做成絲穗。
花燈已基本做成,接下來就是整體裝飾了——
用絲帶扎個蝴蝶結粘在罐子頂上;將尼龍絲帶撕成細條用透明膠紙在罐身上粘一圈,讓其自然彎曲下垂;
將皺紋包裝紙剪成小塊,隨意粘在罐身上,用以遮擋罐子上的文字;最后用絲帶在罐子上下兩頭分別繞一圈,整個花燈就裝飾完成了!
看看整體效果吧——
這個花燈做起來其實很簡單,但工序還是比較繁瑣的。而且白天小蜜丁要上幼兒園,我都是等到晚上吃過晚飯后才和小蜜丁一起做,所以花了幾天時間才做完的。
明天幼兒園會把參賽的花燈評比出名次并頒發獎狀,真希望我家的花燈能得獎啊!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手工紙燈籠的做法紅燈籠是節日期間用的,做一個 紅燈籠,祝兒童節快樂。
如圖用刀切割卡紙。
如圖折疊。
篇2
金z蟠龍軟鎧與金絲蟠龍善冠套是明朝皇帝、太子、親王、皇室成員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王的首眼。
蟠龍金冠與金絲蟠龍軟鎧是皇帝的常眼冠戴。其形制由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部分組成,全系金制。前屋部分是用極細的金絲編成“燈籠空兒”花紋,空檔均勻,疏密一致,無接頭,無斷絲。后山部分是采用陽鏨金工藝雕刻的二龍戲珠圖案,龍的造型生動有力,氣勢雄渾。金折角,俗稱紗帽翅,取折角向上的形式。制作工藝爐火純青,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
制作方法:金絲蟠龍軟鎧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下緣內外鑲有金口,胸前有兩條左右對稱的蟠龍于頂部匯合,龍首在上方,張口吐舌,雙目圓睜,龍身彎曲盤繞。兩龍之間有一圓形火珠,周圍噴射出火焰。
龍冠采用傳統的掐絲、累絲、碼絲方法進行焊接。結構復雜,呈高浮雕式,鏤孔鱗狀,二龍昂首相對,中間嵌一火珠,做二龍戲珠狀,四足有屈有伸,造型生動,氣勢雄渾。一九五八年北京定陵地下宮毆出土過同類型金絲蟠龍冠,制作工藝技巧登峰造極,充分反映了明代金銀工藝的高超水平。
衣身冠頂蟠龍,龍身彎曲盤繞,鏤孔鱗狀爐火純青,四足有屈有伸,造型生動氣勢雄渾,代表九五之尊、江山霸業,更是至上皇權與地位的象征。明陵陪葬品,陪葬于明朝歷屆皇帝墓穴。目前國內已經發現的同類型器物都已陳列在國家博物館內。金絲掐絲法是一種極為精細的工藝。通常是將錘揲或極薄的金片,剪成細條,慢慢扭搓成絲。較粗的絲也可以直接錘揲而成,還可用通過堅硬的拔絲板上的錐形細孔,將金擠壓而入,從另一面的小孔中將絲抽出,再將金絲編織成器物或紋飾。立體的掐絲作品制作最難,須事先經過“堆灰”的步驟。所謂“堆灰”,即把炭研成細末,用白芨草泡制的黏掖調和作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獸等所要制怍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進行累絲,用焊藥焊連,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燒毀,即成立體中空剔透玲瓏的精美藝術品。掐絲法費時費工,但做出的藝術效果卻是其他制作方法無法達到的,因此極為少見而珍貴。金絲制作工藝具備極高的文化傳承價值與歷史價值,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篇3
上海培君酒店行政總廚田奇:
我們店的“砂鍋肉皮”就是道招牌菜,一天能賣70份。具體制作方法:將發制好的豬皮改刀成菱形入砂鍋(不要用鐵鍋,否則雞湯顏色會煮至發渾發黑),然后添加清雞湯1500克,上火煮約10分鐘,再加鹽、味精、雞精、蔥油攪拌均勻而成。此菜竅門在于豬皮的發制:
選料:最好選擇豬背上的皮,此部位的皮較厚,容易發制膨脹。
發制步驟:1、將豬皮去毛,刮干凈豬皮內側的油膜,如果仍然有未處理干凈的部位建議用干布將其擦干凈,不要用水清洗,否則發制出的肉皮發硬,無法使用。2、將豬皮置于強光下(太陽光)曬5天,弱光適當延長時間,目的是將水分曬干。3、將曬好的豬皮入三成熱的油中焐五個小時(小火保持三成熱),然后將油溫升至五成熱,繼續焐四個小時直至豬皮表面起泡(類似于爆米花爆開)后撈出,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下入一張豬皮,豬皮遇熱會發生卷曲,在油中將出現卷曲的地方借助工具(如圖)拉開拉平(因為豬皮出鍋遇冷后就會變硬沒法拉平),使豬皮發制均勻,然后將發好的豬皮放入干的容器中冷卻,再下入另一張豬皮。4、將涼透的豬皮取使用量入冷水中浸泡10分鐘(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容易將豬皮泡爛,香味也易流失)待豬皮回軟后再做菜,剩余的放入塑料袋中扎緊口密封保存,夏天溫度高,一般能夠保存1個月,冬天溫度比較低能夠保存3個月。
注意:發制豬皮時必須掌握好油溫,要讓油溫慢慢升高。如果油溫一開始就很高的話,豬皮一下鍋便會出現焦糊與卷曲現象,不易發透,出現外焦內生的情況,影響菜肴的烹調;如果油溫始終過低,豬皮炸不開而且還會帶有生油味,影響口感。
備注:我們自己發制的豬皮都是用的凈油,所以發好后不必特別清洗,市場上也有發制好的豬皮出售,但是發制豬皮所用的油有可能是被重復利用多次的,所以建議將其按照如下步驟處理:1、先將其用清水清洗。2、將水燒開離火兌入食用堿,下豬皮浸泡,然后撈出用冷水沖洗,撈出瀝干水分后再做菜。清水加堿時,掌握如下配比:500克豬皮,用4000克清水,加入25克堿。
楊建華回復:
用傳統方法發制出的豬皮比較衛生,食用也比較放心。不過關于發制方法有以下幾點需要說明:1、豬皮要按照鍋的大小和油的多少改刀成適當大小,使其充分浸泡于油鍋中。2、用油焐豬皮時,要觀察豬皮表面起泡的大小來判斷油溫,當氣泡均勻時說明油溫很穩定,當起泡過大說明油溫高了,應該降低油溫。3、豬皮去油還有一種方法,簡單可行,即將發制好的豬皮趁熱放入熱水里浸泡,用洗潔精清洗去油,然后撈出用清水沖凈即可。我不建議用堿清洗,用洗潔精更安全衛生。4、我這里常用微波爐發制豬皮,不用油,而且發制比較方便。將微波爐打到高火,時間調至2分鐘左右,然后放入豬皮(豬皮要按照微波爐的空間改刀,并且一次只能放一片),通過微波爐的玻璃觀察豬皮爆起到自己想要的樣子關火即可。注意:用微波爐發制豬皮需要有人看著,因為豬皮濕度不一樣,發制時間也不同,濕的豬皮要比干的多發十幾秒鐘,差距時間很短,所以要很仔細,否則就會將豬皮發焦。如果某位師傅經驗不足,可以暫停微波爐先查看發制情況,發制不完全就將豬皮換個角度繼續發制。
我的鹵水用了一個月了,鹵出來的肉有些苦,怎么才能避免這個問題?
張海亮回復:
反復使用后的鹵水口味變苦,常見的原因有:
1、糖色的使用不當,在很多師傅的鹵水配方中,常會見到糖色,糖色對鹵水的增色有很明顯的作用,但一定要適度,用好了會成為一種風味,過量則會發苦、色澤偏深。一般建議和冰糖、片糖一起搭配使用效果更理想。
2、另一個原因是香料投入過多,鹵水濃度過高。鹵水本身是要求味道香濃的,但任何一種配方中,香料的投放都有很嚴格的比例,另外,根據消耗的實際情況,會及時合理地添加香料、調料、鮮湯等,以保證口感、色澤的穩定,盲目或慣性地添加香料,加上反復的加熱,濃度過高時,也會有發苦、變色等現象發生。
對于這類現象我們常用的對策是:首先香料包制作時,香料一定要用溫水泡洗干凈,去除雜質和苦澀異味再用;使用糖色時比例得當;反復使用的鹵水,要及時添湯,香料添加要適度;另外我們在熬復合蔥油時會剩下很多蔬菜(西芹、胡蘿卜、洋蔥等料頭)渣滓,將這些渣滓定期地加一些到鹵水中也可以增加鹵水的香味,并中和香料(藥材)所產生的苦異味,也算廢物利用。
楊建華回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鹵水用的時間太長,一直沒有“倒桶”,底下的料渣糊鍋了。如果鹵水用的頻率較高,就需要每周過濾一次,倒到新桶中,同時添加新湯。
秋冬季節我們店想推一下啤酒鴨火鍋,請問詳細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寇君回復:
啤酒鴨火鍋是在川菜“魔芋燒鴨”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同現在的“芋兒雞”、“冷鍋魚”類似,即先吃主菜,然后再添湯燙菜,這種形式既實惠又滿足了客人吃火鍋的愿望。其做法是:老鴨一只砍成條,入加有菜油、豬油各半(各一斤)的油鍋中(油溫七成熱)爆至緊皮,下入干辣椒10克、二斤條泡椒段30克、干花椒10克、郫縣豆瓣30克、燈籠泡椒茸50克、泡姜片50克、泡酸菜片50克、蔥段30克、八角3個、草果2個(拍破去仁)、桂皮3克、白蔻3克、香葉2克炒至香味溢出、色澤紅亮時,加啤酒2瓶,入高壓鍋壓8分鐘倒出,加入飛過水的魔芋條750克、胡椒粉2克、雞精8克、味精10克、蒜苗段50克,燒約2分鐘至入味入盆上桌即可。
我在9月份《增香劑使用中的恰到好處》一文看到有道王國龍師傅介紹的“飄香鳳爪”,我很想知道其鹵水的配方及成菜具體操作過程。
王國龍回復:
飄香鳳爪鹵水調制:50斤水加2只老母雞、4斤瘦肉上火煲5個小時關火,加咸香味和焦香型乙基麥芽酚各50克、大廚四寶肉寶王100克、鹽火局雞粉250克、鹽10克、味精10克、雞粉50克、蔥姜片各10克、九江雙蒸酒250克攪拌均勻即可。
鳳爪要選用美國大鳳爪(肉多且厚),鹵水燒開后關火,將20斤鳳爪入鹵水中浸泡20分鐘撈出,用保鮮膜封住放常溫保存即可(防止鳳爪接觸風,否則鳳爪皮容易變干),走菜時按一份8個鳳爪上桌。
我想請大廚介紹一下鵝肉火鍋的做法及底料的熬制。
篇4
成都人愛吃也會吃,經過數百年美食傳承的浸潤,普通市民亦能將“吃”講解得頭頭是道,他們似為美食而生,傲然地將以吃的支出比例來判別生活質量的“恩格爾系數”踩在腳下。為了滿足“好吃嘴” 們無窮無盡的渴望,聰明、勤奮的成都大廚成了這座休閑之都里為數不多的忙碌人,他們的腦中隱匿著諸葛亮的錦囊,創新菜品時有妙計迸發,每隔兩月再訪成都,一大批新菜便又層出不窮地涌來。本月,我們遴選最新一季好菜36道,將菜品創新帶回奇計迭出的三國時代。
金鼎軒
高檔原料燒出地方味道
主營川粵融合菜的金鼎軒酒樓毗鄰金沙遺址,營業面積近4000平方米。酒樓來往多為商務宴請,行政總廚馬樹亮發現來此的客人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更為偏愛,設計新菜時,他著重將高檔原料與地方做法融合,新開發出的西北波士頓龍蝦、菌香功夫鮑一經推出,大受歡迎。
西蜀森林酒店御景酒樓
吃一道鵝腸兩年不忘
西蜀森林酒店位于永康森林公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這里的行政總廚肖毅說:“和市里的酒樓不同,我們位于市郊,客流量相對較少,所以我們的菜品道道要做出特色,讓客人吃后不忘,這樣才能接待一位留住一位。我們的‘沸騰鵝腸’就是這樣的菜品,很多客人離開成都一兩年后,再次回來,仍然要來我們店吃鵝腸。”
蓮花坊
一杯胖大海 點亮一道菜
蓮花坊位于井巷子,是附近唯一一家以北京烤鴨和新派川菜為主的私人會所。行政總廚胡和平的最新作品“琥珀桃仁雞中翅配胖大海汁”,將胖大海泡開、打蓉、加蜜、勾芡,客人吃一塊辣子雞,再喝一小口胖大海汁,解辣解膩,回味無窮。
上席
搜山檢海找新料
寬窄巷子中的高檔私人會所之一,人均消費380元。行政總廚李宏偉的出菜理念是“川菜傳統味型+各地特色原料”。李總廚喜歡外出考察,因此這批新菜中,有產自井岡山的、指甲蓋大小的香菇;有洪湖蓮子配遼參;有可以涼拌的海洋植物――海傘……
寬云窄雨
意境盤飾無定法
位于寬巷子里的一間私人會所,只有6個包間,最低消費300元/人。寬云窄雨裝修精致、風韻典雅,主打融合意境菜,川菜潮人楊海潮在此掌廚。關于菜品意境的營造,楊海潮說:“我從不把每個菜的盤飾固定化,而是鼓勵廚師隨意發揮。今天店里有什么鮮花、有什么樹葉、看到什么新鮮元素都可以拿來使用,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還能讓他們懷有強烈的榮譽感:從我手里出去的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件可以吃的藝術品。”
新華國際酒店
向蒼蠅館子學地道川味
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四星級商務酒店。行政總廚王建國所推的川菜均以傳統味型為主,而傳統味型保留最好的地方是成都小街巷里的蒼蠅館子,因此他常去街邊小館尋找出菜靈感。有一次,他和副廚師長去一家冒菜館吃了200多元的冒菜,只為研究這里的紅湯調制方法,并將其移植到自己店里的毛血旺中。
錦里大院
河豚做成沸騰魚
錦里大院位于錦里民俗街,毗鄰武侯祠,地理位置不可復制。其經營目標是“打造成都頂級川菜酒樓”,這里的菜品保留川菜的味型,但每道菜的主輔料都十分講究。比如,法式鵝肝做成川式魚香味;河豚做成沸騰魚。
錦河別院
六種蔬菜抱海參
錦河別院取“錦上添花、河畔世家”之意,主打精品川粵菜,人均消費500元。其菜品的特色是健康、精美、高端,行政總廚馬明飛將最新一批新菜的主題定為“蔬香”――即用大量蔬菜末與遼參、鮑魚等搭配,菜品不沾一滴油。
紫荊5號
點到沽清菜
免費送小吃
紫荊5號大酒樓剛剛開業3個月,副總經理余曉莉出臺了多項營銷措施,比如若客人點的菜品已沽清,則店方贈送客人一道小吃。這項措施實施以后,客人感覺店方非常有誠意,對于紫荊5號的好感度大大提升。
蜀景宴饗
餐廳里有個大舞池
蜀景宴饗位于成都SM廣場四樓,經營面積3000多平方米。這家店的經營非常有特色:零點大廳中間是一個超大舞池,有婚宴時它是婚宴場地,沒有婚宴的時候,食客吃完飯可來這里跳舞。店里有兩名國標舞教練,中午、晚上餐后均可以教客人跳舞,收費標準是每小時100元。
制作/ 楊海潮
原型:砂鍋火局南瓜
鮑魚披上大紅袍
將活鮑魚與南瓜、煲仔醬、黃酒、大紅袍茶水結合,香味復合、濃郁。大紅袍是一種頂級烏龍茶,產自福建武夷山的巖縫中,沖泡后綠葉鑲紅邊,茶色橙黃明亮,茶水有濃郁的蘭花香,回味悠長。另外“大紅袍”這個名字吉祥大氣,用于菜名中響亮悅耳。
賣相包裝:隨手撿拾的枯枝/青花茶罐/茶船/紫砂茶壺/干冰
紅袍燜鮑魚
原料:鮮活大連鮑6只,南瓜400克。
調料:自制煲仔醬80克,XO醬5克,紹興花雕酒35克,大紅袍茶2克。
制作:1、活鮑魚宰殺洗凈,在兩側橫向片一刀(這樣燜好的鮑魚表面略微翹起,賣相更加美觀,而且便于入味),加少許鹽、胡椒粉、姜蔥、料酒腌制入底味,之后快速飛水去腥,撈出后加入煲仔醬、XO醬、花雕酒5克拌勻備用。2、金瓜切塊,旺火蒸15分鐘至五成熟,取出墊入砂鍋底部。在金瓜塊上放洗凈的鮑魚殼,將拌勻醬料的活鮑魚放入殼內,在砂鍋底部倒入紹興花雕酒30克(提酒香味),蓋上蓋子大火燜5分鐘,起鍋放在茶船上。3、將枯枝插入青花茶罐中。大紅袍茶水裝入茶碗中,干冰放入紫砂茶壺,然后一起擺放在茶船上。上桌后服務員將一杯大紅袍茶水淋在熱砂鍋蓋上,待茶香散發出來后即可開蓋食用。另外兩杯大紅袍茶水供感興趣的客人品鑒。
特點:復合醬香味,酒香、茶香濃郁。
煲仔醬的調制:凈鍋下芝麻醬1瓶、花生醬150克、南乳1瓶、沙茶醬1瓶、沙嗲醬1瓶、排骨醬1瓶、磨豉醬1瓶、海鮮醬2瓶、柱侯醬1瓶、牛肉汁半瓶、小米辣碎150克、香料水(八角、桂皮、香葉等基礎香料加入清水,入籠蒸至出香,去掉香料只留水)1千克小火熬均勻,至鍋邊冒泡時即成。
原型:雪豆蹄花湯
鄉下搜來小雪豆
大雪豆很常見,多用來燉湯、煨豬手等。楊海潮去農村收來小雪豆,每斤10多元,泡透后用蔬菜水煨入味,放涼上桌,是一款制作簡單、出乎意料的涼菜。
賣相包裝:定制的青花瓷小扣碟(80元/套) /茶船/糖藝作品――火樹銀花/地攤上淘來的發光小玩具。
青花小蕓豆
制作方法:
1、小雪豆1千克入清水浸泡一夜至透后撈出。
2、鍋下清水5千克,下入蔬菜(洋蔥、芹菜、香菜、胡蘿卜等)2千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成蔬菜水(此時還剩蔬菜水約4千克),打出蔬菜料棄之不用,趁熱下入美極鮮味汁400克、鹽100克、味精50克、雞粉30克、白糖40克調勻,然后下入泡透的小雪豆小火煨30分鐘至熟透,撈出放涼。
走菜:1、將糖藝――火樹銀花放在茶船一側,取30克煨熟的小雪豆入青花小碟,蓋上蓋子擺入茶船,依次擺上與客人人數目相等的雪豆碟,將發光小玩具丟入糖藝中間,即可上桌。上桌后發光小玩具使得糖藝忽明忽暗,閃亮璀璨。
味型:豆香、蔬香味濃。
制作關鍵:下入雪豆后煨制時間不要太長,火不要太大,將其煨熟且保留完整形狀即可,不要將其煮到開花。
“火樹銀花”的大致做法:熬好的糖液趁熱倒入冷水中,凝固成不規則的珊瑚狀,然后用手拉伸塑造成山峰的形狀,撈出即成。本糖藝作品在制作時不加色素,而是保留糖液原始的透明琥珀色。作品外形非常不規則,但是勝在自然、靈透。
原型:雪花牛肉刺身
雪花牛肉煎煮烤
“烤”是人類最原始的烹調方法,烤過的食材口味特別香。上等雪花牛肉以往多生食,但對于中國人來說多少有點不習慣。楊海潮將雪花牛肉切厚片,拍粉煎制后放入蔬香汁小火煨入味,走菜前烤香,切片淋自熬的油辣椒上桌。煨制后的雪花牛肉與生食時一樣鮮嫩,不同的是汁水更多,更加入味,而且吃熟食更符合國人的飲食習慣。
賣相包裝:牛骨/竹筒/樹葉/鮮花等
大烤雪花牛肉
熬蔬香汁:鍋下蔥油15克燒熱,下入鮮小米辣末15克、南姜片5克、迷迭香3克炒香,下入黑胡椒碎5克、芹菜30克、香菜30克炒香,下大蔥段15克,倒入清水1千克,調入美極鮮味汁、東古一品鮮醬油各5克、辣鮮露4克、雞精3克、味精2克、胡椒粉3克、鹽5克,大火燒開。
煎雪花牛肉:1、雪花牛肉350克修成2.5厘米厚的塊,拍勻面粉,撒上少許鹽、黑胡椒碎、迷迭香末。2、平底鍋下橄欖油15克燒至五成熱,下入雪花牛肉中火煎2分鐘至兩面金黃色,取出放到熬好的蔬香汁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煨30分鐘。
走菜:1、取煨好的牛肉放入烤盤,上下火調至300℃,放入牛肉烤10分鐘,取出頂刀切薄片,碼入盤中。2、鍋下色拉油30克燒熱,下入刀口辣椒15克、姜蒜末10克熬香,下入熟花生芝麻碎10克拌勻,起鍋淋在雪花牛肉上,再撒少許炸面包糠。盤邊用牛骨、竹筒、樹葉等裝飾點綴,即可上桌。
特點:雪花牛肉鮮嫩,香辣可口。
制作關鍵:一定要將雪花牛肉煎后再煨,“油煎”的步驟可以增加雪花牛肉的香味,更重要的是能鎖住肉里的水分。
原型:天麻乳鴿湯
少汁汗蒸出濃香
以往,寬云窄雨會所里來2-3位客人時,沒有合適的高檔例份頭菜。楊海潮想到了“一鴿頂九雞”的說法,他決定選用鴿子入菜,同時,又選用松茸、豬手、山藥、素魚翅來陪襯鴿子,采用少汁汗蒸的方法,讓菌香、肉香匯于一石本,味道濃郁。
賣相包裝:平盤/青花瓷花瓶/青花瓷石本/古玩架
古法汗蒸松茸鴿
原料:鴿子1只,豬前蹄1個,干松茸菌10克。
調料:雞油30克,花雕酒10克,鹽8克,味精5克,胡椒粉3克。
制作:1、鴿子殺洗干凈,取適量鹽、姜末不停地搓在鴿身上,直至入味,然后放入保鮮冰箱腌制24小時。干松茸菌入清水泡透。2、將腌好的鴿子快速汆水。3、鍋下雞油燒熱,下入泡透的松茸菌翻炒均勻,烹入花雕酒,下入高湯300克燒開,調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松茸汁。4、豬手切小塊,飛水。山藥飛水,與豬手一起墊入青花瓷石本底部,將飛水的鴿子擺在上面,澆入熬好的松茸汁,覆膜旺火蒸5小時。5、發好的素魚翅入高湯中小火煨6分鐘至入味,撈出放在鴿身上。將盛鴿子的石本放在古玩架上即可上桌。
特點:咸鮮,菌香。一份菜只澆入松茸汁300克,少汁、密封、汗蒸的方法可將各種原料的香味融入菜中,鴿肉軟爛,豬手膠質豐富。
制作/肖毅
原型:上上簽
高價原料上竹簽
以往有一道涼菜以雞腎為主料,但雞腎目前成本太高,于是肖師傅借鑒“上上簽”的做法,將雞腎與各色蔬菜相間插在竹簽上,一份菜只用100克雞腎,成本大大降低。通過巧妙包裝,成菜賣相大氣,同樣賣上了高價格。
賣相包裝:茶船/景德鎮筆筒
神機妙算 (常溫菜)
初加工:雞腎10個入70℃的溫水輕煮一下,撈出后放入川式紅鹵水中小火保持“蝦眼水”狀態煨20分鐘至入味。西蘭花、鮮香菇切成小塊,飛水至熟。一根竹簽上串一個雞腎、適量西蘭花、香菇塊。
紅湯的制作:鍋入菜籽油燒熱,下姜片10克、蔥段10克、小米辣末20克、郫縣豆瓣醬30克、火鍋底料10克炒香,下入高湯1千克燒開,調入鹽3克、味精5克、雞精2克、白糖3克、雞汁2克,小火熬5分鐘至出味,打去渣子,即成川式紅湯。
走菜:1、將筆筒用澄面粘到茶盤上,把串好的雞腎10串裝入筆筒中。2、把紅湯300克燒開,放涼至60℃時倒入筆筒中,淋入適量紅油,撒上熟芝麻,點綴裝飾后即可上桌。
特點:鮮辣。
原型:酸湯豬手
柚皮去腥一招靈
原先店里有一道涼菜――酸湯豬手,無論加多少酸湯來掩蓋,豬手總難免有腥味。涼菜間做果盤剩下很多柚子皮,想到陳皮有去異增香的效果,肖毅就嘗試用柚子皮給豬手去腥。沒想到效果非常好,不但去腥,而且有吸油解膩的作用。肖毅又在成菜上放了一些柚子肉,充分突出主題,口味特別新穎。
柚香豬手(常溫菜)
高壓豬手加柚皮:1、生豬手剁成小塊,沖去血水,再飛水去腥。2、高壓鍋下入適量蔥、姜、鹽、味精,加水沒過豬手,放200克柚子皮,上汽后壓15分鐘,開蓋倒入不銹鋼鍋中,放在電磁爐上保溫。
酸湯的制作:鍋下色拉油100克燒熱,下姜米20克、蒜米20克、洋蔥粒30克、鮮小米辣末50克、黃燈籠辣椒醬80克、野山椒末50克炒香,下入高湯2千克小火熬制15分鐘,調入野山椒汁200克、雞精15克、味精10克、鹽10克,熬開后打渣留湯。
走菜:1、土豆粉煮熟,起鍋放入盛器墊底,然后放入豬手塊。2、取酸湯500克燒開,放涼至60℃時倒入豬手中,淋上紅油5克,放入柚子肉50克、青紅辣椒圈10克即可上桌。
特點:酸辣柚香、豬手軟糯不腥,熱菜冷出,風味獨特。
制作關鍵:1、酸湯一定要溫熱時注入豬手中,若用涼湯,豬手膠質會凝固,口感特別硬,菜上的油脂也容易結塊。2、肖師傅曾嘗試將此菜做成熱菜,但是他發現豬手太軟爛,而且用鮮小米辣、黃燈籠辣椒醬等熬好的酸湯若熱吃口味很怪。
原型:干豆角燉五花肉
菜干肉干兩相宜
肖師傅將干豆角入涼菜,搭配阿壩州特產臘牛肉。這種臘牛肉不同于四川臘豬肉,其外面有一層細辣椒面,除了有臘香味,還有香辣味。
干豇豆拌臘牛肉 (涼菜)
初加工:臘牛肉入溫水浸泡4小時至回軟,然后入盛器,加入清水沒過,投入適量姜蔥,上籠旺火蒸40分鐘至熟,取出放涼,切片。干豇豆用開水泡30分鐘至透,撈出切段。
走菜:1、取臘牛肉片200克、干豇豆段100克納入盆中,加入青紅椒絲共15克、香菜段5克、蒜米3克、陳醋5克、味精3克、白糖5克、鹽2克、香油3克、花椒油5克、紅油5克拌勻,撒熟芝麻,裝盤即可。
味型:麻辣。
制作關鍵:不要將臘牛肉煮得太軟爛,干豇豆也不要泡得太透,否則就沒有嚼勁了。
原型:藿香江團
魚回魚蓋上兩層被
江團+肉醬+蒜末+豆瓣蒜油,改變了以往藿香江團、豆瓣蒸江團等單一味型。江團上面蓋肉醬,增加菜品的鮮香滋潤度,上面蓋蒜米、澆蒜油,二次蒸制之后蒜味濃郁,回味悠長。
蒜香江團
肉醬的制作:鍋下豬油50克燒熱,下入肥三瘦七的豬肉末300克炒香,下入姜米10克、蒜米20克、剁碎的河鮮豆豉15克、甜面醬80克炒透,下入高湯400克、香葉半片、八角2個、甘草1克中火燒開,調入老抽2克、東古一品鮮醬油4克、雞精5克、味精5克、白糖5克、胡椒粉3克,小火熬炒8分鐘至香,勾二流芡即成。
熬豆瓣蒜油:鍋下菜籽油2.5千克煉熟,等油溫降至五成熱時下入大蒜碎1.5千克、郫縣豆瓣醬500克(可使熬好的蒜油顏色紅亮,并有一定底味)、八角5個、桂皮2克、香葉1片小火將料頭炸干,?;鹕w蓋兒燜24小時,用前打掉渣子,即成蒜油。
制作:江團一條殺洗干凈,加入少許鹽、蔥、姜、料酒腌制10分鐘,然后入籠旺火蒸6分鐘至七成熟。把江團移至墊韭黃的另一個盤中,淋上肉醬300克(提前熬好的肉醬在使用前要再次入凈鍋小火熬開),撒上蒜米100克,澆入蒜油150克,再入蒸箱旺火蒸4分鐘,取出撒上蔥花、紅椒粒即可上桌。
特點:蒜香味濃,回味悠長,江團鮮美滑潤。
制作關鍵:1、蒜米不要斬得太碎。2、一定要分兩次蒸制,如果一開始就將蒜米放在江團上直至蒸熟,則會流失大部分蒜香味。
小編試吃:肖師傅教我們這道菜的吃法――用勺子舀起肉醬、蒜米、江團肉一起入口,香、鮮、嫩、滑、潤,一應俱全。蒸好的江團肉質軟嫩像豆花。
原型:糯米雞
鮑魚爬上圣誕樹
每逢元旦、春節,肖師傅都要開發一道節日氣氛菜。今年,他想到了圣誕禮物的創意。于是,他一次購進10棵小圣誕樹。但在上面掛什么呢?掛“荷香糯米雞”?太普通了。氣氛菜一般作為頭菜上桌,因此要兼顧口味和檔次。于是,他選用糯米和高檔粗糧――青麥仁、黑米,將其蒸熟后包裹鮑魚,然后用包喜糖的紅紗包裹上,掛在樹梢。上桌后非常喜慶,作為節日頭菜、商務宴請頭菜,都有非常好的彩頭。
迎春接福 18元/位
原料:活鮑魚10只,泰國糯米300克,青麥仁、養生黑米各50克,干荷葉10張。
調料:自制鮑魚醬30克。
制作:1、鮑魚宰殺取肉,快速飛水。鍋下高湯500克,加入適量姜、蔥、雞汁、蠔油燒開,下入鮑魚小火煲30分鐘至口感彈牙。2、糯米、養生黑米、青麥仁分別入盛器,加入適量水,入蒸箱旺火蒸至剛熟。3、蒸好的糯米加適量鹽、胡椒粉、雞粉拌勻。煨好的鮑魚拌入自制鮑魚醬備用。4、鮑魚殼放在荷葉上,殼內墊上青麥仁;取50克糯米飯平攤入手掌,把拌上醬料的鮑魚放在糯米中間,包成糯米飯團,外面粘上黑米,放在荷葉上的鮑魚殼內,包起來,再放入喜糖包中包好。5、將包好的荷葉鮑魚放入蒸箱,旺火蒸15分鐘。走菜時取出,掛在圣誕樹上即可上桌。上桌后每客一包,每包18元。
特點:米香、荷香濃郁,鮑魚非常入味。
自制鮑魚醬的調制:1、鍋下色拉油150克燒熱,下入豬肉末100克、蒜蓉50克炒香,下入河鮮豆豉(四川新津特產,專用于烹河鮮,豆香味濃,微辣,可用普通永川豆豉代替)300克、老干媽豆豉100克小火翻炒均勻,起鍋入攪拌機絞碎。2、將絞碎的豆豉醬加入蠔油15克、海鮮醬25克、XO醬15克、雞汁15克、香油20克、花椒油50克拌勻,即成自制鮑魚醬。
原型:竹筍燒雞
位上竹筍魚香餡
這種綠竹筍個頭均勻,大小適中,是竹根發芽后生長至2兩左右時從地里挖出來的,口感特別脆嫩,如果和大竹筍一樣將其切片入菜,實在是太可惜了。肖師傅想將其完整入菜,于是對剖之后挖一個小坑,釀入魚香味餡,再蓋上芝士烘烤至熟,川味的餡、西餐的芝士、原生態的竹筍,亮點紛呈。
雪域綠竹筍
原料:綠竹筍(購入價8元/個,袋裝保鮮貨品,每袋5個)5個,蝦仁30克,雞脯肉40克,芝士10片。
調料:泡椒末5克,姜蒜米5克,鹽、味精、胡椒粉各2克,白糖4克,香醋4克。
制作:1、去掉綠竹筍外面的老皮,一剖為二,用挖球器在筍肉中間挖一個坑,然后將竹筍飛水,再放入高湯中小火煨10分鐘至入味。掏出的筍肉和蝦仁、雞脯肉一起切碎。2、鍋下底油燒熱,下筍肉、蝦仁、雞脯肉末小火炒散,下入泡椒末、姜蒜米、鹽、味精、胡椒粉、糖、醋調味,炒成魚香味,勾芡。3、將炒好的魚香餡料釀入挖空的綠竹筍中,蓋上芝士片,放入烤箱(上下火均為300℃),烤制8分鐘,取出放入綠粽葉中,即可擺盤上桌。
特點:奶香、魚香,竹筍爽脆入味。
制作關鍵:1、一定要將竹筍的老皮去掉。2、中間不要挖太大的坑,因為若釀餡太多就吃不到竹筍的脆嫩鮮美了。
原型:沸騰魚、酸菜魚
魚頭裹上酸菜糊
此菜是酸菜魚與沸騰魚的結合版。酸菜魚的湯汁有味,但魚肉口味往往寡淡,肖師傅將酸菜魚的酸湯勾濃芡,蓋在魚頭上,然后沖入糊辣油,呈沸騰狀上桌,魚頭外面裹著一層透明酸菜糊,怎么吃都有味。
新式糊辣魚頭
熬酸菜糊:鍋下豬油、色拉油各30克燒熱,下姜片、蔥段各15克翻炒均勻,下泡姜30克、泡蘿卜30克、小米辣段20克、野山椒末15克、四川酸菜50克、蒜子20克、黃燈籠辣椒醬15克翻炒均勻、出香,下入高湯400克燒開,下入野山椒汁15克、雞汁2克、味精3克、雞精5克、胡椒粉2克調味,燒開后轉小火熬出酸味,撈出渣子,下白米醋10克,用生粉勾濃芡,類似漿糊,淋蔥油備用。
制作:1、千島湖大魚頭一個斬件,用毛巾吸干水分,加入少許鹽、味精、料酒、胡椒粉腌制入味,然后打入3個蛋清拌勻,再撒入紅薯淀粉抓勻。2、鍋下豬油20克燒熱,下入四川酸菜塊50克炒香,下雞精、味精各3克調味,起鍋墊入盛器底部。3、鍋下清水、少許鹽燒開,下入魚頭小火燙至七成熟,撈出放在墊酸菜的盛器中,然后將之前調好的酸菜糊倒在魚頭塊上。4、取100克干辣椒段、15克干花椒放在魚頭上,淋入10克藤椒油。鍋下糊辣油150克燒至六成熱,起鍋淋在干辣椒上,放上蔥段即可上桌。
味型:酸香糊辣。
制作關鍵:1、熬好的酸菜糊不要太多,剛剛能澆滿魚頭即可,如果糊太多,沖入的熱油會將多余的糊燙起來,賣相不好。2、魚頭外面的蛋清、紅薯粉相當于一層海綿,其吸附能力很強,澆入酸菜糊之后,魚頭能迅速吸附一層,因此成菜中的魚頭塊外面有一層0.5厘米厚的酸湯糊,非常入味。
原型:涼拌青筍干
有味無形最巧妙
肖毅去雅安考察時,發現當地居民特別喜歡使用折耳根為菜品提鮮,幾乎什么原料都可以與之搭配。回來后,肖師傅打開了思路,他選取折耳根葉片,切末之后與常見的萵筍干涼拌,將折耳根末都粘附在筍干上,吃起來有折耳根的特殊清香味,但又看不見折耳根,一點小小的改變,點亮了一道原本普通的小涼菜。
脆根筍絲 (涼菜)
初加工:萵筍1千克去皮,切成筷子粗的條,加鹽5克、白糖4克腌制兩小時,用紗布包好,壓在菜墩下擠干水分。
走菜:1、折耳根葉50克切成末,加入脫水萵筍干150克,調入適量味精、陳醋、白糖、花椒油、紅油拌勻,即可裝盤上桌。
制作關鍵:一定要選用折耳根的葉片切末入菜,因為葉柄不容易粘附在筍干上。
原型:火鍋涮鵝腸
香茅煉油沖鵝腸
用干、鮮香茅草煉好的油香味濃郁,微辣,呈淺茶色。香茅草的味道可以去掉鵝腸的腥味,兩者是絕配。此菜在御景酒樓熱賣兩年,很多客人隔了幾年再來御景酒樓都還記得這道菜,很受歡迎。
沸騰鵝腸
熬香茅油:鍋下色拉油1千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姜片、蔥段各50克炸香,然后下入洋蔥80克炸香,待蔬菜料炸干時將其撈出,棄之不用,然后在油里下入泡椒醬250克炸香(提色、提辣),下入用清水泡過的香料(白蔻、小茴香、八角、香葉等共10克)、鮮香茅草30克、干香茅草10克小火繼續熬10分鐘至香,待將水分全部熬出、油變清亮之后,起鍋倒入盛器備用。
制作:1、銀芽250克汆水。鍋下底油燒熱,下入銀芽、洋蔥絲150克翻炒均勻,調咸鮮味,起鍋入盛器墊底。2、處理好的鵝腸200克(鮮鵝腸用枧水泡一下,然后冰鎮、沖洗干凈,這樣口感更脆)加少許鹽、雞精、胡椒粉、味精腌制入味,再拌入鹽火局雞粉3克、美極鮮味汁5克。3、將拌好的鵝腸放在銀芽上,再淋上藤椒油3克,放上干辣椒段5克。4、鍋下熬好的香茅油300克燒至三成熱,起鍋倒在鵝腸上即可。
味型:濃香微辣,鵝腸脆爽。
制作關鍵:香茅油燒至三成熱即可沖入鵝腸,如果油溫太高,鵝腸就燙老了。
原型:沸騰魚
河豚加盟沸騰魚
傳統做法+高檔河豚。河豚魚肉嫩鮮肥美,是其他任何魚類都難以企及的,將河豚魚用四川沸騰魚的做法烹制,既有麻辣淋漓的味型,又有新穎別致的口感,既可以看作是沸騰魚的升級版,也可以看作是河豚的川式創新菜。
沸騰河豚
原料:河豚魚2條約600克,油麥菜、銀芽共500克,干辣椒段100克,花椒30克。
調料:鹽3克,雞粉2克,胡椒粉4克,料酒3克,雞精4克,白糖2克,蒜米15克。
制作: 1、河豚魚宰殺去骨去皮,然后去掉內臟和眼睛等有毒部分,將魚皮、魚肉放在流水下沖去血水,將魚肉片成大薄片,魚皮切塊。2、魚肉片加少許鹽、雞粉、胡椒粉、料酒腌制碼味,然后拌入蛋清和水淀粉上漿。3、將油麥菜、銀芽汆油鹽水,撈出入盛器墊底。4、魚肉、魚皮入90℃的熱水燙至剛熟,撈出入盛器,然后放上干辣椒段、花椒粒,撒上雞精、白糖、胡椒粉、蒜米。5、鍋下糊辣油200克燒熱,起鍋澆在干辣椒、花椒上即可。
味型:香辣。
制作關鍵:河豚魚肉質很鮮嫩,因此汆水時間要短,剛變色即可起鍋入盛器。
原型:粵式魚頭煲
鵝肝魚頭分外香
胡師傅將西餐中的鵝肝醬與川菜中的豆瓣醬、湘菜中的泡椒醬混合炒制,然后下入炸好的魚頭燒制,成菜既有鵝肝的濃香,又有豆瓣、泡椒的辣度,非常別致。
成菜選用中國館造型的保溫盛器,上面是不銹鋼鍋仔,底下可以點蠟燭。
制作/胡和平
原型:歌樂山辣子雞
炒雞配上胖大海
將傳統辣子雞與涼菜中的琥珀桃仁混搭,因辣子雞口味較為干辣,所以胡師傅為這道菜搭配了一款自制的胖大海汁,滋潤去火。
琥珀桃仁雞中翅配胖大海汁
制作琥珀桃仁:1、干核桃仁焯水,去皮。2、鍋下白糖、少許水小火熬至拔絲狀態,然后倒入麥芽糖(白糖與麥芽糖的比例為3∶1,加入麥芽糖可使糖液更加透明,更有脆度),小火攪勻燒化,下入去皮桃仁裹勻糖液后撈出。3、鍋下寬油燒至三成熱,下入裹糖的桃仁小火浸炸至熟透,撈出控油,撒上熟芝麻即成。
腌制雞翅中:雞翅中去骨切成大丁,加入適量鹽、味精、蔥姜水、料酒、胡椒粉、香油腌制入味,下入水淀粉拌勻。
制作胖大海汁:1、胖大海入溫水泡透,撈出去皮去核,將泡透的肉入攪拌機打碎成蓉。2、鍋下胖大海蓉200克,下入純凈水600克稀釋燒開,調入冰糖30克、蜂蜜20克攪勻,勾中度芡,起鍋裝入高腳杯中待用。
制作:1、漿好的雞肉300克入三成熱油滑透,撈出。升高油溫至六成,下入雞丁復炸至外香里嫩,起鍋控油。2、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蔥姜片5克、花椒3克、干辣椒段5克炒香,下入雞翅中丁,補少許鹽、味精,淋花椒油5克、紅油5克,下入琥珀桃仁翻勻,撒蔥花出鍋入盛器,配與客人人數相等的胖大海汁,即可上桌。
特點:香辣酥脆,胖大海汁甜潤濃厚。
鵝肝醬火局風味魚頭
原料:胖頭魚魚頭一個,萵筍條100克。
調料:黑胡椒碎5克,老抽4克,生粉30克,蔥油、豬油、紅油各20克,蒜子50克,干花椒6克,姜蒜米共20克,自制鵝肝醬50克,泡椒碎20克,郫縣豆瓣醬15克,雞精8克,雞粉8克,香醋10克,香蔥末10克,蔥白段20克。
制作:1、胖頭魚魚頭斬件,加入適量蔥姜、鹽、料酒、胡椒粉腌制10分鐘,去掉料渣,納入盆中,加入黑胡椒碎抓勻,淋老抽抓拌上色,然后加入生粉拌勻。2、鍋下寬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魚頭塊小火浸炸至定型,然后開大火炸至表面金黃色,起鍋瀝油。3、鍋下少許蔥油燒熱,倒入萵筍條中火煸炒均勻,調入少許鹽,起鍋入盛器墊底。4、鍋下豬油、蔥油、紅油燒熱,倒入蒜子、蔥白段,小火煸香,下干花椒、姜蒜米一同煸炒出香,倒入自制鵝肝醬炒香,下泡椒碎、郫縣豆瓣醬(提前剁碎)快速翻炒均勻,炒出醬料中的水分,下高湯300克大火燒沸,調入雞精、雞粉,倒入炸好的胖頭魚魚頭,中火燒約2分鐘,大火收汁,淋香醋,加香蔥末,起鍋入青筍墊底的盛器中,即可上桌。
味型:復合醬香味。
自制鵝肝醬:國產鵝肝500克自然解凍,沖洗去血水,撕掉筋膜,搗成泥,加蔥姜水20克、清酒或者白蘭地30克、牛奶50克、鹽4克、味精3克,雞粉5克拌勻,密封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即成。
制作關鍵:1、魚頭碼味不要太重,因為鵝肝醬、泡椒、豆瓣醬等都有咸味。2、魚頭要炸得干香一點,去掉一部分水分,這樣燒后香味濃郁。
原型:櫻桃肉
上等牛排紅燒味
借鑒“櫻桃肉”的做法,曾彬將主料由豬肉改為進口牛小排,另外添加鮮核桃仁,葷素搭配。在調味時,他又添加了如今流行的醬油膏,香味醇正濃郁,質地濃稠。
桃仁煨牛小排
大致做法:1、上等牛小排(進口牛小排,進貨價200元/斤,口感嫩香)350克去骨取肉,切成小塊。2、鍋下橄欖油15克燒熱,下入牛小排小火煎至變色,加入濃湯400克,下入香料(八角半個、香葉小半片)、醬油膏8克、蠔油5克、冰糖5克、鹽1克、紅曲米水20克中火燒開,轉小火煨15分鐘,待味香汁濃后挑出香料渣,加入飛水的鮮桃仁150克、雞精3克,大火收汁,起鍋裝盤即可。
特點:醬香回甜,牛肉香濃適口,核桃仁爽脆。
制作/曾彬
原型:堂煎鵝肝
法國鵝肝魚香味
“堂煎鵝肝”是常見菜式,曾彬的創新思路是將外來原料以川式做法烹制,因此他結合川菜魚香味型,將鵝肝切片煎炸,然后加味汁快速燒入味,改變了以往鵝肝菜品的口味。
川式煎法國鵝肝
原料:法國鵝肝150克,杏鮑菇200克。
調料:二荊條辣椒片5克,自制魚香汁100克。
制作:1、鵝肝、杏鮑菇分別切成如圖方塊。2、杏鮑菇片入六成熱油中火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備用。3、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自制魚香汁50克熬勻,下入杏鮑菇片小火燒1分鐘至入味,大火收汁,起鍋入盤墊底。4、鵝肝片拍勻生粉。鍋下色拉油200克燒至七成熱,下入鵝肝片中火半煎半炸1分鐘至金黃微紅,撈出備用。5、鍋留底油燒熱,下入二荊條辣椒片、自制魚香汁50克熬勻,下入鵝肝片中火快速燒勻,撒上蔥花,起鍋放在杏鮑菇上即可。
味型:濃香微辣,鵝肝外香里嫩。
制作關鍵:1、煎炸鵝肝時油溫要高一點,大約七八成,火候要大一點,需要用中火,否則鵝肝會出油。2、燒鵝肝時間要短一點,動作要輕,不要隨意翻動,以免鵝肝破碎。
自制魚香汁:鍋下色拉油30克燒熱,下入泡椒末(提前剁碎成細末)30克小火翻炒至香,下蠔油20克、辣鮮露20克、美極鮮味汁5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10克、白糖15克、雞精10克、清水200克熬勻,轉小火熬至均勻出香即成。
廚搜索
熊加友
從廚17年,擅長川菜、粵菜、湘菜,現任成都蜀景宴饗酒樓行政總廚。
李宏偉
師從中國烹飪大師盧朝華,現任成都上席餐飲有限公司行政總廚。
王建國
從廚12年,擅長川菜、粵菜、湘菜,現任成都新華國際酒店行政總廚。
馬明飛
現任成都錦河別院酒樓行政總廚。
劉忠勇
擅長精品川菜、粵菜,國家高級烹調師,從廚22年,現任成都紫荊五號大酒樓行政總廚。
馬樹亮
現任成都金鼎軒酒樓行政總廚。
制作/熊加友
原型:紅湯燒雙寶
雞腎牛鞭入試管
從紅湯改為綠湯,從香辣變成蔬香。熊師傅取一個雞腎、一截牛鞭串到鐵簽上,以試管為盛器,插入熱鹽中保溫上桌,出品更富創意。
賣相包裝:熱砂煲/熱海鹽/試管/鐵簽
蔬菜汁巧烹雙寶 26元/位
初加工:1、雞腎1千克入盛器,加入清水沒過,放入適量蔥姜、鹽、胡椒粉、花椒、料酒,覆膜,入蒸箱旺火蒸20分鐘(蒸熟的雞腎不容易破皮),取出備用。2、鮮牛鞭1千克沖凈血水,冷水下鍋汆透,撈出入高壓鍋,加入清水沒過,放入適量蔥姜、鹽、味精、花椒、啤酒,上汽后壓30分鐘,撈出打刀,改成段備用。3、菠菜葉300克加入純凈水150克入攪拌機打碎成蓉,過濾掉渣子做成菠菜汁。
走菜流程:1、取雞腎100克、牛鞭花150克飛水至透,撈出后入調味的高湯中小火煨5分鐘再次入味。2、取一個雞腎、一截牛鞭串到鐵簽上,放入直徑為4厘米的試管中。3、鍋下濃湯200克、菠菜汁150克燒開,下入牛肉粉3克、鹽4克、味精3克調味,勾薄芡,淋雞油,起鍋裝入試管中。4、熱砂煲中放入炒熱的海鹽,將試管插入海鹽中,點綴花草即可上桌。上桌后客人取一支試管,把里面的湯汁倒入湯碗,再把牛鞭、雞腎推入碗中,即可食用。
味型:咸鮮蔬香。
制作關鍵:1、牛鞭、雞腎要提前去腥、入足味道。2、牛鞭入菜前要沖凈血水,否則顏色會變黑。
原型:干燒海參
干燒“虎掌”滋味濃
此菜借鑒“干燒海參”的做法,用調好的干燒味汁、干燒料頭來烹制新原料――虎掌鮑,同時還添加了小米辣、青椒圈,增加鮮辣味。虎掌鮑是熊師傅于5個月前在成都青石橋海鮮批發市場發現的,它產自廣東汕頭,上面像鮑魚,下面像螺頭,進價90元/斤,冰鮮貨?;⒄契U個頭較大,每只600-800克,因此刨出來的片特別大,入菜非常大氣,其肉質較脆,類似螺頭。
椒香虎掌鮑
刨成大片蒸入味:1、干香菇入清水浸泡至透,撈出控干水分,入四成熱油拉油。2、鍋下高湯1千克、香菇600克、炸香的五花肉100克、蠔油10克、雞精10克、味精5克、鹽5克小火煨30分鐘至入味,撈出香菇切粒。3、虎掌鮑用刨片機刨成0.1厘米厚、手掌大的薄片,快速汆水,撈出后入盛器,加入高湯沒過,放入適量生抽、雞汁、雞精、味精、鮑魚汁、鹽調味,覆膜旺火蒸30分鐘至入味,取出。
調干燒味汁:香醋5克,白糖2克,雞汁10克,魚露10克,海鮮醬5克,蒸魚豉油5克,生抽5克,老抽2克,高湯100克。將以上調料混合均勻即成。
制作:1、脆筍100克飛水,切粒。鹵好的五花肉(五花肉放入川式紅鹵水中鹵熟,這樣的五花肉粒入菜不膩不腥,香味更濃)100克切粒。2、鍋下雞油30克燒熱,下入紅小米辣末30克、五花肉粒、芽菜30克炒香,下入脆筍粒、香菇粒100克煸香,下入處理好的虎掌鮑片300克,淋入干燒味汁,中火翻炒均勻,自然收汁,調入味精5克、雞精3克,淋入香油5克,撒少許青椒圈、蔥花,裝盤即可上桌。
味型:咸鮮醬香。
制作關鍵:虎掌鮑要汆兩遍水,去凈粘液和雜質;蒸制時間不可超過30分鐘,否則失去了脆爽的口感,會變軟爛。
原型:水豆豉炒肉
炸干豆豉炒蹄筋
將水豆豉沖去鹽分、晾干、炸香,然后搭配鹵熟、炸干香的蹄筋,裝入錫紙包,上桌淋白蘭地,點火,寓意“紅紅火火”。蹄筋含豐富的膠質,上桌后點火可以軟化其膠質,吃起來口感滋潤、有嚼勁,而且有保溫的效果。
賣相包裝:石板/錫紙/白蘭地
火灼耗兒筋
原料:鮮豬蹄筋250克,四川水豆豉150克,五花肉末100克,青、紅椒圈各10克,姜、蒜米各5克,小蔥段10克。
調料:味精5克,花椒油3克,香油5克,雞汁3克,老抽3克。
制作:1、豬蹄筋切小塊,冷水下鍋汆透,撈出后入川式紅鹵水小火鹵半小時至熟。2、水豆豉沖掉多余鹽分,晾干表面,然后入六成熱油中快速炸至干香;鹵好的豬蹄筋入七成熱油中快速炸干表面水分。3、鍋下底油燒熱,下入五花肉末、姜蒜米炒香,放入豬蹄筋、水豆豉、老抽翻炒均勻,調入味精、雞汁,淋入香油、花椒油,放入小蔥段、青紅椒圈,起鍋裝入錫紙包中,放在石板上,跟一杯白蘭地上桌。上桌后服務員將白蘭地淋在錫紙包上,點火燃燒后打開食用。
制作關鍵:豬蹄筋不能鹵得太軟,要保留其嚼勁。
原型:竹筒遼參
煨魚我用扣肉醬
最近成都非常流行一道菜叫“竹筒遼參”,做法各異,但上桌形式差不多,都是將遼參、野菌燒好后裝入竹筒,上桌后再倒入盛器。熊師傅借鑒了這種出品形式,就想把新原料“帝寶龍”燒好裝入其中,但帝寶龍肉質細嫩,一裝一倒,魚肉塊就散碎了,影響賣相。所以熊師傅將燒好的菜盛入錫紙盞,放在竹筒上上桌,只用竹筒做盤飾。“帝寶龍”又叫包公魚,通體黝黑,肉是白色的。冰鮮貨,進貨價90元/斤,購于成都青石橋海鮮市場。此魚每條重約1-1.5千克,口感細嫩,味道鮮美。
賣相包裝:竹筒/錫紙
黑松露火局帝寶龍
原料:冰鮮帝寶龍魚200克,冰鮮黑松露5克,冰鮮松茸20克,雞腿菇100克,蒜片5克。
調料:自制扣肉醬30克,雞汁2克,味精3克,雞油15克,蠔油2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克,濃湯250克。
制作:1、帝寶龍魚洗凈,去掉魚鱗,然后改成小方塊,無需腌制,無需飛水。2、冰鮮黑松露、松茸、雞腿菇切薄片,飛水。3、鍋下雞油燒熱,下入蒜片、松露片、松茸片、雞腿菇片炒香,然后下入扣肉醬炒香,加入濃湯,放入魚塊,調入東古一品鮮醬油、蠔油、雞汁、味精,小火煨2分鐘,勾薄芡。4、碼斗內墊入錫紙,將燒好的菜盛入其中,扎口,放在竹筒上,帶一個鮑魚盤,即可上桌。5、上桌后,服務員將錫紙包放到鮑魚盤中,打開即可食用。
味型:咸鮮菌香,魚肉細膩。
制作關鍵:1、帝寶龍魚肉質細膩,入鍋后一定要用小火煨制,以免破碎。2、竹筒要用澄面固定在盤底,防止上菜時晃動。3、錫紙要先入碼斗定型,這樣盛入菜品后的錫紙包比較結實,不容易散開。
自制扣肉醬:買回的扣肉罐頭入攪拌機打碎,拌入少許蠔油即成。扣肉罐頭是四川特產,每聽6-8元,開蓋即食。熊師傅將其打碎用作醬料,口味濃香。
原型:小炒豬腳皮
青椒只腌兩小時
此菜借鑒了湘菜“小炒豬腳皮”的做法,但有兩點創新:一,將普通豬腳改為藏香豬豬腳,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原產于的瘦肉型豬種,其脂肪含量很低,肉質鮮香,有嚼勁。二,用腌泡菜的方法腌青椒圈,用來搭配豬腳。腌好的青椒圈味道更香更入味,由于腌的時間較短,口感清脆,口味宜人。
腌椒藏香豬
腌辣椒:1、鹽120克、生抽60克、辣鮮露50克、白酒50克、涼開水4斤、白醋50克、白糖50克、青紅子彈頭辣椒末75克入保鮮盒調勻成腌汁。2、青二荊條辣椒3斤切圈,放到調好的腌汁中,腌泡2小時即可使用。注意:腌泡時間不可過長,泡久了辣椒顏色會變黑。此味汁可以重復使用2-3次。
原料:藏香豬豬腳(進價24元/斤)1個,腌青椒150克,紅小米辣圈50克,姜米5克。
調料:菜籽油25克,生抽8克,東古一品鮮醬油8克,味精5克,花椒油、香油各5克。
制作:1、藏香豬豬腳一剖為二,冷水下鍋汆透,撈出后入凈鍋,加入清水沒過豬腳,調適量蔥姜、料酒、花椒、鹽,小火煮10分鐘,停火燜20分鐘至離骨,取出去骨取肉切小塊。2、鍋下菜籽油燒熱,放入姜米、豬腳小火炒香,下入生抽、東古一品鮮醬油,再倒入腌青椒、紅小米辣圈中火翻炒均勻,調入味精,淋花椒油、香油,起鍋裝盤即可。
味型:咸鮮香辣,微酸。
制作關鍵:不要把豬腳煮得太軟爛,否則炒時易粘鍋。
制作/李宏偉
原型:小炒東山羊、龍井蝦仁
淡淡苦味很迷人
茶葉入菜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龍井蝦仁”、“茶香骨”等,但苦丁茶入菜很少見??喽〔枋谴笕~冬青的葉子,入口很苦,回口甘涼,有清熱消脂的功效??喽〔枧莺笕~片很大,炸酥脆后入菜賣相大氣。李宏偉將其泡掉多余苦味,和內蒙高檔乳羊肉搭配,其淡淡的苦味非常迷人。
苦丁茶小羊肉
原料:內蒙乳羊肉(肉質細嫩,膻味較小,進價比普通羊肉貴5-6元),苦丁茶5克,香蔥段5克,香菜梗10克,洋蔥絲10克。
調料:鹽3克,味精2克,糖粉3克(白糖打成的粉,用于炒菜,入味均勻),糊辣油15克,香油3克,小茴香4粒,干辣椒段3克,干青花椒2克,姜片3克。
初加工:1、將苦丁茶入開水沖泡2次,去掉苦味,撈出控水。2、羊肉切片,加入適量蔬菜汁、鹽、味精、紹酒腌制入味,然后拌入一個蛋清、20克水淀粉待用。
制作:1、鍋下寬油燒到四成熱,下入羊肉片炸至外香(比平時滑熘菜的原料略干一點),撈起待用。2、苦丁茶入五成熱油中火炸至酥脆。3、鍋下入糊辣油燒熱,下入干辣椒、干青花椒、小茴香、姜片炒香,下入羊肉片、香蔥段、香菜梗、洋蔥絲中火煸炒片刻,加入苦丁茶翻勻,下入鹽、味精、糖粉,淋香油,即可起鍋入石板。
味型:咸鮮微苦,略帶麻辣。
制作關鍵:苦丁茶一定要泡兩次之后再入菜,否則苦味太大,客人不容易接受。
原型:堅果蝦仁
杏仁裹上怪味糊
以往美國大杏仁多作為輔料入粵式小炒或者作為餐前干果直接食用,李宏偉將其作為主料入涼菜,拌入自調的濃稠怪味汁,濃稠似糊,酸甜麻辣。
怪味大杏仁
原料:鹽炒美國大杏仁200克(凈鍋下食用鹽、美國大杏仁,小火慢炒至熟。鹽炒杏仁受熱均勻,且有一定底味)。
濃稠怪味汁:白糖粉20克、麥芽糖5克、生菜籽油6克、老陳醋10克、什錦果醬5克、老抽3克、雞粉1克、鹽2克、花生醬5克、細辣椒面(干辣椒入凈鍋翻炒至香后打碎而成)3克、花椒面2克調勻即成。
制作:鹽炒大杏仁加入怪味汁拌勻,裝入高腳杯,撒熟芝麻3克,點綴后即可上桌。
味型:甜酸麻辣。
原型:小炒肉
袖珍香菇入小炒
李宏偉去江西考察時在當地發現了這種野生小香菇,干品的大小類似大拇指指甲蓋,發透后和一元硬幣差不多,個頭袖珍,非??蓯?。聯想到湘菜里的“小炒肉”,李宏偉將其作為主料做了一道小炒菜,原料、賣相非常別致。小香菇香味濃郁,質地軟嫩,干貨進價90元/斤。
小炒井岡山香菇
初加工:井岡山野生小香菇入溫水泡透,撈出入桶,加入高湯沒過,添加少量炸豬肉、鹽、味精、蔥姜片小火煨1個小時至入味待用。
制作:1、煨好的小香菇入四成熱油中火炸至外香內嫩,撈起待用。2、鍋下糊辣油20克燒熱,下入熟臘肉片15克、小米辣圈5克炒香,加入小香菇300克、辣鮮露3克、味精3克、糖粉4克調味,淋入香油5克,起鍋裝盤即成。
味型:咸鮮微辣,小香菇外香內水嫩。
制作關鍵:一定要提前將小香菇入高湯煨入味,否則入菜后鮮香度不足。
原型:小米煮遼參
不配小米配蓮子
“小米煮遼參”紅了五六年,食客有點厭倦。李宏偉去湖北考察時,發現當地蓮子品質好而不貴,而且也是一味保健食材,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的功效。一開始,李宏偉想用鮮蓮子煮遼參,但試制后發現口味不夠濃厚,于是他改用泡發蒸透的干蓮子,口味、賣相非常完美,而且選料也不受季節限制。
蓮子煮遼參
初加工:洪湖蓮子入溫水泡一夜至透,撈出去掉中間的苦芯,納入盛器,加入高湯沒過,調入少許鹽、味精,覆膜上籠旺火蒸30分鐘,撈出備用。
走菜:1、高壓活海參一只入沸水(水里加蔥姜、料酒以去海參的澀味)快速飛水,撈出后入高湯小火煨5分鐘至入味。2、凈鍋下濃雞湯250克、熟金瓜蓉50克、蓮子25克攪勻燒開,調入鹽2克、味精2克、白糖3克,放入活海參,小火煨5分鐘,勾芡,淋雞油3克,起鍋入位盅即可。
味型:濃鮮味美。
原型:紅油海帶絲
海上飄來明黃傘 =
李宏偉在逛原料市場時還發現了一種新型海洋植物――海傘,它和海帶、海藻是“鄰居”,外形像一把小傘,口感非常脆,有一股海產品的鮮味。聯想到海帶、海蜇等海產品的入菜方法,李師傅也將其做了一款涼菜,爽口開胃。冰鮮海傘進貨價30元/斤。
爽味海傘
原料:海傘200克,芥蘭絲5克,香菜梗10克,小米椒末5克。
調料:味精2克,糖粉3克,雞粉2克,家樂辣鮮露4克,香醋2克,香油3克,蔥油2克。
制作:
1、海傘漂水2小時解凍,沖去多余鹽分,然后快速飛水,撈出過涼。
2、將處理好的海傘切絲,加香菜梗、芥蘭絲、小米椒末、所有調料拌勻入盤,點綴后即可上桌。
特點:鮮辣爽脆,非常開胃。
制作/王建國
原型: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換主料
王建國選取上等大雪豆作為主料制作宮保菜。提前蒸好的大雪豆潔白軟綿,因此取名“奶雪豆”。此菜成本低廉,口味酸甜濃厚,是一道新式宮保全素菜。目前,此菜在新華國際酒店日售70多份,銷量大得驚人。
宮保奶雪豆
初加工:1、大雪豆入清水泡一夜至透,撈出入盛器,加入清水沒過,調入鹽、姜片,覆膜上籠旺火蒸30分鐘至熟透、質地軟綿。2、香醋5克、紅醋5克、白糖4克、料酒10克、鹽3克、味精3克調勻成宮保汁。
制作:1、鍋炙凈,下蔥油15克燒熱,下入姜蒜片5克、干辣椒段3克煸香,下入蔥丁15克炒香,放入奶雪豆350克中火翻炒均勻,倒入宮保汁,中火炒至收汁,淋入香油5克,起鍋裝盤即可。
味型:甜酸豆香。
制作關鍵:1、炒制時不能用大火,否則容易糊鍋。2、翻炒時力度不可過大,否則雪豆容易散爛。
原型:濃湯煨魚-肚、酸菜魚
金色酸湯燒魚肚
這是新原料鱒魚肚與酸菜魚結合而推出的一道新菜。鱒魚肚是一種鹽漬干貨,進價180元/斤,1斤可發8斤,其口感軟糯,膠質很重,顏色潔白。此菜用到的酸湯是以酸菜魚的湯汁為底子調制的,而非貴州酸湯。成菜底下墊蘿卜絲,上面是潔白的魚肚,湯汁酸辣開胃。
酸湯鱒魚肚
原料:鱒魚肚250克,白蘿卜絲300克,青紅椒圈共10克。
調料:酸湯400克,雞粉3克,雞汁3克,白醋5克,辣鮮露4克,藤椒油5克,三花淡奶5克。
初加工:鱒魚肚入溫水浸泡1天,撈出后入盛器,加入清水、蔥姜、料酒,覆膜入籠旺火蒸20分鐘至軟糯。
制作:1、蘿卜絲入沸水(水里加適量鹽、味精)飛水,撈出控干后入盛器墊底。2、魚肚焯水。3、鍋下酸湯燒開,下入雞粉、雞汁、白醋、辣鮮露調味,打掉浮沫,下入魚肚,淋藤椒油,調入三花淡奶(為湯汁增白),起鍋入盛器。4、鍋下色拉油10克,下入青紅椒圈炒香,淋在魚肚上即可。
味型:酸辣開胃。
酸湯的調制:1、鍋下雞油7.5千克燒至五成熱,下野山椒末2千克、黃燈籠辣椒醬3千克熬炒均勻,下入姜、蒜末各500克繼續翻炒至出香味,停火,入保鮮冰箱冷藏。2、每天早上上班后取1千克炒好的醬料入凈鍋,添入高湯3千克燒開,調入適量雞精、味精、白糖、鹽,小火煨至湯色變黃,打掉渣子即成酸湯。用雞油熬好的酸湯顏色金黃,非常漂亮。
原型:撈汁活海參
六種蔬菜撈遼參
以往有廚師用遼參做刺身,也有廚師將活海參做成撈拌菜。再聯想到如今客人追求健康,海參新菜不應再以濃湯、醬燒等味型為主,馬明飛干脆將遼參入清水飛透,切條,用折耳根、青二荊條辣椒等大量蔬菜末和鮮辣味汁與之搭配,菜品不沾一滴油,蔬香鮮辣,分外可口。
山藥青椒遼參
調味汁:美極鮮味汁50克、鮮露50克、辣鮮露30克、野山椒末30克、青小米辣末100克、醋30克、鹽5克、味精10克、雞粉10克、白糖15克加涼開水1千克調勻即成。
調蔬菜末:香菜100克、芹菜200克、洋蔥50克、香蔥100克、折耳根80克、青二荊條辣椒300克切末即成。
制作:1、山藥切片,入沸水(水里加鹽、味精)焯透,撈起墊底。2、發好的遼參2只豎切成條,入清水(水里加鹽、味精)汆20秒,撈出放在山藥上。3、取300克味汁、200克蔬菜末拌勻,澆在遼參上即可上桌。
制作/馬明飛
原型:清湯羊肚菌
羊肚菌里釀肉餡
羊肚菌目前還無法人工培育,是天然菌類,因此營養價值很高,以往的做法多是燉湯,馬明飛則將其油炸入菜,但在油炸前要拖蛋液、粘面包糠,“外面穿一層衣服,油炸后才能保證其鮮味和營養價值不流失。”其次,他還在羊肚菌里釀了餡料:“因為羊肚菌本身菌壁很薄,吃起來口感不夠厚實,釀餡一能豐富其口味,二能使口感更滋潤?!?/p>
香酥羊肚菌
原料:干羊肚菌50克,鮮杏鮑菇100克,馬蹄50克,五花肉末100克。
調料:鹽3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
制作:1、干羊肚菌入清水泡至回軟,洗掉泥沙,放入凈鍋中,加入調好味的雞湯,小火煨5分鐘至入味,撈出控水。2、鮮杏鮑菇切末焯水,馬蹄切末,與五花肉末一起納入盆中,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味,攪拌上勁。3、把餡料盛入裱花袋,然后釀到羊肚菌中間的孔里,冷藏備用。4、走菜時取出釀好餡的羊肚菌,旺火蒸5分鐘至透,拍生粉、拖蛋液、粘面包糠,入四成熱油小火炸1分鐘至金黃色,控油后裝盤,跟川式椒鹽碟上桌。
味型:外酥香、內菌香。
制作關鍵:提前將羊肚菌釀好,客人點菜后要先將其蒸熱,再拖蛋液、粘面包糠,這樣可以縮短炸制時間,以免外面炸黑了里面還沒有熟透。
原型:活鮑湯鍋配蘸碟
鮑片干拌蔬菜碎
以往店里有一道活鮑魚湯鍋,是將活鮑魚切片入湯鍋涮熟,配蘸料食用。有了“山藥青椒遼參”這個成功的例子,馬師傅也將鮑魚熱菜涼做了。在拌制時,他減少味汁的用量,用大量蔬菜末干拌活鮑魚,鮑魚爽脆彈牙,蔬香味更濃。
時蔬浸鮮鮑
調味汁:家樂海之味鮮露50克、東古一品鮮50克、美樂牌醬油30克(色澤鮮亮,豆香濃郁,味道鮮美)、野山椒水50克、青小米辣末100克、雞粉15克、味精10克,加入涼開水1千克調勻即成。
蔬菜末:同上。
制作:
1、活鮑魚3只宰殺切薄片,快速飛水,撈出后加入美樂香辣醬5克拌勻。
2、走菜時取100克味汁、300克蔬菜末淋在鮑魚上,拌勻即可。
特點:蔬香味濃,鮑魚爽脆,蔬菜碎也可以食用。
制作/劉忠勇
原型:一把骨火鍋
湯煨蔬菜配蘸水
前幾年,成都“一把骨火鍋”非常紅火,客人啃完骨頭再吸骨髓,然后涮蔬菜配蘸水。劉師傅巧妙地將“一把骨火鍋”改成了一道菜:一份菜只配一根棒子骨,取其鮮味,另外一部分主料是用骨湯煨好的塊狀蔬菜,配鮮椒味蘸水上桌,清淡而不寡淡,鮮美利口。
棒骨粑粑菜
初加工:1、豬棒子骨5根洗凈,汆去血水,撈出放入高壓鍋中,加入清水6千克,調入鹽60克、味精20克、胡椒粒15克、花椒30克、蔥姜片100克,上汽后壓15分鐘,開蓋打去料渣。2、白蘿卜、胡蘿卜、萵筍、青菜頭(多產于重慶涪陵,是生產榨菜的原料)各1千克去皮,切滾刀塊。3、將壓好的棒子骨連湯倒入凈鍋中,下青菜塊小火煨10分鐘至熟透但不軟爛,?;饌溆?。
調鮮椒味蘸水:將紅小米辣末5克、青美人椒末5克、蒜米3克、生抽4克、蒸魚豉油3克、味精3克、雞精2克、白糖2克、香油5克、純凈水30克調勻即成。
走菜:取一根棒子骨、800克蔬菜塊連同1千克原湯入凈鍋,中火燒開,調入適量雞粉、味精、白糖,起鍋入盛器,跟一碟蘸水即可上桌。
味型:鮮椒味。
原型:油燜鮑仔
菌油添香鮑魚仔
鮑魚仔本身味道淺淡,需加油補香,此菜用菌油和菌菇粒為其補味,成菜有一股濃濃的菌香。
菌香功夫鮑(位上)
原料(十位量):活鮑魚10只,香菇丁250克,杏鮑菇丁250克,臘肉丁100克。
調料:鹽4克,雞精2克,辣鮮露10克,紅小米辣圈20克,菌油50克,高湯200克。
制作:1、將鮑魚宰殺治凈,在表面打十字花刀,加蔥姜水50克、鹽5克、白胡椒粉3克拌勻腌制10分鐘,下入80℃水中汆燙15秒鐘至鮑魚變色,撈出,下入四成熱油拉10秒,此時鮑魚顏色金黃、口感較韌;香菇丁、杏鮑菇丁汆水備用。2、鍋入菌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臘肉丁小火煸炒3分鐘至出香,倒入香菇丁、杏鮑菇丁、紅小米辣圈煸炒2分鐘,放入鮑魚、高湯,調入鹽、雞精、辣鮮露,大火燒開轉小火收汁,分裝入十個小碗,點綴香蔥即可。
菌油制作:鍋入菜籽油1千克煉熟,油溫降至五成時下蒜末、姜末各80克小火熬4分鐘,倒入雜菌粒400克(各種菌子的邊角料)小火浸炸8分鐘,待水分被炸出,關火浸泡一晚,瀝去渣滓盛入容器中放冰箱保存。
菌粒入菜 鮑魚更香
李建輝:制作菌油時,可將雜菌直接改刀成小粒,用菌油中的菌粒來炒制此菜味道更香,也能節省成本。
原型:欖菜四季豆
干煸蕓豆配“鴕鳥”
在“欖菜四季豆”原有的搭配中,馬明飛加入了一種新原料――鴕鳥舌,它口感脆香,無異味,個頭很小,無需改刀即可入菜。鴕鳥舌購入價150元/斤。
翡翠鴕鳥舌
鴕鳥舌初加工:1、鴕鳥舌解凍飛水。2、鍋下豬油50克、蔥油50克燒熱,下入姜片、蔥段各30克、香料(八角、香葉、桂皮、草果等)5克、香菜50克、香芹100克炒香,下入高湯1.5千克、鹽10克、味精8克、雞汁10克燒開,下入鴕鳥舌1千克,小火煨10分鐘至入味,撈起備用。
制作:1、四季豆300克切段,入油鹽水飛透,撈出再入熱油炸去水分。2、鍋下豬油、雞油、蔥油各10克燒熱,下入小米辣圈10克、橄欖菜15克、姜蒜米5克炒香,下入四季豆、鴕鳥舌翻勻,加味精5克,淋香油5克,放入蔥段,盛盤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