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范文
時間:2023-03-15 02:4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議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深圳市高中生 議論文寫作 問題 對策
高中生寫作能力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能力。議論文文體的寫作難度對高中生而言是最大的。因為議論文的寫作無論在內容和思想上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雖然國內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教師的作文教學情況的研究比較多,但對學生議論文寫作的研究還非常少,迄今還沒有人專門研究深圳市高中生議論文寫作存在問題,本研究采用調查法對此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
選取深圳市三所公辦高中(分別為重點、普通、職高選取)學生為調查對象,發出問卷420份,回收有效的問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8.5%。
2 研究工具
自編調查問卷,共設計23個調查題目。在自編調查問卷以前對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議論文寫作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擬定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括三部分:(1)學生的背景資料,包括學生個人信息和所在學校的基本信息;(2)學生對議論文的興趣和認識;(3)學生的議論文的寫作看法和寫作情況;(4)學生對教師評改議論文的情況的評價。
3 統計工具
使用SPSS16.0軟件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4 結果與分析
(1)深圳市高中生對議論文寫作的興趣
從本調查發現,深圳市高中生喜歡議論文的為22.5,而喜歡小說的占23,記敘文的占28.5,散文的占26。高中生對議論文寫作“沒有特別好感”為40.7,對議論文“沒有感覺,感到頭痛”的占11.5,“能夠表達觀點,很有意”僅占46.5,其他的占1.3。上述結果體現出五成多的學生對議論文的寫作的麻木茫然甚至是痛恨的態度,這些學生比較排斥議論文寫作,這是一個不容樂觀的現象。
(2)深圳市高中生課外閱讀的情況
深圳市高中生對雜文隨筆評論的喜好占53.8%,另外喜歡消遣小說的占40.5%,網絡快餐文學的占5.8%,數據顯示出近六成高中學生有閱讀經典文學或者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的渴望,近三成學生鐘情于以情節娛樂取勝的文學,極少部分學生鐘愛快餐文學。
(3)深圳市高中生課外活動的情況
課外活動是學生學議論文的另外一種方式,課外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議論文的興趣、展示自我才氣、開闊眼界,是豐富學生生活經驗和提高其思辨能力的重要渠道。通過表2的數據可知,深圳市高中生的語文課外活動更傾向于劇本表演和辯論賽,讀書匯報會周期長,娛樂性質低,所以更多的學生熱愛劇本表演和辯論賽。
(4)深圳市高中生對議論文的寫作看法的情況
我們從兩方面對高中生對議論文的寫作看法進行了調查:
一是深圳市高中生對寫作難度的調查。本調查發現,深圳市高中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普遍感到困難。他們認為材料型作文寫作很有難度的占30.3,難度一般的占58.5,很容易的占7.5%,“無此經歷”的占3.8%。認為命題作文寫作很有難度的占15.7,難度一般的占67.8,很容易的占15,“無此經歷”的占1.5%。認為話題作文寫作很有難度的占17.5,難度一般的占68.5,很容易的占12.5%,“無此經歷”的占1.5%。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主要是一般的材料作文主體對象不止一個,材料的情感傾向的不確定性,出題者的出題意圖的不好把握,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對材料作文的畏難心理。
二是對深圳市高中生認為要寫好議論文應該具有的學習方法的調查。本研究發現,有近六成的高中生認為,要寫好議論文必須“主動進行課外相關素材論據的積累和模仿練筆”;有50.75的高中生認為,必須“得到專業科學的議論文寫作方法技巧、策略的主題訓練”;另有43%的學生認為,要寫好議論文必須“經常進行課堂內議論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指導訓練”;“在寫作前,適量進行與論題相關的辯論式思維活動訓練”,上述調查結果反映出學生期待教師能夠加強讀寫訓練的愿望。
上述調查結果反映出深圳市高中生急切需要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加強對他們的思維訓練,根據本研究發現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教育對策:
1.改進教師的教學,加強對高中生議論文寫作興趣的培養
本研究發現,深圳市高中生對議論文寫作的興趣不高。因此,教師要著手培養學生議論文寫作興趣。
首先,教師要選好議論文的寫作題目,刺激學生的寫作欲望。教師對議論文寫作題目的選題要遵循以下的特點:一是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所選議論文的話題是在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范疇之內,才能使學生有想表達想創作的愿望;二是所選議論文寫作題目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高中生心智比較成熟,有個性化的見解和思考,期待以成人的眼光去剖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教師需要選擇有個性化有思辨色彩的題目。
其次,教師要提高議論文講評課的針對性、時效性。提高教師議論文講評課的針對性、時效性要做到:
(1)講評課少批評多鼓勵,設身處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以消除畏難情緒;
(2)教學目標有的放矢,教學重難點突出,爭取讓學生能有收獲;
(3)選擇有思想和有內涵的范文來點評,讓高中生在閱讀優秀范文中揣摩好作文的妙處,以獲得心靈的洗禮和智慧的熏陶;
(4)要讓作文有時效性必須縮短作文的批改時間。教師單槍匹馬來完成這項工作是很困難的,因此能讓高中生參與進來并高效地完成任務,要做到:①布置評改任務提供評改方法。②小組討論巡回指導。③小組合作,互動評改。評改工作結束后,教師的講評課要針對凸顯出的問題,對癥下藥。
2.擴大高中生的閱讀面,豐富學生的知識
本研究發現,深圳市高中生的閱讀面比較狹窄,這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議論文寫作水平。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教師需從兩個方面入手:
(1)是立足課本。學生首先接觸的是課本素材。語文教材及語文讀本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要鼓勵學生提取精華創建自己的素材庫,《史記》中各種立體生動的人物形象,諸子百家中的亙古不衰的智慧哲理,現當代作家中充滿理性智慧的文字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筆下充滿生命活力的素材。,三鼓勵的導師的知識)本中生議論文寫作興趣的培養。
(2)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內閱讀的補充和繼續,不僅能夯實課本知識,深化課本內容,對開闊眼界和寫出個性化的議論文是很有益處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為學生營造一個大的課外閱讀的環境。讓學生到圖書館去, 到閱覽室去,將課內讀書與課外讀書結合起來。②幫助學生讀有價值的書。教師可定期開出一些閱讀書目推薦給學生。如擁有廣泛讀者群的《讀者》、《青年文摘》、《思維與智慧》等。③指導學生選擇科學的閱讀方法。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下的閱讀方法:a.略讀:快速閱讀,不求細枝末節,鍛煉議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思維――歸納;b.精讀:把握微觀細節,關注值得推敲研究的的局部內容;c.總結概括人物生平事跡,每天閱讀一兩個歷史人物( 如孔子、孟子、莊子、屈原、劉備等) 的生平事跡, 并且對他們的生平事跡進行提煉概括,然后再從不同的角度來比較辨別,分析人物的獨具特色的一面。 ④指導學生做筆記。教師要指導學生整理一些優秀的文章,摘抄其中的有內涵的句子和提取事例精華。⑤要求學生背熟名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品味。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本研究發現,高中生對語文課外活動持積極的歡迎態度,尤其短期性的集體性的活動(如劇本表演和辯論賽)更受高中生追捧。諸如開展辯論賽,通過選取值得論辯的社會焦點問題,做好論辯前期準備工作,做好論辯指導工作,安排好論辯雙方論題。
4.向學生傳授議論文寫作的策略
本研究發現,深圳市高中生認為不同的高考題對議論文的寫作有影響,其議論文的寫作思維水平不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
(1)加大對學生審題的訓練。教師要從高考考查的范圍中來加強對學生的審題訓練,加強審題專題訓練,要幫助高中生學會審題,明確審題步驟和把握審題的關鍵要素。如果是材料作文那么要做到:要抓住材料的關鍵詞句;整體把握材料的情感傾向,明確出題者的出題意圖;透過表面現象,挖掘本質根源。如果是命題作文,教師要幫助高中生分析題目的語言結構,明確題目要求的重點。一般來說,命題作文的題目的特點一般有三類:以判斷句為題的命題作文的題目直接點出了中心論點,對這樣的題目應該著重分析它的謂語部分,因為這部分往往是題目要求的重點。以詞組為題的命題作文如果題目若以聯合詞組為題,就要搞清兩者之間的關系和地位;若以偏正詞組構成,重點關注定語。以緊縮復句為題,就要明確句子內部的關系。
(2)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議論文寫作中的思維能力包括形象思維、辯證思維、邏輯思維能力。
①是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如寫“人生的境界”為話題,寫超脫的人生境界,借助于思維的相似性而展開聯想的翅膀,可以想到莊子、許由巢父、竹林七賢等人的境界,這是相似聯想,也是一種橫向思維;對比聯想,兩類事物的對比可以是同向對比也可是反向對比,比如,美人與花越比越美,東施效顰只能是美人越美丑人越丑了;另外還有因果聯想,由果推因等,這里就不舉例了。
②是要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議論文寫作中,邏輯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分析和綜合,篩選與概括、求同與求異、推因與論果的能力等。擁有這些能力,文章才能盡顯深度和精辟。
③是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辨證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學會辨證的分析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內因與外因、整體與部分、內容與形式等關系。它往往體現在關系型的議論文中,比如話題作文“露與藏”的關系是一正一反對立統一的關系:藏為了更好的露,藏是露的基礎和依托,露是藏的歸宿和寄托。
篇2
一、打造趣味化語文課堂
慕課背景下能夠很大程度豐富與拓寬語文課堂教學的維度,不僅可以將大量課外教學資源引入課堂,也能夠讓語文課堂原有的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元,這些都會有助于趣味化課堂的構建。語文課程教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豐富與拓寬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具備更好的文學底蘊。這些往往都不是簡單的在課堂上的語文課程學習或者依賴于課本中的文章閱讀所能實現的,學生還需要大量的接觸課外知識,了解各方面的背景知識和時下的訊息,要不斷豐富與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有了網絡平臺后,這些都更容易實現。互聯網資源中給學生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料,學生不僅可以讀到各類優秀文學作品,在分析與解讀很多具體文章時網絡環境也可以帶來思維上的引導與參照。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慕課教學來拓寬已有的課堂容量,在打造趣味化語文課堂的同時也讓學生學到更多實質性的東西。
教師在進行教學發散與延伸,試圖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多活力的過程中便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借助慕課教學來實現這一目標。比如,在學習《我的母親》時,我以“親情”為主題要求學生展開討論活動。期間,為了促進學生的理解,點燃他們的思維,我巧妙地導入了慕課視頻,讓網絡學習者和學生一同展開討論。隨著眾人的各抒己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產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使得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當中,讓課堂討論活動比以往更加活躍。又比如,在教學《都市精靈》時,我以“人與環境”為主題,開展了同樣的活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慕課教學不僅讓課堂教學得到了極大延伸,這也是一個學生間乃至所有學習主體之間可以進行充分交互分享的一個有效平臺,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會更加開闊,視野會更為寬廣,對于很多文章的理解自然也會更為充分。
二、構建學生基礎知識框架
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教師要慢慢開始關注學生基礎知識框架的構建,教師要讓學生的語言功底更加扎實,語言積累更加豐富。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讀懂文章,弄清文意,對于那些優質的以及很有代表性的文章,要讓學生多分析和解讀文章的結構、寫作思路和寫作手法,并且多學習這些典型的寫作方法。在從這個層面來幫助學生構建語言基礎和知識框架的過程中,慕課教學同樣能夠發揮功效。教師可以以課本文章為出發點,結合具體的教學范本引入一些課外學習資源或者素材,幫助學生更透徹地分析文本的寫法,掌握其中的寫作方法與技巧。
如,《學問與智慧》是非常值得學生學習的議論文文體,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正是要培養學生議論文的寫作能力與技巧,這篇文章很值得學生精讀與學習。為了讓學生快速地掌握議論文的特點,教學時我隨機為學生選擇了兩組有關的議論文寫作手法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視頻的帶動下掌握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方法與模式。其中,這兩組視頻的時間都為5分鐘,分別指出議論文寫作的一些基本思路、技巧與規律,取得了極好的指導效果。可見,慕課視頻不但思路清晰、形式多樣,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梳理能力,能夠讓學生獲取更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進而讓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牢固。
三、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篇3
一、 寫作要求
圖表作文,顧名思義就是把圖或表中提供的數字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既然需要信息的轉化,就要求同學們學會用文字來描述非文字性的圖表,或對圖表顯示的關系作出解釋說明。
因此,了解圖表作文的類型和特征是幫助我們把握其寫作方法的必然途徑。總的來說,圖表主要有以下幾種:table(表格)、chart(圖表)、diagram(圖標)、graph(多指曲線圖)、column chart(柱狀圖)、pie graph(餅圖)、tree diagram(樹形圖)。而其中,table, graph, column chart 和pie chart是高中學習階段可能碰到的機會最多的圖表。
1. table: 就表格類作文中信息的讀取來說,最重要的是關注各個項目的相互關系以及變化規律。抓住這兩點,信息的闡述就會簡單很多。
2. graph:曲線圖通常都由橫豎坐標構成,所以關注橫坐標,以及豎坐標代表的項目的意義,是獲取信息的第一步。同時,對曲線中的最高、最低點信息的闡述以及對曲線未來走向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3. column chart: 柱狀圖由寬度相同但長度不同的條塊代表不同的量。當要比較幾個項目或量時,常用不同顏色來區分。陳述信息時,通常要闡述以下兩點:(1) 同一項目在不同時間的量;(2) 同一時間中不同項目的量。
4. pie chart: 由于圓形更為直觀,所以經常通過不同面積的扇形在圓中所占的比例,來說明分量和總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這也是餅狀圖作文寫作的關鍵。
二、 寫作技巧
在了解了圖表類作文的基本類型之后,同學們的主要問題就集中在了如何準確表達圖表所呈現的信息上。所以,了解一些常用詞匯,甚至掌握一些固定的句型,然后在寫作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運用或變化,應該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手段。
下面我們總結一下常在圖表作文中使用的詞匯與句型。
1. 常用詞匯:
表闡述,說明:show/illustrate/indicate, represent, point out
表增長、上升:increase/go up/rise/raise/rocket
表減少、降低:decrease/fall down/drop/decline/reduce
表變化明顯、快速:rocketing/sharp/sudden/dramatic/rapid
表變化不大、緩慢:slight/slow/small/gradual/steady
2. 常用于概述圖表內容的句型:
(1) According to the table/pie chart/line graph/bar graph, we can see/conclude that... 根據該表/圖,我們可知……
(2) The table/graph reveals (shows/indicates/illustrates/represents/points out) that...
(3) As we can see from the table...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line/bar graph...
As is shown (illustrated/indicated) in the pie chart...
3. 描述增減變化常用的句型
(1) Compared with A, B is still increased by...
(2) The number of... grew/rose from... to...
(3) An increase is shown in...; then came a sharp increase of...
(4) In... the number remains the same/drops to...
(5) There was a very slight (small/slow/gradual) rise/increase in 1990.
(6) There was a very steady (sharp/rapid/sudden/dramatic) drop (decrease/decline/ fall/reduction in 1998/ compared with that of last year).
三、 寫作步驟
圖表類作文除了在信息點方面比較繁復,它還有以下特點:著重說明事實;強調分析原因;要求給出建議。因此,圖表作文常常采用議論文體的寫作方法。
而眾所周知,議論文體的寫作模式,通常都使用“三段式”的格局。所以,寫圖表作文時,文章的第一段往往分析圖表中的數據變化反映什么問題或趨勢,概述圖表所揭示的信息;第二段分析造成這一問題或趨勢的原因;第三段則預測未來的情況或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這一結構可以簡單地表述為:
第一段:概述圖表
第二段:分析原因
第三段:提出建議
鑒于同學們在學習議論文寫作時,都學習過如何提出觀點,如何分析,如何總結,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但是,也有同學會提出疑問:一定要這樣的三段式嗎?我比較喜歡一點一點地分析,是否可以在保留三段式的基礎上,對段落內容作出調整:
第一段:概述文章主題
第二段:逐條闡述表格內容,逐一分析原因
篇4
文學形象應該是通過語言來展開想象,財經專業是培養財會人員為目標的專業。新時期財會人員應具備知識更新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創新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等,而這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語文學科,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把語文教學和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目標結合起來;在教學內容上,根據專業、未來職業要求的不同做彈性安排,同時,借助語文學科自周密財經專業職教語文教學的現狀與對策高教創新身的優勢,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喚醒、激發學生的職業意識;在教學方法上,把語文教學和學生專業教育要求結合起來處理,可以由灌輸式轉向啟發式,結合專題講座、討論研究、情境化教學等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跨越思維,聯想思維,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手段上,要使用多媒體和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情境化教學,使教師的講授更具目的性,使學生的聯系更具實踐性,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更具可操作性;在考試方面,筆試、口試、實踐操作、調查、參與課題研究等相互結合,綜合考核。比如在講授蘇軾其人其文時,可以聯系宋朝當時的中央財政政策,聯系王安石變法時期各勢力在經濟政策上的矛盾焦點,這樣將專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緊密聯系起來去理解蘇軾作品中體現的曠達樂觀精神,就將實用性和審美性統一起來,做到了人文素質培養與專業能力提高“兩不誤”,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斟酌教材內容,突出財經專業特色編寫新的財經專業職教語文教材,應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教材必須體現語文知識增長和語文能力提高的規律,構建與職教學生學習心理和文化水平相適應的科學體系;其次,教材要選入財經專業內容,把財經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語文知識、語文技能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從事經濟實務工作和經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語文能力;第三,在寫作和口語訓練方面,教材可以把經濟應用文體寫作和商務實用口才作為重點來介紹,因為這是財經專業職教學生今后工作中的必要素質,學生切實掌握多種經濟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及寫作技能,將來處理經濟實務時才能下筆成文,舉一反三。而加強對學生商務談判、經濟業務洽談、經濟公關交際、邏輯論辯能力的訓練,則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和駕馭語言的本領,培養敏銳靈活、穩重周密的工作氣質。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能力訓練職業學校秉承“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理念,把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就業能力放在首位。
語文作為基礎課程,實現“為就業”的導向作用,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專業特點,注重實用性。(1)聽說訓練在教學中開展口語訓練,可穿插在授課內容中,或安排在課前5分鐘。聽說訓練內容應根據單元要求與財經專業特點結合。例如,說明文單元的聽說訓練可以安排學生有條理的介紹一種股票、基金、理財產品,或者介紹一項銀行業務等。記敘文單元的聽說訓練,讓學生每人事先準備一則反映財會人員誠信的小故事,或者談談自己在銀行的見聞等,在課堂上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議論文單元的聽說訓練,讓學生分析目前財會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訓練內容針對性比較強,和專業結合密切。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其思想境界。(2)寫作訓練教師在教會學生各類文體的寫作要領和技巧之后,要緊扣專業實際設計訓練內容交給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記敘文寫作中,指導學生就以在銀行辦理業務過程耳聞目睹的某個小事確立中心寫成文章,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敏銳洞察力,也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通過故事的敘述進行自我教育,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說明文的寫作課上,讓學生運用寫作說明文的方法把某種股票、基金、理財產品或某項銀行業務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這不僅培養學生有序說明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復習了所學的相關專業內容,更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在議論文寫作課上,讓學生談談作為財會人員的誠信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寫作該過程中提高專業道德水平。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假設學生是銀行的職員,在工作中碰到問題,讓他們寫一則應用文。這種訓練內容和專業聯系密切,學生認為學了有用,興趣提高了,思想上也重視了,改變了以往被動寫作文的局面。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語文第二課堂活動,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以后適應工作單位文化建設的需求奠定基礎。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正視財經專業職教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積極的心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尋找行之有效的對策,主動迎接財經專業人才培養的挑戰,使語文教育為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以及高素質、高技能財經人才的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周密
篇5
關鍵詞:微寫作;小組合作;自由寫作;隨文寫作;點評生活
微寫作以其簡短的篇幅和靈活的形式受到了學生的歡迎,然而,天天按照老師的要求寫,學生也會感到厭煩。為此,微寫作訓練的次數和內容,是微寫作訓練中應著重考慮的問題。為了解決訓練次數多與少的矛盾,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也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所謂小組合作,即把班級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6人或7人,以小組為單位,在每天語文課前展示微作文,由同學和老師點評,推出佳作,指出努力方向。這樣,每個同學每2周訓練一次作文,欣賞10次,相當于每2周學習10次作文寫作方法,運用1次,這樣,在學與練的過程中不斷受益,提高寫作能力。
訓練次數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重頭戲是訓練內容的選取,既要顧及學生的興趣,還要兼顧作文知識點和能力點的落實。在我們的寫作實踐中,總Y出了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自由寫作,率性而寫
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形式自由寫作,這是每學期開學之初的“熱身”活動。學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聽從內心的召喚,追隨著意識的流動,心之所想,手之所寫,讓文字和心靈一起跳動,讓語言和情感融為一體,暢暢快快,一吐而盡。這種寫作形式的好處在于,不僅讓學生的興趣得以展現,才情得以發揮,情感得到釋放,而且讓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心聲,更好地因材施教。在學生的習作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對早戀的真實看法,一個學生寫到,“我知道,感情的事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心不是水龍頭,說關上就可以關上的。……”還有的學生傾訴自己和家長的矛盾,“為什么非讓我學醫呢?你們是醫生,我就必須也是醫生嗎?為什么我不能選擇我喜歡的計算機專業呢?啥叫不務正業?既然是不務正業,那么那些計算機行業的專家和精英,都是不務正業嗎?”這些吐露真情實感的文字,確實讓我們震撼,這里有他們的委屈和無奈,也有感動和歡喜。看到這樣的文字,你能說他們不會寫作文嗎?
二、走近課文,隨文而寫
張志公先生說:“說到最根本處,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得從閱讀教學入手。”的確,讀與寫是難以分開的,作文作文,就是在文中學,學中做。因此,微寫作訓練必須要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在閱讀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有一雙慧眼,發現引導學生練筆的因子,找到讀寫訓練的契合點,提煉出合理的寫作訓練內容。
(一)妙語欣賞
教材上的課文,多是名家的名作,其中有很多精妙語言值得細細品味,很多名言佳句給人無限啟迪。如果抓住這些妙語佳句,談現實感悟,或賞析語言技巧,都是不錯的訓練方式。通過欣賞名句,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名句的魅力,也讓學生體會到名句之所以成為名句的原因,從而得到寫作的啟發,應用于自己的寫作實踐中。
(二)人物評價
引導學生評價課本上的歷史人物、文學作家,亮明對這些人物的態度,寫出自己的思考。學生對人物的評價雖帶有明顯的個人主觀色彩,或許不是很客觀,但讓我們看到了學生的思想和觀點。
(三)技巧模仿
課本上的文章,在寫作技巧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在引導學生欣賞之余,如能加以模仿練習,定能增強對這一技巧的認識。這樣也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如在學習《記梁任公先生的演講》一文時,引導學生練習寫人時抓住典型的語言動作的技巧;學習《荊軻刺秦王》時,引導學生練習場面描寫的技巧;學習《勸學》時模仿其比喻論證的技巧……學生的創作也許沒有名家的精彩,但一次次的練習,也可以讓學生熟能生巧。
(四)續寫改寫
有些課文,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對于這類文章,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續寫,如學習《氓》時,引導學生續寫女子和氓一刀兩斷后的故事,以此感受當時社會的特點,認識女子悲劇的社會性;學習《橋邊的老人》時,引導學生想象老人的過去和未來;學習《蘇武傳》時,引導學生補充蘇武歸國后的生活。續寫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或情感發展的方向發揮想象,而不能憑空想象。
而對于改寫,經常訓練的是文體、語體之間的轉換,如把詩歌改寫成散文、把文言文改成白話文,還包括書面語與口語、整句與散句的相互轉換等。前者側重于對文章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后者側重于語言的訓練;前者有一定的難度,后者較為簡單。這是因為前者的訓練在某種程度上綜合了以上的訓練內容,既包括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既要緊扣課文的情調,又要有自我的創造,否則就不是一個恰當的改寫。如一個學生用調侃的網絡語言改寫荊軻易水訣別的場面,就削弱了荊軻訣別時的悲壯,違背了原創的情感,是不合適的改寫。
三、關心生活,積累點評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提高認識,提升能力。除了學生自由寫的生活感悟、生活記錄外,在這里,我們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典型事件和點評生活中新近發生的時事,以此引導學生積累典型論據,關注生活中的大事、熱點事件,改變過去“一心苦讀圣賢書”的狀況。一般由學生尋找材料,分析材料,全班學生點評優劣。實踐證明,學生的視野非常開闊,選取的材料非常廣泛,既有高考狀元頹廢成為流浪漢,還有酒店員工違背規定“偷”了一張手紙;既有房車車主拒付45元高速過路費,又有老年人的電腦課堂;既有天津爆炸案,又有謝霆鋒的“十二道鋒味”;既有器官移植,又有班級設53個班干崗位……由此可見,當今學生的興趣多么廣泛,他們絕不是老師家長眼中的一無所知,學生的知識面或許比我們還要廣呢!
除了搜集材料,每一小組的6個成員還就材料發表見解。他們或肯定,或否定,每一個人從不同角度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在觀點的碰撞與交流中豐富了認識,提升了思維,錘煉了語言。如某小組就“2015年全國高考狀元敕封典禮舉行”事件,有的學生認為這是對狀元的一種肯定和鼓勵,未嘗不可;有的學生認為,這種敕封是一場供人圍觀的笑話,是對狀元的褻瀆;有的學生由此想到了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不能盲目取其形式,而應理性思考后再取舍……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學生樂于這樣的練習,因為話題是他們自主選擇的、感興趣的,觀點是自己想要表達的。
篇6
玉蘭樹
文/實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墳頭燒了一堆被視為陰幣的黃紙。盡管明知這是于逝者沒有任何補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著一種甚為急切的情緒。自己心里明白,上墳燒紙和跪拜的行為,無非是為消解對父母恩德虧欠太多的負疚心理,獲得一種安慰。
天氣很好。溫潤的風似有若無。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陽光下,原坡和河川滿眼都是蓬勃的綠色和黃色,綠的是返青的麥苗,黃的是盛開的油菜花,間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
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閑聊。許是那種負疚心緒得到消解,許是得了這明媚春色的滋潤,竟是一種難得的輕松和平靜。記不得是誰頗為驚詫地叫了一聲“玉蘭樹開花了”,我便朝大門右側的玉蘭樹看去,在樹梢稍下邊的一根分枝上,有兩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顫,驚喜得輕叫一聲,從坐著的小凳上站起來,幾步走到玉蘭樹下,久久觀賞那兩朵玉蘭花。那是兩朵剛剛綻放的玉蘭花,雪白,鮮嫩,纖塵不染,自在而又盡情地展示在細細的一根枝條上,潔白如玉,便想到玉蘭花的名字確屬恰切。玉蘭樹尚不見一片葉子,葉芽剛剛在枝條上突出一個個小豆般的苞,花兒卻綻放了。我久久地看那兩朵花兒,竟然不忍離去。玉蘭花在我其實也算不得稀罕,見得也多了,之所以發生一縷不尋常的驚喜,是因為這是開在自家屋院里的玉蘭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蘭樹苗,便有了一種情結;還有一種非常因素,就是這株玉蘭樹苗成長過程的障礙性經歷,曾經讓我頗費過一番心思。
幾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讀書寫字,一位在灞河灘苗圃打工的鄉黨,閑聊中聽說我喜歡玉蘭花,便給我送來一株不過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門右側的圍墻根下挖坑栽下了。為了便于澆水和保護,我在玉蘭幼苗四周用磚箍了一圈護欄。得到我的用心守護和澆灌,玉蘭樹苗日見躥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機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現。恰好盼到玉蘭樹應該發苞開花的規定期樹齡,不僅沒有開花,失望且不論,等到葉子成形,我發現了非常的征象,本應是深綠色的葉子,卻呈現著淺黃;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曬的時候,各種樹葉都變得深綠近青的顏色,我的玉蘭樹葉反而由淺黃變得幾乎透亮了。任誰都會看出這是一種病態的表征。村里鄉黨見了,有說是蠐螬咬了樹根,有說是缺肥,有說是化肥施多燒了根,等等。后兩種說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時填的是農家糞土,不缺肥更不會發生燒根的事,倒是蠐螬啃食樹根有可能發生,卻也無可奈何。我曾扒土尋找蠐螬,一只也未見到。我就懷疑大約是玉蘭根自身發生了什么病患。
等到第二年,玉蘭樹仍然是滿樹病態的黃葉,自然不會開花了。我便有所動搖,這株病態的樹會不會自愈?需得幾年才能緩解過來?如果等過幾年不僅緩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會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著镢頭刨挖的一瞬,卻似乎聽到一種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黃葉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舉不起镢頭來。突然想到,任它繼續存在著,如果真的挨過了病患,當一樹健康墨綠的葉子呈現在小院里的時候,我會獲得一種別樣的欣慰和鼓舞;如果萬一病患發展到枯死,再換植一株也無妨。這株玉蘭樹便保存了下來。約略記得去年夏天回家,玉蘭樹的葉子變綠了,盡管仍不像正常的葉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綠,卻不是往年那種透亮的黃色了,我不由得慶幸,它的病情緩解了,更慶幸我握在手里的镢頭沒有舉起來……今年,這株玉蘭樹開花了。盡管只有兩朵,卻是一種美的生命的勝利。遭遇過生存劫難之后開放的這兩朵潔白如玉的玉蘭花,就不單是通常對所見的玉蘭花的欣賞的愉悅了,多了一縷人生況味的感受。
(選自《新民晚報》,有刪改)
【悟?技法】
本文在寫作技法上采用了狀物抒情的寫法,作者通過描寫玉蘭樹歷經生死劫難而終于綻放出美麗花朵的生長過程,感受到了人生與玉蘭花的相似之處。這種由現象到本質、由狀物到揭示人生哲理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命題坊】
1.簡述第二段景物描寫的作用。
2.請概括說明文章中這兩朵玉蘭花有什么特點。描寫這兩朵玉蘭花時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結合全文,仔細品味文章最后一句“多了一縷人生況味的感受”,說說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談談你的理解。
【讀?名作二】
不見大雁
文/劉長春
①鳥的天性是飛翔。在高高的藍天之上,在煙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線優美的山脊之上……鳥兒不遠千里萬里地自由飛翔著。
②同時,鳥兒是最具靈性的。“倦鳥而知返”,“笨鳥先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③被我稱作第二故鄉的天臺山,有一片莽莽蒼蒼的大森林。山下,終年不斷走著一道清澈的溪流。聽不到水波的喧鬧,也看不見壯觀的水勢,就那么悠悠閑閑不急不忙地流淌著。在地勢低洼的山谷間,還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深潭,潭水下瀉,匯入溪澗,然后流淌,流淌。
④一條清溪,優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⑤秋天的時候,溪流變得更加潺■。闊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顏料一樣透徹清澄,水波閃爍著點點光斑……
⑥這個時候,數以萬計的大雁從山那邊,從樹林間,從遙遠的天際,一只銜接一只,一群簇擁一群,掠過闊大的水面,鋪天蓋地似的飛過來了!大雁們扇動著翅膀,拍打著晚霞,激濺著水花,然后亦飛亦落于清溪,壯觀的場面,真應得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我的記憶中,還有那亦近亦遠、亦斷亦續的群雁飛鳴之聲,猶如九天飄散的音樂,如慕如訴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間,這一切讓人怦然而肅然。盡管時間好像流水一樣地流過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鳴的余音裊裊,至今不絕如縷于我的耳際。
⑦一條清溪,優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現在,它還那樣地流淌著嗎?群雁飛落清溪的場面還那樣壯觀嗎?
⑧故鄉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風夕陽送別的時候。
⑨可是,沒有看見天邊的幾行雁字,也沒有聽到一聲隱約的雁叫。還是兒子在上小學的時候,他一邊朗誦著“秋天到,雁成行”的兒歌,一邊奇怪地問我:“爸爸,大雁怎么還不飛來呢?”是啊!是啊!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春去秋歸的大雁了。“衡陽雁去無留意”“言不到,書成誰與”等等一類的詩句,空留于發黃的書頁間和我們無奈的嘆息中。而對孩子來說,一生都在遠離自然的環境中進行,聽不見鳥鳴,而只在書本上隔膜地讀到關于大雁的故事,他們的生命將會是一種多么孤獨與貧瘠的情景呢?他們多么想看見那從天外飛來的雁陣,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又排成“人”字,扇動著優美的翅膀,從眼前飛過。然后,興高采烈地吹著口哨,也像鳥一樣飛進課堂……
⑩可是,對于同樣有著記憶的大雁來說,同樣有著自己的苦惱與孤寂。
???也許它們早已厭倦了這古老的村莊一變而為鬧市的喧囂,以及這喧囂所裹挾著的孤寂?
???也許它們被獵人無情的子彈擊中,跌落于蘆葦叢中或陷身于沙灘沼澤?
???然而,生態學原理卻揭示著另一個更為嚴酷的事實:溪岸兩邊茂密的闊葉林帶幾乎在一夜之間被砍伐殆盡,只有幾株形影相吊的蘆葦在蕭瑟的秋風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闊大無比的溪流早已被亂石荒沙擠成一條細細的狹長的水痕。沒有了那片樹林的嫩葉、細根、果子,無異于斷絕了它們的食糧。
???大雁是有靈性的,它只能選擇適宜于它生存的環境;同時,大雁也無法改變它的天性――飛翔,它們原是自由的鳥兒,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遠遠地避開人群,飛走,遠遠地飛走,甚至不愿回來。
???自由的鳥兒選擇自由地飛翔。從此,它在我們的視野中悄然消失了。
???不知道,是出于懷舊還是一種憑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舊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園”的建筑。在它的周圍又星羅棋布著一座座高高的群樓。在群樓之上憑窗遙望清溪的居民們,在夕陽余暉之中,能夠看見群雁與落霞齊飛的情景嗎?
???藍天空曠,沒有大雁飛過。
???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選自《大地筆記》,有刪節)
【命題坊】
1.請用三個詞語概括“我”的感情變化過程。
2.第⑥段說“這一切讓人怦然而肅然”。請指出“怦然”“肅然”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3.根據上下文回答問題:
(1)文段⑨中畫線短語“孤獨與貧瘠的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文段⑩中畫線短語“自己的苦惱與孤寂”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試舉例說明。
5.“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義是什么?以此結尾有什么好處?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素材講座:教給學生使用素材的方法和技巧。
名師講堂:記敘文、議論文寫作技法的系列指導。
第四版 視野
選文注重廣泛性、多樣性和可讀性。
人物剪影:記錄人物的生平事跡并展現其精神的文章,以傳記為主,并附題以及素材運用點撥及示例。
民俗風情:地域特色、文化氣息濃厚的時文美文。文后設題。
古文驛站:體例:原文+注解+感悟+練習+素材運用點撥及示例。
探索發現:涉及最新科技發展動向的文章,或學生感興趣的科普類文章,并設題及解題指津。
憑欄觀史:以現代視角觀照歷史上發生的各類事件。
文化看臺: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介紹,或者文化知識、文化隨筆、文化典故、文化散文等,并設題。
環球博覽:海外博覽,感受不一樣的異域風情。
詩海采貝:現當代和古代詩歌賞析及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