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14 03:40: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師恩難忘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曾經想,為什么孫悟空會被如來神掌壓在五指山下?后來我想通了,因為孫悟空并沒有感悟到“五指山”的秘妙,只是像普通游客一般寫上“孫悟空到此一游”而已。“留此存照”式的淺嘗輒止是成不了“真神”的。如來有意讓他經受一些磨難,真正悟出點道道。這自是笑談,但放之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倒是值得玩味兒的。
一、善于提煉,深度閱讀的需要
現在的賽課、研討課多,我也觀摩了不少的課堂教學,但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甚至連遺憾亦然。電光聲像,活則活矣,但總是流于淺表,學生感悟不深,收獲寥寥。比如,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很多教師僅僅滿足于學生能夠把握課文通過哪幾個事例來表現法布爾酷愛昆蟲。前段時間到外地聽課,剛巧聽到一位教師教這一課。
師:法布爾研究昆蟲,說到底就是一個“玩”字,他是怎么玩的呢?請同學們交流一下批注閱讀的成果。
生:我覺得法布爾非常專注。一個頂多三五歲的孩子竟然持續三天時間捉住了一只會唱歌的紡織娘。
師:頭炮中獎。玩得夠專注(板書)。請同學讀一讀這個片斷,體會下法布爾的執著。
生:法布爾玩得夠水平。
師:好,概括得好。請具體談一談。
……
師:熟能生巧嘛!
生:他玩得夠執著。他因為捉蝴蝶逮甲蟲拾石子,受到父母的責罵,但事后,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玩他的寶貝昆蟲。一般的孩子可能被嚇回頭了。
師:(板書:玩得夠執著)具體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的執著?
……
這位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緊緊扣住“玩”字,從文章表面慢慢掘進,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概括與提煉,挖出文字背后的意義,最后學生順理成章地達成了學習目標。
二、善于比較,創新閱讀的必需
惟教材是瞻的陋習長期霸占著語文課堂。只要是鉛字,只要是編入課文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名篇佳作。其實未必然。有時候,我們需要見機引領學生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質疑。比如,改編自劉紹棠《師傅領進門》的《師恩難忘》,與原文比對,我深為遺憾的是,課文改編時刪掉了這樣一句話:“老人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許編者以為,文章主旨是“師恩難忘”,重點應當表現故事敘述者“難忘師恩”的表現。這句話有畫蛇添足之嫌。我認為不然。劉紹棠的原文,讓我們感到一種淡泊與寧靜,這主要是因為田老師的緣故。他的淡然與謙遜,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超然。做人如此,為師也是如此。一個不慕名利,不求聞達的教師才有可能堅持三年,將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甚至堅持四十年,將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所有的學生。這不是一個汲汲于功名之徒所能做到。放眼今天的教壇,這種感受更為強烈。
如此思考,促使我將劉紹棠的原文《師傅領進門》引進了課堂,讓學生對比閱讀,比較異同。學生找出了很多處,尤其是四千多個故事為“我”打開了文學殿堂的大門,在老人口里,只是“無心插柳”。其實,他真的是無心插柳嗎?四年上千個故事,如此心血,田老師卻一個“無心插柳”一語帶過,可見田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樣的呈現與引領,可以啟發學生學會辯證地閱讀課文,真正學會鑒賞文字,認識什么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這樣的閱讀才是富于創造性,才富有成效。
三、善于體驗,積極閱讀的必需
有時候,孩子們也讀了不少的書,但寫起文章就是干癟不生動。為什么 “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呢?原因在于學生的閱讀不夠“積極”,消極的閱讀、消極的積累,必然帶來低效的表達。這跟我們平時的教學與學生思想、生活脫節是分不開的。如何促進學生的積極閱讀,切實提高語言學習的效果呢?近年提倡的體驗式學習是一劑良藥。閱讀教學中如何引領體驗?請看《鄭成功》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將黑板上的詞語讀一遍。
生:強占、殘酷、奴役、強盜、侵占。
師:有沒有哪個詞語不懂?
生:奴役。
……
師:沒有不懂的了,那老師就檢查一個。“殘酷”什么意思?
生:殘忍。
師:能說一說,他們怎么做叫“殘酷”?
生:拿著鞭子趕他們干活,稍有動作慢的,就用鞭子抽打。
師:夠殘酷的。
師:同學們能用黑板上的五個詞語說一段話嗎?
生:荷蘭侵略者如同強盜一般強占了我國的寶島臺灣。他們殘酷地奴役臺灣同胞。
師:原來不只荷蘭侵略者,還有海盜哇!
暑假里,同學們一定看過不少電影電視,能否結合某一部電影或電視的故事,用這五個詞語說一段話?
……
篇2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推廣普及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一位教師都應當高度重視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本學科的有效運用。筆者多年從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將多媒體手段作為重要的輔助工具,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為語文課堂增添了生機與活力,本文將作簡要論述。
一、以多媒體激發興趣,讓導入更加緊扣心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注重了師生互動環節的教學設計,但是對于教學導入環節不夠重視,沒有能夠發揮出教學導入環節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創設良好探究氛圍上的作用。造成這種教學現狀的原因,不僅與教師的重視程度不足有關,還與教學手段的滯后具有聯系,口頭的說教式導入活動,對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不大。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讓教學導入環節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為整節課的教學活動奠定良好情感基礎。例如在教學《師恩難忘》一課中,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口頭導入的方式,向學生講述教師是春蠶、蠟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學生的情感還是難以形成共鳴,導入效果不佳。筆者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向學生播放了一曲網絡歌手專門為舍己救人的殷雪梅老師譜寫的歌曲《瞬間的永恒》,以悲戚、沉痛的節奏旋律和歌詞,將學生帶進了師愛如天的氛圍之中,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這樣的導入方式比單純的口頭說教效果要明顯得多。
二、以多媒體拓展信息,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豐富的信息能夠讓教學活動有血有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成效。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很有感觸,教學信息的補充非常困難,教材內容天馬行空,有時候為了找到一段錄像或者掛圖,要花費較大精力,實際演示效果還不一定令人滿意。這樣的教學境況在多媒體教學手段普及之后,一切迎刃而解。在網絡的浩瀚知識與信息之中,教師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自己教學活動中想要的信息,并進行編輯與設計,制作成為教學課件,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能夠為課堂教學活動補充大量的教學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學《奇妙的克隆》內容時,由于克隆技術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科技發展中的一大尖端成果,對于小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大,對此,如果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增加一些有關克隆技術的科普內容,能夠拓展教學信息量,同時緩解學生的學習難度梯度。筆者在教學中,向學生播放了專門介紹克隆技術的趣味科普片《神奇的克隆羊》,較為形象化地向學生介紹了克隆技術,輔之以動畫模擬演示,能夠讓學生較為直觀形象地理解克隆技術,為接下來的課文學習活動奠定了較為牢固的基礎。再比如教學《鄭和遠航》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鄭和這一歷史偉大人物具有更為全面和客觀的了解,筆者在教學之中向學生專門播放了電影《鄭和下西洋》中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增加對鄭和的認識,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這樣的多媒體輔助方式,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豐富和多姿多彩,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成效。
三、以多媒體創設情境,讓情感體驗更加深刻
語文不僅是一門語言和文字的學問,教師在教學中還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發掘出課文中蘊含的深刻情感因素,讓學生思想與心靈受到深刻教育,同時也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抓住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融入點,采取環境與氛圍營造的方式,為教學活動營造濃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共鳴,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這一環節能夠發揮出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影音演示以及音樂烘托的方式,讓學生在濃厚的情境之中開展學習,增強了教學滲透力。例如在教學七律《》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途中的艱辛以及戰士英勇無畏的品質,筆者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這一首詩歌采取配樂詩朗誦的方式,進行了課內播放,學生的思維伴隨著音樂的旋律以及抑揚頓挫的情感朗讀,激起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教學成果非常明顯。再比如教學《大江保衛戰》內容時,為了在教學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官兵為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英勇向前、無所畏懼,在教學中的精彩部分,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渲染,增強學生情緒感染力,以洪水湍急的配音以及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共同烘托出了“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的濃厚氛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體驗,產生了更為直接的作用。通過多媒體手段的烘托,能夠讓枯燥的文字變得情感激昂,字里行間迸發出深厚的情感,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同時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