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相位范文
時間:2023-03-22 18:14: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王安石在相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1021年12月18日),出生于臨江軍官邸(江西清江),官宦家庭,祖父、父親均為進士出身。就王安石的個性來說,第一點線索是,1042年3月他認識孫正之后,有《送孫正之序》曰:“時然而然,眾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這句話可以說是王安石一生的主旋律,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寫照。“己然而然”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極具積極意義,正如陳寅恪先生所提倡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對于一個主導國家“變法”改革的官員來說,則顯得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此種性情也為變法失敗埋下了伏筆。
1048年王安石聽說文彥博、龐籍(樞密使)提出“省兵”,他有《省兵》詩曰:“有客語省兵,省兵非所先。方今將不擇,獨以兵乘邊。”且不論“省兵”觀點的對錯,這首詩里他再次表達了“己然而然”、與眾不同的性情和見識。
在1054年左右,王安石屢辭官職,這年5月,他與兄弟安國、安上及長樂王回、廬陵蕭君王同游褒禪。有游記曰:“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以遠,而人之所罕至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者,不隨意至也,然力不足者,也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隨意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焉。于人有譏,而在己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也,其孰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這段議論正可謂是“己然而然”的真實寫照。“己然而然”可以“至險以遠”,可以得“奇偉,瑰怪,非常之觀”,但于人有“譏”,便是“盡吾志也……可以無悔”。真的能做到無悔嗎?事物都是辯證的,心情也總是矛盾的。王安石自是不能例外,在1059年,有《明妃曲》詩曰:“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一入宦海,便難抽離,王安石同樣經歷著“人生失意無南北”。1069年,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啟動變法。此后政局形勢如開鍋的水,全國沸騰。“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好友的攻擊,眾人的“趨利而不知義”,讓他失意之情再上心頭。
1074年,首次被罷去相位后,王安石有《泊船瓜州》詩曰:“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首詩里有失意,有不舍,但其壯志之心猶存可見一斑。
1076年,王安石在變法失敗后再次罷相,正式退居金陵,有《桂枝香?金陵懷古》詞曰:“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遺曲。”當大權在握時,他提倡“三不畏”,力推“變法”;及至遭遇非議、失意之至時,他依然顯示了對“己然而然”的執著和對現實政治的關懷。王安石的這種個性,也注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學家的得意和一代政治家的失意。
篇2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臠數四,頃即供飯,傍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因謁公 ( ) ②覺饑甚而不敢去 ( )
③不復下箸 ( ) ④公取自食之 ( )
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與“公約之飯”中“之”相同的一項是 ( )。
A. 是吾劍之所從墜 B.遇子方蟲,則一鉗博之
C. 久之,目似瞑 D.故時有物外之趣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謁:拜見,請見 ②去:離開 ③復:再,又 ④食:吃
2.( B )。
篇3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晨曦 贓(zāng)物 響徹云宵 銳不可當(dāng)
B.鞠躬 提 (tī)防 名副其實 永垂不朽(xiǔ)
C.箱篋 寒噤(jìn) 臭名昭著 負隅(yú)頑抗
D.殺戮 阻遏(è) 眼花潦亂 轉彎抹(mò)角
2.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2分)
A.小強的動人事跡經過老師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園里的熱門話題。
B.我們必須正確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棄。
C.他們倆操作計算機非常熟練,已經達到了為所欲為的程度。
D.小陸真是別有用心,制作的飛機模型與眾不同,令人叫絕。
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2分)
A.書市上展示了許多出版社新近發行的中外文學名著。
B.當今社會,電腦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們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C.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諦。
D.參加這次網頁制作培訓班的學員,有來自華南師大等15所高校的教師、學生和教科研工作者。
4.下列句式變換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2分)
A. 將“淘寶商城出臺的新規使得不少小店主被逼上了絕路”變換成“把”字句為:淘寶商城出臺的新規把不少小店主逼上了絕路。
B. 將“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在北京航天城開通”和“楊利偉出任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局長”合為一句為:楊利偉出任北京航天城開通的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局長。
C. 將“蔣門神被武松痛打一頓后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變為肯定句為:蔣門神被武松痛打一頓后一定會找武松報仇雪恨。
D. 將“完成這項任務需要三年的時間”改成表示驚訝語氣的句子為:完成這項任務需要三年時間嗎?
5.用下面的句子組成一個語段,句序排列通順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①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萬山縱橫,莽莽蒼蒼,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臘的神話中,天神們都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上,這里是上帝、眾神的樂園。
③這座山就是被稱作“亞洲脊柱”的昆侖山。
④同樣,在中國的某些古典神話中,皇帝和他的神仙們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內長約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頂皚皚白雪終年不化。
A.⑤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6.為下面這則消息擬寫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本報訊 今天(8月12日)晚上22時36分,大運會主火炬點燃的懸念揭曉,110米欄世界紀錄創造者、奧運冠軍劉翔和來自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的火炬手一道,點燃了大運會主火炬塔。在距離火炬塔還有200米的位置時,五名火炬手用手中的火炬對準象征大體聯標志“U字”下面的五星點燃引芯,火焰穿過青春大道,走向頂端的火炬塔,點燃了主火炬。
火焰像跑道一樣向已經矗立在“世界之門”外的大運會火炬塔眼神,這一場景與與場內獎牌圖案的中心舞臺相互呼應,燃燒的跑道就像從“獎牌”上延伸出兩條“綬帶”,將舞臺與火炬塔連接在一起。
深圳大運會火炬塔高26米,外觀上就像是一座書山,由一本本書壘起來。在每本“書”上,都刻有一屆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1977索菲亞”、“1985神戶”……一直到最頂端的“2011深圳”,非常具有歷史感。據相關人士透露,與以往一些火炬塔在運動會結束后拆除不同,深圳大運會火炬塔將繼續保留,成為城市的永久性地標。
A.“世界五大洲”共同點燃火炬塔
B.深圳大運會隆重開幕
C.劉翔點燃火炬塔
D.深圳大運會火炬塔將成為城市永久性地標
7.八年級一班開展“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面這些事情。(6分)
(1)假如你是主持人,請你為這次活動寫一段開場白。(2分)
(2)伴隨著戰爭,形成了豐富的戰爭文化。請寫一句相對完整的與戰爭有關的古詩(詞);并列舉一部課外閱讀過的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或一場戰役。(2分)
答:詩詞
列舉的小說或戰役
(3)下表是部分國家在“二戰”中死亡人數的統計,根據表內提供的資料,按要求回答。(3分)
國 家 軍人死亡數 平民死亡數 國 家 軍人死亡數 平民死亡數
中 國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蘇 聯 13,700,000 13,000,000 德 國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從上表中,你發現了哪些有價值的信息,請寫出兩條。(2分)
①
②
二、古詩文積累與運用(22分)
(一)古詩文積累
8.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 苔痕上階綠, 。
(2) ,一覽眾山小。
(3) 存者且偷生, 。
(4) ,雞犬相聞。
(5)《愛蓮說》中寫“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賞的句子是:______ _ ,________ _ _。
(6)情哀深處,萬物同悲。杜甫的《春望》中的“ , ” 兩句就是借花鳥來創此意境的。
(二)閱讀下面古詩,回答9~10題。(4分)
鐘山即事①
王安石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②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注釋】①鐘山:紫金山,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王安石變法失利后,辭去相位退居金陵。 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寫,有感于當前事物。 ②相對:對著山。
9.詩中哪些詞語寫出了鐘山春景的“幽”?
10.全詩表現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題。(10分)
王子猷①居山陰②,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③。時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兒子。②山陰,在今浙江省紹興市。③戴安道:即戴逵,字安道。學問廣博,善為文,又精通音樂、書、畫。隱居不仕。④剡(shàn):今浙江省嵊縣。
11.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只劃一處) (1分)
即 便 夜 乘 小 舟 就 之
1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
(1)因( ) (2)就( ) (3)故( )
13.說說“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的意思。(2分)
14.王子猷因為想念戴安道而深夜去拜訪他,為何到了戴安道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請用文中原話回答。(2分)
15.“雪夜訪戴”表現了王子猷怎樣的個性?“何可一日無此君”表達了古人怎樣的理想和追求?(2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16分)
那一束伴地蓮
丁丁
① 在我的故鄉,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種野草,或許因為多,平常至極,很少
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來。盡管一眼就能認出它高高的枝,蒼綠的葉。
②早春它是不開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齊謝了,大地又顯單調的時候,它才綻開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黃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兒開在山坡上、荒地頭、野溝邊,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叢叢燦爛一片,隨風散布一種沁人的苦香。
③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長,要過一整個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還會有兩三朵小花稀疏散雜在日漸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葉,卻也是褪了綠,轉入翠黃,爾后再無可逃避地被季節洗蝕了色彩,燥的秋風榨盡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時,它便成為一味藥了,這在普通的鄉人眼里是不識的,更不知它竟有一個美麗得幾近脫俗的名字:伴地蓮。
④我知道伴地蓮,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時父親已在遙遠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親操勞,我又病了。就在那樣一個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親背著我去山后的醫療社看醫生。臨了,醫生送給母親一截枯草,叫母親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凈切碎煮水給我喝,醫生說它能治我的病。
⑤歸途中升起了一輪月亮。月亮很圓,被雪地映襯得更加明亮,我至今還記得那時看見遠處雪原中靜臥的村莊。
⑥母親背著我就在這樣一個有積雪的月夜里走。邊走,她邊踢開路邊的雪層,尋找和她手里一樣的那種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蓮的野草。因為孩子們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燒遍,母親收獲不大。臨近村莊的時候,她又拐了個彎,繞上一段河堤。河堤離村莊較遠,然而仍沒有逃脫家鄉習慣性的秋季燒荒的野火,這叫母親失望,同時也加大了母親搜索的范圍。就這樣,母親終于沒有防備地滑進了一段被挖開用來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虧坑底雪厚,母親除了一場虛驚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我不記得那時我有沒有因為驚嚇而嚎啕大哭,我只記得母親正要往上爬,竟意外發現坑壁被踢開的雪被下掩蓋了一叢她急欲尋找的那種枯干的草。我記得那時母親在明亮的月光下止不住驚喜而連聲贊嘆。
⑦這以后,很長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這藥的苦味,苦不堪言。母親便用作為口糧的山芋反復煮熬,熬成糊狀,熬出更濃的糖味,拿來作我喝藥后的獎勵。在我童稚的記憶里,極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難以體驗到的甘甜。
⑧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為自己記憶細節的清晰而詫異,然而母親卻證實了它的真實。那時,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懷里撒嬌,她愣怔片刻,順著我的提示她終于回想起來,她告訴我那時我患的是一種急癥肝炎。她說,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燒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來。拿繩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備用,只是再沒有用著,直到遷來南方,老屋賣給人家也沒有取下。
⑨然而我卻沒有遺忘,那一束伴地蓮煙熏火燎黝黑地掛在老屋的梁上。盡管與母親的回憶有些許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卻真實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積塵落入我充滿疲倦的夢中。
⑩活著是件艱難的事,我時常這樣想。生活中的許多不易處,讓我越發知道,世間真正美好的東西實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頓里偶然回顧,尚能發現內心深處還有可以寄托的空間,不致全然沒有了信心,這,要感謝母親。
16.①至③段對伴地蓮的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突出了伴地蓮的什么特點?(4分)
17.在寫母親背著“我”找伴地蓮的過程中,突出描寫了明月和積雪等景物,這有什么作用?(2分)
18.為什么 “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難以體驗到的甘甜” ?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19. 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義?有何作用?(4分)
20.下列句子的文字生動,富有表現力,有很好的表達效果。請加以賞析。(4分)
①它才綻開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黃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兒開在山坡上、荒地頭、野溝邊,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叢叢燦爛一片,隨風散布一種沁人的苦香。
②似乎在仲秋前后,也還會有兩三朵小花稀疏散雜在日漸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葉,卻也是褪了綠,轉入翠黃,爾后再無可逃避地被季節洗蝕了色彩,燥的秋風榨盡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
(二)閱讀下文,回答21——25題。(14分)
一位母親創造的奇跡
潘炫
① “二戰”結束后,德國一個納粹戰犯被處決。他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眾人的羞辱與謾罵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②第二天,鄰居們走了出來,一抬頭就看見了那個可憐的女人。窗戶微開,他兩歲的孩子正伸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眼看另一場悲劇就要發生了,人們屏住呼吸默然地觀望。
③這時一個叫艾娜的女人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來。她收養了這個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經因為幫助猶太人而被這個孩子的父親當街處決。街坊鄰居沒人理解他,甚至沒有人同意讓這個孩子留在他們的街區,他們讓她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④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戶扔穢物、辱罵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對她心存芥蒂,甚至以離家出走相威脅。可是,艾娜始終把孩子緊緊抱在懷里,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個小天使。”
⑤漸漸地,孩子長大了,鄰居們的行動已不偏激了,但是還有人常常叫他小“納粹”,同齡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變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惡作劇為樂。直到有一天,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鄰居們瞞著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幾里外的教養院。
⑥半個月后,幾乎發瘋的艾娜費盡周折,終于找回了孩子。當他們再次出現在憤怒的鄰居們的面前時,艾娜緊緊地護著孩子,祈求鄰居們說:“給他點愛吧,他也會是一個可愛的天使的。”
⑦孩子就在那個時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著幼小的心靈。艾娜告訴他,的補償就是愛,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新 -課-標-第 -一- 網
⑧從此,他痛改前非,認真做人。在別人的詆毀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針鋒相對,在別人有困難時,他又總是不計前嫌,樂于助人,并友善地與人相處,禮貌待人——多年來一直有一個小小的信念在支持著他,一個不相干的女人給了自己一份母親的愛,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別人!
⑨中學快畢業那年,別的同伴都會斷斷續續地收到一些禮物。哪怕是一支鋼筆,或是一輛單車,可他什么也沒有,他的母親艾娜依舊日夜操勞,他開始有一絲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對是錯。
⑩終于,畢業典禮如期舉行。校長念一個人的名字,然后這個人就走上臺,那一刻是多么神圣而驕傲!作為一個“納粹”的兒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容易,他多想對世界大喊——我畢業了!
⑾“雅克里......”他聽到校長在念自己的名字,他沉重地移動步子,沮喪地向臺上走去,“雅克里,祝賀你正式畢業。”這時,雅克里聽到臺下掌聲如潮,他回過頭,看見自己的母親艾娜和許許多多的鄰居不知什么時候站在臺下,正粲然地沖著他微笑。他的鄰居們每家都派了代表來觀看他的畢業典禮,這在該校可是史無前例的。
⑿“我收到了這一生中的禮物......”雅克里在臺上激動得只說了這么一句畢業發言。
⒀這是發生在德國的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樣的年代,一個納粹戰犯的兒子受到如此的禮遇的確罕見,如果說這算得上一個奇跡的話,那么,我想說的是,這是一位母親用愛創造的奇跡。
21.本文的敘述順序是什么?請從文中找出體現這種順序的標志性詞語。(4分)
22.雅克里被鄰居送往教養院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3.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認真做人”的?支撐他這樣做的信念是什么?
24.第⑿段中雅克里激動地說:“我收到了這一生中的禮物……,你認為“的禮物”含義是什么?(2分)
25.文中寫道:“兩歲的孩子正伸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艾娜“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來”。揣摩一下:當時艾娜心里是怎樣想的?請你用一段文字描寫她的心理活動。(60字左右) (4分)
四、寫作(50分)
26.閱讀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作文。
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是在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叮嚀中,矯正自己前進的方向;在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關愛中,健康成長。那一幕幕關懷備至的場景,那一聲聲真摯溫暖的話語,閃亮在成長的天空里,堅實著我們的腳步。請細細回味,把這些事件與話語連綴成篇,溫暖讀者的記憶。題目自擬。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
題 目 :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18分)
1. C 2. B 3. B 4. D 5.B 6. A
7.(1)略 (2)略 (3)①在中,中國軍民死亡人數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民死亡人數均以十萬、百萬,甚至千萬計算; ③戰爭給交戰國雙方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④在戰爭中,大多數被侵略國家平民死亡人數多于軍人死亡人數;⑤侵略國軍人死亡人數多于平民死亡人數。(只要答到兩點即可)
二、古詩文積累與運用(22分)
8.(1)草色入簾青 (2)會當凌絕頂 (3)死者長已矣 (4)阡陌交通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9.“無聲”、“弄”、“不鳴”、“更幽” 10. 看似表露詩人心中的一種閑適自得,實則蘊含著作者孤獨、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
11.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12.(1)于是 (2)拜訪 (3)原因,緣故 13. 一次夜晚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仆人斟上酒,四處望去,只見一片潔白銀亮。 14.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15.示例:率性任情、放達自由、瀟灑樂觀;高尚有節、正直謙虛、堅韌不拔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16. 角度:形態、花期、用途(或:花的形、色、香,花期,用途);特點:普通(平凡、樸素、平常)
17.(1)明亮的雪地,才能“意外地”發現伴地蓮“那種枯干的草”;(2)用明月積雪的皎潔來襯托母愛的純潔無私,突出母愛的偉大。
18.(1)是喝了苦藥之后吃的;(2)里面融進了深深的母愛。
19.含義:那一束伴地蓮是過去艱苦歲月的見證,母親給兒子的不僅僅是疼愛,更多的是堅強的品格,是不畏艱難、獨立克服困難的樂觀的生活勇氣,這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使兒子終生受益。 作用:畫龍點睛,總結全文,深化主旨。
20.示例:①比喻的方法,從視覺、嗅覺的角度,描寫花的顏色、形狀,花開的處所、狀態、氣味,表現其生命力,為下文張本。②寫出伴地蓮的在秋天里凋萎枯黃的情態,說明其平凡普通,少有人識。(從用詞的角度分析亦可)
21.順敘;“二戰”結束后、第二天、孩子長大了、直到有一天、半個月后、從此、 中學快畢業那年、終于,畢業典禮如期舉行
22.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他是納粹戰犯的兒子,受到人們的歧視,因此變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惡作劇為樂。
23.在別人的詆毀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針鋒相對,在別人有困難時,他又總是不計前嫌,樂于助人,并友善地與人相處,禮貌待人;一個不相干的女人給了自己一份母親的愛,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別人!
24.要點:的禮物是別人對他的理解、尊重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