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名言范文
時間:2023-04-05 20:05: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國的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愛國如饑渴。
2、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
3、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4、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5、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6、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
7、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8、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9、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0、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11、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12、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1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4、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15、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16、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17、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1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9、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20、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21、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麼呢!
22、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2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24、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6、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27、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28、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篇2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
銀臺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篇3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奧斯特洛夫斯基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斗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或是唯一該臉紅的動物。
人是可以沉醉在自己的堅強的意志里的。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如果你浪費了自己的年齡,那是挺可悲的,因為你的青春只能持續一點兒時間——很短的一點兒時間。
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篇5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在這只有一次的生命中,你是否真正熱愛生命,你是否又真正珍惜生命,事事處處想到“安全”二字呢?
學校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采取了多種加強校園安全的措施。老師常對我們進行交通安全、活動安全、用電安全、網絡安全等教育,以提高我們的安全意識,提高我們自我保護的能力。但是,還有一些同學視安全隱患而不顧,如:課間在走廊里打鬧;上下樓梯時互相擁擠;同學之間互不謙讓、惡語傷人,甚至為一些小事就以武力來解決問題;不注意飲食衛生等。這些現象無不給我們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我們不注意提高安全意識,視安全隱患而不顧,對安全問題措施不及,防范不嚴,那么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對于我們學生而言,提高安全意識十分重要。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校園內不追跑打鬧。樓道及教室內不追逐打鬧,右行禮讓,上下樓時不跑、不推、不逗、不鬧、不擁擠。
2.注意活動安全。活動時聽從老師管理,按照老師要求,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按照要求,不做危險的游戲。如果身體不適合體育活動,要及時向老師說明,保證身體安全。
3.注意飲食安全。不吃三無食品(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不買無照商販食品,預防食物中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盡量不到人員密集的地方。
4.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學時學校門口人多車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走讀的學生更要注意。穿馬路時,要特別小心,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
5.遵守校規校紀,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遇事冷靜,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溝通與理解。
6.教室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預防煤氣中毒。
篇6
一、利用豐富的歷史素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學科有其自身理論的科學性、史料的真實性和內容的客觀性。歷史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素材。因此,歷史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真摯、感人、可信。歷史學科通過形象、具體、生動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熏陶學生,可謂“細雨潤物”,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升華。因此,充分利用歷史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歷史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利用歷史素材的。
1 精選細講愛國人物的愛國事例。
在歷史教學中不難發現,歷史上所有站在時代前列的、推動歷史前進的杰出人物,無一例外都是愛國的。從古到今,自上而下,愛國事例俯拾即是、不勝枚舉。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中,浴血奮戰的鄧世昌……所有這些,都是愛國者們用實際行動譜寫的愛祖國、愛人民的贊歌。這些愛國人物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學生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在教學中,筆者對這些人物、事例詳細介紹、重點點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愛國主義情感。
2 充分利用中國古代史上的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有許多領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這些科技成就最容易引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范例。如: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測地震的儀器;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七位,領先世界近一千年……可以這么說,中國古代科技是近代歐洲科技發展的源泉。在眾多的成就中久負盛名的當推“四大發明”,它們為整個世界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學習這些令學生倍感自豪,使學生對祖國充滿敬仰之情的內容時,筆者適時地告訴他們:15世紀后,西方國家參考我國的火藥制成炸藥和火力威猛的槍炮,不但摧毀了歐洲的封建堡壘,而且打開了我國的國門;西方國家還用指南針原理制成了羅盤儀,裝備軍艦和飛機對外擴張;還在印刷術的基礎上首創古登堡印刷機,使教士有大量的宣傳品撒向神州大地……筆者通過中外科技發展的對比,讓學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結論,同時讓他們認識到:我們的祖先雖然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但已屬于過去,我們不能用古代的輝煌來安慰今天的落后,更不能因現在的落后而頹廢。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充分認識到科教興國的重要性,刻苦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3 重視充滿愛國主義情感的歷史名言。
歷史課本上有許多千古傳誦的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歷史名言,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形象、最直觀的范例。它們能燃起學生的熱情,激發他們的情感,激起他們的聯想。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這些歷史名言,不僅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還讓他們列舉與名言相照應的具體事例。在背誦、列舉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樣的教學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每一學期,筆者都會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他們愉快地、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如:筆者在七年級組織了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歷史故事會;在八年級組織了以“民族英雄贊”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九年級組織了以中國近現代史為主要內容的“歷史知識搶答會”等。我們還通過一些特別的歷史節日,來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大型活動。如:五四青年節進行以“弘揚五四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為主題的歷史小論文競賽;九一八紀念日進行“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專題歷史講座;國慶節看愛國主義教育專題電影,談個人感受等。
通過這些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和培養,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有趣的社會生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篇7
《詹天佑》第1自然段“詹天佑是……”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1、2、3自然段“對我們……”
《少年閏土》第1自然段“深藍的太空……”
第六單元《詩海拾貝》6首詩
《伯牙絕弦》全文“伯牙善鼓琴……”
《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皮鞋匠……”
日積月累一詩句“落紅不是……”
日積月累二愛國名人名言“我們愛……”
日積月累三美德名言“輕諾必寡信……”
日積月累四保護環境的口號標語“善待……”
篇8
1、這句話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說的,原話是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2、普法戰爭爆發后,德國強占了法國的領土,出于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德國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決然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
3、他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這擲地作響的話語,充分表達了一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并因此而成為一句不朽的愛國名言。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校園氛圍;愛國之心
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新的教育目標。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情懷,是我們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那么,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呢?
一、校園氛圍熏陶愛國主義思想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搖籃,校園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趨向。校園中要積極創設愛國主義思想氛圍:課間播放愛國主義歌曲,播報國家重大的新聞事件;板報刊登中華五千年文化;墻壁懸掛張貼偉人語錄、名人名言;每周周一例行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學生就會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思想。
二、思想品德課堂塑造愛國主義靈魂
思想品德課堂是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課堂上學生能知道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能了解偉大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更能明白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和偉大……讓那些愛國主義人物、愛國主義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扎根在小學生的心靈深處,讓他們從心底熱愛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人民。
三、班會隊會提高愛國主義意識
班隊會活動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每逢班隊會可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組織學生參觀家鄉的自然風光、歷史古跡和社會飛速發展的新變化;可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歌曲表演;可組織學生搜集中國之最、愛國名篇、英雄事跡……這些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會提高小學生愛國主義意識,強化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重大節日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每逢重大節日,正是我們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大好時機。清明節掃墓,讓小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花圈、花籃,為烈士莊重的送上深深地哀思,激發他們對革命先烈的思念與崇敬,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九一八”國難日,播放哀鳴的警笛,激起他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樹起保衛祖國的決心和勇氣;十一國慶節,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讓學生牢記五星紅旗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五顆星代表全國人民大團結,再次喚起他們熱愛祖國、做新世紀小主人的強烈愿望;端午節、黨的生日、勝利紀念日……我們不失時機地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他們濃濃的愛國情懷。
篇10
2、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6、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