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詩句古詩范文
時間:2023-03-27 11:21: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立春的詩句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思美人》由北京青春你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聯合映像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梁振華任總制片人、總編劇,張孝正、丁仰國任導演,馬可、張馨予、喬振宇、易烊千璽等主演,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度優秀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項目。該劇播出后引發關注,首播日(4月28日)CSM媒介研究全國網收視率2.18%、市場份額7.68%;新浪微博#思美人#話題閱讀量19億。
何為“思美人”?梁振華告訴《綜藝報》,此處“美人”蘊含三個意思:“美人”,貌美且品德高潔的人;“美君”,人們珍惜與向往的美好的君主、知音;“美政”,清明、和諧的政治理想。“這三個是屈原一生所求,也是《思美人》力圖還原的。沒有比這三個字更適合做片名。”該劇歷史顧問劉玉堂在開播會上總結,這部劇的名字先后經歷了“端午”“國殤”到“思美人”的變化,美人香草是高尚純潔的象征,是清正廉潔的代表,所謂“思美人”不僅追思屈原的品德、情操、行為,更追思那個百家齊放、群雄逐鹿的年代。
緣起湘情 重塑歷史人物
楚國歷史800年,物產豐厚,盛極一時,一段時間內遠勝秦、齊等鄰國,但一個世紀不到,突然土崩瓦解,跌至極衰――屈原見證、參與了全過程,身體力行推動改革,也獨木難支國家淪喪,最終悲情隕滅。“他的一生都付與君主、國家。在中國人,特別是我們湖南人心里,他就像一個精神圖騰和坐標,感召我們追根溯源。”梁振華表示《思美人》是其創作生涯一個注定要完成的“任務”,它不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份對先人精神的致敬與傳承。
《思美人》項目醞釀近十年,梁振華多次走訪武漢、秭歸、汨羅等地博物館和民俗文化館,搜集大量史料文獻,五年潛心劇本創作。全劇從少年屈原寫起,歷經其青春意氣、初露才華、任職高位、勵精圖治,最后落寞流放、悲情隕滅,呈現了一個詩意飛揚、胸懷天下但也真實細膩、有血有肉鮮活的屈原。
談屈原,逃不開“美君”楚懷王。二人的君臣之誼、知音之交有史可證,貫穿《思美人》劇情始終。“他們兩人從相知相交、互為輔佐,到心生嫌隙、分崩離析,這中間發生了什么?我要通過大篇幅講述,告訴觀眾屈原如何忠君為國、九死不悔。”此外,《思美人》還展現了屈原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戀。“從屈原詩章來看,他的情感世界浪漫飄逸,愛生靈,愛萬物,自然也會愛自己的戀人。”女主角莫愁女,原型是楚國一個傳說人物。劇中,她與屈原不僅是詩歌上的知音,也相伴走過一生。借由愛情的描寫,呈現了一個感情細膩的普通人屈原。
《思美人》人物上百個,梁振華試圖讓每個人物都飽滿、立體,如溫婉端莊的昭碧霞、嫵媚多情的鄭袖、野心勃勃的秦惠文王、足智多謀的張儀以及圣賢孟子、莊子等諸多歷史名人。這些角色不僅豐富了《思美人》的故事內容,更凸顯了本∮脅憒胃械南肪緋逋弧
值得一提的是,《思美人》也為一些人“正名”,比如楚懷王熊槐。在眾多歷史及影視作品中,熊槐多被“妖魔化”,表現為好色、昏庸。梁振華持不同觀點,他認為成王敗寇有失公允。“歷史上,楚懷王被囚咸陽,秦國逼他割地賣國,他誓死不從,保住了晚節。我覺得光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不是一個昏庸無道、賣國求榮的人;其次項羽起兵反秦,打的是楚懷王旗號,應者云集。這也至少說明熊槐在民間口碑不錯。因而,我要描述一個不一樣的楚懷王。”
“讓歷史‘活’起來”
霧籠江水畔,飛瀑流瀉。少年屈原攀扯藤蔓林中穿梭。白衣女子淡雅出塵,頭箍花環,一赤豹一貍貓侍傍身邊――《思美人》第一集以寫意風格描述了屈原、山鬼的初見。看似玄幻虛構,實則有據可查,緣于《九歌?山鬼》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詩句。劇中類似這樣虛實結合重現《楚辭》的拍攝手法不勝枚舉。
可以說,如何用電視語言生動解讀歷史,一直是每一位歷史劇創作者的難題。梁振華介紹,屈原詩詞中記述了大量虛幻、神話意境,《思美人》全部以夢境處理,并以特效加持。并且,《思美人》每集都用一句屈原的詩歌開篇,詩句意境暗合該集劇情。
虛幻解決了,那客觀歷史呢?“尊重”。梁振華深入考據了戰國時期各國的風俗文化,其中涉及的禮儀、服飾、器物等都力求真實還原。史書記載,歷史上秦國裝飾尚黑,所以《思美人》中秦國宮殿以黑色為主;楚國尚朱,遂楚國皇宮以紅色為主。劇中所有服飾均依照歷史紋式,或錦衣華服,或麻衣素布。梁振華介紹,為彰顯楚宮奢華,劇組特意在象山搭設20000平方米“宮殿”。相反,與皇室奢靡不同,民間畫面則是清新質樸。道具方面,楚辭云“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思美人》也以搭景和特效結合的方式,高度還原了“九層高臺”。
情節方面,該劇呈現了屈子使齊、百家爭鳴、函谷關大戰、懷王赴武關、屈原投江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也以此為基點生發了很多想象枝節。“古裝劇需要讓歷史‘活’起來,為觀眾演繹當時的情境。所以,我的發揮空間在于歷史和歷史之間的空隙地帶。”梁振華說道。
歷史上,秦國攻占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勸告決定赴會,而此時屈原正被流放。梁振華在該歷史節點,加入了屈原不畏險阻回到郢都,勸諫懷王的情節。他解釋,“這是懷王、楚國的生死關頭。誰最心系擔憂?當然是屈原。事實上,懷王此去,兩人這輩子都恐難再見。兩人相知相惜,卻無法逆轉命運的安排,屈子相送楚懷王,這段重頭戲最能凸顯二人君臣、知音情誼。所以我要利用戲劇的張力來豐富它。”《思美人》的故事發展遵照了歷史――楚懷王最終赴會并被困。“屈原是個把國家強盛的重任扛在肩上的人。所以我認為懷王被困后,他不應該坐以待斃。”為使情節更為曲折,梁振華發散想象,讓屈原再次為救楚懷王只身跑到秦國,懇求羋八子幫忙。
同時,為凸顯縱橫捭闔的歷史故事,梁振華在屈原出使齊國橋段加入了“局中局”,將張儀“設計”成為屈原合縱的最大障礙。劇中,張儀為阻撓屈原合縱成功,搶先一步到達齊國,特備厚禮會見齊國丞相田文,請求暗殺屈原。 “這些都沒有歷史記載,但也無人能證明它不能發生。我認為,想象雖大膽但合理。而且不僅鮮活了歷史,更能塑造屈原‘九死不回’、忠貞不渝的飽滿形象。”不過,故事結局還是以史為據,屈原險象環生,最終促成了合縱。
美之大成 傳承文化經典
梁振華認為,《思美人》最難的創作在于如何將歷史文化與現實情懷進行關聯。如果說屈原是《思美人》的精神脈絡與人物載體,那么劇中濃墨重彩的論道、民生、反腐以及變法改革等則是該劇與現實的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而那些奇幻夢境、百轉愛情等,則是與時下年輕人所喜好的表達方式與元素“不謀而合”。
《思美人》起用了大量年輕演員,包括馬可、易烊千璽等90后新生代“偶像”,可以說,偶像劇氣質盡顯。“年輕偶像與經典文化傳承并不沖突。”梁振華透露,《思美人》投資近2億元,演員片酬不到四分之一。“偶像劇是‘外衣’載體,重要的是內容。屈原詩才曠代、心懷天下,正是年輕人值得學習和推崇的偶像。輔以年輕偶像的實力演繹、青春平臺的傳播,我認為會對當下影視劇市場起到一定引領作用,更對年輕人的文化精神有所啟迪。”
早在開播前,《思美人》就多組古風古韻的系列海報,顯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除了全面展示角色造型,每張海報上的楚辭也予人深刻印象。例如,少年屈原對應的是《九章?橘頌》中的“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獨白自己的理想展示人格;成年屈原對應的是《楚辭?漁父》中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描述的是屈原投江一幕。兩處引用均十分契合屈原的高潔品質和當時的人生境遇。這些充滿深厚歷史文化的海報受到廣大網友和粉絲們的喜愛,更激發了他們學習楚辭的熱情。很多人紛紛在網上癯鱟約禾芐闖辭的照片,競相模仿。“我們沒有發起過任何‘水軍式’宣傳。網友這些自發行為純粹是文化的力量使然。”梁振華表示。
篇2
如果說創新是成功的常青樹,那么知識就是滋養的長流水;如果說潛能是創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識就是潛能的主要內容。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知識1古詩詞
第1課的古詩分析總匯
1、古詩——《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之情。
①詩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詩意:許多鳥都高飛遠去,看不見了,一片白云悠閑的獨自飄遠。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夠。
2、古詩——《望洞庭》(唐
劉禹錫)————表達了詩人熱愛和贊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②詩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3、詞——《憶江南》(唐
白居易)————表達了詩人贊美和懷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詩句: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②詞意: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古詩名句總匯
①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5、古詩修辭手法
①擬人: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對比: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比喻:
潭面無風鏡未磨——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詩異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詩人寫的)
2、景物地點同(都屬于江南)
3、詩詞內容同(都寫景,都是寫景抒情的)
異:
1、體裁形式不同(前兩首是詩,后一首是詞)
2、詩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調寫景言意,后兩首熱情頌景抒情。
)
3、表現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對比非常強烈。
)
7、古詩想象
我獨自坐在敬亭山山中,這里的環境一片幽靜,突然,吱吱喳喳的幾只鳥兒在天空中飛過,越飛越遠,直至無影無蹤。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秀麗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啊,如畫的風景我久已熟悉。每當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碧綠的江水清凈明澈碧如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第23課的古詩分析總匯
1、古詩——《鄉村四月》(宋
翁卷)————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①詩句: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②詩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閑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大人樣子勞動的情景,贊頌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勞動人民的喜愛。
①詩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②詩意: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織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樣子,在靠近桑樹的下面學著種瓜。
3.詞——《漁歌子》(唐
張志和)————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詩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②詩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
文學常識、要點
1、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稱為詩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2、望洞庭──唐劉禹錫
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與白居易并稱“劉白”。
3、憶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
4、鄉村四月——宋
翁卷
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5、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贊頌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兒童的喜愛。
6、漁歌子——唐張志和
意境優美,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情趣。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知識2日積月累
(1)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②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禛)
③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④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辛棄疾)
⑤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2)關于誠信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愛人者,人恒愛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農業諺語
1、農時諺語——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2、氣象諺語:
①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③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④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4)關于戰爭的成語
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備
圍魏救趙 聲東擊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敵 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
兵貴神速 突然襲擊 神出鬼沒
所向無敵
(5)關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
2、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
(巴金)
3、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愛因斯坦)
(6)關于鄉村田園生活的詩句
1、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秋天)
2、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秋天)(王維)
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蘇軾)
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夏天)(趙師秀)
5、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王駕)
6、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白居易)
(7)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語:
1、褒義:
雄心壯志 堅定不移 堅忍不拔
自強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難而進
無堅不摧
2、貶義:
知難而退 碌碌無為 一暴十寒
寸進尺退 有始無終 半途而廢
(8)歇后語: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砌墻的石頭----后來居上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歇后語造句: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小明是不會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的。
(2)你因為考了一百分就馬上驕傲起來了,所以這次又落后了,真是又應了那句話: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9)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鵬程萬里——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10)課外積累:
1、關于誠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諺語
2、農時諺語:①立春三場雨,遍地都是米。
②春雨貴似油,多下農民愁。
3、氣象諺語:
①有雨山戴帽 無雨山沒腰
②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鳴
③泥鰍跳,風雨到
4、關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5、歇后語:
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②芝麻開花——節節高
③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6、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①《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7、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知識3近義詞、反義詞總匯
一、近義詞
1、觀賞—欣賞
蜿蜒—綿延
精湛—精深 安慰—安撫
耽誤—耽擱 均勻—勻稱
2、款待—接待
鼓動—鼓舞
啟示—啟迪 隱蔽—躲藏
沉寂—寂靜 兇惡--兇狠
3、執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爾—偶然 約摸—大概
流暢—通暢 安靜—寧靜
4、給予—賦予
沉穩—深沉
開闊—廣闊 裝飾—點綴
耀眼—刺眼 違背—違反
5、鮮艷—鮮麗
伺候—侍候
請教—領教 斷定—確定
安閑—清閑 饒恕—寬恕
6、肥沃—肥美
遙望—眺望
羅列—排列 游覽—游玩
明麗—明媚 緩緩—慢慢
7、饋贈—贈送
維持—堅持
器重—重視 教導—教誨
損傷—損壞 樸實—淳樸
8、羨慕—仰慕
企圖—妄想
情愿—愿意 躊躇—猶豫
似乎—好像 憂患—憂慮
9、焦急—著急
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 侵蝕—腐蝕
靈巧—靈活 避開—躲開
10、敏銳—敏捷
揭開—掀開
立刻—馬上 頓時—立刻
潔凈—干凈 隱蔽—隱藏
11、繁殖—繁衍
啟發—啟示
陰沉—陰森 宛轉—悠揚
盤問—詢問 沉寂—沉靜
12、注視—凝視
輕蔑—蔑視
黝黑—油黑 劫難—災難
趔趄—踉蹌 防備—防范
13、素質—素養
彌漫—充滿
卓越—杰出 流連—留戀
驚訝—驚奇 仿佛—好像
14、飛翔—翱翔
驚動—打擾
權利—權益 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 珍貴—寶貴
15、照顧—照料
酷愛—熱愛
驕傲—自豪 鼓動—扇動
騷擾—擾亂 震撼—震動
16、珍惜—愛惜
寂寞—孤寂
遼闊—廣闊 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 溫暖—暖和
17、裝扮—打扮
照例—慣例
瞧見—看見 率領—帶領
倘若—假設 辛苦—辛勞
18、專注—專心
尊嚴—威嚴
遮掩—遮擋 贊許—稱贊
寂靜—安靜 更改—更換
19、責備—批評
尋常—平常
公開—公布 固執—頑固
聚集—聚攏 唯一—唯獨
20、贊嘆—稱贊
舒服—舒暢
疑惑—疑問 堅毅—堅決
氣餒—喪氣 伺候—侍侯
21、滿意—中意
斷定—肯定
請求—要求 可惡—厭惡
接見—會見 悲慘—凄慘
22、情景—情形
吩咐—囑咐
饒恕—寬恕 違抗—違背
應付—應對 兇惡—兇狠
24、興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嘮嘮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25、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笑逐顏開—喜笑顏開
爭先恐后—不甘后人
二、反義詞
1、前進—后退
擁擠—松散
保護--破壞 干凈—骯臟
善良—丑惡 沉重—輕便
2、躊躇—果斷
憂患—安樂
靈巧—呆板 創造—模仿
黝黑—白凈 贊揚—批評
3、平穩—波動
偶爾—經常
安靜—喧嘩 平靜—激動
糟蹋—愛惜 乏味—有趣
4、可愛—可恨
贊許—指責
清涼—悶熱 懷疑—相信
清澈—渾濁 舒暢—郁悶
5、容易—困難
感激—抱怨
承認—抵賴 擴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6、明艷—暗淡
蜿蜒—筆直
精湛—生疏 馬虎—認真
生疏—熟練 善良—兇惡
7、樸實—華麗
安全—危險
冷淡—熱情 傷害—保護
躊躇—果斷 松散—緊湊
8、頻繁—稀少
減產—增產
破壞—保護 容易—困難
靈巧—笨重 敏銳—遲鈍
9、揭開—覆蓋
立刻—遲緩
清楚—模糊 寬敞—狹窄
平衡—傾斜 提高—降低
10、和平—戰爭
卓越—普遍
沉寂—喧鬧 黝黑—白皙
流暢—阻塞 遵從—違反
11、驕傲—謙虛
完整—殘缺
堅硬—柔軟 糟蹋—愛惜
有限—無限 失望—希望
12、寬闊—狹窄
清晰—模糊
溫暖—寒冷 明白—疑惑
樸素—華麗 獨特—普通
13、微弱—強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現 責備—表揚
公開—秘密 固執—隨和
14、特別—一般
明亮—暗淡
細致—粗糙 舒暢—難受
堅毅—動搖 容易—困難
15、成功—失敗
悲慘—幸福
錯誤—正確 堅定—動搖
兇惡—善良 違背—遵從
16、明白—糊涂
下降—上升
伸—縮 閑—忙 稀—密
17、垂頭喪氣—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葉茂—枯枝敗葉
18、全神貫注—心不在焉
篇3
古人寫詩,十分講究煉字,因此在高考古詩詞鑒賞中,語言的鑒賞就成為考查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每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試題中,對詩詞語言鑒賞的考查均占一定的分量,其中對“煉字”的考查多有涉及。在2012年的17套高考語文試卷中,直接命題對詩句中某些字的藝術表達進行鑒賞的就有4套。
一、【真題展示】
1.(2012年四川卷高考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子 規
曹伯啟
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
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
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
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事忙。
[注]子規: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詩第二聯中的“空”字極富韻味。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2.(2012年重慶卷高考題)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
3.(2012年安徽卷高考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最愛東山晴后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①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二絕句》中的一首。
請賞析“軟紅光里涌銀山”中“軟”“涌”二字的妙處。
4.(2012年湖北卷高考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鄒明府游靈武注
賈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
二、【答題方法】
詩歌鑒賞題每年高考得分情況很不理想,當然煉字題目也包含其中。 煉字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對精煉詞語的感悟能力,因此解答時要抓住其中幾個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方面去把握它的內涵,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一般來說解答此類題可分為三個步驟:
1.解釋字義
解釋這些詞語的字面意義。包括句法特點及活用現象。如果字表意義比較淺顯,可以省略這一步驟,或與第二步合并。
2.闡述效果
解析這個字或詞在詩歌中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這可從三個方面入手:①所煉之字在描摹修飾中所創造的意境;②所煉之字在詩歌中的結構作用;③所用藝術手法(含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當然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作答。
3.揭示情感
說明(揭示)所煉之字以這種藝術效果(意境)更好地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示例: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注
李 益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注]苗發、司空曙是李益詩友。
試分析首句中“驚”字的妙處。
〔依法解讀〕
①解釋字義――“驚”字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晚暮靜坐的詩人受到驚動;②闡述效果――詩人晚暮臨窗獨坐,室外之風吹門動竹,詩人疑為故人來訪,故為之心驚,但只是虛幻,所以憂思不絕;“驚”字,既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凝神孤坐忽為驚動的情態,又引起下面一系列的情節和想象,具有啟動全詩的結構功能。③揭示情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能力測試】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古人寫詩講究煉字,使詩歌增色不少。請指出詩中第二句哪兩個字用得巧妙,并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
趙令
春風試手先梅蕊,①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后燕②瑤池,人間第一枝。
[注]①:音pīng。美貌,面色光澤。②燕,通“宴”。
詞的上片中哪個詞運用得非常巧妙,試分析。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聽 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注]①抽弦促柱:彈奏時,以手指或鹿骨爪撥弄箏弦,緩撥叫“抽弦”,急撥叫“促柱”。
有人說,頸聯中“獨”與“空”堪稱詩人煉字的典范,請對這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 日
韋 莊
忽覺東風景漸遲,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樓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旅夢亂隨蝴蝶散,離魂漸逐杜鵑飛。
紅塵遮斷長安陌,芳草王孫暮不歸。
“紅塵遮斷長安陌”中“遮斷”一作“望斷”,你覺得哪一種版本好,簡要陳述理由。
5.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小 園
黎 簡
水景動深樹,山光窺短墻。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①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
這首詩首聯中“窺”字很有表現力,請簡要賞析其妙處。
【參考答案】
1.詩中第二句的“才”“半”兩個字用得巧妙。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那么清新悅人。“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詩人抓住了“半未勻”這種境界,使人仿佛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清新悅人。這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寫得十分逼真,表現了作者歡悅和贊美之情。
2.詞之首句起筆不凡,以擬人手法寫春風似乎可以用她那靈巧的“手”,啟開冰封雪蓋的萬物,而且最“先”使梅花吐出了嫩蕊。“試手”而先,仿佛是春風對梅花特別鐘情。
3.“獨”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對孤燈的形象,“空”表現離人遠行、無所依從的情景;這兩個字渲染了一種孤寂、凄清的氣氛,寫出了人物內心的憂郁和思念。
4.“遮斷”好,故國遙遠,關山迢迢阻斷了回鄉之路,甚至于眺望的愿望都無法實現,表達作者羈留異鄉強烈的思鄉之情。
“望斷”好,望斷即望穿,刻畫了一個羈留異鄉極度盼望、期待、思念故國的游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