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讀書有關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08:0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與讀書有關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果我們有一本書,我們不會感覺被寂寞當我空閑的時候或在麻煩,我總是拿出一本書靜靜地看書。在任何時候,我把我的心讓我忘記所有的煩惱。就這樣我已經(jīng)形成在任何時間閱讀的習慣。
little boys as i was, i was interest in picture books and storybooks. i was struck by them. no sooner had i entered the middle school than i began to read novel, plays, essays and so on. i found i could get much from them. little by little i took great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nd last term i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osition contest among middle-school students in zhe jiang.
當我還是小孩子時,我在圖畫書和故事書感興趣。我很驚訝他們。我剛進入了中學,我開始讀小說,戲劇,散文等。我發(fā)現(xiàn)我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很多。漸漸的我開始對文學感興趣的最后一學期我在浙江省中學生作文競賽中獲得一等獎。
reading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i had to let out a burst of laughter over his fool. the little match girl couldn't keep me from crying for her misery. robinson crusoe took me into a strange world full of danger. and i was also deeply impressed by helen keller's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besides these, books also tell me other thing -how to be a man an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in a word, good books can make me know what i didn't before. so i think of a good book as my best friend.
閱讀皇帝的新衣服,我不得不把一陣笑聲在他的傻瓜。賣火柴的小女孩不能讓我哭她的痛苦。魯濱孫把我?guī)нM了一個充滿危險的陌生世界。我也深深打動了海倫凱勒的耐心和毅力……除此之外,本書還告訴我其它的東西——如何成為一個男人,如何分辨對與錯。總之,好的書籍可以讓我知道什么我不在。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書是我最好的朋友。
篇2
精選有關最新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書香伴隨著我成長,與我同行。它是我每天的必須營養(yǎng)品。沒有書,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智慧的源泉。讀書使人從愚昧、無知變得智慧、懂事,從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使國家走上了興旺發(fā)達之路。
記得小時候的我與書的接觸少,自然就會很無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之間,現(xiàn)在的我已是截然不同了。掐指一算,在這兩個學期之內,我已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魯濱孫漂流記》、《夏洛的網(wǎng)》、《城南舊事》等等名著作品,共計八本。讀了這些,我感悟極大,受益匪淺。
對于新書本的氣味,我非常熟悉。因為每次當我跨進書店的門檻時,都會聞到一股清香,所以久而久之,新書本散發(fā)出的馨香我就能夠辨認出來。
每當你讀完一本書時,就像挖掘出了一片寶地;書就像你最忠誠的朋友,每天都默默無聞地陪伴著你,給予你知識,給予你快樂,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給予你智慧和生活中的啟示。
《影響孩子一生的101個童話》這本書,我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讀懂了兩個道理:一,表面的美不是真正的美,要看事物的實質和內在,心靈美才是真正美;二,遇到困難挫折不能哭,哭是懦弱的表現(xiàn),并且也解決不了問題,與其哭著浪費時間,還不如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每每我碰到 腦海不禁浮出《安徒生童話》中那一段段極富想象力的文字;腦海不禁現(xiàn)出《安徒生童話》中那一幅幅極其動人的畫面。此時,我心中的靈感早已不斷涌現(xiàn)出來,涌上心頭……
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并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從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讓書香伴你我同行,書籍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讓書香伴你我同行,書籍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無盡的知識,還有無限的精神財富。
書香伴我成長,閱讀圓我夢想。我們的夢想,就誕生在書香里。
人生漫漫長路。讓我們一起認真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吧!讓我們一起邁向書香的世界中,與書為友吧!讓我們一起去品味人生吧!
精選有關最新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這天午飯后,突然又再一次的從身后傳出了“嘭”的聲音,那是我在里面關的門,因為我要準備讀書了。
從昨天開始我就這樣了,是因為我在葉老師的課堂上學到的那些讀書方法和鼓勵,給我啟發(fā)了靈感。改變了我以前不良的讀書習慣。
那是第三節(jié)課:那天晚上,我早早地來到了作文班,在門口,他正向我打招呼呢。我滿心歡喜地走到教室里,把補習袋放在位置上,我又看看表,還有兩分鐘就上課了。
等大家都到齊了!葉老師才來到這里,從身后輕輕地關起門,突然說了一句話:“讀書和學習應該就要像這樣。”然后就開始上課了。
今天教的都是讀書的方法,我聽得很入神,又從中悟出了一點道理,就是閱讀很重要的,但也要有方法。葉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簡單的算式:3+6。3是第三只眼、章魚理論、收集露珠。而6是標出重點、圈出陌生詞、三個de、錯別字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是省不了的。直到下課前,葉老師又說了一句讓我們尷尬的話:“你們誰有按照這些方法去讀一本書的,請舉手。"我們誰都不說話,有時還會看看有沒有舉手的人。他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副很無奈的樣子,搖了搖頭說:“可惜呀!可惜。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時他又抬起頭來說:"你們也可以閉門讀書,就算外面有多大,多響得聲音傳到耳朵里面,也不會受此干擾!也算是有做到了這幾點。”
這句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從今起,我就按照葉老師教的方法讀書,果真有用了!
精選有關最新以書為話題的作文
我十分喜愛看書,因此我的書架上擺放著許許多多的書。
篇3
《簡·愛》這本小說是以簡的性格為脈絡的,這樣的結局是為簡的性格取向服務的。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一
有這么一個人,背負著世界給她帶來的一切不幸,當世界看到她的種種劣勢,告訴她生活不要有太多奢望,她偏偏不聽。這樣的傳奇女子——簡愛,以她樂觀振憾了我們。
也許她不漂亮,但她有著堅強的個性,也許她在人們眼中是位弱女子,可她依舊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這滲透著女性獨立思想的小說讓我愛不釋手,我為簡愛的悲慘遭遇、雪上加霜的困難感到悲傷,為里德太太的偏心感到憤怒,為羅切斯造特先生失去一只手雙眼感到同情。
也許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大多數(shù)人還都有著達爾文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界就如同那樣冷酷無情,至少并不是太美好。人類只會向那身上有光環(huán)的人們投向目光,那些卑微的人們孤獨又無助,本應該選擇認輸,可有人卻依然如此倔強。
也許,他們只是那么想:為了生活罷了。但他們?yōu)榱松钊绱伺Γ麄兿嘈琶魈焓敲篮玫摹⑿腋5摹?/p>
也許,我們不曾擔心過,不曾困難過,不曾對這世界有什么太多的奢望、、、、、、可換了我們是簡愛的話我們真的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嗎?我想我們還過著無憂的生活,還來不及體會那么多的艱苦,我們也只能從書籍中體會吧,懂吧、、、、、、
《簡·愛》給人堅強的感覺,但閱讀完后會使人更加堅強,或許,這就是夏洛特勃朗蒂獨特的文字與想象,《簡·愛》的'魅力之處吧!
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二
《簡·愛》一反傳統(tǒng)小說中以溫柔美麗的女子做主角,以浪漫動人的愛情傳奇為故事的舊格式,寫出了一個出身卑微、相貌平平的女子與不公平的命運抗爭的故事。
主人翁簡·愛是不幸的,她自幼失去了父母,連唯一憐愛她的舅舅也過世了。她初涉人世,變過著寄人籬下、任人驅使的悲慘生活。此時的她只有用讀書來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難,書豐富了她的內心世界,陶冶了她的性情,苦難又磨練了她的意志,使她養(yǎng)成了外柔內剛的性格。
小說中,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當簡·愛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了羅切斯特時,她很清楚地意識到橫在他們之間的鴻溝。羅切斯特出身名門,十分富有,是英國上層社會的紳士。而她卻出身卑微,只是一個地位與傭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師。但是,她沒有因此而氣餒,而妄自菲薄,她勇敢地向自己、向羅切斯特承認了對他的感情。在婚禮儀式上,簡·愛才知道原來羅切斯特早有妻室,原配妻子尚在人間。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婚姻的莊嚴,簡·愛忍著內心的疼痛,毅然決定離開了羅切斯特……
簡·愛這位離經(jīng)叛道的女性,雖然并不美麗,但富有挑戰(zhàn)和抗爭的個性,使她充滿了魅力。她聰明好學,自尊自愛,盡管社會地位卑微,她決不自甘墮落。她認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她為爭取平等地位,為維護自己獨立的人格,而抗爭、奮斗。她鄙視那些渾身銅臭、以門第出身論人、一味追求虛榮的上流社會的庸俗之輩。
簡·愛為維護公道、維護個人尊嚴,所作的不屈不撓的斗爭,不僅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尊敬,也使得簡愛這一形象具備了經(jīng)久不衰的價值!
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三
在冬日里溫暖的沙發(fā)上,我翻開了《簡愛》,這是英國作家夏洛蒂的代表作,作者想用這本書表達一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思想。
簡從小失去父母,被舅母收留。但這位里德夫人和他的兒子卻一直欺負她,最終將她送進了一所環(huán)境非常差的學校。在這里,簡認識了一個朋友——海倫彭斯,但她們之間卻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海倫面對別人的欺壓,會選擇理解、原諒,她說:“我覺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費在懷恨和記仇上。”仇恨就像一盞燈,我們并不需要像飛蛾一樣奮不顧身地撲上去,被彈開后再鍥而不舍地撲上去,那樣只會傷害到自己。于是,在不公平面前,海倫選擇逆來順受。
而簡不一樣,簡選擇與一切不公平抗爭,她會反駁、回擊所有傷害她的人。簡說過:“我此時不是憑著習俗、常規(guī),甚至也不是憑著肉體凡胎跟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都已經(jīng)離開人世,兩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簡的這句話仿佛說出了社會底層人民最想說的話,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沒有卑賤、高低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
最后,簡靠著這份獨立和機智,得到了一個還算完美的結局。羅切斯特這個正直、善良的先生本來是位大莊主,但他的莊園后來被燒了,他雙目失明,成了一名殘疾人,但卻換回了簡的感情,兩人便一起相依為命。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簡那挺拔、堅韌的背影,像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一朵向日葵。
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四
簡是個孤兒,從小被送進了修道院。她在修道院里又被老修女們歧視、被伙伴們排斥,唯一的朋友也去世了。簡的童年生活就是如此的悲劇,而生活總是在不定期的給人意外。
她18歲那年離開了休道院,成為了羅切斯特開女兒的家庭教師,可她與莊園主的愛情當然不會順利。羅切斯特有一名妻子,但他妻子有家族精神病。因為羅切斯特欺騙了她,所以簡決定放棄這次愛情,她離開了莊園,她不能忍受這不平等與有瑕疵的愛情,她悄悄的走了。
在這段時間里簡嘗試著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簡的潛意識感到了羅切斯特發(fā)生了危險,她開始回顧,并不顧一切的跑回了莊園。羅切斯特得了一場疾病,導致雙目失明了。
簡在面對一切因難時是堅強的,遇到了困難并不是對此哭泣,而是思考,她也是堅強的,并沒有被人生的困難打倒,她,不愿對命運臣服,她固執(zhí),相信自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就這樣,簡獲得了真愛,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同時,也給無數(shù)在婚姻追求的道路上俯首稱臣的女子指出了一條明路。《簡。愛》平凡卻不平庸,她同時也描述了作者的生活,以及她對簡。愛的塑造也是別有用心的,她告訴了我們最后一個大男人依附一個小女人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實。而夏洛蒂也想告訴我們,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女孩最終會得到你想要的人生。
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五
這個學期中,我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每天一做完作業(yè),我就會看一些課外書,《簡愛》這本書讓我記憶深刻。
這本書里介紹:主人公簡愛是個嬰兒時,父母雙雙去世,她寄人籬下,飽受著欺壓和歧視,也正是因為這一切,換來了她不屈服的性格,她追求光明,向往陽光的日子。后來她的舅媽把她送到了慈善學校學習,遇見自己的好老師,好朋友。簡愛非常開心,不斷學習,十分勤奮。當上家庭教師之后,她愛上了自己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但當?shù)弥_切斯特已經(jīng)有妻子的時候,她堅決地選擇了離開。她對愛情的毅力,讓我佩服。簡愛雖然離開了羅切斯特,但是簡愛沒有忘記他。最后,簡愛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完后,我寫下這篇讀后感,陷入了沉思。對簡愛,我對她欣賞與贊美!三天三夜都贊不完。她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堅強不屈,她追求獨立,追求人人平等,追求純潔的愛情的精神征服了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她這一生,雖談不上轟轟烈烈,但也不平凡,她的生命好似一個雪白的月亮,干凈。美麗。閃亮。
《簡愛》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要有尊嚴,不要遇一點困難就退縮,拿得起放得下,在逆境中學會成長,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同學們,如果你們還沒有好好讀過《簡愛》,那就可惜了。我推薦你去好好讀一讀,相信你們也會像我一樣,受益非淺。
有關《簡愛》讀書心得500字作文六
簡愛這本書稱得上是一本文壇巨著,我一直想讀。這次,我省下零花錢,終于去新華書店把她買回家,細細地讀。讀完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對我的啟發(fā)非常大。
這里面講了女主人公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寄養(yǎng)在舅母家,因受其虐待而萌發(fā)反抗意識,進入勞渥德學校。畢業(yè)后,來到桑菲爾德莊園當家庭教師,與主人羅切斯特先生互相產生了愛慕之情。后來卻發(fā)現(xiàn)羅切斯特早有妻室——一直被囚禁在閣樓里的瘋女人。傷心之余,簡.愛孤身逃離莊園,四處流浪,后因心中一直對羅切斯特念念不忘,重新又回到他身邊。這時莊園已是面目全非,羅切斯特也雙目失明。簡.愛毅然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簡.愛長相平常,一無所有,她之所以光彩奪目,就因為她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正如主人公說過一句話:“當我無緣無故挨打時我們應該狠狠地回擊……”狠狠地回擊!這便是簡.愛具有的反抗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在舅媽里德的太太家,在勞渥德學校,在桑菲爾德,在約翰家,簡.愛始終沒有放棄這種反抗精神。簡.愛有著自己的尊嚴,他努力維護自己的尊嚴,簡.愛勇敢前進,值得我們學習。
這段話給我的印象最深:你以為,就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作文人網(wǎng),也沒有心嗎?——你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同樣有一顆心!要是上帝給予我一點美貌、大量財富的話,我也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xiàn)在不是用習俗、常規(guī)、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都已經(jīng)離開人世,兩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過了很多事比如:在農村中有一個小女孩來城市里上學,她的母親要來,可這個小女孩很不好意思,絕的自己沒錢,小朋友會笑話她。
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在生活當中人生來有些東西不能決定的比如:你長得漂不漂亮?有沒有錢?但是,人的靈魂是相等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努力地拼搏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篇4
1、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因為讀的書多了,孩子的心中自有一個小書庫,不管遇到什么題材的作文,孩子心中的小書庫就會開始自動搜索有關的知識,這樣一來,不至于在寫作文的時候東拼西湊只為湊一個字數(shù),讀書,是孩子寫作最好的鍛煉;
2、開拓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讀書少的孩子,學習起來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讀書多的孩子,思考問題時,豐富的語言能力就會幫助他更深刻的理解問題并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孩子的氣質,多讀書的孩子,言談舉止總會有一種氣度,那是任何金錢也買不來的氣質,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因為讀得萬卷書,孩子所接觸的層面就會廣,在與人交談時不至于畏手畏腳毫無胸墨,這種氣質孩子會一生受益無限。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5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喜愛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我開展了豐富多采的讀書活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二、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⒈略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jù)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太陽》一課,學生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類與太陽、自然的密切關系,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或上網(wǎng)查閱)。而且要指導學生去借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以培養(yǎng)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⒉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jīng)據(jù)典,情節(jié)生動。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jù),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⒊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fā)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默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⒋摘抄評價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
三、培養(yǎng)閱讀能力,要加強詞句訓練。
篇6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要想學好作文,首先要教會學生多觀察。初中生年紀小,身處在校園的象牙塔里,作為教師要鼓勵他們走出井底,學會用開闊的視野來看世界。正如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美是處處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可見只有多觀察,才能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寫出真實而自然地文字。放眼望去,在我們身邊飄著荷花的清香,耳邊鳴蟬長吟,青青的小草,姹紫嫣紅的野花,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們,猶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只有用心的觀察,才能真正領略到生活的美。在訓練有關“雨”的作文時,正值夏季,剛好趕上天要下雨。我就讓學生走出教室,仔細的觀察夏雨的特征。同學們從室內走向室外,都顯得異常激動,有個男生還開玩笑說:“終于有了一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同學們觀察地很仔細,把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后天空,地上的景物,人們的變化都觀察得一清二楚。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有位女同學卻說:“以前下雨我總是呆在家里,從來沒有認真觀察,沒想到夏雨來的如此突然,像一個羈傲不遜的小伙子,干脆利落,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的。”看著大家喜形于色的表情,我心里無比高興。原來生活才是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啊!
其次,要重視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很貼近中學生意識。學好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對于寫好單元作文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學好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也不是一節(jié),兩節(jié)課就能解決的,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那么如何學好綜合性學習呢?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課前要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明確目標,學會收集資料,篩選資料,以便寫作時能從中汲取素材。
第二個階段是:小組探究,合作性學習找出有代表性的素材,整理成文字。這樣既能砥礪學生的思想,又能讓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更具體,更全面。
第三個階段:讓學生上臺來展示成果。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讓他們感受到語文的精彩,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訓練有關“讀書”的作文時,我先讓學生搜集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讀書的方法等。然后在讓同學們分組交流,選出有代表性的事例,讓他們整理并形成文字,這樣既讓學生他們收集了素材,又讓他們練了筆,寫出來的文章才會充實。
三.鼓勵學生多角度的求新法。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它,正如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在指導學生寫作立意事,要鼓勵他們多角度立意。例如材料作文:一個漁夫從海里撈了一顆大珍珠,他歡喜如狂地來到城里的珠寶店。珠寶商吧珍珠拿到手里仔細地觀察一番后,對漁夫說;“如果這顆珍珠上面沒有這個小黑點,它將成為極品,價值不可估量。”聽了珠寶商的話,漁夫拿著珍珠回了家,他對妻子說;“我要把珍珠上的小黑點去掉,讓他它成為無價之寶。”妻子勸他說;“珍珠是天然形成的,難免有瑕疵,再說世間哪有完美的東西!”漁夫沒聽從妻子的勸告,開始嘗試去掉黑點。可他刮掉一層,黑點任在,在刮掉一層,黑點任然在,刮到最后,珍珠也不存在了。
試想:如果漁夫不那么貪心,不可求完美,能聽從妻子的勸告,那么這個故事的結局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角度一:做人不要貪心。
角度二:不要苛求完美。
角度三:要聽取別人善意的勸告。
角度四: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角度五:要學會包容。
五個角度,一個比一個有新意,我們就可以從中選出一個不落俗套的立意,這樣就能寫出超凡脫俗的文章來。
四.在完成知識積淀后,教師要學會適當?shù)姆攀郑瑢W生有厚重的知識積淀,又汲取了一些優(yōu)秀習作的技巧,何愁寫不出好文章來。正如音樂家掌握了七個音階,就能組成千曲萬調,美術家掌握了三種原色,就會演變成萬紫千紅一樣,妙筆一定會生出花來。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暢所欲言;作文教學
隨著語文新課程的改革和新課程實驗教材的使用,我覺得以前的學生特別害怕寫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厭煩。而現(xiàn)在,經(jīng)過五年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學生不但對語文學科感興趣,而且對習作也有很大的興趣。我想,這是我們語文老師一直夢寐以求的事。究竟如何令學生喜歡習作,這就看你怎樣設計使用新教材,怎樣巧設課堂教學。
學生是因為不會寫,沒興趣寫,才導致他厭寫。因此,要讓學生有習作的自信心,有習作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曾經(jīng)說過:“如果人們吃飯時沒有食欲,勉強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結果,只能引起惡心和嘔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饑餓的驅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會樂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因此,作文教學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必須使學生對作文“有饑餓感”、“有食欲”。
1 讓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寫作文,最不喜歡的是老師規(guī)定內容范圍。因此,我一直以來都堅持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為本”,減少對學生的束縛,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自由舞臺上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
在指導三年級學生寫《我的家鄉(xiāng)景物》時,我先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家鄉(xiāng)景物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和有關媒體介紹都可以。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邊展示,邊口頭介紹。這樣,學生可以向同學們大膽介紹家鄉(xiāng)的景物,表達了他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同時,我還讓其他學生在恰當?shù)臅r候給他提意見,讓他把話說得更完整。同學們也可以一起幫他修改不當?shù)脑~語,從而在快樂的氣氛中,讓學生的口頭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再指導他們寫下來。
于是,每次作文,我都利用一切時機,讓大家相互提意見、發(fā)表看法、欣賞作品、評改作品,為他們提供一個自由馳騁的舞臺,讓學生、家長、老師可以把想說的話盡情傾吐,從而拉近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家長的距離,極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說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寫作道路作鋪墊。
2 對學生適時表揚
在習作教學中,班上都會存在一種情況,有部分學生接受能力強,他們的作文水平提高比較快,而有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卻很難提高。如何令這部分學生由不會寫到會寫呢?
在我現(xiàn)在所教的班級,就有這樣的學生,他每次習作都達不到要求,不會動筆寫,字數(shù)不夠,總是說沒內容可寫。于是,我就叫他寫班上的事情,就從最簡單的事寫起。比如說,今天的班干部做什么事,得到了老師怎樣的評價,今天班上發(fā)生什么新鮮事……這些內容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寫。盡管他們所寫的文章語句不通順,錯別字多,字數(shù)不夠,我都不會批評他。但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我會對他的的表現(xiàn)作出肯定和贊賞。例如,我班的小鈞同學,是四年級學生,他第一次作文,只寫了兩三句話,而第二次卻寫了一段話,他每有一點進步,我就會讓他在班上讀出來,全班一起表揚他。小小的鼓勵,對我們老師來說只是花了課堂幾分鐘時間,但短短的幾分鐘卻可以令一位學困生從不喜歡寫到喜歡寫,對他以后的寫作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3 點評有效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予鼓勵。在我的作文評講課中,我常指導學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師批改后再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會對那些優(yōu)秀習作進行點評,幾乎全班學生的作文我都會點評。
如,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后,在用詞、表達、修辭手法等方面寫得好的,我就在班上表揚他們。通過對每個學生的點評,他們都會覺得很高興,開始有寫作的喜悅感、成功感,從而就消除了他們對習作的畏懼。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寫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級內設置的作品展欄上,讓全班同學將所有的作品全部看一次,并向該同學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議,再把“成果”發(fā)回給學生,通過互相交流,達到互相促進。
我在指導學生寫《我》的時候,我會先讓學生寫好作文,自己修改,然后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里讀出他的作品,讓小組同學一起給他意見,指出不恰當?shù)牡胤剑侔讶嘧魑姆旁谧髌氛故九_,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評改,最后讓老師修改,寫出親切而又鼓勵性的評語。這個過程,不但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寫和評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使每個學生在這個自評、互評的過程中,領悟到寫作的道理和方法,同時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4 拓展閱讀
常言道: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老舍先生曾經(jīng)把閱讀與寫作比喻為“吸收與輸出”的關系。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寫也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篇8
一、加強實踐,不唯模式
從根源上思考,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兩種能力和一種態(tài)度: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態(tài)度。表達是語言輸出的過程,沒有輸入就不會有輸出。如果一個學生缺少豐富的語言積累,很難想象他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好語言。思考,則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上,對社會的理性認識。思考的基礎是生活積累,思考的實質是情感的審美過程、價值的判斷過程。總而言之,思考是信息的吸收與整合。而生活態(tài)度也是在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形成的。因此,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實現(xiàn)由“拿來”到“送去”的過程,是通過長期的實踐才能完成的,任何一種揠苗助長、急于求成的方法都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一直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往往局限于每單元一次的作文課,并遵循這樣一個過程:命題―指導―作文―評改―評講,其中“指導”和“評講”環(huán)節(jié)往往從教師的角度、應試的角度去評判學生的作文,關注學生的問題,試圖幫學生指出一條應試之路,但實際上卻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路,也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單一固定的模式如何能達到作文教學的目標呢?
二、空間靈活,眼光開放
我們的確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幾節(jié)作文課上,不能把學生寫作活動及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只局限在寫作課上,而要把作文教學滲透在平時點滴的語文教學與語文活動中,以一種開放的眼光來看作文。一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把寫作變成一種快樂、自由地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活動,二是除作文教學以外的語文活動都可成為學生寫作的內容。因為寫作是知識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盡量多開展綜合性語文活動,制訂周密、可操作性的方案,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產生交流及寫作的欲望。教師本身應具有高超的教學技藝和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以自己富有表現(xiàn)力和啟發(fā)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用自身的學識與修養(yǎng)感染和熏陶學生,這樣才能營造出濃厚的寫作氛圍。言為心聲,從心底自然流露出的文字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另外還應該最大限度地擴展學生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汲取養(yǎng)料,表達自己的感受。隨筆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筆方式。因其不受內容、題材、寫作要求及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可在自由的思想世界里想象、創(chuàng)造,這樣既保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又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他們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感受力。教師不要輕易扼殺學生星星點點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抹殺學生與眾不同的見解。“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本著大語文的思想才能避免緣木求魚的盲目性與南轅北轍的荒唐做法。
三、讀寫結合,以讀帶寫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共同構成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而閱讀只為讀、寫作只為寫一直是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古人云: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讀書能從另一個方面來豐富人的生活,它填補了學生因為課業(yè)負擔重、生活空間狹窄所造成的閱歷空白。學生只有勤于讀書,大量閱讀,才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我們可以在閱讀教材中找出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思想情感有關的寫作素材。把練筆輻射到閱讀課上,從學生的動情點、爭議點的角度寫寫啟示,做做仿寫、續(xù)寫、改寫,學生有話可說,寫作也就不是一件犯難的事了。教師也可以推薦讀物,指導讀書方法,定期組織閱讀和讀書討論會,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借助廣泛的課外閱讀,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展現(xiàn)實生活空間和情感空間,提升他們對生活的認知能力、語言運用能力。
綜合性決定了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對那些感受和體悟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更需穩(wěn)扎穩(wěn)打地進行訓練。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智水平,以思維訓練和動筆實踐以及寫作知識的點撥為側重點。整個訓練要把讀寫結合起來,把觀察與思考結合起來,把聽與寫結合起來,把寫作知識的點撥與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在觀察中領悟,使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寫作,逐步做到“自能作文”。
篇9
一、培養(yǎng)習作愿望
情動而辭發(fā)。愛因斯坦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禮物是人人都想要的,豐富、多彩、鮮活的語文活動課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將知識包裝成禮物的過程,它無論是內容安排、組織形式、教學方法都盡可能滿足于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們的興奮點,使知識真正成為孩子們樂意接受的禮物。兒童教育心理學還告訴我們: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活動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上來”。于是我就注意把學生語文活動的興趣用遷移法引到習作上來,讓孩子們快樂走進作文這個可以吐露心語,抒感的美好殿堂。
如:一次外出聽課回來,我就“借它山之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設計以“禮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活動伊始,教師精心設計了一個“送禮物”的環(huán)節(jié),出人意料的送給了孩子一個嬰兒的奶嘴、一件小圍裙等五個小禮物,給孩子們帶來了無比的驚喜和歡樂。這樣一個“活動情境”,構筑起一個“歡樂的課堂”,激起了孩子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情感體驗,喚醒了孩子許許多多有關禮物的情感記憶。單單是由“奶嘴”,便想起了美好的童年,童年的趣事,想起了親愛的媽媽,想起了媽媽撫育自己成長的樁樁往事,還想起了生日時媽媽送給自己的深情禮物……憑借幾個小小的禮物,教師便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孩子們激動不已美的情境,激活了他們的思維,激發(fā)了他們的情感,激起了他們傾吐表達的強烈愿望。
二、積累習作材料
擁有語言是學生習作的基礎,而占有材料則是習作的關鍵。學生習作不能白手起家,它需要在作文前有一定的材料積累。
1.在讀書活動中積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可以加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多讀課外書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源頭活水也可以幫助學生明心智。我要求學生讀書應像蜜蜂采蜜一樣,在豐富多彩知識海洋中廣泛涉獵,豐富詞匯,采擷精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教學生采用做摘抄、編提綱或寫讀書筆記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讀書活動力求形式多樣,內容富有情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讀書活動中感受體驗,在積累的同時學會運用,在運用的同時進行積累。
2.在認識周圍世界活動中積累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自然社會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作文素材,是學生習作的“大課堂”。我經(jīng)常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回歸到社會和大自然中去。我?guī)е鴮W生,讓他們在遠離長輩般呵護下,赤腳走在田間地頭,在粗糲的環(huán)境里品嘗艱辛,學著父輩為生計奔波;我讓學生饒有興致地呼朋引伴,上演草垛邊的追逐,樹叢中的嬉鬧,在星辰月色下“找樂”,在天籟之音中“撒歡”。
三、激發(fā)習作靈感
靈感,是一種特殊的激興,是執(zhí)著和智慧的化身。而實踐是產生靈感的基礎,“得之于俄頃,積之在平日。”學生參加語文活動,他們盡情地投入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感悟,這不僅為寫作提供鮮活可感的材料,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和靈感。
活躍的語文活動課則是撥動寫作靈感這根弦的有效途徑。再如:為了寫好狀物作文,我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在觀察事物表象的同時,我引用古詩作點撥,讓學生從事物的特征、功用等方面展開聯(lián)想、想象。觀察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體現(xiàn)其頑強的生命力;觀察落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嬌艷的花朵在耗盡了所有的美麗和馨香之后,不悲傷,不嘆息,不自棄,而是心甘情愿又化作肥沃的春泥,護持著更美的春花開放。這是奉獻了青春的光和熱之后,又傾其所有地將血肉之軀和靈魂一起交出。觀察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忙。”不管是為了誰,這可愛可敬的小精靈只知道采花、釀蜜;釀蜜、采花……終生勞動,一刻不停,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指導學生在觀察中動腦,于思考中領悟,運用聯(lián)想想象,觸動寫作靈感,學生就能寫出富有情味韻味的語句。
四、指導習作技巧
篇10
一、認識讀書的重要性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在寫作中才能泉思如涌。讀書之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讀書久了,能夠深入其中,會感覺到“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讀書能夠豐富思想,打造完全的人格,形成敏捷的思維,增進理解能力,提高語言素養(yǎng),升華人生智慧;無論是刀筆小吏還是國學大師,其語言的素養(yǎng)和文化的修為大都是“讀”出來的。讀誦不輟者,話語天成,言辭有味,說理深刻,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夠走向簡潔與智慧,日久功深,逐步成為語言的大師、文字的巧匠,能夠文章錦繡。而不喜歡閱讀的人,語文素質低,學習輒成障翳,如寶鏡蒙塵,烏云罩月,學習的路上、包括學習其他學科必然障礙重重、疑云片片;說話詞不達意,寫起文章三紙無驢,令人難以卒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顯然也是倡導科學的閱讀,突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打造與時俱進的誦讀文化。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閱讀的重要性,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樂于去讀,從而有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認識,閱讀優(yōu)秀之作
經(jīng)商需要人脈,習武需要廣拜名師,讀書要讀優(yōu)秀之作,需要博覽,而且需要耐心理解古代文學,借此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jù)我學習書法的經(jīng)驗,我體會到了教給學生學習寫作的方法。我在一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喜歡龍飛鳳舞的草書,后來又喜歡行云流水的行書,雖然經(jīng)過了大量的努力,但是水平一直不能夠得到飛躍式的突破。于是我謙虛地向書法大師請教,得到的答復是:我必須從楷書學起,所謂的楷書,就是皇帝中的正統(tǒng)、音樂中的嚴肅音樂、文學中的文言文。也就是說,能夠寫文言文的人,寫白話文絕對不是問題,但是白話文寫得好的人,不一定能寫文言文,更不要說文采如何。經(jīng)過了書法大師的指點,我認真地照做,結果過了半年多的時間,我的書法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學習、讀書、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主要是下工夫閱讀優(yōu)秀之作、千錘百煉。
三、作文之課前準備、提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讀書之后,就是寫作,基礎打好了,大廈才會屹立不倒。作文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在寫作文之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加上對學生一連串的提問,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在以母愛為題寫作文中,我們進行了下面的準備。
1.生活日夜交替,春去秋來,在學生的點點滴滴的生活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人文關懷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學會關心親人、關心母親。
2.在活動中,讓學生回憶過去,細心感受,體悟母愛,理解母親的愛是世間愛的極致,理解母愛的全部盡是情,在此基礎上,學會為人處世。
3.學生搜集有關母愛的格言名句、歌曲、文章等等,醞釀情感。
4.用最真摯的感情、最真實的體會、最樸實無華的文字說出、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母愛。
5.你有沒有最想和母親說的一句話?有沒有一句話在你心中藏了很久?有沒有平時想表達的情感而沒有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