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范文
時間:2023-03-21 03:0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孕期保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妊娠開始,經過40周至嬰兒娩出的過程中,無論是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都可能遇到一些有害因素,因而造成孕產婦疾病或胎嬰兒異常,如:流產、死胎、先天畸形等妊娠不良反應結局,嚴重者導致孕產婦或圍產兒死亡。孕產期保健的作用就是要預防、減少甚至消除這些有害因素對母兒的傷害,從而降低孕產婦及胎兒、新生兒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以達到母兒健康的目的。我科在臨床總結介紹如下。
1孕早期保健(妊娠12周內)
圍生保健是以孕母保健為主,因此從孕后期才開始保健。圍產保健基于圍產醫學的發展,要對母子進行統一管理,要監護胎兒,因此必須從“人之初”開始,即從孕早期開始保健,并且越早越好,以便取得良好的妊娠結局。
1.1 孕早期保健的主要目的
1.1.1 了解孕婦有無不適合妊娠的異常,以便及早處理。
1.1.2 預防胎兒發育異常。孕早期是胚胎從受孕后發育成初具人形及四肢、五官、臟器基本具備的胎兒的重要階段。孕早期發生異常,如孕婦生病發熱等,胚胎發育容易出現障礙,即先天畸形,故稱孕早期是致畸敏感期。做好孕早期保健可以預防胎兒發育異常。
1.2 孕早期保健內容
1.2.1 全身體格及化驗檢查。視妊娠是否符合閉經月份,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1.2.2 詢問現病史及既往、月經、孕產、家族等病史,給予必要的咨詢指導。
1.2.3 進行孕期保健指導,如定期產前檢查、孕期營養、勞動、生活、防病等各方面的指導,使孕期可以順利進展。
1.3 應及時處理及糾正孕早期常見可影響胎兒發育的問題
例如妊娠嘔吐、孕期發熱或高溫作業等所致的體溫升高、主被動吸煙、飲酒、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孕期宮內感染(TORCH,即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感染)、流感、腮腺炎等。孕吐反應應及時輸補營養物及液體,避免發生酮血癥、尿酮陽性,而不利胎兒發育。發熱時應及時采用物理降溫,如輸液、酒精浴等。避免去擁擠、空氣不潔之處以避免感染性疾病,早期應避免接觸職業有毒有害物質。對TORCH感染應以預防為主,如注射風疹疫苗,孕期不接觸貓等動物。
2孕中期保健(妊娠13~28周)
2.1 孕中期特點
12周胎盤已經形成,此時胎兒從母體吸收營養,進入快速發育生長階段。食欲增加,體重以每周500克的速度開始增加,腹部開始隆起。由于基礎代謝升高20%~30%,孕婦比較怕熱。由于激素的影響以及子宮的增大壓迫直腸,經常會發生便秘。
2.2 孕中期常見并發癥及注意事項
2.2.1預防并發癥:①妊高征―使胎兒發育遲緩;有些孕婦在孕20周以后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稱為妊高征。血管痙攣造成胎兒缺氧;可導致新生兒遺留腦癱。營養不良――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早產,甚至是胎死宮內。對母親的危害是水腫,嚴重時可導致心腎功能不全,子癇發作,甚至腦出血等。注意補充優質高蛋白保證每天85克、減少鹽的攝入。②妊娠糖尿病:因懷孕后體內產生多種激素,對胰島素有拮抗作用使胰島素相對不足。胎兒增長過快,成“巨大兒”。巨大兒易出現并發癥,如慢性缺氧,酸中毒,紅細胞增多癥,肺成熟延遲,還易發生低血糖、低血鈣及高血鈣。新生兒死亡率高。注意均衡飲食,控制體重。③缺鐵性貧血:由于胎兒發育迅速,胎兒和胎盤都需要攝取很多的鐵質。孕婦對鐵的需求比平時要增加4倍。注意及時補充鐵,每天35毫克,葉酸600微克,避免發生妊娠貧血。孕婦會出現頭暈、目眩、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浮腫等癥狀,并可造成宮內缺氧,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發育,嚴重的可導致胎死宮內,早產,低體重兒。嬰兒出生后發生營養性貧血的可能性增加。④缺鈣:懷孕5個月起,由于胎兒骨骼生長發育的需要,鈣的需要量增加,孕中期每日攝入至少1000毫克的鈣,孕末期至少1200毫克~1500毫克的鈣。如鈣攝入不足除了影響胎兒發育外,還會影響母親的健康。如妊高征的機會增加。(鈣參與細胞代謝,攝入不足,血鈣水平低,細胞內鈣離子增加,可致高血壓。故補鈣還可以預防妊高征。)
2.2.2 注意事項:①注意營養均衡。②注意適當運動和休息。③注意保健,為哺乳作準備。④預防早產。
2.2.3 孕中期注意合理的營養,糾正貧血、補鐵、補鈣。
3孕晚期保健(妊娠28~40周)
3.1 母體變化
3.1.1 由于子宮增大,壓迫肺部和胃部,導致呼吸困難和食欲下降。
3.1.2 子宮對直腸和膀胱的壓迫導致便秘和尿頻。
3.1.3 腹部的脹大,造成皮下彈性纖維的斷裂,某些孕婦會出現妊娠紋。
3.1.4 體內激素的變化,使面部色素沉著,皮膚變得灰暗。
3.1.5 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情況。
3.2 胎兒成長情況
胎心音正常次數每分鐘120~160次,胎兒身長50~51cm,體重2500~3400克。皮下脂肪繼續增后,體形圓潤,皮膚沒有皺紋,呈淡紅色。骨骼結實,頭蓋骨變硬,指甲越過指尖繼續向外生長,頭發長出2~3cm內臟、肌肉、神經等都非常發達,已完全具備生活在母體之外的條件。胎兒的身長約為頭的4倍,正常情況下頭部前與母體骨盆之內,活動力比較受限,準備出生。如果是男嬰,已下到,乳暈突起。
3.3 臨產征兆
3.3.1 宮底下降,胎頭入盆,子宮開始下降,減輕了對橫膈的壓迫,孕婦會感到呼吸困難有所緩解,胃的壓迫感消失。
3.3.2 腹墜腰酸,胎頭下降使骨盆受到的壓力增加,腹墜腰酸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
3.3.3 大小便次數增加,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和直腸,使得小便之后仍感有尿意,大便之后也不覺舒暢痛快。
3.3.4 自子宮頸口及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增多。
3.3.5 胎動減少。這是由于胎位已相對固定的緣故,但如持續12小時仍感覺不到胎動應馬上接受醫生診斷。胎動正常次數,每12小時30~40次,不應低于15次,測胎動的方法是早中晚各測一小時,將測得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
3.3.6 體重增加停止,有時還有體重減輕的現象,這標志著胎兒已發育成熟。
3.3.7 假宮縮:從孕28周開始,時常會出現假宮縮,如果孕婦較長時間用一個姿勢站立或坐下,就會感到腹部一陣陣變硬,這就是假宮縮,其特點是出現的時間無規律,程度也有時強有時弱,臨產前由于子宮下段受胎頭下降所致的牽拉刺激,假宮縮會越來越頻繁。
3.3.8 見紅:從陰道排出含有血液的黏液白帶稱見紅。一般在見紅幾小時內應去醫院檢查,但有時見紅后仍要等數天才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
3.3.9 臨產標志:陰道出血,腹痛,每隔5~6分鐘子宮收縮1次,每次持續30秒以上。
3.4 生產配合
3.4.1 產程時間:初產婦12~16小時,經產婦6~8小時。
3.4.2 在分娩的第一階段,宮口未開全,產婦用力是徒勞的,過早用力反而會使宮口腫脹、發緊,不易張開。此時產婦應作到以下幾點:①思想放松,精神愉快,緊張的情緒會使食欲減退,引起疲勞乏力,直接影響子宮收縮,影響產程進展;②注意休息適當活動,利用宮縮間隙休息,節省體力,切忌煩躁不安消耗精力,如果胎膜未破,可以下床活動,適當的活動能促進宮縮,有利于胎頭下降;③采取最佳的,除非是醫生認為有必要,不要采取特定得,只要能使你感覺陣痛減輕,就是最佳;④補充營養和水分,盡量吃些高熱量的食物,如粥、牛奶、雞蛋等,多飲湯水,以保證有充足的精力來承擔分娩重擔;⑤勤排小便,膨脹的膀胱有礙胎頭先露、下降和子宮收縮,應在保證充分的水分攝入前提下,每2~4小時主動排尿1次。
3.4.3 第二產程時間短,宮口開全后,產婦要注意隨著宮縮用力,宮縮間隙要休息,放松,喝點水,準備下次用力,當胎頭即將娩出時,產婦要密切配合接生人員,不要再用力、屏氣,避免造成會陰嚴重裂傷。
3.4.4 在第三產程,產婦要保持情緒平穩,分娩結束2小時內,產婦應臥床休息,進食半流質飲食,補充消耗的能量,一般產后不會馬上排便,如果產婦感覺墜脹,有排大便之感,要及時告訴醫生,醫生要排除軟產道血腫的可能,如有頭暈、眼花或胸悶等癥狀,也要及時告訴醫生,以及早發現異常,并給予處理。
參考文獻
篇2
一,看:即觀察,要求,丈夫對妻子孕期身體的變化,進行細心地觀察。
浮腫-孕期可出現輕度浮腫,只局限在下肢和踝部,晚上較重,早晨多消失。如果浮腫范圍變大,程度重,早晨亦不減輕,則屬于病態浮腫,要督促妻子就診。
黃疸-如發現妻子鞏膜或全身皮膚變黃,同時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要想到病毒性肝炎,應及早就醫。
腹部增大過速-如發現妻子腹部增大過于迅速(與其它同時懷孕的人對比),即群眾說的“顯懷”,表明可能是雙胎或多胎,或葡萄胎,或羊水過多,應及早就診。
二、算:即計算,幫助妻子做到:
計算預產期-正確的算法是末次月經的月數減3(或加9),日數加7。
稱體重一整個孕期,應該增長10~12公斤,每月最多不應超過3公斤,每周不應超過0.5公斤。如超過,應適當限制飲食;相反,體重增加不夠,應鼓勵妻子多吃一些。
數胎動一胎動是判斷胎兒情況的重要指標。正常的胎動始于妊娠第16~20周,28~34周最頻繁。自第28周起,每天晚上幫助妻子計數胎動次數,每次一小時。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如少于3次,表明宮內胎兒缺氧,應及早就醫。
三、聽;主要是聽胎心音,幫助判斷胎兒健康狀況。一般應從妊娠第36周開始,每天一次。正常胎心音每分鐘120~160次,如超過或低于這個數字,則屬于異常,表示胎兒在官內缺氧,應及早就診。
在沒有聽診器時,可以用耳朵直接貼在孕婦的腹壁(臍的左、右上方)上聽胎心音,要靜靜地、用心地聽。胎兒心音很象手表走時的擺動音,邊聽邊用手表計數。
篇3
【關鍵詞】 農村;孕產婦;孕期保健;狀況;調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893-02
我國對衛生服務有較大需求和需要量的人群中,婦女占有較重的比率,受文化、經濟、地理條件等多因素影響,在母嬰健康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相關文獻指出,80%以上的孕產婦死亡原因,可通過采取孕產婦保健的方式避免[1]。農村地區相對貧困,知識匱乏,距醫療機構較遠,文化觀念陳舊,加之受社會傳統等多因素的影響,加強孕期保健工作具有更重要的價值,是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嬰幼兒出生質量及確保母嬰安全的保障[2]。本次研究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市參與入戶質控調查獲得的孕婦資料1000份,對孕期保健狀況進行調查,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市對村級婦幼信息實施質控管理的機會,對1000名孕婦展開關于孕期保健的相關調查,對資料采用訪談的形勢進行收集。
1.2 方法 孕期保健具體調查內容包括:孕期保健知識是否了解;有無行產前檢查,產前檢查地點及次數,未行產前檢查的相關原因;有無產檢記錄。按農村家庭人均經濟水平將本次調查對象分為三類:低收入水平組:年人均家庭純收入較低的25%孕產婦;中等收入水平組:中間50%孕產婦;高收入水平組:較高的25%孕產婦。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組1000名調查對象,均為農民,34%為低收入水平組,56%為高收入水平組,10%為高收入水平組。文化水平:7%為高中及以上,45%為初中,48%為小學及以下。
2.2 相關產檢情況 1000名調查對象中,縣級醫院檢查占96%。790名實施過產前檢查,產檢≥5次者占49.4%。產前檢查率低于相關規定要求。丈夫常年在外打工、項目政策有較低的知曉率、經濟狀況差、文化層次低、距離醫院遠均會對產前檢查率造成影響。有規范孕期記錄的百分比為67%,詳細結果,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發生了較大進步,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國家對農村人口健康管理力度的加強,公眾對醫療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產前保健工作在農村開展的程度尚處于薄弱狀態,產前檢查率呈較低水平,產檢的次數相對較少,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①農村孕產女文化程度低:農村孕產婦多數未接受過高等教育,文化程度呈較低水平,對孕期保健有較低的認知度,不主動獲取保健知識,自我保健意識較差,對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缺乏一定了解,去醫院行孕期保健的積極性不高[3]。②交通不便:距離醫院有較遠的距離,也為孕產女未行產前檢查的原因,交通不便,為行產前檢查設下障礙。③經濟條件差:農民空閑時間相對較少,農活多,經濟狀況多呈較差水平,對孕婦行孕期保健造成影響。④未了解孕期保健政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等政策多數農民不了解,多數農民未用鄉級享受5次規定項目的孕期保健,而是到縣級醫院實施孕前檢查。⑤丈夫常年在外務工:農村存在丈夫較長時間外出務工的狀況,婦女多為留守群體,因無人陪伴,而忽視了產前檢查。⑥保健環境:產婦多選擇直接去縣級醫院行產前檢查工作,無鄉鎮醫院記錄的孕期保健手冊,在需要較為規范的產檢記錄時,無相關保健手冊的配備,故孕期無法提供較為完整的產檢記錄,影響了檢查質量。
針對存在的問題,行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干預,具體包括:①健康宣教:在孕期對農村孕產婦開展健康宣教工作,以促使孕期保健服務質量提高。依據調查結果,需改善交通條件,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經濟水平,提高孕期服務質量,加強保健工作,重視宣傳教育,使孕婦對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有充分的了解。②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對孕期保健均有較大的補助和優惠,對孕期5次免孕產前檢查及內容有明確規定,故產檢不應受經濟水平高低的影響。③加強基礎醫療建設:對人口素質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和醫療單位基礎建設有一定相關性,不斷完善鄉鎮保健站的基本設施,提高醫生保健服務的能力,為農民可接受更好的孕期保健提供保障,以預防為主,加大產前檢查力度,對高危因素及時發師,并積極預防孕期并發癥、合并癥,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糾正。減少異常情況發生率,從根上本降低農村新生兒、胎兒、孕產婦的病死率,為母嬰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進而提高了人口健康水平及整體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廣意義。
綜上,針對影響農村孕產婦孕期保健的因素,開展針對性的干預,如健康宣教、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加強基礎醫療建設,全面提高了母嬰健康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人口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玉茹,毛宗福.農村孕產婦保健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2(11):1543.
篇4
海南五指山市婦幼保健所 海南省五指山市 572299
【摘 要】目的:對孕期保健期間經護理干預后可取得的臨床效果如何。方法: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所共計接收580 例建檔孕婦,其中300 例孕婦僅給予常規性保健服務(作為對照組),另外280 例孕保健期間接受護理干預(作為觀察組),對比并分析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新生兒缺陷率、死亡率均為0.00%,低于對照組的(1.43%)、(1.0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剖宮產率(20.00%) 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21%),差異具統計學顯著性(P<0.05)。結論:孕期保健期間經護理干預后可取得顯著臨床效果,利于胎兒健康發育并減輕孕婦痛苦。
關鍵詞 孕期保健;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孕期保健期間增加應用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加強孕期保健的效果,為了對此進行探究。我所特選擇2014 年1 月~2015 年1月共計接收的580 例建檔孕婦為調查的對象,進行下述調查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所共計接收580 例建檔孕婦,其中300 例孕婦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孕婦年齡21~28 歲,平均年齡為(25.3±2.1)歲,另外280 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孕婦年齡20~27 歲,平均年齡為(24.6±1.9)歲。同時,兩組患者孕婦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方面均無明顯性差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僅給予組內孕婦常規性孕期保健,建立健康檔案并給予定期的化驗和體檢,進行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觀察組:在上述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干預護理措施[1]。
1.2.1 孕早、中期護理措施
(1)根據孕婦的早期表現,給予針對性的保健指導措施;(2)通過檢查判斷孕婦是否適合妊娠,如果孕婦不適合妊娠,應馬上認為結束妊娠;(3)關注孕婦心理情緒,孕期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利于胎兒的健康發育,因此應適當給予心理干預,指導孕婦梳理不良心緒;(4)叮囑孕婦注意休息并注意孕期營養均衡。
1.2.2 孕28 周后及孕足月的護理措施
指導孕婦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適當運動有利于妊娠。同時也需要多休息(休息時間平均8.5h 左右)并可進行適當的胎教。監督孕婦的體重增長情況,不得超過400g/ 周,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關注孕婦是否出現孕前恐懼等焦慮的情緒,幫助孕婦紓解心情,保證其充分的睡眠。叮囑孕婦少喝水,檢測胎盤的成熟度[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孕婦剖宮產率、新生兒出生缺陷及死亡率。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 軟件分析,用表示計量資料,用X2 檢驗計數資料,用t 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孕婦剖宮產率、新生兒出生缺陷及死亡率的比較:觀察組新生兒缺陷率、死亡率均為0.00%,低于對照組的(1.43%)、(1.0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剖宮產率(20.00%) 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21%),差異具統計學顯著性(P<0.05),見表1:
3 討論
孕期婦女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會出現一些水腫、便秘等常見的孕期反應。但是,由于部分孕婦對孕期知識認識不全,因此一些正常的妊娠反應也會導致其產生緊張的心理情緒。本次調查分析的最終結果表明:觀察組新生兒缺陷率、死亡率均為0.00%,低于對照組的(1.43%)、(1.0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剖宮產率(20.00%) 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21%),差異具統計學顯著性(P<0.05)。通過這一結果可以看出:孕期保健中增加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通過增加孕早期護理、孕中期護理、孕28 周護理以及孕足月護理四方面護理干預措施,將護理措施貫穿孕期始終,關注孕婦的心理變化、營養攝入、胎兒的發育情況等,給予全方面的護理干預,保證了孕兒健康發育,同時有利于孕婦產后的恢復。其中,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緊張、焦慮等嚴重的不良情緒很可能導致出現滑胎或胎兒畸形等嚴重的后果,對孕婦及胎兒造成嚴重的傷害。
綜合本文的全面性分析,通過增入乳孕期干預護理措施可以增強孕期保健的應用效果,且臨床應用的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金蘭. 淺談護理干預在孕期保健中的作用[J]. 基層醫學論壇,2014,15(12):1628-1630.
篇5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8-142-1
多數孕婦在懷孕期間都會出現不適癥狀,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現的癥狀不同,個體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顯差異。當癥狀不嚴重時,指導孕婦休息,使癥狀得到緩解,還可以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避免癥狀的發生。
1懷孕早期常見癥狀的護理
1.1惡心和嘔吐惡心和嘔吐是懷孕后前兩個月最常見的不適,約半數以上的孕婦有不同程度惡心表現,少數有嘔吐經歷,以清晨最明顯,少數孕婦全天頻發。多數學者認為是由于體內激素變化致胃腸平滑肌松弛而發生癥狀;也有實驗證明,此癥狀與孕婦的焦慮情緒有關。護理工作應首先評估孕婦的現狀,而后為孕婦提供緩解措施。根據降低焦慮狀態并提供健康環境可減少惡心嘔吐的護理原理,指導孕婦全身性的預防措施有休息、放松、保持精神愉快、適當鍛煉、保持環境空氣流通等。
根據限制胃內食物容量以助改善孕期胃腸蠕動減慢的原理,指導孕婦限制液體攝入量、餐后散步或少量多餐的進食原則,吃2-3塊餅干后散步。
還可以根據減慢活動減少消耗,避免不良刺激可減少惡心嘔吐發作的原理,建議孕婦做到靜臥20-30分鐘后慢慢散步,起床時,著裝等動作緩慢,避免油炸氣味及油膩食物,餐后休息。
需要強調的是預防第一次嘔吐的發生和發生時的控制很重要,因為嘔吐一旦成了習慣,則很難克服。嘔吐會消耗必要的營養,需注意滿足孕婦每日的營養需要。如果癥狀嚴重并且持續發生,應該及時處理,必要時按醫囑用藥以控制癥狀。
1.2尿頻、尿急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宮壓迫膀胱所致。當妊娠12周子宮突出腹腔后,癥狀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擠壓,尿頻現象又重復出現。某些孕婦咳嗽、擤鼻涕或打噴嚏時有尿外溢情況。護士需要向患者解釋出現癥狀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況,尿頻、尿急屬于正常現象。不必要為此限制孕婦液體的攝入量,以免導致脫水,影響機體正常代謝過程,同時指導孕婦做縮肛運動,訓練盆底肌肉的張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頻、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況,在妊娠終止后,癥狀自然消失。
2懷孕中晚期常見癥狀的護理
2.1胃區不適孕婦常有反酸、噯氣、上腹壓迫感等癥狀,是由于子宮增大造成胃部受壓的結果。再加上孕期胃腸蠕動減弱,胃部肌肉張力低,尤其胃賁部括約肌松弛,致胃內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產生胃區灼燒感。指導孕婦選擇少量多餐的原則,可以減少胃內容物體積,以緩解癥狀。
2.2小腿痙攣孕婦于妊娠后期常發生腓腸肌攣縮,夜間發作較重,可能因鈣磷比例失調引起神經系統應激功能過強所致,可指導孕婦做腓腸肌按摩,或讓孕婦仰臥、屈膝,護士或家屬一手自足底握足,另一手扶住膝部,突然使其伸膝,同時使足背屈,即可緩解,也可做腓腸肌熱敷,注意增加孕婦飲食中鈣、維生素D的攝入量,局部保暖或口服復合維生素B等均可預防腿部痙攣的發生。
2.3腹脹與便秘懷孕期,由于胃腸道活動減弱,腸內氣體常易積聚引起腹脹,多不需特殊治療。護理選擇容易消化的食品,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入量,避免過飽情況,以少量多餐方式滿足機體的需要。建議孕婦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適當鍛煉,均能促進腸蠕動,有預防和減輕腹脹的作用。必要時可按醫囑使用緩瀉劑或軟化大便的藥物,保持大便通暢,也有助于減輕癥狀。
2.4腰背痛妊娠期間關節韌帶松弛、增大,妊娠子宮向前突使軀體重心后移,腰椎向前突,使背肌處于緊張狀態,孕婦常出現輕微腰背痛,休息時,腰背部墊枕頭可緩解疼痛,必要時應臥床休息,局部熱敷及服止痛藥物。
2.5貧血孕婦于妊娠后半期對鐵的需求量增多,單靠飲食補充明顯不足,應自妊娠4-5個月開始補充鐵劑,如富馬酸亞鐵0.2G或硫酸亞鐵0.3G,每日1次口服預防貧血,若已出現貧血,應查明原因,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應加大劑量,口服富馬酸亞鐵0.4G或硫酸亞鐵0.6G,另外補充維生素C和鈣劑能增加鐵的吸收。
篇6
【關鍵詞】孕期保健;新生兒;健康狀況;探究分析
妊娠與分娩作為女性孕育新生兒的必經途徑[1-2]。而在此期間,所采取的護理保健措施即屬于孕期保健。由于產婦在孕期會出現各種心理、生理問題[3-4],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輕則會影響產婦身體健康,重則會影響分娩結局,并對新生兒的健康情況產生影響。而就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所采取的孕期保健措施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組探究通過選取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社區衛生圍產保健接受孕期指導的產婦200例,對其進行對照孕期保健,以此評價針對性孕期保健的應用價值。回顧相關資料,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例在我院接受孕期保健的產婦,所有產婦均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意識障礙等疾病,且符合我社區衛生孕期指導納入標準,均為單胎頭位產婦。統計產婦基礎資料,年齡23-30歲,平均年齡(25.8±3.6)歲,初產婦125例,經產婦75例,參見孕期保健的孕周為5-36周,平均(28.6±2.3)周。事先告知所有產婦本次探究的方法與目的,征得其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產婦100例,比較兩組產婦基礎資料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孕期保健方法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孕期保健,對產婦進行健康指導,并結合其孕周對其進行孕期保健護理,如胎教護理、營養指導、護理等;而觀察組產婦則采取針對性孕期保健,在進行基礎孕期保健護理的前提下,分別進行以下保健護理措施,首先根據不同產婦的心理狀況對其進行心理引導與健康宣教,其次根據產婦妊娠情況采取階段性孕期保健,在產婦受孕后的3個月內,一般進行早期保健護理,指導產婦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保持良好心情、正確應對妊娠反應等,而且該階段需要對產婦進行飲食指導,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并鼓勵產婦與家屬進行溝通,注意其心理變化,而在妊娠中期,予以其中期保健護理,該階段要以營養護理為主,多補充鈣質,另外要根據護理人員和醫師的指導,定期進行化驗檢查,并根據化驗結果對產婦身體情況進行準確評估,而對于存在合并癥的產婦,更需要合理增加檢查與復診次數,做好追蹤記錄,而在晚期保健護理中,要保證2周進行一次復診,并且盡早做好分娩計劃,對存在胎位不正的產婦,做好對癥分娩計劃,分娩時要嚴密監測胎心,并做好急救護理,最后在全程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及時了解產婦的需求,并實時改進孕期保健計劃,以此確保該保健護理的實效性。
1.2.2觀察評價方法對照孕期保健護理后,予以兩組患者相同的分娩護理。首先記錄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頭圍、體重等基礎資料,其次統計新生兒出現原發疾病的發生率。最后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分析。
1.3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11.3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取t和x2進行組間數據的檢驗,P
2結果
2.1采取對照孕期健康指導后,兩組產婦均安全進行分娩。首先比較兩組新生兒的基礎資料,觀察組的Apgar評分、頭圍、體重的記錄資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3討論
妊娠與分娩并不單單是一個孕育新生命的過程,它已經不斷發展為一門學科。而在妊娠分娩過程中,采取有效的孕期保健護理,則能夠有效保證妊娠質量,并提高分娩結局。目前臨床所采取的孕期保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所有階段產婦的就診需求。因此本組探究結合我院收治的產婦,通過對照探究的方法,對針對性孕期保健進行了臨床評價,而結合探究結果證實,該種孕期保健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通過本次探究筆者認為,針對性孕期保健之所以可以有效保證新生兒健康狀況,主要是由于產婦通過孕期保健,可以建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分娩態度,并且通過保健護理中的膳食干預與定期檢查,又可以有效保證產婦身體健康情況,進而對安全分娩提供基礎,以此減少分娩過程中胎兒異常情況。同時筆者認為,在孕期保健護理中,有效的結合產婦檢查化驗資料,可以準確判斷產婦是否存在貧血、高血壓、腎病等病癥,這樣可以進行早期臨床干預,從而提高新生兒健康質量。通過比較兩組新生兒健康情況也可以發現,觀察組新生兒的基礎資料與健康情況都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4結論
盡管產婦在妊娠與分娩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會影響其分娩結局,但是采取針對性孕期保健護理,則可以減少不確定因素對產婦的影響,從而提高妊娠結局與新生兒健康質量,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涯.淺談孕前保健的重要性及其具體實施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6):675-676.
[2]俞瑋,黃鳳霞.淺談孕前保健的指導[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188-189.
篇7
【關鍵詞】 四維B超;孕期保健;胎兒畸形
四維超聲技術能夠獲取實時的三維圖像, 在孕期檢查方面, 能夠顯示未出生的寶寶的實時動態活動圖像。在孕期保健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不僅可以排查畸形胎兒, 也可以讓準爸爸準媽媽們提早了解孩子的健康發育狀況[1, 2]。選擇本院2013年1~10月300例做孕期檢查的孕婦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按照檢查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四維B超檢查組)150例和對照組(二維超聲檢查組)150例。觀察組150例, 年齡21~34歲, 平均年齡27.5歲, 經產婦69例, 初產婦81例, 孕周18~37周, 平均29.2孕周。對照組150例, 年齡19~35歲, 平均年齡26.9歲, 經產婦67例, 初產婦83例, 孕周17~38周, 平均27.9孕周。兩組從年齡、孕周、產次等各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故兩組孕婦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采用四維B超診斷, 對照組采用二維B超診斷。
四維B超檢查法:讓孕婦平躺暴露腹部, 進行四維超聲檢查。通過屏幕上的動態圖像仔細觀察胎兒的聲場情況, 觀察孕婦羊水狀況, 胎兒的面部如唇等重點部位, 觀察胎兒四肢、骨骼發育狀況, 檢查胎兒大腦、腎等發育是否有不良的情況。仔細觀察胎兒胎心的強弱狀況, 通常來說正常胎心率為120~160次/min, 如果有弱的趨勢可能是睡眠或者異常。如果發現異常需要移動探頭記錄并存儲到制定硬盤。
二維B超診斷:讓孕婦保持平臥狀態, 充分暴露其腹部, 從孕婦的腹部的縱、橫、斜各個方向掃查, 對胎兒進行二維超聲診斷, 觀察胎兒的頭、面、胸、腹部及羊水情況, 發現并記錄異常部位。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合計孕婦300例, 共計胎兒300例, 經引產及生產后檢查共發現20例畸形胎兒, 畸形率為6.7%。其中觀察組胎兒畸形有9例, 對照組孕婦畸形11例。包含顏面部畸形6例, 神經系統畸形6例, 四肢骨骼畸形4例, 心血管系統畸形3例, 胎兒腫瘤1例。
觀察組確診8例, 漏診0例, 確診率88.9%, 漏診率0;對照組確診7例, 漏診2例, 確診率63.6%, 漏診率18.2%。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四維B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彩色超聲裝備, 它可以提供包括腹部、血管、小器官、產科、婦科、新生兒等多領域的多方位的資料。本研究顯示, 四維B超現對二維B超來說, 對胎兒畸形的診斷更加直觀、具體、全面和準確, 發現胎兒畸形的確診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四維B超技術超越了傳統的限制, 以前傳統的二維B超檢查結果只是平面圖像, 而四維B超相當于連續的三維畫面的組合, 呈現動態的畫面, 將連續不同平面的二維圖像進行計算機處理, 得到一個連續動態的并且有立體感的畫面, 能夠觀看到胎兒的各種動作, 甚至能夠看到嬰兒表情上的各種變化[3, 4]。除此之外, 因為四維B超的可成像性, 能夠對檢查的圖像進行儲存并刻錄光盤, 給父母提供第一手的孩子影像資料, 并且為臨床超聲診斷提供一定的影像記錄信息。
進行B超檢查, 加強產前診斷, 避免畸形兒在圍生期出生, 尤其是嚴重的致死畸形, 早發現早終止, 是進行孕期保健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產前早期診斷胎兒畸形對做好孕期保健, 優生優育具有重要意義。四維B超顯像可以實時觀察胎兒各器官、各部位的情況, 檢出胎兒部分結構畸形, 與其他影像技術相比具有無痛苦、無損傷、使用方便等優點, 是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主要手段,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馮桃莉.孕期做B超的知識.家庭醫學, 2012(8):10.
[2] 王媛.要重視早孕檢查.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02, 4(54), 40.
[3] 李秋平.你了解四維超聲嗎.家庭醫學, 2012(4):14.
篇8
關鍵詞:孕期保健干預;新生兒;健康狀況;影響
作為特殊的群體,孕婦在懷孕生產期間保健工作進行的好壞不但對孕婦自身情況產生影響,還與新生兒的成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期的實踐也證明,孕婦懷孕期間由于其生理上發生變化,在長時間改變過程中容易出現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多種病癥,而孕期的產婦心理生理上的健康直接影響了新生兒的健康。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檢查分娩的200例孕婦,年齡在20~35歲,平均(27.8±1.1)歲,其中包括了170例初產婦以及30例經產婦。
1.2方法 我院給予觀察組孕婦采用孕期保健干預,在孕婦入院時為其進行全面的檢查并確認有孕,同時建立孕婦保健卡,詳細記錄所有孕婦在體檢或復查過程中的情況,復查期間安排好相應的孕期知識講座以及相關的培訓,包括護理、營養護理以及胎教知識等。具體保健干預方法如下:①早期保健:孕婦在懷孕初期的前3個月是非常關鍵的階段,出現一點損傷都有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導致胎兒出現畸形甚至流產的情況發生,因此這一時期必須做好孕期保健干預工作。a.要對孕婦工作環境有嚴格的要求,提防放射性物質、輻射等因素對孕婦的影響,如果孕婦從事對胎兒有影響的工作可申請暫時離職或是休假,預防孕期胎兒出現畸形的情況。b.孕婦在妊娠期出現妊娠反應屬于正常的現象,這時候孕婦可以選用少吃多餐的方法有效化解惡心嘔吐等現象的不適,飲食要注意清淡,保證進食,均衡營養,才能保證胎兒正常發育。由于這階段孕婦多喜酸,因此楊梅、柑橘等食品有助于孕婦增長食欲,助其消化。c.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個人衛生,遠離污染嚴重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病毒感染,一旦病癥出現要立刻就醫并嚴格遵循醫囑進行治療。d.孕婦在妊娠期要避免進行,預防造成流產,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心理狀態[1]。②中期保健:孕婦在懷孕中期胎兒通常生長發育比較快,因此營養的注入必須足夠,注意鈣質的補充。按時進行血尿常規以及肝功能等方面的體檢化驗,為醫生提供資料,以便全面了解孕婦身體狀況,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治療和處理。如果是被允許懷孕但自身存在一些綜合癥的產婦,那么就要為其加強產前的監護,同時與孕婦病癥的相關科室及時做好會診工作,全力保障孕婦與胎兒的平安與健康。孕婦在懷孕20w以后要定期回醫院進行檢查,對其血壓情況、尿蛋白情況等進行準確的測量,以便及時預防其他病癥的出現,及早治療。③晚期保健:孕婦在定期的檢查中都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通常情況下懷孕28~36w的孕婦15d要進行一次復診,復診次數伴隨孕婦自身的綜合癥情況酌情加密。盡早做好孕婦的分娩詳細計劃,并在孕期的推進中根據孕婦的實際身體情況做好相應的調整,有助于降低難產發作的幾率。如果孕期出現了胎位不正常的情況,醫生首先要為孕婦打消顧慮,緩解焦急的情緒,讓孕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其次要求孕婦提前入院進行觀察治療,以便做好對應的分娩計劃工作,最后要準確監測分娩前孕婦胎盤的各項功能,如果發現胎兒出現缺氧的情況,孕婦則要學會對自身的胎動次數進行準確的把握[2]。
1.3觀察指標 護理人員要及時準確地對新生兒頭顱血腫、窒息、先天畸形等情況進行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
2 結果
結果顯示,新生兒窒息、先天畸形、頭顱血腫、腹瀉、肺炎、嘔吐、高膽紅素血癥以及血型出血癥這幾項異常情況,觀察組新生兒中出現了4例,占4%,而對照組新生兒中出現了20例,占20%,觀察組新生兒明顯好于對照組,P
3 討論
孕婦在懷孕期間,其自身的母體與胎兒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胎兒是依附于母體而存在的,通過胎盤、臍動靜脈等建立兩者之間的血液循環,而胎盤的功能則是為胎兒帶來營養豐富及含氧的動脈血,并及時將胎兒在發育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質排出出去。因此,孕婦的健康情況、供血情況以及營養狀況都與胎兒發育情況有著直接的關聯[3]。本研究發現,及時為孕婦進行孕期的保健干預工作,能夠減少新生兒出現窒息、先天畸形、頭顱血腫等異常情況,采用了孕期保健干預的觀察組新生兒只出現了4例異常,而未采用孕期保健干預的對照組新生兒則出現了20例異常,觀察組新生兒的身體健康情況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新生兒,P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保健知識的重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針對孕婦這一特殊群體,孕期保健干預的重要性得到了驗證,而加強孕婦孕期保健干預相關知識的宣傳仍舊是一項長遠的工作,良好的孕期保健方法需要更大范圍地被人們認識,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此外,孕婦在懷孕期間的保健工作不能單純地依靠醫生與護理人員的職責,孕婦更需要家庭的關懷與幫助,孕婦自身自我保健意識的養成和提高,還需要在家庭的幫助和監護下逐漸形成,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圍和健康理念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4]。
綜上所述,在孕婦懷孕期間,對其進行保健干預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對新生兒的健康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能夠有效減少孕婦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出現異常情況的幾率,保障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朱蘭芳.孕期保健干預對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1,11(12):22-23.
[2]李自會,彭娟.孕期保健教育干預對新生兒健康狀況影響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12(17):46-47.
篇9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廣東佛山 528000
[摘要] 目的 調查研究孕前與孕期保健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 方法 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該院產科接收分娩的產婦1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產婦的一般資料,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產婦在孕前與孕期的保健情況以及孕期是否合并有相關并發癥的情況、新生兒的體重等進行調查,計算低體重兒、巨大兒的發生率,并分別采用單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顧分析法對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結果 孕前保健咨詢、孕前BMI、孕前吸煙或接觸有害物質、孕周、妊娠營養情況等孕前與孕期保健情況是影響新生兒出生體重的主要因素(P<0.05)。結論 通過分析不同因素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針對孕產婦的不同情況,積極開展孕前與孕期保健對于降低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
[
關鍵詞 ] 孕前與孕期保健;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
[中圖分類號] R1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197-02
[作者簡介] 陳敏枝(1985.7-),女,廣東佛山人,本科,住院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
作為評估胎兒生長發育以及新生兒健康狀態,預測其未來發育情況與可能患病情況的指標之一,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在新生兒整體評價中占據重要地位[1]。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不僅對母嬰健康、安全等息息相關,還關系到新生兒未來的生理、心理、智力等生長發育情況,調查研究表明,新生兒的出生體重與其在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代謝異常綜合征、肥胖甚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的發生都有一定的聯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生活理念的普及,優生優育的意識也越來越深入人心[2]。孕前與孕期保健也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該研究就2012年2月—2014年8月該院產科接收分娩的產婦1 000例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分析孕前與孕期保健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該院產科接收分娩的產婦1 000例作為研究對象,產婦的年齡在21~4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3±2.1)歲。排除雙胎或者多胎妊娠的產婦以及合并有精神疾病患病史、記憶功能障礙的產婦。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擬的調查問卷,以隨機發放的方式,對產婦的基本信息(年齡、生育史、孕周),孕前與孕期的保健情況(孕前是否進行保健咨詢及孕前檢查、孕前體質量、是否為計劃妊娠、孕前是否有吸煙酗酒或接觸有害物質的情況、孕期是否接受營養指導等)以及孕期是否合并有相關并發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營養不良或過剩等)進行調查,并了解新生兒出生體重,將出生體重在2 500 g以下的新生兒視為低體重兒,出生體重在4 000 g以上的新生兒視為巨大兒。
1.3 統計方法
該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人口學特征和新生兒基本情況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檢驗影響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單因素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并以logistic多因素回顧分析法做回顧分析,以α=0.05 為檢驗顯著性標準。
2 結果
2.1 新生兒出生體重
參與實驗研究的1 000例產婦最終分娩新生兒1 000例,男嬰女性分別有551例和449例, 男女比例接近1:1,出生體重在1.62~4.50 kg,平均(3.24±0.42)kg,其中低體重兒53例,巨大兒115例,平均出生體重分別為(2.31±0.23)kg和(4.26±0.22)kg,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發生率為16.8%。
2.2 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調查單因素調查法對孕前、孕期保健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之間的關系,可見產婦年齡在35歲及以上、經產婦、孕周在37周以下、孕前BMI在18.5 kg/m2以下或者在28 kg/m2及以上、未接受孕前健康咨詢和孕前檢查、非計劃妊娠、孕前有吸煙酗酒或接觸有害物質的情況、孕期未接受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營養不良或者營養補充過剩等均為影響新生兒體重的主要因素,與對立面孕婦的新生兒體重異常發生率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對影響新生兒體重的因素進行logistics多因素回顧分析,可見孕前保健咨詢、孕前BMI、孕前吸煙或接觸有害物質、孕周、妊娠營養情況等為主要影響因素,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低體重兒或者巨大兒)會使得分娩時產傷、圍產兒窒息及其他不良母嬰結局等的發生風險大大增加,甚至引起孕婦和圍生兒死亡率[3-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我國孕前孕婦保健知識的廣泛宣傳,育齡女性在孕前和孕期的保健相關意識有一定程度的加強,但仍有孕婦因各種原因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的情況。
該研究對可能影響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孕前、孕期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可見孕前保健咨詢、孕前BMI、孕前吸煙或接觸有害物質、孕周、妊娠營養情況等均為主要影響因素,孕前接受保健咨詢的孕婦,對相關健康孕育知識的知曉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優生優育的進行。而孕前BMI(<18.5 kg/m2)過低體重兒的分娩率大大升高,孕前BMI(≥28 kg/m2)過高,則巨大兒的發生率大大增加。孕前吸煙或接觸有害物質和孕周過低都可能引起。研究認為,維生素 A、Fe、Zn等濃度的升高可能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并引起新生兒出生低體重的情況,而Ca元素的缺乏和葉酸的缺乏則可能引起孕婦孕期貧血和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6-7],但到某些必須營養補充過多的情況下,又會引發胎兒發育過快,體重過重的情況,因而,孕期營養的缺乏或者過剩、營養不均衡都可能影響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孕周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早產致低體重兒出現的情況,而孕前吸煙、接觸有害物質則可能造成胎兒部分功能受損,畸形發育。在所有這些因素中,以孕前BMI的有關研究對多,梁素惠[8]的研究結果與該研究基本一致,其還對孕前BMI與分娩方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BMI過高或過低的孕婦分娩低體重兒、巨大兒的幾率增加,而相應的剖宮產率也大大增加。
事實上,孕前與孕期保健情況在某些方面對低體重兒和巨大兒的影響是不同的,該研究并未對其進行區分調查和考慮,這也是該研究不足之處,可以進一步進行討論。
總之,通過分析不同因素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針對孕產婦的不同情況,積極開展孕前與孕期保健對于降低新生兒出生體重異常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
[
參考文獻]
[1] 黃微,袁秀琴.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因素分析[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3,4(14):365-366.
[2] 鄭俊江.新生兒出生體重分析[J].健康必讀雜志,2013,9(9):573.
[3] 杜秋菊,李李,韓艷萍.孕前體重、孕期增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J].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10):1197-1198.
[4] 雷馬香,焦昌婭,毛麗梅.廣州市白云區新生兒出生體重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7):56-57.
[5] 冒志琴,汪之頊.孕前體質指數、孕期增重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J].江蘇預防醫學,2013,24(5):29-31.
[6] 黃薇.孕前及孕期保健對新生兒出生體重影響的研究[D].南華大學,2013,5(1):1-61.
[7] 張耀東,王志萍.2005年至2011年青島市某醫院巨大兒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2,21(9):689-692.
篇10
孕早期的身體變化
從妊娠開始到妊娠12周末稱為孕早期。
變化:
多數孕婦會出現妊娠反應,反應的程度和表現因人而異,主要表現是清晨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并伴有頭昏、乏力、嗜睡、食欲不振、食欲異常等。因此,孕婦要合理飲食,少食多餐。可適當喝冷飲,這樣對早孕反應能起到緩解作用,但要盡量避免食用帶有色素和防腐劑的食品。
保健:
1:此期間胚胎剛開始發育,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如強烈的精神刺激、長時間活動、過度勞累等)而引起先兆流產甚至流產,所以盡量不要外出旅游,避免發生意外。
2:孕早期是胎兒各器官發育形成的重要時期,接觸一些不良因素可導致胎兒發育畸形,因此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病毒感染。如風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可導致胚胎發育畸形,建議不要到衛生條件差的公共場所。
弓形蟲感染。貓和狗的身上及生的肉類中都可能有弓形蟲的寄生蟲,它對胎兒有嚴重危害,因此不要養貓狗,接觸生肉后要洗手。
藥物的影響。許多藥物對胎兒有嚴重的損害,妊娠期間避免自行用藥,包括平時因小病而服用的一些藥和補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煙酒的危害。煙酒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吸煙會使胎兒缺氧,飲酒過多會嚴重影響正在發育中的胎兒。
遠離有毒有害的作業環境。
避免性生活。
3:孕婦的情緒與胎兒的發育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胎兒一方面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親體內攝取營養、排泄廢物,一方面又通過胎盤和臍帶進行情感溝通。孕早期孕婦情緒的過度不安,可致胚胎發育不良、流產,并可引起胎兒唇裂和腭裂等畸形。也就是說,母親的精神狀態和情緒的變化與胎兒息息相關,孕婦要以喜悅的心情接受懷孕,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善于控制和緩解不健康的情緒,保持穩定、樂觀、良好的心態,使胎兒有一個良好安全的生長環境。如果孕婦難以排解不良情緒,要盡早找醫生咨詢指導。
孕中期的身體變化
從妊娠13周起到27周末稱為孕中期。
變化:
此期胎兒生長迅速,保健的重點是營養與產前檢查。而且孕婦的妊娠反應逐漸減輕并消失,食欲大增,腹中胎兒增長速度加快,孕婦的體重也迅速增長,每周體重增長1斤左右。
保健:
1:為了保障胎兒的生長,這一階段應該加強營養,以期達到理想的體重。如果體重增長慢,說明營養不夠,容易導致孕婦貧血、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如果體重增長過快,應排除是否有水腫的存在,或者考慮營養過量,這樣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胎兒過大,增加了胎兒的危險,需調整飲食。
2:孕中期進行適當鍛煉是非常有益的。只要是正常健康的孕婦,也就是沒有妊娠高危因素的孕婦,堅持每天做孕婦體操,活動關節,鍛煉肌肉,可使周身輕松,精力充沛,讓身體以柔韌而健壯的狀態進入孕晚期和分娩。
3:大多數孕婦在懷孕16周以后可以感覺到胎動,開始較輕微,次數也較少,以后感覺逐漸強烈。
胎動可反映出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孕婦可在家自我監測胎動,方法是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數3次,每次1小時,將3次的胎動數相加再乘4,即為12小時胎動數。正常范圍是在30~40次。胎動次數過少或躁動都表示胎兒在宮腔內狀況異常,應馬上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4:在妊娠15~20周之間,孕婦應做產前篩查,即唐氏綜合征、神經管畸形的篩查。
孕晚期的身體變化
從妊娠28周至40周稱為孕晚期。
變化:
這是胎兒發育最快的時期,胎兒細胞體積增加,大腦的重量增長迅速,肺部發育逐漸成熟,增長很快,皮下脂肪豐滿,胎兒體重增加很快,每月增加700g以上。
保健:
1:為了適應胎兒體重的迅速增長和母體分娩及泌乳的能量儲備,這個時期必須加強營養。應增加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即多吃瘦肉、海魚、大豆類食品;應補充大量的鈣,每日需1200~1500mg,可多食牛奶、魚和蝦。此外,還要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以預防母嬰出現缺鐵性貧血,如動物肝臟和血豆腐。需要注意的是,熱能不要補充太多,尤其是最后一個月要適當限制飽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即限制肥肉和谷物的過多攝入,以免胎兒過大,造成分娩困難。
2:孕晚期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孕婦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比較常見的有;
水腫。身體儲存多余的水分,是為了適應分娩失血及哺乳所需,常始于足部。孕婦要減少鹽分攝取,抬高水腫的肢體,穿寬松的鞋、襪。對于快速明顯的水腫應警惕妊高癥的可能,應盡快就醫。
腰背疼痛。由于子宮增大,孕婦重心前移,脊柱過度前凸,背伸肌持續緊張,加上關節松弛造成腰背痛,孕婦在日常走路、站立、坐下、提物等活動時,要盡量保持腰部挺直,輕輕按摩酸痛的肌肉,盡量休息,嚴重者應臥床。
心悸。妊娠的時候由于血液中的液體成分血漿增多,而紅細胞增加相對減少,血液被稀釋,會產生生理性貧血。孕晚期胎兒造血及酶的合成需要較多的鐵,孕婦體內存儲鐵量不足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長久站立、空腹或突然站立容易發生頭昏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