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管理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8 00:0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菜市場管理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宜居金壇為目標,本著“以人為本、方便群眾、合理布局、便于管理”的宗旨,根據我市新一輪商業網點規劃,加大新菜市場建設力度,提升改造已建菜市場,規范菜市場管理水平。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的領導,成立金壇市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政府分管市長任組長,政府辦分管主任、商務局局長任副組長,市商務、發改、住建、國土、財政、審計、監察、城管、公安、工商、質監、國稅、地稅、開發區和各鎮的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由商務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各鎮(區)須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
三、實施方法
(一)實施主體
以市、鎮(區)兩級政府為實施主體。市區建成區內的菜市場由市統籌安排,各鎮(區)的菜市場由各鎮(區)將本單位的建設改造計劃上報至“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各單位上報的計劃,會同相關部門統籌確定年度建設改造目標和方案。
(二)建設原則
菜市場是城鎮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利于交易、方便生活的原則。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委托管理等多種形式逐步實現經營管理權與市場產權相分離。
(三)政策扶持
1.新建菜市場補貼標準:各鎮(區)負責轄區內菜市場建設投入所需資金,嚴格按照《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標準實施,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建設任務的,經驗收合格后,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市給予300元/平方米的補貼。菜市場面積由市商務局、住建局、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等部門會同所在地相關人員到菜市場現場測定,以實際使用面積為準。在《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出臺前已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的菜市場,驗收后酌情補貼,在《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出臺后規劃建設的菜市場,驗收不符合標準不予補貼。
2.提升改造菜市場補貼標準:按照菜市場實地測算的面積,市政府補貼300元/平方米;由于考慮到菜市場墻面、店面的同步提升,在菜市場獨立建筑體內的固定店面房面積按100元/平方米補貼。面積測算方式與新建菜市場測算方式相同。提升改造建設標準按照《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執行,驗收方法與新建設菜市場相同,驗收合格后下撥補貼資金。
3.補貼資金的下撥方式:補貼資金按照菜市場屬地管理和所在地政府(管委會)負責建設的要求,市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在落實市政府補貼菜市場建設資金時,下撥至有菜市場建設任務(列入計劃)的所在地政府(管委會),所在地政府(管委會)按照各自運作方式落實補貼資金(市統一建設和“一企一策”的除外)。
(四)管理方式
菜市場建設改造實行屬地管理。菜市場所在地人民政府(管委會)負責菜市場的綜合管理。各鎮(區)應當成立菜市場管理辦公室,組織協調負有菜市場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加強轄區內菜市場的行政監督管理;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對菜市場開展綜合考核、評比、獎懲工作。作為新村、小區公建配套新建的菜市場,建成后交由所在地菜市場管理辦公室管理。
(五)日常監管
菜市場的長效管理,一方面需要各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依據各自的職責做好菜市場的行政監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入社會力量來參與,發揮行業自律、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市政府將建立健全菜市場長效管理考核機制,對城區和各鎮(區)菜市場建設和長效管理等情況進行考核,同時對菜市場經營主體落實相應的考核管理機制。具體考核辦法由市商務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另行制定。
四、職責分工
各鎮(區)作為民生工程的實施主體,負責組織菜市場產權單位實施對轄區內菜市場的建設及內部提升改造;會同有關部門,領導和協調菜市場改造期間的相關工作,化解各類矛盾,確保菜市場臨時過渡期間平穩有序。有規劃新建項目的單位,按要求組織好新建工作,菜市場建成后,要按菜市場管理規定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實施項目的組織單位,會同各鎮(區)及相關部門做好城區、鎮(區)菜市場內部提升、原址改造、搬遷移建、規劃新建的牽頭工作;根據各鎮(區)菜市場建設、改造計劃,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論證、審定方案,并督促方案實施;制定《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并依據規范組織考核、驗收,下撥補貼資金。
市商務局組織相關部門對城區和各鎮(區)的菜市場長效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評比;牽頭組織菜市場重大整治的聯合執法;負責對全市建設改造菜市場的前期調研和設計、論證,按菜市場建設要求會同財政、住建、審計、監察等部門對項目建設進行審批和審計。
市發改局負責對原址改造、搬遷移建、規劃新建菜市場項目的立項審批。
市住建局負責協調菜市場建設改造過程中的招投標和基建工程的報建審批工作,以及整個建設改造工程的監督檢查,并會同“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好城區和鎮(區)菜市場建設規劃的編制論證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協助各鎮(區)做好搬遷移建、新建菜市場土地供應工作。
市財政局負責在菜市場驗收合格后,將用于菜市場建設改造的專項資金撥付至各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并監督使用。
市審計局負責菜市場建設改造工程的跟蹤審計,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市監察局負責菜市場建設改造招投標的跟蹤監督,確保專款專用。
市城管局配合做好菜市場建設改造期間過渡菜市場的安置和管理工作,以方便居民生活和菜市場經營戶的正常經營;取締菜市場周邊的馬路攤點;拆除違章搭建,整治周邊市容環境;參與菜市場長效管理和考核評比。
市公安局負責審核驗收菜市場改造項目的消防、交通設施;配合做好相關執法管理。
市工商局負責辦理菜市場經營戶證照,配合城管部門做好菜市場改造過渡期間的相關執法管理工作;參與菜市場長效管理和考核評比。
市農林、衛生管理部門按照國家《活禽經營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辦法》,執行市場內的活禽、農產品、人員衛生等的管理與檢查。
市質監局負責對市場內計量器具進行檢查,對公秤處及經營戶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檢測。
市國稅局、地稅局負責對菜市場的稅收政策給予優惠扶持。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做到加強領導、顧全大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順利進行。自2011年起,市政府要將各鎮(區)菜市場建設作為落實民生工程之一納入年度考核,根據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考核要求加強監督檢查。
(二)明確職責,加強協調。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廣量大,時間緊,要求高,既要各有關部門與各鎮(區)的協調配合,又要社會各方面包括菜市場業主及經營戶的支持參與。各鎮(區)要認真組織、明確責任、履行職責、加強聯系、互通信息,做到政府統籌安排、部門協調配合,各級齊抓共管,確保目標實現。市發改、住建、國土等部門要及時將相關菜市場立項、規劃、土地使用等情況匯總至“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便加快工作推進。
(三)統一組織,扎實推進。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要做到“六個統一”。統一組織,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扎口,各鎮(區)負責實施本區域范圍內的菜市場建設改造;統一標準,菜市場建設改造統一按照《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執行;統一設計,城區和各鎮(區)菜市場應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統一設計;統一招標,各鎮(區)統一組織工程項目的招投標,審計、監察部門參與監督;統一考核,由市商務局會同相關部門對各鎮(區)菜市場建設改造進度、質量標準進行統一考核;統一驗收,各個菜市場建設改造工程竣工后,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組成驗收小組,按照國家建筑、安裝規范進行統一驗收。
(四)積極引導,穩步推進。認真做好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的宣傳引導,積極宣傳建設改造菜市場的重大意義。項目開工前,各鎮(區)要組織工商、城管、公安及屬地管理機構做好過渡菜市場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確保市場供應不斷不亂。屬地管理機構要做好社區居民的宣傳解釋工作,爭取居民對項目施工期間產生的困難給予理解和支持,以保證菜市場的建設改造工作穩步推進。同時嚴格控制以建設改造為名,提高租金,哄抬物價,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發生。
(五)嚴格把關,保證質量。各鎮(區)要嚴格按照《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及建筑安裝等相關規范,加強對建設改造項目的監管。施工監理要全過程參與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防止出現因質量問題而造成返工的浪費和耗時現象。同時,要做好施工期間的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安全無事故。
(六)掌握進度,及時上報。各鎮(區)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及目標任務,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細則。項目施工應安排在市場供應淡季進行。抓緊工程進度,縮短施工周期,在供應旺季前完成所有建設改造項目。每月25日前,市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將本單位的工作推進情況以書面形式上報至“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于每月底前報市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
六、時間安排
(一)2011年8月中旬,出臺《金壇市菜市場建設規范》、《金壇市菜市場建設改造實施意見》、《金壇市菜市場長效管理辦法》。
(二)2011年8月中旬,成立市菜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
篇2
一、計量專項整治基本情況
精心部署,縝密安排
為確保計量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一是國家質檢總局及時出臺了《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第17號令),為整治工作提供了法規依據;二是適時召開了全國質量技術監督系統計量工作座談會,全面部署了計量專項整治的基本目標、重點內容、主要措施,并提出具體實施的指導意見;三是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部署下,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紛紛成立計量專項整治的領導小組,并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為圓滿完成計量專項整治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如浙江省局明確專項整治工作在指導思想上必須體現四個結合,即:一要將專項整治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整體工作相結合;二要將專項整治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信用浙江的經濟發展戰略相結合;三要將專項整治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結合;四要將專項整治與質量技術監督的事業發展相結合,在專項整治工作中切實履行計量監督管理職能,突顯計量工作的有效性和社會影響力。由于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計量專項整治工作精心部署,縝密安排,有利地推動了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鐵拳治理,成果顯著
1.計量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提高了集貿市場、加油站在用計量器具的受檢率,較好地履行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職責。
據此次專項整治統計,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未報材料,未含),有主辦者的集貿市場共31259家,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總數258萬余臺(件),計量專項整治前上述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受檢率為62.9%,計量專項整治后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受檢率為86%,提高了23.1個百分點;集貿市場設置公平秤總數24466臺(件),計量專項整治前集貿市場設置公平秤的受檢率74.6%,計量專項整治后上述集貿市場設置公平秤的受檢率為95%,提高了20.4個百分點;上述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加油站80198家,加油站在用加油機總數291267臺,計量專項整治前上述加油站在用加油機的受檢率為97.7%,計量專項整治后上述加油站在用加油機的受檢率為99.7%,提高了2個百分點。
2.計量專項整治查處了計量違法案件,打擊了坑害消費者的不法行為,使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秩序得到明顯改觀。
根據調查摸底的情況,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以點帶面,突出重點,選擇社會影響較大、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集貿市場和加油站進行重點執法監督檢查和整治,鐵拳出擊,效果明顯。
據統計,此次計量專項整治工作,全國共出動計量監督執法人員8.8萬人次?熏檢查集貿市場21887個,檢查在用計量器具總數191萬余臺(件),合格138萬余臺(件),合格率為72.2%;檢查公平秤19101臺(件),合格18216臺(件),合格率為95.4%;檢查定量包裝(零售)商品257110批次,合格224549批次,合格率為87.3%;檢查加油站66213家,檢查在用加油機223095臺(件),合格214585臺(件),合格率為96.2%;查處集貿市場計量器具違法案件23351個,集貿市場定量包裝(零售)商品計量違法案件12901個,加油站加油機計量違法案件3395個。針對國務院提出的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重點整治20個集貿市場經濟秩序的要求,各有關地方質量技術監督局加大整治力度,取得良好效果。江西省局在開展全省計量專項整治同時,要求南昌市局重點抓好列入全國重點整治市場范圍的南昌洪城大市場的整治工作。南昌市局為此專門制定了《南昌洪城大市場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在洪城大市場內專設了商品計量、計量監督服務站,負責對洪城大市場的長期整治工作。經過幾個月的整治,洪城大市場基本達到整治目標,解決了長期頑疾,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此次在全國范圍內對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0%的集貿市場、74%的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83%的加油站、74%的加油站在用加油機開展計量監督執法檢查,查處了一批具有計量作弊功能的加油機,收繳了一批“鬼秤、昧心秤”,使集貿市場、加油站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缺斤短兩坑害消費者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為老百姓放心購物、加油創造了良好的計量環境,使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秩序得到明顯改觀。
3.計量專項整治,樹立了一批計量信得過集貿市場、加油站,帶動了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整體水平的提高。
在計量專項整治過程中,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注意抓典型,樹榜樣,以期帶動整個集貿市場、加油站整體計量水平的提高。據不完全統計,北京、陜西、黑龍江、貴州、遼寧、湖北、重慶、吉林、天津、浙江、山東、上海、新疆、山西、廣東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均結合此次計量專項整治,開展了集貿市場、加油站“物價、計量信得過活動”,涌現出一批“五好攤位”、“合格菜市場”、“計量信得過市場”、“計量管理先進市場”、“計量放心農貿市場”、“質量計量信得過加油站”等先進典型。如青島市大連路農貿市場自1999年開辦以來堅持樹立公平計量意識,通過采取配備專職計量管理員、設置公平秤、建立先行賠償制度等措施,保證了在用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100%的目標,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湖南省株洲市的果品市場、蔬菜市場建立并做到由市場統一配置計量器具、小秤一日一校、大秤當日歸庫、一日一租(使用人不固定)、出庫入庫當面校準驗收等計量器具管理制度,較好地解決了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管理難的問題。
4.計量專項整治擴大了計量法律法規的社會影響,提高了全社會的計量法制意識。
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抓住計量專項整治的契機,與新聞媒體密切配合,向社會宣傳計量的重要性,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河北省在此次計量專項整治中與當地新聞媒體密切配合,開設“進市場、看計量”專欄,進行立體化、全方位、大容量報道。山東、安徽、河南、廣西、青海、內蒙、廣東等相當一部分地區與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密切配合,廣泛宣傳計量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利用媒介廣泛宣傳的同時,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深入市場,召集市場主辦者、經營者開設計量法律知識培訓班,向市場主辦者、經營者宣講《計量法》、《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管理辦法》、《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規定》、《商品量計量違法行為處罰規定》以及地方的相關計量法規等,有些地區還編印《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手冊》,如《上海市城鄉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工作指南》。新疆和田等地區為全面貫徹落實《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克服語言障礙,及時將該《辦法》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印發給集貿市場主辦者、經營者。山東省濰坊市將《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制作成錄音帶等材料,發放到每個集貿市場主辦者、經營者的手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此次計量專項整治中,印制計量法律法規等相關宣傳資料近百萬份,為計量專項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5.計量專項整治基本摸清了集貿市場、加油站的情況,使集貿市場、加油站納入動態化、規范化管理成為可能。
為了搞好計量專項整治工作,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并為今后對其實施動態化、規范化管理打下基礎,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對集貿市場、加油站集中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分別建立了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管理檔案,為實現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礎。如包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了一套《集貿市場強檢計量器具登記備案文書》,對備案工作實行分級負責管理,幫助集貿市場管理者建立“集市在用衡器原始檢定記錄、零售商品稱重計量器具配備表、檢定證書、檢定合格標識、集市在用衡器統計表及集市檢定衡器建議書”等,充分發揮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社會的服務作用,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建章立制,長效監管
為了鞏固計量專項整治的成果,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一是采取設立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聯絡員”、“計量協管員”的方式,宣傳計量法律法規,及時溝通情況,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設置計量違法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三是對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公平秤、加油站在用加油機實行動態管理備案制度,提高在用計量器具強檢受檢率;四是建立集貿市場定量包裝商品驗貨把關制度,從源頭上抓計量;五是與集貿市場主辦者簽訂“集貿市場計量監管責任書”,規范主辦者的責任與義務,充分發揮主辦者管理市場的積極性,共同管理好集貿市場。
歷時近半年的專項整治,基本達到了使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秩序得到明顯改觀,使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監管得到明顯加強,使消費者對集貿市場、加油站的購物和加油計量環境充滿信心的總體目標。
二、開展計量專項整治工作發現的主要問題版權所有
此次計量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
一是集貿市場量大面廣,地域分散,成分復雜,規模不一,在用計量器具從木桿秤、案秤到度盤秤,電子秤,種類較多,監管難度大,治標容易,治本難;二是一部分集貿市場主辦者、經營者計量法制意識相對較低,整治工作不配合,有的主辦者甚至鼓動業主阻撓計量執法,致使一部分集貿市場成為整治死角;三是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管理制度不健全,《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集貿市場主辦者、經營者應當履行的計量責任與義務不能得到落實,長效監管機制尚未建立;四是集貿市場、加油站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缺斤短兩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加油站經營者,利用高科技實施加油機計量作弊,坑害國家和消費者利益,擾亂了加油站計量經營秩序;五是集貿市場實施強制檢定,很難收取檢定費,有時甚至激化矛盾,有些經營者經常以收費問題為借口,拒絕檢定,嚴重制約了集貿市場強檢工作的實施;六是此次計量專項整治工作各地進展不平衡,集貿市場公平秤的設置和受檢率100%的目標,尚有一部分地方未達到。
三、計量專項整治工作下一步思路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樹立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整治長期作戰的思想。各地一定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認識兩個專項整治的重要意義,并以此次專項整治為契機,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認真研究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專項整治的治本之策,解決此次專項整治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今后一段時期內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監管的方案和措施。各地要每年開展1~2次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專項執法檢查,并逐漸形成制度,堅持長抓不懈。
(二)完善法規,建章立制,實施集貿市場、加油站計量長效監管。各地要把加強法制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做好,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當前,尤其要把《計量法》、《強檢辦法》及《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切實貫徹落實到實處,讓每一位集貿市場主辦者、經營者明晰自己的計量責任與義務。與此同時,國家局將著手完善計量法律法規,研究制定《加油站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完善加油站計量監管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