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項目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21:55: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產業項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物產業項目規劃考察報告
市人民政府:
生物產業項目是省年“212”工程重點工業項目,是我市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也是年20項重大建設項目之一。為推進項目建設和我市產業發展,根據市政協常委會重點工作安排,年10月28日,由部分市政協常委,駐普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及市政府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國土資源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園區管委會、市茶業局(市生物產業辦)、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思茅區政府等相關領導組成的視察組,對項目倚象種植基地和工業園區組培與加工項目現場進行了視察,并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市政府和集團對產業發展及項目推進情況的介紹,廣泛聽取了各位委員和相關領導的意見建議。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實施進展情況
年5月,市政府與集團簽訂合作協議,計劃用3-5年時間,投入10億元以上資金,在工業園區建設集珍稀生物研究所、大型植物科技組培中心、珍稀藥材GMP加工中心、3000-5000畝GAP種植基地為一體的生物谷項目。投資5.8億元建設年產鐵皮楓斗晶1億袋、鐵皮花茶10萬袋、鐵皮石芝參膠囊1億粒等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打造全國最大的鐵皮產業化基地和最有特色的珍稀瀕危植物生物培育、人工種植及深加工產業化基地。
項目實施一年半來,集團在旺旺野生植物開發公司的基礎上,在投資設立了生物谷發展有限公司和生物農業有限公司。目前,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已完成項目投資1.4億元,今年將完成投資2億元以上。
(一)種植基地初具規模。生物農業有限公司現已建成年產900萬叢種苗的組培中心和1000余畝符合GAP種植標準、并通過有機認證的鐵皮種植基地,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投產近500畝,年產值8500萬元。
信息產業處項目合同書
項目名稱:_________
項目類別:_________
承擔單位:_________
項目負責人:_________
起止年限: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一、研究開發目標、主要內容、技術要害、預期成果
產業扶貧項目完成情況報告
一、年度目標任務
新增農機動力300千瓦,新建人工飼草基地18400畝,新建益農信息社8個,新建農業產業基地0.35萬畝,新建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園區1個,新建農業初加工設施15座,推廣特色優質農產品6個(次、件),新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2個,新培育科技示范戶134戶,新招聘特聘農技員3人,新建或改擴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小區)2個,年出欄牲畜6.96萬頭。
二、項目完成情況
通過實地調研、統計核實數據及因地制宜、認真研判,進一步完善、充實了各鄉(鎮)(預脫貧村)產業扶貧規劃,完成了《2018年37個預脫貧村產業扶貧規劃》的編制、審核工作。其中:
1、各牧區鄉(鎮)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已完成牲畜棚圈選戶,巷道圈、集體牧場選址工作(已完成35%);
2、新增農機動力100千瓦已購置到位,(已完成33.3%);
農業產業項目建設調研報告
近年來,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思想,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搶抓政策爭項目、加大投入上項目、全力以赴抓項目,掀起了項目建設的高潮,推動了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項目建設現狀
(一)農業產業項目穩步實施。緊緊圍繞食用菌、茶葉、畜牧養殖等農業主導產業,搶抓政策機遇,大力實施農業項目建設。投資800多萬元的雙坪村和村1000畝優質茶園基地建設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投資12萬元的雙坪100萬袋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已全面建成,共征地7畝,進駐基地農戶44戶,搭建菇棚50個。投資150多萬元的陳家壩和雙坪村2個2000頭養豬基地建設項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工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積極引導企業進行規模擴張和技能改造,以項目建設帶動企業做大做強。投資7800萬元的楚園春5000噸營養型黃酒項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廠房、配套設施建設和設備安裝等工作,9月份可進行試投產。投資8000萬元的頭孢中間體醫藥化工項目即將簽約動工。煤炭企業“3改6”技改項目進展有序。
(三)集鎮建設項目大力推進。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建設力度,著力改善集鎮面貌,提升集鎮形象。投資120萬元的二橋建設已全面建成通車,投資400多萬元的集鎮防洪堤、步行街和政府機關辦公樓整修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年內可全部建成。
(四)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投資60多萬元的漳沐2.4公里通村公路建設已全面建成并通車,投資10萬元的雙坪喇叭丘河過河路面工程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資60多萬元涉及1400人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已全部完工。
獨家原創:農業產業化項目調研報告
農業產業化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為中心,對當地農業的主導產品和龍頭企業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把產供銷、貿工農、經科教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經營體制,使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銷售有機連接起來,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而使農業整體效益提高。推進農業產業化,是農業進入新階段后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新形勢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意義
第一,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豐富了為農服務的內容,提高了服務的水平,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對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充實、完善和發展。農戶家庭承包經營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相結合,使農戶找到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聯合與合作形式,是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農業經營形式,是農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改革探索的新飛躍。
第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對農產品品種和質量、農業區域布局和產后加工轉化進行全面調整的過程,也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向深度進軍的過程。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帶動千家萬戶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專業化、集約化生產,避免分散的農戶自發調整結構所帶來的盲目性和趨同性,全面推進新階段我國農業的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
第三,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有力措施。農業產業化經營造就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龍頭企業通過組織農戶,實行專業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充分發揮家庭經營和農村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創出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參與競爭,既提高了農業的總體效益,也提高了農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第四,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家庭承包經營是我國農村最基本的經營制度,是各項農村政策的基石。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由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與千家萬戶建立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可以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的前提下,引導分散經營的小規模農戶組成專業生產聯合體和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開辟了在小規模家庭經營基礎上,有效吸納先進生產要素,提高農業整體規模效益的新途徑,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選擇。
重大產業與項目推進調研報告
今年是全市重大產業與重點項目推進年,市委、市政府部署這一重大活動近四個月以來,各地進展和成效怎樣?困難與問題何在?為了了解這些情況,我們到各縣市區及“三區”開展了一次調研活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初步成效
1、形成了推進氛圍。全市重大產業與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動員大會后,各地反應迅速,行動積極,紛紛結合實際情況,通過開會傳達、專題研究、媒體宣傳和上下推動,進一步凝聚了發展共識,形成了推進合力。各級各部門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推進重大產業與重點項目建設既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也是優化產業結構的需要,更是實現趕超進位的需要,從而自覺把此項工作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抓項目、壯產業、促趕超”的濃厚氛圍。
2、夯實了基礎工作。各地組建工作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建立了責任分工、定期分析、工作例會、現場辦公、督查調度、信息溝通和考核獎懲等一系列制度;全市包裝重大項目192個,其中工業126個、農業54個、中心城區服務業12個;各地積極組織編制和完善重大產業規劃,中心城區鋰電、醫藥、機電、建材、油茶、服務業以及樟樹鹽化工、煤電循環經濟、硬質合金工具、奉新紡織、高安建筑陶瓷、宜豐竹制品加工等產業已完成規劃編制。同時,各地不斷加強綜合辦和各產業推進辦的建設,抽調人員,明確職責,開展項目調度、報表填報、信息反饋等日常工作,高安、、等地編發了工作簡報,以通報情況、交流做法,推進整體工作。
3、收獲了招商成果。各地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工作的主抓手,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產業建設為主線,積極開展領導招商、小分隊招商和以商招商,取得新成效。1—5月,全市新批外資項目16個,合同外資2億美元,增長105%,實際利用外資9565萬美元,其中現匯進資2495萬美元;利用省外資金5000萬元以上項目97個,實際進資74億元,增長22%,其中超億元工業項目19個、實際進資31億元、增長31%。市本級引進投資128億元的德匯國際實業、投資95億元的美國GTA混合動力汽車、投資45億元的蟠龍鋰產品開發、投資10億元的江鋰新材料等項目,縣引進投資20億元的華信3G手機生產項目,縣引進投資18億元的中部夢幻城項目。
4、加快了項目建設。截止5月底,全市共上報重點項目309個,總投資1380億元,實際進資150億元,已開工216項、投產63項。其中:農業項目41項,總投資63億元,實際進資13億元,已開工31項、投產12項;工業項目211項,總投資1219億元,實際進資114億元,已開工143項、投產49項;中心城區服務業項目57項,總投資97億元,實際進資22億元,已開工42項、完工2項。市本級興發鋁業、碧彩電子、新能源以及科技、水泥、中部夢幻城等重大項目進展迅速,經濟開發區8個項目一邊租賃廠房生產一邊抓緊廠房建設。
鄉村產業發展項目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鄉村產業發展項目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20〕20號)2021/12/27下午4:09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關于印發《縣鄉村產業發展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3/10《省農業農村廳支農資金管理規程》(農計發〔2019〕12號)《省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實施細則》(財農〔2021〕34號)和《縣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松財農〔2017〕7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的,用于鄉村產業發展方面的鄉村發展項目資金。農業救災資金、動植物疫病防治補助資金、扶持糧食生產及各類直接補貼資金、品種技術試驗示范等普惠類、任務類補助補償資金和以獎代補資金等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鄉村產業發展項目管理按照主體申報、擇優支持、績效激勵、公開監督的原則進行。
第二章支持對象和主要環節
第四條支持對象符合條件的縣域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種養大戶、農家樂民宿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他組織和個人等。
全縣產業暨項目工作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產業是縣域經濟的支撐,項目是產業的載體,同時,項目又是保持投資拉動的主要抓手,抓產業必然要抓項目。二者對縣域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縣委研究同意,召開全縣產業暨項目工作會,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高度重視。剛才,縣產業辦通報了2007年度全縣產業發展情況,縣項目辦總結回顧了過去一年的項目工作,公布了2007年項目績效考評的結果,分別表彰了2007年度產業建設和項目工作先進單位及個人。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一年來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祝賀,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在今年的工作中更上新的臺階。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講兩點意見。
一、關于產業工作
2007年,是實施“產業興縣”戰略的第一年,全縣上下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以產業化的理念認真謀劃縣域經濟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形成了產業良性發展的良好態勢。這主要在于:
一是形成了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縣委龍書記親自擔任組長,李縣長、劉冰副書記、人大廖主任、政協林主席擔任副組長,其他縣四大家領導、縣直主要經濟管理部門及電力、電信、煙葉公司的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十七個產業工作專班,各專班的組長、副組長分別由縣領導擔任。實行“一名領導、一套專班、一個產業、一塊資金、一家企業、一抓到底”的“六個一”工作模式,縣四大家領導齊抓共管,各鄉鎮各部門全力配合,狠抓落實,從而形成了一個有利于產業發展的良性工作機制。
二是科學規劃明確了產業的發展方向。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產業興縣進程的實施意見》,從總體上明確了產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各產業工作專班經過深入調研,組織專家科學制定了17個產業的五年發展專項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目標明確,措施具體,使各產業按照目標得以健康有序發展。
產業集群項目建設論文
1產業集群項目建設的主要做法
1.1科學規劃,突出重點
按照項目要求,通過實地考察、參觀學習,認真規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突出三大建設內容:出口型企業行業協會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出口型企業示范基地提升。項目總投資589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資金200萬元,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389萬元。
1.1.1組織籌備出口型企業行業協會
山東省安丘市是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近年來以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為核心,全面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快農業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龍頭外向化、產品品牌化步伐,在農產品加工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全市已有一定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400多家,其中濰坊市級重點龍頭企業76家,省級6家、國家級1家;全市出口農產品有保鮮、脫水、速凍、腌漬、罐頭、熟食制品等六大類600多個品種,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歐盟、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加工經濟群體。但全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和困難: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仍處于小規模分散經營階段,品牌多而雜,難以形成競爭優勢;農產品加工業檔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產品結構單一等等。就整體發展水平和企業發展環境來看,目前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組建出口農產品行業協會,就是把安丘市眾多的出口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化零為整、抱團發展,通過建立完善行業協會章程和運行管理制度,統一制定指導性種植計劃、確立收購保護價和外銷最低價、開展農民培訓和技術服務、協調會員企業間分工協作、穩步擴大協會聯系和服務范圍,形成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運行規范。通過協會的行業管理、協作、協調、自律和服務,提高農產品出口企業素質,有效規避出口風險,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增加出口創匯。從2012年8月份開始,全市就成立了專門的籌備小組,先后三次組織到博山桔梗產業協會參觀學習,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文件,起草了《安丘市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章程(草案)》等相關文件,并下發至龍頭企業和相關部門進行討論和修改,廣泛征求了意見,認真籌備“安丘市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通過宣傳發動,對愿意加入協會并填報了《會員申請表》的出口型企業進行審查,確定第一批會員企業46家。目前,安丘市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成立并扎實開展工作,同時開通了協會網站。
1.1.2整合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肉牛產業化項目籌備調研報告
一是經請示區委、政府領導同意,成立了××*區肉牛產業標準化基地開發項目領導小組。
二是成立了項目辦公室,抽調了工作人員。
三是制定下發了《××*區母牛存欄摸底表》,要求挨社逐戶統計母牛存欄數,進一步摸清家底。
四是編制初擬的《××*市××*區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項目規劃》已上交省畜牧總站專家審閱后三易其稿,已基本定稿,待專家評審通過。
實施該項目的下一步打算及思路。
該項目規劃的制定是根據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內在要求,以農業結構調整、西部大開發為契機,以市場為導向,發揮比較優勢和科技推動力,堅持多元驅動手段,完善利益共享機制,以西門塔爾改良雜種牛為主的優質肉牛生產,以畜牧業增效、農戶增收為目的,建成以××*區為中心的全省規模化、產業化的優質肉牛基地,實現特色優質畜產品規模化、產業化的安全生產、加工、銷售,推動我區乃至全省畜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產業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