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閱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02:26: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查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查閱

查閱借閱干部檔案制度

干部檔案工作是黨和國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考察了解干部的重要依據。因此,查閱和借用干部檔案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查閱單位

因工作需要,可直接向我檔案室查閱干部檔案的單位市直各部門、委、辦、局及有關單位黨組(黨委)及人事(干部)科。

二、利有范圍

1、凡涉及干部考察、任免、調動、政審、組織處理、入黨、入團、出國、福

利待遇、治喪的需要查閱本人檔案的。

查看全文

檔案資料查閱細則

為維護檔案資料的完整與安全,使本館保管的檔案資料有效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為四方區發展服務,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利用本館一般檔案資料者,須持單位介紹信,說明利用檔案資料的目的、內容、范圍和時間,經接待人員審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查閱;利用已向社會開放的檔案資料,持本人身份證即可查閱。

二、查閱者所持介紹信上的姓名與工作證或身份證必須一致,不得更換、頂替,否則不予查閱。

三、凡查閱區委常委會議記錄、區政府辦公會議記錄,須經區委辦公室主任批準;查閱受黨紀、政紀處分的檔案,必須持紀委、監察部門的批件;利用死亡干部的檔案,必須持組織、人事部門的批件。

四、凡利用檔案資料者,只準在本館閱覽室內閱覽,不準帶出館外,查閱重要檔案資料或需摘抄復制時,要由館長批準。

五、本館檔案資料一般不外借,如有特殊需要,必須由館長批準,經辦人員辦理借出手續,限期歸還,歸還時要認真進行清點,如發生丟失或損壞嚴重者,按《檔案法》有關規定處理。

查看全文

干部檔案查閱制度

干部檔案是干部個人經歷和社會實踐的記錄,是干部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和工作情況的反映,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和正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是黨的核心機密之一。為了進一步加強干部檔案管理工作,使干部檔案管理更加適應新時期組織工作的需要,根據中央組織部查閱干部檔案的有關規定精神,結合我省的具體情況,現對查閱干部檔案作如下暫行規定:

一、查閱干部檔案的原則

l、干部檔案主要是供各級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在培養、提拔、任免和政審干部時使用,其他一般不予查閱。干部親屬人黨、入團、升學、參軍等政審,應由干部所在單位根據中央組織部組通字(79)6號文件第一條第三款規定的內容,寫出證明材料,不得查閱干部檔案。寫黨史、革命斗爭史、地方志,可直接找當事人調查了解,一般不予查閱干部檔案。如當事人已去世或不能提供,也只應查閱干部檔案中的履歷和自傳的有關部分。

凡因了解干部的入黨、人伍時間和政治歷史問題確實需要查閱他人檔案的,要從嚴掌握,經批準后,只能查閱有關材料。

2、查閱干部檔案,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凡未辦理審批手續或手續不完備的,不準查閱。

3、任何個人不得查閱、借用上級或同級干部的檔案。

查看全文

干部檔案查閱制度

干部檔案是干部個人經歷和社會實踐的記錄,是干部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和工作情況的反映,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和正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是黨的核心機密之一。為了進一步加強干部檔案管理工作,使干部檔案管理更加適應新時期組織工作的需要,根據中央組織部查閱干部檔案的有關規定精神,結合我省的具體情況,現對查閱干部檔案作如下暫行規定:

一、查閱干部檔案的原則

l、干部檔案主要是供各級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在培養、提拔、任免和政審干部時使用,其他一般不予查閱。干部親屬人黨、入團、升學、參軍等政審,應由干部所在單位根據中央組織部組通字(79)6號文件第一條第三款規定的內容,寫出證明材料,不得查閱干部檔案。寫黨史、革命斗爭史、地方志,可直接找當事人調查了解,一般不予查閱干部檔案。如當事人已去世或不能提供,也只應查閱干部檔案中的履歷和自傳的有關部分。

凡因了解干部的入黨、人伍時間和政治歷史問題確實需要查閱他人檔案的,要從嚴掌握,經批準后,只能查閱有關材料。

2、查閱干部檔案,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凡未辦理審批手續或手續不完備的,不準查閱。

3、任何個人不得查閱、借用上級或同級干部的檔案。

查看全文

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通知

**縣、各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屬各委、局、辦: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精神,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有關事項的通知》(新政辦發﹝2008﹞89號)要求,結合實際,現就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在市檔案館和圖書館建立市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負責向社會提供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公開的政府信息查閱服務。市檔案館以提供公開的紙質書面信息查閱服務為重點,市圖書館以提供電子公共閱覽室查閱服務為重點。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在本區(縣)檔案館、圖書館或政務服務大廳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以“(行政區名)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統一命名,公開掛牌,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本級政府及所屬部門機構的公開信息查閱服務,以方便不具備上網條件或沒有上網能力的群眾查閱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各區(縣)人民政府要為當地檔案館、圖書館或政務服務大廳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和開展信息公開服務提供必須的設施和條件。市政府政務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全市信息公開查閱點具體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各級檔案館、圖書館及政務服務大廳要將政府信息公開查閱服務納入工作職責,列入工作考核范圍,明確分管領導,指定專門機構(專人)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管理和服務,及時主動向本級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報告工作,接受監督指導,確保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正常開展工作。

二、各區(縣)、各部門要建立健全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向本級檔案館移交的工作機制和制度,確保按照《條例》和《辦法》要求,在規定的時限內主動向本級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檔案館)移交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保障政府信息及時公開。

查看全文

查閱借閱人事檔案規定

干部人事檔案是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確定的范圍進行管理的,因此,對查閱、借閱不同層次干部的檔案都規定了相應審批制度。最基本的規定是,因工作需要才能查閱和借閱干部人事檔案,并且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查閱單位應填寫《查閱干部檔案審批表》,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不能僅憑調查證明材料、介紹信直接查閱干部檔案。

(2)檔案管理單位有權根據規定,確定是否提供和提供哪些材料。

(3)凡查閱干部人事檔案,利用單位應根據有關部門具體規定,派可靠人員到保管單位查閱室查閱。

(4)檔案一般不借出使用。如有特殊情況借出使用時,要說明理由,經過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并嚴格履行登記手續,限期歸還,借閱單位不得擅自轉借他人。

(5)任何個人不得查閱或借閱本人及其直系親屬的檔案。

查看全文

鄉鎮文件查閱實施意見

為滿足廣大農民查閱利用現行檔案信息的需求,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根據上級要求,市檔案局決定,在各鄉鎮建立現行文件查閱服務中心,并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全省檔案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為“三農”服務的發展戰略,本著“拓寬檔案服務領域,滿足農民百姓需求,維護農村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原則,為廣大農民群眾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開設一個新的重要窗口,為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架設一座新的重要橋梁,也為推進我市政務信息公開搭建一個新的重要平臺,使鄉鎮檔案室達到“文檔一體”、“文檔互補”,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優勢,更好地為農業農村工作服務。

二、現行文件查閱服務中心文件資料的收集范圍

1、黨中央、國務院、省、市制發的正在執行的應該向社會公開的政策措施性文件,主要包括各種法律、法規、規章、意見、辦法等。

2、縣委、縣政府、縣直各部門制發的應該向社會公開的政策措施性文件,主要是與本縣經濟、社會及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文件。

查看全文

復議案件材料查閱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行政復議案件材料的公開查閱活動,監督行政復議案件公開、公正審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負責行政復議案件材料的查閱工作。

行政復議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建立行政復議案件材料信息系統,以方便查閱。

第三條行政復議案件審理過程中,申請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除外。

申請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人要求摘抄、復印行政復議案件材料內容的,應當取得行政復議機關法制工作機構的同意。

第四條為了仲裁或者訴訟的需要,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人可以查閱已經處理終結的行政復議案件有關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除外。

查看全文

干部檔案查閱的有關規定

干部檔案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機密,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為進一步加強干部檔案管理,充分發揮干部檔案的作用,使干部檔案工作更好地為黨的干部工作服務,根據省、市委組織部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查、(借)閱干部檔案的有關規定:

一、查閱手續。

1.查閱干部檔案。查閱單位必須填寫《查閱干部檔案審批表》,查閱時須持《審批表》、干部介紹信或本人工作證、身份證。不得憑借公函及調查證明材料介紹信查閱干部檔案;

2.查閱干部檔案,查閱單位應派具有中共黨員身分的兩名干部共同查閱。

二、查閱事由。

1.凡因干部考察任免、調動、政治審查、組織處理、入黨入團、出國政治審查、干部福利待遇等,需要查閱本人檔案。

查看全文

檔案局服務查閱檔案資料研究論文

摘要:查檔接待室是檔案部門的“窗口”,查檔利用接待工作是檔案館服務民生、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最直接、最具體的工作體現。筆者在檔案館保管利用部門工作十余年,在日常的接待查閱工作中,曾嘗試了一些新型的方法與模式,也做了一些具體實際的調研,借鑒了同行的一些好的做法,現歸納之,以求鑒于同行。

一、做好導查工作

所謂導查就是檔案館工作人員利用其本身職業的熟知度、對檔案館館藏內容的了解,引導利用者查閱到所需的檔案信息。眾所周知,當一個人第一次來到一個極不熟悉的環境,自己置身于很陌生的領域中時,如有人為其引導,那當然是利用者求之不得的好事情。需要導查的對象常常是以下幾種類型:1、是從來沒有到檔案館查過檔案的利用者;2、是對其查檔線索掌握不夠全面的利用者;3、是所查的內容需要跨越多個全宗才能查找到的利用者;4、是按檔案館通常查閱方法,即查閱了全引目錄后,沒有查到所需檔案的利用者;5、是在檔案館查閱了相關的檔案全引目錄和資料目錄后,都無法找到所需檔案的利用者。

接待室導查的方法通常是:1、主動詢問式,即主動詢問利用者的查檔目的、已掌握所查檔案內容的線索,如所查檔案內容的時間、人物、單位、事件等等。2、主動介紹式,主要包括本館現有查檔檢索工具介紹,其次是本館以往至當前利用檔案編研資料的種類、內容、查找使用方法、查檔應注意事項等的介紹。3、主動告知式,即主動告知利用者所查檔案所在的全宗名稱、目錄號和檢索工具存放位置、查閱注意事項等。4、主動引導式,也就是當利用者自己不能順利地查找所需檔案內容時,作為接待人員,就應主動為利用者提供查找所需檔案資料的途徑和線索。如本館相關檔案的全宗名稱及目錄的情況或別的檢索工具,還有可能保存該檔案資料的別的檔案館等。

二、做好排查工作

在檔案館查檔接待室,當一個利用者自己不能順利地找到所需檔案時,作為檔案館接待工作者,不能簡單地宣判該檔案資料查不到或沒有,而是要認真分析檔案可能存在的位置,從而為利用者提供查找該檔案資料的途徑、線索和方法。這一過程就是排查。首先,分析利用者所查檔案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包括文件之間的流轉關系,如請示與批復、收文與發文的關系等;各文件之間的包含關系,如工作總結、會議講話稿、年報等包括全年很多的單個信息內容;文件之間的辦理程序關系,如會議記錄與發文,一般是先研究后發文的程序;信息不同載體之間的互補關系,如檔案、資料、報紙、文件匯集、館藏錄像帶、錄音帶等不同載體材料之間的重疊與互補等。其次,梳理利用者所需檔案所在機構的歷史沿革情況,如過去與現在隸屬關系的變更,內部機構的設置、分立、改組、合并、撤消等。第三,掌握各級各類檔案館(室)的保管內容、范圍、功能與區別。這就要求檔案館的查檔接待人員:一要自己熟知館藏信息和檔案業務;二要有為利用者著想的工作激情、熱心與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三是在檔案館閱覽室的接待工作者,對待每一位查檔利用者應一視同仁,要有足夠的耐心與細心,盡職盡責的做好本職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