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估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02:35: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β估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估計審計研究論文
【摘要】由于會計估計已經成為管理當局進行利潤操縱的手段之一,對其進行審計必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出具合適的審計報告。
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的變革和謹慎性會計原則的充分引入,會計估計逐漸成為我國會計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會計估計本身具有難以定量、準確計量的特點,公司濫用會計估計以達到企業、個人目的的現象屢屢發生。
一、會計估計的特點和審計的目的
我國對會計估計所作的定義為:“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可見會計估計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由未來事項的不確定性引起的;二是在一定假設的基礎上由有關人員運用專業判斷作出的;三是結果具有不精確性。
由于會計估計存在上述特點,使得在對其進行審計時,不可能有一個精確的審計判斷標準,因而只能判斷其是否符合企業當時的情況,即判斷其合理性,而無法對其真實性和合法性(只要會計估計沒有超過法律限定的范圍)進行判斷,可以說,會計估計審計的目的就在于判斷會計估計的合理性。具體而言:會計估計審計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便評價企業所作的會計估計在當時情況下是否合理,并且必要時,是否將有關信息在附注中適當披露。
二、會計估計的審計風險
會計估計審計研究論文
【摘要】由于會計估計已經成為管理當局進行利潤操縱的手段之一,對其進行審計必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出具合適的審計報告。
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的變革和謹慎性會計原則的充分引入,會計估計逐漸成為我國會計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會計估計本身具有難以定量、準確計量的特點,公司濫用會計估計以達到企業、個人目的的現象屢屢發生。
一、會計估計的特點和審計的目的
我國對會計估計所作的定義為:“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可見會計估計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由未來事項的不確定性引起的;二是在一定假設的基礎上由有關人員運用專業判斷作出的;三是結果具有不精確性。
由于會計估計存在上述特點,使得在對其進行審計時,不可能有一個精確的審計判斷標準,因而只能判斷其是否符合企業當時的情況,即判斷其合理性,而無法對其真實性和合法性(只要會計估計沒有超過法律限定的范圍)進行判斷,可以說,會計估計審計的目的就在于判斷會計估計的合理性。具體而言:會計估計審計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便評價企業所作的會計估計在當時情況下是否合理,并且必要時,是否將有關信息在附注中適當披露。
二、會計估計的審計風險
PCAOB修正審計會計估計標準探討
2019年7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更新并重新命名的審計會計估計標準(AuditingStandard2501,以下簡稱新AS2501),取消原有的審計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AS2502)和審計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活動和證券投資(AS2503)等兩項標準,將其統一入基于風險的新AS2501,要求對截至2020年12月15日及之后財政年度的財務報表審計項目施行。
(一)新AS2501的框架特征
1.為審計估計創建了更加統一的、基于風險的方法。新AS2501基于風險且可擴展的原則,既沒有規定審計員執行的詳細程序,也沒有規定每種情況下的審計程序范圍。相反,它要求審計師對評估的風險做出及時響應,并根據這些風險為測試估計提供指導。同時新AS2501強調,加強并將原有三個現有標準的要求整合到一個新的標準中,包括將當前審計公允價值計量的某些要求擴展到其他重要的會計估計并通過提供特殊情況的具體程序(例如使用定價服務的信息),將更清晰、統一要求審計工作并推動更加一致和更高質量的審計。
2.為審計專家工作創建了更加統一的、基于風險的方法。鑒于商業交易和財務報告要求的復雜性,包括會計估計,審計員和財務報表編制者往往需要具有會計和審計以外領域的特殊技能或知識的專家的協助。新AS2501反映了在監督活動中觀察到的某些最佳做法。由于會計估計變得更如普遍和重要,審計師對專家工作的使用也在不斷增加。審計人員傾向于尋求兩類專家,而無論是審計人員、審計師聘請專家,還是公司專家——對于確保高質量的財務報告通常都是至關重要的。
3.強化了審計師在審計管理層估計時應用專業懷疑的需要。包括公允價值計量在內的會計估計通常涉及主觀臆斷和計量不確定性,極易受管理層偏差的影響。審計估計也可能因認知偏差而變得復雜,導致審計人員以管理層的估計為基礎,不恰當地將驗證性證據置于自相矛盾的證據之上。新AS2501強調了審計師在評估會計估計時應用專業懷疑的重要性,包括更多關注潛在的管理偏差,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估計需要額外審計注意和適當的專業懷疑態度。新AS2501要求審計人員識別管理層對重大賬目及披露的會計估計偏頗,判斷操縱財務報表的可能;識別被審計單位使用的重要假設并訂立合理的審計程序;加強對被審計單位所使用數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的評估等。
(二)新AS2501的評價與啟示
淺論內部評級法LGD估計
【摘要】文章對違約損失率(LGD)的性質、影響因素及估計模型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從資產管理公司的現金回收率中估計了我國銀行業的違約損失率情況。建議我國盡快建立LGD數據庫,從而為我國不良資產處置效率提供衡量的標準。
【關鍵詞】違約損失率;內部評級法;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一、引言
從起草、征詢意見到修改、定稿歷時5年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新協議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對信用風險估值的內部評級法(InternalRatingBasedApproach,簡稱IRB法)的推出。IRB法通過建立包括客戶評級和債項評級的兩維評級體系,規定銀行在滿足一定的技術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后,可以使用按照自己內部信用評級模型測算得到的違約率(PD,ProbabilityofDefault)、違約損失率(LGD,LossGivenDefault)等參數代入IRB方法,以增強風險計量的精確性、敏感性和標準化。IRB方法將監管資本的計算建立在商業銀行內部評級系統基礎上,體現了對銀行改進風險管理水平的激勵,有利于減少監管資本和經濟資本的差距,做到真正的風險敏感。
作為IRB法中的兩個關鍵因素PD和LGD,PD的估算方法發展較早,相對比較成熟。人們不僅開發了針對客戶特征的PD預測模型,而且對影響PD的各項因素、各種參數的選擇與范圍、模型的測評等均有非常深刻的討論。和PD相比,對LGD的研究,不論是理論、方法還是實踐,均遠遠不夠成熟。但是,LGD同PD都是反映債權人面臨債務人違約的信用風險的重要參數,對信用風險管理有著同樣的重要性。尤其自新協議將LGD和PD一同納入風險管理框架以來,LGD越來越受到業界和學術界的重視。本文將圍繞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有關規定,對LGD的性質、影響因素和估計方法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最終探討其在我國銀行業中的實踐。
二、違約損失率(LGD)的含義和性質
會計估計審計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會計估計的特點及其對會計估計審計的影響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財政部,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審計準則《第1321號——會計估計的審計》和《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對會計估計的審計提出了具體要求。《第1501號——審計報告》明確了會計估計的企業管理層的會計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這些準則規范了注冊會計師的會計估計審計工作。
但會計估計涉及的會計報表項目較多,包括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凈殘值及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受益期限及減值準備、建造合同完工進度、未決訴訟損失和產品質量保證準備金、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估計等等,因而,會計估計的合理與否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將會產生很大影響。目前會計估計已經成為管理當局進行利潤操縱的手段之一,對其進行審計是注冊會計師的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存在一定的風險。
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會計估計審計是指在企業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估計行為及其結果的再次確認和驗證。會計估計通常是被審計單位在不確定情況下作出的,其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主觀性和發生錯報風險較大的特點。會計估計是否合理依賴于公司管理當局會計職業判斷。在實務中必然受到公司管理當局客觀上和主觀上的制約。
主觀上被審計管理當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除了希望會計估計的結果能及時、恰當地反映出企業當新準則體系下會計估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胡可果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外,還希望通過會計估計計量、披露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維護企業形象。因此可以說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會計估計的選擇和運用具有較強的主觀傾向性。同時,會計人員進行會計估計時要面臨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和公允公正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權衡,這就使會計估計受到會計人員主觀(包括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的影響較大。會計估計的上述特征必然會給會計估計的審計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和風險。
二、會計估計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規劃綱要中期評估計劃
為扎實有效地開展好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工作,按照委領導的指示精神和報請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的《自治區“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工作方案》,經我委認真研究,提出如下工作計劃。
一、評估報告及承擔單位
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分總報告和分報告兩部分。
(一)總報告
主要針對“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的主要指標和主要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提出“十一五”時期后兩年措施和建議,并根據情況提出指標調整建議。規劃處負責,擬委托自治區發改委經濟研究院編制。
(二)分報告(18項)
農耕織結合程度估計管理論文
耕織結合是中國傳統小農經濟生產結構的基本特點。長期以來,人們似乎認定它是幾千年一貫制,自春秋戰國形成以來再也沒有發生過變化。近來有些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著力探討不同歷史時期小農經濟生產結構的發展變化,反映了研究的深入。但也提出一些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例如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個體農戶耕織的緊密結合是封建社會后期用棉時代的事,在用麻的時代,家庭紡織業并不普遍[1]。這種觀點很難解釋我國古代何以長期實行以谷物和紡織品為內容的實物賦稅。另一些學者承認中國古代存在普遍的耕織結合,但有一個形成過程。在中古以前,戰國秦漢個體農戶的耕織結合并不緊密,乃至絕大多數農戶的婦女并不參加紡織生產,農民所需衣物主要依靠從市場上購買[2]。這似乎在正確對傳統觀點提出批評時把步子邁得太大。本文擬就此提出商榷,中心是想對戰國至西漢初年個體農耕織結合的狀況作一個盡可能符合實際的評估。為了便于說清問題,對個體農戶耕織結合形成和發展的源流也作了粗略的考察。
(一)
人們往往把男耕女織等同于個體農戶的耕織結合。這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用語自無不可;如要追溯事物的源流,則宜把兩者作適當的區分。男耕女織作為一種性別分工,在原始社會中即已出現;耕織結合主要指男耕女織在個體家庭中的結合,作為男耕女織的形式之一,它的形成和確立,是相對晚后的事情。
原始農業和隨之而產生的紡織業本來都是婦女的發明,但隨著小規模的園籬農業轉變為大規模的田野農業,女子在農業中的主導地位被男子所取代,男耕女織之基礎亦由此而奠定。在我國,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的墓葬中,隨葬物的組合分別為斧、鐮、鏟等農業工具和石磨盤、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據對若干墓葬的人骨分析,前者墓主為男性,后者墓主為女性。表明男子已成為當時農業生產的主力[3]。甲骨文中“男”字從力從田,力為古耒形,反映了同一種事實。裴李崗出土了紡輪,無疑已有紡織業;紡織業主要應由作為農業輔助勞力的婦女擔任。可以認為,男耕女織的性別分工,當時已經產生。故《商君書·畫策》云:“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后人把“一夫不耕,或為之饑,一婦不織,或為之寒”托為“神農之教”[4]并非無據;嚴格地講,這種情形只有在勞動生產率極為低下的原始社會才可能存在。蓋原始社會男子人人參加農耕等勞動,女子人人參加紡織等勞動,進入階級社會后,統治者以從事管理的名義脫離直接生產,把農業勞動的重擔全壓在庶民身上,形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格局;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各階層貴族婦女仍要廣泛參加紡織,這正是原始社會的遺俗[5]。這種遺俗之所以能長久保留,其始由于紡織勞動生產率仍極低下所致,后來則演化為維護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的婦女行為規范和統治者勸勉老百姓勤勞本業的一種垂范的姿態。這個問題暫且不表。只是我們不要一提男耕女織就只想到個體農戶的耕織結合[6]。
個體家庭的男耕女織,在原始公社的晚期亦已萌芽。考古發現仰韶文化晚期及以后的一些個體家庭住房遺址中,同時出土了石斧、紡輪等耕織工具;是其反映[7]。不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個體家庭力量還很薄弱,還擺脫不了對公社的依賴,因此,男耕女織也不能依傍于公社內的分工,或帶有公社內分工的印痕。孟子說周文王時已是“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盡心上》)。似乎當時的個體農戶已實行耕織結合。但他的描述未必太理想化了。在描寫殷末周初農民生產生活的《詩經·豳風·七月》中,農夫終年耕獲采獵,為貴族服役,女子桑蠶織染,“為公子裳”,一幅男耕女織的圖景。農夫使用自己的農具,有自己的家,吃自家飯;衣服雖為農婦所制,詩中卻有“九月授衣”的記載。論者或以此論證農夫為奴隸。但農夫不但有自己的經濟,年終還到“公堂”會餐,舉杯祝貴族老爺萬壽無疆,這不是奴隸所能做到的。我看“授衣”是建立在集體生產基礎上的集體分配的公社遺俗。蓋當時的貴族領邑建立在公社軀體之上,桑蠶織染原系公社內婦女集體進行;個體家庭成為獨立生產單位后,紡織生產仍離不開公社內的協作。《漢書·食貨志》記殷周之盛,農民的生產生活,在引述《七月》詩后,也談及冬月邑里中的婦女“相從夜績”,以“省燎費、同巧拙而合風俗”[8]。
(二)
透析會計信息β估計的股票投資決策
摘要:本文介紹了CAMP模型、考慮財務風險的股東權益風險模型、Ball和Brown的β估計模型以及BKS模型,以及國外一些基于會計信息β估計研究成果,表明基于會計信息β估計、對股票投資決策有廣泛的應用。
關鍵字:CAMPβ估計股票投資決策
一、引言
股票的投資決策是投資者通過投資股票獲取收益非常重要的一環,而股票本身價值是決定是否購買參考依據,顯然如果我們知道股票的價值,買賣決策將非常簡單,股票價格低于其價值則買入,反之則賣出。然而現實是股票的價值評估是非常困難的事,研究中各種股票價值評估的模型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缺乏實用性。所以在股票市場的實際投資決策時,我們往往通過研究影響股票價值的一些簡單因素作為股票投資的依據,并且可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基于會計信息對β估計在股票投資決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CAPM模型簡介
CAPM模型是對風險和收益如何定價和度量的均衡理論,根本作用在于確認期望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揭示市場是否存在非正常收益。一個資產的預期回報率與衡量該資產風險的一個尺度——β相聯系。模型形式如:ri,t=rf,t+βi(rm,t-rf,t)其中ri,t為t時刻股票i的必要回報率,rf,t是t時刻的無風險利率,rm,t為t時刻的市場組合收益率,β為企業風險系數。在實際運用中,β一般用市場模型估計:ri,t=?琢i+birm,i+Ei,t回歸得到的bi即是β的估計值。
公允價值會計估計行為審計調整研究
一、公允價值估計對審計調整決策的影響因素
(一)公允價值會計估計的不確定性。1.公允價值會計估計金額的不確定性公允價值計量金額的確定主要取決于公允價值計量的三個層級:第一層級所確定的公允價值實際上就是市場價格,相關人員可直接觀察得到,便于驗證。然而我國市場運行的有效性不足,在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報價不可能完全公允。第二層級估計信息是同類資產或負債市場上的報價,此類報價都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因為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缺少可量化的指標,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第三層級估計信息是針對不存在活躍市場,而基于市場參與者的角度來估計交易的金額。在第三層級的計量中,因為估價模型具有多樣性,而對這些因素的判斷受到會計人員計量技術水平和偏好因素的制約,帶有主觀性,將導致最終估計結果具有不確定性。2.公允價值會計估計披露的不確定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的規定沒有設立一個統一的要求,而是散見于各項具體準則中。例如在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和債務重組等具體準則中都有規定。但具體準則中規定的披露的內容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會直接導致公允價值會計估計披露的內容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二)被審單位的盈余管理動機。盈余管理是指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企業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在我國現在的市場條件下,對公允價值的確定存在較大的難度,從而給了企業更大的自治權,大大削弱了公允價值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給了企業管理者操縱利潤管理盈余的機會。而且利用不確定的公允價值計量來進行盈余管理更具有隱蔽性。(三)審計的自身限制。1.審計資料的獲取。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審計證據的獲取會有一定難度。與歷史成本計量不同,公允價值計量不但應用于初始計量下,還應用于后續計量之中,即公允價值變動。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許多都是在會計人員運用職業判斷中得到的,在沒有真實交易的情況下進行。因此支持公允價值變動的證據的獲取對審計師來說是一個挑戰。而且公允價值來自于被審計單位會計人員的估計,那么審計人員就需要獲取被審單位進行估計的相關資料和依據,如果被審計單位拒絕提供或提供了偽造的資料,那么審計人員無法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進而無法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2.審計資源的分配。審計人員為了在合理的時間內以合理的成本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形成審計意見,那么在審計過程中,就需要將審計資源投向最可能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并相應的減少其他領域的審計資源。如果在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審計人員根據已有的信息判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重大錯報風險較低,從而對公允價值投入的審計資源可能較少,那么審計人員可能會接受較高的檢查風險,很難發現公允價值錯報、漏報的情況。3.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公允價值的引入盡管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公允價值具有的“可估計”的特性,公允價值實質性測試的過程更復雜,而我國對于公允價值審計的時間不長,相關的審計經驗也欠缺,這些限制可能會導致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遇到各種困難,這些都要求審計師自身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素質,無法發現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存在的錯報、漏報或者舞弊,提高了檢查風險,否則就無法判斷公允價值是否恰當、公允。(四)審計費用面臨的影響。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相比于歷史成本的計量方法是比較復雜的,尤其是在市場不可直接觀察到的時候。會計人員去計量公允價值的時候運用到了一些估計技術,這些技術使用起來比較復雜,所以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人員已經估計的公允價值進行再判斷的話就非常難,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一是確定公允價值是否真正公允客觀來講就很難,容易發生錯誤;二是審計師驗證公允價值估值和利用資產估值技術專家的意見需用更多的職業判斷,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運用更多的審計資源。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會加大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成本和審計風險,從而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
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審計調整決策面對的問題
(一)公允價值計量增加了審計風險。首先,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增加了重大錯報風險認定層次的固有風險。受重大計量不確定性影響的會計估計發生錯報的可能性較大。其次,公允價值計量增加了重大錯報風險認定層次的控制風險。控制風險取決于與財務報表編制有關的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某種程度的控制風險始終存在。正因為公允價值具有不確定性,可能使管理當局根據公司的需要高估或低估公允價值。檢查風險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點的,注冊會計師為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實施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應用公允價值計量需要會計人員運用職業判斷,這無疑給會計人員留下了操作利潤的空間。審計人員缺少審計公允價值的經驗,會增加檢查風險。(二)公允價值計量增加了審計難度。在公允價值計量的模式下,會計人員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更具有相關性,但是由于公允價值具有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在實務中增加了會計工作的難度,相應的審計難度也會有所加大。注冊會計師對公允價值進行審計就十分的困難。另外,由于活躍市場上報價難以確定,所以通常將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現值作為估計公允價值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毫無疑問增加了審計難度。(三)公允價值計量提高了對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要求。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注協執業會員(注冊會計師)105570人,非執業會員達到131633人。就目前狀況而言,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占比和世界發展水平相比較還是很低的,而現在從業人員難以滿足審計市場的需求。在新會計準則尤其是金融資產類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后,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也日趨復雜,審計過程中出現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審計人員應當對企業公允價值計量是否適當和披露是否充分等方面進行評判。如果專業勝任能力不達標,勢必會影響審計效果,很可能導致審計本身的失敗。
三、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審計風險的防范建議
(一)建設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活躍的外部交易市場是公允價值估值的基礎和依據,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市場交易價格是審計對象相關項目價值的最好體現,公允價值正是基于這個基本概念,將會計的賬面價值與實際經濟價值相統一。要想提高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審計結果的可靠性,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基礎的就是努力營造一個良好、活躍的市場環境。良好而活躍的市場環境并非通過某一行業或某一個部門的工作就能建成的,除了需要市場交易相關方的努力,更重要的就是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引導,政府對市場的管理由直接改為間接,更多地通過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或準則來規范市場參與者的行為,為公允價值審計打下基礎,防范風險。(二)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審計實務工作中,審計人員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審計對象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控制情況,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通常就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證。在內部控制健全的企業中,公允價值的計量更加準確和可靠。從企業內部會計實施環境和審計成本的角度考慮,我國的企業應健全自身內部控制系統,優化會計信息質量。而從審計實務的角度考慮,如果審計對象的公司內部控制機制處于良好狀態,可以大大降低審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有效降低審計的風險。(三)注重審計人員職業能力與職業道德培養。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審計對審計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要加大對教育培訓的投入,培養具有公允價值觀念、懂理論、會實務的會計人員,為公允價值得以全面使用創造基本條件。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教育或定期與不定期培訓的方式獲取有關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等多領域的知識,從而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職業道德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客觀、公正、獨立是注冊會計師必須要具備的素質,是執業的基礎。如果缺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無稽之談。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較多,需要加強對其的重視,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增加了審計難度,加大了審計風險,提高了對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要求,因此明確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運用對審計調整決策的影響,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審計人員也要提高職業素質,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把好公允價值可靠性的最后一關,降低審計成本和審計風險。
小議會計信息β估計股票投資方針
[摘要]:本文介紹了CAMP模型、考慮財務風險的股東權益風險模型、Ball和Brown的β估計模型以及BKS模型,以及國外一些基于會計信息β估計研究成果,表明基于會計信息β估計、對股票投資決策有廣泛的應用。
[關鍵字]:CAMPβ估計股票投資決策
一、股票的投資決策是投資者通過投資股票獲取收益非常重要的一環,而股票本身價值是決定是否購買參考依據,顯然如果我們知道股票的價值,買賣決策將非常簡單,股票價格低于其價值則買入,反之則賣出。然而現實是股票的價值評估是非常困難的事,研究中各種股票價值評估的模型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缺乏實用性。所以在股票市場的實際投資決策時,我們往往通過研究影響股票價值的一些簡單因素作為股票投資的依據,并且可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基于會計信息對β估計在股票投資決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CAPM模型簡介
CAPM模型是對風險和收益如何定價和度量的均衡理論,根本作用在于確認期望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揭示市場是否存在非正常收益。一個資產的預期回報率與衡量該資產風險的一個尺度——β相聯系。模型形式如:ri,t=rf,t+βi(rm,t-rf,t)
其中ri,t為t時刻股票i的必要回報率,rf,t是t時刻的無風險利率,rm,t為t時刻的市場組合收益率,β為企業風險系數。在實際運用中,β一般用市場模型估計:ri,t=?琢i+birm,i+Ei,t回歸得到的bi即是β的估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