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16:02: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靜脈輸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健康宣教論文

【關鍵詞】靜脈輸液;健康宣教

目前,臨床上開展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疾病的護理,而忽略了對基礎護理操作的健康教育[1]。臨床上靜脈輸液這項基礎護理操作應用廣泛,由于對此項操作的有關健康問題不了解而造成的后果,不僅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也為患者帶來了痛苦,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護士應重視它的健康教育。筆者曾在2008年1~3月對肛腸科100例住院輸液患者進行靜脈輸液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輸液患者100例,肛門部手術75例,大腸手術25例,男65例,女35例,年齡23~82歲。經過輸液宣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2健康宣教內容

(1)輸液前應詳細宣教,主動與患者溝通交談,話語親切,告知輸液的重要性。(2)了解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是否是過敏體質,有無心臟病史、糖尿病史,如有嚴重藥物過敏史或過敏體質患者,床頭掛醒目標志,并各班交班,加強觀察;如有心臟病史,輸液速度應<60滴/min,告知患者所用藥物名稱,主要的藥理作用及藥物不良反應,以及如何減少不良反應:如進食、減慢輸液滴速、穿刺部位注意保暖等。手背靜脈穿刺采用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法,可以減輕疼痛和防止液體滲漏。(3)告知輸液前應排空大小便,以便減少輸液中排便次數,從而減少液體滲漏機會。(4)介紹輸液的大致速度,每分鐘60~80滴,特殊藥物靜滴時應向患者再三強調輸液的速度,如環丙沙星100ml須1h才能滴完。解釋清楚后才能取得患者配合,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輸液不良反應。(5)目前國產的輸液器不能恒定地控制輸液速度,易受體位、手擺放的位置等改變。手臂、手背輸液時,手臂內屈可影響補液速度,甚至停止輸液。(6)輸液的危險性,空氣輸入會引起空氣栓塞,莫菲滴管液面應保持30%~50%,莫非滴管以上輸液器的空氣可無礙,但莫非滴管以下不得有空氣。(7)在如廁、起床時輸液側手勿用力,否則易腫;且輸液瓶與輸液穿刺點保持一定的高度。(8)加強巡視,隨時觀察患者精神、面色、穿刺部位有無滲漏、固定是否妥善、滴速是否合理。(9)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存在身心不適感。一方面是疾病因素,另一方面是長時間的輸液引起體位不適和心理負擔。根據病情協助安置合適的體位,并指導患者輸液一段時間后做適當的肢體變動。(10)軟包裝輸液瓶易變形,常出現輸液中斷,也有時會出現空氣和液體同時輸注,是該產品存在的缺陷。(11)告知患者正確的按壓方法,避免局部淤血引起疼痛及增加穿刺難度[2]。(12)如果遇到輸液器不慎脫落,即可拎高輸液器,不可順手插入輸液瓶,及時呼叫。(13)對于禁食、輸液量多的患者,指導其采用外周、深靜脈留置針輸液。

查看全文

小議門診靜脈輸液安全管理

摘要:眾所周知,醫療服務具有高風險性,靜脈輸液是最常見的、最基本的醫療技術。但仍然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影響了醫療質量,甚至導致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引發醫療和護理糾紛。為此,筆者分析了我院近年來門診靜脈輸液過程中常見的安全問題,并探討了如何有效地控制這些不安全因素。

關鍵詞:門診靜脈輸液安全管理

一、我院門診靜脈輸液概況

1、靜脈輸液是目前對病人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為了使護理人員在對靜脈輸液患者的巡視及觀察中提高準確性、安全性、及時性,減少事故發生,切實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對門診輸液病人的需求進行了調查分析,根據病人的需求,采取相應的護理及安全對策,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使其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并完成治療,早期恢復健康。我院每日門診量平均為500人次,門診輸液量平均為200~300人次。

2、輸液程序患者持醫生處方到藥房取藥后,到輸液室輸液,護士核對藥品劑量無誤后配藥,靜脈穿刺護士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年齡等后進行靜脈穿刺,調整滴速并觀察輸液過程中的變化,并告知注意事項。

二、門診靜脈輸液安全問題分析

查看全文

手背靜脈輸液技術論文

摘要:靜脈輸液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而手背靜脈是靜脈輸液常用的部位。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方便護理人員操作,我們對手背靜脈輸液的穿刺方向、進針及固定方法做了改進,經臨床試用效果良好?,F總結如下。

關鍵詞:手背遠端靜脈逆行穿刺

一、方法

1.1穿剌方向。操作者背向病人,扎止血帶,讓病人手指自然放置,選擇好血管后,常規消毒,待干。操作者用左手橫握病人手背遠端及掌指關節以下部位,使患者手背或指背皮膚繃緊,左手拇指繃直血管下端,食指繃緊血管左側皮膚,右手持針,針尖斜面朝上,沿血管由近心端向遠心端進針,(即向指尖方向進針)。穿剌時需進入針梗長度的1/3或1/2,見回血后固定。

1.2進針方法。在進行手背靜脈輸液時,操作者確定穿刺方向,選好血管,左手固定輸液手背,右手拇指、食指持針柄前后緣快速刺入皮下。為減輕靜脈穿刺時疼痛,陳翠華[1]的研究顯示與皮膚成60°角時進針速度快、痛苦小。若靜脈較細,進針速度不宜過快,以免穿透靜脈。

1.3固定方法。采用二條膠帶固定法。此方向適用成人手背輸液。第一條膠帶蓋住針柄起固定作用,第二條膠帶(帶止血棉)遮蓋針眼及頭皮針塑料管(將頭皮針塑料管向上彎曲)。若是行指背靜脈逆行穿剌,第二條膠帶則連同相鄰側的手指一同環繞固定,勿360°環繞,以免阻礙指端循環致壞死。

查看全文

醫務社會工作在靜脈輸液治療的作用

[摘要]基于醫務社會工作理論,以具體的案例分析為切入點,探討了通過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構建靜脈輸液治療安全環境的相關問題,提出讓醫務工作者掌握醫務社會工作的相關理論和知識能夠實現靜脈輸液治療安全環境的構建和維護。基于案例分析,認為開展靜脈輸液治療的安全環境并非天然存在,這需要醫務工作者利用醫務社會工作的相關理論和知識有針對性地開展控制和管理,從而保障靜脈輸液治療活動的環境安全。

[關鍵詞]靜脈輸液;醫務社會工作;安全環境構建

為了能夠在醫院內創造更加安全有序的工作環境和氛圍,通過構建安全環境使醫療工作者能夠更為專注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營造穩定的工作環境與培養安全文化,能夠逐步建立起人、設施與環境相互和諧的關系,從而形成良好穩定的、持續發展的醫務安全環境,從而實現預防事故,提高醫療安全的管理水平。當前院內治療過程當中,各類糾紛逐漸增多,患者與醫生、護士等的沖突也愈加尖銳。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流血事件層出不窮,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出現了患者行兇殺人的慘劇。這當中深層次的原因應該說非常復雜,但就從這些造成事件的誘因來看,卻又十分簡單,就是患者的被忽視感。從就診掛號階段開始,一直到治療結束,患者作為當事人一直在承受著病痛的折磨,身體與精神均在忍受著煎熬。在這一過程中,患者事實上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均十分渴求得到充分地照料。然而,由于當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患比例、護患比例嚴重不等原因,導致了醫生、護士在處置患者的過程中無法給予更多關注。具體就靜脈輸液治療過程而言,作為幾乎每位患者均會接受的治療處置過程,護理人員與患者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因此,護士的臨床操作技術及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技巧和能力就尤為關鍵。醫務社會工作主要是指在醫療衛生保健機構中,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為實現患者康復目的所進行的一系列包括與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有關的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專業服務[1]。醫務社會工作的操作理念和基本理論為護理人員應對和處置各種突發事件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為提高護理資料和效果提供了實操技巧。

1醫務社會工作的價值

我國目前的醫務社會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盡管一線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的三甲醫院均相繼設立了醫務社會工作部,并逐步開展了醫務社會工作或相關工作,但就全國范圍而言,推進醫療領域的社會工作仍然充滿荊棘。其中,北京協和醫院、博愛醫院、朝陽醫院,上海東方醫院、兒童醫學中心,深圳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等在醫務社會工作實務方面結合當地社會發展現狀和醫院特點進行了有益嘗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務模式[2]。事實上,醫療服務的現代化是與醫務社會工作相伴出現、共同發展,同時由于其作用和效果,使其成為了現代健康照顧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實情況是,醫務社會工作在院內管理系統中往往被忽視,這表現在:一方面,在當前國內大多數公立醫療機構在組織結構設置和專業技術人員編制中并未考慮到與醫務社會工作相關的崗位和專業技術序列;另一方面,醫務社會工作這一概念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均非常陌生。這種現狀不僅與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相去甚遠,還難以滿足全社會對于綜合性健康服務的要求。到目前為止,醫務社會工作的價值并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甚至未得到醫院的認同[3]。事實上,醫務社會工作在構建和諧醫患、護患關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劉斌志認為醫務社會工作能為患者及其家屬所面臨的需求與問題提出建議或解決計劃,也能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在面對環境、行為等方面的改變時進行相應的適應性訓練,包括心理治療和社會資源方面的咨詢服務等[4]。

2靜脈輸液治療安全環境的構建

查看全文

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探討論文

【摘要】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是兒科護理中一項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兒科護士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飽滿的熱情、無私的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而且還要有精湛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善于總結工作方法,注意小兒的心理護理。

【關鍵詞】頭皮靜脈穿刺;靜脈穿刺;按壓方法;心理護理ShallowlydiscussedhowcarriesontheyoungchildscalpvenoustransfusionWangZhihongZhuBin

【Abstract】Theyoungchildscalpvenoustransfusionisthedepartmentofpediatricsnursesanitemtobemostbasicbutthemostimportantbasicskills,thedepartmentofpediatricsnurseinusualnursesinthework,notonlymusthavefullwarm,theselflesscompassionandtheintensesenseofresponsibility,moreoveralsomusthavetheexquisitetechnology,therichexperience,isgoodatsummarizingthemethodofwork,paysattentiontoyoungchild’spsychologytonurse.

【Keywords】Scalpvenipuncture;Venipuncture;Holdsbackthemethod;Thepsychologynurses1頭皮靜脈穿刺的基本方法

1.1血管選擇:小兒從出生~3歲這一時期,頭部皮下脂肪少,靜脈清晰表淺,呈網狀分布,血液可通過側支循環回流,因此,這個時期的小兒宜選用頭皮靜脈穿刺。3~12歲的患兒頭皮皮下脂肪增厚,頭發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頭皮靜脈的穿刺。從解剖位置方面講,額正中靜脈固定表淺,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輸液過程容易滲漏,主要用于藥物刺激性小,短時間內輸液的患兒;眶上靜脈表淺,清晰,輸液時不易滲透漏;顳前靜脈及顳靜脈粗大,位置深,適用于大量輸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藥物時使用。

1.2光線的強弱:光線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光線太強瞳孔縮小,光線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線是最理想的光線,靜脈顯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勞,光線不好時,我科選用2根30W日光燈,燈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靜脈在50cm左右,以保證充分的照明條件。

查看全文

門診靜脈輸液護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門診;靜脈輸液;護理問題;措施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門診靜脈輸液時存在的護理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方法成立門診輸液室,加強靜脈輸液的管理,做到認真查對、嚴格消毒、優質服務等。結果提高了門診輸液質量,患者的滿意度在96%以上。結論輸液質量的好壞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熟練的操作技術、敏銳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才能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

門診是直接接受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場所,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大多數患者選擇門診靜脈輸液的治療方法,以達到速效、經濟方便的目的。但靜脈輸液從配液到輸入,過程復雜,稍有疏忽,就會造成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高靜脈輸液質量是門診患者的治療得以安全保障的關鍵。為了加強門診靜脈輸液的管理,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本院在1996年成立了門診輸液室以來,深受患者歡迎,滿足了那些不需要住院,經濟困難的患者進行門診輸液治療的要求,輸液量逐年增加,確保輸液安全、有效地順利進行,收到良好的效果?,F介紹如下。

1護理問題

護士對藥物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尤其對新藥知識認識不足,增加了查對難度。門診用藥量多,范圍廣;患者姓名相似或相同,不易查對,稍有疏忽就會輸錯;門診醫生不固定,個別醫生的處方字跡潦草,難以辨認。

藥物配制時反復穿刺易將瓶塞碎屑帶入藥液;操作臺及空氣中可能有大量的細菌,易使藥液受到污染。輸液加藥和操作時可使微粒物質增加9.13倍[1]。

查看全文

小兒靜脈輸液護理對策論文

1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分析

1.1患兒因素

1.1.1新生兒新生兒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靜脈輸液者有的是皮膚蒼白,有的是皮膚青紫,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頭皮,可見的血管很少,穿刺難度大,固定后易脫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響,使其易外滲。

1.1.2嬰幼兒嬰幼兒由于哭鬧、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長都很緊張,無形中給護理人員增加了壓力,給靜脈穿刺增加了難度。在輸液過程中小兒天性好動,難于固定,易發生外滲,一旦發生外滲又難于表達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兒外滲多于成人,嚴重外滲也多于成人。

1.2疾病因素

休克、嚴重脫水、病危的患兒,由于微循環受損,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發生外滲。

查看全文

護理管理對靜脈輸液質量的影響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手段,在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引起感染,另外,輸液過程中滴速控制不適也極易造成不良反應,因此,輸液質量關乎治療效果和患者安全[1]。本次研究選取76例靜脈輸液患者,進行分組后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護理管理干預,比較對靜脈輸液質量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病例時間:2018年12月~2019年5月;研究對象:76例靜脈輸液患者,采取奇偶數字方式將76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常規組38例:男女患者性別比例為20:18,年齡分布區間在18~60歲之間,均齡(45.1±7.7)歲;研究組38例:男女患者性別比例為19:19,年齡分布區間在17~62歲之間,均齡(45.9±8.2)歲;不同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計算后發現差異較小,P>0.05,結果可對比。1.2方法。38例實施常規護理(常規組),護理項目:了解有無過敏史、告知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定期巡視等基礎護理。38例采取護理管理干預(研究組),護理項目:①成立護理管理干預小組,全面評估靜脈輸液潛在風險,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干預計劃和排班制度,設置白班、夜班兩班倒,排班遵循老帶新原則,以此提升整體護理水平,避免因護理人員缺乏、護理水平不足造成護理質量低下[2];②組織靜脈輸液培訓學習,定期組織小組成員進行靜脈輸液護理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培訓,提高護理人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掌握相關護理技巧,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③規范護理人員言行舉止,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不僅需要較高的技能水平,同時也需要良好的職業素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微笑,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及時告知輸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防止對其造成心理負擔,影響正常輸液,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對于表現較好的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表現較差的采取相應的懲處,以此來提升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④加強巡視工作,護理人員增加巡視次數,發生異常情況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同時,不斷完善輸液管理相關標準和制度,定期召開護理工作總結大會,對出現的問題、差錯進行全面分析,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避免在下次護理過程中發生。1.3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護患糾紛率;②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1.4統計學方法。研究中所涉及數據資料用SPSS24.0軟件統計計算,計數資料%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護患糾紛率比較。研究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規組,護患糾紛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常規組高,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討論

查看全文

神經科靜脈輸液可來福接頭運用思索

隨著現代靜脈輸液技術的快速發展,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留置針的優勢。在神經外科的病人中,往往病人住院時間長,不配合病人多,其疾病和用藥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一種留置時間長,并發癥相對較少的輸液方法就顯得勢在必行。為此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室將可來福輸液接頭應用于靜脈輸液患者,并與單獨使用肝素帽的患者進行對照觀察,發現該技術在神經外科靜脈輸液患者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20例患者均來自我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15歲,平均年齡(54±9.8)歲。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0例,均為12h以上的輸液患者。兩組在年齡、性別、病重程度、血管狀況、住院時間、穿刺部位、留置針型號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材料

兩組靜脈留置針均為Y型22G×1.00∶0.9mm×25mm型號??蓙砀=宇^為威海潔瑞醫用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WMSJ-A型,藍色外殼、彈性硅質帽、穿刺導管和輸液接頭,接留置針端為陽性端,接輸液器端為陰性端。肝素帽為蘇州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肝素鈉為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2500U/支。

查看全文

靜脈輸液穿刺方法論文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常用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術,也是醫院作為救死扶傷治療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穩、準、快高質量建立好靜脈通路,達到快捷的治療目的,一直是我們護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技術操作內容。近幾年來,我們通過對部分需要靜脈輸液的患者采取免用止血帶方法進行靜脈穿刺,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臨床資料:1998年7月至2001年3月,分別在急診科、泌尿科選擇普通輸液患者3000例次,其中男性1729次,女性1261次,年齡7-80歲,分成甲、乙兩組,每組1500例次,甲組采用常規靜脈穿刺法,乙組采用無止血帶穿刺法,靜脈輸液部位為四肢遠端淺靜脈,各組分別由2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管護師、護師操作。

二、靜脈輸液穿刺方法:1、無止血帶穿刺法:備齊用物,選擇血管,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一般取上肢血管,使肢體重心向下稍垂,術者與患者角度適宜操作為宜,一般角度不要大于40度角,用手輕輕摩擦皮膚30秒至1分,常規皮膚消毒,患者握拳,術者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與皮膚呈15-30度角,正面或旁側進針直刺血管,見針尾部有回血時再沿血管前行約0.1-0.2cm,有時靜脈壓力低,須用左手食指在穿刺針上2cm處向下方輕輕推壓血管方見針尾部回血。穿刺成功后,囑患者松拳用膠布固定針頭,調節輸液速度,在操作過程中除不用止血帶外,其他操作步驟與常規靜脈穿刺法相同。2、將選擇血管部位上端15-20cm處向下握推1-2分,使血管充盈,在所選擇穿刺血管上方2-3cm處用食指或姆指壓迫所要穿刺血管,以此固定血管,然后進行穿刺,余下操作方法與上述靜脈穿刺法相同。

三、結果:采用常規與不用止血帶靜脈穿刺方法為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甲乙兩組中一次穿刺成功率經統計學處理未見明顯差異(附表)靜脈輸液患者采用常規法與不用止血帶穿刺輸液方法結果比較P>0.05四、討論靜脈穿刺技術是治療疾病、搶救危重患者護士的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護理專業教科書有一整套常規操作標準穿刺技術方法,為護士提供了完善實用的理論依據。幾年來在臨床工作中,常發現扎用止血帶行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諸多不適。1、疼痛。2、凝血機制差,止血帶扎痕成淤血紫斑,我們在常規輸液的基礎上,摸索出不用止血帶穿刺法,取得了較好效果。其依據為患者飲食正常,無腹瀉、高熱以致腹水者,其血管內血液充盈壓與血容量成正比。因此人體血容量正常狀態下,靜脈穿刺針入血管后針尾均可見回血,如靜脈壓低未見回血,抬左手即在穿刺血管上方1cm處用食指向下輕輕推壓該血管即可見到回血。若準備穿刺時見血管充盈不足,將一指壓在被穿刺血管上端2-3cm處,受重力影響壓力明顯增加,從而增強了遠端淺靜脈的充盈程度,使靜脈穿刺容易成功,從甲乙兩組比較看來,穿刺成功率經統計學處理,一針見血率P>0.05,也就是說采用無止血帶穿刺法與常規靜脈穿刺法,兩者之間效果差異不大,幾乎相同,但前者有以下優點:1、避免患者扎止血帶所致的不適。2、避免因松開止血帶的外力作用導致的穿刺針頭斜面滑脫出血管外,提高成功率。3、減少輸液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