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05:14: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殼聚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殼聚糖富集研究論文

摘要:殼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種天然高分子,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發展,涉及的內容和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本文綜合概述了殼聚糖的結構、性質、富集及其化學改性的方法,簡單介紹了它們的應用領域。

關鍵詞:殼聚糖;富集;化學改性;應用。

引言:

殼聚糖具有許多獨特的化學物理性質,根據其酸化、酉旨化和氧化、接枝與交聯、經基化、經烷基化等反應還可制備成多種用途的產品,而且從氨基多糖的特點出發具有比纖維素更為廣泛的用途。對殼聚糖的應用開發研究,自本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就十分活躍,近年來國際更是十分重視對它的深入開發和應用。通過對甲殼質和殼聚糖進行化學修飾與改性來制備性能獨特的衍生物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應用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

1、殼聚糖及其改性吸附劑

殼聚糖(chitosan)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屬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是甲殼素N-脫乙酰基的產物,其學名是β(1→4)-2-氨基-2-脫氧-D-葡萄糖。

查看全文

澄清果汁中殼聚糖的應用研究論文

摘要:利用殼聚糖對蘋果汁、山楂汁、西瓜汁進行澄清實驗。結果表明:殼聚糖對它們的澄清效果顯著。透光率均達90%以上,是理想的澄清劑。對于含果膠較多的山楂汁,采用殼聚糖+果膠酶的方法,澄清效果顯著,與單純用果膠酶澄清相比,成本降低,且縮短了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關鍵詞:蘋果汁;山楂汁;西瓜汁;澄清;殼聚糖;果膠酶;透光率

甲殼素又名甲殼質、幾丁質、殼多糖,是由N-乙基-D葡萄糖,通過B-3、4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大分子直鏈多糖。其結構與纖維素相似。也被稱為動物纖維素。估計地球每年生物合成的甲殼素約為1000億噸,是地球上僅次于植物纖維的第二大生物資源,是人類取之不盡的生物資源。

殼聚糖在食品工業中可用于果汁澄清。原果汁中因含有大量的帶負電荷的果膠、纖維素、單寧及多聚戊糖等物質,使果汁成為一個不穩定的熱力學體系。把殼聚糖的稀酸溶液加到果汁中,過濾以后,即可得到澄清的果汁。由于澄清的果汁是一個穩定的熱力學體系,可以長期保存,不會再出現因渾濁而影響果汁產品的感官質量的現象,同時由于殼聚糖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本文就殼聚糖對蘋果汁山楂汁,西瓜汁的澄清效果進行探討。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及儀器設備

查看全文

殼聚糖富集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殼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種天然高分子,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發展,涉及的內容和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本文綜合概述了殼聚糖的結構、性質、富集及其化學改性的方法,簡單介紹了它們的應用領域。

關鍵詞:殼聚糖;富集;化學改性;應用。

引言:

殼聚糖具有許多獨特的化學物理性質,根據其酸化、酉旨化和氧化、接枝與交聯、經基化、經烷基化等反應還可制備成多種用途的產品,而且從氨基多糖的特點出發具有比纖維素更為廣泛的用途。對殼聚糖的應用開發研究,自本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就十分活躍,近年來國際更是十分重視對它的深入開發和應用。通過對甲殼質和殼聚糖進行化學修飾與改性來制備性能獨特的衍生物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應用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

1、殼聚糖及其改性吸附劑

殼聚糖(chitosan)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屬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是甲殼素N-脫乙酰基的產物,其學名是β(1→4)-2-氨基-2-脫氧-D-葡萄糖。

查看全文

甲殼素衍生物的作用

甲殼素作為可吸收的外科手術線材料,最初的生理試驗就給出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從酚胺一Liol溶劑中紡出的甲殼素復絲纖維的抗張強度可達50千克/毫米“,編成鞭的手術線在膽汁、尿、胰液中可很好地保持其強度,這一點對于現有的可吸收的手術線如PGA、Catgut來說,是難以做到的。甲殼素手術線盯毒性試.驗表明,它在所有誘變、急性中毒、發熱、溶血、皮膚反應方面都顯示負性〔1〕。從甲殼素手術線在家兔體內的試驗結果來看,手術線在埋入組織的早期有不明顯的炎癥,但慢慢就消退了,而當傷口愈合后手術線就很快地被吸收.〕。甲殼素還具有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已有試驗證實,甲殼素手術線可增加傷口的抗張強度,但不改變皮膚膠原蛋白中經脯氨酸的含量〔8〕。

對甲殼素手術線制備的研究已有不少報道〔4,5〕,一般是把經酸堿處理提純后的甲殼素研磨成粉末,溶于適當的溶劑成膠狀物后,先用濕式紡絲方法紡成單絲,然后編織成手術線。通常是把甲殼素溶解在CC13CO:H和CH:C12混合溶劑、LICI和N一甲基毗咯烷酮或Li。1和MeZNAc混合溶劑中,然后把粘稠的甲殼素溶液通過噴絲嘴擠壓入凝結劑丙酮或異丁醇中,得到甲殼素纖維,再用堿中和、洗滌、脫水,最后紡成手術線。這樣得到的甲殼素手術線,無論是濕態還是干態,都具有很好的機械強度以及較小的伸長率。若把手術線在40℃用5%戊二醛處理4小時,其強度還可以有所提高。在家兔體內的試驗表明,經過處理的手術線,’埋入兩天后強度為95公斤/毫米2,氣25天后為14公斤/毫米“,而未經處理的手術線,.2天后為72公斤/毫米“,25天后只有6公斤/毫米“。用做人工透娜膜‘目前臨床應用的透析膜有銅氨纖維膜、聚丙烯睛膜等,這些膜都存在著抗凝血性能差,中分子量物質透過性差的缺點。

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更好的人工透析膜材料。通過對甲殼素、殼聚糖以及一系列N一酞化殼聚糖膜性能的研究,發現了它們可作為人工透析膜材料的可能性與優勢。對殼聚糖、N一乙酞化殼聚糖、N一丙酞化殼聚糖、N一丁酞化殼聚糖、N一已酚化殼聚糖膜性能的研究結果表明,膜的透水.率和濟質的透過性技上述次序減小,而抗凝血性能卻依次增加,: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作者在這方面已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美馬精一〔6〕為了提高殼聚糖膜的透水率和中分子量物質的透過性,在制膜過程中加入聚乙二醇作為添加劑,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強度與再生纖維素膜相當的情況下,透水率和中分子量物質的透過性均有所提高。

迄今利用甲殼素、殼聚糖及其衍生物為原料制造人工透析膜已有一些報道〔7,“〕。甲殼素、殼聚糖可分別溶予適當的溶劑,通過中空纖維噴絲嘴注入凝結劑中,進而紡成中空纖維,中和洗滌后,可制得中空纖維人工透析膜;若把乙酞化甲殼素溶于適當的溶劑配成1,0一4.0%的溶液,然后在玻璃上展開,待溶劑揮發后,‘可得到平板透析膜;N一酞化殼聚糖膜的制法是:把殼聚糖溶解在2%,5%的乙酸溶液中,用甲醇稀釋后,加入酸醉反應,伺時在玻璃板上展開,待擠劑揮發后,再中和洗滌,即可得到N一酞化殼聚糖膜。這些透析膜都能經受高溫消毒,也具有較大的機械強度,并對溶質如N“CI、尿素、‘VB,:均有較好的滲透性。用做抗凝血試劑‘肝素是現在最廣泛應用的血液抗凝劑,它不僅價格昂貴,而且貨源緊缺,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可以代替肝素的合成抗凝血試劑。由于硫酸化甲殼素和硫酸化殼聚糖與肝素具有相似的結構,所以近年來對硫酸化甲.殼素和硫酸化化殼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頗多。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硫酸化甲殼素和硫L酸化殼聚糖的抗凝血活性主要表現在6一位硫酸.

根上,雖然3一位上的硫酸根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它可以促進份位上的硫酸根提高活性,而N,硫酸根對于抗凝血活性并不必要。此外,抗,凝血活性還與甲殼素、殼聚糖的分子量有關。用做止血劑和傷口敷料殼聚糖作為止血劑,無論是溶液還是固體粉末,都能有效地起到止血作用,并能阻止傷口纖維組織的增生,促進傷口組織的再生。在狗體內的試驗表明,把pH=4.0的殼聚糖溶液直接注射到血管內,可使血管堵塞,而停止出血。在狗受傷的皮膚表面,殼聚糖溶液、纖維或膜在顯示止血活性的同時,還顯示了它作為止血劑的另一個優點,它能夠阻止血纖維蛋白束的形成、結締組織細胞的增殖以及膠原蛋白的合成,而且傷口愈合可以達到最小的結癡〔1。。甲殼素和甲殼素乙酸醋也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也是傷‘q愈合的促進劑。若將甲殼素溶解在甲酸和二氯乙酸的混合溶劑中,或將甲殼素乙酸醋溶解在氯化鈣/DMA溶劑中,通過噴絲得到纖維后,都可制得非織薄片〔12〕。

如果把這些非織薄片直接敷于傷口,可起到“人工皮膚”的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疼痛,很好地吸收浸出液,保持組織的適應性。也可以把這些非織薄片做成醫用繃帶,用于止血和加速傷口的愈合。殼聚糖是極好的傷口敷料,可以直接用于傷口。如果用殼聚糖水溶液和動物膠水溶液的混合物涂于傷口表面形成一層膠,那么效果更佳。可先把殼聚糖溶于加入少量乳酸或鹽酸的水中,溶液的pH為2~5,加入動物膠后,用碳酸氫鈉調節pH到5.7~6.3,一般加入甘油或山梨醇作為增塑劑,醋酸鋅或碳酸氫鈉為凝固劑。把這種敷料用于皮下脂肪,可形成一層堅韌的外膠層,8天后,對促進肉芽組織的健康生長可給出令人滿意的效果〔1“〕。殼聚糖對于燒傷和燙傷的治療更具有獨特的功效,它能在傷口表面形成一層堅韌、吸水、透氧、生物相容的膜,而且這層膜極易形成,只要把殼聚糖乙酸水溶液直接用于傷口就行。

查看全文

免疫佐劑研究進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殼聚糖;理化性;免疫佐劑;疫苗

論文摘要:免疫佐劑是一種免疫調節劑,可增強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免疫效果。為增強疫苗的免疫原性在病毒性疫苗、DNA疫苗、多肽疫苗的研制中常加入免疫佐劑。目前批準可用于人體的免疫佐劑是鋁佐劑,因只能引起體液免疫,不能有效誘導細胞免疫,因此尋找新的免疫佐劑已成為疫苗研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表明,殼聚糖具有免疫佐劑效應,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安全無毒,因此殼聚糖將成為一種很有應用價值的免疫佐劑。本文就殼聚糖的理化性及其免疫佐劑研究做一綜述。

殼聚糖(Chitosan),也稱幾丁聚糖、脫乙酰幾丁質、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殼素,化學名為β(1,4)-2-氨基-2-脫氧-D-葡萄糖,由蝦、蟹等富含甲殼素的物質經脫鈣、脫蛋白、脫色、脫乙酰等工藝加工而成,是甲殼質脫乙酰反應后的物質,為分子量90~120kDa的生物大分子。從Braconot于1811年描述甲殼素迄今,甲殼素和殼聚糖的發展歷史已有100多年。但由于殼聚糖具有提高免疫、活化細胞、預防癌癥、抗衰老,調節機體等作用,因此在醫藥、保健、食品等多領域具廣泛的用途。

1殼聚糖的理化性

甲殼素[1]廣泛存在于甲殼綱動物蝦和蟹的甲殼、昆蟲的甲殼、真菌(酵母、霉菌)的細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細胞壁中。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殼素將近100億噸,是自然界中儲量僅次于纖維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機化合物。殼聚糖是甲殼素的N-脫乙酰基的產物,通常把脫去55%以上N-脫乙酸基,且能溶于1%乙酸或1%鹽酸的甲殼素稱之為殼聚糖。甲殼素與殼聚糖的差別,僅僅是N-脫乙酰度不同而已。殼聚糖是白色無定形、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澤的固體。因原料不同和制備方法不同,分子量有差異,不溶于水和堿溶液,可溶于稀的鹽酸、硝酸等無機酸和大多數有機酸。在稀酸中,殼聚糖的主鏈會緩慢水解,溶液的黏度也會逐漸降低。殼聚糖氨基的氮原子上具有一對未公用的電子,能從溶液中結合一個氫質子,從而使殼聚糖成為帶陽電荷的聚電解質,破壞殼聚糖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使之溶于水中。殼聚糖的溶解度至少受3個因素的影響:①脫乙酰度。脫乙酰度越高,分子鏈上的游離氨基越多,離子化強度越高,也就越易溶于水;反之脫乙酰度越低,溶解度越小。②分子量。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小,因為殼聚糖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使得分子彼此纏繞在一起且比較僵硬。③酸的種類。稀硫酸,稀磷酸不能溶解殼聚糖。

殼聚糖溶液的穩定性在使用過程中特別重要。殼聚糖的糖苷鍵是半縮醛結構,這種半縮醛結構對酸是不穩定的。殼聚糖的酸性溶液在放置過程中會發生酸催化的水解反應,殼聚糖分子的主鏈不斷降解,黏度越來越低,分子量逐漸降低,最后被水解成寡糖和單糖。殼聚糖稀溶液的黏度不僅和溶液的PH有關系,也與殼聚糖的分子量有關系,殼聚糖分子量越高,其溶液的黏度就越大,分子量越低,黏度就越小。殼聚糖稀溶液的離子強度直接影響殼聚糖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態。殼聚糖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與人體的組織器官及細胞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無毒,具有生物降解性,幾乎無免疫原性,同時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經過化學改性得到的殼聚糖衍生物,其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善,使其應用范圍大大拓展,因此殼聚糖及其衍生物的開發及應用研究已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

查看全文

殼寡糖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1殼寡糖的生理功能

殼寡糖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它的免疫增強作用目前已被許多學者證實。王秀武等研究了殼寡糖對免疫器官相對重量及新城疫抗體效價的影響表明,在肉用仔雞飼料中添加0.1%殼寡糖可使其法氏囊和胸腺相對重量增加(P<0.05),且血清新城疫抗體效價提高(P<0.05),肉用仔雞免疫力明顯提高。Karadeniz等報道了,殼寡糖可以保護胰腺細胞使其免受由于過氧化氫作用而引起的細胞惡化。殼寡糖的免疫機制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第一,刺激機體,促進了腹膜滲出液的細胞(PEC)數量的增加,并且激活了巨噬細胞,從而使活性氧的生成增加了,也增強了巨噬細胞的殺傷活性。第二,激活了T淋巴細胞,從而促進了巨噬細胞激活因子(MAF)的釋放,進而使巨噬細胞激活。在激活過程中,巨噬細胞被殼寡糖直接激活,又提高了它對MAF的敏感性,使它進一步被激活。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殼寡糖的殺傷活性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激活T淋巴細胞與巨噬細胞兩者相互作用加強的結果。

2殼寡糖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2.1改善魚類腸道微生物分布

寡糖類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腸道功能調節劑,能夠改善動物消化道內的微生物區系。寡糖可以被芽孢桿菌、乳酸桿菌等作為碳源利用,從而促進有益微生物大量增殖,調節微生態平衡。而腸道病原菌首先必須通過其表面或著絨毛上類丁質結構的一些凝集素與動物腸道黏膜上皮上具有細胞特異性的寡糖分子受體相結合,這樣細菌才有可能在腸壁上進行定植和繁殖。許多腸道病原菌具有對寡糖能夠特異結合的外源凝集素。因此,寡糖可以作為病原菌的競爭性排斥因子,對病原菌提供豐富的附著位點,因此能夠吸附細菌,使病原菌不能夠結合到動物腸壁上。由于大多數的寡糖不能被消化酶降解,因而它們所攜帶的病菌通過腸道,細菌不能得到生長所需的養分成分而失去致病能力。目前,大量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魚類腸道內包含著正常的細菌群落。細菌菌群在宿主體內增殖和生存,對于維持宿主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以及功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Mahious等在大菱鲆的生長試驗中,分別添加2%寡糖、菊粉、和低聚乳果糖,發現各組腸道微生物的總數差異不顯著,但是微生物的種類以及只要菌種差異顯著,腸道中大腸桿菌的菌群數量明顯減少,但是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數量卻在明顯增加。

2.2提高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性能

查看全文

婦科常用止血藥劑特點

止血是婦產科基本操作技術的核心之一,幾乎全部婦產科手術操作無一例外地涉及出血與止血,止血技術已由過去單純的器械止血措施發展為現代手術條件下的紛繁復雜的技術體系,其中止血材料的應用成為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傳統婦產科的結扎、縫合等方法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新發展,如宮腔或腹腔內填充止血因易誘發感染、腹內腔室綜合征、繼發性出血等而一度被放棄,但只有處置得當,仍是有效的早期治療措施。為防止撤除敷料或紗布因粘連所致繼發性出血,現采用無菌塑料薄膜隔離創面與可吸收生物材料敷墊[1]。良好的生物敷料或紗布可直接促進凝血過程,不僅可用于廣泛滲血創面,且在一些常用的婦產科手術中能有效降低滲血率。目前已經開發出許多種類的創面可吸收止血材料[2],主要有:纖維蛋白膠、膠原蛋白、殼聚糖、羧甲基纖維素(可溶性止血紗布)等。理想的生物止血材料應具備以下特點:止血迅速、無毒性、無抗原性、不增加感染概率、不影響組織愈合、價格便宜等[3]。作者通過檢索萬方數據庫1999-01/2011-04關于婦產科生物止血材料應用的研究文章,旨在評價各種生物止血材料的性能及應用前景。

1資料和方法

1.1納入標準

①與止血相關的生物材料學研究。②生物止血材料在婦產科中的臨床應用。

1.2排除標準

重復研究、普通綜述或Meta分析類文章。

查看全文

水凝膠在環境整治的用途

徐寧等[2]用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水凝膠對堿性藏花紅染液的吸附,通過固定DCL,用不同摩爾比的AAc/AAm在氮氣的保護和不斷攪拌下,以一定量的過硫酸銨作引發劑,于水溶液中制備水凝膠,同時研究了吸附和水凝膠經解吸后的再吸附性質。張弛等[3]以海藻酸鈉、多壁碳納米管為主要原料,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復合水凝膠球,研究了微球對次甲基藍溶液的吸附脫色效果。結果表明,當海藻酸鈉溶液的加入量為2%,多壁碳納米管的含量0.15%時,120h后微球對次甲基藍的吸附率可達83.46%。

1陰離子染料的吸附去除

梁蕊等[4]研究了以埃洛石、丙烯酸、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為原料,制備半互穿的水凝膠聚合物來吸附陽離子染料,利用正交實驗探索了材料的粒徑、pH以及離子強度等因素對吸附亞甲基藍性能的影響,發現該水凝膠在20℃的條件下,對亞甲基藍的最大吸附量能達到1.767g/g。俞潔等[5]以丙烯酸和硅藻土為原料,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為交聯劑,在水溶液中利用輝光放電電解等離子體引發,一步制得硅藻土/丙烯酸復合水凝膠,并研究該水凝膠對孔雀石綠的吸附。在pH=5.6左右吸附量達到最大,為1108.6mg/g。

1.1中性染料的吸附去除魏佳[6]以丙烯酸為陰離子單體,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作為陰離子聚合物,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為交聯劑,過硫酸銨為引發劑,制備半互穿型兩性吸水樹脂,考察了對中性紅染料的吸附動力行為,同時對該水溶膠的可逆性進行了研究。華登峰[7]以脫乙酰度為70的殼聚糖(CTS)、硫酸鋁和聚鋁(PAC)作為絮凝劑,對中性染料的印染廢水絮凝脫色進行了處理條件的優化,對試驗結果作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殼聚糖與硫酸鋁、聚鋁的絮凝效果近似,但用量要少得多,而且殼聚糖為天然高分子絮凝劑,無毒、易降解、對環境無污染。

1.2吸附重金屬隨著工業的發展,重金屬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尋找高效經濟地治理污染的方法和材料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水凝膠作為低成本、環境友好型的吸附材料逐漸受到環保工作者們的重視。李云龍等[8]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為原料,制備P(AMPS-co-AA)大孔吸附水凝膠,考察了對Fe3+的吸附性能,其中對Fe3+的吸附容量以及脫除率可達到4.2mmol/L和90.5%,經過多次反復吸附的水凝膠,對Fe3+仍然有較好的選擇性能和重復利用性能。曹衛星等[9]則用殼聚糖來吸附Cu2+、Pb2+、Cd2+。pH=8,吸附Cd2+溶液用量為10g/L,時間1min;pH=6,吸附Pb2+用量為10g/L,吸附時間60min;pH=5,吸附Cu2+用量為10g/L,吸附時間1min。李娜[10]研究了敏感水凝膠用于重金屬離子的吸附,以丙烯酰胺為單體,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為交聯劑,聚乙二醇-6000為致孔劑,采用熱交聯聚合的方法,制備出大孔結構的聚丙烯酰胺凝膠,對Cu2+有選擇性吸附作用。馮宇杰[11]研究新型螯合樹脂的制備及其在重金屬去除與檢測中的應用: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為母體,引入N、N—S、N—S—O型雜環配體,制出了4種新型螯合樹脂,重點考察了這4種樹脂對Hg2+的吸附。

1.3氯酚類物質的吸附去除氯酚類物質主要源于殺蟲劑、除草劑、木材防腐劑以及廢水的排放(煉油、燒焦、染料),該類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圈中積累,大大地增加了其危害性,對環境以及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氯酚類物質已經被我國、歐盟以及美國等國家列為優先控制污染物。辛梅華等[12]采用反相懸浮法制備交聯殼聚糖微球,再與庚醛反應,生成Schiff堿,最后用NaBH4還原,制得N-烷基化改性殼聚糖微球,用于2,4-二氯酚的研究。結果表明,在pH=6的條件下,3h吸附量達到492mg/g,同時具有良好的重復使用性能。孟冠華等[13]合成了乙酰氯修飾樹脂NDA-O,與Purolite公司的MN-200相比,NDA-O對2-氯酚、4-氯酚和2,4-二氯酚這3種氯酚類物質的吸附能力優于MN-200,并且2種樹脂對氯酚類物質的吸附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進一步研究了pH對吸附的影響,在pH>9時,3種氯酚類物質的吸附量均下降。

查看全文

談論顱腦外科手術認識

顱腦外科術后出血是神經外科手術中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常會引起患者神經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同時也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傷害和經濟負擔。如何在手術中快速止血,減少創傷?如何有效減少甚至避免術后再出血的風險?這是許多神經外科手術中必須考慮的內容。顱腦外科手術過程的止血方法有許多種,主要包括雙極電凝止血,藥物止血以及局部止血材料的應用等,但各種止血材料臨床應用后各有優缺點[1]。可吸收止血膜(大清生物紙)是近年來新研發的一種采用兩種天然多糖材料制成的具有快速止血和安全降解特點的新型生物材料,已在外科許多領域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院在顱腦外科手術中使用應用北京大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可吸收止血膜,用于術中創面止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顱腦外科手術患者178例,其中包括顱腦損傷病例92例,腦出血患者44例,顱腦腫瘤患者42例,分成Bio-Paper組和對照組。Bio-Paper組90例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齡26~73歲,術中使用可吸收止血膜。對照組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齡28~72歲,術中使用常規止血材料明膠海綿。

1.2操作方法

Bio-Paper組:常規止血后,將可吸收止血膜平鋪于明膠海綿上,根據創面大小情況剪裁,將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用于創面。顱腦外科在處理去除骨瓣硬膜與顱骨間隙出血時,可剪成長條填塞在硬膜和骨瓣之間,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貼于硬膜上,用小針細線每隔50mm左右在硬膜與骨緣(或骨膜)懸吊;腦出血血腫清除后,腦內深部有散在的出血點或滲血時,可剪成10mm×10mm或20mm×20mm大小左右,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貼在出血點或滲血處,其大小的使用根據出血和滲血量而決定。也可將可吸收止血膜平鋪于用手術刀拋開厚度減半明膠海綿(厚為2.5mm),用于顱腦腫瘤切除后的手術創面。對照組:充分電凝止血基礎上,先用止血棉吸干術野滲血,根據手術創面大小,剪切明膠海綿,揉搓后應用于創面,按壓至血液凝固為止。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查看全文

含鎘廢水處理論文

1鉛鋅冶煉企業含鎘廢水情況

鉛冶煉企業80%以上為傳統的火法冶煉工藝,原料鉛精礦中的鎘經過火法熔煉后,小部分以硫酸鎘的形式進入到凈化煙氣的廢水中,絕大部分被氧化為氧化鎘,與氧化鋅一起揮發,在煙道和煙氣收塵設備中得到含鎘的氧化鋅煙塵。收塵得到的氧化鋅煙塵一般含鎘0.1%~1%,可采用濕法冶煉進行綜合回收,含鎘廢水主要在煉鋅系統的堿洗廢水和生產泄漏廢水中產生;凈化煙氣的廢水一般含鎘幾十毫克/升,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綜合處理。鋅冶煉企業80%以上為傳統的濕法冶煉工藝,原料鋅精礦和氧化鋅煙塵中的鎘經過硫酸浸出后,進入到硫酸鋅溶液中,然后在溶液的一段凈化時加鋅粉還原,99%以上的鎘被置換到銅鎘渣中。鎘主要在銅鎘渣中以副產品的形式回收,首先采用酸浸銅鎘渣,得到含鎘10~60g/L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鋅粉或鋅板置換,得到海綿鎘,壓團后產出60%~75%的海綿鎘餅。在整個工藝流程中,由于生產中存在泄漏現象,因此在銅鎘渣處理段最容易產生含鎘高的廢水,可高達幾g/L,浸出段也會產生含鎘幾百mg/L的廢水。此外,在焙燒鋅精礦和煙化法處理浸出渣時會有少量鎘進入凈化煙氣的廢水中,此廢水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綜合處理。鉛冶煉企業產出的含鎘廢水較少,含量低,在污水系統進行處理。鋅冶煉企業產出的含鎘廢水較多,且含量高,必須從源頭上加強管控,產出的高鎘廢水及時返回生產流程,二次綜合回收鎘,大幅度降低污水處理成本,金屬鎘也得到有效回收;產出的低鎘廢水不宜返回生產流程,需排放到污水系統處理。

2含鎘廢水處理技術

含鎘廢水的處理方法較多,但目前還沒有比較完善的處理方法,大多數處于研究探索階段。主要處理技術有:中和沉淀法、膜分離法、鐵氧體法、吸附法、電解法、生物處理法、植物修復法、高分子重金屬捕捉劑處理法等。

2.1中和沉淀法

中和沉淀法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等特點,在含鎘廢水處理中廣泛應用,主要沉淀劑有石灰、氫氧化鎂、聚合硫酸鐵、硫化物、碳酸鹽,向廢水中投加沉淀劑后,會生成沉淀物Cd(OH)2、CdS、CdCO3,聚合硫酸鐵主要起凝聚共同沉淀的作用。中和沉淀法能將廢水中的鎘離子脫除至0.2~2mg/L,但難以達到排放標準,因為有些陰離子容易與鎘離子絡合,使鎘離子難沉淀。此外,pH值也影響沉淀效果,當pH=9時,脫除砷效果最好,但鎘超標;當pH>10時,鎘沉淀比較完全,但砷含量逐漸增大,出現返溶現象。中和沉淀法產出大量的沉淀渣,目前還不能綜合回收利用其中的鎘,一般將其堆放在危廢渣場,長期堆存容易溶出,造成二次污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