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崗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21:49: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空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事業單位空崗補缺實施方案
根據市人事局《關于事業單位聘期內“空崗補缺”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和《關于印發<市事業單位崗位競聘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文件“聘用的人員數未超過核準的相應崗位數的,聘期內可根據工作需要及空崗和符合任職條件人員情況,報市人事局批準后,適時安排補缺競聘,聘至該聘期結束”規定,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事業單位聘期內中級“空崗補缺”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實行崗位總量控制、結構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級控制,組織引導所屬事業單位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轉換,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順利實施,調動事業單位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促進畜牧獸醫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競聘崗位限額
依據《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和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批復,我單位專業技術中級崗位設置:八級崗14人,九級崗14人,十級崗14人,共42個崗位。上次競聘占用35個崗位,本次補缺競聘7個十級崗位。
三、競聘條件
淺談空崗與失業并存的成因及策略
摘要:本文在對全國100個城市勞動力市場供求數據的總量、區域與職業等特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我國當前空崗與失業并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經濟結構、增強職業培訓和轉變就業觀念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就業失業結構性失衡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一方面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出現失業率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則出現了“招工難”,這種矛盾現象并存的情況在金融危機后更為顯著。針對空崗與失業問題并發的這一特殊現象,本文嘗試從勞動力供求總量、區域與職業結構等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失業與空位”并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
一、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現狀
金融危機后,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總量、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但部分職業的供求缺口進一步擴大,并且出現了區域分布、崗位構成的非均衡現象。
我國就業崗位供求總量呈非對稱遞增。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職人數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從供求總量看,監測的93個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數、求職人數分別比上季度增加了94.4萬人和53.9萬人,各增長了21.4%和11.7%。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本季度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分別增加了139萬人和37.7萬人,各增長了35.4%和8%,但總體而言,勞動力需求大于供給。
空崗與失業并存的原因及策略
一、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現狀
金融危機后,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總量、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但部分職業的供求缺口進一步擴大,并且出現了區域分布、崗位構成的非均衡現象。
我國就業崗位供求總量呈非對稱遞增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職人數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從供求總量看,監測的93個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數、求職人數分別比上季度增加了94.4萬人和53.9萬人,各增長了21.4%和11.7%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本季度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分別增加了139萬人和37.7萬人,各增長了35.4%和8%,但總體而言,勞動力需求大于供給。
我國就業崗位供求區域呈非對稱分布2010年我國東、中、西部城市勞動力供求人數均有所回升,其中環渤海、閩東南、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力供求增長幅度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三大區域城市勞動力需求人數均呈增長態勢,其中東部地區尤其長三角、閩東南地區勞動力的需求增長幅度較大,求職人數珠三角、中、西部地區有所減少。
我國就業崗位供求職業呈非對稱結構新興勞動者對自身職業期望時可能過于注重職業地位、職業收入、職業發展等因素,而忽視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質與這些職業的相互匹配性,導致了職業期望和實際就業的巨大偏差,從而加劇了失業問題從就業崗位供求的職業構成看,技能人才的供求集中在初、中級技術人員;高級技師、技師和高級工程師的需求缺口較大。
二、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的存在原因
空崗與失業并存的原因及策略探索論文
摘要:本文在對全國100個城市勞動力市場供求數據的總量、區域與職業等特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我國當前空崗與失業并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經濟結構、增強職業培訓和轉變就業觀念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就業失業結構性失衡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一方面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出現失業率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則出現了“招工難”,這種矛盾現象并存的情況在金融危機后更為顯著。針對空崗與失業問題并發的這一特殊現象,本文嘗試從勞動力供求總量、區域與職業結構等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失業與空位”并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
一、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現狀
金融危機后,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總量、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但部分職業的供求缺口進一步擴大,并且出現了區域分布、崗位構成的非均衡現象。
我國就業崗位供求總量呈非對稱遞增。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職人數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從供求總量看,監測的93個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數、求職人數分別比上季度增加了94.4萬人和53.9萬人,各增長了21.4%和11.7%。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本季度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分別增加了139萬人和37.7萬人,各增長了35.4%和8%,但總體而言,勞動力需求大于供給。
規范職業介紹信息共享工作通知
各街道(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為更好的發揮就業信息網絡優勢,解決招工難、求職難等就業矛盾,促進公共職業介紹工作再上新水平,實現創新工作與“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主題活動緊密結合,在全市“三級聯網信息共享”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我區“公共職業介紹信息共享工作”(以下簡稱“信息共享工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強化規范管理
各街(鎮)要切實加強對“信息共享工作”的管理,明確工作內容,完善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硬件設備建設及管理制度建設,推動“信息共享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實現市、區、街(鎮)三級聯網信息共享。有條件的街(鎮)可將信息共享工作逐步引向村(居),實現市、區、街(鎮)、村(居)四級聯網信息共享,使公共職業介紹工作更加深入基層服務群眾。
(一)明確“信息共享工作”的內容
1、搜集和各類用人單位空崗信息;
管理公益性崗位制度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意見》(新黨發〔20**〕16號)精神,做好公益性崗位認定、管理工作,幫助就業困難對象在公益性崗位上實現再就業,制定本辦法。
一、公益性崗位的界定
公益性崗位是指由政府投資、政策扶持或社會籌資,以實現公共利益和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為主要目的非營利性公共管理和社會公益性服務崗位,主要包括:
(一)政府投資開發的社會公共管理類崗位。具體包括勞動保障協管員、交通協管員、基層工會協管員、民政低保協管員、社會保險協管員、社區治安聯防協管員、勞動監察協管員、衛生監督(行政執法)協管員等崗位。
(二)社區公益性崗位。具體包括區、街道、社區開辦的非營利性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敬老院等機構;在街道、社區開發的保潔、保綠、保安及社會化服務等公益性崗位。
(三)機關事業單位的后勤保障及公共管理服務崗位。主要指收發、駕駛、門衛、打字、物業管理等需要招用編制外人員的機關后勤公益性崗位。
門衛值班值宿管理制度
一、增強崗位意識。值班人員要切實履行職責,不得空班、空崗,如有特殊情況須及時請示,并安排好代班人員。
二、增強防范意識。對外來人員要詢問、登記,與公事無關的人員一般不予入內,并有權拒絕推銷商品,收購廢品等閑雜人員進入樓內。夜間要關好院門、樓門,不定時進行巡查。
三、增強服務意識。每日在機關工作人員上班前,清理好樓內衛生、下班后要對房門、水電等方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處理。
四、增強協作意識。值班時間內,負責接傳電話、通知;通過機關人員了解各股室節假日活動安排,以做好接待、防范工作。
五、增強責任意識。值班人員擅離職守,出現空崗,除批評教育外,對所造成的損失,要負全部責任。
街道用真誠觸動失業人員心靈
在街道社保所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再就業工作思路的整體指導下,我府南社區成立了社區再就業工作小組,2007年初認真分析轄區再就業形勢,結合我社區的再就業情況,逐步總結出一系列就業服務體系,那就是:建立失業人員臺帳;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以培訓促就業,積極安置失業人員;引導失業人員多渠道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再就業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這次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中,我社區在街道13個社區評比中脫穎而出,這將更加促進我社區再就業工作向更細、更深、更廣推進。
一、夯實失業人員基礎臺帳。首先,我們建立了失業人員臺帳,完善失業人員基礎信息和空崗信息,對社區失業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蔽疑鐓^檔案在街道的失業人員有154人,我們通過電話訪問、登門拜訪、打聽左鄰右舍等方式對這些失業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分類建立了臺帳。在社區做過求職登記的失業人員30余人,經過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已經促進就業的失業人員有25人。
二、“零就業家庭”動態管理。“零就業家庭”調查工作開展后我社區從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切實加強開展“零就業”家庭解困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在轄區開展了不漏戶、不漏人拉網式“零就業家庭”篩查,確定目前本社區沒有零就業家庭,但是社區將對失業人員進行動態管理,承諾發現零就業家庭,48小時登門服務,并針對零就業家庭制定了“因人而異、幫扶到位”等相應的幫扶措施,深入實施再就業救助工程,切實為“零就業”家庭困難群體辦好事辦實事。
三、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我們社區充分開發就業崗位,多渠道尋找就業信息。我們除了參加街道社保所舉辦的和其他形式的招聘會外,還與社區內企業單位保持聯系,時刻掌握社區內用人單位空崗信息,一旦有了空崗,馬上與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聯系,促進其就業。家住背陰37號的仝志紅,失業后沒有什么技能,還得接送孩子,愿意干些小時工的服務工作,我們就為她就近尋找單位,同時也參加了街道組織的招聘會。最后,經我們的多方聯系在離她家不遠的農業銀行找到了一份衛生保潔工作,她非常滿意,既照顧了家,又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
四、發揮社區居委會的基層網底作用。社區居委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聯系群眾直接、廣泛,熟悉社區情況、了解社區失業人員情況,并且與社區內企業單位保持較為融洽的關系,便于掌握社區內用人單位空崗信息。這些"天然"的優勢對于開展再就業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再就業服務中充分發揮居委會的基層網底作用,社區居委會再就業援助站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走門串戶,對我地區失業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建立了臺帳,為安置這些人員,居委會主任們不辭辛苦,多方奔走,付出了很大努力,2006年先后安置失業人員20多人次。
五、真情相助,做失業人員的貼心人。再就業工作中我們及時發現難點,及時攻克。轄區低保就業和殘疾人就業是我們的難點。我社區有低保戶家庭23戶,其中有工作能力但就業困難的人有兩個,要為他們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非常難。如我社區的居民何平,由于受身體條件限制,給他找工作時讓我們費盡了心思。去年8月我們為他找到了一份餐飲部門的工作,他很高興,工作干的也很好,可后來因單位轉行,工作又黃了。今年從年初就為他尋找合適的工作,有就業機會就趕緊找他,有交通隊食堂,有交通協管員,還有保安員,因種種原因,都沒成功。他本人著急,我們的工作人員心里更著急。11月份,區殘聯需要一批導盲人員,我們得知消息,立刻到街道殘聯為他爭取到了一個名額,讓他參加了區里的引導盲人培訓學習,為他日后就業奠定了一個工作基礎。轄區失業人員有了困難就到居委會聊天,通過聊天我們適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在生活中做他們的知心人、在工作中做他們的好向導。不論群眾有什么困難,我們都真情相助,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論建筑企業人力資源現狀與對策
摘要: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國有獨資及由國有企業轉換而成的絕對控股有限責任建筑施工企業,當前階段,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無論從經營規模還是從業人數仍處于優勢地位。由于國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業從勞動力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轉軌,建筑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的大量產生和使用,市場經濟新情況對企業管理的挑戰,從而使傳統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從業人員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管理上都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如果不能夠正視這一點,并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將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失去“人”這一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優勢,使企業形成必敗的局面。
關鍵詞:國有建筑企業人力資源
一、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狀況分析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代屬于政府的“后勤部門”。改革開放后,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上看,存在著許多遺留問題。
1.隊伍龐大,構成復雜
2.素質普遍較低,存在問題嚴重。成因不同,情況各異
筑企業人力資源現狀管理論文
摘要: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國有獨資及由國有企業轉換而成的絕對控股有限責任建筑施工企業,當前階段,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無論從經營規模還是從業人數仍處于優勢地位。由于國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業從勞動力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轉軌,建筑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的大量產生和使用,市場經濟新情況對企業管理的挑戰,從而使傳統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從業人員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管理上都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如果不能夠正視這一點,并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將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失去“人”這一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優勢,使企業形成必敗的局面。
關鍵詞:國有建筑企業人力資源
一、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狀況分析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代屬于政府的“后勤部門”。改革開放后,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上看,存在著許多遺留問題。
1.隊伍龐大,構成復雜
2.素質普遍較低,存在問題嚴重。成因不同,情況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