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05:15: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男女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中班級管理學生性別差異研究

一、男女生性別差異客觀存在

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生理發展已經成熟,男女性別特征已經非常明顯。男生具有左腦偏側優勢更理性;女生則不具備這種優勢而更易于動感情。這表現在行為上的差異,男生多外向,喜歡動手實驗,在理科上多占優勢,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女生則更安靜細膩,學習比較扎實,在文科知識的識記和積累上往往勝過男生。

二、男女生性別差異的影響

高中階段,學生生理發展成熟,加之外部環境的影響促成學生性興奮和性萌發,加之學生心里空虛孤獨,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導會很自然地萌發對異性的愛慕之情。在班級管理中,大多數班主任對男女生關系過于敏感,不講究正確方法,簡單粗暴地壓制,強令學生服從。而此時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如果教師在發現學生對異性產生好感時如臨大敵,給孩子過大的壓力;教師越不讓他們交往,他們越會逆反。但此時,班主任如果能恰當地利用學生性別差異和異性間的相互吸引,會對學生的人格發展及學習提高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促進男女生學習生活共同進步的措施

了解到學生的性別差異對于班級管理工作有以下幾點啟示:

查看全文

高中男女生物理學習差異與教學策略

摘要:物理是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不同于語文、英語等積累性課程,物理學科的教學更注重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階段,男女生的性別差異在物理學習方面表現得更加明顯。絕大部分男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強,給他們的高中物理學習提供了便利。女生在這一方面則面臨更多的阻礙與挑戰。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如何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女生提升物理學習的能力,減少因性別差異給物理學習帶來的不便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嘗試提出以下建議,以期有助于教師的物理教學,為之后進行相關研究的物理教學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性別差異;教學策略

高中生需要應對繁重的課業任務,面臨高考的巨大壓力。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教師如何引導和幫助學生克服性別差異的阻礙,有效提升作為高中教學重要一環的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已然成為當前高中物理教師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追求。

一、高中男女生物理學習差異的表現及其成因

(一)思維方式與學習興趣存在差異。高中男女生在物理學習方面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差異[1]。這種性別差異在物理學習方面尤為突出。究其根源,男女生的思維方式不同[2]。男女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不同是重要原因之一[3]。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女生的感性思維更發達,對事物的認知和感受能力比較強。而男生的理性思維更發達,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優于女生。高中物理是一門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這往往導致女生的物理學習成績和能力明顯落后于男生。從學習興趣角度來看,物理學科較多涉及實驗教學,其關于重力、電力等方面的知識枯燥乏味,很難引起學生,尤其是女生的學習興趣。這也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性別差異表現得更加明顯。(二)學習態度與學習自信心存在差異。男生在學習高中物理時雖然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但并不意味他們在這方面一定優于女生。性別差異造成的高中物理學習的明顯區別還在于男女生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不同等因素。具體說來,女生在學習時往往采取一以貫之的、平穩式的學習態度,對具有挑戰性的科目很難做出適當調整和改變。男生則恰恰相反。相對于一成不變的學習,男生明顯更傾向于具有挑戰性的科目,學習態度往往是越有挑戰性,越認真、精心。就完成作業的學習態度而言,女生明顯比男生更認真。這樣的差別也造成了高中物理學習男女生之間的差異。在學習自信心方面,兩者也存在不同。男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上比女生更有自信。這對高中男女生物理學習的差異也有影響。

二、針對高中男女生物理學習差異的教學策略

查看全文

龍川縣中小學生健康情況研究探討論文

[摘要]本文以龍川縣中小學生為樣本,對我縣9-17歲中小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發展變化進行動態分析,探明從2004-2008年4年間我縣中小學生體質變化的特點和規律,為有關部門對中小學學校教育的決策和宏觀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促進我縣中小學生體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龍川縣中小學生體質狀況動態分析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按照《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研究手冊》的統一規定和各項目《檢測細則》的測試規范要求,于2004年6月1日-6月20日和2008年6月1日-6月20日,兩次對龍川縣9—17歲中小學生的1200名9-17歲全縣男女學生的11項體質指標進行測試。兩次測試采用完全相同的測試儀器和手段,在同等測試條件下進行,將測試結果按照男女生不同年齡9個組別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研究方法。在測試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的基礎上,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二、結果與分析

查看全文

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的影響

摘要:性別差異在數學教育中的影響問題已是國內外數學教育界多年研究的議題,但迄今為止并沒有提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實踐中,雖有相當一部分女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在整體水平上,性別差異影響中學數學教育這一現象始終作為中學數學教育界的一個難題。本文通過分析中學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的影響及危害,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一些解決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育;性別差異;影響

國內外數學教育界對性別差異影響數學教育的問題已經研究了很多年,但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被提出來。在實際的數學學習中,雖然有一部分女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在中學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的影響始終是中學數學教育界的一個難題。本文試著對這一影響問題的形成原因和應對策略進行探討。

一、在中學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的影響及危害

根據中學數學教學的多年經驗,女生大多都覺得難學的學科里數學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一個班級里,男生的數學成績往往比女生居于前列的多,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長,這種趨勢呈上升的趨勢。在小學里,數學成績往往是女生較好;到了初中,男生和女生的數學成績略微有差異,一般初一女生的數學成績比男生略高,而初二、初三男生的數學成績就慢慢趕超了女生;一旦進入高中,男女生的數學成績差距就開始明顯,特別是重點的理科班男女生人數懸殊很大。我們也知道,在理工科類的大學,男生人數要遠遠多于女生人數。[1]很多實踐都證明了在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影響了女生的發展,但是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智力及其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女生數學成績差,首先升學率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受影響,其次,作為基礎學科,數學有較大的課程量,較低的數學成績就會給不少女生心理上造成障礙。學生一生處理問題的思路甚至都會受中學階段學習的數學思想的影響,所以每一個教師都有責任去將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的影響盡可能減少。[2]

二、中學數學教育中性別差異的影響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

剖析男女大學生心理危機表現之比較

摘要:本文通過對男女大學生心理危機表現的調查,發現大學生心理壓力的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幾個主要來源是學習問題、專業發展問題、經濟及連帶問題、情感問題和就業問題。其中男女生對壓力的表現和解決方法是不同的。總的來看,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在個人自身壓力方面,男生非常顯著地高于女生;在社會環境方面,女生的壓力感顯著高于男生。具體來看,女生在求職擇業和學業壓力感方面顯著高于男生;在家庭、戀愛、身體健康、適應和挫折方面的壓力感男生顯著高于女生。這些差異性與男女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男女大學生;心理危機;表現;分析

引言

大學生既是承載家長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也是承載社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在最終成才、體現自我價值等主觀愿望方面,這個“特殊群體”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但是,近年國內大學里出現了一些雖不普遍卻也并不罕見的令人擔憂的負面現象:苦悶、彷徨、焦慮、偏執、脆弱,于是乎休學者有之,退學者有之,輕生自殺者有之……這些非同尋常的問題不但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馳。盡管我們不能做出所有大學生事件都是由壓力所導致的結論,但有研究認為,任何事件在發生前的一剎那,確實和壓力所導致的心理失衡有著必然的聯系。由此我們可以確定,壓力水平或壓力指數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晴雨表。2005年的一項高校大學生心理調查顯示,壓力過大在心理問題中高居榜首,有20.0%左右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1.0%左右有嚴重程度的心理壓力,表現為焦慮、恐懼、憂郁、神經衰弱等。2006年由南京工業大學團委組織的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結果正式公布,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在校大學生存在較大和很大的心理壓力,而其中僅有1.0%的學生采取向學校或老師尋求幫助的方式解壓,絕大部分學生則是通過和同學交流、自我釋放、與父母溝通等途徑解決。與此相對應的,只有不到10.0%學生感覺壓力不大或者沒有壓力。而且,在大學生中,男生與女生心理危機的表現是不同的,因為男女生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男女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表現異同對于預防與緩解男女大學生心理壓力有重大作用。有利于高校根據性別更加有效地解決男女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有利于大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一、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外對于大學生這一整體的心理危機研究比較多,而且大多偏重于心理危機的預警機制與干預機制,而對于男女大學生心理危機在表現與成因方面的異同并沒有一個系統的比較。

查看全文

學生體質情況動態數據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以縣中小學生為樣本,對我縣9-17歲中小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發展變化進行動態分析,探明從2004-2008年4年間我縣中小學生體質變化的特點和規律,為有關部門對中小學學校教育的決策和宏觀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促進我縣中小學生體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縣中小學生體質狀況動態分析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按照《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研究手冊》的統一規定和各項目《檢測細則》的測試規范要求,于2004年6月1日-6月20日和2008年6月1日-6月20日,兩次對縣9—17歲中小學生的1200名9-17歲全縣男女學生的11項體質指標進行測試。兩次測試采用完全相同的測試儀器和手段,在同等測試條件下進行,將測試結果按照男女生不同年齡9個組別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研究方法。在測試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的基礎上,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二、結果與分析

查看全文

大學體質健康測試研討

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長期以來得到了黨中央、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的極大重視。自2007年新學期起《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這是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決定》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學校教育樹立“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措施。通過對我校2010-2011學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的分析,探究我院大學生體質發展規律和存在的問題,以求對學生健康發展有所裨益。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010-2011學年湖北汽車工業學院7374名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5621人(2007級1169人,2008級1407人,2009級1407人,2010級1638人),女生1753人(2007級327人,2008級438人,2009級460人,2010級528人)。從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握力體重指數、立定跳遠、1000米(男)或800米(女)五個項目進行分類評定。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中國知網和國外EBSCO等網絡數據庫,閱讀有關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方面論文和研究報告。

查看全文

護理專業學生人格特征分析論文

【關鍵詞】護理專業;男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癥狀自評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

【摘要】目的探討醫專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癥狀自評量表、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安徽醫專158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并與全國常模進行比較。結果男女學生癥狀自評量表、艾森克個性問卷評定與國內常模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癥狀自評量表評定女生恐怖因子分顯著高于男生(P<0.01)。結論醫療衛生學校可在護理專業對男生進行擴招,滿足臨床和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護理專業;男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癥狀自評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

Analysesandcomparisononpsychologicalstateand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ofstudentsinnursingspeciality

【Abstract】ObjectiveThestudyaimedtoexplorethepsychologicalstateand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ofstudentsinnursingspeciality.Methods158studentsinnursingspecialityinAnHuiMedicalAcademyweretestedbysymptomchecklist90(SCL90)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TheresultswerecomparedwithChinesenorm.ResultsTheevaluationsofSCL90andEPQofbothfemaleandmalestudents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norm.TherephobiafactorofSCL90ingirlsandhad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boys.ConclusionThemedicaluniversitiesshouldincreasethenumberofthemaleenrollersinnursingspecialitytomeettheneedofclinicalandsociety.

【Keywords】Nursingspeciality;psychologicalhealthstate;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CL90;EPQ

查看全文

中學體育學科教學設計研究

一、理論課-體能鍛煉

(一)教學目標1.了解發展體能對促進健康和提高運動能力的作用。2.了解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與評價方法。3.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及注意事項。(二)教學方法和措施結合ppt講解發展體能對促進健康和提高運動能力的作用,解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與評價方法,講解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及注意事項。

二、前測身體素質

(一)教學目標1.明確考核內容、動作方法,了解考核的規則、要求與流程。2.發展學生的核心力量、力量耐力與下肢力量等。3.培養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養成遵守規則、公平競爭等意識。(二)教學方法和措施1.教師講解考核內容要求與考試流程,學生分四組自我測試。(1)50米跑(男女);(2)立定跳遠(男女);(3)頭上前擲實心球(男女);(4)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5)1000米(男)、800米(女)。2.教師總結與點評。

三、體能訓練方法

(一)有氧耐力(定距跑)+柔韌素質1.教學目標(1)學習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發展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練習動作,發展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遵守規則、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有氧跑,男4000米、女3000米,規定好配速。強度要求:男生配速5分40秒~6分;女生配速5分50秒~6分10秒。(2)柔韌性練習(墊上拉伸)。上肢拉伸、軀干拉伸、前群拉伸、后群拉伸、小腿拉伸。(二)一般力量素質(上肢力量+核心力量+下肢力量)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發展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練習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俯臥撐(男);跪姿俯臥撐(女);仰臥卷腹;俄羅斯轉體;徒手深蹲。要求:以上練習進行3~4組,前2~3組老師統一帶領做;3~4組結合tabata音樂重復以上動作訓練2組,共計4分鐘。(2)放松慢跑男生1600米、女生1200米+拉伸放松。(三)靈敏、協調素質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發展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練習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行進間小碎步10米;行進間交叉跳10米;行進間前前后后小碎步(側向)10米;行進間膝下擊掌10米;行進間側滑步20米。要求:以上練習進行3組,間歇講解本課素質內容對于發展各種運動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放松慢跑男生1600米、女生1200米+拉伸放松。(四)速度耐力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無氧耐力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利用心率監控運動負荷,認識到發展速度耐力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發展速度耐力,提高乳酸耐受力。(3)逐漸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拼搏進取、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等意志品質及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的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100米×10(男生),100米×8(女生)。強度與間歇要求:男生18~26秒,間歇1分20秒;女生22~28秒,間歇1分20秒。(2)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五)手球自主實踐課1.教學目標(1)本課通過手球游戲練習,讓學生了解手球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球類項目發展靈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手球基本打法,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集體項目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原地雙腳“+”字跳前后左右各4×8拍×3組。(2)手球游戲8分鐘×3局。(3)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六)有氧耐力(定距跑)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發展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練習動作,發展力量耐力及有氧耐力(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遵守規則、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有氧跑男4000米;女3000米,規定好配速。強度要求:男生每公里配速5分35秒~5分55秒;女生每公里配速5分45秒~6分05秒。(2)柔韌性練習(墊上拉伸):上肢拉伸、軀干拉伸、前群拉伸、后群拉伸、小腿拉伸。(七)一般力量素質(上肢力量+核心力量+下肢力量)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發展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練習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俯臥撐(男);跪姿俯臥撐(女);仰臥卷腹;俄羅斯轉體;徒手深蹲。要求:以上練習進行4~5組,前2~3組老師統一帶領做;3~5組結合tabata音樂重復以上動作訓練3組,共計6分鐘。(2)慢跑男生1600米、女生1200米+拉伸放松。(八)靈敏、協調素質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發展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練習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行進間小碎步15米;行進間交叉跳15米;行進間前前后后小碎步(側向)15米;行進間膝下擊掌15米;行進間側滑步30米。要求:以上練習進行4組,間歇講解本課素質內容對于發展各種運動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放松慢跑男生1200米、女生800米+拉伸放松。(九)速度耐力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無氧耐力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利用心率監控運動負荷,認識到發展速度耐力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發展速度耐力,提高乳酸耐受力。(3)逐漸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拼搏進取、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等意志品質及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的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100米×10(男生);100米×8(女生)。強度與間歇要求:男生17~25秒,間歇1分20秒;女生21~27秒,間歇1分20秒(2)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十)手球自主實踐課1.教學目標(1)本課通過手球游戲練習,讓學生了解手球的基本練習方法,感受球類項目發展靈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手球基本技術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集體項目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原地單腳“+”字跳前后左右各4×8拍×3組。(2)手球游戲8分鐘×4局。(3)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十一)中測身體素質(pk賽)1.教學目標(1)明確考核內容動作方法,熟知考核的規則、要求與流程。(2)發展學生的核心力量、力量耐力與下肢力量等。(3)培養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養成遵守規則、公平競爭等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教師講解考核內容要求與考試流程。(2)男女生測試50米跑;男女生測試立定跳遠;男女生前擲實心球;男:1000米,女:800米;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3)教師小結與點評。(十二)定距節奏跑1.教學目標(1)建立正確的中長跑技術動作概念,知道中長跑的動作要點及鍛煉價值。(2)采用分層定距跑方法提高途中跑小步幅、高步頻節奏跑技術,發展學生有氧耐力及心肺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水平。(3)培養積極、自愿、主動參與練習的習慣及團結合作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跑的專門性練習。聽節拍器原地高抬腿練習;聽節拍器原地后踢腿跑練習。(2)聽節拍器原地跑過渡到行進間跑練習。(3)定距節奏跑(男4000米、女3000米)。(4)柔韌性練習(墊上拉伸)。前群拉伸、后群拉伸、小腿拉伸。(十三)一般力量素質(上肢力量+核心力量+下肢力量)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掌握發展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練習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俯臥撐(男);跪姿俯臥撐(女);仰臥卷腹;俄羅斯轉體;徒手深蹲。要求:以上練習進行4~5組,前2~3組老師統一帶領做;3~4組結合tabata音樂重復以上動作訓練3組,共計8分鐘。(2)放松慢跑男生1600米、女生1200米+拉伸放松。(十四)靈敏、協調素質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認識發展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本課基礎力量素質練習動作,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體能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行進間小碎步20米;行進間交叉跳20米;行進間前前后后小碎步(側向)20米;行進間膝下擊掌20米;行進間側滑步50米。要求:以上練習進行4組,間歇講解本課素質內容對于發展各種運動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十五)速度耐力1.教學目標(1)了解本課無氧耐力的基本練習方法,知道利用心率監控運動負荷,認識到發展速度耐力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發展速度耐力,提高乳酸耐受力。(3)逐漸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拼搏進取、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等意志品質及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的意識。2.教學方法和措施(1)100米×10(男生);100米×8(女生)。強度與間歇要求:男生16~24秒,間歇1分20秒;女生22~26秒,間歇1分20秒。(2)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十六)靈敏、協調素質1.教學目標(1)本課通過手球游戲練習,讓學生掌握手球的基本練習方法,深刻認識球類項目發展靈敏素質的重要性與鍛煉價值。(2)掌握手球基本打法,發展上下肢及核心力量。(3)培養集體項目鍛煉興趣,培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2.教學方法和措施(1)原地雙腳“+”字跳前后左右4×8拍×3組;原地單腳“+”字跳前后左右各4×8拍×3組;手球游戲8分鐘×4局。(2)放松慢跑男生800米、女生400米+拉伸放松。

查看全文

健康教學論文: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用途透析

本文作者:許波工作單位:宿遷市泗洪縣大樓中學

發揮室內體育課主陣地作用

室內體育教育活動的根本性就是讓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學會理性生活,通過室內體育,對學生進行異性交往知識教育,從學生思想方面做工作,讓他們明白,互助合作,真誠交往對營造健康和諧的班級體及培養他們健全的身心有著重大的意義。引導教育他們端正思想,勇敢自覺地去克服男女生交往間的心理障礙其次要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性知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地樹立交往觀。引導他們要科學地學習,以愉悅的心情面對老師和同學,而不要談“情”色變。即使出現偶然的非正常交往,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強溝通,重于疏導。

為男女同學正常交往提供廣闊的空間

體育與健康課程比其他課程更能體現同學的團結協作精神,開放的教育環境為男女生的交往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在教學安排上,應強化混合編組練習,為他們提供一個表現和交往的空間。傳統的教學手段往往會考慮男女性別和素質上的差異,而將男女分開練習,例如,男生力量大、速度快,女生柔韌協調性好等等因素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這對身體素質的提高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不完全符合“健康第一”的宗旨。因為這樣單一練習,往往會忽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違背了只有身心全面發展,才能培養健全人格的要求。因此,我們在體育與健康的教學安排上,教師應有意識地充分利用異性心理來進行混合編組,培養他們學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在異性面前張揚他們的個性,展現他們的特長,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友誼,消除障礙。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讓他們慢慢懂得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競爭,不僅對學生加強了集體主義的培養,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團結互助、優勢互補。

走出“早戀”怪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