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00:48: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鮮乳監督指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法加強我市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2012年市生鮮乳監管工作方案。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精心組織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工作的組織領導,保證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實處,成立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負責我市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的協調、組織實施。辦公室設在局機關畜牧與飼料科,辦公室主任由畜牧與飼料科張超科長擔任,副主任由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鄭威副站長擔任。
局機關畜牧與飼料科負責組織協調,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負責牽頭監管,各縣、區(開發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站)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具體實施。
二、工作目標
生鮮乳監管指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農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委領導的批示,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內容
審核登記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進一步抓好數據統計報送工作;加強生鮮乳收購運輸監督檢查;強化生鮮乳質量檢測。
二、實施單位
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獸醫醫政藥政處、畜牧處、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處、市草業飼料處、市農墾管理處、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市飼料工業辦公室、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各區、縣(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
三、工作措施
生鮮乳監測工作打算
為貫徹落實《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依法加強我市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自治區畜牧局《關于印發2012年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2012年市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檢測方案。
一、組織實施與分工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與飼料科負責組織協調,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負責牽頭監管,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站)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具體實施。
市站負責生鮮乳例行抽樣任務和統一送樣,各縣區負責飼料例行抽樣任務和生鮮乳快速檢測任務。例行檢測樣品由市站統一送到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各縣區應保留好快速檢測試劑卡、生鮮乳檢測工作信息表、采樣單。如發現陽性樣品由市站進行確證和溯源。
二、工作任務
例行檢測任務200份,快速檢測任務1000份(詳見附表1、2)。
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研究
摘要:本文對臨夏州主要的生鮮乳收購站點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分析了臨夏州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下一步健全完善州內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了意見建議。
關鍵詞: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生鮮乳的質量安全與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相關。近年來,臨夏州奶產業平穩發展,價格基本穩定,養殖戶養殖奶牛明顯增加。為進一步提升臨夏州生鮮乳質量,全面振興奶產業發展,通過對州內主要的生鮮乳收購站點進行深入調查了解,針對生鮮乳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典型問題,支持養殖場和適度養殖戶科學養殖奶牛,進一步健全完善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引導擴大生鮮乳消費,重點從奶牛養殖的管控、建立日常監管機制、奶牛養殖投入品監管、應對市場鮮奶銷售風險、擴大宣傳提高安全意識等五個方面抓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保證生鮮乳的質量安全,不斷提升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
1臨夏州生鮮乳質量安全現狀及奶牛養殖現狀
1.1生鮮乳質量安全現狀。近年來,在奶牛養殖場、養殖戶、乳品加工企業和州、縣動物衛生監督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按照《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和《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管理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臨夏州生鮮乳沒有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臨夏州生鮮乳質量安全完全處于受控范圍內,整體情況較好,為歷史最好水平。主要做法:督促奶站提升硬件條件,對地面、墻裙等基礎條件進行進一步完善;逐級簽訂生鮮乳質量安全承諾書;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要求各奶站嚴格遵照執行;健全各項生產記錄;各奶站每天如實填寫,并按要求存檔2年;加大宣傳培訓力度,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培訓,進一步提高奶農的生鮮乳質量安全責任意識。1.2奶牛養殖現狀。臨夏州奶牛養殖起步較早,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荷斯坦奶牛進行飼養繁殖。2017年,全州奶牛存欄1.58萬頭;牛奶產量達到3.76萬t;奶牛養殖主要集中在臨夏縣、臨夏市,臨夏縣占全州總數的85%,主要飼養品種有荷斯坦奶牛,存欄999頭以上奶牛養殖場2個,存欄99頭以上的奶牛養殖場4個,50~99頭的5404頭,存欄1~49頭的8058頭。經過近年來實施的奶牛良種補貼政策,奶牛品種和產奶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產奶牛平均產奶量提高到目前的4300kg以上;全州奶牛養殖業產值1.8億元,經測算農戶從奶牛養殖業中平均年收入為12935元。臨夏州乳品加工企業主要以燎原公司為主,主要生產配方奶粉,鮮奶日處理能力300t,實際日加工鮮奶100t,年產各類乳制品2.7萬t。現有鮮奶收購站8家,日收購鮮奶75t,都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其中4個奶站為乳品企業奶牛養殖場自建;奶農合作社自建3個,日收購鮮奶3t,收購價為3元/kg,主要向蘭州等城市的市民零售。全州建有機械化擠奶廳4個,均有養殖場自己使用;養殖場戶均采用小型手推式擠奶器擠奶,主要向周邊村民和臨夏市供應,零售價為5元/kg。
2生鮮乳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推進策略
摘要:智慧物流技術的崛起為生鮮農產品實施精細化流通管理、精準化產銷對接奠定基礎。研究闡述生鮮農產品領域內的智慧物流內涵特點及其應用價值,從大數據采集策略、業務價值評估策略、業務決策策略、對標友商策略等維度給出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運作流程實施策略;指出需從建立農產品智慧物流標準化體系,建立“農產品智慧物流+電商”系統,加強智慧物流裝備投資等方面推進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大數據技術
一、引言
互聯網3.0時代迅速崛起推動傳統生鮮農產品物流產業朝著智慧農業物流的方向轉型發展。以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為標志的智慧物流基礎性技術進步,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元化渠道來采集巨量生鮮農產品物流數據,并匯集到農產品物流企業中,幫助其深入挖掘數據時代的農產品物流客戶新商業價值。這就使得傳統的農產品物流市場競爭從物流服務和價格的競爭層面升華到以物流數據處理能力為核心內容的“智慧物流”競爭層級。智慧物流架構下的農產品的產供銷體系深度融合,農產品物流系統內部的資源整合效能進一步提升,農業物流企業更有意愿在物流設施智能化與物流設備自動化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實現以智慧物流技術為支撐的生鮮農產品物流產業生態圈的良性循環。
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內涵與特點
(一)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內涵。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指以互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技術為支撐,利用互聯網平臺來采集生鮮農產品物流相關海量數據,以提升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內部資源的融合水平。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發展戰略是促進我國農產品物流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先導性戰略,農產品商務部等5部門在《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已預先籌劃布局。《規劃》指出,要“探索發展與生產制造、商貿流通、信貸金融等產業協調聯動的智慧物流生態體系。”通過大力推動“互聯網+”高效物流行動的方式來打造多層次物流信息平臺,著力打造一批業務內涵豐富、市場統御力強的農產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農產品物流交易平臺。基于此平臺,“推廣使用自動識別、電子數據交換、貨物跟蹤、智能交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裝備,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商貿物流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智慧物流。”(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特點。其一,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具有“智能化”特征。與傳統農產品物流比較,農產品智慧物流的核心特色在于物流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智慧物流企業在農產品物流運作流程中大量設置信息采集裝置及數據傳輸裝置,對農產品物流鏈條中所截取的信息進行分析、預測,據此來支持物流企業的決策系統,并可以對導致物流問題的根源實施“追蹤化”管理,從根源上消除導致農產品物流問題的病灶。其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具有“物聯化”特征。生鮮農產品物流是依賴系統的“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其智能化特征的。與傳統農產品物流系統不同,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中的倉儲、運輸、配送、流通加工等系列業務環節都設置了傳感器,并基于“物聯網”技術來實現農產品物流系統的各子功能環節的互聯互通,確保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的物流裝備網絡化、業務環節自動化、管理環節可視化、決策環節智能化。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
摘要: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巨大需求,生鮮農產品每年的產量都在不斷增加,由于生鮮農產品鮮活易腐的特點,加上冷鏈物流在產、供、銷各個階段容易脫節,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導致生鮮農產品損耗巨大。基于此,筆者針對貴州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當前貴州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助推貴州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關鍵詞:貴州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
1貴州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1.1生鮮農產品對冷鏈物流的需求旺盛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于中國西南的東南部,地處云貴高原,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平均為1100m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河流數量眾多,水力資源豐富,賦予了貴州省在地域性和區域上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為農業的整體綜合開發提供了條件。貴州省發展的農產品主要有糧食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精品水果、茶葉、肉、蛋、奶、水產品等。2019年貴州省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如表1所示[1]。從表1可以看出,貴州省主要農產品產量巨大,產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其中糧食總產量指標看似有所降低,是因為2019年的糧食耕種面積降低,但是單位面積糧食產量是在增加的,所以單一數據并不能表示本年度貴州省的農產品產量情況,需要結合多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因此,貴州省生鮮農產品的產量大,對冷鏈物流的需求非常大。
1.2交通建設不斷完善,物流運輸發展迅速
生鮮品牌電商營銷策略研究
1O2O模式生鮮品牌電商現狀
1.1O2O模式概述。O2O模式(OnlineToOffline),是一種在線消費與離線體驗相結合的一種商業模式。商家可以在線上平臺上開網店,向消費者展示店面信息、產品信息,而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在線上進行商品的挑選和結算,然后線下去實體店鋪提貨。該模型可以減少商品選擇的時間成本,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企業還可以擴大銷售范圍,增強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增加銷售收入。1.2分析O2O模式之于生鮮電商發展必要性。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營銷正在逐漸向互聯網營銷轉型,生鮮單上的發展之迅速是超出想象的。丁景濤在離開優菜網后也表示,生鮮電商還得走O2O模式,生鮮銷售具有其獨特性,不同區域喜歡吃的東西不同,不同區域銷售價格也不同。O2O模式是一條可行的路徑,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廣泛合作,實現專業化分工,這才是生鮮電商O2O新模式的靈魂[1]。1.3O2O模式生鮮品牌電商營銷現狀。O2O模式的新鮮電子商務通過店鋪提供線下服務功能,讓買家覺得網上訂購方便快捷的同時不會錯過線下消費者的體驗,為商家降低配送成本創造更多的效益。目前,我國生鮮電子商務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以物流企業為核心的電子商務,如順豐優先,因為生鮮電子商務對物流和倉儲的要求很高,而順豐這樣的物流企業已經比較完備。物流系統和倉儲中心眾多,而順豐這樣的物流企業擁有完備的物流系統和大量的倉儲中心,并且順豐在全國擁有的500多家順豐嘿店對順豐優選進行O2O模式提供了極大的優勢與便利;第二種是以運營服務商為核心,比如每日優鮮,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購買到水果蔬菜、肉類海鮮及奶制品和部分零食,品類豐富。每日優鮮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球生鮮產品“2小時送貨上門”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2O2O模式的生鮮品牌電商營銷存在的問題
2.1貨源及質量監控不嚴謹。生鮮電子商務企業處于發展初期,企業規模小,銷售量小,難以完成與多渠道的直接對接,單一的鮮活渠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多個農場供貨,采購量小,物流成本高;從而無法在源頭把控產品的質量和價格。[2]作為消費者希望購買的商品能夠切實符合線上平臺描述的商品信息,所以電商平臺在貨源的把控及與供應商合作過程中需要保證高質量,但是由于規模和實際操作的局限性,導致貨源難以保證,產品質量監控較弱,細節把控不到位,監管人員職責的不明確都造成此類問題的存在。2.2消費者體驗及習慣多樣化。目前我國主要的消費者還習慣于在菜市場和大型超市購買生鮮產品,這些場所的生鮮產品主要基于當地的農產品基地,物流配送成本低,價格較為優惠。而生鮮電商成本過高,售賣的產品通常都是附加值較高的產品,能夠購買該類產品的客戶需要同時具備經濟能力和網絡使用能力,客戶群主要集中在20~35歲且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群體。由于消費者的喜好不同,導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則不同,這就產生多樣化的需求。2.3產品的損耗成本控制高。生鮮食品本身難以保存,保質期短,消費者對產品的新鮮程度有要求,這些特點決定了生鮮配送對供應鏈有較高的要求,而國內大多數物流企業冷鏈物流配送并不系統專業,冷鏈倉儲與配送基礎設施以及技術都較為落后。就國內當前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生鮮冷鏈物流各個環節銜接不順暢,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也比較低,生鮮農產品的生產主體及其物流運作主體的組織化程度低,冷鏈倉儲的庫存條件控制難度大,容易造成生鮮產品的過期變質[2]。
3當前生鮮品牌電商O2O模式發展對策
3.1繼續完善生鮮電商規范及政策。目前我國生鮮電商發展正處于迅速發展與逐漸成熟的階段,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生鮮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生鮮平臺商的出現也使得商家與消費者有更多的消費關系,這就需要國家不斷完善生鮮電商規范,普及惠農,惠及企業和消費者的相關政策。從而保障消費者、生產者和生鮮平臺商能夠在公正透明有秩序的環境中進行交易,促使生鮮電商的發展更加規范化、制度化。3.2優化供應鏈、渠道及配送。完備的供應鏈管理,能夠有效地保證生鮮商品的質量,從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生鮮電商可以通過與不同的渠道簽訂合作關系,對于供應鏈實行全程監管和控制措施,保障生鮮商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生鮮電子商務O2O配送需要一個完善的物流系統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建立配送網絡,為配送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證貨物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配送給消費者,以確保商品的新鮮度。3.3建立O2O社區平臺提升運營能力生鮮。O2O平臺是將商家、用戶、生鮮產品以及服務聚集在一起的平臺,將線上平臺、供應商以及實體店鋪整合在一起。可以運用“社區網購+配送到家”以及“社區門店+平臺服務”這兩個新穎的模式來削減部分物流費用,強化用戶體驗,轉變消費習慣,進而增強用戶黏度[3]。顧客購買生鮮產品的頻率提高,而形成用戶信任體系后,將會極大提高客戶忠誠度。3.4良性促銷提高消費者體驗。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新鮮食品的投資也會增加,消費者對生鮮食品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商家在選擇促銷手段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區分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的受眾制定不同的促銷手段。進口、高檔的生鮮食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新鮮、實惠的生鮮食品是消費者日常購買頻率最高的產品[4]。商家在選擇促銷手段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區分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的受眾制定不同的促銷手段。對于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用戶來說,要挑選高品質高營養含量口感好的生鮮商品;對于一般消費能力者來說,主攻物美價廉的生鮮商品,配以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增強一般消費群體購買力。
生鮮單品成本核算論文
超市經營管理的基礎之一是標準化管理,而超市生鮮管理中,非標準生鮮品及其加工過程與高度標準化的超市管理要求之間形成了很大反差,使得生鮮區管理面臨一系列的難題。損耗控制就是生鮮經營的難題之一,從表面來看,它是生鮮賣場管理問題;再進一步說它與生鮮經營成本核算方法相關;如果上升到生鮮供應鏈管理的高度,大處著眼則是怎樣整合規模經營的連鎖企業各方面資源,從生鮮供應鏈管理戰略上尋求整體生鮮經營運作成本最優的控制和把握。
一、生鮮商品成本核算
影響商品定價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進價成本、毛利加成、供應商和采購環境變化等等。由于生鮮商品涉及其本身的特性和生產加工過程,造成生鮮商品在成本核算環節存在諸多困難,現狀之下的超市生鮮商品成本核算基本是以分類核算為主,或者叫“兩頭擠毛利”的方式,成本核算準確性和為改進管理提供的分析判斷依據都很有限,一旦發生毛利率偏差,很難尋找管理問題的根源。
按照超市生鮮經營商品分類狀況,生鮮商品成本核算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自制生產加工產品
超市生鮮區自制生產加工的產品包括熟食制品、半成品配菜、面點和大眾主食廚房類產品,還有肉禽類產品和少量水產品,按照加工方式不同主要包括兩大類:
生鮮牛乳綜合標準化分析
摘要:本文以生鮮牛乳作為綜合標準化的研究對象,以保證質量安全為目標,系統分析了影響生鮮牛乳質量安全的相關要素及規范要求,建立了生鮮牛乳標準綜合體,期望本文能為我國生鮮牛乳綜合標準化提供研究思路。
關鍵詞:生鮮牛乳,綜合標準化,農產品質量安全
近年來,中國奶業平穩發展,規模養殖明顯增加。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牛奶產量3,201萬噸,僅次于印度和美國,居世界第3位[1,2]。目前,我國生鮮乳整體的質量安全水平也保持相對平穩,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9.7%以上,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保持在100%[3]。然而,與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奶牛飼養規模化和標準化程度仍有待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制約著我國奶業全面振興。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奶業專家就指出標準化是現代奶業的重要標志,只有全面制定各項必需標準,形成“標準系列”并付諸實施,才稱得上“標準化”[4]。同一時期,農業綜合標準化的各項試點也逐步開展,1988~1995年,福建省開展的30個重點綜合標準化項目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是綜合標準化在農業領域的成功實踐。通過綜合標準化建設,烤煙、蘑菇罐頭、鰻魚等產量和合格率大幅度提高,那時人們就認識到綜合標準化的思路和方法符合農業生產的特點,符合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和需求[5]。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相繼有關于在小麥、蔬菜、中草藥等作物標準綜合體構建中應用農業綜合標準化的報道和研究。雖然針對生鮮牛乳,質量安全相關的調查研究很多,但從綜合標準化角度全面梳理其產前、產中、產后標準化的研究卻極少。隨著奶牛養殖集約化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奶業相關標準體系不斷完善,這為生鮮牛乳標準綜合體的建設提供了可選資源,也為生鮮牛乳綜合標準化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6]。
1綜合標準化目標確定及分解
農業綜合標準化是為了達到確定的目標,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農業標準綜合體,并貫徹實施的標準化活動[7]。綜合標準化的目標來源于綜合標準化的目的,目的性突出是綜合標準化的重要特點,也是其與傳統標準化的重要區別。本文選定生鮮牛乳作為綜合標準化的對象,以保證質量安全,提升效益為目標,進行綜合標準化思路探析。根據生鮮牛乳的生產過程特點,首先進行目標分解,主要劃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產前階段質量安全,產中階段質量安全和產后階段質量安全。
2生鮮牛乳質量安全相關要素分析
生鮮乳安全監管指導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根據省畜牧獸醫局《關于開展2012年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通知》(魯牧畜科發〔2012〕2號)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障城鄉居民畜產品消費安全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4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1]20號)精神,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法規制度,加強宣傳培訓、嚴格監管執法,強化監督檢測,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
二、工作目標
按照農業部《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的要求,依法規范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管理,杜絕生鮮乳無證收購和運輸行為;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環節非法添加行為;法規宣傳和培訓覆蓋率達100%,生鮮乳質量安全承諾書簽訂率達100%,生鮮乳收購站拉網式檢查率達200%,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環節違法違規查處率達100%,生鮮乳中三聚氰胺及藥殘等監測合格率達100%。
三、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