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地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1 14:45: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園林綠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公園綠地促進園林構建舉措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視,城市綠地、居民小區的景觀建設也越來越好。如何成功運用園林景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乃至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其中公園綠地的建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園綠地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公園綠地的產生和發展源于改善環境的社會需求,人們發現營建公園、綠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從此使公園綠地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污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戰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與建筑一樣,公園綠地兩樣存在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兩方面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義更大些。公園綠地固然在近現代城市中承擔著減輕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但更有滿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閑、鍛煉游憩、舒緩壓力的精神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的加快,對后者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將城市難以利用的隙地予以綠化種植以提高綠化覆蓋率。
在城市主要地段進行大規模、高質量的公園綠地建設會與經濟開發在用地上產生矛盾,從而使人產生對經濟效益的擔心。因為有人以為,同樣的地塊若用于公園綠地雖然能夠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但由于這是一項公益事業,不僅在之后得不到任何回報,而且還需投入資金進行建設和養護。正是出于這樣的憂慮,故常有不是對公園綠地建設缺乏熱情,就是用低質量的種植來降低成本的情況出現。其實這種擔憂實屬多余。公園的建造改善了周邊的環境,所以公園一帶的居住區就成了這部分人置業的選擇,從而引起地塊的升值,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資金匱乏的問題。在今天我國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如上海浦東開發之初,陸家嘴中心綠地的建設改善了環境,使周邊的土地得到大幅度的增值。相反,在一些居住區的開發中,有人片面認為增加建筑密度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于是不顧應有的建筑間隔及環境質量以求得到最大面積指標,但事與愿違,最后往往失去了本應有的競爭能力。由此可見在公園綠地的建設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間并無矛盾和沖突,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園綠地的建設甚至還能優化城市的整體環境,促進投資,從而取得更佳的經濟回報。
二、園林城市的定位
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論文
摘要: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園林綠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對城市生態環境具有改善的作用,還有利于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而是否合理規劃設計節約型園林綠地,將直接影響園林建設的整體效果,因此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對節約型園林綠地進行概述,研究其內涵和特點,并提出具有的規劃設計策略,為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合理規劃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規劃設計;園林綠地;節約型園林
在城市快速發展背景下,使得城市建設和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同時增加了它們之間的矛盾,對城市的發展、生態的平衡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科學規劃設計城市園林綠地變得尤為重要,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提出為環節城市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發揮了極大的幫助,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大重視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
1節約型園林綠地概述
1.1含義
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核心理念就是使用最低的設計成本獲得最大的資源使用率,具體表現為:將園林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提升,對電力、水、土地等能源進行節約利用;對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充分利用和發揮;將成本資源降到最低,盡可能獲得更高的生態環境效益。
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論文
1節約型園林綠地概念與特點
1.1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內涵
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資源的使用率是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具體包括以下幾點:最大程度地提升對園林資源的使用效率,節約水、電等能源;有效地發揮和利用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用最少的成本資源創造更多的生態環境效益。
1.2節約型園林綠地的特點
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本質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園林,其建設理念要符合自然生態體系的基本規律。其具有成本少、效率高等特點,主要體現在:1)節約型園林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約自然原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資源的使用效率;2)對園林綠地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有效地提升園林綠地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3)有效提高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基礎是節約資源,提高利用率。因此,節約型園林綠地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及提高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
2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措施
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
摘要:美化城市環境,打造綠色城市,必須全面加強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通過植物造景來創建優美的景觀,調節城市氣候,促進水循環,改善城市環境,豐富城市綠化內涵。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創建優美的城市園林,必須制定科學的綠地規劃,設計完善的園林施工方案。文章將舉例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并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
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中國各城市紛紛致力于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工作,從整體上分析,中國城市園林有三大構成要素,即花草樹木、山水地形、園路建筑,其中,花草樹木在園林里最富生機,象征著欣欣向榮,起到了良好的綠化作用,而且,很多花木有特殊的文化象征,如梅花寓意為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竹子象征堅貞的氣節,蘭花寓意為高尚的品德,菊花是“寒秋之魂”和“花中隱士”等。本文將簡析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內涵,并分層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方案。
1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內涵
中國城市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講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鑿的痕跡,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內涵的最大特點是一切要按照自然美的規律來進行,這與西方園林一切按幾何數學原則來造景的方法不同。城市園林少不了花草樹木、建筑、山水,其中,花草樹木最富有生命力和形象美,顏色最為自然、明麗,在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中,許多花草樹木被賦予了特殊含意,提高了園林景觀的審美價值。建筑在東西方園林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在西方園林布局中,建筑占有主導地位,園林只是建筑的延伸部分,推動了園林“建筑化”,因此,西方園林與建筑無法形成相互滲透。而在中國,建筑是園林內部的景物,園林設計能夠巧妙地使花草樹木、山石流水滲透或者映襯到建筑中,建筑設計會隨高就低,因山就勢,使建筑景觀與自然融為一體。此外,山在中國園林里是永恒與穩定的象征,如果園林規模比較大,就會用土山做主山,將山石用于重點部位,使之成為“山骨”;如果園林規模比較小,就要全部用山石堆疊造景,表現出自然山的局部,在山石旁邊栽種適宜的花草樹木,如用蘭花和翠竹營造“竹石蘭”的美景。水在園林里是智慧和廉潔的象征,水從山泉流出可以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感,水流再通過曲折的溪澗最后匯成清澈的小池,池塘里栽種著美麗的蓮花和其他水生植物以營造“水上花園”景觀,同時,會在池塘里飼養各色金魚和各種水禽(如鴨子、天鵝、白鷺、鴛鴦等),使園林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國城市園林的特色還在于園路要“曲徑通幽”,將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與自然的景物(特別是花草樹木)交織在一起,園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花木形成映襯,和主山池相對,使園林景色更加具有自然美。
2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方案
園林綠地中道路規劃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對園林綠地中道路規劃原則、布局進行了理論探討,結合實際,詳細論證了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園林綠地道路規劃
引言: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像人體的脈胳一樣,貫穿于主園各景區的景點之間,它不僅導引人流,疏導交通,并且將園林綠地空間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間。因此,園路的規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的合理與否,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合理,對園林綠地的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大量收集與查閱資料、文獻,從理論上詳細論證與探討園路在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為園林綠地景觀的規劃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①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生態園林及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生態園林在我國被提出,并開始興起。我國著名的景觀設計師俞孔堅其所提出的生態簡約主義和土人創建的“足下文化、野草之美”也正是生態園林的一種理念。生態園林規劃設計的重點在于:1)追求自然,因地制宜,兼多功能,自然是生態園林之本,自然的優勝劣汰本身就是形成穩定植物群落的過程;2)休閑與文化是園林之本質,更是生態園林內在的精神物質。生態園林不僅僅強調園林的生態性,有時還要求園林景觀的保健性,當然生態園林必然應是美觀的。生態園林不但要具有藝術性的外觀,更重要的是擁有科學的文化內涵。
1生態園林綠地構成要素分析
1.1自然要素
園林綠地中的自然要素包括土壤、地形、園林植物、水體、山石等。在園林綠地中,自然因子是最基本的要素。在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中,必須尊重綠地中自然要素的自然規律,并合理安排與利用。在園林綠地建設中,土壤往往會被設計者與建造者所忽略。然而,土地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條件,土壤狀況直接影響園林植物的生長狀況,所以,保證土質的良好,是形成良好園林綠地景觀的基本保障。另外,在園林綠地中,對于地形的塑造也是極為重要的。地形的重要性不僅僅反映在直觀的視覺方面,而且還加入了人的感情因素。水在園林中是不可或缺的景觀要素,其形態千變萬化,可以表現為湖、河、灣、洞、溪、潭、灘、洲、噴泉和瀑布等多種形式。在園林規劃中,水體規劃應做到有曲有直、有闊有合,并形成活水體系。有山有水,方成風景,在園林中山石與水往往是并存的,這在中國古典園林中表現較為突出。山的存在會使園林增添很多樂趣,也會形成更豐富的景觀感受。石的巧妙利用,也為園林帶來了更多玩、賞、思等元素。其次,現代園林多數強調以植物造景為主。要建造良好的植物景觀,不但需要掌握從個體生態學到群落生態學等各個層面的生態學原理,還要與藝術構圖及色彩相結合,如此才能建造出兼具美化功能與生態效益的植物景觀。園林綠地建設中極為重要的原則就是生物多樣性原則,當然這不僅僅包括植物的多樣性,還包括動物及微生物多樣性。在人工建造的園林綠地中,主要強調的是植物與動物的多樣性,其中包括對于鳥類、蜂蝶等生存環境的考慮。
1.2人工要素
園林綠地中的人工要素是為了使園林更好地為人所用,發揮其使用、美化及生態功能等。主要是指各類建筑物與構筑物,如園中供人們觀景或者構成景觀的景觀建筑小品(亭、廊等)、雕塑、園路、橋梁、汀步、踏步、園椅、園凳、假山、駁岸及必需的工程設施等。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在對綠地中自然要素協調規劃的同時,也要做好人工要素的規劃建設。
園林綠地中道路規劃探討論文
摘要:本文對園林綠地中道路規劃原則、布局進行了理論探討,結合實際,詳細論證了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園林綠地道路規劃
引言: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像人體的脈胳一樣,貫穿于主園各景區的景點之間,它不僅導引人流,疏導交通,并且將園林綠地空間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間。因此,園路的規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的合理與否,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合理,對園林綠地的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大量收集與查閱資料、文獻,從理論上詳細論證與探討園路在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為園林綠地景觀的規劃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①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園林綠地道路規劃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對園林綠地中道路規劃原則、布局進行了理論探討,結合實際,詳細論證了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園林綠地道路規劃
引言: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像人體的脈胳一樣,貫穿于主園各景區的景點之間,它不僅導引人流,疏導交通,并且將園林綠地空間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間。因此,園路的規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的合理與否,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合理,對園林綠地的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大量收集與查閱資料、文獻,從理論上詳細論證與探討園路在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為園林綠地景觀的規劃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①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城市園林綠地土壤退化分析論文
1土壤退化的概念
現在一般認為,土壤退化(soildegradation)是指在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下,導致土壤生產力、環境調控潛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的過程。簡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數量減少和質量降低。數量減少表現為表土喪失、或整個土體毀壞、或被非農業占用。質量降低表現為物理、化學、生物方面的質量下降。
為了正確理解土壤退化的概念,可從以下方面進行認識:土壤退化的原因:土壤退化雖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但引起其退化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包括破壞性自然災害和異常的成土因素(如氣候、地形等),它是引起土壤自然退化過程(侵蝕、沙化、鹽化、酸化等)的基礎原因。而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和諧即人為因素是加劇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土壤退化的本質:就是土壤資源的數量減少和質量降低。土壤資源在數量上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隨著土壤退化的不斷加劇,土壤數量逐漸減少,土壤質量也在不斷的降低。
2城市園林綠地的分布
城市園林綠地的土壤呈斑塊狀不連續分布,散布于公園、花園、庭院、道路兩旁等地域上。這些地域并存著不同時代類型的土壤,具有較大的時空變異性,相鄰的土壤在發生上可能毫無聯系,因此城市園林綠地土壤往往呈現地帶性微域分布。其分布范圍是人為主觀劃分出來的,包括公園綠地土壤、隔離帶綠地土壤、街道綠地土壤、居民區綠地土壤、單位環境綠地土壤等。
3城市園林綠地退化的特點
冷水江市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分析論文
1冷水江市綠地現狀及其功能分析
1.1綠地現狀
冷水江市森林覆蓋率為46%,城區外圍“四旁”綠化現狀:(1)全市自然村莊1200余個,村旁綠化覆蓋率約15%;(2)全市公路里程438.1km,宜林綠化里程306km,已綠化里程120km;(3)全市鐵路45km,可供綠化里程40km,已綠化里程約20km;(4)全市河流總里程182km,宜林里程150km,已綠化約50km。
城市目前規劃區面積16km2,中心城區居民12萬,綠化用地總面積334.14hm2,其中公共綠地僅75hm2,城區基本上無公共廣場綠地,庭院綠地約50hm2,省地市三級“園林式單位”66家,近年由于放松了管理,大部分達不到“園林式單位”的綠化標準。
1.2現狀綠地功能分析
1.2.1城市綠地面積較少,各項指標相對偏低。(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