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12:14: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小河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小河流山洪災害的防治論文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的發生日趨頻繁,由此引發的暴雨洪水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危害。在大江大河的水文報汛手段相對完善成熟、堤壩防御稀遇洪水能力得到一定保證的情況下,中小河流的防汛減災是目前政府關心和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文中就如何開展中小河流暴雨災害的防治提出見解。
關鍵詞:中小河流;氣候;暴雨;災害;防汛減災
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全球各國科學家上百年持續的觀測和幾十年艱辛的探索,為人類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全球平均氣溫在過去100年中上升了0.74℃,而且這種變暖的趨勢還在繼續。關于全球氣候變化一個重要的結論是:氣候變化將會導致氣候事件變率增加和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包括降水的變率增加,極端干旱、連續干旱以及強降水發生的頻率增加。這就意味著洪澇、干旱、臺風和山洪等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影響程度都將加大,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將構成了更加嚴重的影響。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1加強中小河流暴雨災害防治的必要性
大江大河歷來是我國防汛抗洪的重點,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但是水災發生幾率更多的往往是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庫。近年來我國防汛形勢特點總的是大江大河在持續加大投入,建立水文遙測系統、提高堤壩防洪能力后水勢平穩,一些地區遭受洪澇災害,損失慘重,主要是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失事造成的。
中小河流災害防治對策論文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的發生日趨頻繁,由此引發的暴雨洪水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危害。在大江大河的水文報汛手段相對完善成熟、堤壩防御稀遇洪水能力得到一定保證的情況下,中小河流的防汛減災是目前政府關心和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文中就如何開展中小河流暴雨災害的防治提出見解。
關鍵詞:中小河流;氣候;暴雨;災害;防汛減災
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全球各國科學家上百年持續的觀測和幾十年艱辛的探索,為人類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全球平均氣溫在過去100年中上升了0.74℃,而且這種變暖的趨勢還在繼續。關于全球氣候變化一個重要的結論是:氣候變化將會導致氣候事件變率增加和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包括降水的變率增加,極端干旱、連續干旱以及強降水發生的頻率增加。這就意味著洪澇、干旱、臺風和山洪等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影響程度都將加大,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將構成了更加嚴重的影響。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加強中小河流暴雨災害防治的必要性
大江大河歷來是我國防汛抗洪的重點,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但是水災發生幾率更多的往往是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庫。近年來我國防汛形勢特點總的是大江大河在持續加大投入,建立水文遙測系統、提高堤壩防洪能力后水勢平穩,一些地區遭受洪澇災害,損失慘重,主要是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失事造成的。
中小河流暴雨災害的防治措施論文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的發生日趨頻繁,由此引發的暴雨洪水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危害。在大江大河的水文報汛手段相對完善成熟、堤壩防御稀遇洪水能力得到一定保證的情況下,中小河流的防汛減災是目前政府關心和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文中就如何開展中小河流暴雨災害的防治提出見解。
關鍵詞:中小河流;氣候;暴雨;災害;防汛減災
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全球各國科學家上百年持續的觀測和幾十年艱辛的探索,為人類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全球平均氣溫在過去100年中上升了0.74℃,而且這種變暖的趨勢還在繼續。關于全球氣候變化一個重要的結論是:氣候變化將會導致氣候事件變率增加和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包括降水的變率增加,極端干旱、連續干旱以及強降水發生的頻率增加。這就意味著洪澇、干旱、臺風和山洪等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影響程度都將加大,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將構成了更加嚴重的影響。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加強中小河流暴雨災害防治的必要性
大江大河歷來是我國防汛抗洪的重點,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但是水災發生幾率更多的往往是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庫。近年來我國防汛形勢特點總的是大江大河在持續加大投入,建立水文遙測系統、提高堤壩防洪能力后水勢平穩,一些地區遭受洪澇災害,損失慘重,主要是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失事造成的。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要點探索
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自2009年啟動以來,成效較為顯著。但某些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存在基礎資料缺乏、設計理念滯后、后期實施困難等問題。對于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采砂河道,河道現狀情況更為復雜,設計工作的難度也更大。
1.認真搜集資料
設計工作前期應該認真搜集相關資料,包括已有的文字資料和現場調查資料。已有的文字資料主要為流域綜合規劃、流域防洪規劃、土地規劃等文件。現場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7個方面的基本情況:一是河道歷史特別是近期洪水的水位、流量,是否出現過險情,險情出現位置以及原因分析等。二是河道內外的采砂活動是否有規劃,采砂活動是否處于可控狀態,采砂活動是否對河道的防洪安全產生影響等。三是調查清楚河道內外工程可能影響的范圍內土地權益的歸屬,為工程布置提供參考,土地征用困難是阻止后期工程實施的最大障礙。四是河道內現有的或擬建的水閘、橡膠壩、堰體等對水位和流量起控制作用的水工建筑物,需要明確建筑物的位置、堰頂高程、孔口尺寸等。五是河道兩岸向河道內排水或從河道引水的渠道、涵管、閘門等建筑物,需要調查清楚建筑物的數量、位置、高程、孔口尺寸等。六是穿越河道的電力、石油、熱力、供水管線等,應對管線的權屬、等級、規模、管頂高程、安全要求等進行全面的調查,在設計工作中進行相應的遷建或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七是調查清楚橋梁等級、結構型式、梁底高程、橋孔跨度、橋墩尺寸、橋墩抗沖深度等。對于采砂規模較大并且需要采用外調土筑堤的河道,還需要對取土料場進行調查。
2.合理確定防洪標準
首先應根據保護對象的級別和受災后的影響嚴重程度,按照《防洪標準》(GB50201-2014)分段確定防洪標準。另一方面中小河流治理應服從流域綜合規劃或防洪規劃要求。防洪標準的確定除了應滿足治理河段自身的防洪要求外,還應與大江大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防洪標準相協調,統籌協調治理河段與下游河段防洪標準的關系,防止洪水風險轉移。
3.科學布置堤線
中小河流禁采專治工作方案
為深化貫實水利部、交通運輸部“涉砂船舶管治年”工作要求,進一步鞏固兩部采砂治理協作機制結合法律行動效果,依據省水利廳《河流江段禁采治理專治活動施行方案》和河流江段禁采治理專治發動會的精神,結合我市實踐,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河流采砂治理條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對《河流采砂治理條例》有關條目的分析、《省河流采砂治理條例施行方法》、《省河流采砂治理方法》等相關法律規章為根據,依照“統一治理、落實責任、從嚴打擊、鞏固提高”的準則,依照省水利廳《河流江段禁采治理專治活動施行方案》的要求,經過開展設點檢查、清算、整治、打擊等工作,以嚴格打擊不合法運砂為打破口,遏制不合法采砂景象昂首的場面,保證防洪和通航安全。
二、組織方式
(一)組織指導
為了專治活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會成立專治活動批示部,由市人民縣政府副市長任批示長,任副批示長,成員從市水利局、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長航公安分局派出所、海事局海事處等單位抽調。批示手下設辦公室,由方宜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市專治活動協調工作。
中小河流治理面臨問題及發展方向
摘要:簡要介紹了遼寧省流域面積200~3000km2中小河流規劃治理情況,總結了“十三五”期間遼寧省推進中小河流治理所采取的有效舉措,分析當前中小河流治理在設計質量、非工程措施配套建設、治理規劃、河道管護、生態治理等面臨的問題,探討了組織設計預審量、整河統一規劃、推行雨水情信息化建設、工程建設帶動河道管護、深入開展生態治理等發展方向。
關鍵詞:遼寧省;中小河流;問題;發展方向
1中小河流現狀及規劃治理情況
根據遼寧省水利普查成果,流域面積在50km2以上的河流845條,其中流域面積為3000km2以上的中大型河流20條[1],流域面積為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209條[2]。省內中小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河道上游為山區、比降大,中下游為平原,比降較小,因此具有上游洪水陡漲陡落,歷時短、沖刷強,下游易形成淤積的洪災特點。“十二五”—“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對流域面積為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開展集中治理,截至“十三五”末,我省共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294項,完成批復治理河長3502km,批復總投資600514萬元。“十四五”期間,我省納入《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小河流治理河長2984km,截至2021年底,共下達資金計劃中小河流治理項目88項,治理河流71條,治理河長1156km,總投資255383萬元。
2“十三五”期間推進中小河流治理
采取的有效措施為克服遼寧省冬季寒冷,歷時較長,年度有效施工期短的客觀制約條件,按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及到2020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十三五”規劃的中小河流建設任務及資金安排的總體目標,遼寧省探索創新,采取提高補助資金比例、權限下放、推行“先建后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建設進度,確保按時完成規劃建設任務。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生態理念的融入
摘要:生態理念是當前社會所提倡的理念口號之一,是維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維護生態環境的關鍵因素。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作為水資源重點治理項目,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基礎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防洪安全問題,有助于河流生態的自然修復。文章結合工作經驗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融入生態理念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生態理念;生態環境;水資源
我國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超過10000條,與大江大河相比較,我國中小河流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發展模式滯后,并逐漸成為了我國洪澇災害的主導因素。除此之外,中小河流還存在水資源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會導致中小河流的功能衰退,河體健康受到威脅。現如今,在國家號召與領導下,治理中小河流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那么如何在工程設計中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如何進一步融入生態理念成為了現階段治理設計工作的重點內容。
1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的理念
伴隨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不斷開展,如何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建設與設計,如何保證中小河流河體的健康性,需要積極遵循七種設計理念:(1)伴隨著生態文明的不斷推進,我國河流治理工作逐漸從工程水利轉變為環境生態水利;(2)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作為根本要求,并且要具備針對性,在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的基礎上保證治理工作能夠抵御較強的水流沖刷,進一步維護河流的穩定與安全;(3)在對堤岸線的布置以及設計時需要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態,并且要進一步保持其生態性、多樣性;(4)河流的治理需要將地域文化以及現念進行整合,要以保護河流生態為主,要將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有機融合;(5)在放坡條件下河流治理需要以生態緩坡為主,并且要按照流速條件的不同種植不同的植物,拉近人與水之間的距離;(6)在河流兩岸要設置生態護案,種植植物,進一步增強岸坡的穩定性和透水透氣性,從而更好地發揮出河流的自我修復功能,避免采用硬質化材料;(7)對于植被覆蓋比較好的河段,需要保持自然狀態,并且要避免采取大規模的工程措施。而對于植被覆蓋較差并且岸坡不穩定的河段,則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護腳。
2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的整體實踐
水利工程建設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探討
摘要: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不斷深入,促使我國基礎工程的大力建設和發展,水利工程作為基礎工程,其大量的施工建設能夠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其還有抗洪、農業灌溉、為人們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等等作用,但是在進行水利工程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其中的中小河流工程治理非常關鍵,其對于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就需要不斷提高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促使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不會因為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水平偏低而產生影響。針對水利工程建設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進行分析和探討,并加以闡述,希望對我國水里工程建設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相關人員的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進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分析
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非常重要,其能夠直接影響水利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和安全性,對水利工程的后期使用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做好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水平和能力,進而使水利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都不會受到中小河流的影響。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進步,社會基礎建設工程也在不斷增多,水利工程就是基礎工程的一種,其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不但能夠對農作物進行灌溉,還能夠起到抗洪,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等等功能,所以,水利水電工程對于人們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時候,對中小河流不進行治理,那么就會對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造成影響,因此,就必須要提高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水平和質量,進而促進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設。
1制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
1.1施工安全意識
第一,對于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強度不夠,在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只流于表面,施工和管理人員并沒有真正形成安全意識,從而導致施工安全系數非常低。第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制度的落實情況比較差,施工單位雖然有安全生產制度,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人們并沒有進行遵守,這樣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影響工程的施工以及人身安全。
水利局河流治理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規劃編制工作會議,是按照今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開展中小河流治理、以及市委、市政府對保障城鎮防洪安全的要求,同時,傳達貫徹水利部中小河流治理規劃編制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在前一階段已經開展相關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推進近期治理項目的前期工作,為明年積極爭取中央投入,加快實施中小河流治理,保護城鎮和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奠定基礎。下面,我講六點意見,供同志們在工作中參考。
一、啟動中小河流規劃編制的背景
(一)中央高度重視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由于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我國江河洪澇災害十分嚴重。除長江、黃河、淮河等七大江河外,全國范圍內有眾多中小河流,且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鎮及農村廣大地區。目前,許多中小河流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全國約有70%的中小河流經常發生洪澇災害,造成了比較嚴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當前,我國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河道淤積萎縮嚴重、缺乏規劃指導、治理投入不足等突出問題,中小河流洪水災害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災害傷亡人數占全國水災傷亡總人數的2/3以上。編制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規劃,并在規劃指導下加快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對保障重要城鎮和糧食基地的防洪安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水利局加強河道治理工作講話
一、充分認識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重大意義
按照省的規劃部署,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一是堅持規劃先行。先后編制了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規劃成果已納入國務院批準的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和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同時,選擇1117條河流的重點河段進行治理試點,為開展大規模中小河流治理積累經驗。二是明確責任分工。針對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面廣量大、實施主體主要在縣級的特點,建立了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中央給予適當支持的分級負責制,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了治理任務、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三是拓展投資渠道。設立了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三年累計落實中央財政資金230億元,各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落實配資資金,確保了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四是健全管理制度。印發了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和《中小河流治理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暫行辦法》開展績效評價,落實獎懲措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五是強化項目監管。聯合財政部兩次組織流域機構對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多個項目進行了專項檢查。今年6月上中旬又對18個省區的總體情況及54個重點項目進行了專項稽察。六是創新建管模式。各地采取技術幫扶、限時完成設計、隨報隨審等措施加快項目立項審批,采取提前準備招投標文件、集中統一招投標、打捆招投標等措施提高招投標效率,采取組建專業項目法人、優化施工組織方案、開展第三方質量檢測等措施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進度、質量和安全。
國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經過多年持續建設。但絕大多數中小河流未經系統治理,洪澇災害頻發,嚴重威脅城鎮和農村安全。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高度重視,黨的五中全會對中小河流治理提出明確要求,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中小河流治理問題,制定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若干意見》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再次對中小河流治理作出重大部署。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啟動以來,累計安排1800多個項目,涉及河流近1700條,目前已有330多個項目完工,綜合治理河長6300多公里,1200多萬人和1200多萬畝農田受益。已完工和基本建成的項目在防汛抗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經過治理的河段還恢復和改善了河道生態功能,美化了人居環境,發揮了治理的綜合效益,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
我國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有9200多條,盡管目前中小河流治理試點取得了較好進展,但大規模綜合治理剛剛開始,如期完成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還有大量艱苦工作要做,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清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進這項工作。
第一,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任務。今年中央1號文件將中小河流治理擺在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的重要位置,明確要求加快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若干意見》對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在剛剛閉幕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要在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時,加快推進防洪重點薄弱環節建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用5年時間對洪澇災害易發、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5000多條中小河流重點河段進行集中治理,從整體上提升流域防洪保障水平。總理指出,必須把中小河流治理作為今后一個時期防洪建設的重點,盡快使治理河段達到國家防洪標準。回良玉副總理在總結講話中也對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上來,把行動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花大氣力,下真功夫,加快推進中小河流治理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