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蒲公英的種子

時間:2022-02-14 05:41:00

導語:小學語文教案:蒲公英的種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案:蒲公英的種子

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讀課文。

2.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3.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風力傳播種子的。

4.學會5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5.練習根據課后問題讀課文,回答問題。

6.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詞句意思,讀懂課文內容。

2.練習根據題目讀課文,回答問題。

3.識字、寫字。

4.朗讀、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1.蒲公英實物標本(或圖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生字卡片。

2.課前準備,有條件的帶學生實地觀察蒲公英。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二)讀懂每句話,理解詞義。

(三)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風力傳播種子的。

(四)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詞句意思,讀懂課文內容。

(二)練習根據題目讀課文,回答問題。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三)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解題。

1.從題目看這課要講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種子)

2.導入新課。要講哪些與蒲公英的種子有關的知識呢?我們今天來學一學。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要讀準音,讀成句。(讀幾遍后教師檢查指名讀)

2.這篇課文有幾句話?從哪兒到哪兒是一句?

3.這篇課文要告訴我們什么知識呢?(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三)細讀課文,看插圖,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1句話,看標本(或圖片)。

(1)這句話里的“我”指的是誰?(蒲公英的種子)這篇課文以蒲公英(我)的口氣寫的,作者把蒲公英的種子當作人來寫。

(2)“我”在這句話里告訴我們什么?(①他是蒲公英的種子;②蒲公英種子的樣子)

(3)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的?(是一朵毛茸茸的小花)讓學生觀察實物,(或標本、圖片)看這朵小花的樣子、顏色。體會“毛茸茸”的意思。問:這朵小花是一粒種子嗎?

①這朵小花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什么樣子的?(白色的小圓球,毛茸茸的,或毛茸茸的白色的小圓球)通過看圖體會蒲公英的樣子。

②通過看圖體會“毛茸茸”是形容蒲公英的種子細細的絨毛,很密的樣子。

板書:毛茸茸的小花。

(4)指導朗讀句子。

我是/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2.讀第2句話,用小黑板出示課后第一題。

學生讀題后問:這個問題問了我們幾件事?(兩件事,①蒲公英的種子是怎么離開它媽媽的;②要飛到哪里去)我們讀的第2句話可以回答哪個問題?(第一個,蒲公英的種子是怎么離開它媽媽的)

(2)帶著這個問題讀第2句話,看插圖,回答問題。(學生讀句子回答)

(3)句子里的“媽媽”指的是誰?(指的是蒲公英)

(4)蒲公英是怎樣傳播它的種子的?(是靠風來傳播種子的)需要多大的風力?讀句子,再回答。(微風輕輕一過,毛茸茸的種子就飛起來了)

①“微風”是什么樣的風?(輕微的小風)板書:微風吹

②“輕輕一吹”是怎么吹?(讓學生吹一下,體會“輕”的程度)

③為什么“微風輕輕一吹”,蒲公英的種子就能離開親愛的媽媽呢?(蒲公英的種子成熟以后很輕,很容易脫落)

(5)指導朗讀。(自讀,指名讀)

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

3.讀第3句話,看黑板上的問題。(蒲公英的種子要飛到哪里去)

(1)蒲公英的種子要飛到哪里去?(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板書:哪兒家

(2)句子中為什么用兩個“飛呀”?(說明小小的一粒種子隨風飄得“很遠”)

(3)讀第二、三行,(指名讀)間:這兩個“哪兒”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個“哪兒”指風吹到的不管什么地方,第二個“哪兒”指的是種子落地的地方)同學們,試想一下種子可能落到什么地方?

(4)講講“哪兒就是我的家”是什么意思?(在這里的“家”是指蒲公英種子落到哪兒,就在那里生根、長葉、開花、結籽。也就是說到哪兒就在那里成活)

(5)指導朗讀。

“飛呀,飛呀”讀得輕慢,“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讀出肯定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說說學了這課書,你懂得了什么知識。(了解了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的,蒲公英種子靠風來傳播)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一個新偏旁:(立字旁),學會5個生字:有、吹、開、親、家。

(二)比較句子。

(三)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檢查復習。

1.讀生字卡片:有、吹、開、家、親。(指名讀,變序讀)

2.朗讀課文。(指名讀)

(二)學會生字。

1.有,y%u,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自學后說記法。(y%u有,我用筆畫加部件的方法記,第一筆橫“一”,第一筆長撇“”,下面是“青”字的下半部“有”,共6筆)或(y%u有,我用熟字換部件的方法記,把“右”字下面的“口”字,換成“月”字,把第一筆撇改成豎,一共6筆)讓學生開動腦筋想出最容易分辨的最清楚的辦法記字形。

(2)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3)“有”的意思和哪個詞相反?(無)

師述:“有”字上面大橫和長撇把下面“”的左上半邊包住了,這樣的字叫半包圍結構的字,我們學過的“送”字,走之旁包住了“關”字的左下半邊。“同”字的“冂”從三面包住了“一口”,都屬于半包圍結構,你們想想還有哪幾個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右、左、在、風、向、石)

2.吹,chu9,拼讀音節,讀詞語:吹喇叭。

(1)識記字形。在學生自學基礎上討論。(吹chu9,用部件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左右結構,左邊口字旁,右邊第一筆小撇“”,第二筆橫鉤“”,下面加上“人”字,“欠”,一共7筆,吹喇叭的“吹”)

(2)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3)口頭組詞語,加深對詞義理解。

吹開吹風吹大話吹走

3.開,k1i,拼讀音節,讀詞語,離開。

(1)識記字形。(自學,開)

提示:第三筆是什么?(豎撇)

(2)口頭組詞語。

開門打開開山開燈開始

(3)找出反義詞,與開意思相反的詞是什么?(關)

4.親,q9n,拼讀音節,讀詞語:親愛。

(1)認識新偏旁:“”立字旁。隨老師說兩遍。筆順是:丶亠立,一共5筆。

(2)記字形,自學后討論。(親,q9n,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上下結構,上面是立字旁,下面在“一”上加上“小”字,“”,一共9筆,親愛的“親”)

(3)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4)口頭組詞語。

親愛親人親戚親自

5.家,ji1,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學生自學后討論(家,ji1用部件加筆畫記字形,上下結構,上面寶蓋兒,下面第一筆橫“一”,二筆斜撇“”,三筆彎鉤“”,四筆、五筆撇“”,六筆小撇“”,七筆捺“豕”,一共10筆)。數數左邊有幾撇,右邊有幾撇?(左邊有三撇,右邊有一撇)第3筆是什么?(彎鉤)

(2)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后,教師指名檢查。(學生背對黑板書空)

(3)口頭組詞語。

國家家庭家中家門人家

(三)指導書寫。

1.有。

(1)整體位置:上松下緊。

(2)筆畫、部件位置:第一筆大橫,在上半格離橫中線三分之一的地方,左右各離邊線三分之一,平寫大橫。第二筆從豎中線上起筆,寫斜撇,撇向左下格離橫中線和邊線各三分之一的地方收筆。下面“”、“豎”從橫中線和微交叉的地方起筆,直寫下來,到離邊線三分之一的地方收筆。“橫折鉤”壓橫中線起筆,斜寫橫到橫中線上一點兒頓筆寫折,過“豎”一點兒寫鉤。“里邊兩橫”距離相等,右邊不靠橫折鉤。

(2)教師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2.吹。

(1)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2)部件,筆畫位置,口字旁占左半格中間,斜壓橫中線,右邊第一筆斜撇,從豎中線一多半地方起筆,到橫中線與“口”第三筆橫對齊收筆。第二筆橫鉤,在左上格右下角起筆,斜橫到右半格中間橫中線上一點兒頓筆寫鉤。“人”字撇從中心點上邊壓緊中線起筆,撇到左下格中心右下方收筆,要有撇尖。捺從中心點下邊一點,壓豎中線起筆,到右下格中心點下頓筆寫出捺腳。撇、捺對稱。

(3)教師帶寫右半邊,學生仿寫字頭。

3.開。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獨立看田字格字帖,練習書寫字頭,教師檢查指導。

4.親。

(1)整體位置,上下均等。

(2)部件位置,立字頭大橫壓橫中線,下面“小”字豎鉤頂橫中線。第一筆點,點在上半格離邊線三分之一的豎中線上。第二筆“橫”與下面的“一”一樣長。下面“小”字的側點和點斜對左、右下格的中心點,兩“點”對稱。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5.家。

(1)整體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筆畫位置:寶蓋占上半格中間,第一筆點在豎中線上。第四筆橫,寫在第二筆橫鉤和橫中線中間。第五筆小撇,從豎中線起筆,斜撇向左半格中間,過橫中線一點兒的地方。第六筆,豎彎鉤,從第五筆小撇與橫中線的交叉點起筆,彎向豎中線,寫彎鉤,到離邊線三分之一處寫鉤。第七、八筆撇,距離相同,到與第五筆小撇上下對齊處寫撇尖。第九筆小撇,過橫中線一點兒起筆,撇到第八筆撇起筆處收筆。第十筆捺從第九筆收筆處起筆,捺到右下格中心點頓筆寫捺腳。

(四)練習書后第2題。

出示小黑板(寫好兩組句子),進行句子比較。

1.第一組:

我是蒲公英的種子。

我是種子。

(1)相同點,都有“我、是、種子”三個詞語。

(2)不同點,第1句比第2句多“蒲公英的”這個詞語,兩句的意思就不同了。①第1句,限定“我”是蒲公英的種子。第2句,“我”可以是任何一種植物的種子。②從表述意思上,第1句比第2句具體,我是什么種子,我是蒲公英的種子。

2.第二組:

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

我離開了媽媽。

第1句比第2句多了“親愛的”這個詞語,表明了“我”對媽媽的愛。

(五)背誦課文。

1.按問題背誦。

(1)“我”是什么?長得什么樣?(背第1句)

(2)“我”怎樣離開了親愛的媽媽?(背第2句)

(3)“我”要飛到哪里去?(背第3句)

2.填空背誦。

我是()()()()種子,有一朵()()()()小花。()風()()一吹,我離開了()()()媽媽。飛(),飛(),飛到()(),()()就是我的()。

3.學生自練,同桌互練。

4.教師檢查。(齊背:分組背,指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