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財務風險與規避探析

時間:2022-11-01 08:14:12

導語:小微企業財務風險與規避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微企業財務風險與規避探析

摘要:小微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眾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企業都承擔著一定的風險,有可能獲得預期收益,也有可能遭受財務損失。財務風險是企業普遍存在、不可回避的,小微企業管理人員面對財務風險要做的就是要規避風險,把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對小微企業現狀進行實時分析并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深入研究,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和預估,制定有針對性的企業財務風險規避策略,建立企業長期財務預警體系,才能有效助力小微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財務風險;風險控制與防范

一、小微企業財務風險種類及形成原因

根據小微企業經營活動的主要環節,企業財務風險可以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運營風險和利潤分配風險。小微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一)外部原因。1.外部環境和政策分析。市場經濟環境、法律政策等客觀存在是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是企業難以預知和把握的。企業的經濟運行隨著外部環境和政策的變化而變化。例如,當銀行利率發生變化時,企業籌資成本隨之發生變動,籌資成本提高時,企業有可能因支付過多的利息而產生不能履行債務償還的義務,由此產生財務風險,企業需要調整資本結構,減少外部籌資,改用留存收益,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當國家實施降低稅負的措施時,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盈利空間,財務風險隨之降低。2.行業背景分析。新企業市場入駐、競爭對手新技術引進等情況都會影響到小微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影響企業的財務收益,進而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二)內部原因。1.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必然導致企業各部門運轉不順,其中企業財務管控制度涵蓋企業日常財務活動的各個方面,如果財務制度不完善,企業資金安全性和使用率就得不到保證,財務操作環節漏洞造成核算不實、信息失真等情況的發生都伴隨著財務風險的發生。2.財務人員意識淡薄。小微企業財務人員缺乏財務風險識別和防范意識,對財務風險客觀認識不足,導致企業財務系統不能對風險進行有效預測,導致企業在遇到突發問題時應變能力不足產生財務風險。3.資本結構不合理。具體表現在企業負債占企業資本的比例過大。一般認為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應該控制在40%以下,如果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企業需要定期支付的利息就大,一旦企業發生虧損就會增加企業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4.投資決策不合理。企業投資前期預測不足、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預估有誤,都會致使小微企業發生投資決策失誤,有可能會導致企業發生災難性的損失。5.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學。企業收益分配如果脫離企業實際情況,缺乏合理的收益控制,就會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從而增加財務風險的發生率。如果企業股利分配過高,股東收益得到了滿足,但企業大量資金的外流會造成企業發展資金保障不足。如果企業留存收益高,對企業發展有利,但股東收益得不到滿足,股價受到影響,股東投資隨之發生變化,造成企業財務風險。

二、小微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意義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危害。小微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將導致企業資金困難,影響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簡單來說就如人體貧血。小微企業在運營期間,由于財務風險的發生,企業資金運營成本減少,企業將達不到預期收益,企業債務償還受到影響,導致企業利潤降低,企業發展運營受到資金限制,甚至面臨虧損和倒閉的風險。(二)控制財務風險的意義。企業生產經營、日常管理、銷售運營等方面的風險最終都表現在財務風險上[1]。提高小微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控制財務風險,將財務風險降到最低,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健康有序發展,對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和長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三、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經典案例失敗案例

1:南方某加油站出納利用職務便利,為其親朋好友代開發票,稅務部門發現該加油站發票開具異常,開票率超高,遂對該加油站進行稅務檢查,在對票據進行核查時發現部分票據開具單位在加油站客戶檔案中并不存在。案例分析: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人員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是發生該案的主要原因,如果企業財務管理監督機制落實到位就會避免或減少該財務問題的發生。失敗案例2:2008年中信泰富證券為降低西澳洲鐵礦項目面對的貨幣風險,簽訂若干杠桿式外匯買賣合約導致企業虧損金額高達155.07億港元。案例分析:杠桿式外匯買賣合約是高風險投資項目,中信泰富對投資項目前期評估不足,發生投資決策失誤,進而導致企業虧損。正確的投資能使企業獲取大額收益,從而使企業財務狀況得到改善[2]。反之,對投資市場分析不到位,投資決策失誤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風險。成功案例1:某快餐店老板為降低生產成本,實行由總店標準化批量生產,所有分店幾乎不設廚師崗位,這樣分店店面面積比其他快餐店面積小,直接拉低了租房的成本。同時該快餐店在銷售過程中與超市合作,既提升了超市的客流量,也增加了快餐銷量,進一步緩解了租用實體店面產生的成本。案例分析:在小微企業生產運營環節,標準化的內部控制模式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采取跨行業合作達成企業雙贏,也是企業提高銷量、增加營業利潤的全新銷售手段。成功案例2:甲、乙、丙三人合伙開辦某英語培訓班。第一個月,只有甲招到了學員,三人辛苦一個月掙了1000元錢,在利潤分配時,甲提出自己拿200元,乙、丙兩人各400元,并約定:以后不管甲掙多少,乙、丙二人都按400元提取利潤分紅,乙、丙二人沒有異議。第二個月,依然只有甲招到了學員,這一次的收益是5000元,當甲拿出800元平分給乙、丙時,遭到了二人的拒絕。不過,當甲拿出第一次分紅時三人簽署的利潤分配方案時,乙、丙啞口無言。案例分析:有數據顯示,90%的企業在創業初期因利潤分配不當導致企業倒閉。這些倒閉企業不是沒有掙到錢,而是掙到了錢卻因為利潤分配產生了分歧,最終導致企業關門倒閉。公司創業初期在進行利潤分配時,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執行,否則將使企業面臨因利潤分配產生的各種負面問題。

四、小微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一)樹立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培養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識別和防范意識,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對財務人員進行專門的風險管理培訓[3],使財務人員全面掌握企業風險管理理論,能夠對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準確分析,針對國家政府部門最新頒布的政策及行業新動向,及時調整并作出適合本企業的財務定位,以便能夠及時防范和減少企業財務風險。(二)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針對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規定各部門的權力和應承擔的職責,細化各項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管理,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司其職,使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清晰明了,有利于確保企業制度的全面落實,避免因權責不明,造成企業內部混亂,發生企業財務風險。(三)建立小微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編制小微企業現金流量預算,財務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現金流動情況實時了解企業運營動態,當企業應收賬款或存貨大幅度減少時,表明企業產品積壓少、資金回籠情況良好。當企業應收賬款或存貨大幅度上升時[4]123-124,表時企業運營存在風險。所以要定期利用企業現金流量、資產負債、企業利潤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和預估,建立企業長期財務預警體系[5]269-300。財務風險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范和化解,企業經營就會陷入危機。因此,企業必須樹立財務風險管理和防范識別意識[6]229-300,從實際出發,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防控長效機制,才能及時有效地防止風險事件的發生,將企業財務風險降至最低點。

作者:王甲迎 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金愛東,溫建波.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4(2):160-161.

[2]韓萍.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范[J].投資理財,2015(1):80-90.

[3]海洋.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的評估與防控措施[J].價值工程,2014(2):26-27.

[4]葉陳剛,鄭君彥.企業風險評估與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5]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孫燕一.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研究[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