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27 09:21:00
導語:大學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網絡對大學生道德行為影響的正負效應
1.網絡對大學生道德行為的正效應
(1)知識的擴充和豐富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主要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方法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社會知識的教育。學生的知識主要來自于老師,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單一的。當網絡逐漸進入中國的高校和家庭之后,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渠道擴大了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絡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上網,了解最新的國際形式,最新的科學技術。這樣,同學們的視野得到了擴展,知識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完善,使得大學生更能適應新世紀的發展需要。
(2)朋友廣泛的結識
有一句歌詞寫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無論在哪里,無論從事何種工作,我們都離不開朋友的幫助,離不開朋友之間的相互協作,通過網絡,使得我們可以廣結天下朋友。現在在大學生中通過網絡結識學習伙伴、考研盟友等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大學生利用網絡結交海外友人更是讓大學生們真實的了解了國外的一切。網絡使得大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友情。
(3)相互交流、通信的快捷
80年以前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采用的是寫信的方式與家人、朋友進行感情交流;80年代到90年代末開始有一部分采用電話和寫信向結合的方式;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網絡的迅速發展,大學生普遍采用網絡視頻聊天、網絡郵件的方式與朋友、家人進行交流。利用網絡進行通信,縮短了信件來往的時間,使得彼此迅速的了解目前的生活、學習情況。
(4)緩解學習和生活的壓力
以前的大學生的生活是非常單調的,被稱為“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方式,唯一的娛樂可能就是到了周末去看看電影,去跳跳交誼舞。隨著網絡進入校園,學生的業余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網絡獲得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如上網看電影、聽歌、游戲等。學生不需要出校園,就可以聽到最流行的歌曲、看到最新的電影,這樣不僅省了不少的開支,也得到了消遣。通過網絡,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得到了豐富,充分緩解了學習的壓力。
2.網絡對大學生道德行為的負效應
(1)上網成為校園的瘋狂
隨著網絡進入校園的各個學生宿舍和學校計算機中心,一部分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就開始完全在網上度過,有些學生更是瘋狂,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并且將自己的學習時間也用在了上網上,他們沉迷于網絡給他們帶來的刺激,以達到自我的解脫。
(2)上網聊天成為每天的必修課
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上網聊天已成為一種普遍。網上聊天方式所采用的昵稱方式使得欺騙、玩弄等不道德行為盛行。同時,網上聊天可以不受現實各種觀念的影響,可以毫無顧及的談論,使得聊天內容當中滲透著一些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東西。
(3)上網癡迷于黃色網站
網絡是一個包括新聞、電影、求學、英語、美食、婚姻等各種內容均有的五彩的世界,它是也最大滿足人們需求為出發點的。因此黃色網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中。黃色網站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色情場面,對于已經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們,這就使得他們在以后的上網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就去找黃色網站以滿足需要。并會產生想到現實生活中領略的想法,這就出現了大學生同居的現象的普及,這給當代的大學管理帶來了嚴重的管理困難,并對社會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解決對策
1.高校德育教育應采取課堂教育與網上教育,利用“網上社會”和“現實社會”相互結合的方式
網絡的迅猛發展,對于當代的大學德育教育而言即是機會又是挑戰。網絡的發展為大學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新的方法,同時又為大學德育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網絡世界”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形式,對大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利用網絡對大學生的強有力的吸引力,高校應主動采用現代高科技的手段和媒介,通過開設“網絡課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大學德育教育,為道德教育注入新的載體。通過“網上課堂”的主動響應機制,從思想上正確引導學生的道德素質。
2.高校應制定有效的網絡道德準則和網絡道德管理和監控方式
網絡由于是一個自由的空間社會,使得大學生在網上可以充分擺脫掉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約束力,從而使得大學生徹底的超越了現實的社會道德和法律規范的束縛。因此,高校應盡快的建立一種有效的監控和管理機制。設立專門的部門,招集一批專業人士從事網絡管理和監控。研發一些軟件對網上的信息進行過濾,并建立網上大學生信息反饋系統,并建立一個強大的BBS來進行網絡道德的宣傳。同時,還制定一些懲罰措施,當發現嚴重違規者,進行嚴厲的懲處。
3.高校主動建立校園網絡環境
當網絡在社會得到迅速普及時,學校應主動的建立一個優良的校園網絡環境。網絡道德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德育教育者的工作,應該全體教職員工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學校應采取各種措施如開支知識問答,網絡文化節等形式來宣傳和教育大學生。同時校園中的美好氛圍也是建立良好網絡道德的重要方式。
4.建立一支網絡技術和專業知識均具備的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
信息時代的教師面臨者嚴峻的挑戰。高校德育教師不僅要認真的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重要的著作,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并對網絡的運用有一定的熟練,在教學的過程中,能有機的將思想工作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這對于高校德育教育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總之,在新的時期,高校必須利用網絡探索一條新的道路進行高校德育教育,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做出貢獻。
【摘要】隨著網絡在我國快速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娛樂等活動。網絡對當代的大學生產生了及其深刻的影響,加強和提高網絡時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是當前大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在高校進行適應時展需要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網絡大學德育教育
隨著計算機網絡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快速普及,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網絡,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網民大部分來自30歲以下的年輕人。如2008年7月的報告顯示,18—24歲占上網總數的30.3%,25—30歲占18.7%,兩項之和即30歲以下的上網用戶占49%。隨著這幾年網絡更快速的普及和發展,絕大多數的學校開始使用網絡進行管理和教學,從而更加提高了我國在校大學生上網的比例。網絡的不斷發展,給當代的大學生帶來了他們父輩所沒有過的快捷的生活方式。然而,當網絡給大學生帶來這么多利于好處時,我們必須看到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即網絡給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使得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成為一種健康的行為,這將是當代大學德育教育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
參考文獻:
[1]陳昭喜.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負效應及對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2]楊麗萍.高校網絡德育創新及路徑選擇.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3]林王榮.高校網絡德育教育探析.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5,5.
[4]余軍.網絡與高校德育.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
- 上一篇:高校德育理念分析論文
- 下一篇:市長在城鄉清潔工程動員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