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現況

時間:2022-07-30 10:27:50

導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現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現況

摘要:隨著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課改的逐步貫徹落實,小學階段學生的素質教育得到了更大的重視,而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語文學科被寄予厚望。基于此,很多語文教師開始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各種德育元素,以此來實現語文學科中豐富傳統文化、人文內涵與德育的有效融合,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使其在完成學科知識學習的同時,能夠具備較高的德育修養,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意義以及現狀,其后就其滲透策略進行了探討與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策略探討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因其豐富的內容以及內涵,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很多教師在新課改的號召下開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的滲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較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在這種情形下,需語文教師分析當前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狀況,并分析其中的問題所在,再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發展需求,針對性地制定對應的滲透策略,如此才能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進一步升華學生的品格,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義

語文學科包含著各種類型的內容,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在協助學生建立語言基礎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并使學生據此來了解與認識大千世界,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人生百味。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學生對事物還未形成較為完整的認知,該階段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在當前互聯網快速傳播的時代,小學生缺乏信息篩選的能力,極容易受到一些消極觀念與不良風氣的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以協助學生進行正確思想觀念的樹立必不可少。且該階段的學生,正是貪玩的年紀,其對于德育的含義沒有正確的認知,若是強行約束反而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因此教師在德育滲透中應當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進行規范,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人文理念來塑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現狀

(一)教師對德育教育理念認知不足

當前階段很多語文教師并未對德育教育進行過深入的了解,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德育滲透程度不足。若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語文教師轉變自身的傳統觀念,給予德育教育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德育元素,加強德育與教學間的聯系,深挖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向學生傳達各種正確的德育精神,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踐行德育精神,從而使得學生的品行得以規范,素養得以提升。

(二)德育滲透內容與生活脫節

部分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未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很多教材案例與學生的生活脫節,過于理論化。即使學生能夠理解相關的德育理論內容,可一旦進入實際生活,就難以將具體的德育精神踐行到具體的事件中,使得學生的德育素養難以實現較快的提升。

(三)德育滲透方式單一

當前階段德育滲透教學多以課堂說教形式展開,這種形式不僅單一枯燥,而且無法引發學生的共鳴,嚴重時還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德育難以真正地融入課程教學中。要突破這種限制,需要教師能夠對德育教育形成正確的認知,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多元化德育滲透教學。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深化語文教師德育教育理念

語文教師是德育滲透的具體實施者與監督者,其本身德育理念的完善性與先進性直接關系著德育滲透的質量與效果,因此深化語文教師的德育理念必不可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榜樣作用。教師在學校日常的教學與生活中應當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為人師表,做好榜樣,以此來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此外還應探索新課改的內涵以及發展理念,將之應用到學生的素質教育上,實現德育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此來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德育素養[1]。2.教師培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學校應注重教師團隊的優化,通過培訓以及講座等提升教師的綜合技能,實現教師團隊整體能力以及素質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夠以適宜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3.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要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需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具體特征進行德育的有效滲透,讓其道德修養得以提升的同時,能夠完成知識德育→生活德育的轉化。

(二)加強德育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關聯性

德育滲透的關鍵點在于讓學生能夠對德育形成正確的認知,使其了解到德育不但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必備的品德素養,使其能夠將德育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實踐。這要求教師加強教材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關聯性,讓教室不再局限學生的思維,協助學生在日常德育的約束下完成自我德育修養的提升。生活實踐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系列參觀活動,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認知,開拓其眼界,深化其德育體驗[2]。

(三)在介紹作家作品中實現德育的巧妙滲透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素材中,所有的教材內容皆是教材編撰者精挑細選,其中很多的名篇皆是作家的嘔心瀝血之作,其中含有作者很多的人生經歷以及可貴精神,其個人品質以及才學值得學生去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素材教學時,可抽出少部分時間來介紹文章的背景、主旨以及作家的寫作歷程和個人情況等,借此進行德育的巧妙滲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個人品質。比如在《向命運挑戰》課堂教學中,作家深度還原了天文學家霍金的人生經歷及其向命運抗爭的過程,其在身體逐漸癱瘓的狀況下從來沒有真正地放棄過自身的信仰,而是迎難而上,不斷突破,為人類的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教師在介紹霍金生平的事跡時需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大家認為霍金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學生能夠對文章素材進行進一步地挖掘,從霍金與命運的頑強抗爭中把握霍金的人物特點以及個人精神,學生探索與挖掘的過程亦是心靈洗禮的過程,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勇敢地面對學習生活中的苦難,激發學生勇于前進、堅持不懈的精神。以這種具體事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德育精神,相比于單純的說教更具說服力,且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同感[3]。

四、結語

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滲透,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這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中的反饋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針對性地進行德育元素的滲透,如此可保持學生較大的興趣與積極性,使其能夠在完成學科知識學習的同時,實現德育素養的提升,并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樹立健康的是非觀,并完成品格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張文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J].教育觀察,2018(10):101-102.

[2]張會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8):75-76.

[3]胡素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科幻畫報,2020(7):133.

作者:曹慶超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朝那中心小學